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能打仗为什没有去抗美援朝纪念馆

帖子主题:关于贺龙徐向前两位元帅的问题
共&24220&个阅读者&
军号:2291610 工分:518
左箭头-小图标
关于贺龙徐向前两位元帅的问题
贺龙和二位元帅在中都担任了什么职务,一野到四野再加上,这五个主力部队都不是他们领导的。十八是元帅创建的,难道徐帅在时期只是一个?贺龙后来又怎么接管了十八兵团?望哪位仁兄指点一下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关于贺龙徐向前两位元帅的问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18096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北伐时期,如果没有卓越的胆色与军事才能,能从一所谓不良青年打到20军军长?没有对共产党绝对的信任与忠诚,能不被蒋介石重视不惜财力,物力,高官厚禄拉拢?在共产党最艰难,孱弱时,毅然而然的带着自己的部队投奔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时,部队没有缩小,反而还壮大了。抗日初期,120师是发展最好的。一年不到,从9000人扩到40000人。毛某人都笑呵呵的说:贺老总撒豆成兵嘛。就是后来,在那贫瘠的陕北与晋西北地区发展生产,拱卫延安。做的是无名英雄。一手拿枪,一手拿犁就是贺老总提出来的。经略晋绥时,向各部队,中央机关输送了多少人才,给养?还把晋绥做成了共产党的一块优秀的实验田,在国家行政,法律,金融,经济建设各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并且赢得了民心和在国际上的口碑。党叫干啥就干啥。我以前是军阀,现在变成了红军。你从前是红军,现在变成了军阀。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而你又变成了猴子。在这里,我比你进步。这就是贺龙元帅。元帅之军衔是他应得的。让他先进成都更是对贺龙元帅所做的工作的认同,对他这个人的尊重。事实证明,不管是在党,政,军,经济建设各领域,我们的贺老总都是有大成就,大贡献的。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191756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贺是红军创建时土匪头子的代表。对当时红军占住根据地有恭现。是井岗山的代表。实际上称帅勉强,和朱一样被高存没实权了 。他也没大兵团直挥能力。。。。。徐是科班出身实际担华野右翼老总和聂一起担任华北 军区的老总。其 实要是在一个野司的话徐和陈庚就是人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6397 工分:176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15楼的发言:贺龙:
46年6月,晋绥军区司令
47年6月,晋绥军区司令
48年9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
49年6月,西北军区司令
50年2月,第2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司令
徐向前:
45年11-1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
47年7-8月,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
48年1月,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
48年5月,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
48年9月,华北军区副司令、1兵团司令
49年2-3月,华北军区副司令、18兵团司令
49年6-7月-54年2月,华北军区副司令......党史人物纪念馆&&贺龙纪念馆&&回忆怀念贺龙同志与西南三线建设程子华[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贺龙同志是我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军事家。关于贺龙同志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立马戎枪的事迹是尽人皆知的。我想讲一些贺龙同志与西南三线建设的事情。建设战备后方在六十年代,毛主席曾多次讲过,美苏要争霸世界。他们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同时也不放弃亚洲。为了防止敌人发动侵略战争,毛主席一方面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另一方面积极着手战略部署。未来战争对物资的依赖性比过去大了。建设战备后方,也就是工业部署问题,它不仅要有军事工业,也要有其他工业。过去,我们是靠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转而装备自己;今后,我们必须靠自己生产的飞机、大炮、坦克打击敌人。因此,必须有巩固的后方。经过毛主席批准,这个战备后方就建设在祖国的西南――云、贵、川。建设的重点是攀枝花钢铁基地,常规武器配套和成昆铁路。这时,贺龙同志是中央军委副主席,主管军工生产他深刻了解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并身体力行地去落实。贺龙同志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具体的深入的领导了这项工作。在“文化大革命”前,西南三线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他除了作出一系列指示外,并两次亲临第一线视察工作。正因为如此,在“四人帮”猖狂之时,曾编造了一个“二月兵变”的谎言,胡说什么贺龙同志是兵变的“主谋”,西南三线是兵变的基地。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说西南三线还建造了“地下宫殿”,成立了“兵变指挥部”。现在,如果有人要问贺龙同志到西南三线是干什么去的,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地回答:是落实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去的,是为了建设一个巩固的战略后方。“四人帮”所说的“兵变指挥部”,是对工作在西南的广大党政军干部的最大诬蔑。“四人帮”所说的“地下宫殿”,就是指的成昆铁路的关村坝涵洞,现在这条铁路已经通车了,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这个涵洞,大家都看到了。把一个铁路涵洞说成“地下宫殿”,只能证明“四人帮”的无耻和卑劣。贺龙同志视察西南三线感人的事情是很多的。大家知道,这时他年事已高,又患有高血压症,但对每一个工厂,每一个建设基地都抓得很紧,而且要亲自看一看。当征求他对一项工程的意见时,他总是说:“我还没有看呢,让我谈什么?”只有当他看了,了解了实际情况后才发表意见。记得有一次,贺龙同志要视察一个拟建的工业基地,那里不通公路,贺龙同志就坚持步行,他走在前面,警卫员拿一个小凳跟在后面,贺龙同志走累了,就坐在小凳上休息一下再走。就这样,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视察了整个工地。几是见到这一情况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但万万没有想到,贺龙同志这种不辞辛苦、身体力行地落实毛主席战略部署的行为,竟被“四人帮”诬陷为搞兵变,成为他们陷害革命前辈的借口。热情关怀三线建设贺龙同志第一次到西南三线,是一九六五年四月。这次是先后跟朱德、董必武、聂荣臻等同志一起去的。他视察了重庆的工厂和施工现场,详细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贺龙同志在听取汇报时,当听到好人好事或工作取得成绩时,他总是爽朗地放声大笑,连说:“很好!很好!”“我支持你们,你们干吧!”贺龙同志非常关心建设速度,他一再说:“我们的工作有个争取时间的问题,要抢时间,加快建设。”“战争是今天打响,明天打响,谁也不知道,凡是战时急需的,早些准备就对了。”贺龙同志一再告诫大家,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反对大、洋、全。当一次谈到某一工厂时,他说:“为什么要搞得那样大呢?坐上汽车也要跑一两个小时。”“搞得小一些不成吗?要注意隐蔽,多利用山洞,否则敌人一炸都完了,还搞什么生产?”他又说:“在北满炼钢,重庆造炮,这都是帝国主义整我们的办法,一定要在当地配套。”“稀土钢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有什么不好,非进口镍不成?”贺龙同志热情支持三线建设中的新生事物。有一次,当他听到重庆浦陵机器厂由于正确处理了工农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土建、设备安装到投产的迁建任务时,他说:“你们以后往后方搬迁工厂,要学习浦陵机器厂的建设经验,这样又节省人力、物力,又节省时间。他们搬迁的组织工作做得很好,各有关部门配合得也很好。”他又说:“关于这个厂的建设,主席谈了一次,说他们组织工作做得很不错。主席说:‘这样搬迁很好,以前的建设中,多快好省那几个字,都没有全用上,现在这个厂都用上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在贺龙同志的支持下,浦陵机器厂的搬迁经验,得到了全面推广,对于西南三线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亲临视察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是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这个基地选择得是否适当,将影响着整个西南三线建设。可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建设项目。在第一次视察的一年以后,即一九六六年三月,贺龙同志又来西南三线视察,并且一定要看看攀枝花。大家一方面为他的负责精神所鼓舞,另一方面又为他的健康担忧。这时,攀枝花还不通火车,坐汽车要绕会理县,有两天的路程。同时,牙龙江大桥也未修通,路程是很艰险的。随行医生也极力劝阻,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临行时,还邀请王新亭和杜实行同志同行。这次,贺龙同志沿途还视察了西昌地区,听取了当地领导的汇报。贺龙同志一方面肯定了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严厉批评了这个地区的农业落后面貌。贺龙同志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你不抓农业,就不能改善人民生活,能代表人民吗?西昌地区已解放十多年,为什么农业没有根本改变面貌呢?你们要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不抓生产,不关心人民的生活,能不脱离群众吗?”在攀枝花,贺龙同志详细地听了汇报,视察了地形,当他确实了解这个地区具有铁矿丰富、辅助材料基本齐全、煤炭资源距离较近、水力资源蕴藏量大和便于防空等优点时,对建设这个基地非常满意。多年不唱歌的贺龙同志,这时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回忆贺龙》(续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6397 工分:176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龙雀兵
在第24楼的发言:对于徐向前元帅,大家也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心目中善于打仗的将领无非是林彪、彭德怀、刘伯承这些人。
  其实,无论在指挥艺术还是胆略方面,他们跟徐向前比起来,都差了那么一截。
  徐向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他是中共最能打仗的两位军事家之一(另一位是粟裕大将)。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徐向前的功绩被淡化了,他那曾经威震敌胆的英雄事迹和赫赫战功,被官方宣传和历史教科书有意无意地隐去了,所以人们不了解他并不奇怪。
  这篇文章就是要介绍徐向前这位被埋没的天才军事家、解放军最优秀......徐向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生于日。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春,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到国民军第二军第6混成旅任教官、参谋、团副等职。1926年11月到武汉后,任南湖学兵团指导员。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曾率学生队参加攻打叛军夏斗寅部,后被派往张发奎部任司令部参谋。1927年后,历任工人赤卫队第6联队队长,工农革命军第4师第10团党代表,4师参谋长、师长等职。1929年6月,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派往鄂东北,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春,任第一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1931年初,第一军与第十五军合编为第四军,任军参谋长。协助军长旷继勋等指挥部队连续挫败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第一、第二次“围剿”。7月,任第四军军长。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组织指挥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1932年10月,由于敌人强大和张国焘战略指导的错误,鄂豫皖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被迫撤出鄂豫皖苏区,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指挥所部抗击国民党军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曾获金质红星奖章。1936年7月,第四方面军与第二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8月,再次率军北上,指挥了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会宁会师后,中央军委指示,第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出席了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被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1938年4月,率第129师和第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省南部,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到山东,任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后任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月,指挥临汾战役,以大部分新组建之部队,攻克设防坚固的临汾城。6~7月指挥晋中战役,以6万兵力歼国民党军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初,带病组织指挥太原战役,任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4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起,任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参与领导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83年6月~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他是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日在北京逝世。在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发表过多种军事论著。著有《徐向前军事文选》和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你觉得解放后的徐向前怎么样??但徐帅解放后身体不好确实事实,这才有了聂帅粟裕代总长任总长的情况出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909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于徐向前元帅,大家也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心目中善于打仗的将领无非是林彪、彭德怀、刘伯承这些人。其实,无论在指挥艺术还是胆略方面,他们跟徐向前比起来,都差了那么一截。徐向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他是中共最能打仗的两位军事家之一(另一位是粟裕大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徐向前的功绩被淡化了,他那曾经威震敌胆的英雄事迹和赫赫战功,被官方宣传和历史教科书有意无意地隐去了,所以人们不了解他并不奇怪。这篇文章就是要介绍徐向前这位被埋没的天才军事家、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希望能够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一、徐向前略传徐向前(),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9年,徐向前受命赴湖北开创鄂豫边区根据地。1931年11月,徐向前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时年30岁。期间,他成功运用“围点打援”战法,指挥红军先后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6万余人。1932年,徐向前率部西征,开辟了川陕根据地。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反三路围攻、仪南、营渠、宣达、反六路围攻、强渡嘉陵江等著名战役,歼灭国党军队10余万人。1936年10月,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因中央军委的战略错误,加上前线指挥员缺乏机断专行的权力,西路军最终全军覆没。1937年抗战爆发后,徐向前先后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参与创建了太行、冀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中央害怕尾大不掉,以召开七大的名义将徐向前召回延安,并任命其为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从此不再担任方面军大员。1947年6月,徐向前病中请缨,来到山西指挥作战,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北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徐向前以惊人的毅力,在担架上抱病指挥,仅凭刘邓大军走后留下的6万地方部队,先后取得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四大战役的胜利,消灭阎锡山部队近30万,山西获得完全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徐向前出任我军首任总参谋长。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1978年,徐向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90年9月,一代元戎徐向前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二、赫赫战功,独特的指挥艺术据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回忆,刘帅生前曾经说过:我军有两个人最会打仗,一个是徐总指挥,一个是粟司令。这是一个非常公正的评价。作为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徐向前有着过人的胆识,敢于打大仗、硬仗、恶仗;他有超人的谋略,善于以弱敌强,以少歼多,出奇制胜,运动歼敌。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先后开创了全国三大苏区中的鄂豫皖和川陕两大苏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是战斗力最强悍、战绩最辉煌的红军。在最为艰难的红军战史上,全国红军的歼敌总数为60余万人,而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其歼敌数就有近40万人,占红军歼敌总数的60% 。徐向前不仅善于指挥作战,其军事理论也极富创造性。他是我军唯一一位不受毛泽东影响,由自己独立创造并形成完整军事思想体系的杰出军事家。早在鄂豫皖时期,徐向前就和戴克敏共同起草了《军事问题决议案》,将红军的游击战争经验概括为七条原则:(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对照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造的“十六字诀”,可以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当时消息闭塞的情况下,能够独立总结出如此相似的作战经验,足以证明徐向前过人的军事才能。1930年6月,徐向前率领红一师800余人向平汉路出击,首先袭占了杨家寨车站,郭汝栋第二十军两个连,在睡梦中全部被歼。第二仗在杨平口用诱伏手段全歼郭汝栋一个正规团1200余人,首创鄂豫皖红军歼敌一个团的范例。第三仗夜袭花园镇,全歼敌一个团1400余人。在一个多月内,徐向前指挥红一师,三战三捷三扩编,歼敌4000余人,并使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1931年11月,刚刚上任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一反过去内线作战、长途奔袭的战法,决定先发制人,围点打援,连续发动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6万余人。在商潢战役中,蒋介石的嫡系主力第二师遭到毁灭性打击,该师师长汤恩伯狼狈而逃,险些被俘。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3万余人,为鄂豫皖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捷,徐向前军事生涯的辉煌篇章。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尚未展开即被粉碎。徐向前的威名,震动了武**南京。在川陕根据地,徐向前从当地的地势、敌情、我力等条件出发,创造了“收紧阵地”这一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反围攻作战形式,它与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的“诱敌深入”战法也有相似之处。按照这一方针,徐向前指挥红军打破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其中反“六路围攻”战役歼敌8万余,创下了红军歼灭战的最高纪录。1935年3月至4月,徐向前发动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勇猛顽强,神速果断,连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平武、彰明、北川等8座县城,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涪江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共歼川军12个多团1万余人,为中央红军入川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创造了红军战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的范例。假如没有强渡嘉陵江战役,假如没有红四方面军的强力配合,中央红军极有可能重演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剧。1935年8月,毛泽东、徐向前率领右路军进抵班佑地区。徐向前主动请缨,发起包座战役,运用“攻城打援”战法,歼灭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5000余人,打开了北上通道,并且缴获了大批牦牛、骡马、粮食、弹药等红军急需的军用物资。最难能可贵的是,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在过草地后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在敌我兵力相当,且武器装备不如敌人的情况下,仍然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表现出极其惊人的攻击精神,获得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38年春,徐向前率一部兵力去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他创造性地贯彻毛泽东关于发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首次提出“创造平原地‘人山’”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冀南地区游击战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提供了新鲜经验。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用坑道爆破的方法攻克山西重镇临汾,接着又以6万之众横扫晋中,运用包抄、围攻、声东击西、前牵后逼等灵活机动的战术,将阎锡山的精锐野战兵团大部歼灭,把战线一直推进到太原城下。在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听到徐向前汇报晋中战役情况时插话说:“唉呀!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8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向前指挥才能的赞扬。从外表上看,徐向前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木讷。实际上,徐向前的指挥风格与其外表恰成鲜明对比。在广州起义和海陆丰的艰苦战斗中,他锻炼出非凡的勇气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刚到鄂豫皖任副师长时,师长已牺牲,部队也只有黄麻起义后留下的300多名农民战士。头一次带队上阵,敌人的机枪扫过来,没经验的战士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徐向前却站在那里岿然不动,从此在部队中树立起威信。此后,哪里战斗激烈,他就拿着驳壳枪出现在哪里。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回忆说:“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红四方面军善打硬仗、恶仗,是跟徐向前的指挥风格分不开的。越是硬仗越向前。他的这股硬劲,在1948年的临汾战役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是役,他根据解放军炮火不强、城坚难摧的情况,决定采用“土行孙战法”,依靠坑道爆破解决战斗。当部队以土工作业逼近主城墙时,敌人用一切手段破坏。解放军共挖掘爆破坑道十五条,掩护坑道四十余条,除去被敌人破坏部分外,最后只有三条坑道能挖至城墙下,部队伤亡很大。关键时刻,徐向前号召“要坚持最后五分钟”,他对部下说:“就是胡子白了,也要打下临汾!”总攻时,两条坑道内所装一万八千斤炸药同时点火,将厚厚的城墙炸开两个五十多米宽的口子,八纵二十三旅首先突入城内,战后被命名为“临汾旅”,为我军唯一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师(旅)级作战单位,也是我军部队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最大作战单位。此役为解放战争中最为典型的坑道爆破攻城战术。徐向前极善于带兵,特别是能在短期内将素质较差的地方部队整训成无坚不摧的雄师劲旅。他到鄂豫皖才两年多,便将只有300多人的农民武装带成拥有4万人的红四方面军。1932年底,徐向前率领四方面军千里转战,创建了川陕根据地,仅用两年时间,就使部队由1万4千人发展到8万之众。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后,徐向前将晋冀鲁豫的6万地方部队集中起来,编成华北第一兵团,接着发动凌厉攻势:下运城,克临汾,横扫晋中,围攻太原,一路凯歌,所向无前,显示出极其旺盛的攻击力。徐向前治军严明,军令如山,特别注重部队战斗作风的培养。在作战过程中,他特别要求“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打”、“坚持最后五分钟”、“跑不动爬也要爬到战斗岗位上”。他经常说:“当一个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胆大心细,抓住战机,英勇果断,不顾一切!”、“作战之前静如处子,缜密思考,周到部署;一上战场,要胆大包天,像出山猛虎,不吞掉敌人,决不罢休。”、“对于弱敌,要把它当强敌来打;对于强敌,要把它当更强的敌人来打”。他强调:“打歼灭战对敌人要狠!对自己指挥的部队,在歼灭敌人的行动上,也要狠!不怕疲劳、伤亡和消耗。”、“你觉得自己最艰苦、上不去、顶不住的时候,往往也是敌人最困难的时候,谁能硬着头皮打,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胜利。”徐向前就是这样把红四方面军培养成一支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敢打硬仗恶仗的钢铁雄师。后来的华北第一兵团就是直接继承了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乃是典型的徐向前风格。三、林彪、刘伯承、彭德怀,与徐向前的比较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林彪、彭德怀、刘伯承等人当作我军最杰出的军事家,其实,他们无论是指挥艺术还是胆略方面,都比不上徐向前。林彪打仗的特点是精于计算,不打无把握之仗;擅长指挥游击战和运动战(尤其是奔袭战、追击战);但指挥阵地战底气不足;而且他指挥的大多数战例都是以多打少,以优胜劣,很少有以少胜多的战例。最为严重的是,林彪的战略才能不足(虽然有过几次精妙的建议,但总体来看不行),且缺乏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应有的胆魄和眼光,在历史上屡犯错误。其中最著名的是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长征中的“会理风波”,抗战初期先是主张“到陕南去打游击”,后又提出要跟日本人“打大规模的运动战”,解放战争中三战四平不下,辽沈战役打锦州时犹豫不决,特别是在中南战争打白崇禧期间所犯错误更多,与陈赓争论事件等等都是其军事生涯的污点。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林彪在东北这个条件最好的根据地上,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辽沈战役前,林彪指挥的东北解放军总共歼敌不过40万,这点可怜的战果跟同时期的刘伯承、粟裕等人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辽沈战役,林彪以70余万对敌人55万,歼敌47万;平津战役,林彪以百万大军对敌60万,歼敌52万。比起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以36万歼敌44万的战绩来,林彪确实逊色不少。林彪拥有中共实力最强大的东北野战军,却打出了五大野战军中排名第三的战绩,仅比彭德怀部和聂荣臻部强,其指挥能力实在令人咋舌。刘伯承善于打巧仗,用兵灵活机动,出奇制胜,且军事论著丰富。刘帅的代表作有七亘村、神头岭、上党、平汉、陇海、定陶、鄄城、巨金鱼等战役战斗,它们都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刘帅的最大缺点就是“巧则巧矣,威猛不足”。当年的虎狼之师红四方面军(后来的刘邓大军)在刘伯承的手下变得“欺软怕硬”,缺乏旺盛的攻击精神,打不得大仗恶仗;后来挺进大别山,部队严重畏敌避战,特别是对于白崇禧的桂系部队,碰都不敢碰。为此刘伯承曾一气之下专门开了一个“安卵子”会议,大骂手下将领“没卵子”。其实“世上没有不能打的兵,只有不能打的将”,主帅的指挥风格对部队战斗作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故毛泽东用刘伯承取代徐向前,在军事上实在不是什么英明之举。彭德怀作战勇猛,饶有胆略,用兵灵活,经常以少胜多,但也存在严重不足:有时过于蛮打蛮干,且思虑不密,大胜之后经常大败,虎头蛇尾。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的榆林战役和西府陇东战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皆是如此。徐向前用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敢打大仗恶仗,具有超人的胆略,打歼灭战时“胃口”大得惊人,经常以少胜多,甚至以少歼多,步步出敌不意。在苏家埠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徐向前敢以不足2万人的兵力围歼敌2万多人;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役中,他以8万之兵对敌20余万,结果歼敌8万;在临汾战役中,他以数万地方部队围攻72天,硬是将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卧牛城”一举拿下;接着仅休息20来天,又以6万疲劳之师秘密北上,连续作战,在一个月之内横扫晋中,连克14座县城,歼灭阎锡山军队10万之众;在太原战役中,他又以劣势的兵力长期围困太原城,并攻克太原之重要据点“四大要塞”,歼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徐向前比其他元帅优秀的地方就表现在这里!而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共大部分将领都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成长为军事家的。唯独徐向前是个例外,他的军事思想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且自成一家,独具特色,其用兵思路跟毛泽东惊人地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徐向前比其他元帅更杰出的地方。在这方面可以同徐向前相提并论的,唯有粟裕大将。(如果单论战功的话,粟裕甚至已经超过了徐向前,在解放军中无人能比)粟裕指挥作战,想他人之不敢想,打他人之不敢打。黄桥战役、天目山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无不如此。不仅出敌人之不意,有时候甚至毛泽东都想不到(孟良崮和豫东战役)。粟裕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而且在战略上有独到的见解。解放战争初期建议内线作战;后来建议暂不渡江南进,在中原打大歼灭战;建议进行淮海战役等等。这些卓越的战略建议,对解放战争进程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粟裕是解放战争无可争议的第一功臣--这些,都是粟裕的过人之处,他在中共将领中是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以上的结论,只有深入了解各位将帅的事迹及他们的战例之后才能得出,因此遭到非议也是很正常的。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个中曲直,非博学者不能明也。四、军事天才被埋没的原因为什么徐向前这样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在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一直得不到重用,最终被埋没呢?1935年,长征会师之初,一、四方面军的实力对比为1:8,极为悬殊。毛泽东同志深感自身力量的单薄,对四方面军将领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特别是对徐向前,更是费尽心机。因为四方面军长期在张国焘的训导下,几乎所有将领都成了他的心腹(不服的早都杀光了),因此,尽管中央极力争取,但四方面军多数将领态度还是比较高傲和蛮横,这让毛泽东有些恼火,影响他以后一生中对待四方面军将领们的态度。但其中是有区别的:陈昌浩、王树声、孙玉清、王建安等人对中央表面还算客气,但明显冷淡而且有很深隔阂;黄超、李特、何畏、余天云等人则连基本的礼貌都不讲,根本不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人放在眼里;徐向前、李先念等人态度就比较好,对中央领导比较尊重,所以,他们就成了毛泽东内部“统战”重点争取的对象。但徐向前在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跟张国焘走,这让毛泽东有些失望,也使徐向前在此后一生中被毛泽东视为圈子外的人。1935年9月,右路军过草地后,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为实现其保存红四方面军的实力和控制整个红军的野心,坚持挥兵南下。在这个关键时刻,9月9日晚,毛泽东亲自来到徐向前的住处,问道:“向前同志,你的意见怎么样?”实际上是想看看徐向前的态度。徐向前作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如分成两半恐怕不好。”毛泽东没再说什么,遂告辞而归。当夜,毛泽东秘密率红三军团单独北进,逃离四方面军控制区域,向俄界的红一军团靠拢。其实,聪明的徐向前不会不明白毛泽东的来意,但还是婉言相拒。作为红四方面军创建者,他虽然知道南下不利,但内心极不愿把左右两路军分开,最终感情战胜了理智,选择了南下,犯了他“终身抱憾的错误”。可以想象毛泽东当时的悲凉心情,由于自身力量弱,四方面军中竟没有一个高级将领愿意支持他。可以想象当毛泽东独自率一、三军团仅仅7000人北上时,他是如何看待这支忠心耿耿跟着自已的部队的,可以想象这7000为什么以后会出这么多的元帅将军高级干部,可以想象当时同样级别的四方面军将领为什么一直受到打击和压抑。争取徐向前的失败,影响了毛泽东对徐向前的看法。但不管怎么说,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创建者,是红四方面军的旗帜,具有非凡的影响力;而且在所有四方面军领导人中,徐向前对中央还算是尊重的,特别是徐向前在关键时刻说了一句“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阻止了两军火并,救了毛泽东一命。因此,毛泽东以后也没有和徐向前计较,但是,他对徐向前和彭德怀、林彪、罗荣桓、陈毅等嫡系是有区别的,只是选择了徐作为“四方面军的代表”存在而已。他经常说:“向前同志是个代表啊!什么代表呢,就是代表革命军队中的四方面军。”和林彪、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人相比,徐向前在军事才能方面不差什么(甚至超过了他们),但差的就是对毛泽东的忠诚。故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就基本没担任什么重要职务了。抗战初期,徐向前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手下正是自己一手创建的原红四方面军部队,而师长却是中央空降下来的刘伯承——中央对徐向前的打压可想而知。1938年,徐向前刚在冀南平原搞出一片大好局面,就被抽调到当时最复杂、最乱的山东去当第一纵队司令员。但徐向前竟然又创造了奇迹,短短一年之间,便使山东局面大为改观,根据地和军队的数量迅猛发展。1940年中央想召开中共七大,将徐召回延安,而中共七大最后直到1945年才召开,徐向前同志只好当了几年抗大校长和晋妥联防军副司令员——征战之材用来教书,譬如宝刀劈柴,真是莫大的浪费!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徐向前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眼看着刘伯承、粟裕、彭德怀等战友驰骋疆场,叱咤风云,而自己只能呆在延安后方教书、发展生产,其心中之悲凉可想而知矣!解放战争最后两年,在后方的徐向前再也呆不住了,经过争取,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准来到山西。面对山西这个烂摊子,徐向前又一次大出毛泽东的意料,以不到6万人的地方部队,接连发动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战役,秋风扫落叶般解放了山西全境。这是徐向前军事生涯的最后辉煌,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异彩纷呈。然而,再怎么精彩,也只是一个次要战场的辉煌而已,徐向前的军事天才,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但排名却倒数第三,连贺龙、陈毅和罗荣桓这三位不以军事指挥见长的都排到他前面去了,真可谓是“委屈的元帅”![主要著作]在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发表过多种军事论著。曾著回忆录《历史的回顾》(1984)。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1598 工分:4228
左箭头-小图标
贺老总在南昌起义之前就是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他当时拥有一万多人枪,在宁汉合流之后,既没有投靠蒋介石,也没有效忠汪精卫,而是放弃城市的高级地位和现代化生活,跟着共产党上山下乡,的确不是一般人,特别是拥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能做出来的,比如蔡廷锴,他也参加南昌起义,但不久即反悔了,而贺龙始终坚持革命,服从大局,文革时居然被打成军阀
真是岂有此理,要是人家是军阀,人家当初干嘛参加南昌起义,跟着毫无军事本钱的我党干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21997 工分:5
左箭头-小图标
贺老总要是在现在,就为那点破事聚众闹事,简直就是(以 卵击石),肯定会死的很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448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卖酒求荣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网络小菜鸟
在第5楼的发言:楼上诸位,我不是问两位元帅的水平问题,而是问他们的职务
贺龙的基本部队在南昌起义后瓦解,贺龙且脱离了队伍(上井冈山是朱德带队的);
徐向前的基本部队在四方面军。
此二人的革命资历足够评元帅的了。
职务都是中央军委委员....比什么军区司令,兵团司令的职务高很多很多...比方说一个政治局委员没什么具体职务要比一个省委书记职务高是一个道理....国军高参级别要比师长团长高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935 工分:19860
左箭头-小图标
贺龙在八路军当个师长,在抗战中算是满意了。129师是四方面军改编的,是徐向前的底子,但刘当师长,徐当了副师长。不过徐在抗战里还是有一定发挥的余地的。解放战争时更加不得志,手上兵少还是地方部队。 这肯定不是能力被怀疑的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和亲疏远近的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卖酒求荣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网络小菜鸟
在第5楼的发言:楼上诸位,我不是问两位元帅的水平问题,而是问他们的职务
贺龙的基本部队在南昌起义后瓦解,贺龙且脱离了队伍(上井冈山是朱德带队的);
徐向前的基本部队在四方面军。
此二人的革命资历足够评元帅的了。
职务都是中央军委委员....比什么军区司令,兵团司令的职务高很多很多...比方说一个政治局委员没什么具体职务要比一个省委书记职务高是一个道理....那样的话,就按7大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做标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2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陈毅、聂荣臻、贺龙、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叶剑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9584 工分:2223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他们本身就代表一个方面军,自打到了陕北就一直被搁置二线了,按说八路军整编 朱作为总司令 彭是副手
林是师长 贺是师长
徐帅 是否应该是师长?而且 第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一直是最肥的啊,可惜是副手 包括在林受伤后仍然不能提拔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 贺 徐 一直被放在大后方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才华算啥?你有机遇吗? 楼上说西征徐帅有责任,没事情你坐好了想想:陕北到新疆有多远,有多少无人烟的地方 率领了一群疲惫之师不光要打败沿途的武装 更要打通一条通道,不要说长征,那个是打了走 这个打下后还要建立自己政权,保证苏联的物资援助,如此艰难的 重要的任务 为甚不交给能征善战的彭大将军?多谋善战的 林总?说难听点
估计会被删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贺龙刚好不在延安,于是彭总以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的身份暂代其职,一代到底。贺老总会不会很郁闷?呵呵!45年9月17日,中央拟订了“关于力争东北,控制热察之战略计划及部署”,并将此计划电告在重庆谈判的毛、周,其第四条为: “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李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强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无此领导机关负责,巩固热河是不可能的。”毛、周回电同意了此计划。可见所谓徐帅不被重用是没有依据的,不过一来徐帅身体不好,二来林彪当时原本安排去山东,已经在路上了,去东北更方便、及时。老实说,以徐帅后来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的病况,去东北苦寒之地,并非好事。47年8月1日成立的8纵(也就是后来的60军),仅1.76万人,成立的第2天,掩护陈谢渡河的22旅就被陈赓拐跑,后来成了14军41师,徐帅凭手里1.1万人,加上地方部队,面对阎锡山及胡宗南一部达20余万之众,取得这样的战绩,因此,无须质疑徐帅的军事才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6229 工分:3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网络小菜鸟
在第5楼的发言:楼上诸位,我不是问两位元帅的水平问题,而是问他们的职务
贺龙的基本部队在南昌起义后瓦解,贺龙且脱离了队伍(上井冈山是朱德带队的);
徐向前的基本部队在四方面军。
此二人的革命资历足够评元帅的了。
职务都是中央军委委员....比什么军区司令,兵团司令的职务高很多很多...比方说一个政治局委员没什么具体职务要比一个省委书记职务高是一个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10
左箭头-小图标
贺龙:46年6月,晋绥军区司令47年6月,晋绥军区司令48年9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49年6月,西北军区司令50年2月,第2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司令徐向前:45年11-12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47年7-8月,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48年1月,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48年5月,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48年9月,华北军区副司令、1兵团司令49年2-3月,华北军区副司令、18兵团司令49年6-7月-54年2月,华北军区副司令49年10月-54年10月,总参谋长大致如此,可能在月份上不同的资料略有出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072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上各位兄台都提到了大致几点,其一,贺龙属于吃资历和老本的。抗战中期后脱离一线,一直处于辅助角色。内战后期为安抚而特地让其率军从川北入川,并且严令其他部队不得进入成都,将成都的入城式光荣让给贺龙。是政治因素。里面固然有其二方面军非毛嫡系关系,但也有其缺乏指挥现代化大兵团作战才能的原因。华北在内战中被傅作义屡败丢了张家口,无论如何贺龙难辞其咎。当然聂荣臻也差不多。50年代后期让其参与军威日常工作分担林彪工作,正因为其资历更老也常有对林彪不敬表现,林彪也痛感难以相处。徐帅同样在西路军后坐了冷板凳,但内战中用留守二线兵团山西打得有声有色,不得不让人敬佩。至于太原,本来就是孤城,徐帅能将其困住,等到华北主力和东北重炮抵达也是圆满完成使命的。比起贺龙,徐帅更谦逊低调和谨慎,一直避免卷入政治漩涡才得以善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6059 工分:21089
左箭头-小图标
非嫡系,没办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5316 工分:1594
左箭头-小图标
不要小视贺龙,文革前毛曾说过,军委工作,林在林主持,林不在贺主持.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其他老帅如刘、聂、叶、陈、徐只能靠边站。如此可见.如果贺地位不高,林彪不会视之为眼中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7150 工分:498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tiexuerouqing
在第9楼的发言:当年评衔是有相当的规定的,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在所有的将帅中只有皮定均是毛主席给提高了一级,在当时的正军级中只有他是中将,那是因为中原突围的功绩。你讲的不全面吧,韩先楚也是毛提的上将,“韩有功,中晋上”韩开始被评中将,毛念其在朝鲜战场上的功劳特意提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1297 工分:9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网络小菜鸟
在第1楼的发言:贺龙和徐向前二位元帅在解放战争中都担任了什么职务,一野到四野再加上华北野战军,这五个解放军主力部队都不是他们领导的。十八兵团是徐向前元帅创建的,难道徐帅在解放战争时期只是一个兵团司令?贺龙后来又怎么接管了十八兵团?望哪位仁兄指点一下中国革命的军史是年,一共22年,不只是解放战争3年。一个人肚子饿了,吃了7个饼饱了,难道功劳都是第7个饼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4677 工分:24605
左箭头-小图标
当年评衔是有相当的规定的,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在所有的将帅中只有皮定均是毛主席给提高了一级,在当时的正军级中只有他是中将,那是因为中原突围的功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4935 工分:198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相比以前的辉煌,这两位元帅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都有点尴尬。贺龙的资历和功劳太大了,但他的军事能力在众多将帅当中不是太突出,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表现不太出彩。解放战争中担任过晋绥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大学校长,西北军区司令员。 主要负责西北的地方部队和财经后勤,辅助彭德怀。后来带领18兵团进军大西南并且担任了西南军区司令员,我想是为了让他成为‘封疆大吏’吧,有点补偿的意思。徐向前在解放战争当中担任过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 因为晋冀鲁豫的兵基本被刘邓带走了,徐向前只好靠组建和训练新部队重新起家,在解放战争中主要是和阎锡山作战解放山西,虽然带兵不多,仅仅几万(我记得大概是6万人),也就是个兵团级还是自己搞起来的,但以寡敌众,把老前辈打的挺惨。 其中临汾旅是我军历史上授予荣誉称号建制最大的部队。就是被张国焘的事情弄的,不过金子放在哪都发光,给点阳光就灿烂,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9347 工分:757
左箭头-小图标
贺龙,红二军团领导人;徐向前,红四军团领导人。二人都不是红军嫡系。为了收归兵权,此二人当然要作出牺牲了。这是政治上的需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4482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网络小菜鸟
在第5楼的发言:楼上诸位,我不是问两位元帅的水平问题,而是问他们的职务贺龙的基本部队在南昌起义后瓦解,贺龙且脱离了队伍(上井冈山是朱德带队的);徐向前的基本部队在四方面军。此二人的革命资历足够评元帅的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91610 工分:518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上诸位,我不是问两位元帅的水平问题,而是问他们的职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81582 工分:5521
左箭头-小图标
大哥去搞清楚历史真相再来发言!西路军的失败是谁的责任,后来已有公论!至于说到打太原后来还要靠彭德怀收拾残局更是不靠谱!事实是,徐帅当时身体太差老彭顺路来看望他就顺道请他一起帮忙指挥!而最后的总攻太原的命令,还是徐帅躺在担架上下达的!不清楚去看看《向前,向前》这部电视剧,多看点靠谱的历史档案!不要人云亦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0850 工分:134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一些看法:贺龙元帅是中共军队的元老,其在北伐中就成为军长,领导了南昌起义,又是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人,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其在解放战争一开始就在绥远战役中遭到失败,使中央对其失去信心,再没有机会指挥大的战役。后来率军进川参与了成都战役。贺龙之为元帅还是主要凭其早期的革命资历。徐向前元帅是中共军队的创建者之一。早在红军时期,徐帅就成为红四方面军的负责人之一。在解放战争中徐帅指挥一个兵团,打得阎锡山落花流水,特别在歼灭阎“闪击兵团”时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能力。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对西路军的全军覆没,徐帅不管怎样说都是有责任的,而且在解放太原时围攻半年也无进展,还是靠彭德怀收拾的残局。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7条记录]&分页:
&对关于贺龙徐向前两位元帅的问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向前打仗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