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业是否属于国家级报刊报刊

从2000年至今,中国的聚酯工业,又叫涤纶,成为合成纤维工业里发展最快的子行业。2000年聚酯产能为594.5万吨,2004年为1650万吨。伴随产量的集聚扩张,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供大于需的矛盾日益突出。04年综合开工率只有84%,去年12月份在聚酯工业密集地江浙一带聚酯工厂大规模停产,预示着行业危机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涤纶生产设备工艺国产化率不高,基本上依赖德日瑞士等国,除此之外,原料严重依赖进口,PTA(精对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上游原料严重滞后与下游聚酯工业的发展。2004年石油大涨,PTA和EG等化工产品让老外赚老了钱,而2004年全年中国涤纶行业的毛利润只有5.71%,净利润仅有2.22% 。国内生产PTA和EG就几家石化垄断企业,扬子石化也获利颇多。都说聚酯行业已实现规模化,走向成熟,试问一个行业生产设  配、原料和辅料严重依赖国外,能叫成熟吗?老外不生产了,工艺技术和设配同样狠赚我们的钱。现在PTA有成了投资热潮,过几年又过剩了,PTA的原料PX国内产量更低,由得依赖进口。PX产量提高了,石油怎么解决?这个产业链太长了,为中国的聚酯工业担忧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楼主在聚酯厂家担任什么职务?    PTA(精对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    有这么严重吗? 生产设备的问题——机械设计与制造,那是我们国家整个基础工业水平的问题,这与工业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PIA和EG我们都不能满足供给么?
  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远高于50%。请看2004年海关统计数据。  月中国原油进口1.227亿吨,同比增长34.8%。2003年进口0.91亿吨  月中国PX进口113万吨,出口3.2万吨。  月中国PTA进口572万吨,出口0.55万吨。2003年进口460万吨。  月中国EG进口339.1万吨,出口2.58万吨 。2003年进口230万吨。   月中国聚酯切片进口18万吨,出口11.5万吨。  
月中国涤纶长丝进口36.19万吨,出口13.26万吨。  月中国涤纶短纤进口50.4(或50.75?)万吨,出口14.43万吨  
  由于涤纶产业下游是针织面料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一旦上游涨价,即可停机。目前聚酯产业链是明显的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上受制予聚酯原料供不应求,下受制与纺织需求弱小,中间同行竞相压价,很多时候连本都保不住。每次涤纶涨价,(单位原料成本占涤丝成本的75%),都是上游石油及PX/PTA/EG涨价引起,聚酯原料现在是暴利,国外大大剥夺了我国聚酯产品的利润。2003年下半年PTA不过5500元/吨,04年均价在8000元/吨,EG更是由03年的7000多飙升到04年的10000元,最高时12000元/吨。下游纺织很难涨价成本转移到自身产品身上,因为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不高,且竞争也很激烈,都在打价格战,老外仍然设置种种壁垒制约中国纺织品。由于聚酯原料贸易的暴利引来社会上其它如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介入,加剧了聚酯行情的波动,再加之最上游的石油异常震荡,涤纶每周的行情都在变化。我已经找不出比这个行业风险更大,波动更大的了。整个聚酯产业链行情就是魔鬼行情,除了聚酯原料行情由部分大鳄可以操纵外,往下的行情基本靠赌。看到大家反日,我也反,但现在没有反的底气了。涤丝行业的最新工艺技术都在日本人手里。行业内大厂的纺丝设备都是日本TNT公司,国内只有中纺院有这个技术。纺丝过程中的油剂是最重要的辅料,到今天(日)还得依赖国外,国内得质量不行。差别化涤纶长短丝被誉为涤纶产品的出路,但是引领研发潮流的是日本东丽。常规涤纶生产在国外包括日本已经淘汰,但是发达国家转移到了我们这些国家,还要狠狠地赚一笔设备工艺钱。聚酯原料在行情最好时可以一吨赚3000元毛利,我不知道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差时国外就限产,也不肯过多让价。看着国外的三菱/BP等这些在中国的办事处的中国雇员,你们把国内的最真实情况都告诉了洋鬼子,主子对我们行业了如指掌,我骂你们是汉奸可能有些过分,如果你不作,还有更多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到洋鬼子公司工作。国人不争气不能赖到你们头上。中国的聚酯工业,你的出路在哪里?
  石化行业都基本上在依赖进口,50%不希罕啊!
  楼主怎么看待05年和06年聚酯的行情?
  这不是稀罕不稀罕的问题。中国的石化企业是寡头垄断,即使对外依赖达到100%,它还是可以把进口增加的高额成本转移到下游,而聚酯工业早就放开了,国内民营的规模已超过了国营,竞争异常激烈。国内聚酯行业的老大仪征化纤和石化有渊源,且自己生产PTA给自己聚酯生产供应,即便如此,涤纶长丝也陷入亏损。现在在大力发展聚酯瓶片和PTA生产项目扩容。
  另外,国内聚酯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国外原料商的依赖还有资金的问题。聚酯是资本和劳动力双密集型的行业。年产20万吨的直纺企业一年的产值不会低于20亿元人民币,采购主要原料PTA和EG的资金就得上亿,国家04年的银根紧缩,大大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而04年石油高价运行,是聚酯原料价格暴涨,国外的原料虽高,但大多数大厂愿意用外盘货,因为用信用证可以缓解采购资金压力,获得时间差。
  要过年了,写一下1年来的感慨。虽然希望节后有好的行情,公司可以多收三五斗,但05年1月聚酯原料频频发力,直冲击04年的高位,下游虽然跟涨,却是在酝酿危机,因为最下游的纺织没有根本好转。难道从05年真的开始上演当年家电行业的大洗牌吗?
  想不到兄台灌水灌到天涯来了,pfpf
  楼主强呀!!!    佩服,    在哪里哈?
  在化纤论坛上我关心每天的行情走势,但到了天涯社区,就是关心我们的民族聚酯工业。在经济论坛,有网友谈了我们民族机械制造业的落后,由此联想到了我们聚酯工业,感慨,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太弱了。老外太厉害了,赚了我们大钱我们还要依赖它。就像微软现在可以对中国所有的商务和个人电脑可以收windows系统软件使用费,还有office软件,使用盗版也要收费,大家有没有想过微软的人到你家里来向你的电脑系统软件和办公软件收费,多么可怕。
  楼主是个有想法的人呀!!!    赞~~    微软以后必定收费,现在你用好了,以后再收钱,你还不得不给.
  个人觉得,中国在很多方面缺乏战略眼光.唉    统怀疑你灌水(短时间内连续发贴),请您过45秒后再发!    不用怀疑啦,本来就是在灌水哈
  中国的战略规划有问题,浪费了很多资源,吃了不少外国人的哑巴亏。决策信息不透明,总以为英名神武,其实是在瞎指挥。就像去年江苏的铁本事件,老是中间叫停,要么早点,要么就别干涉了,留下现在的烂摊子谁来买单?人民!
  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大多是买来的,没办法啊,国内的工程师只满足于把工艺包里的二十六个字母翻译成中文。
  原来经济论坛大家喜欢谈大的,宏观的,具体到一个行业没几个人,难道来这里的多数还在校园里?
  3年前在接触一些化纤行业的民营业主的时候,我曾经跟那些大小老板们讲过自己的看法(仅仅是从追求利益的角度):别看现在聚合纺丝有一定的利润,但不过3-5年聚合纺丝将面临重新洗牌,如果你有实力那么你该投资在PTA或者再进一步向前面投入。现在看来也许被不幸言中!  造成现在这种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的另一个因素我认为是江、哲地域的人的普遍思维方式:看到一个项目、行业有利可图于是大家就全部冲向同一个地方去拼杀,最综的结局就是要赚大家赚,要死大家死!  至于“中国聚酯工业”的走向,这不是企业主所要考虑的问题,他们所考虑的是投资能否带来收益!那是政府该考虑的,而现在的政府有能够左右吗?即使中央政府想左右但在地方和中央的利益博弈中的胜者有会是谁?它们博弈后又是谁为他们的博弈买单?----老百姓!
  不止PTA,中国现在大多数化工原料都需要进口,国内产量根本不能满足下游要求。所以我们国内化工企业现在定什么价都要看外盘,看进口的情况。  去年是化工原料产品价格异常好的一年,只是下游产品价格虽然受到上游原料的支持,却不一定能同步水涨船高,结果只有减产甚至停产。  国内能够生产精PX的企业少之又少,进口量是与日俱增。多数厂家只能生产混二甲苯。即使珠海bp,也不得不在px价格最高的时候进了大批货~
  没办法啊,国内的工程师只满足于把工艺包里的二十六个字母翻译成中文。  -----------------------------------------------------  没办法啊,我也只能把工艺包里的二十六个字母翻译成中文,自己的看法当官的不认可!!!  
  越往上游资本就越密集,一般企业搞不起,最根本的石油资源有限,产能不能随便扩大,也就越垄断造就暴利。越往下刚好相反,上游的成本无法同步转移下去。看来只能减少下游需求,和上游有限的供给适应。
  在生产工艺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技术,老是拿来主义,怎么得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肉都让洋毛子吃了,我们只能喝点稀汤,过几年,汤也被比我们更落后一点的国家喝了。
  楼主在哪个化工论坛混啊,有时间多交流,谢谢.
  我不太懂的!我是新手请多多包涵
  &在生产工艺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技术&  这点差不多是国内石油化工业的现状。但是想改变这个现状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事实上,国内有多少技术能够基本不做到“拿来主义”呢?  
采用别人的技术,结果可能是你在原料、助剂、设备上同样需要依赖生产商及其指定的商家。虽然目前国内化工厂家尽力在辅助设备、催化剂等方面努力实现国产化,但是核心的组件,国产的设备的应用还是不多。基层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更乐意使用进口的设备及原料,因为其性能和质量更可靠,日常维护工作量较少--虽然一旦出问题,就不得不坐等国外生产商的技术支持来解决。
  wwsphong:我在中国化纤信息网BBS上是常客。
  lilyviolet:你一针见血指出了外国人的聪明阴险。
  楼主,很是同意你的观点,想和你交个朋友,我是搞聚乙烯醇的,不知道楼主对这个了解多少,
  作者:wedrrty 回复日期: 9:48:33 
    原来经济论坛大家喜欢谈大的,宏观的,具体到一个行业没几个人,难道来这里的多数还在校园里?      很同意。
  楼主说的在理,现在的游戏规则是白种人制定的,他们发明的IT,我们只能跟着他们转;他们控制了资源和技术,我们也就跟着喝汤。  其实,想想唐朝,不就是今天的美国吗?  岁月无情
  楼上的诸位专家,聚酯产业链的规律就是这样:越是下游的PET、涤纶长丝、短纤、弹力丝、FDY、POY、DTY等越是附加值低,因为产业门槛低,容易一轰而入,恶性竞争;越是上游的PX、PTA越是投资巨大、规模效应显著,资本技术门槛高,越是造就垄断企业。其实这种垄断是很正常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垄断,并非行政性垄断,君不见埃力生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上马国内最大的PTA生产线吗?说明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做生产资料行业的,如埃力生就从石油钢管起家,延伸至有色金属冶炼再到化工化纤)资本雄厚了,也看中了利润相对丰厚的石化上游原料。但埃力生如斯,也无法自行上马PX,因为对二甲苯和混二甲苯、间二甲苯一样,都来源自芳烃装置,而芳烃又离不开烯烃,这就需要大乙烯为龙头,这就不是埃力生之类企业所能有实力和经验涉足的了,埃力生也只能采取两条路径:其一,依托上海化工区即将投产的赛科90万吨乙烯项目,但赛科的乙烯工程由于选择工艺路线原因,对二甲苯产出量很少,且多数要供应给更肯出高价的同在化工区的拜耳或巴斯夫项目;其二,依托码头直接进口,由于PX作为液体易燃易爆有毒化工品,价格剧烈波动和断货的风险很大,这么大的PTA装置无法得到长远原料供应保证。埃力生还可能有一个希望,等待上海化工区的第二套100万吨乙烯上马,这个大项目正在酝酿中。    
  另一方面,上游原料也并不就永远暴利,规律是6-7年一个周期。比如说现在中石化和中石油同时又有10个以上的100万吨乙烯项目在规划建设中,假设到2010年投产了5个,就足以打破供求格局,使上游原料价格大幅下跌。  此外,今天的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的大好行情也有下游纺织行业对欧美市场配额取消加足马力生产的拉动因素,因此也是阶段性的。
      作者:智仁勇 回复日期: 14:56:05 
    没办法啊,国内的工程师只满足于把工艺包里的二十六个字母翻译成中文。    -----------------------------------------------------    没办法啊,我也只能把工艺包里的二十六个字母翻译成中文,自己的看法当官的不认可    ************************8    也不是不认可,可是拿同样的钱,有谁不愿意轻轻松松地照猫画虎,而是非要费尽心血还得承担风险?大家都习惯了用美元买技术,还可以出国考察和培训,何乐而不为?
  PTA和EG生产很复杂吗?资金投入很大?  为什么这些民营企业不不进入PTA和EG的生产领域呢?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以及外资在年之间上马的乙烯项目有:  扬巴
90万吨/年乙烯;  赛科
90万吨/年乙烯;  惠州壳牌
80万吨/年乙烯;  茂名乙烯扩建
100万吨/年乙烯;  广州乙烯扩建
100万吨/年乙烯;  福建乙烯
100万吨/年乙烯;  镇海乙烯
100万吨/年乙烯;  独山子乙烯扩建
100万吨/年乙烯;    估计07年以后,石化原料的自给率会改观很多。
  作者:hfyangjian 回复日期: 22:44:16 
    PTA和EG生产很复杂吗?资金投入很大?    为什么这些民营企业不不进入PTA和EG的生产领域呢?  ——————————————————————————  PTA还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单独建设,但PX和EG复杂在一个关键地方,即芳烃装置由于工艺的原因不可能单独存在,一定需要上马烯烃即大乙烯作为依托联合建设,而具有规模效应的大乙烯动辄200亿以上资本投入,需要购买成套技术,需要复杂的立项和环境评估,就不是民营企业所能有力量涉足的了,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民营企业有如此立升。
  看到这篇文章,真是茅塞顿开,我所在的地方,江阴,最近2年化纤企业是遍地开花,在这种大背景下,做生意一向稳健的老爸也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当然是小规模的俗称中化纤的项目,但是去年经营下来,难度可想而知啊,关键是这个行业是资本密集的行业,厂年产不过1w吨,流动资金没有1500w根本就没法运转,附近也有很多企业开开停停,现在很焦急,楼上的几位高人能否给点指点,明年应该怎么做?后2年的形势怎么判断.  PS 现在确实是有民企涉足 PTA项目 ,我们这里的三房巷就在投入一个PTA项目!
  在如今原料紧缺的形势下,如果中小民营企业只上PET和下游涤纶纺丝赢利较难,如果花大资金上马PTA,一样会遇到PX紧缺的采购风险问题,搞得好(找到长期稳定供应伙伴)还行,不失为快见成效的办法,搞不好则吃力不讨好,花大代价陷得更深。而要想自己做PX,根本无可能。一句话,产业价值链向上游跑的聚酯行业,原料掌握在谁手谁狠。
  说到原料问题,不妨再看远一些。想想乙烯裂解的基本原料:石脑油吧。中石化上个月大幅上调石脑油出厂价,联系到预计3月投产的扬巴和赛科,就知道毕竟领养的不如亲生的了。
  节前乙二醇又涨价了。
  各位说的有道理,特别是关于石化的分析.我任为中国的聚酯纤维已经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不仅在于价格,而且在于品质.高端不如日韩,更不如欧美.反过来促使价格竞争激烈.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聚酯产业的产品品质赶不上日韩,是添加剂的问题还是工艺设备问题?设备问题的话,门檻并不很高,工艺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难道是添加剂的问题?价格竞争永远是赚国人的钱.纺织成衣也是低价竞争,出路困难.关键是是否投入到研发上.投入研发的产出是否能够满足老板的口味.试问各位,有几个老板是想做成百年老店的?好象都想趁利润高的时候做一票就撤.而利润高的时候,有谁想过投入研发?国人的钱就这样流动,只能越来越不合理.投资效率越来越低.追家投资,边际效益更低.当然没有希望了
  我国聚酯工业已经向民营企业转移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将逐步退出合成纤维领域,尤其是中国石油。由于机制灵活,我国民营聚酯企业还是很有竞争力。
  我国PTA发展的瓶颈在于对二甲苯紧缺,我一直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南方一些民营企业发展PTA,他们根本就没有PX资源,难道真要完全依赖进口吗?而且根据目前的产能建设来看,2007年左右,国内PTA就能完全实现自给了。
  中国需要担忧的行业不少,特别是基础行业,前一阵有个说中国机械行业,现在又是高分子材料。
  看了这么多,越发担心我老爸的生意了,但是又帮不上大忙,哎..  
  化纤行业现在是小规模根本就不赚钱,只有大规模才能赚钱,于是大家都大规模,结果就是造成整个行业产能过剩,设备上国产的根国外的基本上是一代的差别,工艺上我就不知道中国纺科院那帮人是干吗的,从来就是抄人家的工艺,还没听说过纺科院的工艺
  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来探讨,我发现我们现在的涤纶纤维生产商对聚酯原料涨价既爱又恨。前面说了,不管是聚酯切片(纤维级),还是涤纶长丝POY/FDY/DTY等,原料成本占到单位产品总成本的75%(平均)左右,行情看好的时候都是成本拉动型,原料涨价了,涤丝产品才可以有理由涨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和行为在化纤纺织产业链很普遍,但涨的多了或者时间稍长,下游纺织企业就不买帐了。涨跌交替频繁,让人看不清。去年在原料的带动下,涤丝涨幅不小,纺织面料企业成本一下子加大了,面料企业也是散弱小,竞争激烈,每米布想涨5分钱都很难。我刚到这个行业时很奇怪它的销售渠道。目前涤纶长丝和短纤三分之二的销量是靠门市经销商完成的,我奇怪为何不直销给织造厂,后来明白织造厂宁可每吨多出100-200元也愿意从经销商那拿货是因为可以赊帐,聚酯厂为保证流动资金顺畅,一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上下游大家资金都很紧张。  
虽然在江苏工作还不满1年,中间也去了浙江市场。我现在觉得象江浙虽然经济很发达,但支柱产业是纺织,特别是经济活跃的地方  ,如江阴/常熟/萧山/绍兴等,纺织业对这些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可以感受的出。广东福建纺织业的比重也不低。由此觉得我国的工业其实很薄弱。  
谈到向上游PTA和MEG生产延升,浙江的华联三鑫/恒盛(恒逸化纤和荣盛化纤)的PTA项目05年快投产了。我了解聚酯产业链越向上游投资和建设周期就的翻倍。产量如果在50万吨一年,投资再翻倍。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投资不是闹者玩的。早期上熔体直纺的化纤企业已完成原始积累收回了投资,所以有实力向上游发展,04年以后上的熔体直纺我不知道能否收回投资,还赶上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进入加息周期。对企业真是苦啊!现在当老板真不容易,特别是大老板。产品会经常亏钱,但员工工资还是要发的。离开大学快两年了,觉得成熟的一件事就是已经忘了我是个大学生,只有需要填学历时才会想起。
  现在的聚酯切片行情紧跟PTA和MEG随波逐流。2007年PTA产能满足下游时也是PX暴利时代的正式到来,PTA又得看PX眼色行事了。
  楼上的高人,你是在仪征的?  
  to wedrrty:  楼主,留个信箱,常联系,我也是这个行业的,只是毕业比你早多了---但不等于懂的也多,还是要多交流.我的信箱
  我在中国石化的一家企业工作,公司里也有聚酯和下游的纺织装置,由于民营企业的竞争,目前都已经破产,可怜90年代当时的公司领导重点发展这个方向,前后投资了15---20亿元,结果破产后资产评估缩水到1亿多元。据我所知,中石化的几个化纤企业,除了仪征化纤好一点,基本与我公司的情况差不多。、  
根据这个行业在公司和石化系统的现状,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中国,凡是民营企业能够进入的并能进行完全竞争的行业,国有企业就不要进入。
  wedrrty见解独到,,大家交个朋友啊~~  
  wedrrty:    楼主,留个信箱,常联系,我也是聚酯行业的,
  非常感谢大家关心我国的民族工业,本人不过做抛砖引玉罢了。我在无锡一家民营企业。我的邮箱
  2004年涤纶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中 国营聚酯企业的利润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在我公司新的直纺工厂中,技术骨干全来自湖北某国营涤纶厂。按理国企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较民营的优势明显,不知为何衰败的如此迅速?
  真希望涤纶切片价格能降下来,我可是以涤纶作为原料的,这么高的价位长期下不来,实在无法承受了!!!
  真的很关心楼主具体所在企业,呵呵  
  现在聚酯切片和涤纶长短丝最终都是看PTA和MEG行情行事,05年全国上直纺长丝和短纤的企业不在少数,对原料价格高位运行有强力支撑。石油价格不大幅回落,PTA和MEG价格肯定会高于去年水平。今年纺织品配额虽然取消,但从04年至今,化纤作为纺织原料同样高价运行,这实际上已经压缩了纺织品的利润空间。价在涨,量在增,利润却在减。以前在考虑涤纶行业洗牌,看来下游织造行业也不能幸免。
  想了这么久,还不知道中国的聚酯企业该如何突围,如何在上下游的夹缝中生存。毕竟能实现聚酯原料自给的企业寥寥可数。向上游,没资金和技术势力,向下游,难度不大,常规面料竞争激烈,高端面料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能否跟上?同方向扩展,产异化纤维产品?研发与市场?看到我们公司每月销量和金额最大的几乎每次都是涤纶FDY75D/36F时,真是心痛啊!这个规格凡是生产涤纶长丝的几乎都在做啊!市场价格竞争惨烈。当一个亏损或微利的产品成为销售的主打产品时,后果会是什么?
  espp:既然论坛是个戴着面具讲真话的地方,就不要对我的家底在查究了。欢迎邮件联系啊!
  我在化纤行业工作十年,也整整做了十年的化纤市场(在江 浙)。我所在的国营企业(湖北 洪湖)2000年卖给浙江的私人老板。现浙江老板也破产了!就其原因A:年产量少;设备陈旧,B:原油上涨后PTA价也大幅上涨,在上 下游的打压下严重亏损,外加银根紧缩,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造成流动资金紧张。--总体感觉此行业已进入到全面洗牌时期!各位:你们看看内地的化纤企业,没破产的有几家!不破不立,等待时机吧!能活下来的就是幸运的!
  强帖留名
  强烈的顶!!!!!!!!!  
  涨,只要和石油挂上边,成本只高不降。涤丝包装用的塑料泡沫板也涨价了,一片由9元涨到10元多。原因是生产原料PS涨价了。一般直纺大厂每年用新的塑料泡沫成本至少也在1千万左右。除了生产成本稳定外,原料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都在变,趋势是越来越高。
  呵呵,看看杜邦在中国的市场分额就很清楚了
  试一下发贴
  昨天看到一篇聚酯化纤行业如何应对高油价的文章,很是感慨。石油价格一到45美元以上,整个下游化纤纺织产业链就会陷入萧条。转载过来供大家参考。  
 聚酯化纤行业的发展,就世界范围来讲,具有10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聚酯化纤行业发展比较晚,约有40多年的发展经历。聚酯化纤行业的发展初衷,就是替代严重短缺的天然纤维而为的。而实现产品替代的基本前提就是替代品具有比较强的成本或性能优势。从聚酯化纤行业的发展历史看,是由高额利润时期到一般利润时期再到目前的全面亏损时期。从该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正好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轨迹呈相反的走势,也就是说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聚酯化纤行业的利润逐步降低,直至出现目前的全线亏损。所以说,世界原油价格的上涨是造成聚酯化纤行业全面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应对高油价时期的到来,是聚酯化纤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原油价格上涨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石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棕黑色可燃性的粘稠液体,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一种化石燃料。石油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它的不可再生性。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探明可开采量的减少以及需求的快速增长,注定造成石油价格只有持续上涨,虽然其间会受到各种经济、政治、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回调,但总体的上涨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其次,聚酯化纤产品的替代地位受到威胁。聚酯化纤产品的基本生产流程是:石油---PX---PTA/EG---聚酯切片---涤纶长丝/短纤---纺织面料---服装。从这一流程就可以看出,原油是整个链条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聚酯产业基本上处在以原油为起点的大产业链的末端位置,产业链上任何一道产品出现价格波动都会使聚酯产品受到影响,特别是原油价格的波动将极大地影响产业链下游产品,而对处在末端的聚酯行业影响巨大。面对高油价时期的到来,聚酯化纤产品对天然纺织品的替代优势将受到严重威胁。棉花做为纺织工业重要的天然原料,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棉织品以其舒适、环保、保暖等优势在纺织品中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棉花种植业也同步增长。2004年世界棉花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我国棉花产量也达到了600万吨,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0%以上。棉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外的一种软毛称为棉絮,是可再生的天然纤维。在政策、市场需求、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产量和需求的变化,相应的价格也会出现变化,但它的可再生性决定了棉花在纺织业有较大的优势。相比之下,聚酯产品由于面对日益高涨的石油价格,逐步失去成本优势,在低成本区替代天然纤维的优势不再存在。  
聚酯行业如何应对高油价       聚酯化纤做为一个产业,它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受行业自身及产业链发展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面对日益高涨的石油价格对聚酯化纤行业的影响,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也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     一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首先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与调整。目前,我国聚酯产量达到了157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我国聚酯、纺织、服装行业构成的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承担着出口和就业的重要责任。而当前面对高油价带来聚酯产业严重亏损的局面,国家的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和调控力度明显偏弱。     第一,国家对聚酯行业的发展控制力度不够,形成了我国聚酯行业大规模快速低水平增长,造成了我国聚酯行业上游大量高价进口原料,下游低价出口产品,行业整体亏损的恶性循环局面,而目前构成聚酯行业的两大主力一是中国石化、石油,一个是民营企业。这两大主力之中,一个是国家控股的大型国有企业,一个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民营企业,实际上是国有资本自己的竞争,面对目前如此高的油价,而且是一个明显不可逆转的形势,无疑是国家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国家应当适时调整资金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规模、资本、区域、流通、产业链等的调整,做到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消除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资金和能源的浪费。     第二,国家对出口政策的调控不利于聚酯行业转变亏损状况。从日起,国家对部分纺织品开始征收出口关税,平均税率水平为1.3%。国家出台此政策主要是通过完善关税结构,优化税率,促进有效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纺织业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政策本身是积极的,对防止纺织纺织服装出口量增价跌局面的调控和减少国外反倾销起诉等方面会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此政策完全没有考虑纺织服装上游的聚酯行业的困难局面。从聚酯产品到服装出口,一般增值在3---4倍,平均征收1.3%的出口关税必将增加服装出口企业的成本,所增加的成本完全转嫁给聚酯产品就要使聚酯产品价格空间降低4%---5%,按目前价格测算,就要影响销售价格600---700元左右,基本和目前聚酯产品亏损的幅度相当。所以,此政策应该充分考虑产业链基本状况后通过产业调整来实现,既控制好出口秩序,又调整好产业综合发展。     第三、“三农”政策间接影响聚酯行业的发展。农业是国家之本,国家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无疑是正确的基本国策,但在保护农业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他产业的发展。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用于农业的石油衍生品如化肥、塑料薄膜、农药、农用油等产品要同步上涨,否则,农民生产出来的棉花由于有低成本的支持,价格就会偏低,直接影响棉花替代品涤纶短纤维的使用和合理价格的实现,对聚酯企业的有序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聚酯行业应对不可逆转的高油价局面,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必须做相应的调整,促进各行各业均衡有序地发展。     以上主要说明了国家政策对聚酯行业发展的影响,这些是我们本身无法改变的,归根到底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改变现状。我国的聚酯行业虽然发展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到目前为止,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产量的3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酯生产国。然而,我们聚酯工业的发展是不科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很难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如果我们再继续以低档次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恐怕就没有任何出路,今天购买国外高价原材料亏本经营,当新技术发展之后,我们还要高价购买国外的技术继续亏本经营,将永远处于被动局面。     聚酯化纤工业发展到今天,在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仅做为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而且已经冲出传统纺织领域,向代替钢铁、五金、木材、建材以及其他高性能材料扩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进入这个广阔空间的手段只有科学技术。聚酯化纤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早就改变了聚酯化纤增长方式,近年来,他们的产量并没有增长,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却发展迅速,一直占据世界领先地位。面对高油价对低附加值产品造成的冲击,我们应该尽快转移到提升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上来,创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强化化纤新产品的科技投入和工程化研究,重视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技术开发工作;加强一体化和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开展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纤维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替代产品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但功能优势具有广阔的空间,必须开发生产出优于天然纤维的功能,适应高油价带来高成本的纤维新产品,开创聚酯化纤工业的新局面。     
  中国的化纤纺织行业陷入了一个矛盾之中。化纤生产用的原料以及原料的原料的原料要大量依赖进口,而加工成的终端产品面料和服装针织品还要60%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实际上是原料和下游的最终产品市场都要依靠国际市场。有人曾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大部分靠内需拉动,我觉得我们行业不是,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导致绝大部分甚至全部利润流入了国外的化纤原料企业,国内石化垄断企业其次。如何打破对国际市场的双重依赖,大家谈谈。
  两会要召开了,天涯有没有当选人大或政协代表的,替我们聚酯化纤行业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或政协会议提交个提案吧!
  油价在涨,原料高位运行,丝价在阴跌,不卖企业没有流动资金,卖了一吨亏几百,客户还在等更低的价。难!
  hehe,  wedrrty真是心急如焚啊  不过行业的发展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  如果觉得pet这个行业没有前途了  趁早转行
  wedrry做销售吗?  我现在在研究石化产品营销的问题  有兴趣的话  大家聊聊  qq:4047773
  beflame:谢谢你的关心。我已在教育、物流、保险三个行业匆匆做过一段时间,化纤是第四个行业了,也是做的最认真的一个。俗话说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当然这个话也不完全对。至少不适合通讯行业。化纤行业彻底消失短期内没有可能。跳来跳去,身心疲惫。一起存亡吧!  
2004年全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00.5万吨/年,共生产乙烯626.64万吨,乙烯装置平均负荷率达到104.35%。看看石化垄断企业对比下游聚酯的平均负荷率逐年降低,无法开到100%。一边要撑死了,一边饿死了。想说过激的话,有怕斑竹封IP。算了,大家明白就行。
  只能说明这个行业的最后竞争开始了,只有那些超大规模的企业才能生存.
  或许学者说这么多产能,让死掉一大部分算了。但你是这个企业的一员,你愿意它死掉吗?聚酯纤维工业现在的主力是乡镇企业,我不说是民营是因为它肩负者带动地方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国家连国企下岗职工的问题都解决不好,哪还顾的上民营企业的。现在直纺大厂的职工也有上千。
  今天下午看到中国化纤行业投资预警系统2005版本。对照2004年5月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首次推出的化纤行业投资预警系统,不禁联想到了每年的、几百强以及财富排行榜,门槛迅速提高。化纤行业是一个大家族,里面还包括众多子行业。就聚酯及聚酯纤维子行业而言,行业的预警系统出台的有些晚了。很多新上的项目在预警系统里属于危险投资,但实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05年聚酯及纤维鼓励的规模在日产900吨,我们600吨的又落后了。悲哀!看来剩下的是聚酯产能大鳄,然后寡头垄断。有点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
  我作塑料原料,全部进口,涨啊涨!涨吧
反正中国就这样了~赚点是点
不是我不爱国,体制问题
  写了这么多,该收尾了。总之,我国聚酯及聚酯纤维业发展规模如此之大,是危险的。原因是极大了推对了对上游石化原料产品的强劲需求,最终是对石油的巨大依赖和需求。今年以来,石油价格屡攀新高,聚酯纤维到今天依然处境艰难。有幸看到仪征石化公司报上一篇高人的文章,里面指出分析2004年的价格数据,可以发现,原油价格同聚酯原料PX、PTA、MEG价格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0.88、0.81。2004年原油价格上涨29.34%,PX价格(CFR东南亚,现货)全年涨幅为37.94%,PTA价格(江浙进口现货)为32.86%,MEG价格(江浙进口现货)为28.72%。  
形成聚酯原料全年不同涨幅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与供应格局。首先,PX价格涨幅高于PTA,2004年全国PX产量总计约为180万吨,而PTA国内产能有467.5万吨,PX全年需求约在295万吨左右,相对短缺115万吨,国内供应十分紧张,同时,PX供应商少于PTA生产商,议价能力较强。因此,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带来的成本增加,PX能迅速转嫁给PTA。其次,PTA、MEG涨幅高于聚酯产品,截至2004年底我国聚酯产能为1616万吨/年,聚酯企业在425家以上,而PTA、MEG国内产能分别仅为467.5万吨/年、117万吨/年,生产企业家数分别为11家和10家。全年国内PTA、MEG分别短缺约570万吨、290万吨左右,PTA、MEG进口依存度高达56.6%、78.1%。市场供求的严重失衡,使聚酯上游原料市场成为典型的卖方市场,聚酯企业作为买方,对原料需求较大,只能被迫承受成本的转嫁。  
  做个记号,回头细看
  看了楼上各位的言论,同感!不过还好我是做上游化工原材料的,MDI。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上游原料供应商确实大赚了一笔。我们公司核心业务是做MDI的,也做MDA,TDI和TPU等,04年9月份的时候MDI的价格还是3万左右/吨,到了年底就飞涨到5万/吨,而且还买不到货,要看关系批条子。虽然说我们公司是行业内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但和国际其他老牌化工企业比,如bayer,巴斯夫等,差距还是太大了。质量,工艺都比不上。而且国企的体制太落后了,员工没有积极性。难啊
  写的这里,不得不呼吁我们政府有所作为。应该调整聚酯原料进口关税以减轻聚酯工厂成本压力 。    目前,我国聚酯原料中PTA供应56%以上,MEG75%以上依赖进口,在中国聚酯化纤生产的利润明显向上游原料转移,向石化行业转移的同时,原料的进口关税成本也成为聚酯工厂很重的成本负担,目前大陆聚酯原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现行税率为6.5%和5.5%,而台湾地区仅为1%,PTA的原料PX进口关税仅有2%,比PTA进口关税还低了4.5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这么高,还不降低聚酯原料进口关税,降低化纤 企业的原料成本,改善聚酯产业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化纤竞争力。 难道还嫌外国资本家赚的钱不多?真不明白现在的中国政府究竟代表谁的利益?是人民,还是官僚或个别集团?  
另外聚酯产品(涤纶和切片)的进口关税(5%)小于聚酯原料(EG、PTA)的关税,也有利于国外聚酯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民族工业。国外都知道保护自己的国内工业,中国政府就怎么不会去做?
  涤纶短纤以开始限产保价了。市场是无情的。涤纶长丝企业也亏存严重,看来马上要步后尘,有的已开始了,2004年12月聚酯行业大停产这么快又要重新上演了。这个行业快让人绝望了。
      作者:聊斋茶客 回复日期: 23:35:25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以及外资在年之间上马的乙烯项目有:    扬巴 05年投产 90万吨/年乙烯;    赛科 05年投产 90万吨/年乙烯;    惠州壳牌 05年投产 80万吨/年乙烯;    茂名乙烯扩建 06年投产 100万吨/年乙烯;    广州乙烯扩建 100万吨/年乙烯;    福建乙烯 100万吨/年乙烯;    镇海乙烯 100万吨/年乙烯;    独山子乙烯扩建 100万吨/年乙烯;        估计07年以后,石化原料的自给率会改观很多。    广州,镇海,福建,独山子的乙烯项目最快也要在08年启动,现在除了福建稍微快一点,其余的都只是立项阶段,还有至少半年的对外询价,一年的选定工艺,两年的建设,都还早呢!而且这其中惠州,茂名,广州,福建的乙烯装置主要偏重于聚烯烃,都没有聚酯类装置,镇海和独山子不清楚.
  上游石化原料投资面临政策、技术、资本、能源诸多门槛,相对其它行业更高。况且建设周期很长,国内PTA生产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投资PTA先要花很大一笔资金向国外发达国界购买专利。
  作者:猪逻辑 回复日期:   广州,镇海,福建,独山子的乙烯项目最快也要在08年启动,现在除了福建稍微快一点,其余的都只是立项阶段,还有至少半年的对外询价,一年的选定工艺,两年的建设,都还早呢!而且这其中惠州,茂名,广州,福建的乙烯装置主要偏重于聚烯烃,都没有聚酯类装置,镇海和独山子不清楚.    呵呵。。。这些乙烯项目上聚酯干吗?我说的上聚酯原料--MEG  
  日,传来消息,欧盟裁决中国化纤布存在倾销行为,对涉案企业征收20%至85.3%不等的税率。这也印证了今年化纤企业下游需求疲软的境况,目前纷纷减产。  
新年一季度里,聚酯行业遭受了太多的劫难。上游原料价格高涨,又屡屡发生原料贸易商诈骗聚酯工厂,携款潜逃的事件,吴江一家织造企业老板携款潜逃,几家聚酯企业受牵连。涉及金额一般都上亿。我的聚酯行业,我拿什么拯救你?
  在企业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又到了一年跳槽的高峰,眼看熟悉的同事一个个找到前途光明的工作离职而去,心情也一天天变得阴沉,想过跳槽,但想到没有未企业做出重大的贡献来,还是不忍离去。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改革与管理,降低内耗,前一项做了企业包装材料调研,结果下面企业的头连开两次管理人员会议,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来应付公司总部的调研。靠!  
可工龄越长的人要么明哲保身,要么选择离职。昨晚和一位同事争论了半天,结果被她批了一通,说企业不是你自己的,干嘛这么认真,在这样天真下去,连老婆都找不着了。郁闷!!企业现在内外交困,搞不懂,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很不幸,也在聚酯生产企业工作,前景暗淡,基本上是等死
  中国化工业的问题大了,聚酯行业还只是众多化工产品中的一个小品种,现转贴一篇《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的一篇文章,让大家全面的感受一下    《国外资金攻城略地 中国9700亿化工市场半壁失手》  特约记者 田 宇 北京报道    今年初,中石化腈纶销售公司在上海成立并正常运转。至此,中石化内部四大腈纶生产商在销售上内耗的局面划上句点。    国内37%的腈纶市场份额被统一操控起来,这对于五成以上份额被外商拿走的中国化工市场,无疑是一件好事。“攥起来的拳头才更有劲儿。”一中石化人士兴奋地说。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最大550家进口企业排名中,中石化、中化进出口总公司、中石油,分别排在第一、第三和第八的位置上,进口总额达到311.5亿美元。而进口的产品,除去原油就是化工产品了。    近期,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阶段性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中国化工市场最终将形成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即使将来国内石化企业产能有较大提升,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也难以改变。”一位了解报告内容的中石油专家说。    需求黑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简称石化协会)最新掌握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化工市场总量达9702亿元,接近国内GDP总量的10%,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而报告所揭示的化工产品巨大的需求黑洞,同样令人吃惊。2003年,国内乙烯需求量1500万吨,而国内产量仅为611万吨。合成树脂进口1907.3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5.9%;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苯乙烯进口266.1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73.9%。国产磷肥只能满足需求的70%,染料品种数只能满足纺织行业需求的50%,农药品种数也只能满足农业需求的65%,子午线轮胎仅能满足37%。而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9700亿的市场,让外资拿走了一大块。自己的产能不足,人家来卖东西,还算是帮了中国的忙。”一位业内人士无奈地说。    中石油、中石化,为国内化工产品主体生产商,而乙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主要化工原料,基本被这两家垄断。仅以最重要的石化产品乙烯为例,中石化生产该产品的历史最好水平是在2003年,但其414万吨的产量却只占国内需求总量的28%。    而中石化已然是国内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    尽管中石化正在对齐鲁石化、燕山石化、扬子石化等所属子公司的乙烯装置加紧进行扩能改造,但其2004年的乙烯计划生产目标仍仅为415万吨。即使中石化把与BP、巴斯夫合资的上海赛科、扬子巴斯夫乙烯装置投产后的产能包括在内,其新增产量也不超过160万吨。    记者粗略推算,按照5吨原油能够生产出1吨乙烯计算,国内2003年的缺口为900万吨,折合成原油就是4500万吨。    “在国内石油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化工产品的产量不可能有大跨越的增长。而乙烯等化工装置的建设,又往往耗资数百亿元,技术要求也很高。所以国内企业,目前确实没有能力迅速增加产能。”上述人士分析,“因此,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内石化产品产量的增长,将远远落后于国内需求的增长。”    外资攻城略地    与中国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日、新加坡、中国台湾的产能严重过剩。    另外,中东地区亦利用廉价原料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业出口。沙特阿拉伯1998年底就拥有335万吨乙烯的年产能,居世界第8位。    记者从有关机构获得的数据是,中国5大合成树脂,基本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67%的进口合成橡胶从日、韩和台湾地区进口。    石化协会数据显示,以韩国为例,2002年,韩国生产合成橡胶1609万吨,其国内仅消费了894.7万吨,占总产量的57.7%。其余的42.3%,即714.5万吨,全部出口到国外。而80%都出口到中国。    到中国投资办厂,成为各大能源巨头抢占中国市场的直接招数。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德士古等国际能源巨头,几乎都已在中国投入巨资。投资额度最高的BP,在华投资已达45亿美元;壳牌投资额也达17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壳牌、BP亦计划在未来5年再投11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世界前100家化工公司,如巴斯夫、拜尔、杜邦等也已在华投资。其中,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并且,其已制定出在上海石化工业园投资31亿美元、同时兴建7个项目的投资计划。    事实上,截至目前,中国5家大型乙烯合资企业已经组建:巴斯夫与扬子石化合资的扬巴一体化60万吨/年乙烯工程;BP与上海石化合资建设的90万吨/年乙烯装置;埃克森美孚与福建炼化、沙特阿美合建的60万吨/年乙烯工程;壳牌公司与中海油合建的南海80万吨/年乙烯工程;埃克森美孚与广州石化合作改扩建炼油和乙烯项目,将使广州石化炼油能力扩增至1000万吨/年,乙烯产能计划扩大到100万吨/年。    自2004年末始,五大合资乙烯装置将陆续投产。    外资搅动的不止是乙烯领域。    BP在四川拥有中国最大的醋酸厂,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30%。BP还宣布,2007年内将投资40亿元,在珠海建设世界最大的聚酯原料PTA生产基地。    在BP参与的上海赛科项目周围,还聚集着巴斯夫公司世界最大的聚四氢呋喃和四氢呋喃项目、拜尔公司世界级规模的MDI和TDI,以及聚碳酸酯项目。    而欧美一些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化工下游领域更占有巨大份额,有的产品甚至开始形成垄断。    在中国润滑油市场,国外公司的份额虽然只占到15%,但其全部集中于高端市场,高端市场利润的85%纳入外资囊中。而在整个石化领域,从1985年起,三大石油公司、四大化学公司共申请专利4330项,60%的专利份额已被分食。    借鉴韩国模式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得消息,按照WTO规定,中国今年将继续降低有关化工产品进口关税。如乙烯关税由2003年的2%降为零;苯乙烯由4.2%降至3%;PTA由11.8%降至10.7%;聚乙烯由12.9%降至11.6%。    届时,国内外化工市场合二为一,国外化工品长驱直入,再有合资企业的建成,国内化工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流失。而国内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上与能源巨擘们尚相距甚远。    一位石化业专家反复强调,过多地丧失自给能力,对民族化工产业发展不利。    中国石化协会副秘书长、资深专家杨伟才在深入研究韩国石化业发展后认为,“韩国模式对中国目前石化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他介绍,韩国石化业在短短30年内,就建成了蔚山、丽水、大山三大石化工业区,成为世界石化业最重要基地之一。目前,韩国乙烯年产量比1980年代末期骤增5倍。    在蔚山、丽水和大山建设三大石化工业区后,政府通过对土地、资金、贷款等方面的调控,严格限制了第四个工业区的兴建。同时,强令只许存在8家石化大公司,并均集中于工业园区内,以便形成资源一体化优势。    而受制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8大公司成立时均采用合资形式,允许并希望外资控股;公司发展起来后,政府促使公司上市,并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其流通股票,进而使国内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使8大公司成为韩国企业。而外资收益颇丰后,也逐渐淡出韩国石化市场。    而中国目前的上海赛科、南海壳牌、扬子巴斯夫等几大合资乙烯项目均为双方各控股50%。“这样必然扯皮,谁说了也不算,工程进展很慢。不过最近这个强行的限制已经取消了。”杨伟才说。    至于韩国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石化业发展,记者请教几位专家的看法,态度并不一致。但业界对于目前国内逐步形成两大园区(上海漕泾工业园区、南京石化工业园)、10大乙烯基地(齐鲁石化、茂名石化、大庆炼厂、福建炼厂、扬子石化、上海石化、兰州炼化、大连炼厂、燕山石化、抚顺炼化)的发展策略均持肯定态度。  
  文章不错,但数据有些老,PTA目前的关税已降至6.5%
  发达国家对化纤纺织品的反倾销终于影响到了国内化纤与纺织企业在传统3月旺季的效益。3月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残酷的现实在击破幻想。减产,价格阴跌。真是需求决定供给,成本推动行的市场越来越受到抵制。聚酯及纤维行业真是靠天吃饭,行业的调整期已经到来,不主动加快改革,死路一条啊。  
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做一下预测:今后涤纶纤维中,长丝的比重会缓慢增长,直纺短纤产能增速会加快,长短丝产量比例会发生较大变化。直纺长丝的比重今年就会以绝对优势压倒切片纺,产能会向18万吨以上的四五十家企业集中。常规切片纺产量1万吨左右及以下的,短期内会被淘汰掉。今后生存下来的切片纺更多的是生产直纺不能或不愿生产的纤维产品。  
PTA自给率在3-4年后有可能提高到80%以上。PTA会成为新的投资浪潮,有可能出现相对过剩。行业规模大的会一直向上游延伸,重化工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会增多。
  消息1?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00: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外國公司機關算盡回收中國壞帳(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2?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1:00: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从元宵践踏事故看中国的软环境(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3?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36: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吴敬琏:》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4?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9:58: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新年祈愿》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5?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1:14: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中芯國際週四為IPO進行市場推介(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如需恢复请给斑竹发消息”,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6?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1:14: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微軟警告Windows存在嚴重安全缺陷(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如需恢复请给斑竹发消息”,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7?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46: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为了忘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如需恢复请给斑竹发消息”,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8?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52: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中國公司起訴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公司(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9?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53: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中國鋼鐵業數據缺乏可信度(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0?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58: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唐骏在微软的最后50天》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如需恢复请给斑竹发消息”,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1?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35: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吴敬琏:》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2?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22: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从战略角度看民企海外上市(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3?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9:58: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谨祝》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4?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25: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中國石化將繼續競標伊朗油田項目(转载)》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5?收藏夹:0/1000   发送者:网中 日期: 10:03:00 [消息列表]   通知:你发表在『经济论坛』内的贴子《創新者的解答》被删除,删除的原因:“被恶意翻帖,如需恢复请给斑竹发消息”,有意见请与斑竹或社区编辑联系。      消息16?收藏夹:0/1000   发送者:zzw1000-1 日期: 20:37:00 [回复] [消息列表]   开盘前我给出当天个股的情况,收盘时您检验,免费先检验啦!绝对真实 各种软件、机构的战绩都很好,可惜都是“过去”的,能放心吗?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NO!少则上万,多则几百万的成功率95%以上的信息您承受的起吗?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NO! 我不是什么机构,但信息可靠,费用低,先免费“实时”检验,再付费加入      
  我工地旁边就是纵横控股的PTA项目,占地2000亩(从四千亩被砍到二千亩),以此地为中半径50公里范围聚集着远东、翔盛、三鑫华联等好多PTA项目,现在这里(绍兴萧山)跑地最多的货物就是PTA或DIY长丝,而开进来的则是装着不知明的化学物质的罐车。  我都在怀疑PTA项目投资是否过热了?
  我工地旁边就是纵横控股的PTA项目,占地2000亩(从四千亩被砍到二千亩),以此地为中半径50公里范围聚集着远东、翔盛、三鑫华联等好多PTA项目,现在这里(绍兴萧山)跑地最多的货物就是PTA或DIY长丝,而开进来的则是装着不知明的化学物质的罐车。    我都在怀疑PTA项目投资是否过热了?    ------------------------------------------------------------  
纵横好像要淡化化纤制造,在湖北建发电项目,在河北建钢厂。投资额都在上亿。纵横未建成的PTA项目04年就传言要被华联三鑫收购,2005年初华联三鑫的公告中公布他的二期PTA项目是在纵横PTA基础上开工建设的。应该是纵横卖掉了自己的PTA项目。  
今年四月到今天,聚酯原料还在一路狂跌。PTA成交价一月狂跌上千元每吨,MEG如果从春节后的最高价和目前阴跌不止的价格相比,至少下跌了4000元/吨,跌幅之深令人吃惊。5月上中旬聚酯原料每天以100-200元的下跌速度令人眼花。华联真倒霉,PTA产品刚供应市场就遭遇了寒流。真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从中国的聚酯产能来算,PTA和MEG绝对是短缺的,MEG更严重。但是当下游市场低迷,需求减少,短缺也变成了相对过剩。华东的储罐都是满满的,进口的MEG(乙二醇)还不断的向各港口驶来。下游聚酯及抽丝工厂的不少设备还闲置着。聚酯及纤维的下游纺织品市场简直内忧外患。国内行业老大仪征化纤今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为0.001元。真是好笑,安慰股民啊!我估计实际收益是负的。新建成的和快建成的PTA项目前途黯淡啊!  
  楼主哪里人啊,交个朋友啊,我现在在盛泽卖FDY长丝,,,,,希望多交流....你认为最近的化纤原料和PTA,切片价格会降到多少啊
  刚在sohu上发现部分纺织品关税取消,对化纤行业有什么影响
  纵横未建成的PTA项目04年就传言要被华联三鑫收购,2005年初华联三鑫的公告中公布他的二期PTA项目是在纵横PTA基础上开工建设的。应该是纵横卖掉了自己的PTA项目。      是的,从管委会的消息已经卖掉了。
  纠错:日本TNT公司应为日本TMT公司(村田、帝人、东丽三家公司合并而成)
  ESPP,你是周庄的?我知道三房巷集团好象就是这个发家的,现在还在主打。。。以前和集团内部人士聊天,问现在集团有没有新材料的研发,答:无,化纤产品只要穿衣服都要用的。。我对纺织材料不是很了解,当时没好意思说,合成材料说不定也可以替代它。。不知道想法对不对。。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酯工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