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谈大陆大饥荒为什么失掉大陆

辙乱旗靡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高清PDF下载
辙乱旗靡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txt下载
辙乱旗靡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电子书下载
辙乱旗靡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在线阅读
辙乱旗靡 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 download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1黄道炫:从蒋介石看国民党为何会失去大陆|蒋介石| 黄道炫_凤凰历史
黄道炫:从蒋介石看国民党为何会失去大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世界批评蒋介石的人批评得最到位的就是蒋介石本人,他曾经给自己下过断语:因循寡断、取巧自误。准确得不得了。
【全世界批蒋介石最到位的人恰恰是他自己】 问:您刚才讲到蒋介石在事功方面非常推崇曾国藩,毛泽东也是很推崇曾国藩的,只是后来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把曾国藩说成是&曾妖&。他们两个人为什么会推崇曾国藩,对推崇曾国藩有什么异同呢? 黄道炫:这恐怕是有不同的。毛推崇曾国藩和蒋推崇王阳明应该差不多,毛和曾都是湖南人嘛,乡党之见,我想当年中国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出生在那块,你的视野中最早出现的就是当地的一些传说、一些故事,蒋听到的是王阳明,毛听到的就是曾国藩,从小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成长过程中这种印象会有很深入的刺激,当年的国内舆论又这样推崇曾,小时候的印象和文字的言说一印证就会更加加深他的印象。我想毛对曾国藩的推崇可能就是一个很朴素的情感,未必会有太多的理性上的抉择,因为他也就是年轻的时候推崇曾,那个时候思想还是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思想成熟后,他很少提到曾国藩,我们没法判断毛对曾国藩的内心真实态度是什么,没有办法解读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推崇曾。 蒋虽然推崇曾国藩,但是他内心对曾是有看法的,曾经批评曾近于伪,当然这是早年,后来就不提了,早年恰恰可能反映他真实的内心世界。在那个时代,佩服曾、左、胡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绝大部分人都会这样,所以不管是蒋佩服曾、左、胡还是毛佩服曾、左、胡,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当时的一个普遍想法。只不过他们俩有名气了,大家就会注意到,而更多人根本就不会被大家注意。 问:您还比较过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读书习惯,您说蒋介石是读经的,毛泽东是读史的,不同的阅读倾向造成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影响呢? 黄道炫:其实很难说到底是他们的性格、思想不同导致他们一个读经一个读史,还是说读了经、读了史造成他们不一样的性格,或者说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的,这很难说。 但起码在刚开始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还是显现了他们的天性。我觉得人天生的成分有的时候可能会超过后天。他们两个的阅读习惯或许就源于先天。蒋也读史,但是中国史很少读,他会读外国史,比如他想了解土耳其革命,会读《土耳其革命史》中国史好像我真的没有在他的日记里面发现记录,毛读史是越到后面越读中国史。这个只能作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去了解。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来受的教育,蒋介石确实都比较注意&规矩&,戒慎恐惧,这也是每一个观察者都注意到的,&自省&在他的日记反复说到。全世界批评蒋介石的人批评得最到位的就是蒋介石本人,他曾经给自己下过断语:因循寡断、取巧自误。准确得不得了。他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批评自己,然后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这个大概就是蒋一生的特点吧&&批评进行时。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是做得最好的。 所以他读经,经书反求诸己、慎独,就像后来中共所谓&狠斗私字一闪念&,把自己的&私念&扼杀于萌芽之中。这是蒋一生思想显明的特质。 毛是一个非常讲求实际的人,经世致用,这大概是湖南人思想的一个特征,湖南第一个拿得出手的大家王夫之就是,这个确实有地缘传统在里面。所以他大概对经学这些东西是不感冒的,毛无拘无束,更注意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里说毛泽东走到哪儿都带着《水浒传》、《隋唐演义》这些东西,他特别爱看古代造反的小说。 黄道炫:对,他读小说。有次讲话还举例说&唐朝的时候,李渊有一个儿子叫李元霸&,李元霸是不存在的,小说中的人物。 【&集中主义过甚&是蒋介石对俄国的批评】 问:蒋介石也看马列著作,他对马列著作其实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他还是持批判态度,他是怎么批判这些著作的? 黄道炫:因为国民党是革命党,孙中山他们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都很振奋,蒋介石也非常振奋,都觉得找到了知音。他们不知道俄国革命到底是什么革命,反正是革命,他们是革命,我们也是革命,革命、革命,心心相印。蒋在1920年左右,学过一段时间俄语,准备去俄国。当时,孙中山让他到陈炯明的部队去帮助陈,蒋介石在陈的部队呆不住,就说现在像我这样的人到哪儿都一事无成,也许去俄国还可以做点事,其他地方都做不了什么,当时去俄国是他最大的心愿。他学俄语,刚开始也非常有决心,发誓一定要坚持下去,但是坚持了两三个月,依然是没有下文。 1923年,孙中山组考察团赴俄,蒋介石当团长去了俄国,实现了他的心愿。刚去俄国的时候非常兴奋,读马克思就是那个时候。但是10月份以后就很少读了,后来就开始读小说,比如《西游记》之类的,也读一些革命心理和革命技术的著作。他为什么10月以后就不读马克思了呢,日记里面好像也没有讲到过。倒是讲到过对俄国的判断,还有就是回国以后给廖仲凯写了一封信,批评俄国&集中主义过甚&,认为这样下去社会有被禁锢的可能。这是他的一个判断。 这个话怎么去理解呢?其实我们后来看蒋,他也一点没有不集中主义过甚,后来的一些党、军建制、做法,起码有仿效苏俄的成分。他是对集中主义有反感呢,还是对过甚有反感,这个过甚怎么判断?他是说苏俄过甚,还是只是觉得,从当时中国角度看有问题。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仅仅因为在苏俄遇到一些事情的刺激,还是读了后觉得马克思主义有问题,也很难说。在国内学界,比如杨奎松老师认为蒋从苏联回来以后很长时间里对苏俄保持着好感,后来的国共分裂和蒋的思想发展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杨老师这种看法当然可以继续讨论,但是起码我们真的很去从他在苏联的一些经历就判断他那个时候对马克思主义已经产生抵触。 政治人物的话语体系是很复杂的。比如,蒋介石在苏联的确感到&集中主义&有些问题,但是他未必认为就是我不需要的。即使有弊端我也可以拿来用,这是很多政治人物都会做的事情。就像暴力,很多人感觉到暴力有问题,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使用暴力。
[责任编辑:周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454730
播放数:754577
播放数:30968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失掉大陆的3个原因(当小说看一下)_大嘴侃历史-爱微帮
&& &&& 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失掉大陆的3个原因(当小…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夜海茫茫,“太康号”像只黑色幽灵般,在波谷浪涛间前行。蒋介石在甲板上呆呆地望着前面,暗自神伤。解放军自从渡江后,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本来就很瘦弱的脸上更加发黄。蒋经国寸步不离,生怕父亲经受不了打击跳海身亡。蒋经国走到蒋介石身后轻轻说:“父亲,还是回舱里吧,外面风大。”蒋介石很长时间没说话,还是呆呆看着远方,眼睛一动不动。过了好久他说:“经国,你说说看,我们为什么失败了?”蒋经国愣住了,这问题根本不能回答。他心里清楚,父亲明明知道为什么会失败。父亲曾经一手遮天,在二战中威望达到顶峰,那时父亲带着四亿五千万人民抗日。蒋经国没有回答,甲板上沉默了,只有风和浪的声音。“主要原因,”蒋介石自己先说道:“我认为:第一,党心不齐。我党有史50载,从未真正统一过。党心不一,政令不行,互相拆台。第二,干部腐化,共产党骂我们不是没有道理。第三,不会笼络民心,老百姓不愿帮助我们。凡此三,岂有不败之理?”说完这话,蒋介石回头看了下蒋经国,接着说:“我们另辟蹊径,重新训练党的干部。让他们真的爱党,自觉为党服务,让他们深入民众,组织基层群众。我党以前最不重视这个问题。干部腐化因为没有监督的力量。以后我们要用群众的力量维护党纪,让每个党员都必须服从革命领导。今后不允许再有空洞不实、麻木不仁的官僚作风!”所以到了台湾后蒋介石稍作整顿立马关了杀了一批人。蒋介石去台湾后确实做了很多改革,国民党的外貌发生不小变化。说完后,蒋介石说道:“父亲,我十分赞成你刚才的意见,我相信我们是有希望的。”但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蒋介石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本子,递给蒋经国。这是蒋介石的日记本,蒋经国翻看折叠的那页,这样写道:以定海、普陀、厦门和台湾为训练干部之地区;建设则以台湾为起点。实行训练干部、编组民众、计口授田、积极开垦,在社会上不许有一个无业游民。实行二、五减租,保障佃户;施行利得税、遗产税、筹办社会保险、推动劳动福利、推广合作事业;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蒋经国看了后没有说一句话。“太康号”徐徐离开黄浦江,消失在夜海中。关注中外历史、罕见老照片、逸闻秘史、探索神秘、奇异事件,大嘴侃历史 微信号dazui100每天再看点:回复日期“0625”& 看看还有什么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做有意思的历史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美激辩为何失去中国 罪魁是蒋介石和国民党-百家号
摘要:文/随缘聚金(现/货天/然/气分析师带你稳健盈利,交流 jk986143)  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关键的一年,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内部出现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国民党军事上已处劣势,政治上也十分腐败
文/随缘聚金(现/货天/然/气分析师带你稳健盈利,交流
jk986143)  1947年,国共内战进入关键的一年,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内部出现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国民党军事上已处劣势,政治上也十分腐败,不可救药,美国应停止对之军援。另一派同意国民党军事上已处劣势,但认为这是美援不够所致,美国应增加对华军援帮助国民党反共。前者以国务卿马歇尔、后者以魏德迈为代表,展开激烈争论。魏德迈当年访华后提交《魏德迈报告》,建议美英苏共管东北,遭到马歇尔激烈反对,认为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不尊重"。  争论无根本结果,马歇尔认定蒋介石必败、援助一个失败者会有损美国威望的说法,得到总统杜鲁门的赞同,而魏德迈的主张则在美国国会获得更多共鸣。1948年是美国大选年,蒋介石恼怒杜鲁门对他态度不恭,把宝押在民调一路领先的共和党候选人杜威身上,未曾想杜鲁门凭借历史性大逆转连任总统,后者连任成功后迁怒于蒋介石,斥之为"盗窃美国7.5亿美元援助的窃贼",开始试图以其他代理人取代蒋,甚至暗中和中共接触。  但当时冷战氛围已经渐浓,美国国会和共和党人对杜鲁门"放弃反共"的批评声浪很高。预见到中国大陆必将"赤化"的杜鲁门试图出台一份报告,解释"国民党必败"的道理,以推卸自己"任由中国大陆落入中共之手"的"历史罪责"。早在1948年11月,杜鲁门就想出台这份报告,无奈选战空前激烈,迫使他不得不暂缓出手。1949年5月,中共已占领南京,国民党即将失去整个大陆,杜鲁门政府意识到不能再拖,遂指令国务院成立"艾奇逊小组",以前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翟世普领衔,包括各方面专家80余人,负责编纂《中美关系白皮书》,当年8月5日正式发表,即广为人知的"艾奇逊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至1949年李宗仁致信杜鲁门,叙述了105年的中美关系,全文8章,附件8份,长1054页,其中绝大多数篇幅都用于叙述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及对蒋的各种援助,并引述和使用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文献。  白皮书中辛辣抨击了蒋介石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无可救药,力图证明"美国在合理范围内不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中国大陆被共产党占领的结果"、"中国现状是内因而非外因所造成"。很显然,白皮书的长篇大论,所要阐明的主旨无非是两条:失去中国的罪魁祸首是蒋介石和国民党,而不是美国、尤其不是杜鲁门政府的决策失误;美国将不再援助国民党和蒋介石政府,但也不承认中国共产党。  当时宋美龄尚在美国,而美国国内亲国民党的议员团体对白皮书反应强烈,几天后,这些号称"中国游说团"的国会议员发表备忘录,声称白皮书是"长达1054页的、对政府失策的掩饰"。由于特使黄仁霖的努力和亲国民党美国官员、议员的帮助,蒋介石在白皮书发布前3天就知道全部内容,并对美国的推诿和抛弃"深感愤怒",在蒋介石父子的日记中,这种愤怒情绪俯拾皆是。  然而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危在旦夕,蒋氏父子唯恐进一步激怒美国,斟酌再三,仅在8月16日发表区区330字声明,称"无意对此争议加以分析,以致有损中美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以及民主集团共同目标",并表示将在适当时机对白皮书所载"各种复杂问题"详加说明。剔除种种"为尊者讳"的曲笔和难言之隐的饰词,有一点是明白的,即当时甚至现在,国民党方面坚信,是美国军援不力才导致国民党失去中国大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