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存钱去,被邮银行忽悠买了十年保险,我现在感觉圣商投资上当受骗骗了,怎样

保险顾问 预约咨询产品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 正文
数十亿的生意:银行柜员忽悠储户买保险
21世纪网 &忽悠&储户把定存偷梁换柱变成保单的银行比比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只是冰山一角(详见《储户定存蹊跷变华夏人寿保单邮储被指欺骗》)。21世纪网发布上文之后,收到许多读者的回复,读者均表示自己活着亲属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面对储户这一特殊的消费者,银行柜员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么卖力的推荐保险产品?而不向储户揭示保险产品的特点以及风险,甚至忽悠和欺骗储户这样的违规行为,究竟有没有监管?银行保险联手&类似的现象建行也有,本人深受其害。&一位21世纪网的读者的邮件诉说着其&被骗&的经历。另外一位网友也表示,银行和保险公司串通好的。五年多以前我也被骗买了10万元的理财。当时银行告诉我按挂牌利率,结果我买的时候是利率最高的时候。买完利率就一路走低。不满五年提前支取要收手续费。放满五年我立刻就拿出来了,收益比存5年定期至少少5000块。最让人气愤的是,银行对年近7旬的老人也不放过,&工商银行一样的,我父亲都74岁了,去银行存钱,就被拉着买了所谓的理财,结果是保险,每年得存一万,存十年,然后二十年后才能拿。&与此同时,儿童也成了银行&忽悠&的对象。年初,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理财习惯,上海一位居民带领家里小朋友到工商银行,将自己的压岁钱进行储蓄。&银行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忽悠我们,说有款针对儿童的储蓄,类似零存整取,但利息则高很多,特别适合小朋友存压岁钱。&上述上海居民告诉21世纪网。然而,这位居民偶然发现,银行大厅工作人员口口声声说的储蓄竟是保险产品。据了解,保险公司在银行渠道代销的主要是分红型和万能型寿险,而银行渠道销售寿险的收入占保险公司营收的一半之上。据新华保险(601336.SH)的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要通过中国五家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等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销售银行保险产品。2008年、2009年、2010年以及月,新华保险通过上述银行保险合作渠道取得的保费收入总额分别为313.88亿元、439.62亿元、616.90亿元和307.31亿元,占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的67.6%、67.6%、67.3%和60.7%。其实,银行渠道不仅仅是新华保险的主要营收来源,更是中国寿险公司最主要的渠道。根据中国保险年鉴统计,2010年,中国寿险公司通过保险营销员渠道、公司直销渠道及其他渠道分销的寿险产品分别占寿险产品销售的40.0%、5.4%及1.5%,而银行保险渠道则高达53.1%。&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合作模式是总对总、分对分都要签协议。即保险总公司和一家银行的总行签订合作协议,然后分公司和分行再签合作协议,之后,银行分行还要对支行进行指导。&华夏人寿保险内部人士向21世纪网透露。银行为何要如此卖力的代理保险公司的产品?银行柜员忽悠储户投资保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高额提成下监管成空文&其实我也不想忽悠储户,一些去银行进行定存的储户风险承受能力很低,而且由于没有其他的理财手段,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能想到的地方,只有去银行进行定存。虽然,长年的定存其实还跑不过通胀的速度。但是,毕竟有点利息,买保险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一位在某国有四大行工作的杨小姐(化名)向21世纪网表示。据杨小姐介绍,银行柜员向储户推销保险产品也是有原因的。&我们每个人都有销售保险产品的任务,(银行)上面的领导下达的,如果完不成任务,还得扣奖金扣工资。&杨小姐无奈的说。但是,如果销售保险产品的话,反而还有额外的奖金。&保险公司都会对银行,以及银行的柜员发放销售奖金。一般来说,每单保险都会按照年限进行奖励,目前是一年期的每万元奖励30元,年限长的甚至每万元有120元的奖金。&同样是银行柜员的张小姐透露。&具体的手续费和提成要问业务部门,我不太清楚。&上述华夏人寿保险内部人士表示。据了解,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一般称为&银保产品&,保险公司要向其代理银行支付一定的代理手续费。早在2006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订立了《银行、邮政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明确了各种险代理手续费支付的上限标准。如普通及分红型寿险趸缴产品的手续费不得超过保费的2.5%-3%,万能型寿险趸缴产品的手续费不得超过3.2%等。然而,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同业间竞争加剧,银行渠道手续费开始不断上涨,甚至有的高至6%。如市民投保1万元,银行可赚取的手续费最多可达600元。据农业银行的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该行实现保险代理手续费收入28.18亿元,居同业第二。因此,有些胆大又能忽悠的银行柜员,拿到的销售保险的奖金甚至比银行本身的工资要高很多。与此同时,每家银行代理的保险不只限于一家保险公司,为了多拉保单,保险公司还向银行网点派驻销售代表。&有一次我做了一笔华夏寿险的单子,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代表就非常不满,执意让我多做几笔他们公司的保险。&另外一家银行的柜员透露。然而,上述做法违规吗?难道就没有监管吗?其实,中国银监会早在2010年就下发了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保护客户利益。产品销售活动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保险产品特点、 属性和风险,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此外,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90号文》),要求求商业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原则上不能与超过三家保险公司合作(如超过三家,则银行应坚持审慎经营,并向当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与此同时,《90号文》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在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派驻销售代表。但是,在高额提成和奖励的刺激之下,银行柜员无暇顾及监管文件,依然向信任银行的储户兜售保险产品。&银行每年高达几十亿的保险代理费,基本上都是靠忽悠储户一笔一笔做出来的,而上当受骗的多半是没有其他理财手段的老百姓。可怜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不但没有利息甚至有时还会亏本。&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相关专题:()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去银行存钱,结果被人忽悠买成泰康人寿金满仓保险,投保的是交费三年,保险期间是十年,三年后能取回本金吗?感觉是上当受骗了。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去存钱不要被看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员忽悠了_事情是这样的:1_宝宝树
去存钱不要被看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员忽悠了
事情是这样的:11年12月去农行存钱,在大厅人员的游说之下误买了这个坑爹的《阳光人寿十年两全保险分红型》,五年每年交一万,十年后才能取,一年一万有生存金600+不确定的分红,估且以一百算吧,去年满一年后就是一百多点点的,现在的现金价值是6570元,加上利息就是说现在退保的话要损失2800. 当时办理再三问银行的人没满五年能不能取?存一年能不能取?银行人员说你都可以取的,由于缺乏常识,又不懂保险的专业术语,今年才发现没到十年要扣钱的,还一直以为是存款送保险,当时我大起肚子去的,那个刘小姐一口一个妹妹,一口一个要为娃娃想的,只觉得她是好人,又是在农行,完全相信了她,连她说有个电话回访,叫我都说:好,满意,了解给她评价好点,既然完全相信。现在才醒过我相信的存款跟本就是买保险,那个人也不是银行的人而是保险公司的人。13年2月才发现存到农行的一万转去保险公司了,才醒过来是怎么回事,现在很纠结要不要继续存?再存呢,明显是个陷井,会越亏得更多,而且在网上看过同样保险没有得到陪到陪偿的,不存呢又这样着银行和保险黑吃2800,我一个月工资才两各多点。 求各位妈妈支招!日志原文:
你没有投诉这些呢,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同样的人投诉了,我现在也投诉到保监部了,保监刚刚给我说他们又通知保险公司来处理。心里不安很得,这几天觉都没睡好
回复 &倾辰妈咪&
10:39:23发表的
同感啊 我也被坑了一次 损失了我两千多 气到我骂tamade
不知道75岁人还在不在,不知道75岁人民币翻了几翻了,因为我这是骗保,我现在投诉了,再等待保险公司的处理呢,不管怎么样,我尽力拿回本来属于我的财产
回复 &cindy985&
10:43:58发表的
纠结的,我也是给宝宝买这个什么分红型的保险,一年一万的五年交的,你的是10年后可以取了,我的是要75岁之后啊!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了!
是很难,但是不能这么忍气吞声,最后不行我就去他们公司理论。也希望宝妈给我打气。2800啊,不能这么被骗被黑吃,女儿的纸尿裤都是选做活动打折的买。
回复 &倾辰妈咪&
10:55:00发表的
投诉有什么用 我是签了合同的 只能说自己笨啦 反正下次再也不相信那些人了
大家都知道是在骗保,即使电视都爆光了,难道就没有人来管管吗?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人受骗。
回复 &月亮先生酷女巫&
10:58:25发表的
电视上早就曝光了,千万别买分红的保险
保险也是有好的,关键是保险人员不能用骗的来让人买保险,应该什么都跟人说清楚的啊?而不是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
回复 &妮宝宝321&
11:04:22发表的
汗啊,刚刚我同学还在说要给她儿子买这种保险,幸好我先看到了这个贴阻止了她啊,不然又是一个上当受骗的,什么破保险公司啊,坑蒙拐骗的行当
反正陷饼往往都是陷井,宝爸还是明智,不过我也不了解定投基金是怎么回事 & &引用&&hjfcrf2012回复道:我说要给娃买保险,宝爸坚决反对,后来听他的,选了定投基金
谢谢宝妈的解说,我也知道拿回去本钱很难,但是我还是要争取拿本属于自己的财产,其实买保险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就这样给人家骗,心里很窝火,不想一辈子总是在妥协。 & &引用&&fang右手回复道:宝妈只能想开一点了,这个如果现在退会损失不少钱,我以前在银行干过(邮政银行),保险这个东西就是跟人们玩的文字游戏,保单后面的那些一条一条的东西绕过来绕过去都是他们没责任,保险员给客户介绍也会避重就轻,把你一忽悠上了,就能拿到提成,银行大厅的保险员都是保险公司的人,跟银行没关系,而且都是保险公司的临时工,流动性很大,没有基本工资,每月全靠领提成,邮政里面是每卖一万元提成100—150元,另外还设有大单奖等等,或者发展的多了让旅游,所以很多保险员为了拿高收入,卖保险的时候更会骗人了,他们不怕啊,大不了不干,反正都是临时工,银行也不怕,因为他们只跟保险公司是合作关系,说白了只是租用场地罢了,因为保险公司给银行的钱很可观。他们保险公司为了多推销保险还专门派人来给我们讲课(我以前是柜员,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外面的保险员了,如果银行内部的柜员推销的话成功率很高的,同样给柜员提成),一堂课下来感觉跟搞传销似的,又唱又跳又喊又叫,疯子一样,还教我们要瞄准目标客户,那些大爷大妈、老人等等都是目标客户,因为他们没文化,而且一般的很容易相信人,有时候还准备一些油啦、床单被罩之类的小礼品,说什么存钱送礼品来拉拢农村的老人们来存。我就是受不了银行这种变态任务辞职了,回家看宝宝,心情还舒畅。他们也不想想这些老人身体还能硬朗几年,就忽悠着人家一下存一二十年,真不要脸!
楼主的保险还是尽量存下去吧,反正还年轻,只能当强制储蓄了,因为现在取出来太亏了,保险办过后一超过10天就不能取了。存到期倒是赔不了的,反正现在肯定赔的多,因为时间短,或许存六七年后就可以保本了吧,要看具体的险种。如果宝妈这期间着急用钱,大多数保险可以到保险公司抵押贷款的,虽然会付利息(不会太高),综合各种考虑会比取出来划算些。
&&&&宝妈就是这么算了吗?有没有去争取去投诉引用&&倾辰妈咪回复道:同感啊 我也被坑了一次 损失了我两千多 气到我骂tamade
这种保险员应该是新人吧? & &引用&&安安她妈-萱妍回复道:&刚生完宝宝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差点也被忽悠了。幸好我们这的保险推销员还挺诚实的,问她存进去不到期我把钱取出来是多少钱?她老实的说明不到期取出来会倒扣他们的损失金
去存钱不要被看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员忽悠了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您所在的位置:
& 保险理财 & 正文
去银行存款遭忽悠 万元现金成了一张保单
日07:44  
现代快报 李绍富 解璐 
投诉人:周先生
投诉内容:我到银行存钱时遭忽悠,进门时一大沓钞票,出门时却变成了一张保险单,一年之后承诺的收益也未能兑现。当我发现上当,要求退保拿钱时,保险公司却称,要扣掉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结果不但收益没了,而且连本都保不了。
存钱被忽悠买了理财产品
周先生家住玄武区,2007年6月,他到莲花桥附近一银行去存1万元现金,准备办理十年定期存款。到了银行柜台后,营业员热情接待了他,不过并不急于给他办理存款业务,而是向他推销了一款理财产品。
“当时柜台的一个姑娘跟我说,存十年定期存款,利息并不是很高,建议我用这1万元买一个理财产品,这样我的钱就由投资专家打理,保证年收益率为4.14%,十年下来收益肯定比定期存款多。”周先生说,营业员还称买了这种理财产品,还可附加重大疾病保险,轻松享受10年18种大病保障及大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在营业员的劝说下,周先生动了心,买了营业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办完所有手续后,营业员称,每年会有专人跟他联系一次,通知他理财产品升值情况等。
理财产品原是保险
一年时间过去了,去年6月,周先生一直没等到人跟自己联系,他感到奇怪,便到银行询问。可得到的答复是,周先生买的是一份名为“太平盈利多两全保险”。
自己的存款变成了保险,周先生很纳闷,便找到保险公司,看看自己一万元这一年下来的增值情况。可让他没料到的是,他从保险公司查询得知,收益率仅是原来承诺的一半,而且还称十年的期限未到,拿出来不但收益率保证不了,而且还会扣掉一笔钱。
得到保险公司如此答复后,周先生越想越生气。周先生说,以后大家去银行存款,遇到推销理财产品的,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保险,以免遭忽悠。
消协提醒:
谨防业务员夸大收益
据南京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国内,保险公司有部分险种是委托银行办理,也有不少保险公司直接在银行大厅设置业务柜台。而一些银行或是保险公司业务员为了业绩,不惜片面夸大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一些银行的业务广告、海报只刊登利率和年限,不标明是储蓄还是保险,消费者误将保险当储蓄购买。而营业员在介绍产品过程中,也不明示风险,不讲明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诱使消费者不理智消费。消费者一旦退保,就要承担高额经济损失。因此,市民一旦遇到推销理财产品,一定要询问清楚,而金融单位也应尽到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义务,做到准确披露信息、广告合法真实。
[责任编辑:divohuo]
继韵达、圆通、申通宣布涨价后,中通速递在也上调价格…[]
【】【】【】【】 【  】【】
( 09:11:52)
( 08:28:00)
( 08:56:22)
( 08:52:32)
( 07:21:17)
( 08:41:34)
( 00:00:00)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里程保忽悠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