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个合作

当前位置:>>>
  按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要求,济南和聊城要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链接、要素市场、生态共建等5个方面实现对接和融合。围绕这一要求,济南和聊城在共谋一体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了在交通、农业、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旅游、服务业等10个重点领域的合作。
济南大明湖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聊城市旅游景区光岳楼(图片来自网络)
  大众网济南11月30日讯(记者 尹海洋 马俊骥)按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要求,济南和聊城要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链接、要素市场、生态共建等5个方面实现对接和融合。围绕这一要求,济南和聊城在共谋一体发展的过程中,确定了在交通、农业、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旅游、服务业等10个重点领域的合作。
  交通领域:
    建城际铁路,两城通车里程缩短至17分钟
  济南是中国东部和山东省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络,与全省16市全部高速公路连接。济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000多万人次,铁路济南站是全国十大路网性编组站之一,京沪高铁、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邯济铁路、石济高铁(在建)、郑济高铁(规划)等铁路网络穿境而过。
  地处山东最西侧的聊城在交通方面优势同样明显。京九铁路、邯济铁路形成黄金大“十”字,三条高速三横一纵,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年底竣工通车,聊城军民合用机场、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早日开工建设,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通航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在“一体化”发展中,两市将构建同城交通体系。合作建设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两市直达通车里程缩短至17分钟,合理改善境内国省道公路建设,扩容青银高速公路。合作建设省道105济聊一级路,开通东阿牛角店与长清孝里一级公路。探索两市城际交通公交化运营模式,实现两市城际公交一体化,打造聊城与济南“半小时经济圈”。
  农业领域:
    聊城可成济南“菜篮子”,农产品直通济南超市
  在农业发展方面,济南和聊城有着更多的相通之处。济南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渐成规模,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近200处,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监管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章丘大葱、平阴玫瑰、曲堤黄瓜、商河大蒜等名优农产品久负盛名。
  作为农业大市的聊城,产业优势更加明显。聊城粮食实现“十连增”,瓜菜菌总产1440万吨,保持全省第一;聊城用不到全国1/1000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山东1/8的粮食,全国2.5%、山东1/7的蔬菜。畜牧和水产、林果生产及加工产值分别达到144亿元和186亿元。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51个,农业机械化水平78.5%,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 商标的企业52家。
  “一体化”发展中,聊城将以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依托,加强与济南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合作对接,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把聊城建设成为济南乃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将聊城的农产品送到济南市场和超市,为济南市提供绿色、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
  工业领域:
    聊城承接济南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条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在工业领域存在天然禀赋。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3.9%,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的达到2064亿元,年均增长25%。山东钢铁集团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二机床集团、柴油机厂等一大批重量级企业支撑着济南工业的发展。
  此外,济南还拥有齐鲁软件园、浪潮科技园、浪潮产业园和光电子产业园等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力量雄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聊城工业发展突飞猛进。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72亿元,实现利税650亿元,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造纸机及纸制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当前以及今后,聊城可借助区位优势,对接济南工业,承接济南产业转移,加强企业合作,壮大产业规模。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聊城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可以与济南积极对接,实现宽领域、多系列、规模化生产,延伸汽车产业链条,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聊城可以与济南开展技术、人才、产品、项目等多方面的合作,建设配套产业发展基地;在精细化工产业,聊城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精细化为方向,巩固有机化工原料优势,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精细化工门类齐全、产业集中度高的竞争新优势。
  教育领域:
    吸引驻济高校到聊城设分校 鼓励两市学分互认
  在教育领域,济南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济南共有高校44座,其中本科院校15所、高职高专院校20所、分校办学点5所、独立学院4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同时建有长清大学城和章丘大学城。
  聊城则拥有聊城大学、山东工程技师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等院校,在校生6万多人。
  在今后的发展中,聊城可积极引进驻济高校来设立分校,鼓励两市高校学分互认,充分发挥聊城的空间、资源等特色优势,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并且推高校与企业对接,使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得到最佳互补、配置和共享。推动高校与地方科研力量相对接,加强科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加快实现济聊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科技领域:
    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创科技“孵化器”
  依托高校、科研等优势,济南共建成国家级孵化器4家,国家级科技园区4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及863成果转化基地共19个。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浪潮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山大奥太电气有限公司“现代焊接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都为“国字号”科研机构。
相较而言,聊城在科研领域实力偏弱。拥有重点实验室5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2个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在“一体化发展”中,两市将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共同推进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合作建设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资源共享平台。
  文化领域:
    “泉城”“水城”相连,共建黄河文化产业园
  作为文化资源丰厚的省会城市,济南在文化领域成绩斐然。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动漫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8家。另有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山东演艺集团等省属大型国有文化企业。2012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得4341.1亿元,。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领域发展迅速。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总值90亿元,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但动漫、会展、软件等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目前,聊城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市级108处;国家级非物质质文化遗产达到11项。
  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中,聊城市提出可搞好人才互借,打造艺术精品,将聊城打造成济南的影视演艺基地;吸引济南文化企业在聊城设立分公司,作为开拓河北、河南市场的桥头堡;推进东阿、平阴共同建设黄河文化产业园区,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同时,以“泉城”和“水城”为文化重点,共同打造“泉水”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互动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医疗卫生领域:
    济南可为聊城培养医疗人才,发展数字化医疗
  在医疗卫生领域,济南占据绝对优势。目前济南拥有全省驻济省部属和部队医疗机构有20余家,拥有省立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同时拥有省肿瘤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等一批专业性强的医疗卫生机构,并拥有着一大批高、精、尖医疗人才队伍。同时,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等医疗教育、研究机构,为医疗建设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撑。
  聊城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00所,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53个。与济南相比,部分专业医疗水平上存在差距。
  因此,在一体化规划中,聊城可积极引入济南的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与山东大学、各医学科研院所加强学习交流,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图象传输等高科技的综合手段,发展数字化医疗,使聊城医疗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可视化信息时代,改造和提升传统医疗服务品质。
  金融领域:
    聊城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参股设立城市银行
  作为山东的金融中心,济南上半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90亿元,实现税收41.65亿元,截止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260.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70.9亿元,比年初增加895.4亿元。
  截至9月末,聊城社会融资规模206.36亿元,同比增长48.05亿元,金融业对市县两级地方财政收入贡献7.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
  在金融领域合作中,聊城将借助济南省会城市地位和金融资源优势,加快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全方位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鼓励济南金融机构在聊城增设分支机构和网点,开展业务创新、参股聊城市农村信用社、参股设立聊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同时,引进济南知名金融控股集团、主权财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设立投资基金和分支机构。
  旅游领域:
    淡化行政边界旅行社互设网点,推行旅游一卡通
  “泉城”济南旅游资源丰富。“天下第一泉”成功冲击5A景区,再度打响了济南的旅游品牌。据统计,2012年济南市旅游总收入461.8亿元,接待入境游客31.6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4636.3万人次。
  有着“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之称的聊城,旅游资源同样丰富。2012年,聊城旅游总收入达87亿元,接待入境游客5.5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0.27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357.2万人次,国内旅收入85.3亿元。目前,聊城拥有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6家。
  在一体化发展中,两市秉承“资源共享、品牌共树、市场共推、营销互动”的原则。聊城可利用区位优势,在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线路开发、资源整合、宣传推介方面加强与济南市的合作,淡化行政边界,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努力推行旅游一卡通,鼓励旅行社互设网点,打破旅游合作壁垒,推进经济圈旅游一体化。
  服务业领域:
    依托聊城区位和济南航空优势,重点建设十大物流园区
  济南服务业基础雄厚,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服务业完成投资1390亿元,增加值2622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4.5%。全市过亿元在建服务业项目133个,总投资2365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56个,总投资2028亿元。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400亿元,占全部产业税收收入的56.4%,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94万人,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比重46.7%。2013年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8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8%。
  聊城在服务业发展中,大力推进“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物流强市、现代服务业突破”四大工程,抓好86个投资过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总体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9.87亿元,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8%;服务业实现国税收入26.5亿元,占全部国税收入比重22%。
  在当前,聊城与济南共同处于服务业大发展机遇期,在建立物流产业联盟、促进旅游线路整合及旅行社合作、济南科研院所与聊大科技产业园合作发展、济南金融机构与聊城合作建设次区域金融中心,以及文化、温泉、汽车服务等领域可以深入合作。同时,依托聊城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济南航空口岸优势,重点建设十大物流园区,全力打造济南货物发往河北河南的商贸物流仓储基地。利用与济南“一小时生活圈”和未来“半小时生活圈”的便利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做好与济南家政服务业、生命健康业的对接。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学会合作是以举例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卓越有效的合作
新人吧V5oaZ2
一.值周班学生代表发言稿:自然界中有很多现象常常令我们震撼: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滚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与同事合作的4个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与同事合作的4个要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求合作的邮件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