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抵制政府寻租行为为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摘要】:寻租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公共选择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20世纪经济学家们在讨论垄断、关税和政府管制所造成的社会损失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寻租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观及理论在非生产性活动领域的应用,寻租行为往往表现为寻租者通过游说掌权者来获得垄断或特权,或者是政府主动设立垄断或特权。寻租理论关于非市场及政府失败问题的讨论对我们遏制寻租性腐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世纪90年代之后寻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转型经济的研究之中。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经历了双重体制并存的阶段。由于利益激励的驱使,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寻租行为。我国当前存在的寻租行为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寻租行为在时代背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大相径庭,因此照搬西方寻租理论来解释我国的寻租现象是有失偏颇的。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寻租理论的视角剖析了我国政府官员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寻租和腐败行为。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寻租理论概述。介绍寻租的定义、对寻租层次进行分析以及剖析寻租行为的产生,论述寻租活动造成的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
第二部分对政府的寻租行为进行分析。对政府寻租行为进行分类、区别寻租与腐败的异同以及结合供求理论和博弈均衡的分析方法,剖析权力寻租行为。
第三部分是我国政府官员寻租性腐败的案例分析,结合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腐败案例,运用寻租理论加以分析,并进行的理论总结。
第四部分阐述以制度创新遏制寻租行为对完善我国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寻租活动在多方面造成了严重后果;必须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限制寻租活动并提出了完善政府行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F062.6【目录】:
内容摘要5-6
Abstract6-8
一 寻租理论概述10-16
(一) “寻租”(rent-seeking)的界定10-13
(二) 寻租行为的产生13-16
二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16-28
(一) 政府寻租行为分析18-21
(二) 寻租与腐败的辨析21-24
(三) 政府官员权力寻租的理论剖析24-28
三 我国政府官员寻租性腐败的案例分析28-38
(一) 我国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官员寻租性腐败28-33
(二) 原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腐败案例33-37
(三) 腐败案例的理论思考37-38
四 以制度创遏制寻租活动38-42
(一) 遏制寻租活动的必要性38-39
(二) 以制度创新遏制寻租活动39-42
参考文献42-4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5-46
周晓曼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6-47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付华;[D];西南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过勇,胡鞍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2期
李政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3期
张东辉;[J];经济问题;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政军;[J];财经科学;2003年03期
项勇,陶学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陈祥明;[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贺一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廖楚晖,薛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张宏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孙义飞;王晋新;;[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柳泽民,吴长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高山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崔建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芳;;[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程启智;向宏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金媛媛;;[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左锋;曹明宏;;[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李通屏;;[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马江;;[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马江;;[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马江;章尺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林秉风;卢静;;[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辛向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方军雄;[D];复旦大学;2004年
王彬;[D];复旦大学;2004年
戴敏敏;[D];复旦大学;2004年
陈文梅;[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董维春;[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李洪江;[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郭培民;[D];浙江大学;2001年
康永久;[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俞海;[D];西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粤;[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熊艳玲;[D];湘潭大学;2004年
孔静;[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宋勃;[D];湘潭大学;2002年
伍晋;[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王玲琳;[D];东华大学;2007年
张健之;[D];吉林大学;2004年
韩莉;[D];暨南大学;2000年
胡杰;[D];暨南大学;2000年
刘涛;[D];暨南大学;200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建国;[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刘德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黄征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阳斌,邓永兵;[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高庆年;[J];探索;2000年01期
尚长风;[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0期
夏文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马鹤丹;[J];商业研究;2002年01期
吴红雨;[J];财经论丛;2003年04期
张雪平;[J];财经论丛;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琴;[D];暨南大学;2005年
刘启君;[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恒春;[D];浙江大学;2002年
李学军;[D];浙江大学;2004年
罗兰;[D];郑州大学;2003年
杜林子;[D];四川大学;2005年
刘飞跃;[D];中南大学;2005年
李守明;[D];天津大学;2005年
刘敦虎;[D];四川大学;2006年
李允;[D];吉林大学;2007年
石亮;[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鞍钢,过勇;[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贺卫,王浣尘;[J];经济科学;1999年06期
陈宗胜,周云波;[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胡鞍钢,过勇;[J];改革;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庆建;;[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2年11期
索文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冯力;;[J];基建优化;2007年06期
;[J];领导决策信息;1998年22期
朱俊,刘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0期
邓大才;[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牛先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章一华;[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矫庆红;[J];新长征;2002年12期
董辅礽;[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梦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国祥;;[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科研处课题组;;[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陈文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吴玲;王志章;;[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柳成焱;;[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施雪华;邓集文;;[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施雪华;邓集文;;[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苏盾;;[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晓斌;;[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政;[N];人民日报;2001年
徐杰;[N];健康报;2009年
周竹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张伟湘 陈静;[N];经理日报;2004年
彭永林;[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夏小刚;[N];中国工商报;2011年
关慧;[N];人民政协报;2006年
金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梁传武;[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锡教;[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方;[D];复旦大学;2003年
赵宇峰;[D];吉林大学;2006年
段家喜;[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叶勤良;[D];复旦大学;2005年
李本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刘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丁赛;[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杨兰品;[D];武汉大学;2005年
李霞;[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邹樵;[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大连;[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海洁;[D];郑州大学;2006年
王静;[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樊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彭素云;[D];武汉大学;2005年
周新成;[D];浙江大学;2006年
张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姜?;[D];暨南大学;2006年
罗超群;[D];湘潭大学;2007年
田秀;[D];新疆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权力寻租行为及其治理--《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2011年
权力寻租行为及其治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权力寻租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包括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协调机制,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道德的制约作用等。这对于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630【正文快照】: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由于政策、法规缺位或错位,导致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并为众多寻租行为提供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权力寻租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重视对权力寻租的研究,以克服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权力寻租行为及其危害(一)权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静,刘婧;[J];行政与法;2004年03期
邓名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秦军,王爱芳;[J];前沿;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丰正;[J];管理现代化;2004年03期
张帆,陆艺;[J];河北法学;2004年10期
蒋燕,胡日东;[J];价值工程;2005年08期
于健慧;[J];行政论坛;2005年03期
侯娟娟;;[J];时代金融;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正华;[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徐延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宏琳;[D];吉林大学;2004年
郑景田;[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江万景;[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雍小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孟鲁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杨燕妮;[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本海;[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代喜;[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J];理论与当代;2002年06期
熊星火;;[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陈伟;;[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曹余曦;;[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秦军,王爱芳;[J];前沿;2003年02期
唐凯林;;[J];英才;2004年04期
华海玲;;[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林巍;郑尊信;;[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3期
糜琳娜;朱青;;[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敏娟;;[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黄志忠;;[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王世进;;[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周定财;崔利利;;[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汪金明;黄立华;周日亮;;[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朱汉平;;[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陈春容;;[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刘惠贤;杨如龙;;[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彭剑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资深房地产评论员
章林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媒体工作者
肖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李英华;[N];检察日报;2011年
张利生 余华建 本报记者 陈治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作者:周脉华;[N];江苏经济报;2003年
媒体评论员
石城客;[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邓新灵 通讯员
穗城管;[N];广东建设报;2009年
周天勇;[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袁金才;[N];江苏法制报;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莫纪宏;[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汉霞;[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陈曦;[D];吉林大学;2008年
梁国启;[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翔;[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陈健;[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陈唐义;[D];兰州大学;2007年
武付华;[D];西南大学;2008年
舒适;[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王遥;[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段延锋;[D];西北大学;2008年
于云村;[D];苏州大学;2008年
鄢琳;[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柳捷;[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政府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探究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政府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4:14: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政府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探究
官方公共微信论政府作为的现代性缺失及其价值定位_百度文库
论政府作为的现代性缺失及其价值定位
龙源期刊网 .cn
论政府作为的现代性缺失及其价值定位 作者:张少宁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2期
[摘要]我国的经济体制全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行为表现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这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失范的现象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伦理隐患。文章基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现代政府作为进行价值定位,有助于促进政府作为的绩效优化,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政府作为;现代性缺失;价值定位
[作者简介]张少宁,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问题,广西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变的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成熟,迫切要求政府实现从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在制度变迁的时代,政府的现代作为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因此,对政府作为进行价值定位关系到能否实现好、发挥好政府作为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政府作为的现代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贫富差距的伦理隐患
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近30年的改革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往往强调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不足;在具体的地域经济发展上,又实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正是由于我国政府经济行为在政策导向上的这种倾斜,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东部沿海城市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资源的大量耗费为代价的,从而造成了地域间人为的贫富差距过大,在人们中造成了不平衡的社会心理。实际上,这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上的倾斜性导向,在于政府以权力介入市场中的资源分配和占有。由于权力市场化下腐败行为的渗透,导致了分配的不平等和收入的集中化。这种在权力市场化作用下的资源分配,不仅造成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剥夺以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而这种贫富差距阻碍了政府以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改革的有效进行,已引起了社会的不良反应。因此,从公平与正义的前提出发,对我国政府作为的政策导向进行伦理的追问,使政府的公共政策朝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朝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迈进,已成为我国经济现实中的迫切要求。
(二)政府机构存在利益取向
贡献者:龙源期刊网2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租行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