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公教退休金起源的军,公,劳,教,是什么意思

中国台湾网9月3日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不满长期被污名化,台湾监督年金改革行动联盟今(3)日发起“九三大游行”,军公教劳警消下午兵分四路到凯达格兰大道,诉求“反污名,要尊严”。活动预估10万人参加,北上游览车将超过1000辆,其中至少20名退役上将也要上街头。今天也是台军公教首次不满年金改革上街游行。
似乎台湾年轻人多数反对军公教游行
軍公教退休人員將把台灣吃垮
瀏覽數:50000+
+A-A收藏列印轉寄最近希臘沉重的債務惹得全球沸沸湯湯,其中一項主因就是公職人員人事成本過高造成入不敷出的財政窘境,而軍公教薪資拖垮國家財政的議題在一篇的報導中,再度成為鄉民討論的焦點。其實去年就有人提出的警告,而根據主計處2010年所公佈的中,高達13兆的債務中有六成以上是軍公教的退休金(),看到這些已經不是億來億去等級的天文數字,鄉民除了替台灣的未來擔憂外,更有人找出政府委託顧問公司所出的,精算報告中預測在民國107年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入不敷出、軍職人員退撫基金破產等接踵而來的。對於目前悲觀的前景,我們也只能期待政府與財政專家能共同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才是。鄉民:台灣要爆炸了,塊陶阿!
台湾的年金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然而&b&媒体污名化军公教,制造世代对立互相批斗&/b&只能制造社会矛盾,九三大游行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台湾政府被资方绑架,所以不能朝资方动手,只能往政府的军公教开刀。经济问题通过政治斗争来解决是不行的。&br&本文尝试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同探讨。&br&PS:图表单位为民国纪年与新台币,来源: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管理委员会。&br&&br&&b&一、为何要年金改革&/b&&br&&b&二、&/b&&b&不顾实际的污名化&/b&&br&&b&三、为什么有的年轻人反对大游行&/b&&br&&b&四、年金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政治工作&/b&&br&&b&五、结语&/b&&br&&br&&b&一、为何要年金改革:&/b&&b&因为面临破产危机,而希腊破产危机就在不久前&/b&&br&&b&1、基金淨值出现下降危机&/b&&br&退抚基金淨值从1996年的156亿台币逐年增加,不过在2008年、2011年与2015年,都分别出现了下降的情况。2015年的基金淨值为5,736亿台币,比2014年减少了212亿台币之多。在费率不动、支出却逐年增加下,若收益率未能改善,未来的基金淨值大概不容易超越2014年度5,948亿台币的最高规模。&br&&b&&img src=&/5afe307cd969ac5415582_b.pn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5afe307cd969ac5415582_r.png&&2、日益失衡的支收比&/b&&br&「退抚基金」历年支收,系指基金退抚支出与基金缴费收入之比率,支收比例是衡量基金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b&支收比例越低表示基金财务状况相对健全,越高则表示基金财务压力相对沉重。&/b&&br&自「退抚基金」成立以来,其支收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度基金收入597亿、支出700亿,支收比例从1996年的1.06%,上升至2015年12月的117.25%,连续第二年出现支收逆转,换算退抚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之平均支收比例为55.77%。&br&&b&换言之:收入越来越少,而支出越来越多。&/b&&br&&img src=&/90f3a458dc34f35aef33a91abba886ec_b.png& data-rawwidth=&1128& data-rawheight=&6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8& data-original=&/90f3a458dc34f35aef33a91abba886ec_r.png&&&br&&b&3、预计破产年&/b&&br&&img src=&/95ebb349e527ce48f5862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95ebb349e527ce48f58624_r.jpg&&&b&4、问题来源:人口老龄化与收入减少&/b&&br&台湾面临严重的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局面,所有的年金收支运作都赶不上人口老化速度,也就是交的越来越少,拿退休金的越来越多,使得台湾人「老后的生活」都亮起了红灯。&br&而历来陈水扁和马英九的年金改革,无不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1)延后退休年龄&br&2)提高保费费率&br&3、降低退休所得替代率&br&&b&马英九就曾对军公教说,希望你们每月交多点,多交几年延迟拿退休金,年金每月再领少点,这样年金可以再撑个三十年。&/b&&br&也就是&b&后领、多缴、少拿&/b&等方向进行改革,但是效果不怎么样&b&。&/b&&br&&b&所以年金改革势在必行。&/b&&br&&br&&b&二、不顾实际的污名化&/b&&br&&b&年金涉及到内容十分复杂,&/b&很多人连年金制度的来龙去脉、改革的理念、目标、应改革的内涵等都还搞不清楚,&b&因而当成政治运动来推动,「污名化」是最有效的手段。&/b&因而我们看到电视名嘴与网路酸民,用扭曲不实而且夸大的资讯当成武器,毫不留情地打击、践踏军公教的尊严。&br&&br&&b&1)如领18%的问题&/b&,俗称十八趴,早在1995年就宣布冻结,日宣告废止。因此,1995年之后任职的军公教人员并无18%资格,而1995年以前任职或退休的人员则延用18%。这还是在大众的嘴上念个不停。&br&曾经主导18趴改革的前考试院长姚嘉文,在2006年喊出「恩俸亡国」论,将军公教年金视为可能「亡国」的罪魁祸首。&br&&b&2)如军公教肥猫、与其他职业所得不平等,&/b&&br&退休公务员:平均月领5.6万台币&br&退休老师:平均月领6.8万元台币&br&退休军人:平均月领4.9万元台币&br&退休劳工:平均月领1.6万元台币&br&退休公务员可以达到劳工的3~4倍。&br&&br&然而,问题不能简单这么看。&b&这涉及到职业不同,付出不同以及要根据时代特性来思考。&/b&&br&&b&不能将公职人员与企业工人混为一谈,一刀切对比的。&br&&/b&简单说,像军人保家卫国,几乎全年无休,多有伤病,国家对其照顾是应该的。&br&而像教师与公务员而言,1992年之前,要考公务员非常非常非常难,而且还是大部份只能考低阶公务员。公务员很大一部分是养廉金,确保公务员在职的时候要奉公守纪,这样退休的时候才能拿高额的退休金。&br&而对于普通劳工而言,不需要像军人那样风里来雨里去保家卫国,甚至准备反攻大陆;不需要像教师与公务员那样通过严苛的考核进入。&b&劳工的收入和交保与资方有关。&/b&&br&在台湾经济腾飞,亚洲四小龙风生水起的时代,&b&普通劳工的收入其实是远远大于军公教阶层的&/b&。&br&劳工因为是技术活,薪资部分会随著技术成熟专精而上涨,技术强,你跟老板可以谈判的筹码越高 薪资也会越好。而从实际上说,劳工可以做到独当一面,一个月薪水随便赚都会超过军公教,加上如果有在理财,到退休的时候,退休金反而还比军公教多。&br&而军公教,领的都是死薪水,薪水成长幅度有限(就算是升官薪水也不会多多少,反而责任还会更大 ),而且出来没啥技能,所以退休待遇会比较关照他们,不然没人当军公教,整个政府机器就没法运转。&br&&br&但是,随着工资停滞了多年,台湾资本环境恶化,&钱淹脚目&的年代已经过去,普通劳工的收入反而没有那个年代那么多,形势反而翻转过来。所以不是军公教领得多了,而是劳工的收入没有以前那么多那么好赚了。那个时代啊,卖咸酥鸡可以买透天厝,可以送两个小孩到英国读书!劳工阶级的朋友,下班总会吃个点心,喝点酒及许多配酒菜,当时光吃个面,都会叫许多配菜。简直吃配菜才是主餐,而面是配菜。军公教反而被嘲笑赚那么一点钱,死穷鬼,穷教员,逼死一堆老兵跟退休人士。军公教退休待遇不好点,还真是没人会想当。&br&现在只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br&&img src=&/e7d40b87df5b62b87da9acc6e603198a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e7d40b87df5b62b87da9acc6e603198a_r.png&&&br&如上图这位奶奶,她就是一个教师,台大毕业当老师,那个年代她工资是800,现在退休的生活是不靠子女用退休金生活,如果被强制一刀切乱砍,她的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才出来抗争。&br&&br&&b&三、为什么有的年轻人反对大游行&/b&&br&必须要说明的是:全台湾上下基本上都是支持年金改革的,包括军公教阶层。&br&但是军公教阶层&b&强烈反对的是拿他们来开刀,用污名化的手段来污蔑他们,煽动年轻世代与他们进行对立与批斗。&/b&&br&&br&在小英当选后,任命副总统陈建仁担任&b&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b&召集人,并由行政院政务委员,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担任副召集人。&br&而在&b&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b&成立以来到现在,开过大大小小多场会议,都没有达成一个共识与具体方案出来,反而是军公教阶层成了炮火的集中地。全台湾从上到下,包含年金改革委员会,目前都把重点放在财务之上,以&b&「删减退休金」&/b&为主要手段,呼应蔡英文 ,意图解决争论不休、未有定论的国家财政问题,&b&这不但已经明显失去退休制度的本意,遑论以节流为手段的改革能否有效解决问题。&/b&&br&如不少名嘴总是一口一个军公教「领太多」,认为现在政府财政困难是因为军公教退抚领太多,要将退休所得调整至仅能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这样显然就失去社会保险的意义。&br&&br&而年轻人普遍对于复杂的年金改革问题无法理解,对于历史所产生的阶层薪资不同问题理解不深,加上懒人包盛行,大多从媒体上了解这一议题。而媒体避重就轻,附和蔡政府将火力集中到军公教身上,因而,很多年轻人对于军公教的评价都是:&b&肥猫,领太多,十八趴,不正义,老而不死躺着领钱&/b&等负面内容,甚至认为:正在工作的人得缴费给退休的人,但未来这些正在工作的人退休后,却可能得面临较少的退休金。&br&&b&由此形成了不容乐观的世代对立。&/b&&br&&b&对立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b&&br&&b&1、不改15年内破产后大家1块钱都领不到&br&2&b&、&/b&参与的都是些得了便宜还买乖之人&br&3&b&、&/b&这些军公教根本就是通共的,不用解放军出手,这些军公教就能吃垮台湾&br&4&b&、&/b&人家退休一个月可以领7万台币~10几万&b&台币&/b&&b&&b&,比你劳工一个月肝到死还多&/b&&/b&&br&&/b&&b&5&b&、&/b&绝对是老共的阴毛,开启台湾阶级斗争(又是阿共仔的错~)&br&6&b&、&/b&蔡如果妥协,下次绝不投DDP&br&&/b&&br&&br&如FB上的留言,文章与互相批斗:&br&&img src=&/ed0a315f3f2d5_b.pn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ed0a315f3f2d5_r.png&&&img src=&/1ba57f7c393d6f74e78a89d781a7bf6e_b.pn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1ba57f7c393d6f74e78a89d781a7bf6e_r.png&&&br&&b&四、年金改革是任重道远的政治工作&/b&&br&以欧盟为例,年金体系改革系经由政府、工会以及资方等三方透过对话才取得改革共识。&br&瑞典在1994年的年金改革过程当中,是由国会主要政党共同进行协商,同时纳入社会不同团体的意见,历时五年才完成立法,并于1999年施行,但先前的规划亦超过十年时间。&br&&br&&b&但是现今台湾的年金改革显然失焦,反而成了剪军公教阶层羊毛。&/b&&br&原因很多,如军公教阶层人数比劳工少很多;如军公教阶层是铁杆蓝营;&b&如劳工是的收入与交保是资方,政府被资方绑架&/b&......&br&年金改革是不能够单纯拿一个阶层来动刀的,它必定是一个涉及到全部阶层,探讨多层次改革方案的过程。&br&而在如今台湾经济下行不景气的情况下,&b&似乎是在搞「节流均贫」,而不是&/b&&b&「开源共富」。&/b&&br&不过也难怪,以民进党的经济水平,在现如今全球经济不景气,台湾自身产业没有得到升级,又反服贸的情况下,要把社会的蛋糕做大真的是太难了,能不缩水就好了。所以面对年金破产危机,在不敢动资方的情况下(不然企业又要喊:“不排除出走台湾”了),只能朝政府公职人员下手了,毕竟不是自己的基本盘,也不怕。&br&那个号称「最会沟通的政府」的蔡政府,却不知道躲在哪里了,九三大游行中也未见&b&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b&的人出来「沟通」「沟通」,显然诚意不足。&br&反而是国民党出来撑军公教,算是对得起多年来的铁杆基本盘。&br&&img src=&/800dfdbdc25dc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800dfdbdc25dc_r.jpg&&&img src=&/bee3aefd166d0cd1738f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bee3aefd166d0cd1738f_r.jpg&&&img src=&/93cc02cd06e5a2d2e4fd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93cc02cd06e5a2d2e4fd_r.jpg&&&br&&b&五、结语&/b&&br&台湾的年金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然而&b&污名化军公教&/b&只能制造社会矛盾,九三大游行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br&&br&民进党在经济方面毫无作为,街头政治发家的民进党只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口头上说着&b&不要&/b&「鼓励一群人去斗争另一群人」,而当前的年金改革恰恰是「鼓励一群人去斗争另一群人」,&b&并且军公教是历次年金改革都是被批斗被污名化的群体。&/b&在之前国民党政府迟疑退缩、未竟其功后,现在的民进党政府更以躁进的急行军步调进行。&br&这样,显然不行。&br&&br&想想,中学政治课本上说:&b&我国的主要矛盾是&/b&&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体现。&/b&想来,放在台湾现今遇到的问题上,也是十分恰当,台湾现在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无法跟上时代,急需进行产业升级。当然,分析起来本文就太过庞杂了。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点吧。&br&&br&&b&一家之言,感谢邀请。&/b&
台湾的年金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媒体污名化军公教,制造世代对立互相批斗只能制造社会矛盾,九三大游行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台湾政府被资方绑架,所以不能朝资方动手,只能往政府的军公教开刀。经济问题通过政治斗争来解决是不行的。 本文尝试抛砖引玉,…
補充兩張照片,第一張是今天遊行活動的航拍照片,應該很多人發過了。主辦方號稱25萬,警察統計約14.6萬。&br&&img src=&/9ccc4030806ccc68e356acec8dd29d86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9ccc4030806ccc68e356acec8dd29d86_r.jpg&&&br&第二張&br&&img src=&/862f5cc3bb7ee7c953b0e79b25140f6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862f5cc3bb7ee7c953b0e79b25140f6b_r.jpg&&&br&2014太陽花,號稱50萬人。&br&&br&————————原答案————————&br&難得路過,講講我看到的狀況吧。&br&&br&1、很多老年人出來散步了,這不奇怪。問題是,這次隊伍中有了不少年輕人。上一次幫朱立倫造勢的老年壯年比例大概九比一,這次不誇張講,到七比三了。特別是像雲林縣教師協會,高雄市教師協會這些組織,年輕的人更多。&br&&br&2、這次遊行,我看到的辱罵性語言基本沒有。舉個例子,每個團體路過十字街頭,遇到警察第一句話就是:「警察加油!」「警察辛苦了!」其他抗議口號都與反污名化有關。&br&&br&3、整個遊行人數是不斷增長的,每條街每條路,都有不少人自動走進來,問別人要抗議的黃布條,綁在頭上,加入隊伍。&br&&br&我的理解:&br&1、不可否認,反民進黨反蔡英文是這次遊行的核心訴求之一。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反對台灣社會對軍公教人士的污名歧視和霸凌。&br&2、軍公教人士今天被嘲笑攻擊的待遇,是當年他們通過各管道加入、為公家服務的時候,公家與他們簽訂契約所给予的;是在他們奉獻青春和血汗之後,這個社會給予他們的補償。用一句最現代的話講:這就是軍公教的「勞動條件」。&br&3、二十年前,當台灣還是「錢淹腳目」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嘲笑軍公教的「死工資」「窮飯碗」。當時加入軍公教群體的人,或多或少都背負著不解乃至罵名。二十年後,台灣經濟不景氣了,那些嘲笑「死工資」的人開始眼紅軍公教穩定的退休金,開始攻擊軍公教。這對軍公教人士而言並不公平。&br&4、現階段而言,台灣的養老金制度存在巨大的問題,破產問題迫在眉睫,而軍公教人士的退休金也是當中一環。老實講,軍公教人士的退休金制度需要改革,但是改革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罔顧權益人的感受草草行事。經濟問題可解,整個社會的撕裂才是難以愈合的傷口。&br&&br&以上
補充兩張照片,第一張是今天遊行活動的航拍照片,應該很多人發過了。主辦方號稱25萬,警察統計約14.6萬。 第二張 2014太陽花,號稱50萬人。 ————————原答案———————— 難得路過,講講我看到的狀況吧。 1、很多老年人出來散步了,這不奇怪。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台湾的军,公,劳,教,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龙谨汐:台湾退休“军公教”慰问金之争
  台湾沿袭逾四十年的退休&军公教&(军人、公务员、教师)人员年终慰问金制度近来引发台湾各界争议,台&行政院&迅速作出调整,大幅缩减发放人员数量,但此事在继续发酵,引发了台湾各界对社保、劳保等激烈的讨论。
  台湾退休&军公教&人员年终慰问金制度于1962年起实施,当初是为安定退休军公教人员生活,并因应农历春节需要,由台&行政院&逐年订颁注意事项,比照现职军公教人员于年终发放1.5个月慰问金,此举不仅已成行政惯例,而且列入各机关年度预算中。
  近日,由台湾劳保基金传出破产危机,而引发台各界对&军公教&退休金制度的声讨声浪。
  此前,&台湾智库&发表民调指出,高达68%的民众赞成废除军公教人员领年终奖金,22.1%不赞成;72.6%的民众对提出劳保基金破产危机解决方案表明没信心,只有24%的民众有信心。
  反对退休军公教人员年终慰问金的意见认为,在现职军公教加薪时,领取月退俸的退休军公教,只凭一纸行政命令即可跟着加薪,推估台湾每年为此多花五、六十亿元;但退休劳工却没有这项好福利,这些经年累月所造成的不公,必须同时被拿出来检视、改革,若不改正不公现象,要叫退休劳工怎么过下去。
  退休军公教人员年终慰问金制度不仅成为舆论的焦点,也是近来台湾蓝绿营争论的焦点。在野三党轮番向台&行政院&开火。
  台湾&立法院&23日举行院会,针对公务人员退休金与年终慰问金的问题,35位绿营委员主张全部删除年终慰问金。
  之前,台湾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强调,政府应停止发放,但也应对早期低阶、低薪的弱势退休公务员有替代的配套措施。
  民进党团书记长蔡其昌更是认为,退休军公教年终慰问金&于法无据,一毛都不能留&,&行政院&不能以排富为借口,行掩护违法编列之实,让退休者领取无法源依据的慰问金,是陷他们于不义。
  针对突如其来的反对意见,蓝营反应迅速,及时作出调整。台湾&行政院&院长陈冲23日公布退休军公教年终慰问金调整方向,发放人数从约42万人减到4万人。经费由192亿元新台币(下同),减到约10亿元。调整后只有2类退休军公教人员将可领取年终慰问金:第1类是原月退休俸2万元以下的退休人员或遗眷,第2类是因作战或演训而受伤死亡残废的退休人员或遗属。新制将在明年初上路。
  对于台&行政院&的行动,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行政院快速找出解决方案,且兼顾&照顾弱势&及&关怀忠良&两项原则,正当性足够。
  马英九也表示,&台湾能有今天的发展,军公教发挥很重要的稳定力量&。他要求行政院全力捍卫公务员尊严。
  退休&军公教&人员慰问金制度之争并没有因慰问金发放人数调整而停歇,争议在持续发酵,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论。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行政院决定删减年终慰问金发放对象,虽缓和民意压力,但政府补贴退休军公教18%优惠存款的部分就逾八百亿元,还有补贴公营金融机构13%优存、发放子女教育补助金、水电费减免等特殊优惠,党团希望&朝野&共同面对国库困窘沉z,一起检讨逐年降低,订定落日条款,健全国家财务。
  民进党中执会24日决议成立专责小组,通盘检讨并推动军公教退休及保险制度合理化的改革。
  但也有人反对过分地鞭挞退休军公教慰问金制度。如前&立委&沈富雄认为军公教人员因为信赖保护原则,根据法源领取月退俸年终慰问金并不违法,军公教人员牺牲奉献给&国家&,却要承担劳保局破产危机的这个责任,这不合理。
  邱毅认为,&政府&改革改成斗争、革命,&枉顾军公教人员尊严&。过去军公教薪水低,但是&国家&需要公务员来服务,为弥补这些愿意投入军公教职务的人,才决定发放慰问金,然而&政府&不能这样改革,被改革对象非常委屈。
  台湾自由时报25日发表社论,为了台湾的长治久安,必须正视问题,限时提出彻底治本的改革方案,才能响应民意的要求。
  综合此次台湾退休&军公教&年终慰问金之争,一项历史遗留问题,遭遇现实的挑战(劳保危机),在多元的政治力量对垒的过程中得到迅速调整,并持续扩散影响,进一步推动痼疾改革。
  台湾退休&军公教&年终慰问金覆盖的人群广,涉及40多万人,对于此项制度的改革,蓝绿营之间的观点并非对立。甚至民进党内部也有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应该全盘删除,但是苏贞昌等人不想失去部分选民的支持,考虑折衷方案,并非激进反对。
  而执政的国民党,面临&在野党&的挑战,也没有负隅顽抗,陈冲多次表示要谨慎处理,马英九也表示要兼顾照顾弱势与公平正义,抓住难得的机会做必要的改革。
  陈冲的迅速反映,及时削减发放人员数量和发放金额,反而让民进党措手不及。有民进党人士就此批评苏贞昌,迟未定调提出解决方案,让&行政院&即时端出止血政策。绿营原本有一盘好棋却落到优势尽失。
  如此可见,即使是对立的政党,在一些议题上也可能取得共识,推动改革的进行。
  而且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各个政党还可能争相改革,成为改革的先锋,占据民意的优势。如果能够在政党之间形成竞争态势,多做有利于选民的决策,帮助政党获取选票的同时,让选民获利更多,让政府朝更正确的方向行走,实现多赢,何乐而不为呢?
| 责任编辑:邵梓捷
对本文发表看法,请电邮:,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来信栏目并获赠图书一套。
【把文章分享到
------分隔线----------------------------
因为历史与政治种种因素的交织,每一个世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与特色,从而形塑了属于...
【摘要】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香港昂船洲海军基地,检阅解放军驻港部...
野火的历史任务 1982年夏天,岳父母远从台北飞到美国旧金山湾区,来参加他们女儿的毕...
台湾人今天的民主素质是靠抗争启蒙的,从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开始,1895年~1915...
座谈会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召开 中评社香港7月24日电/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月刊数...
7月15日是台湾解除戒严25周年纪念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15日上午出席2012年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劳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