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产的炒股笔记本本电脑上市股票是什么

您的位置: >> 正文
重庆建工21日上交所上市挂牌交易 发行价3.12元/股
2月19日晚,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600939)公告,首发的1.815亿A股将于日在上交所上市挂牌交易,这样,重庆建工成为今年重庆首家上市企业。
多家券商分析师指出,鉴于目前新股仍具有稀缺性,预计重庆建工21日首日股价将达到44%的涨幅上限,即4.49元,未来或还有几个涨停。
重庆建工是一家拥有超高层建筑、高速公路、超大跨度桥梁及隧道施工等核心技术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重庆建工此次保荐券商为华融证券,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重庆建工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资委。重庆建工此次首发1.815亿A股,发行价3.12元/股,市盈率22.92倍,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18.24倍,募集资金净额约5.38亿元,发行完后重庆建工总股本18.145亿股。
重庆建工此次IPO募集资金净额约为5.38亿元,拟用于购置大型施工设备项目、重庆建工工业园(钢结构生产基地)一期工程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和月,重庆建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8.49亿元、460.86亿元和213.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78.91万元、8.13亿元和2.03亿元。其中,2015年净利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将所持涪南高速全部股权转让以及收到返还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共计形成约5.3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公司预计2016年度营业收入在400.37亿元至435.86亿元之间,同比下降5.42%~1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在2.76亿元至3.0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1.76%~22.69%。
重庆建工董事长魏福生在上市前夕表示,公司将以此次登陆资本市场为契机,加快发展步伐,继续依托在区域内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未来继续坚持以房屋建筑施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同时,逐步拓展建筑机械、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城乡统筹建设等业务,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并向上游和下游延伸。
2014年,重庆建工IPO首发申请就被证监会受理,日通过证监会发审会,日,获得证监会发行批文,1月11日开始招股。(记者 刘勇 实习生 陈玉松)
[] [] []
[责任编辑: 李相博]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重庆正事儿”,戳一戳就知道重庆的大事儿!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板块股票有哪些?重庆板块股票一览
  重庆板块股票有哪些?重庆板块股票一览
  重庆板块午后直线拉升,截至全天收盘,重庆港九(行情,问诊)、梅安森(行情,问诊)、渝开发(行情,问诊)、重庆路桥(行情,问诊)四股涨停。
  7月初,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面向非公资本投资项目已经出炉,包含110个项目,拟引非公资本超2650亿元。
  按照该项目表,重庆国企拟以五种方式引进非公资本,其中,增资扩股类项目24个,拟引资本538.17亿元;股转让类项目42个,拟引资本436.64亿元;技术转让类项目2个,拟引资本0.6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类项目33个,拟引资本695.18亿元;BOT+EPC招商类项目9个,拟引资本979.66亿元。
  今年5月8日,重庆市国资委转发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该改革意见明确提出,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国资、重组国企,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2/3左右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国资进退、补充机制,全面优化国资布局。
  统计显示,当前重庆板块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有18只,它们分别为:太极集团(行情,问诊)、西南证券(行情,问诊)、西南药业(行情,问诊)、重庆百货(行情,问诊)、重庆钢铁(行情,问诊)、重庆水务(行情,问诊)、渝开发、渝三峡A(行情,问诊)、桐君阁(行情,问诊)、建峰化工(行情,问诊)、涪陵榨菜(行情,问诊)、重庆港九、中电远达(行情,问诊)、涪陵电力(行情,问诊)、中国嘉陵(行情,问诊)、中国汽研(行情,问诊)、长安汽车(行情,问诊)和中房地产(行情,问诊)。
  重庆港九(行情,问诊)
  公司地处长江上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客货中转港和唯一的水陆联运外贸口岸,重庆地区95%的水路集装箱运输均从公司所属港区通过。公司拥有港口、船舶、铁路、公路、仓储等资源,综合物流要素较为齐全,是重庆市唯一获得&5A&级物流企业称号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公司依托港群体系,主要从事物流咨询、物流策划,船代、货代,港口装卸、水陆中转、内河客货运输、集装箱中转运输、仓储、配送等综合物流运输服务。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港口物流企业,其所属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是我国首家内陆保税港区的&水港&,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公司还拥有长寿化工专业化码头一座,该码头填补了西南地区无专业化化工码头的空白;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全国内河港口旅客通过量最大的水上旅游客运站,是长江上游水上旅游的门户和重要通道。
  中房地产(行情,问诊)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8年底,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暨定向增发工作,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业务拓展到包括房地产开发、工业地产经营、物业管理、高新企业投资等领域。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西安等城市相继开发一批住宅、写字楼和工业地产项目。为保障公司未来的可持续经营,公司将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充分挖掘项目资源,把握国家土地政策的细微变化,积极应对未来市场供应要求,尽最大所能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同时考虑通过股权收购、参股等方式拓宽项目取得途径。
  渝开发(行情,问诊)
  公司是重庆市最早的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一级开发资质。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市政资产经营、会展经营、酒店经营为一身的多元化公司,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房地产项目开发和建设模式,近年来,开发建设了国汇中心、渝开发&新干线大厦、上城时代、祈年悦城、橄榄郡等精品项目,代理建设西永和南岸茶园两个公租房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与品牌企业的合作,先后与万科共同开发朗润园项目,引进上海复地联合开发山与城项目。公司先后被评为&年度重庆市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品牌企业&、&年度中国房地产诚信企业&、&年度重庆市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渝三峡
  公司一直持续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生产和经营的三峡品牌汽车漆、建筑漆、家装漆、防腐漆和工程用漆为特色,在市场上享有盛誉。油漆品种齐全800多个品种,1500多个花色。近年来,公司研制开发的低污染、高性能的氟碳涂料、重防腐涂料、飞机蒙皮漆、水性防腐、水性家装漆、无机硅酸锌防锈漆、防近红外迷彩漆等投放市场后,深受青睐。目前公司以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实力不断壮大,形成以油漆涂料为主营,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为一体的优势企业。
  建峰化工(行情,问诊)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化肥化工生产经营企业,主营业务为化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是农用尿素,生产规模及产品工艺技术指标位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建峰&牌系列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地区,并出口东南亚等国。
  重庆钢铁(行情,问诊)
  公司是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和最大的中厚钢板生产商之一,主要致力于钢铁生产、销售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厚钢板、型材、线材、棒材、钢坯、冷轧板以及焦化副产品、炼铁副产品等,产品约60%在重庆市及西南地区销售;公司从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等生产工序完整,供产销自成体系,工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1997年10月公司在香港发行H股并上市,1998年12月公司被批准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重庆制造业:逆袭者典范_京东方A(00072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重庆制造业:逆袭者典范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重庆本是光着膀子吃火锅的传统消费型城市,倏忽须臾间,其经济增速独步天下、制造业逆袭全国。山城的经济增长动力何在?重庆的制造业转型路径又如何铺排?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制造业调研重庆组今年8月份深入重庆,力求勾勒出内陆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庆路径。   增速独步全国,制造业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着力点   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国家层面的判断掷地有声:我国要加快实现现代化,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有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作基础;我国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有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作支撑;我国要坚实地走在世界大国的道路上,必须保持相应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需要以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做后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重庆调研时,恰逢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数据,无论中国经济的高地——东部省份,还是在前些年经济上行期以重化工业和能源资源型经济为主的中西部省份,经济均出现了增长乏力、新动能培育不足等系统性问题。而重庆市从2014年起,经济增速逆市窜升至全国首位至今。   且看,2015年上半年,重庆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保持2014年以来增幅持续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以上的良好势头,在这一衡量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指标上,重庆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茅。   “重庆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全国第一,是因为有实体经济作支撑,也就是制造业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重庆经信委原主任沐华平向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点出了重庆经济增长的竞争优势所在,重庆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3%,抓工业就得牵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制造业有动力,经济增长也就有了内生动因。   沐华平认为,在未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重庆仍然应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这是由重庆的特殊市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过去概括重庆基本市情时常说,“大城市带大农村、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叠加”。尽管重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基本市情仍未根本改变。   “重庆市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工业化进程仍是当务之急。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才能创造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沐华平说。   重庆需要继续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也是与国家对重庆市的定位分不开的。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对重庆市的定位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这个定位,既体现了对重庆工业历史性贡献的肯定,更寄予了对重庆工业长远发展的厚望。   有速度亦有质量,重庆努力迈向制造强市   “有速度,更有效益,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有信心,也有能力。”重庆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涂兴永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采访时表示。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263万辆的汽车产量,让重庆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最大的内河船舶研发基地、中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之后,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156万辆、增长22%,产值2221亿元、增长19%,占全市工业比重22.5%,同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3个百分点。   和汽车产业相得益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快马加鞭。2014年,重庆共生产6100万台笔电和300万台平板电脑,占全球笔电产量的1/3,以笔电为代表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今年以来,重庆笔电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电子制造业产值1932亿元、增长12.2%,占全市工业比重19.6%。汽车和电子两个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9%。同时,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快速集聚。   重庆制造业疾步快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效益也越来越好。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1—5月,重庆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93.8亿元,增长23.3%,高于全国24.1个百分点(全国为-0.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3万元/人,提高11.6%;总资产贡献率12.1%,提高0.6个百分点。   重庆这两年的实践表明,经济在转型发展中,既可以做到不“硬着陆”,亦可以不“软着陆”,反而还会保持发展的高速度,实现转型与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要素禀赋提供支撑,五大功能分区引领重庆制造业做强   优良的生产资源禀赋,首先体现在区位优势。从地图上看,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其次是良好的科研基础。例如,重庆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2014年企业专利授权总量达1.5万件以上。   此外,丰富的劳动力和低税费,低土地、房地产成本,低物流成本,低金融融通成本等良好要素禀赋,都为重庆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以劳动力为例,重庆通过推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民工转变成城市居民,并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增强了农民工在城市的归属感,有效改变了沿海地区每年春节前后农民工“候鸟大迁徙”现象,为企业合理调度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基础坚实,禀赋优良,但要谋得持续发展,更需靠主观努力。重庆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主动出击,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意见》,高屋建瓴引领重庆制造业做大做强。   “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带动下,全市工业特色发展、联动协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初步形成。”重庆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涂兴永说,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意见》,重庆已经构建起“1 2 7 36”的塔形开发区架构体系,形成千亿元级园区3个、500亿元级8个、百亿元级20个。   《意见》出台以来,都市功能核心区研发设计、技术孵化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14年三产占比78%;都市功能拓展区产业高端步伐加快,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石墨烯、通用航空等项目加速实施,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投入营运;城市发展新区主战场地位凸显,工业投资占全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41.2%提高到2014年的56.2%;两个生态区特色、绿色发展特征更趋明显,塑料、钟表、珠宝、中药材加工等产业基地开始崛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5年上半年,都市功能拓展区规模工业保持强劲增势,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占全市31.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2%。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占全市40.4%,增长贡献率为45%;完成工业投资1204.9亿元,增长24.2%,占全市投资达59.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和10.6%,占全市比重分别为15.2%和4.9%。全市产业差异化、联动化、协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   集群发展溢出效应倍增,重庆工业园区产出强度接近上海   五大功能分区为重庆制造业规划出了科学的空间布局,但在每一个具体的区域中如何铺排,重庆的做法是走集群发展之路。   “一言以概之,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汇集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让企业各取所需,实现协同发展。”涂兴永说,集群发展是重庆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主要抓手之一。   无论是今年6月份现代汽车重庆工厂项目开工,还是已竣工投产的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项目,都不是简单的修建一座工厂,而是把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技术人才等都吸引到重庆,从而建设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1 10 1000”汽车产业集群,“1”是指以长安汽车为龙头,“10”是聚集国内外十多个重要的汽车厂商,“1000”是上千个配套企业。   笔电产业,是重庆除汽车之外又一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重庆打破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思路,创造出“一头在外”的“整机 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让80%的零部件本地生产,一小时内能够采购到80%的零部件,破解进项物流高成本瓶颈,为内陆地区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除了汽车和笔电,长寿和涪陵的化工、九龙坡摩托车、江津齿轮箱、西彭铝加工、茶园物联网、涪陵食品等,都朝着产业集群模式打造,并初具规模。   通过集群发展,2014年,重庆全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工业销售产值1.67万亿元,占全市工业77%,每平方公里产出强度从2007年的30亿元提高到75亿元,产出强度接近上海开发区水平。   调整结构趋向均衡,构建“两轮驱动、多点支撑”新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是除集群发展之外,重庆制造业快速成长的又一重要抓手。   沐华平说,从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单一发展都不利于整个经济的进步。例如,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急剧下滑,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而多样性特点突出的芝加哥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就强。   事实上,长期以来,重庆汽摩产业“一枝独秀”,占比始终保持在40%左右。重庆不能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老路,就必须在总量扩大中实现结构优化,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从2009年开始,重庆通过引进培育,从无到有发展智能终端制造产业,推动电子产业占比提高到20%以上,与汽车产业旗鼓相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形成了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他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   目前,电子、汽车、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能源等“6 1”支柱产业占比分别在6.9%—20.5%之间。而按照计划,到2020年,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以上,届时,重庆制造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均衡,抵御风险能力更强劲。   对外开放是必然路径,汇聚全球资源共同做强重庆制造业   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发达国家做强产业经济的一般路径。重庆制造业的成长,也遵循着这一规律。   重庆以打通国际物流通道为突破口,以加快笔记本电脑产业发展为抓手,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中赢得先机,为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树立标杆和典范。中国经济时报在调研中获悉,重庆笔电之所以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在于:零部件、原材料本地化以后,进项物流成本降低,如三年前一套电脑零部件从外地运进来的物流成本为34元人民币,到了2012年,就降到22元,2013年降到15元,2014年每台电脑的物流成本降到8元,物流成本不断下降对所有企业的效应大大提升,而下降的原因和零部件本地化有关。   以开放为动力,创建国际贸易大通道,使内陆城市变成开放前沿。重庆到出海口2000多公里的距离,过去成为重庆外贸尤其是加工贸易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构建了“三铁一空”物流体系:一是在世界的平台上代表国家进行“五国六方”协调,破解数十个难题,实现“渝新欧”常态运行,打通了中国通向欧洲的战略通道,重庆到欧洲只需12天,比海运时间缩短20天左右,物流成本降低18%,使重庆一跃成为面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做成了沿海地区多年来想做、努力去做但没有做成的事情。二是打通出海大通道,实现“渝深欧”铁海联运、“渝沪美”江海与铁海联运常态开行,构建新的物流战略通道,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实现从无到有,并迅速增至每周40班,已构建起立足重庆、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并且创中西部国际出口货量增幅、货运航空公司数量、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国际货运航班频率四项第一。目前,重庆已形成江海联运、铁海联运、空运、公路运输的多元化“三位一体”立体物流格局,一举改变了江海联运一枝独秀的局面,有效破解了重庆口岸外贸物流瓶颈。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于今年年初特别谈到“渝新欧”取得的重要成就:“渝新欧”的重庆团结村火车站成了国家内陆一类口岸,绝无仅有的第一个,就是货物一检就出关了。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国所有的汽车原来都是在天津、上海、广州的三个口岸进口,现在“渝新欧”可以把欧洲的车拉过来。通了邮政班列,中国和欧洲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从来不通邮政班列,邮包要么航空运输,要么水运,中国和周边任何国家的铁路都不运输邮包,而“渝新欧”可以运邮包,现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邮包太多了,船运两个月,飞机运只要两天,但是价格贵几十倍,所以走铁路是最合适的。现在邮政班列通了,回程货也上来了。铁路运价比水运贵,但是比飞机便宜。欧洲国际班列的价格开始定得比较高,比汽车运输价还高,最开始一个集装箱一公里1美元,1.1万公里要1.1万美元,船舶运输便宜,靠补贴是不行的,2012年降到0.8美元,2013年降到0.7美元,2014年降到0.6美元。“这几年的谈判我自己赤胳膊上阵,要和几个国家的铁道部门谈判,如果不让我的规模上去,你也赚不了大钱。2015年会降到0.6美元,0.6美元是平衡水运竞争的拐点。”黄奇帆说。   以市场为先导,引凤筑巢,创新通关保税模式。长期以来,综合保税区都是先申报批准,再引项目,这容易导致土地浪费和效率不高。重庆先引进了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重大项目后,量体筑巢,创新保税模式,获批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让出口退税的难题不再难,高效地享受到了出海口城市同样的优质服务和便利政策。不仅如此,通过努力,重庆成为内陆唯一中欧“安智贸”(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城市,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不再需要重复报关和验关,成功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渝新欧”五定班列开行奠定了关键基础。   重庆加强与欧盟国家在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引导重庆汽车、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优势企业向东南亚市场转移部分产能,从而强化开放引领作用、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培育和提升重庆制造。   便捷高效物流体系的构建,让重庆有效地汇聚全球生产要素,有效提升了重庆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十二五”期间,重庆累计引资9000亿元以上,外商投资连续4年达40亿美元,世界500强工业企业191家,占入渝500强企业的8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重庆制造业转型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达到美元,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美元,主要靠创新驱动,超过8000美元,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直辖以来,重庆走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目前经济增长已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的战略阶段。   创新,是国家之本,企业之魂,支撑民族大业的脊梁。创新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能否在全球平台上配置要素资源,能否形成激励创新和产业链合理分工的政策环境,能否在关键环节上首先取得突破以在全球创新平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就必须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培育战略产业和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为导向,建立企业配置全球科技资源机制,开发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战略性新产品和关键性新工艺,形成工业发展的核心实力。   重庆借鉴欧美、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成功经验,制定“创新11条”,力求在创新投入、研发主体培育、产学研合作、成果与人才激励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促进产业内涵式发展。   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动力,深入推进“工业研发千亿计划”,2014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91%,居西部地区前列。加快培育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长安汽车研究院成功构建“五国九地”研发格局,成为行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典范;重庆材料研究院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39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1家(数量西部第二);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专利授权总量达1.5万件以上,增长13%。   二是着力推进产品创新。深入实施“上市一批、在研一批、启动一批”新产品滚动研发计划,长安自主品牌汽车不断推陈出新,CS系列车型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居全国第一。5兆瓦风力电机打入国际市场,西南铝尖端铝材首次用于空客A380机型、汽车用铝合金获得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认证书,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进入这两个领域的铝加工企业,国际复合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填补国内空白。新产品产值超过3500亿元,增长35%以上,产值率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新产品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   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专家百团千企行”质量提升活动,聚焦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质量协同提升专项活动,提高加工精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重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前十,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17件。   创新中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为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大企业富国,小企业富民。   沐华平表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不仅仅是融资难问题,更关键的是订单不稳、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应当集中力量发挥四个方面的带动作用,击破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冰。   聚焦订单带动,破解中小企业受制于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采取“整机 配套”发展模式,通过整机企业的零部件订单需求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4年,重庆全市仅中小微型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就超过800家。   聚焦初创带动,破解有资金无项目和有项目无资金的困境。创新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风险投资资金,建立“3F”资金担保机制,支持个人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项目等。   聚焦环境带动,破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着力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资、低物业”的五低成本投资环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   聚焦信息带动,破解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困境。重庆成立全国首家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对国际电子商务活动创新建立实物交易认证机制,成功地破解了跨国电子商务交易的结汇问题。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庆制造业升级提供新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生存的保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运用改革手段,解决经济长周期中反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释放生产力潜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重庆市政府利用市场手段开创性地招商引资。国内较大的液晶板生产品牌京东方的产品、技术、市场主要覆盖苹果、惠普、三星,其知识产权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其资金不足,重庆市政府下决心自筹330亿元和京东方合作。重庆市政府的做法是:让京东方定向增发100亿股,每股2.1元,重庆的企业认购210亿元股份,其余向银行贷款120亿元。   黄奇帆曾形象地说,“330亿元一下子砸进去,100米长、100米宽形成的厂房,气势磅礴,今年3月底已投产,投产将会产生上百亿元产值,明后年两三百亿元产值就出来了。这个项目我们没有赔,一是产生了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现在股价远远高于2.1元,重庆那些买了这个股权的企业笑得嘴都歪了。”而让黄奇帆露出笑意的或许是重庆市无需掏一分钱,就办成了这件大事。   涂兴永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抓好工业领域内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制造业分工细化催生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重庆制造业发展新的动力。   重庆市还加强金融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如设立了总额20亿元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组建了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等。   由于金融业发达,使得重庆制造业总体融资成本处于低位。近年来,重庆培育和引进总部型、区域性金融机构,做强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金融租赁、金融保理、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新型业态;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金融试点,设立民营银行,发展银行卡清算、再担保、跨境金融服务和互联网信用服务等业务。已经有一定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的重庆还将融入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的进程,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保险交易所、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巨灾保险试点等内容也列入了重庆金融发展计划中。   狠抓新机遇,重庆制造业跃升“工业4.0”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它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   在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看来,中国制造要由大变强,首先要加大两化融合步伐,用信息化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让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那重庆制造业该如何抓住机遇、提质增效?   涂兴永表示,重庆制造业基础良好,制造业的总产值目前已经超过2万亿元,为了保持制造业的优势,重庆下一步的措施得当,抓手有力。   对于两化融合,重庆市2014年两化融合指数78.96,排名西部领先。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构建产业发展效率新优势。   对于智能制造,重庆将持续实施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提升全市制造业企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在调研中,重庆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赵斌总结认为,重庆市智能制造主要特点为起步早、有基础和需求推动。所以今年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中,重庆市项目数占全国的10%,而资金扶持总额占全国的30%。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了解到,2014年,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近1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亿元。“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   重庆将在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促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全面运用;加快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融资租赁、租用等灵活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的资金瓶颈。   对于绿色制造,重庆市2014年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下降26%。在此基础上,重庆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加大节能降耗工艺技术装备推广运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重庆市下一步的具体举措包括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构建产业发展资源新优势。   对于创新,重庆市2014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92%,居西部地区第一。重庆将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将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创建能力,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   区位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如何“化危为机”   从全国看,受国内外需求放缓、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行业发展分化明显,企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重庆了解到,虽然制造业的支撑使得重庆经济增速独秀全国,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其不可能独善其身,依然面临困难和问题。   涂兴永向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表示,作为内陆省份,重庆制造业逆市闯出一条“血路”,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仍需从国家层面对制造业发展给予扶持。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近年来,重庆工业总量有了大幅提升,但工业规模依然较小,仅占全国的2%左右。为改变这一状况,重庆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力图打造新的增长点。因此,建议国家在布局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时,多向重庆等西部省市倾斜,助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   加快要素价格改革政策的推进和落实。从电力、天然气、融资等要素价格看,我国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从劳动力成本看,我国远高于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国务院就电力、天然气等要素价格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从各地落实情况看,推进较慢。比如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出台后,中石油、中石化在落实天然气价格政策的认识上、进度上、力度上不一致。目前,四川和重庆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建议国家从支持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的角度,督促有关部门加快落实要素价格政策,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   推动川渝地区成为天然气产业发展试验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对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障都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川渝地区富气的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天然气化工企业,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但是,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高企,导致天然气化工产业亏损严重建议由国务院明确有关部委牵头专题调研,将川渝地区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业发展试验区,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加快发展。   统筹中欧班列运行。“渝新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后,国内多地复制这一模式,出现了众多的“新欧”。特别是随着去年“渝新欧”公共固定班列的开行和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部分省市加大了我国至欧洲的货源争抢力度,甚至采取高额补贴,以低价揽取货源,进而出现无序竞争,大大削弱了与沿线国家的议价能力,不利于中欧班列健康发展。为此,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负责中欧班列开行事务。对内,协调国内各省市的中欧班列有序开行,避免恶性竞争;对外,代表各省市统一协调沿线国家铁路运价等事宜,增强中欧大通道综合竞争力。   既然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集团迈进,既然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理所当然,重庆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地域。而重庆正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半夜发这个有鸟用?股票又不会涨停!
半夜发这个有鸟用?股票又不会涨停!
看看重庆本地龙头企业长安汽车股价表现,充其量就是个山城棒棒军。
希望中纪委进驻重庆统计局。
参与增发的企业嘴都笑歪了,可怜俺们这些散户!
长安占重庆生产总值50%,两江新区好多企业守到长安吃……
看看重庆本地龙头企业长安汽车股价表现,充其量就是个山城棒棒军。
绵羊边缘化了,长哄要死不活……
重庆那些买了这个股权的企业笑得嘴都歪了,是啊,一年时间,重庆白落了个工厂还倒赚了几百亿,那些老板嘴能不笑歪吗。
一分钱不花还倒赚了几百亿,黄市长,你当一百多万散户是傻子!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重庆本是光着膀子吃火锅的传统消费型城市,倏忽须臾间,其经济增速独步天下、制造业逆袭全国。山城的经济增长动力何在?重庆的制造业转型路径又如何铺排?中国经济时报经济转型下的中国制造业调研重庆组今年8月份深入重庆,力求勾勒出内陆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庆路径。
  增速独步全国,制造业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着力点
  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国家层面的判断掷地有声:我国要加快实现现代化,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有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作基础;我国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有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作支撑;我国要坚实地走在世界大国的道路上,必须保持相应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需要以若干个强大的制造业基地做后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重庆调研时,恰逢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数据,无论中国经济的高地——东部省份,还是在前些年经济上行期以重化工业和能源资源型经济为主的中西部省份,经济均出现了增长乏力、新动能培育不足等系统性问题。而重庆市从2014年起,经济增速逆市窜升至全国首位至今。
  且看,2015年上半年,重庆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保持2014年以来增幅持续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以上的良好势头,在这一衡量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指标上,重庆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茅。
  “重庆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全国第一,是因为有实体经济作支撑,也就是制造业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重庆经信委原主任沐华平向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点出了重庆经济增长的竞争优势所在,重庆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3%,抓工业就得牵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制造业有动力,经济增长也就有了内生动因。
  沐华平认为,在未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重庆仍然应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这是由重庆的特殊市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过去概括重庆基本市情时常说,“大城市带大农村、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叠加”。尽管重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基本市情仍未根本改变。
  “重庆市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工业化进程仍是当务之急。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才能创造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沐华平说。
  重庆需要继续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也是与国家对重庆市的定位分不开的。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对重庆市的定位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这个定位,既体现了对重庆工业历史性贡献的肯定,更寄予了对重庆工业长远发展的厚望。
  有速度亦有质量,重庆努力迈向制造强市
  “有速度,更有效益,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有信心,也有能力。”重庆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涂兴永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采访时表示。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263万辆的汽车产量,让重庆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最大的内河船舶研发基地、中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之后,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156万辆、增长22%,产值2221亿元、增长19%,占全市工业比重22.5%,同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3个百分点。
  和汽车产业相得益彰,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快马加鞭。2014年,重庆共生产6100万台笔电和300万台平板电脑,占全球笔电产量的1/3,以笔电为代表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今年以来,重庆笔电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电子制造业产值1932亿元、增长12.2%,占全市工业比重19.6%。汽车和电子两个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9%。同时,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十大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快速集聚。
  重庆制造业疾步快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效益也越来越好。重庆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1—5月,重庆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93.8亿元,增长23.3%,高于全国24.1个百分点(全国为-0.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3万元/人,提高11.6%;总资产贡献率12.1%,提高0.6个百分点。
  重庆这两年的实践表明,经济在转型发展中,既可以做到不“硬着陆”,亦可以不“软着陆”,反而还会保持发展的高速度,实现转型与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要素禀赋提供支撑,五大功能分区引领重庆制造业做强
  优良的生产资源禀赋,首先体现在区位优势。从地图上看,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其次是良好的科研基础。例如,重庆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2014年企业专利授权总量达1.5万件以上。
  此外,丰富的劳动力和低税费,低土地、房地产成本,低物流成本,低金融融通成本等良好要素禀赋,都为重庆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以劳动力为例,重庆通过推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将农民工转变成城市居民,并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增强了农民工在城市的归属感,有效改变了沿海地区每年春节前后农民工“候鸟大迁徙”现象,为企业合理调度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基础坚实,禀赋优良,但要谋得持续发展,更需靠主观努力。重庆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主动出击,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意见》,高屋建瓴引领重庆制造业做大做强。
  “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带动下,全市工业特色发展、联动协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初步形成。”重庆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涂兴永说,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意见》,重庆已经构建起“1 2 7 36”的塔形开发区架构体系,形成千亿元级园区3个、500亿元级8个、百亿元级20个。
  《意见》出台以来,都市功能核心区研发设计、技术孵化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14年三产占比78%;都市功能拓展区产业高端步伐加快,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石墨烯、通用航空等项目加速实施,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投入营运;城市发展新区主战场地位凸显,工业投资占全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41.2%提高到2014年的56.2%;两个生态区特色、绿色发展特征更趋明显,塑料、钟表、珠宝、中药材加工等产业基地开始崛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5年上半年,都市功能拓展区规模工业保持强劲增势,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占全市31.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2%。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占全市40.4%,增长贡献率为45%;完成工业投资1204.9亿元,增长24.2%,占全市投资达59.1%。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和10.6%,占全市比重分别为15.2%和4.9%。全市产业差异化、联动化、协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
  集群发展溢出效应倍增,重庆工业园区产出强度接近上海
  五大功能分区为重庆制造业规划出了科学的空间布局,但在每一个具体的区域中如何铺排,重庆的做法是走集群发展之路。
  “一言以概之,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汇集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让企业各取所需,实现协同发展。”涂兴永说,集群发展是重庆做大做强制造业的主要抓手之一。
  无论是今年6月份现代汽车重庆工厂项目开工,还是已竣工投产的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项目,都不是简单的修建一座工厂,而是把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技术人才等都吸引到重庆,从而建设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1 10 1000”汽车产业集群,“1”是指以长安汽车为龙头,“10”是聚集国内外十多个重要的汽车厂商,“1000”是上千个配套企业。
  笔电产业,是重庆除汽车之外又一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重庆打破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思路,创造出“一头在外”的“整机 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让80%的零部件本地生产,一小时内能够采购到80%的零部件,破解进项物流高成本瓶颈,为内陆地区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除了汽车和笔电,长寿和涪陵的化工、九龙坡摩托车、江津齿轮箱、西彭铝加工、茶园物联网、涪陵食品等,都朝着产业集群模式打造,并初具规模。
  通过集群发展,2014年,重庆全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工业销售产值1.67万亿元,占全市工业77%,每平方公里产出强度从2007年的30亿元提高到75亿元,产出强度接近上海开发区水平。
  调整结构趋向均衡,构建“两轮驱动、多点支撑”新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是除集群发展之外,重庆制造业快速成长的又一重要抓手。
  沐华平说,从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单一发展都不利于整个经济的进步。例如,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急剧下滑,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而多样性特点突出的芝加哥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就强。
  事实上,长期以来,重庆汽摩产业“一枝独秀”,占比始终保持在40%左右。重庆不能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老路,就必须在总量扩大中实现结构优化,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从2009年开始,重庆通过引进培育,从无到有发展智能终端制造产业,推动电子产业占比提高到20%以上,与汽车产业旗鼓相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形成了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他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
  目前,电子、汽车、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能源等“6 1”支柱产业占比分别在6.9%—20.5%之间。而按照计划,到2020年,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以上,届时,重庆制造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均衡,抵御风险能力更强劲。
  对外开放是必然路径,汇聚全球资源共同做强重庆制造业
  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发达国家做强产业经济的一般路径。重庆制造业的成长,也遵循着这一规律。
  重庆以打通国际物流通道为突破口,以加快笔记本电脑产业发展为抓手,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中赢得先机,为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树立标杆和典范。中国经济时报在调研中获悉,重庆笔电之所以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在于:零部件、原材料本地化以后,进项物流成本降低,如三年前一套电脑零部件从外地运进来的物流成本为34元人民币,到了2012年,就降到22元,2013年降到15元,2014年每台电脑的物流成本降到8元,物流成本不断下降对所有企业的效应大大提升,而下降的原因和零部件本地化有关。
  以开放为动力,创建国际贸易大通道,使内陆城市变成开放前沿。重庆到出海口2000多公里的距离,过去成为重庆外贸尤其是加工贸易的“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构建了“三铁一空”物流体系:一是在世界的平台上代表国家进行“五国六方”协调,破解数十个难题,实现“渝新欧”常态运行,打通了中国通向欧洲的战略通道,重庆到欧洲只需12天,比海运时间缩短20天左右,物流成本降低18%,使重庆一跃成为面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做成了沿海地区多年来想做、努力去做但没有做成的事情。二是打通出海大通道,实现“渝深欧”铁海联运、“渝沪美”江海与铁海联运常态开行,构建新的物流战略通道,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开通国际货运航线,实现从无到有,并迅速增至每周40班,已构建起立足重庆、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并且创中西部国际出口货量增幅、货运航空公司数量、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国际货运航班频率四项第一。目前,重庆已形成江海联运、铁海联运、空运、公路运输的多元化“三位一体”立体物流格局,一举改变了江海联运一枝独秀的局面,有效破解了重庆口岸外贸物流瓶颈。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于今年年初特别谈到“渝新欧”取得的重要成就:“渝新欧”的重庆团结村火车站成了国家内陆一类口岸,绝无仅有的第一个,就是货物一检就出关了。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国所有的汽车原来都是在天津、上海、广州的三个口岸进口,现在“渝新欧”可以把欧洲的车拉过来。通了邮政班列,中国和欧洲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从来不通邮政班列,邮包要么航空运输,要么水运,中国和周边任何国家的铁路都不运输邮包,而“渝新欧”可以运邮包,现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邮包太多了,船运两个月,飞机运只要两天,但是价格贵几十倍,所以走铁路是最合适的。现在邮政班列通了,回程货也上来了。铁路运价比水运贵,但是比飞机便宜。欧洲国际班列的价格开始定得比较高,比汽车运输价还高,最开始一个集装箱一公里1美元,1.1万公里要1.1万美元,船舶运输便宜,靠补贴是不行的,2012年降到0.8美元,2013年降到0.7美元,2014年降到0.6美元。“这几年的谈判我自己赤胳膊上阵,要和几个国家的铁道部门谈判,如果不让我的规模上去,你也赚不了大钱。2015年会降到0.6美元,0.6美元是平衡水运竞争的拐点。”黄奇帆说。
  以市场为先导,引凤筑巢,创新通关保税模式。长期以来,综合保税区都是先申报批准,再引项目,这容易导致土地浪费和效率不高。重庆先引进了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重大项目后,量体筑巢,创新保税模式,获批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让出口退税的难题不再难,高效地享受到了出海口城市同样的优质服务和便利政策。不仅如此,通过努力,重庆成为内陆唯一中欧“安智贸”(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城市,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不再需要重复报关和验关,成功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渝新欧”五定班列开行奠定了关键基础。
  重庆加强与欧盟国家在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引导重庆汽车、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优势企业向东南亚市场转移部分产能,从而强化开放引领作用、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培育和提升重庆制造。
  便捷高效物流体系的构建,让重庆有效地汇聚全球生产要素,有效提升了重庆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十二五”期间,重庆累计引资9000亿元以上,外商投资连续4年达40亿美元,世界500强工业企业191家,占入渝500强企业的8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重庆制造业转型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达到美元,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美元,主要靠创新驱动,超过8000美元,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直辖以来,重庆走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目前经济增长已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的战略阶段。
  创新,是国家之本,企业之魂,支撑民族大业的脊梁。创新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关键取决于能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能否在全球平台上配置要素资源,能否形成激励创新和产业链合理分工的政策环境,能否在关键环节上首先取得突破以在全球创新平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就必须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培育战略产业和占领未来技术制高点为导向,建立企业配置全球科技资源机制,开发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战略性新产品和关键性新工艺,形成工业发展的核心实力。
  重庆借鉴欧美、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成功经验,制定“创新11条”,力求在创新投入、研发主体培育、产学研合作、成果与人才激励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促进产业内涵式发展。
  一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动力,深入推进“工业研发千亿计划”,2014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0.91%,居西部地区前列。加快培育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长安汽车研究院成功构建“五国九地”研发格局,成为行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典范;重庆材料研究院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39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1家(数量西部第二);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专利授权总量达1.5万件以上,增长13%。
  二是着力推进产品创新。深入实施“上市一批、在研一批、启动一批”新产品滚动研发计划,长安自主品牌汽车不断推陈出新,CS系列车型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产销量居全国第一。5兆瓦风力电机打入国际市场,西南铝尖端铝材首次用于空客A380机型、汽车用铝合金获得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认证书,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进入这两个领域的铝加工企业,国际复合低介电常数玻璃纤维填补国内空白。新产品产值超过3500亿元,增长35%以上,产值率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新产品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0%。
  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专家百团千企行”质量提升活动,聚焦汽车、电子、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质量协同提升专项活动,提高加工精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重庆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前十,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17件。
  创新中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为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大企业富国,小企业富民。
  沐华平表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不仅仅是融资难问题,更关键的是订单不稳、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应当集中力量发挥四个方面的带动作用,击破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冰。
  聚焦订单带动,破解中小企业受制于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采取“整机 配套”发展模式,通过整机企业的零部件订单需求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4年,重庆全市仅中小微型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就超过800家。
  聚焦初创带动,破解有资金无项目和有项目无资金的困境。创新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风险投资资金,建立“3F”资金担保机制,支持个人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项目等。
  聚焦环境带动,破解企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着力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资、低物业”的五低成本投资环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空间。
  聚焦信息带动,破解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困境。重庆成立全国首家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对国际电子商务活动创新建立实物交易认证机制,成功地破解了跨国电子商务交易的结汇问题。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庆制造业升级提供新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生存的保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运用改革手段,解决经济长周期中反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释放生产力潜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重庆市政府利用市场手段开创性地招商引资。国内较大的液晶板生产品牌京东方的产品、技术、市场主要覆盖苹果、惠普、三星,其知识产权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其资金不足,重庆市政府下决心自筹330亿元和京东方合作。重庆市政府的做法是:让京东方定向增发100亿股,每股2.1元,重庆的企业认购210亿元股份,其余向银行贷款120亿元。
  黄奇帆曾形象地说,“330亿元一下子砸进去,100米长、100米宽形成的厂房,气势磅礴,今年3月底已投产,投产将会产生上百亿元产值,明后年两三百亿元产值就出来了。这个项目我们没有赔,一是产生了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现在股价远远高于2.1元,重庆那些买了这个股权的企业笑得嘴都歪了。”而让黄奇帆露出笑意的或许是重庆市无需掏一分钱,就办成了这件大事。
  涂兴永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抓好工业领域内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制造业分工细化催生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重庆制造业发展新的动力。
  重庆市还加强金融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如设立了总额20亿元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组建了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等。
  由于金融业发达,使得重庆制造业总体融资成本处于低位。近年来,重庆培育和引进总部型、区域性金融机构,做强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金融租赁、金融保理、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新型业态;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金融试点,设立民营银行,发展银行卡清算、再担保、跨境金融服务和互联网信用服务等业务。已经有一定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的重庆还将融入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的进程,深化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保险交易所、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巨灾保险试点等内容也列入了重庆金融发展计划中。
  狠抓新机遇,重庆制造业跃升“工业4.0”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它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
  在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看来,中国制造要由大变强,首先要加大两化融合步伐,用信息化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让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那重庆制造业该如何抓住机遇、提质增效?
  涂兴永表示,重庆制造业基础良好,制造业的总产值目前已经超过2万亿元,为了保持制造业的优势,重庆下一步的措施得当,抓手有力。
  对于两化融合,重庆市2014年两化融合指数78.96,排名西部领先。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构建产业发展效率新优势。
  对于智能制造,重庆将持续实施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提升全市制造业企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在调研中,重庆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赵斌总结认为,重庆市智能制造主要特点为起步早、有基础和需求推动。所以今年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中,重庆市项目数占全国的10%,而资金扶持总额占全国的30%。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了解到,2014年,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近1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亿元。“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
  重庆将在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促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全面运用;加快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融资租赁、租用等灵活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的资金瓶颈。
  对于绿色制造,重庆市2014年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下降26%。在此基础上,重庆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加大节能降耗工艺技术装备推广运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重庆市下一步的具体举措包括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构建产业发展资源新优势。
  对于创新,重庆市2014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92%,居西部地区第一。重庆将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水平,提高重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将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创建能力,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
  区位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如何“化危为机”
  从全国看,受国内外需求放缓、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行业发展分化明显,企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在重庆了解到,虽然制造业的支撑使得重庆经济增速独秀全国,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其不可能独善其身,依然面临困难和问题。
  涂兴永向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表示,作为内陆省份,重庆制造业逆市闯出一条“血路”,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仍需从国家层面对制造业发展给予扶持。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近年来,重庆工业总量有了大幅提升,但工业规模依然较小,仅占全国的2%左右。为改变这一状况,重庆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力图打造新的增长点。因此,建议国家在布局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时,多向重庆等西部省市倾斜,助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
  加快要素价格改革政策的推进和落实。从电力、天然气、融资等要素价格看,我国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从劳动力成本看,我国远高于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国务院就电力、天然气等要素价格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从各地落实情况看,推进较慢。比如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出台后,中石油、中石化在落实天然气价格政策的认识上、进度上、力度上不一致。目前,四川和重庆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建议国家从支持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的角度,督促有关部门加快落实要素价格政策,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
  推动川渝地区成为天然气产业发展试验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对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障都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川渝地区富气的优势,培育了一大批天然气化工企业,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但是,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高企,导致天然气化工产业亏损严重建议由国务院明确有关部委牵头专题调研,将川渝地区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业发展试验区,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加快发展。
  统筹中欧班列运行。“渝新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后,国内多地复制这一模式,出现了众多的“新欧”。特别是随着去年“渝新欧”公共固定班列的开行和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部分省市加大了我国至欧洲的货源争抢力度,甚至采取高额补贴,以低价揽取货源,进而出现无序竞争,大大削弱了与沿线国家的议价能力,不利于中欧班列健康发展。为此,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负责中欧班列开行事务。对内,协调国内各省市的中欧班列有序开行,避免恶性竞争;对外,代表各省市统一协调沿线国家铁路运价等事宜,增强中欧大通道综合竞争力。
  既然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集团迈进,既然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理所当然,重庆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地域。而重庆正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炒股用什么笔记本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