找1982年海南5483447部队队

页面未找到_404 Not Found_网
页面未找到
请确认访问链接或联系网站管理员记录——所辖驻粤部队
  &&&&&&&&&&&&&&&&&&&&&&
所辖驻粤部队
  (一) 广州军区炮兵
(司令部)  1955年7月,中南军区炮兵部改称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驻广州。1959年2月,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改称广州军区炮兵。后广州军区炮兵缩编为广州军区
司令部炮兵部。尔后又扩编为广州军区炮兵,直隶广州军区。
  1.历任领导人  司令员
孔庆德(代) 孙干卿 韩庄 郝盛旺 岳洪池
  政治委员 杨树根 谭文邦 李福尧 周益宽 苏克之 刘占荣 刘尚文
  副司令员 孔庆德 张志毅 魏洪亮 王鉴三 国经汉 刘占荣 张建中 刘恒泉 王子衡 赵品篪 钱文华 岳洪池 徐行 解玉璞
  副政治委员 杨树根 肖泽泉 刘尚文 苏木林 崔金锡 杨松玲 景林 王居义 张智 王晓旭 王天羿 王璞
  参谋长 赵品篪(代) 王鉴三 胡伯华 国经汉(兼) 刘恒泉 赵品篪 刘佃巨 王立山 王志辉
  政治部主任 卢文新 王居义 姚天成 马奇 杨松玲(兼) 赵力宽 迟志远
  2.所辖驻粤部队及历任主官  53035部队
(1957年调离广东。)
  部队长 沈仲文 李元凯 陈尔云
  政治委员 刘友光 张益三
  53802部队 (1957年2月由朝鲜成川撤回广东。)
  部队长 刘占荣 刘尚文 岳洪池 王志辉 李庭芳 岑华 宁金源
  政治委员 齐金山 石和伦 姚天成 崔金锡 王樵 田静 王励 张忠久 方福祥
广州军区工程兵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工程兵部改称广州军区工程兵部。7月,又改称广州军区工程兵司令部,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驻广州。后广州军区工程兵司令部缩编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尔后,又扩编为广州军区工程兵,直属广州军区。
  1.历任领导人  主任
廖仲符 刘桐山 纪刚
  政治委员 李士才 覃士冕 卢文新 郭质甫 赵川 肖泽泉
  副主任 王德俊 寇吾先 李魁三 刘桐山 李庆山 李悦先 杨荣新 李林 倪呼奇 李魁三
  副政治委员 李大清 朱子统 赵川 王光辉 赵康盛 崔宏毅 王祥生 韩敏
  参谋长 王德俊(兼) 李魁三(兼) 王凯 李庆山(兼) 李悦先 任殿卿 陈长崑 何恩昌
  政治部主任 任英 李奋臣 张立宪 王居义 王光辉 张敬孝 姜尚尘
  装备器材部部长 倪呼奇 杨春山 陈长崑 吉永安
  2.所辖驻粤部队  工兵第12、15、17、19、28团,工程兵建筑3个团,第4军事建筑工程团和工程兵科研办公室。
广州军区装甲兵  1955年4月,中南军区装甲兵部改称广州军区装甲兵部。7月,又改称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驻广州。后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部缩编为广州军区司令部装甲兵处。尔后,又扩编为广州军区装甲兵,直属广州军区。
  1.历任领导人  司令员叶建民颜德明 政治委员訾修林(未到职) 副司令员王子衡 副政治委员陈祥张桂森王侨 参谋长王子衡(兼)赵立贤张林 政委办公室(政治部)主任蒋立明
苗兆瑞(政治部负责人)周锋 技术部(处)部(处)长张树德腾驻卿赵兴祥
  2.所辖驻粤部队  5445部队1968年由湖南移驻广东,1976年调出。
广州军区防空军司令部  1955年4月,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改称广州军区防空部队司令部。原河南、湖北两省防区划归武汉军区,江西防区划归南京军区。7月,广州军区防空部队司令部改称广州军区防空军司令部,驻广州市登峰路。1957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广州军区防空军与广州军区空军合并的指示,将广州军区防空军司令部所属机关、部队全部并入广州军区空军,广州军区防空军司令部番号撤销。军区防空部队成立以来,在国土防空、抗美援朝作战中,取得了击落敌机25架、击伤83架的战果,为保卫祖国领空作出了贡献。
  1.历任领导人 
司令员张西三 政治委员曹传赞江腾蛟 副司令员黄霖王璞 参谋长王璞(兼) 政治部主任张翼 干部部部长曹传赞(兼) 后勤处处长杜福宝 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于韬鲁风 歼击机指挥部参谋长方文
  2.所辖驻粤部队  防空军第3师日,西南军区防空处改编为广州军区汕头防空指挥所,归广州军区防空部队建制。11月10日,汕头防空指挥所改编为防空军第3师。 师长常仲连 政治委员张胜明辖3个团1957年5月,改编为高射炮兵第111师。 防空军第1师日,驻武汉的防空军第1师调来广州,改编为高射炮兵第109师。 师长张鲁风 政治委员夏期发张虎枕(后)辖3个团 直属部队高射炮兵团、探照灯团、雷达团、通信团、防空军士学校及工厂、仓库、勤务分队。
  (五)
1955年7月,中南军区公安部队部兼广东军区改称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军区。1956年6月,根据国防部4月20日指示,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军区分编为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和广东军区。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负责管理湖南、广东、广西三省边防、内卫部队及一切边防公安业务,领导机关驻广州市。195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月22日决定,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番号撤销,原所辖之边防检查处、边防侦察处、海上巡逻处及4个海上巡逻队拨归广东军区建制领导;其余驻广西、湖南省、广东省大陆及海南岛的部队分别就地划归广西、湖南省军区和广东、海南军区建制领导。
  1.领导人  司令员覃士冕 兼政治委员文敏生 政治委员孙克骥 副司令员蓝桥 副政治委员孙正 政治部主任孙正(兼)
  2.所辖驻粤部队  公安军广州市总队
原称广州市公安总队。1955年7月,改称公安军广州市总队。 总
队长康干生,兼政治委员薛焰,第二政治委员方国南、穰欣(后)。辖公安军广州市内卫第
1、2、3团。1956年8月,3个内卫团缩编为5个营,团番号撤销。1957年6月,公安军广州市总队改组为广州市警备团,改归广东军区建制领导。
  直属部队
公安军第7、8、9、10海上巡逻队;公安军内卫第45、46团;汕头、汕尾、深圳、拱北、黄埔、湛江、北海、东兴、滩散、峒中边防检查站。1957年6月,
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番号撤销,以上4个海巡队、2个内卫团、10个检查站全部拨归广东军区建制。2个内卫团合编为广东军区内卫团。
广东(省)军区(见省军事体制篇)
海南军区兼第43军—海南军区  原隶中南军区,1955年4月改隶广州军区。辖:、5、54440、
53601部队和独立团、支队。1955年11月,军区机关迁驻琼山县道美地区。1958年8月,迁回海口市。1961年8月,撤销海南军区兼第43军番号,改称海南军区,所辖部队先后调出海南。1964年组建53603部队。1985年,53603部队与53607部队合并称53607部队,通什军分区与53612部队合并称榆林军分区。
  1.历任领导人  司令员
吴瑞林 庄田 吴纯仁(代) 孙干卿 江雪山 江海 庞为强 肖旭初 兼第一政治委员 冯白驹 林李明 杨泽江 罗天 姚文绪 第二政治委员
陈仁麒 谢镗忠 政治委员 宋维縂 魏佑铸 冯镜桥(第一政委) 王亮( 第二政委)周益宽(第三政委)李鹏 王星 刘桂楠 副司令员
马白山 毛和发 吴纯仁 段志清 赵浩然 王建国袁意奋 杨绍良 覃士冕 刘远生 张世英 刘荣江雪山 段秉善(未到职) 乔怀宝
纪刚孟亚东江海 王子玉 王必之 周宗 段志清 岳洪池陈育才 杨松岭 张发华 边贵祥 孙凤章 赖子英李庭芳 贾德生 张德仁
刘承宝 后勤副司令员赵遵康 副政治委员 谢镗忠 陈青山 郁文 魏佑铸 单印章 吕彬李鹏 陈树福 顾相林 薛仁斌 蒋立明
符志洛刘醒华 程一湘 龚密祥 李云生 龚秋平 丁玉才邓汉民 顾问马白山 张世英 王子玉 刘荣 蒋立明 乔怀宝 顾相林 符志洛
边贵祥 参谋长 孙干卿 赵浩然 冯镜桥 胡海晓 孟亚东 李耀先张良平 张德仁 政治部主任 谢镗忠(兼) 郁文 魏佑铸 单印章 吕彬
陈树福 薛仁斌 王天羿 于兴化 刘醒华 王星 刘仕楚 周传统 干部部部长 李一夫 赵禁 后勤部部长 赵遵康(兼) 黄述源 乔怀宝
刘君 陈治邦 王毅 詹益耀 后勤部政治委员 潘炳福 王晓峰 高本德 邢营 廖柏林 炮兵司令员 王泮文 国防工程指挥部主任
孙干卿(兼) 廖仲符 李魁三 梁青山 国防工程指挥部政治委员李德清 王兰心 王德坤 张克信
杨德琦 海南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兵役局局长) 陈岩 冯所唐 马腾 王志平
  2.先后所辖部队及历任领导人  0147部队 部队长吴纯仁 胡海晓
贾清江 魏凯江政治委员 郁文 单印章 张立宪 0148部队 部队长 赵浩然 冯镜桥 纪刚 胡海晓政治委员 郭超 李景展 雷致祥
张天陶 王侨 53607部队部队长 郝盛旺 耿光万 孟亚东 李耀先 朱福祥 李鑫海 庞为强 柳河生 李治燕政治委员 朱民亲 程世清
阎遐 雷致祥 李鸣珂 邢瑞伍 陆鸿帮 马永庆 王德坤 刘相久 刘仕楚 丁玉才 郑大进 叶伯享 53612部队部队长 王建国 马庆功
段志清 刘远生 纪刚 王必之 朱文清 刘喜斌 刘承宝政治委员 李鹏 潘炳福 顾相林 辛连元 段良久 53603部队 部队长 郭琦
王必之 朱文清 王文明李鑫海 王厚泽 王文明 杨凤章政治委员 王晓峰 许光 顾相林 田禄 王星 朱星 王裕信 广东省海南通什军分区
司令员刘荣&#5.2~1970.7)政治委员 顾相林 陈怀深 吴方定 广东省通什军分区司令员朱文清 张良平(未到职) 姜绍臣
(85.10) 陈泽安 第一政治委员李万福 张日和 杨洪政治委员 符志洛 符树森 王帮和 榆 林 军分区司令员
刘承宝 邓海荣  (88.4)政治委员徐彩凤
谭锡煊 海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李永均(未到职) 政治委员杨德琦 直属部队:
 广字346部队以及独立团、医院等 州、市、县人民武装部
0494部队(后为53010部队)  原隶中南军区,1955年4月,中南军区撤销,改隶广州军区。1969年10月,调离广东。
  1.历任领导人 
&&& 部队长 王东保
江燮元 郝盛旺(代) 王道全 张序登 政治委员 李丙令 谢明 孙正 江民凤 白相国 阳震 董乐民 副部队长 王奎先(炮兵副部队长)
李洪茂 冉泽(后勤副部队长) 曾敬烦(第一副部队长) 陈宗坤 王洪荣 刘玲(第一副部队长) 郝盛旺 江雪山 阳震 副政治委员 江民风
白相国 王淳 参谋长卢燕秋 曾敬烦(兼) 刘重桂 刘玲(兼) 阳震 陈清世毛余 政治部主任 江民风(后兼) 宿东山 王淳 仇天均
于厚德 刘智民
  2.所辖部队及历任领导人 
&&& 0497部队
部队长 王鸿荣 江雪山 张序登于海学政治委员 刘玲 宿东山 杨国锋 于厚德 刘智民 孙紫云 0502部队 部队长 鞠文仪 孙凤章
杨绍良 王新民 张福钰 刘超政治委员 马杰 王淳 吴子实 秦道容 阎寿湖 0507部队 部队长 李洪茂 江雪山 阳震 刘云亭姜永凯
张德福 王方珍政治委员 白相国 董乐民 王程明 毕可升 直属部队:部队
53200部队(前身为0952部队) 原隶中南军区,1955年4月,中南军区撤销,改隶广州军区,曾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历任领导人 
&&& 部队长 胡继成
黄荣海 张荣森 张景耀 杨针 魏化杰 固辉陈显华 温玉柱 刘镇武 梁计秋 叶爱群 政治委员 陈德 任思忠 卜占亚 王泮文 吴耀光
陈树福 勋励于永波 雷鸣球 乔新柱 邓汉民 副部队长 胡继成 彭龙飞 杨平(代后勤副部队长) 刘恒泉(炮兵副部队长,前代)
杨大易(第一副部队长) 王道全 文连高(后勤副部队长) 赵立贤(坦克副部队长) 苏克之 彭龙飞(第一副部队长) 张荣亭(后勤副部队长)
张景耀 王泮文 杨针 苑世仁 杨海水魏化杰 陈士林 李洪杰 周青 孙辅臣 周青 陈广金于海泉 固辉 宋宗汉 文国庆 肖求如 温玉柱
刘镇武(前代) 梁计秋 唐新秋 叶爱群 罗来胜 副政治委员 刘新权 郭超 卜占亚 贺靖 王文德 勋励 吴耀光 张若愚 王永宁 田静
雷鸣球 乔新柱 林少玉 周遇奇 顾问 勋励 田静 刘延珠 参谋长 杨大易(后兼) 苏克之(兼) 赵欣然 李洪杰(后兼)李希林 刘镇武
宋文汉 梁计秋 叶爱群 罗来胜 钱晓林 政治部主任 江腾蛟 姚书梅 郭超(后兼) 卜占亚(后兼) 贺靖(后兼)吴子实张若愚 赵桂生
刘延珠 乔新柱 刘远节 邓正明林少玉
  2.所辖(代管)部队及历任领导人 
53203部队部队长 赵欣然 苏克之(兼) 赵欣然 王道全(兼) 张景耀(后兼)魏化杰 盖玉宪 陈广金 固辉 刘新生 陈纪萱唐新秋
王晓军政治委员 姚书梅 张桂森 宋焕文 贺靖 刘永寿 吴耀光赵桂生 张强 李志强 关铁生 刘文科
熊自仁谢光豪 53209部队部队长 王道全 张景耀 朱永山 苑世仁 李万永 李廷阁丁百令 贾富坤(带职学习)
许英发(主持工作)政治委员 王希永 许圣亭 孟哲民 王厚信 刘栋 王奎贤刘国钧 熊自仁 53214部队部队长 康干生 杨针 勋励
杨海水 陈士林 胡锡标 于海泉(前代) 宋宗汉 孙权佳 罗兴汉 罗来胜 徐坚政治委员 蒲通修 高辛 刘华村 勋励 蒋立明
于敬华李冰 于永波 马士章 庄志鹏 林少玉 张汝成李劲 53503部队部队长 王银章 周季和 辛荣团 政治委员 刘敬业 刘勋发
覃佐堂 张阳 53261部队部队长 林伟伦政治委员 陈国儒 覃佐堂 谢光豪 53262部队部队长周玉华政治委员谢光豪
黄庆良 53263部队部队长 钱晓林 倪善学 尤海涛政治委员 刘勋发 邱海贤 苏仕平 5部队 6879部队部队长
纪刚政治委员 王侨 第2机炮师1956年4月组建,同年8月,缩编为守备第23旅。师长 刘远生政治委员 杨国峰 守备第23旅
1956年8月,由第2机炮师缩编而成。1957年5月与惠阳军分区合并。旅长王国治政治委员杨国峰 0331部队1959年5月,由惠阳军分区及所辖部队改编而成。同年6月改归09
52部队建制。部队长王国治马庆松(后)政治委员杨国峰 0642部队1969年11月组建,1977年3月撤销。部队长张奎贵政治委员刘延珠 0643部队1969年11月组建,1978年11月撤销。部队长蔡志贤政治委员毕可陲 医院、文化速成中学
53500部队(前身为0476部队)  原隶中南军区,1955年4月,改隶广州军区。1985年10月,53500部队番号撤销。=
  1.历任领导人 
&&& 部队长 陈明仁
杨绍良 周德礼 朱月华 白忠耀 邢世忠 政治委员 王振乾 訾修 林罗荣 白相国 于厚德 钱光弟 阎寿湖 李际 王景 副部队长
欧致富(第一副部队长) 魏镇(第二副部队长) 王云(后勤副部队长) 张国传 (第一副部队长) 刘桐山 程启文 于韬(炮兵副部队长)
琚洪运(后勤副部队长) 郝盛旺 吴纯仁 罗荣杨敏 霍成忠(第一副部队长) 孙凤章 王景彩 阎永让何福田 王国端 邢嘉盛 李昌
华杨李子忠 孙辅臣李宏垠 朱江 白忠耀 翟元祯 肖旭初 王德明 温玉柱 副政治委员 李福尧 张战东 朱万新 罗兴洲 吴耀光 钱光弟
郭长增 邹立 人 赵康盛 李际 王景 李子荣 甄文林 龚平秋 顾问 李子荣 翟元祯 参谋长 张国传(兼) 刘桐山(兼) 张国传(兼)
罗荣杨 敏杨白忠耀(后兼) 闵春明 温玉柱 欧阳延生  政治部主任 訾修林 李福尧 张战东、李振军、朱万新 王光辉 钱光弟 郭长增
张星周 李子荣 官勇 刘远节 干部部部长 施高 刘果 李割菲 后勤部部长 孙建钧 林世和 乔信平 徐耀先 刘凤国 后勤部政治委员
汪春林 李割菲 张万儒 逄永岐 耿树森 刘仁毅 纪检专职委员曲波 李凤歧 刘光仁 李嘉祝 李盛福 王国维
  2.先后所辖驻粤部队及历任领导人 
53229部队部队长 霍成忠 孙凤章 阎永让邢嘉盛 边贵祥政治委员 肖泽泉 卢继昌 罗兴洲 蒋超 郭长增
甄文林&#年1月改称53503部队。 53503部队部队长 边贵祥 邢世忠 王银章政治委员 甄文林 吴恩庆 李盛福
程光亮 0239 部队部队长 罗荣 王景彩 白忠耀政治委员 李福尧 田涛 肖泽泉 刘果 朱万新 张智 钱光弟李子荣
逄永岐&#年1月改称53508部队。 53508部队部队长 白忠耀、翟元祯 林瑞忠 王德明 叶爱群政治委员 逄永岐 李际 王景
王国维 褚之田 0484部队部队长 周德礼 于振河 刘桐山 孙凤章 何福田 王学雨政治委员 李振军 王光辉 王更印 王永宁
田庆华&#年11月,调离广东,脱离53500部队建制。
  53513部队部队长 王自信 李福 肖旭初 孙秀银政治委员 李子荣 曲波 王静波
朱石林 第4守备师——第4机炮师1956年4月,以广州军区第4守备师为基础组建,改称广州军区第4机炮师,归53500部队领导。8月,改称广州军区守备第24旅。翌年5月,并入湛江军分区,
部队整编为守备第11、12团。 守备第24师师长黄祖华,政治委员郎冲。1961年4月,师部及部分分队调离广东,所属部队改编特种兵,脱离53500部队建制。 牛田洋农场(1979年至1985年)主任乔信平
陈永养 梁春兰政治委员李向荣石世昌 53501部队 53502部队
  (十一)
万山要塞区  前身系海军南海舰队万虎要塞区。日中央军委批复海军,同意将万虎要塞区从2月1日起归广州军区建制领导。6月18日,总参谋部电复广州军区,同意将海军万虎要塞区改称万山要塞区。1980年12月,改称守备第11师。
  1.历任领导人 
&&& 司令员 陈正新
杨敏 刘玲 刘存智 王景彩 政治委员 黎新民 肖泽泉 刘华村 韩敏 参谋长 苏桐卿 刘盛云 何恩昌 高勋 王德臣 程斌 政治部主任
刘文举 何智甫 翟贞安 顾汉国 尹世敬(兼) 刘英李锡乾 张洪运 后勤部部长 姚锋 王震 高占会 封兆文 后勤部政治委员 谢太吉
靳福盛 苏继宽 李福生 姜玉书 刘景山李元秋
  2.所辖部队 
第1、2、3、4、5守备区。 守备第5团(1976年1月划归万山要塞区建制)
  (十二)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日,根据中央军委2月7日关于在广东省海南和湛江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广州军区和广东省革命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成立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将广东省海南岛、湛江两地国营农场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归广州军区建制,受广州军区和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所辖部队番号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1~10师。3月21日,兵团领导机关在海口成立。兵团机关以海南农垦局为基础组建;各师师部由广州军区从各部队抽调干部组成。师属各团均由原各国营农场改称。团以上领导和机关主官绝大部份配备军队干部;作业区和连队干部全由原农场干部担任。第7、8、9师驻湛江地区,其余各师驻海南岛。生产建设兵团是以垦植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的屯垦戍边部队,它的成立对稳定当时农垦的混乱局势、保证橡胶等热带作物生产起到积极作用。1974年6月,生产建设兵团番号撤销,军队干部大部撤回部队,各团恢复原国营农场名称,归地方农垦部门领导。
  1.历任领导人
&&& 司令员
周庆鸣 政治委员 周益宽 李荆山(第二政治委员,未到职) 副司令员 周庆鸣(第一副司令员) 赵遵康 冉泽 段志清王昌虎 陈文高
李梓斌 邓逸凡 贺东生 宿东山 副政治委员 周益宽(第一副政治委员) 贺靖 卢德耀 卫人 参谋长 郝恒莱 副参谋长 贾殿阁 梁青山
宋维舟 孙有礼 张子书 王文湘 政治部主任 贺靖 吴子实 政治部副主任 吴子实 邢瑞伍 潘炳福(未到职) 符志洛 姜思毅 尚可 何敦锦
张跃青 后勤部部长 曾湘 后勤部副部长 魏浩然 黎正祥 孙建钧 曾志敬 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王磊 生产部部长 李梓斌
王新民 生产部副部长王新民 许伟 蒋步楚 郭建文 朱江 何康 生产部副政治委员 阎峻岭
  2.所辖部队及历任领导人 
&&& 第1师师长
曹铁汉政治委员 刘义德师部驻琼山县道美。辖第1~14团 第2师师长 狄进喜政治委员 蒋立明
张军师部驻万宁县兴隆。辖第1~12团 第3师师长 朱路桥政治委员 陈宝贵师部驻通什镇。辖第1~20团 第4师师长 田宗林
宋新楹政治委员 符志洛 何郭锦 吕逢辛师部驻昌江县石碌镇。辖第1~15团 第5师师长 肖功九 苗泽波政治委员
高玉书师部驻临高县加来镇。辖第1~14团 第6师师长 吕式华政治委员 吕静环
孙述元师部驻琼中县营根,后迁牙挽。辖第1~19团 第7师师长 陈育才政治委员
赵耀昶师部驻海康县龙门镇。辖第1~14团 第8师师长 莫双科政治委员 穆召祥师部驻湛江市霞山。辖第1~19团 第9师师长
陈坚石政治委员 张高师部驻高州县城。辖第1~17团 第10师师长 宋新楹 郑文祥政治委员
王元周师部驻儋县雅星市八一农场。辖第1~3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海南军区部队75式代号
部队代号是为了密化部队番号而授予的代称。通常以数码、字母或字词编成,由总部统一编拟、授予和管理。一般授予团以上部队及需要保密的军事单位。部队使用代号主要是为了保密,代号常常随着部队的调防和时间变更而改变,但代号往往有一定的规则,对于代号研究比较熟悉的人能够看得出其中的规律。我军部队自建国后曾经数次更换代号,在1975年之前使用的都为四位数字代号,1975年7月起,我军部队代号改为五位制。75式代号从1975年一直使用到了2000年才更换,共使用长达25年之久,期间经历了1979年和1984年两次大规模的边境战争,因此影响力很大。2000年后,我军部队启用了新的五位数字代号,75式代号从此作废,不再涉及军事机密,而且中间经历了1985年和1998年两次大裁军,许多部队已经被撤销。海南军区部队因长期孤悬海外,较少为人关注,相关信息资料十分缺乏,其代号更加具有神秘感。今天就由我来揭开这个尘封已久的军事秘密,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也为了缅怀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吧。
  在75式代号中,广州军区部队使用53、54开头的号段,其中主要是53号段,格式为“53***部队”,第三位数字为军级单位,第四和第五位则代表着某一个具体的师级单位或团级单位。如53010为驻广西的第41军,所辖部队代号均为530**。53200为驻广东的第42军,所辖部队代号均为532**。53500为驻广东的第55军,所辖部队代号均为535**。有个例外的情况,原武汉军区第43军,1979年配属广州军区在广西方向作战,所以广州军区临时编排给第43军部(含直属分队)一个53300的战时代号,其下属部队代号均为533**。第43军结束战事返回武汉军区驻地后,这些代号即停用,恢复其原使用的武汉军区正式代号。海南军区隶属于广州军区,军区机关和直属分队代号53600,所辖部队代号使用536**号段。因我军长期来实行“三三制”编制,所以代号都按照“师——团”编制编排,一个师排完再接着编排另一个师。如第131师代号为5——53606为第131师下属的三个步兵团;第132师代号为5——53611为第132师下属的四个团(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
 从总的来看,首先是军区机关和直属分队,使用53600,接下来就是军区直辖的团级作战部队,53601是军区炮兵团,53602是军区独立团。再接下来就是师团级的主力作战部队,1985年大裁军之前,海南军区的主力部队有三个师,第131师部署在屯昌、定安、文昌、琼海等琼岛东部和中部;第132师驻守在保亭、通什一带,依托山区有利地形,既可固守琼岛腹地,又可驰援全岛,与第131师形成南北呼应的两支机动兵力;还有一个榆林要塞区也是师级单位,担负着榆林港这一祖国南大门的守备任务。53603——53606为第131师的部队,53607——53611为第132师的部队,53612——53616为榆林要塞区的部队。编排完这些主要的作战部队,从53617——53626则为军区后勤部下属的各类保障部队,如综合仓库、弹药仓库、军械仓库、油料仓库、修理所、船运大队、司训大队等单位。因为75式代号启用时,海南军区所属各部队的代号已按“军区机关——直属团——作战师团——后勤部队”的顺序排定,中间一个空余的代号都不留,所以1975年后新组建的部队只能往后排了。例如,第131师炮兵团是1976年8月才组建的,因此不在第131师53603——53606号段范围内,而是使用了53621这个代号;又如,海南军区高炮团,为军区直属团,但该团也是1976年5月才组建的,故也不在53600——53602号段范围内,而是编成了53619。
  另外,海南岛范围内还有一些部队,不属于海南军区建制,而属于广州军区建制,但由海南军区统一领导指挥。这些部队的代号不使用海南军区的536**号段,而是使用广州军区的544**号段,这一号段通常为广州军区的守备部队或直属部队使用。如54422为驻海口的广州军区第5通信总站,该站完全是为海南军区服务的,但建制上却是广州军区直属,因此不使用海南军区部队的代号;54440为驻儋州的广州军区守备11团;54447为驻文昌的广州军区守备10团,此团大名鼎鼎,是琼崖纵队的唯一传人。54451原为驻广东化州的广州军区独立坦克第3团,1976年2月调归海南军区,改称海南军区坦克团,驻定安龙塘,但仍使用原来的代号不变。
&&&&海南军区部队代号一览表(75式代号)
  53600(海南军区机关及直属分队,海南)
  53601(海南军区炮兵团,海南琼山旧州镇)
  53602(海南军区独立团,海南海口)
  53603(海南军区第131师,海南屯昌)
  53604(海南军区第131师391团,海南定安龙塘西坡村)
  53605(海南军区第131师392团,文昌迈南)
  53606(海南军区第131师393团,海南琼海)
  53607(海南军区第132师,海南通什南圣镇)
  53608(海南军区第132师394团,海南屯昌)
  53609(海南军区第132师395团,海南琼海)
  53610(海南军区第132师396团,海南通什畅好乡)
  53611(海南军区第132师炮兵团,海南通什福安村)
  53612(海南军区榆林要塞区,海南三亚)
  53613(榆林要塞区第1守备区,海南三亚抱坡岭)
  53614(榆林要塞区第2守备区,海南三亚藤桥)
  53615(榆林要塞区第3守备区,海南三亚六盘)
  53616(榆林要塞区炮兵团,海南三亚大茅峒)
  53617(海南军区五指山军械仓库,海南通什红山乡)
  53618(海南军区786综合仓库,海南通什黑洞)
  53619(海南军区高炮团,海南琼山道美)
  53621(海南军区第131师炮兵团,海南定安龙塘南勋村)
  53622(海南军区秀英综合仓库,海南海口秀英)
  53623(海南军区车船运输大队,海南海口秀英)
  53624(海南军区红岭军械仓库,海南琼中)
  53625(海南军区马村油料仓库,海南澄迈马村)
  53626(海南军区司训大队,海南屯昌大同)
  54422(广州军区第5通信总站,海南)
  54440(广州军区守备11团,海南儋州)
  54447(广州军区守备10团,海南文昌)
  54451(海南军区坦克团,海南定安龙塘)&&&&&&&&&&&&&&&&&&&&&&&&&&&&&&转自&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省军区75569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