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中的楼房天然气防爆算到房价中合理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120万的房子67平,做高到132,有人知道嘛,首付不够的苦
中介操作的话,是不是还要签一个上下家的补充协议,贷款批下来了还要让上家把钱打到下家帐上?或者打个欠条?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做高现在没用的,银行会有自己的评估价。你120万的房子,一般也就评估到120万,你只能贷款120万的7成,现在已经不能做高房价实现0首付了
有问题短我
芳疗精油帮黑帮部长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6513
=。= 还是有办法的。。
花が咲くそして散る 、星が輝くいつか消える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工分:3751
应该可以的,中介可以解决银行的。房贷是优质资产。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担心两个,一是评估公司评下来太低,导致贷款不够,那就违约了
二是如果我借钱凑首付,但必须保证在过户后还这笔钱,还是要多贷款,然后让上家把多收的钱还给我,是要另签补充协议吗?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1,做高做低房价,都需要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2,现在做高房价,评估价比较难以搞定。。。。
R9_love,R9二世。nic.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最初由 的 chinastock00 发表:120万的房子67平,做高到132,有人知道嘛,首付不够的苦
中介操作的话,是不是还要签一个上下家的补充协议,贷款批下来了还要让上家把钱打到下家帐上?或者打个欠条?
只高那么一点应该没有问题,给了评估费一般都可以,具体咨询一下评估公司就可以了。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1,做高做低房价,都需要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2,现在做高房价,评估价比较难以搞定。。。。--??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做高房价要小心你的上家,比如你给100万首付,实际只给90万,但是银行要看到你100万的转账,也就是房东完全可以耍赖不还你那10万,到时候你那种私下的协议根本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谨慎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最初由第8楼 的 farosis 发表:做高房价要小心你的上家,比如你给100万首付,实际只给90万,但是银行要看到你100万的转账,也就是房东完全可以耍赖不还你那10万,到时候你那种私下的协议根本没有用的,所以一定要谨慎
这个能否分两次转帐给房东100万呢?90万进上家帐户,上家提现10万,再由我转进上家帐户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这种和亲戚的买卖一不小心就被银行认为是假买卖套现,因为利率比消贷和经营贷低多了,年限又长,税费又低。
只谈操作不谈理论,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评估关键要看银行,相对农行评估高点儿,还有是亲戚的话不要紧,只要不是户口在一起都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转账凭证可以东脑筋的。具体可以私信给我。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如果你买的房子短期内房价降了,你会找开发商吗?
做个调查,先问答下自己会不会去找开发商。&br&最近老家的一楼盘降价,所有很多前期的业主就在售楼部闹,要求补偿。虽说大家都知道,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找开发商索要差价,但是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短期内(3个月以内)就损失十几万,想想应该也会很不甘心。&br&本人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一年也拿不到10万块钱,所以会想到,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去吗?现在一般的情况是开发商(很像遇到医闹的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一般都会赔偿。所以也使得原来一些没去索要的人看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结果都去售楼(或医院)“哭”去了。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法理上的对错和十多万现金比起来,显然后者对自己更有现实意义和价值。&br&这件事除了和医闹很像外,放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也很像“在自己小区旁建城市轻轨”,或者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建核电等,站在外人的角度,去反对这些在法理上都是不对的,但是当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多少种&这是挺好,但是干嘛建在我这边”的想法。&br&想问的是:&br&1.自己遇到这种事会不会去找开发商?&br&2.如何避免房闹,医闹。套用《后会无期》的台词,“小孩才讲对错,大人只讲利弊“,用对错观来防止此类事情显然不现实。&br&3.当某项公共建设需要小部分人作出牺牲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现实情况是当你有了物质或明显的经济损失的时候(如拆迁)才会给予补偿,但有些牺牲是不明显的,这些是不是也要考虑进去,并且还要有有效合理的量化手段。&br&4.”漫天要价“。如最近的”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事件“,网上就有人说家属是”漫天要价“,还有经常看到政府拆迁遇到”漫天要价“,怎么界定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公允的,又如何防止公权力或强势力量借”漫天要价“为借口侵害公众和弱势群体?&br&ps:漫天要价是确实存在的。自己老家村里就出现过修路需要拆迁,拆迁户要求赔住房,外加店面(拆迁房屋为自住自建房,非商业用房),最后房子没拆,听说是路向旁边偏了一些。&br&再ps:对于去闹(这里的闹不是砸售楼部,而且是拉横幅,静坐或者围在售楼部附近要求和领导谈,充其量是影响人家营业,不采取暴力手段。)的业主来说有主要有两种应对策略:一、去找开发商。后果是:1、拿到十万赔偿(或者部分)2、什么也拿不到。而付出的成本是:一些时间,可能有一点点的法律风险,但是考虑到人数多法不责众的话,法律风险应该是很小。二、不去找。后果是:无得无失。所以很多业主都会选择花较少的成本,获得可能的收益。&br&谴责就免了,大家都知道不对。但是这个现象确频频发生(不仅限于房闹),所以应该不单单只是业主的问题,开发商可能怕影响后期销售,当地政府出于自身和维稳考虑都会出现妥协,所以想请大家讨论下这个现象。&br&同时希望大家也能回答下上述其它3个问题,谢谢大家了~
做个调查,先问答下自己会不会去找开发商。最近老家的一楼盘降价,所有很多前期的业主就在售楼部闹,要求补偿。虽说大家都知道,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找开发商索要差价,但是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短期内(3个月以内)就损失十几万,想想应该也会很不甘心。本人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一年也拿不到10万块钱,所以会想到,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去吗?现在一般的情况是开发商(很像遇到医闹的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一般都会赔偿。所以也使得原来一些没去索要的人看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结果都去售楼(或医院)“哭”去了。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法理上的对错和十多万现金比起来,显然后者对自己更有现实意义和价值。这件事除了和医闹很像外,放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也很像“在自己小区旁建城市轻轨”,或者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建核电等,站在外人的角度,去反对这些在法理上都是不对的,但是当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多少种"这是挺好,但是干嘛建在我这边”的想法。想问的是:1.自己遇到这种事会不会去找开发商?2.如何避免房闹,医闹。套用《后会无期》的台词,“小孩才讲对错,大人只讲利弊“,用对错观来防止此类事情显然不现实。3.当某项公共建设需要小部分人作出牺牲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现实情况是当你有了物质或明显的经济损失的时候(如拆迁)才会给予补偿,但有些牺牲是不明显的,这些是不是也要考虑进去,并且还要有有效合理的量化手段。4.”漫天要价“。如最近的”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事件“,网上就有人说家属是”漫天要价“,还有经常看到政府拆迁遇到”漫天要价“,怎么界定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公允的,又如何防止公…
很多答案都没说到本质。只要是普通人,如果房子降价,肯定会去闹事。为什么?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假如闹事,有可能引起zf和社会和媒体的重视,有可能取回房子降价的差价,成本几乎为零。不闹事呢?啥都没有…………
我只说几点不合理的事儿。1、没有契约精神。这样的社会最可怕。今天我可以通过闹事儿把钱要回来,明天别人也能通过打砸抢把钱讨回去。即使是黑社会,也要有个江湖道。这种不讲规矩只看利益的行为只能引起更大的动荡。2、《货殖列传》里面的例子就有根据时节物价的不同低买高卖。不允许房价波动,或者只允许涨价,简直惊呆了。有人说房地产是暴利项目,但是事不同理同。买电子产品从来都是故两天跌价了,你去要差价么?赚取差价是最本质的商业行为,如果卖水果的小贩碰到的都是说“批发市场比你的便宜”如是话的老头老太,好不要活了。3、如果有黑幕,证据最关键。不要仅仅是怀疑有。这样子自己会很被动的。合理的事儿么:1、有维权意识2、知道人多力量大。不过最好有组织有纪律,有宣传有营销,有调查讲证据。这样的话,闹的光彩夺目啊。我就建议这么找。——————————————————————————————————————————知乎上很多人断章取义这一点我觉得很不好。我个人写答案其实态度还是比较诚恳的,避免走极端。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很多人仅仅取其一端。本人的原意是1、你要尊重合同。签合同是自愿行为,对方请来托那是营销行为,并未逼迫。如果单纯没有证据去闹,想要撕毁合同,必然导致以暴制暴。2、我们有质疑的权利,有知情的权力。但是不要仅仅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就行动了。如果你怀疑了,问问其他人是否也怀疑,大家合起来,找找证据,选个带头人,不要是一群乌合之众,unorganized。谋定后动是必要的啊。3、不要房价一跌就大惊小怪的。买房子是刚需的同时也是投资,投资没有风险么?不要仅仅看到房子的刚需特点。大家把钱投到股市里面愿赌服输,即使知道中国股市什么样也就是骂两句,为啥对房价就是这样的态度呢?4、我不是建议找了么?建议你们选好带头人,收集好证据,通过网络什么的把事儿搞大这些不都是么。你这么做了,你就和无组织的闹事行为划清界限了,变成维权了。真累。这样断章取义,鸡同鸭讲。
嗯。。。有人邀。。。按照正常人类的思路,去闹是非常没道理、没素质、无视契约精神的做法,从哪里说都不合理。首先合同里面又没有标注房子必须涨不能跌,其次买房时候付得价格也是双方协商认可的,再然后如果房子大涨了,你也不会去找开发商要求补缴多赚的部分。买定离手,怎么能因为你自己的投资眼光差,而去迁怒于开发商,让他们来承担你的损失?这个行为随便从什么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开发商又不是你爹,没必要惯着你,直接叫保安把你赶出去也没啥错。但是。。。伟大哲人 雄狮 提利昂.兰尼斯特说过:「任何美好的评价,在别人说完但是之前都不作数。」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管仲也说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个但是。。。但是我们活在中国,房子在中国是个特殊商品,相比其他国家,它在我国承载了太多意义,房子甚至是穷人对抗通涨的手段,不仅仅只是用来遮风挡雨。我国的房贷比其他国家贵好多,利息比本金高是常态。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买次房子,不单单是自己的钱,而是全家人十几年积蓄加上透支自己未来十几年的青春,加上物价飞涨,普通人的生活真心不是「仓廪实、衣食足」一旦房价出现波动,自然引发各种负面情绪,人穷志短,相比实在的好处礼节荣辱好像就不是这么重要了。业主直接因为房价跌了去闹多少有胡搅蛮缠的意思,也很少有人拉的下脸去这么干的。可反过来说我国开发商们也不是白莲花,也有毛病,目前新楼盘偷工减料、虚假宣传是常态。什么小区绿化面积、房型结构、承诺装修、公摊面积、材料变更、漏雨渗水、周边设施、物业管理、停车位分布等等等,百分之百能挑出一堆问题。(这些毛病都没这个小区会跌价?)如果房价涨了,看在钱的面子上,之前的小问题大家都可以克服,花点小钱也能解决,小钱花完还有盈余,皆大欢喜;如果房价跌了,业主们再自己出钱解决这些小问题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去找开发商闹也不能说是不占理。上述各种问题开发商本身也理亏,就算闹到法院,以我们政府的和稀泥态度,多多少少都会赔一部分出来,这一部分可能就瞬间抵你几年的薪水,诱惑很大,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真未必把持得住。还有一点就是人都有从众心理。我有个朋友就遇到的真事,小区降了几千,他本身不差钱,觉得也很没道理,就没去找开发商,后来他的邻居们都找了,也没吵也没闹,业主里有律师带头列了一堆毛病说了大家法院见,本来就是新小区,业主也不多,估计开发商觉得麻烦,处理结果就是一家送两个地下车位。他问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找开发商要车位,好像有点拉不下脸,我说你不在乎这点钱就别去,是我,我肯定去。。。
如果你买的房子短时间内涨价了,你会找开发商退还差价吗?
我肯定不会!!!!!首先,我买房子的目的如果是自住的话,房价高与低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房价涨到天上了,我也不会卖,卖了总不能睡马路吧?再买其他楼盘,不是一样的价格甚至更贵?房价跌到地狱了,那也跟我没什么关系,还是得住。房子的价值对于自住者来说,只是账面上的价值,没有太多实际的作用。第二,我买房子的目的如果是投资的话,那么如果房价跌了,即便是我在买的时候被开发商忽悠了,也只能说是自己傻逼;为什么别人没上当就自己上当了呢?还不是贪心?投资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风险,世界上也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自己亏了,只能说自己傻逼、眼瞎、贪心、操作失误,别人谁都怪不了。第三,我起码知道我是一个成年人,而我一直认为所谓成年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买房子是我自己的举动,没有人用枪指着我的脑袋逼我买;那么即便买了后房价跌了,自己也得把这个结果吞下去;这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干的事儿!!如果赚了就欢天喜地、得意洋洋,亏了就怨天尤人、胡搅蛮缠,那叫不要脸!!!!
不同意大多数答案(起码不完全同意)大家多把房子看做“不会变化的标准产品”,这点本事就有问题啦!!二手房不存在和开发商闹的情况吧,都是新房吧新房分现房和期房两种吧,现房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期房则里面学问就大了降价,但开发商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利润(底线10个点),其土地成本已经按未降价时支出了,那要保证在售价降低后仍维持10个点利润就只能在房屋质量上做文章了。一个楼盘,在开盘前各种广告宣传,说怎么样怎么样的设计怎么样怎么样的材料,但这些都是不会写进合同里面的,只是口头说说的。如果不降价,OK,按此造楼。如果降价,对不起,不是这样了,每样东西降2个档次先。所以你付的是全额,但得到的是降低成本后的打折货。可惜的是,大多数现在新楼盘都是期房啊……好比说,有人吆喝,2万块,LV手工鳄鱼皮限量版定制出售,你拿出2万买了,等货到。然后突然商家说市场生意不好,降价到1W5,然后鳄鱼皮改成猪皮了。嗯,你闹不闹?
不会,因为我吵架从没赢过
如果是完全市场行为的正常的降价,不会如果开发商隐瞒了一些影响到消费者的内幕消息,会
如果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说,肯定不支持这种做法了,房价涨的时候也没见补钱给开发商的。但是基于现状来说,如果闹一下开发商就服软,就能拿回几万十几万,干嘛不闹呢?法治水平都支持这种无赖行为,那就大家各看本事了。
搞笑。。。自己住的人,反正住着又没差;投资的那些人,既然想赚钱就知道有风险啊。。。。心里不平衡毛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来杭州也有些时候了,首先面临的就是户口问题。带着报到证、三方就业协议书、毕业证、单位社保和一张就业合同跑到人才市场了解情况,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算是把手续办齐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迁入了杭州户口。可是,这也就决定面临着后一步住房问题。  据了解,每年大学毕业在城市继续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都会面临落地生根的问题,每十个毕业生里面就有九个毕业生需要解决户口问题。而这群初入社会不知深浅的城市白领领着两到三千的工资薪金却将要面临着是他们工资压力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房贷压力,这群人显然是招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从而将压力转嫁到几个家庭中去。因此,最后这股潜在压力就成为压在广大劳动人民肩头的一座大山。  杭城固然有它本身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宜居城市的几项优点,但是这不是房价一路飙涨市区房成为天价房的决定因素。很多人都知道来杭居住的人大部分都是来做生意和炒房的人,之后就是杭州有名的拆迁户,这些人有的是钱,他们租的起也买的起。至于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都有廉租房和单位的职工宿舍无须要负担太多的额外支出,相比较真正面临房贷压力的人恰恰是80、90后来杭发展的年轻人。  相比较房价的上涨,物价的持续攀升又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威胁。从物价水平上涨,到国家不断的出台新的房产、物价调控政策,再到“屡涨屡调、屡调屡涨”的恶性循环,从计划性调整到受市场因素调控的全面调整,从稳定物价房价再到每年13%的加大印钞的幅度,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无疑是让更多生活在底层的人雪上加霜。  中国房价为什么老是持高不下,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我无权去评价太多,只能从所见所闻中有些感悟。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可是如今的房价与房屋本身的价值之间已经相隔甚远。一路飘红,持续上涨,没有一丝下滑的趋势,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受害最深的不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而是整个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不要以为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计划手段强制性规划房价就能保值房产等固定资产。相反,政府迟迟不会将房价下滑是不想让房地产价格在一瞬间土崩瓦解,这之后的后果还是要靠普通大众来买单,严重的通货膨胀又有谁来负责?  问题就出在这,如果降房价,面对的是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如果不降,则是影响更深远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处地区出现通膨或是经济萧条的现象,中国处在其中又该何去何从?  中国从商品经济一路走向了市场经济,市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今政府除了运用经济手段在税收、财政等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中寻求一丝改变,更多的可能要从制度和地区灵活性上下功夫。传统的经济手段是在社会产品增加之后,减少货币的投放量,加上其他政策上的支持如加息、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等辅助手段来使中国经济软着陆。确实,从2007年起至今年,这些政令都在不同程度上起着一定作用。最后,国家通过强制征收20%的房产税来控制房价上涨幅度过快,通过一系列的限购政策来限制增长,结果也渐渐显现。从温州松口放开政策二次购房,到众多地区出现“鬼城”,房价持高不下,调控仍在继续。  为什么房价如此不稳定,还有那么多人热衷炒房?在相对稳定不易贬值的固定资产投资里,又有多少人是理性投资?这到底是开发商和政府的博弈还是普通百姓和房地产商在讨价还价?  综其所有,外界说的单单是温州炒房团将全国楼市全部炒起来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固然浙商在投资与炒作上喜欢投机取巧,可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转并炒起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发商作为商人,他们为了攫取高额的利润不是想赚多少,想在哪里赚钱就能够有所收获的。就如市场规律说的,在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时候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其拉入正常的轨道,钳制价格上涨。可是在中国的地产行业却看不到这点希望,好像市场规律不起作用。如果以中国经济本身作为标准确实市场经济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可是如果放到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看着外资涌入中国经济,作为一股强劲的力量维持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外汇储备逐年攀升,作为被托市的中国经济,就不那么幸运了。  外币进入中国市场首先需要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在07、08年的通膨中有过几次调整也一直以相对的幅度每年增长。从油价上涨到现在的物价持续增长,大家的感觉就是原来的100块钱如今已经买不到100块钱等值的东西了。更大的表现是个税起征点一调再调,从800到到3500,最后这也只是成为工薪阶层的一个平均工资水平线。人民币投入市场多了,这一大笔钱用来托起已经是烫手山芋的房地产市场,给人房价年年攀升,年年红利的假象。让中国人有了只要买下房产就能坐吃山空不用辛苦赚钱的懒惰心理,导致房价远远偏离预期,一涨再涨。  目前温州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说明了现实的严峻性。如果大家都投入房产而忽略实体经济,大家都有着买房靠吃一辈子的想法,没人从事基础工作。每年一大批毕业生从学校里放出来,不但增加就业负担,更加重了社会上啃老一族的崛起。  没钱买房,只能住在家里。没有工作只能靠父母的一点养老金维持生活。社会缺少的正是年轻的劳动力,青壮年大多数人赋闲在家,更多的人崇尚考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希望能通过福利性、政策性购房解决住房问题。可是到最后很多人都清楚地看到,所谓政策性住房也不过是让少数人钻了政策的空子。  危害最直接的恐怕还是商业银行,如今的银行业也没有往日的风光。像我们一样财务管理专业出生的本科毕业生很大部分人都涌入了银行业。可是在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银行的流通性相对又是最强的。近些年来银行都没有反应出任何的萎缩现象,而是贷款量不断增加。放贷即为盈利,虽然现在商业银行房贷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可是这些年放出去的贷款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收回。  如果炒房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所有家庭都热于炒房,大家都坚信市场有强大的潜在市场和刚性需求,也就不会有我之前碰到的尴尬局面。房产只有变现才能够实现其价值,虽然国家极力稳定房价过快增长,可是被高价房套牢的人首先会是开发商,其次再到普通的炒房者。房价回归本真的那天就是一大批开发商崩溃的日子。市场带给你的,迟早是需要从你身上取回去的。而这一天,控制在华尔街少数外资巨头的手上。  美国不断通过政治、贸易谈判等方式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也将升值范围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可是当中国经济热到烫手又急于脱手的时候,美国人再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解套换回相应的美元,这样人民币就被迫升值,中国楼市将要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崩盘的悲剧中。中国经济如今在蓬勃发展,可是如果持续如此疯狂的购房热终将走向一条连续低迷委靡不振的不归路。  市场经济的调节,不是人为因素就能控制。特别在杭州这样一个什么事情都被放大了的地方,社会矛盾也会突出和激化。天价房终有一天海市蜃楼的传说会被市场打破,伫立在新城间的“鬼城”彻彻底底的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从头说来,刚刚毕业没钱买房,靠着家里首付等着小两口按揭的购房政策和签订租约合同“蜗居”在出租屋的购房方案比起来,之间的机会成本也是值得商榷。住房条件本身也限制了一批想要进杭打工的人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要求,更多的人要考虑到下一代的住房、教育和生活环境等各项因素也会望房止步。在集体观望的现实条件下,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此一来,抱着先租房再看房价心态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我每每看到如此天价的房子和每个月两千多的工资纠结的时候越来越为未来的局面感到担忧。一方面希望房价能够赶快降下来,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不要为房子的问题烦恼。房屋本身就是人类生存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可是当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婚嫁都用房屋来衡量的时候,是不是连最简单的“住”的需求也成了奢侈品?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价值规律在自由经济下才适用,我们不是自由经济,没法用什么价值规律。有些地方宰游客往往是游客进到店里,随便摸一下某个商品,比如玩具,都必须几百块钱买下,不然走不掉,这种交易中,几块钱的玩具,卖到几百块,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你身上要是有几千块,那这个玩具就是几千块,以掏空钱包为底线。房价另一角度是高税收,因为最终大头流入国家,也是以掏空钱包为底线,用的不是硬刀子,而是户口、教育、就业机会等软刀子放在脖子上。  至于杭城,只能说有钱人太多了,跟着一对富人挨宰,他们割一斤肉不伤筋动骨,小贫割一斤肉恐怕就快奄奄一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知道楼主毕业几年,如果在杭5年以上,收入还是没能大幅度提升的话,真的建议不要留在杭州,人的青春就那么几年,精力和体力高峰期最好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可以考虑苏南,广东,上海等地方。杭州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没有特别多的舞台给有冲力的年轻人,相对房价,我只能说即使你的收入你自己认为相当可观了,杭州的房子也不是给你造的。绕城以内2W以上对任何工薪家庭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杭州很多有房子的都是本地人,或者拆迁户,这些人声嘶力竭的宣传杭州有多好,房价再高也是合理的。对于正在杭州奋斗的年轻人,我只想说,相信自己的判断,时间会证明你是对的。
  两三千能称白领?特别还在杭州。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堆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的心态,有房子有车子代表成功有面子,结婚新三大件,有房子再比较城市越大越有面子,车子越贵越成功,农村的想在县城有套房子就很好了,县城的想在省城有房子就好了,全国人民绝大部分都内心希望能在全国一线城市立足,享受好的教育医疗就业,说白了,对金钱的崇拜,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当然,国家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发展,在这期间权力金钱是所有人的欲望,而欲望无止境,大权力大贪,小权力小贪,平民百姓比不了权力比金钱,存折不好比只能比房子车子,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头脑清醒的小部分人被看成另类,风气如此,徒呼奈何,这其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空虚,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当然当权者起了比较坏的带头作用,大浪淘沙,这种情形其实危害极大而不可持久,但国人奴性十足,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只要既得利益者稍微放点利益,国人则全民欢呼,章权者牌多的是,估计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变,p民需做的是改变自身劣根性,修正价值观,但这期间应做到继续奋斗,少攀比,多理性思考,心态端正,更要宽容,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同胞,不要搞地域歧视,所有作恶的人其实这个畸形社会的悲剧,善待别人,互相理解,有能力自发帮助一两贫困老人儿童,社会依然不公平了,但我们自身要拿捏住,首要为善,制度产出悲剧,我们争取不要成为这个只读的悲剧参与者  
  @凉鞋2004 2楼
10:55:19  不知道楼主毕业几年,如果在杭5年以上,收入还是没能大幅度提升的话,真的建议不要留在杭州,人的青春就那么几年,精力和体力高峰期最好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可以考虑苏南,广东,上海等地方。杭州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没有特别多的舞台给有冲力的年轻人,相对房价,我只能说即使你的收入你自己认为相当可观了,杭州的房子也不是给你造的。绕城以内2W以上对任何工薪家庭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杭州很多有房子的都是本地人,或......  -----------------------------  排
  杭州就是二线城市,当然房价是一线的  作为本地人,觉得确实这点工资对于外地人难生存。
  光靠打工是买不起房的  
  现在的房价就是乾隆年间的盐价格。
  知道吗,盐税,就是税收,哈哈懂了吧。
  请问谁2000月薪?举个例子  
  改变不了……尽量让自己享受自己能享受到的!人生就几十年很快就会过去的  
  洞察力很深刻,不像刚毕业的,更不像只有2000多工资的。
  @nazi0827
13:40:00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堆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的心态,有房子有车子代表成功有面子,结婚新三大件,有房子再比较城市越大越有面子,车子越贵越成功,农村的想在县城有套房子就很好了,县城的想在省城有房子就好了,全国人民绝大部分都内心希望能在全国一线城市立足,享受好的教育医疗就业,说白了,对金钱的崇拜,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当然,国家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发展,在这期间权力金钱是所有人的欲望,而欲望无止境,大权力大贪,小权力小贪,平民百姓比不了权力比金钱,存折不好比只能比房子车子,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头脑清醒的小部分人被看成另类,风气如此,徒呼奈何,这其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空虚,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当然当权者起了比较坏的带头作用,大浪淘沙,这种情形其实危害极大而不可持久,但国人奴性十足,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只要既得利益者稍微放点  -------------------------  顶  
  月薪2000也想买房?  我在想,月薪2000的话,多少钱一平米适合?  100块每平米,估计才能让月薪2000的人咬咬牙买。
  房价正常,是你的收入不正常!至少买不起房要比吃不起饭要好!  
  现在的房价就是乾隆年间的盐价格。  -------------------------  盐可以走私?房呢!  
  杭州,二线城市,房价,一线标准。外地人来杭州打拼,如果收入低点的话,迟早会被高昂的生活成本赶走的 ~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错!市场规律是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不是价值!
  今天还为房子和女友分手了!穷买不起市区的房子! 女友说她妈找人和她相亲!就这样被替代了,不甘心啊!  房价和感情绝对成反比!房价涨感情就淡薄!  
  @流浪艺人流浪猫
  @流浪艺人流浪猫
  什么逻辑啊,东一榔头西一棒的
  @流浪艺人流浪猫   读书读傻了,价格围绕价值,现在的价格针对政策和货币就是价值的合适体现,要是还想不明白,大好新疆内蒙古西藏欢迎你,去了薪水还能高一点。
  让老百姓住不起房子,或者竭尽所能的供房子,这还得感谢郭嘉
  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写出这样专业的帖子……这么强的逻辑,这么专业用语,而你2.3千的工资……有阴谋  
  @jswyz 21楼
22:00:49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错!市场规律是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不是价值!  -----------------------------  吸毒者对毒品也有需求,但这种需求不正常,一户人对拥有1、2套房的需求正常,但对拥有10-20套房的需求还正常吗?对吸毒者的需求不打击只会带来更多的需求,房地产其实也一样。
  @jswyz
22:00:49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错!市场规律是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不是价值!  -----------------------------  @zjn楼
05:09:32  吸毒者对毒品也有需求,但这种需求不正常,一户人对拥有1、2套房的需求正常,但对拥有10-20套房的需求还正常吗?对吸毒者的需求不打击只会带来更多的需求,房地产其实也一样。  -----------------------------  所以说掌握政策者对需求除非他不想控制,想控制其实很简单,房产投资其实就是赌政府想控制还是不想控制。但是我想,总有一天政府会进行控制的
  一个厚颜无耻的人,杭州是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又毗邻上海。你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可以在此买得起房子。你对社会有了多大贡献,还好意思乱发牢骚。
  2005年,复旦大学金融系毕业。  2013年,身价一个亿,并成功从上海移民深圳特区,取得深圳特区户籍,在深圳特区购置房产。  #############################################  2013年8月,  把位于浦东联洋社区仁恒河滨城的一套151平的房子卖掉,共套现579万元,  买了深圳东海国际公寓的256平的四房两厅两卫(总价4608万,18万/平米.低层,最高层42万/平米).  幸运的是:马云、马化腾、李湘、史玉柱、李彦宏等一干超级富豪和明星已经早我一步,买了东海国际公寓的房子(这些大佬全部买的是30万/平米以上的高层单位),我有幸成了他们的邻居。  马云把阿拉巴巴的国际总部设在了深圳后海,又在深圳前海投资3000亿设立了深圳菜鸟网络科技大厦;李湘也从湖南台辞职,到深圳卫视娱乐频道任副总监,并把全家移民深圳;李彦宏把百度国际总部也设在了深圳后海;史玉柱是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深圳大学毕业的腾讯的小马哥更不用说,只要深圳推出高档楼盘,必定买一套。......  这些富豪和明星在深圳特区置业安家都有理由,  作为地地道道的上海拧,我全家从上海移民到深圳特区的理由是什么呢?  抛弃上海的十大理由,大家猜猜......  --------------------------------------------------  1、港深同城化,甚至合并,全球超级大都会的愿景;  2、中央全力打造中国的曼哈顿--深圳(前海)的规划和深圳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雄心;  3、深圳特区媲美新加坡的绿化水平;  4、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中信证券、腾讯、华为、沃尔玛(中国)等一大批全球超级500强的吸引力,总部都在深圳;  5、中国大陆最市场化的特区;  6、中央批准的深圳(前海)实行和香港一样的15%的个人所得税率;  7、去香港买奶粉和日用品(全是纯西方产的,价格又便宜),哈哈哈哈  8、深圳特区每年超过95%以上的优质天气,接近西方城市的空气质量......  9、深圳是全球金融中心,有更高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10、规避上海房价可能下跌30-40%的风险  --------------------------------------------  一个上海老弄堂客的感受(由于是证券投行的,经常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出差,有点感受,与大家共勉,希望阿拉上海建设的象深圳特区一样美丽,一样国际化,尽快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深圳特区,成为象深圳特区一样的国际大都会,成为象深圳特区、北京、广州一样的中国一线城市):  1、亮和暗:                    深圳的风景和建筑可以在白天秀,不需要靠灯光遮掩什么,已经是美轮美奂,超级国际化;  上海的建筑只敢打上灯光,靠灯光的陪衬秀夜景(陆家嘴和外滩最明显,在网络或媒体上,谁见过这两处的白天照?基本都是夜景照或PS照片);   在深圳特区面前,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人为什么不自信?内中奥秘,嘿嘿......  2、亮和灰                    在深圳拍的照片和电视剧为什么那么清亮,可以和在欧美拍的照片和电影、电视剧媲美;  而在上海拍的照片为什么总是灰蒙蒙的;一句话,灰霾严重,大气污染,上海宝山钢铁厂,上海金山石化厂等一大批重污染化工、纺织、制鞋企业的功劳,空气质量啊.一句话,上海的GDP内涵(污染工业占比高)远落后于深圳特区......;工业城市(上海)和金融、高科技城市(深圳)的差距一目了然!  3、绿化                   去深圳特区出差,到处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和全年常绿的大面积草坪,姹紫嫣红,路宽198m的深南大道,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景观大道,即使在小区也一样;  在上海,阿拉每天在弄堂只能看砖头、到处乱扔的垃圾、马桶、污水和用过的安全套(阿拉上海拧的卫生意识和廉耻意识要加强啊)......  深圳的绿化率高达64%,我们上海何时能从11%提高到20%就满足了!  4、摩天大楼                    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都是国际大都会,都是摩天大厦林立的城市,区别就是:  深圳的摩天大厦更高,更亲民,更后现代,更气势磅礴,更国际化,更能代表中国的国际形象,是全球500强、各大集团和央企中国总部、国际总部或南方总部的自用办公大楼。如:  999m的全球第一高楼“中国中心”(深圳后海,由中投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在深圳后海投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公司全球总部,google“中投公司 中国中心 深圳前海”查询)  668m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福田CBD,平安集团、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大华基金、平安利顺货币经纪公司总部),  525m的华润集团总部大楼(深圳后海,华润集团、华润银行、华润信托、华润金融、华润医药、华润电力、华润水泥等17家子公司总部),  408m的中海油南方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278m的中国航天国际运营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68m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大楼(深圳CBD),,  441m的深圳京基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罗湖CBD),  388m的汇丰银行(大中华区)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200M的恒生银行全球培训中心(深圳平湖金融后援基地)  366M的交通银行(国际)总部大楼(深圳前海)  588m的鸿海暨富士康全球总部大厦(深圳龙岗华为科技城),  532m的佳兆业环球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华强北),  368m的日航国际金融大厦(深圳后海),  建筑高度超过350m的腾讯总部大楼即腾讯滨海大厦、百度国际运营总部大厦和阿里巴巴国际总部大厦(这三座总部大楼均位于深圳后海片区),  388M的华为控股全球总部大厦(深圳华为科技城,双子座大厦,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382M的中国基金大厦(深圳CBD,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公司总部)  388M的招商银行大厦(招商银行总部,深圳CBD)        538m的中粮集团(国际)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20m的中石油天然气总部大楼(深圳前海),  286m的中铁南方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18M的中国建材国际运营总部大楼(深圳后海)  328M的中信证券大厦(中信证券总部,深圳CBD)  268M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部大厦(深圳CBD)  318M的中国生命保险集团总部大厦(深圳CBD)  208M的中投证券总部大厦(深圳CBD,建设银行国际总部和中投证券总部所在地)
  222M的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证监会投资,深圳南山大学城)  333M的中国金融监管大厦(深圳后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一行三会南方总部和国际总部所在地)   298M的深圳菜鸟网络科技大厦(马云任董事长,投资3000亿,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  ........(太多了,不列举了)  以上信息,请google“公司国际总部 南方总部 深圳前海”查询。  而上海的摩天大楼都是港商、日商和深圳、广州、上海、澳门的房地产商开发的写字楼项目(上海的顶级地标:420m的金茂、487m的环球、规划高度574m的上海中心),用来出租的,缺乏总部气质和国际风范。  5、体育设施                    深圳有很多符合国际最高水准体育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上海的体育设施比较陈旧,仅能符合中国内地体育赛事要求。  看看深圳的深圳水晶体育场、深圳水晶体育馆、深圳湾体育中心(别名“春茧”)的超现代感和超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设计、建筑理念,再看看中国唯一一个具有360度悬吊屏幕的、达到美国NBA比赛要求的深圳水晶体育馆;  -------------------------------------------------  2011深圳世界大运会,  日20点,深圳湾体育中心(别名“春茧”),开幕式,  据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奢华、最气势磅礴、最国际化的开幕式,HU总宣布开幕。  远超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的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1-5套,国际频道),35家省级卫视,93个国家电视台,全球盛大直播!  值得期待!  -------------------------------------------------                   再看看我们古董级的上海体育场、虹口体育场和源深体育场,汗颜......  6、金融和经济  说我的本行吧,深圳和上海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个有证券交易所的城市(深交所和上交所),港交所是全球化交易所,暂且不表。  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第3位;深圳第5位;上海第10位;北京第16位;广州第43位。(请百度“伦敦金融城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或12、13期查询。这是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排名)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齐全(证监会肖主席上台后,有意将国际板也放在深交所,并把深交所打造成为和纽约、香港、伦敦一样的超级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1568家,2011年深交所IPO集资额仅低于港交所,高居全球第二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只有主板,上市公司数量874家,2011年上交所IPO集资额位居全球第六位。  排名第6位的上交所要追上排名第2位的深交所,上交所加油啊......  深圳特区的上市公司数量268家,潜在和储备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0家(基本是金融、高科技、供应链、网络、物流、文化产业、数据分析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  上海的上市公司数量是134家,潜在和储备的上市公司数量为73家(基本是机械、纺织、小商品等传统行业)  2011年,深圳人均GDP23.8万元,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上海人均GDP是6.8万元,只是发展中国家水平。(以上数据为GDP/常住人口)  7、传媒  深圳或广州的传媒敢写敢登,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经济新闻,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造就了 | 理财周报 | 南方周末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日报 | 广州日报 | 羊城晚报 | 新快报 | 21世纪经济报道 | 时代周报 | 深圳特区报 | 深圳商报 | 晶报 | 和广东卫视、深圳卫视、凤凰卫视(深圳起家,现实行深圳和香港双总部)、财富天下(35个省开播的中国唯一卫星财经频道,总部在深圳)等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全球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在全国各个大城市出差, 21世纪经济报道、时代周报、深圳特区报、理财周报、21世纪商业评论等广州和深圳出版的经济类报刊、读物随处可见,是财经人士的必备读物,影响力可见啊!  上海呢,走出上海,在别的城市,根本看不到有上海出版的报刊卖,虚假新闻,保守的文风,通过刻意贬低中国三大一线顶尖城市(深圳、北京、广州)来抬高上海的自欺欺人的内容(看看上海本地的报纸就知道啦,不刊登上海的抢劫、强奸、自杀、楼房大火、地铁自杀、钓鱼执法和sw、yx,专门转载别的城市的,给人造成上海的治安还不错的错觉和假象),这种瘪三做法表达出来的不自信和自卑,可怜,可悲,可叹!  说实话,上海如果再不发展,与老大哥深圳特区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深圳特区,这个老大哥,将会永远骑压在上海这个小妹妹身上,肆意淫欲、射......,成为上海永远无法超越的目标!   香港(中环)+深圳(前海)+广州(珠江金融城)=全球超级金融大都会  将代表中国,代表大中华区参与全球金融竞争,引领全球金融发展!  深圳是中国的深圳!  深圳更是世界的深圳!
  2014年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排名:深京穗沪津居前五  和讯网 日  中国人才热线最近发布的2014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津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此次调查数据来源于全国收集的20000份问卷,调查显示,23%的学生将深圳特区作为就业首选城市,在就业城市榜单中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各占16%;选择在上海和天津就业共计8%。选择上述五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全体大学生中占近七成。  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把目光投向深圳特区、北京、广州这三大中国一线城市和天津、珠海、上海、佛山、南京、中山、武汉、重庆、东莞等几个区域工业城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深圳市人事局副局长陈纪福也告诫毕业生,求职不能盲目。深圳特区作为仅次于伦敦、纽约、HONGKONG、新加坡,排名高居第五位的全球金融中心(GOOGLE“伦敦金融城第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查询)和“港深国际大都会”的核心城市,目前接收毕业生较多的专业仍然很集中,都是深圳市的重点产业。排在前9位的专业是:金融、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物流、通信工程、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法学。  专家们指出,大学毕业生以大城市为目标单位的思路可能有些因循守旧的味道。其实一个大城市的光鲜繁华跟一个两手空空的毕业生有多少关系呢?在你失意的时候,那仅仅构成巨大的压力。 专家建议,如果不能在深圳特区、北京、广州这三大中国一线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天津、珠海、上海、佛山、南京、中山、重庆、东莞等几个区域工业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观点指出,现代社会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对一个人比较重要的通常都是工作单位。所以比较理性的态度,是看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企业或单位给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些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不一定在现在这些大城市,有些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恐怕有相当多的不在这些大城市。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单位去工作、学习,跟它一道成长,其实是最重要的。那种以大城市为目标的就业思路,不如以发展前途为目标的就业思路来得既踏实、又积极。  -------------------------------------------------------------  更详尽排名,请GOOGLE“2014年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排名:深京穗沪津居前五”  学金融的:去香港、深圳特区(google“伦敦金融城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香港第三,深圳第五";google“2011年全球证券交易所,IPO数量和融资金额排名”)  学贸易和会展的:去广州(google“全球第一大展会:广交会;中国和亚太区航运、航空、贸易中心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十三行”)  学高科技和IT的:去深圳特区、北京(google“华为、中兴、腾讯、迈瑞、金蝶”;"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学航运、航空的:去北京和广州(google“中国机队规模最大航空公司 全球第三大航空公司 南方航空公司”)  学博彩、会展和娱乐的:去澳门(google“全球娱乐、会展、博彩之都:澳门”)  学钢铁、化工、小商品和纺织的:去上海(google“宝山钢铁、金山石油化工厂、上海纺织厂”;“中国小商品中心:上海和义乌”)
  转载:  老外眼中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深京穗沪!   (摘自网上一个laowai写的感受)   1、中囯只有两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城市,一个是北京,另一个是深圳特区。而广州和上海,与中囯的其它省会城市一样,有着很强的地方文化倾向,缺乏兼容性和综合性,在经济和文化上,更缺乏对其它地区的辐射力度。   2、北京,这是中囯的首都,是权利的中心,当然也就意味着它是中囯一切的中心;而上海人成天嚷嚷着和合肥、杭州、南京竞争,想当长三角的经济中心,那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嚷嚷”的阶段而已。   3、深圳,这里是中囯的“小联合国”和全球金融中心,是上世纪80年代由魄力十足的中囯领袖邓创立的,它是北京之外,另一个对中囯其它地区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因为自由、开放的思想环境,这里像个能量巨大的磁铁,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几乎吸尽中囯之精英人才,这个城市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像一辆没有怠速状态的汽车,始终维持在3000转的转速,怠速者,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将很快被这个城市淘汰出去。但这里提供了中囯、甚至整个亚洲最丰富、便捷的生活和质量最高的服务,短短20年时间,聚集了中囯最多的富豪和中产阶级,成为中囯的财富中心和仅次于伦敦、纽约、hongkong、新加坡,排名高居第五的全球金融中心(百度或google“伦敦金融城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查询).这个城市还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了中囯最优秀的企业群,所以尽管压力巨大,这里还是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来自中囯其它城市的年轻精英和嫌贫爱富的资金。   4、上海,这是中囯华东的重化工、纺织、钢铁和小商品工业城市,上海由于小发廊和小姐众多,而且小姐价格低廉,还和东莞、杭州并称为中国北南三大性都(曼谷和上海并称为“东方性都”,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内地城市可以比过上海;在中国内地,上海和杭州、东莞号称中国北南三大性都)! 这里市民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能在无太大下岗之忧的单位工作,很多年轻人热衷于为外国老板打工(因为本地企业效益和待遇都不好),当然,这也源于49年以前上海人就已经习惯于归顺西方人的心态。事实上,现在的上海人大都是49年以前上海血汗工厂里“包身工”的后代(当时有钱的上海人都去了香港,达官贵人跟着蒋逃到了台湾),造就了这个城市文化的主流思想----贫民思想,即克勤克俭、斤斤计较、深刻自卑(表面自大)、患得患失、热衷于当官。这些品德在蒋介石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蒋长期混际于上海滩),蒋也因自己的自私、狭隘把自己从孙中山手中骗来的江山拱手交给了***。上海人太爱面子,喜欢yy,喜欢吹牛,上海男人喜欢扎一条廉价的领带,女人喜欢头上扎一个塑料发夹和戴一朵红花。同时,上海人喜欢说大话,喜欢YY,喜欢吹牛,喜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百姓生活至今依然贫苦。中囯人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的,但好象上海人有些例外。   5、广州,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深圳和广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他们的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囯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同时,广交会这一全球第一大展会的全球影响力,也使得广州成为全球和中国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航空中心和会展中心。   以上为缩减版,原文:  请google“老外眼中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深京穗沪”或"上海陆家嘴pk深圳前海湾"查询  ############################################  请大家不要黑上海了!  不仅全中国人,  连老外都知道了阿拉上海拧喜欢吹牛,喜欢YY的性格,  作为上海拧,  已经没脸见人啦......
  过于快速的城镇化导致了房价的飙升,一个小城市短短几年人口都能翻几翻房价能不贵么,有需求就有市场  
  国际公认的中国内地高校排名:  理科最强:清华大学(北京);    工科最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校长:朱清时。汇聚了欧美、HONGKONG、中国的院士38名);  文科最强:北京大学(北京);  IT科最强:深圳大学(深圳),出了腾讯的马化腾,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深大计算机硕士)等IT巨子;  MBA最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深圳,汇丰银行投资5亿美元,由北京大学和汇丰银行合作);  法学最强: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深圳,由美国法学泰斗担任院长)  建筑科最强:清华大学(北京);  人文科最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电影科最强: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物流科最强:深圳国际物流学院(深圳,由国家海洋局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  音乐科最强: 中国金钟音乐学院(深圳,国家文化部和中国音协主办)  证券科最强:中国资本市场学院(深圳,中国证监会主管)    ---------------------------------------------------  中国最NB的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由汇丰银行和北京大学各出资5亿美元兴建,地址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是中国MBA教育的殿堂级高等学府!   ----------------------------------------------------------   我在美国工作8年,论国际知名度排名,是:  1、HONGKONG(全球金融中心);  2、澳门(全球娱乐中心和会展中心);  3、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4、广州(中国具有2000年文化历史名城,全球和中国的贸易中心,每年2次的广交会,是全球第一大展会);  5、深圳(中国的特区,全球的金融和高科技中心。联合国授予的“全球创意之都”,其余三个是巴黎、纽约、东京);  6、上海(中国的宝钢和上海石油化工公司所在地,中国的钢铁、纺织和小商品工业城市,由于小姐多而且价格超级低廉,曼谷和上海并称为“东方SEX都”,上海和杭州并称中国性都双雄。中国小商品中心:上海和义乌)  --------------------------------------------------------  中国SEX都:上海、杭州和东莞  上海:号称是北SEX都(发廊50-80RMB一次,五星级酒店200-250RMB一次,以上海本地和江苏浙江小妹为主)  东莞:号称是南SEX都(桑拿800-1000RMB一次,五星级酒店RMB一次,以四川江苏浙江湖南上海大连青岛重庆江西等小妹为主);  东莞现在的支柱产业是高科技和现代金融、服务等,在SEX上,已全面落后北都上海和杭州。  ------------------------------------------  深圳的大学:    深圳大学(规模:32000人)  南方科技大学(规模:18000人)  香港大学(深圳校区,规模:16000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规模:16000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本科:6000人;研究生:3000人;博士:600人)  哈工大(深圳校区。本科:6000人;研究生:2000人)  深圳城市大学(规模:28000人)  深圳信息技术学院(规模:16000人)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本科:8000人;研究生:2000人;博士:600人)  深圳国际物流学院(深圳,由国家海洋局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  中国金钟音乐学院(深圳,国家文化部和中国音协主办)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深圳,中国证监会主管) 
  伦敦金融城公布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日07:38  伦敦金融城公布的第六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CentresIndexGFCI)显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一,纽约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  中国的特区城市深圳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位居第五位,领先于北京(第10)、上海(第22)和广州(第43),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全球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每年公布两次,由伦敦金融城委托英国咨询公司Z/Yen统计制作,对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行排名。该项指数是根据对全球金融服务业专业人士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结合公开发布的有关竞争力的各种指数(如,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国家竞争力指数”),综合计算分析得出。自2007年3月第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公布以来,受到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竞争力最为权威的排名。  最新一期指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美金融中心竞争力与排名的普遍下降和亚洲金融中心的崛起。与前五期指数相比,除伦敦和纽约保持前两位外,芝加哥、波士顿、苏黎世、法兰克福等欧美金融中心名次均明显下滑。从指数得分和排名来看,亚洲金融中心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小,香港、新加坡、深圳、北京四座亚洲城市进入排名前十位。  伦敦金融城在报告中盛赞深圳金融中心在指数中取得的令人瞩目成绩和排名,指出深圳之所以第一次进入排名就位列前五,一方面是由于深圳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提升,全球和中国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强力集聚有中国曼哈顿之称的深圳(前海金融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在问卷受访者当中,深圳被认为是香港的“天然伙伴”,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在问卷调查中受到“亚太和欧美地区受访者的大力支持”。  --------------------------------------------------------  伦敦全球性金融中心指数,由伦敦市的Z/Yen Group 在2007年3月份开始制作。  包括全球75个金融中心的评级。  指数的每一个主要金融中心的评级和分数,是以这个城市在全世界的竞争力(不一定是此刻的经济实力)评定。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GFCI) was first  produced by the Z/Yen Group for the City of London in  March 2007.  It rated and ranked each major financial  centre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FinancialCentre Rating Rank  金融中心 分数 位置  London伦敦 790 1  New York纽约 774 2  Hong Kong香港 729 3  Singapore 新加坡 719 4  Shenzhen深圳 695 5  Zurich苏黎世 676 6  Tokyo 东京 674 7  Chicago芝加哥 661 8  Geneva日内瓦 660 9  Beijing北京 655 10  Sydney悉尼 651 11  Frankfurt法兰克福649 12  Toronto多伦多 647 13  Jersey 640 14  Guernsey 638 15  Luxembourg卢森堡 637 16  San Francisco三藩市634 17  Boston 波士顿 634 18  Paris巴黎 630 19  Washington D.C. 630 20  Dubai 杜拜 617 21  Shanghai 上海 613 22  Dublin 613 23  Taipei台北 609 24  Isle of Man 爱尔兰609 25  Cayman Islands 608 26  Edinburgh 605 27  Hamilton 597 28  Vancouver 温哥华 589 29  Munich 慕尼克 588 30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586 31  Montreal 蒙特裏奥 586 32  British Virgin Islands 584 33  Melbourne 麦尔本 584 34  Seoul 首尔 576 35  Stockholm斯得哥儿摩 569 36  Brussels 布鲁赛尔 568 37  Osaka 大阪 565 38  Monaco 摩洛哥 563 39  Madrid 560 40  Sao Paulo 圣保罗 560 41  Copenhagen哥本哈根560 42  Guang Zhou广州 558 43  Bahrain 柏林 558 44  Kuala Lumpur吉隆坡557 45  Vienna维也纳 555 46  Milan 米兰 554 47  Bahamas 巴哈马 551 48  Glasgow 格拉斯哥 550 49  Johannesburg 约翰尼斯堡550 50  Gibraltar 543 51  Malta 543 52  Mumbai 542 53  Wellington 威灵顿 541 54  Mexico City 墨西哥541 55  Oslo 奥斯陆 538 56  Rome 罗马 537 57  Mauritius 毛裏求斯536 58  Helsinki 哈尔辛基 533 59  Bangkok 曼谷 532 60  Rio de Janeiro裏约热内卢532 61  Jakarta 耶加达 511 62  Buenos Aires 布而洛斯艾利斯 507 63  Manila 马尼拉 494 64  Prague 布拉格 492 65  Lisbon 裏斯本 477 66  Moscow 莫斯科 462 67  Riyadh 457 68  Warsaw 华沙 456 69  St. Petersburg 圣彼得堡453 70  Tallinn 445 71  Istanbul 伊斯坦堡 442 72  Athens希腊 433 73  Budapest 布达佩斯 425 74  Reykjavik 415 75  ----------------------------------------  更详尽排名,请GOOGLE“伦敦金融城第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或“伦敦金融城第12、1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查询。  这是国际最权威、国际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珠三角:香港(第3位),深圳(第5位),广州(第43位)  京津圈:北京(第10位)  长三角:上海(第22位)  海峡带:台北(第24位)  ###############################################  求大家不要黑上海了!!!  拿上海(第22位)和深圳特区(第5位)比,  会被全世界人民耻笑的!!!!!
  政府迟迟不会将房价下滑是不想让房地产价格在一瞬间土崩瓦解,这之后的后果还是要靠普通大众来买单,严重的通货膨胀又有谁来负责?  问题就出在这,如果降房价,面对的是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如果不降,则是影响更深远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  在房熊市里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  2013年6月是风调雨顺,“银行缺钱”就闹得沸沸扬扬,这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只是“冰山才露一小角”。当房市“龙卷风”来临的时候, “猪也会飞上天”。 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将导致房价大跌,使得许多人沦为负翁,许多人返贫。  .  你的住房总市值是100万元,你没有买卖,下跌50%后剩下50万元的总市值。虚拟资本消失50万元,消失得无影无踪,谁也没有得到,一分钱也没有流到菜市场和百货商店去。同样的道理,全国城镇住房总市值的虚拟资本消失122万亿元,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没有“空单”,所以谁也没有得到,一分钱也没有流到菜市场和百货商店去。  .  假设在房熊市里富人减少60%,那些卖猪肉的,卖鸡鸭鱼肉的,本来每天来100个人,那时只来40个人,到傍晚时还剩60%,到下午就会竞相降价,当然是物价下跌。  .  “永远通货膨胀”的错误理论已经融入许多人的血液,加上“五分通胀十分炒”,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在短时间里可能出现炒高某些物价的情况。但只是局部性问题。在房熊市里,从较长时间看,从总体上看,物价会下跌,因为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印钞票太多,二是房租店租的成本不断增大,三是炒作。在房熊市里,前二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光是炒作难以持久。  .  那时,虽然是通货紧缩,可是,清点纸币,原来有N万张“纸币”,一张不少,只是【虚拟性准货币】减少了。那时,许多人会因为高杠杆和缺乏现金而资金链断裂,现金是救命钱,现金“物以稀为贵”,就像股市1664点那时,一元顶三元的作用。那时,一定会像2008年那样,再次喊出“现金为王”的口号。那时,任志强不会再次喊出“要死也是银行先死”,因为明摆着的是开发商丢下烂尾楼先跑了(先死),银行半死。  .  总之,“在纸币时代,永远都是通货膨胀状态”的言论是错误的。在房熊市里,整个社会特别是房市,会呈现严重缺钱、人人负债累累、到处资金链断裂的通货紧缩状况。张三在房牛市里有20套房子,到房熊市仍然可能沦为负翁,仍然可能被赶到廉租房里去。  .  .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大印钞票的时候,房价也可能大跌   .  1、在房熊市里可能出现一边在大印钞票,一边严重通货紧缩的情况  .  在房熊市里遇到通货紧缩,面对乱象丛生,政俯慌不择路,会让印钞机“闯红灯”。可是加班加点也难以弥补合计100多万亿元的【虚拟性准货币】和【住房泡沫价值】的消失,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得恐慌出逃的外汇更多,“钱窟窿”更大。  .  .  2、即使全局性的通货膨胀,也会出现局部性的通货紧缩  .  最近6年,房市在大炒通货膨胀概念,可是实体经济非常缺钱,呈现局部性通货紧缩。老板到处借高利贷,将利息拱高到年息100%。就像云南大旱灾与长江大洪灾同时出现一样。   .  出现局部性通货紧缩就会价格下跌。2007年10月到2013年,印钞机在大印钞票,股市却从6124点下跌到2000点,呈现局部性通货紧缩。也就是说,印钞厂在大印钞票,有的领域仍然会出现非常缺钱的状态。就像人群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一样,虽然天天在印钞票,有的人口袋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有的人越来越少。  .  3、今后可能出现“一边大印钞票一边房价大跌”的情况   .  1992年前后几年,中国严重通货膨胀,银行年利率最高时达到19%(包括保值贴补率)。那时,海南岛、北海市房价跌幅超过70%,广州市等沿海大城市的房价跌幅到达50%。潘石屹津津乐道的 “海南胜利大逃亡”就是那个时期。  .  2011年到2013年是不是在大印钞票呀?鄂尔多斯的房价在此期间跌幅高达70%,温州不少楼盘的房价在此期间下跌40%。  .  2007年到2011年,美国印钞机在大印美元,美国房价却下跌35%左右。曾经是美国第五大城市的底特律甚至出现一套房子只挂牌1美元的情况。  .  .   .
  作者:everdonkey 时间: 10:43:51  价值规律在自由经济下才适用,我们不是自由经济,没法用什么价值规律。有些地方宰游客往往是游客进到店里,随便摸一下某个商品,比如玩具,都必须几百块钱买下,不然走不掉,这种交易中,几块钱的玩具,卖到几百块,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  四根大头针合力刺破房市泡沫   .  1、规律帝  .  事物有度。如果房价继续上涨20年,二线标本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家庭的夫妻为买房需要上班到491岁。计算过程:2013年,二线标本城市的一套住房的总市值是200万元 ×1.2 ×1.2 …… 20次 = 20年后总市值就上涨到7668万元。二线标本城市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取值8万元,按照十年收入翻番的国家计划,十年后是16万元,二十年后是32万元 × 50%用于买房支出 = 每年月供能力16万元。总市值7668万元 / 每年月供能力16万元 = 平均收入水平家庭的夫妻要上班479年 + 22岁开始上班 = 要上班到491岁。这不但荒谬而且绝伦,这真的是利令智昏,这真的是中国特色的疯狂。  物极必反。有房市多军有100个房价上涨的理由,可是,房价已经对通货膨胀“过激反应”了,已经按照200个理由上涨过了。还有 ……  .  2、顾客帝  .  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房牛市很贪婪,可是,根据多种指标的计算,房价风险已经高于股市的6124点,就像开水已经烧到95度,水温不可能呈现…… 95度 …… 100度 …… 150度 …… 200度 …… 不断升高的态势。你不相信客观规律,先知先觉者当然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多军不可能永远众志成城,铁板一块。  .  “爱买房子”的根本原因是赚钱效应。一旦房价下跌,就是亏钱效应,大众就会变成“爱卖房子”。在房熊市里,有1套非自住房的每年损失30万元,有10套非自住房的每年损失300万元。于是谁的房子最多,谁就最睡不着,最没有面子,最需要止损卖出。还有 ……  .  3、政俯帝  .  因为美国将减少印钞量,因为外汇增速减慢,因为房价不断上涨会导致属于政府的外汇被洗劫,因为 ……, 所以中国不得不“盘活货币存量”,不得不“减少货币增量”。如果此时大放水,导致恐慌情绪,外逃的外汇更多。就像轮胎破了,打气的结果是破洞更大。流动性被迫收缩已成定局,,钱荒注定长期化。货币是水,房价是船。货币的水位将降低,房价如何不断上涨?  .  人民币可能“被坐过山车”,印钞量受制于人民币国际化,受制于美丽帝,而房价由政俯控制,所以不得不调控,于是房地产的税费举世无双。他国一个物业税算什么,目前中国已经相当于普遍开征2个房产税了,所以,最终会出现“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的结局。心软不带兵,如果现在舍不得房市里有一些人伤亡,就会有更多的人伤亡。   .  今后是人少房多,目前的是高楼大厦,今后拆20层只能盖20层以下。就像20瓶啤酒本来你一个人在喝,到拆迁时,变成4个人(拆迁公司、政俯、开发商、房东)来喝这20瓶啤酒,所以每次拆迁只能补偿50%(10瓶)以下。20套房子 × 0.5
× 0.5 × 0.5 = 经过3次拆迁只剩下2.5套(12.5%),说明住房价值就像汽车和家用电器,年年在贬值。  .  “政俯很强大,所以房价不可能下跌”是谬论。举世无双的铸币税、拆迁税、交易税、房产税,将导致中国的100平米住房的未来价值只是美国的10%。买入“小绵羊”抵御“大剪刀”,不是无知就是忽悠。还有 ……  . .  4、美丽帝  .  人民币可能被坐过山车,就会导致外汇大减少,进而导致外汇占款大减少,加上被货币乘数放大,必然是严重的通货紧缩,使得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资金链纷纷断裂,而且呈现“三角债”传染病,不得不抛售房产以救急解困,从而刺破房市泡沫。还有 ……  .  总之,全民炒房是庞氏骗局,是击鼓传花,是高杠杆的博傻,不可能永远上涨。最可能的是;四管齐下,一起刺破房价泡沫。  .  .
  别抵赖,就是你们炒起来的。  
  哈哈,就是为胡派代言。  回复第28楼(作者:@patrolhan 于
00:01)  刚毕业的学生就能写出这样专业的帖子……这么强的逻辑,这么专业用语,而你2.3千的工资……有阴谋  ……  ==========  
  有钱人不是因为对社会有贡献,而是利用权势,垄断获得利益,正是他们享受,皮民贡献。是蛀虫。  回复第31楼(作者:@miss三炮 于
05:33)  一个厚颜无耻的人,杭州是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又毗邻上海。你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可以在……  ==========  
  可是深圳治安不好吧。  回复第33楼(作者:@国际大都会 于
06:48)  222M的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证监会投资,深圳南山大学城)  333M的中国金融监管大厦……  ==========  
因为你生在中国
  如果一个月薪2000的人可以在杭州买起房.那岂不是一个月薪一万的就能够买五套房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是月薪一万的人能买房
  杭州房价太贵了  
  楼主对中国的经济大泡沫。。。天价房分析透彻正确!只是现在中国的国情和无官不贪的现状,任何一个执政党在短期内都无法改变了。。。
  垄断之下,市场规律还起个屁作用?too simple too naive
  @lxhan_cin 44楼
08:53:52  可是上海治安不好吧。  回复第33楼(作者:
@国际大都会
06:48)  222M的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证监会投资,深圳南山大学城)  333M的中国金融监管大厦……  ==========  -----------------------------  上海治安不好的根本原因是:  上海总人口中,民工、产业工人、闲杂人员、老年人和低学历、低能力的盲流占比过高,1000多。  而深圳特区、北京和广州,基本是全国各地去的大学生,素质高。
  北京人微笑路过。
  @jswyz
22:00:49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错!市场规律是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而不是价值!  -----------------------------  @zjn楼
05:09:32  吸毒者对毒品也有需求,但这种需求不正常,一户人对拥有1、2套房的需求正常,但对拥有10-20套房的需求还正常吗?对吸毒者的需求不打击只会带来更多的需求,房地产其实也一样。  -----------------------------  拥有10-20套也正常,不是居住需求,是投资需求。  吸烟不打击,一样越来越少人吸,人是趋利避害的,知道了吸烟有害处,愿意去吸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荷兰不禁大麻和软性毒品,也没有人人都毒品,照样是个正常的国家。  问题不在炒房人身上,也不在买房人身上。在垄断土地的那些人身上,在垄断建房权那些人身上,你们咬来咬去,只是逗他们开心而已,还要夸你们一声:“蠢货!”
  你知足吧.  
  @sexystone
11:12:37  两三千能称白领?特别还在杭州。  -----------------------------  白领了呗
  回复第4楼(作者:@nazi0827 于
13:40)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堆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的心态,有房子有车子…… ==========  
  回复第4楼(作者:@nazi0827 于
13:40)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堆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的心态,有房子有车子…… ==========  
  @流浪艺人流浪猫 房价这个问题太高深了,孩童也说不清,去问任大狍吧!
  给你八千的月薪,没有节假日,不供吃住,你也难过吖~  
  来广州吧,这里的租金很便宜的呀,才4500块便可以入住420万的3房单位了!!    
  谁规定的刚毕业的年轻人必须买房?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别人也拦不住。  
  你妈的,我说深圳治安不好,你引用可以,可是你故意把深圳改成上海,你这托深圳贬低上海的用意也太明显了吧,你真的在侮辱每个看帖人的记忆力啊?
我明明说深圳治安不好,结果被这孙子引用成了上海,谁要是不注意,还真就被你糊弄了。  回复第50楼(作者:@国际大都会 于
14:21)  @lxhan_cin 44楼
08:53:52  可是上海治安不好吧。  ……  ==========  
  狗房托和中介说不买房就不能谈恋爱。  回复第60楼(作者:@Nitron 于
04:06)  谁规定的刚毕业的年轻人必须买房?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别人也拦不住。  [来自Android手机客……  ==========  
  回复第20楼(作者:@jswyz 于
22:00)他说的是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市场规律。这句话高中政治里就有,价格是由价值决定  读过市场规律的人都知道,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  
  回复第36楼(作者:@国际大都会 于
07:00)   国际公认的中国内地高校排名:   理科最强:清华大学(北京);   工科最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 ==========傻B么,到哪都贴。。。还是受顾于人。  
  回复第14楼(作者:@祥祥他老爹 于
20:28)  @nazi0827
13:40:00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  ==========  跟我想的一样  
  回复第30楼(作者:@miss三炮 于
05:33)  一个厚颜无耻的人,杭州是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又毗邻上海。你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可以在……  ==========  对社会贡献?你觉得你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呢?你活着除了消耗地球资源,还有什么贡献?  
  有理!  
  楼主多虑……。坐着凭空想像,写不出好东西,我虽2K+,但有两套房,一套贷,一套祖屋。坐亨其成!我也想  
  深圳有什么好  
  有些东西很粗浅的 哪来那么多分析 不过是一个商品在所有人的追捧下价格虚高了 等找到更赚钱的投资物品或项目 自然会降下来 比如现在 我家里和周围的生意人就在慢慢的把资金转移到包山种林当中 因为它总体上(按十年一期来算)现在比做房地产更赚钱(最低两番五利润),当然 这个项目前期缺点是五年只投入拿不到回报的
最大优点是不怕卖不出去 扯远了...总之不要瞎担心 除了房地产 很多有些资本的人都开始找到其它投资渠道了  
  @逍遥子寅 66楼
11:28:40  回复第30楼(作者:
05:33)  一个厚颜无耻的人,杭州是沿海发达省会城市,又毗邻上海。你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可以在……  ==========  对社会贡献?你觉得你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呢?你活着除了消耗地球资源,还有什么贡献?  -----------------------------  两个乡巴佬的孩子,上了个破大学就了不起了?政府凭什么要廉价在沿海强省省会给你们提供一套住房。
  中国的房价已经不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了,贫富差距过大和地域差异过大才是根本。每个人都想去发达的城市,东部地区,光是刚需房价都降不了。  
  @wffyl 72楼
11:54:36  中国的房价已经不是房地产本身的问题了,贫富差距过大和地域差异过大才是根本。每个人都想去发达的城市,东部地区,光是刚需房价都降不了。  -----------------------------  判断正确,就是东京当地的青年也买不起市区的房子,别的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的。能在城郊买得起一套房子就相当不错了。
  回复第15楼(作者:@chenmaosheng 于
20:58)  月薪2000也想买房?  我在想,月薪2000的话,多少钱一平米适合?  100块每平米,估……  ==========  有病,一万元的房子就算没工作也能借钱买,工资两千能买十万的房子,是累些  
  回复第3楼,@sexystone  两三千能称白领?特别还在杭州。  --------------------------  两三千还不白领?交完房租再吃饭,可不就是一个月工资又白领了  
  没看出点什么,太多太乱  
  房子要是一个城市最底层的人都买得起了,那房子也太不值钱了。  
  房价要是不高,怎么让老百往干活?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要不是被房价压着,就算低层老百姓,也能过日子了,谁还会去拼着老命干活?做苦力。你懂的。  
  回复第50楼(作者:@国际大都会 于
14:21)   @lxhan_cin 44楼
08:53:52   可是上海治安不好吧。 …… ==========上海治安不好??治安好的城市一般都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广东乱是众所周知的。。。不知道你从哪里得知上海治安不好了  
  过度城镇化并不合理,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建设,而不是城镇化,这部分从原本以农业为生的人们到城市来就只能增加消费、房价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我们该关心的不应该是高昂的房价对富人、社会顶端人士的购买力的问题、而是对社会普通家庭、中层家庭、这部分人会觉得买房子不是个问题??
觉得楼上的人很搞笑扯人2000块买房子、月入2万觉得房价过高的人这是比比皆是!
  过度城镇化并不合理,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建设,而不是城镇化,这部分从原本以农业为生的人们到城市来就只能增加消费、房价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我们该关心的不应该是高昂的房价对富人、社会顶端人士的购买力的问题、而是对社会普通家庭、中层家庭、这部分人会觉得买房子不是个问题??
觉得楼上的人很搞笑扯人2000块买房子、月入2万觉得房价过高的人这是比比皆是!
  过度城镇化并不合理,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建设,而不是城镇化,这部分从原本以农业为生的人们到城市来就只能增加消费、房价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我们该关心的不应该是高昂的房价对富人、社会顶端人士的购买力的问题、而是对社会普通家庭、中层家庭、这部分人会觉得买房子不是个问题??
觉得楼上的人很搞笑扯人2000块买房子、月入2万觉得房价过高的人这是比比皆是!
  @上网易 74楼
12:40:41  回复第15楼(作者:
@chenmaosheng
20:58)  月薪2000也想买房?  我在想,月薪2000的话,多少钱一平米适合?  100块每平米,估……  ==========  有病,一万元的房子就算没工作也能借钱买,工资两千能买十万的房子,是累些  -----------------------------  工资2000,要租房吗?要吃饭吗?  不吃不喝不住,存个几年的话,是能买10万的房子
  老子装修找个打杂的小工,一天400.一个月他有万把块钱收入,月入两千的好意思说自己白领。  
  回复第17楼(作者:@巴中大义阳 于
21:21)   现在的房价就是乾隆年间的盐价格。   -------------------------   盐…… ==========房有小产权啊,古代卖私盐死罪,买小产权又不会枪决。还不是怕买了不保值,网上倒装得一手好纯  
  中国除了北上广深,其它地方不能活吗,有很多房价便宜的城市啊  
  楼主别拿书本来套现实了,半桶水  
  回复第31楼,@国际大都会  2005年,复旦大学金融系毕业。   2013年,身价一个亿,并成功从上海移民深圳特区,取得深圳特区户籍,在深圳特区购置房产。   #############################################   2013年8月,   把位于浦东联洋社区仁恒河滨城的一套151平的房子卖掉,共套现579万元,   买了深圳东海国际公寓的256平的四房两厅两卫(总价4608万,18万/平米.低层,最高层42万/平米).   幸运的是:马云、马化腾、李湘、史玉柱、李彦宏等一干超级富豪和明星已经早我一步,买了东海国际公寓的房子(这些大佬全部买的是30万/平米以上的高层单位),我有幸成了他们的邻居。   马云把阿拉巴巴的国际总部设在了深圳后海,又在深圳前海投资3000亿设立了深圳菜鸟网络科技大...  --------------------------  。  
  回复第14楼(作者:@祥祥他老爹 于
20:28)  @nazi0827
13:40:00  社会因素大于经济因素!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  ==========  
  回复第34楼,@国际大都会  转载:   老外眼中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深京穗沪!   (摘自网上一个laowai写的感受)   1、中囯只有两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城市,一个是北京,另一个是深圳特区。而广州和上海,与中囯的其它省会城市一样,有着很强的地方文化倾向,缺乏兼容性和综合性,在经济和文化上,更缺乏对其它地区的辐射力度。   2、北京,这是中囯的首都,是权利的中心,当然也就意味着它是中囯一切的中心;而上海人成天嚷嚷着和合肥、杭州、南京竞争,想当长三角的经济中心,那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嚷嚷”的阶段而已。   3、深圳,这里是中囯的“小联合国”和全球金融中心,是上世纪80年代由魄力十足的中囯领袖邓创立的,它是北京之外,另一个对中囯其它地区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因为自由、开放的思想环境,这里像个能量巨大的磁铁,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几乎吸尽中囯之精英...  --------------------------  。。。  
  回复第10楼(作者:@光滑的番茄 于
17:53)  请问谁2000月薪?举个例子  [来自UC浏览器]  ==========  大城市很少,就算四千的工资,能买的起房吗?  
  回复第4楼,@nazi0827  其实中国房价这么高都是堆出来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的心态,有房子有车子代表成功有面子,结婚新三大件,有房子再比较城市越大越有面子,车子越贵越成功,农村的想在县城有套房子就很好了,县城的想在省城有房子就好了,全国人民绝大部分都内心希望能在全国一线城市立足,享受好的教育医疗就业,说白了,对金钱的崇拜,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当然,国家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发展,在这期间权力金钱是所有人的欲望,而欲望无止境,大权力大贪,小权力小贪,平民百姓比不了权力比金钱,存折不好比只能比房子车子,所有人都疯了似的,头脑清醒的小部分人被看成另类,风气如此,徒呼奈何,这其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空虚,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当然当权者起了比较坏的带头作用,大浪淘沙,这种情形其实危害极大而不可持久,但国人奴性十足,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只要既得利益者稍微放点...  --------------------------  必须支持,理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房天然气防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