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国企投资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中财集团是国企吗 怎么有的人说是国企 还有人说是私企?_百度知道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那啥……准备考研3战中财……所以这算是提前认校友么?【泥垢】嗯……也算是我一直都想去的学校啦,然后最近也挺多这类的问题的,顺便来凑热闹好了~所以希望有在种菜上学和上过学的童鞋分享一下感受啦~【鞠躬】
138 个回答
那个啥 不会作文开头的某喜默念鸡头猪肚豹尾飘过~咳咳。。。懒惰如我 其实写作这个回答的动机极简单 楼上@菜菜 这位中财校友【但我们真的应该无法开心玩耍了…好校友~】的回答激起了俺的斗志!所以在游玩的间隙拿着手机敲下这篇振(shi)聋(fen)发(du)聩(she)的战斗檄文!1.“据我所知,体育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传媒(抱歉全称记不住了,简称是文传)还有法学院,这三个院还是很水的。什么叫水呢,就是你平时不听课到期末的时候靠老师给的题目和重点也能轻轻松松拿下B+或者以上的成绩,我在这几个院的同学的日子都过得很滋润”———哈哈哈 盆友你真的不是在逗我吗(手机加图不方便 麻烦自己脑补著名暴走表情)这句话就没有道理啊 过的滋润就是因为课业负担小吗 单纯懂爱会生活不可以吗! 你的朋友(你们真的是盆友吗)默默辛苦不可以吗!就是低调不可以吗!我们不是“第一顺位”(查尔斯王子语重心长的教育我们 这个P~用木有 )专业就bi~bi~(和谐)没负担?一学期19门课程天天满课的我死给你看!而且校友你对水不水的定义很奇怪哎~ 我觉得水不水应该取决于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而我觉得只要是知识就是有用的(显然你不这么认为…遗憾呢…)至于成绩的问题 原谅我又要呵呵了 众所周知高考理科状元分数比文科的高 是因为 同一水平下文科的判分会严一些 理综满分常见 文综满分呵呵呵呵 就本人来言 同样是获得Aplus 我在电影管理与制作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上耗费的精力付出的努力要比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多多了~2.“剩下的院大概就过得比较苦逼,因为他们会有数学啊微观宏观和计量经济学这样的干货,平时还是要认真学习下,否则期末突击绝壁是没用的”———亲爱的盆友 不要误人子弟 文化与传媒学院(不好意思财政学院都没听说有简称呢~ 啊 幸好 不然名字太长 你1kb的脑容量也记不住 )除艺术设计专业都是要学高数、宏微观、会计、金融的 和你们学的一样一样一样的~ 另:我们大文传 其实各个学院都是一样 任何科目期末突击都是没有用的 校友 你有本事一晚上读完神曲啊 你有本事一晚上背下离骚并完美翻译啊 你有本事一晚上把从法国新浪潮到美国类型片几十部电影看一遍并分析啊 你有本事一晚上连拍带剪弄个十分钟的小电影啊 摔!抱歉 这位不知学弟还是学妹的剩下几大段充满负能量的自以为客观的指责 报怨 实在看不下去了…没有原句概不吐槽 这就是我十分讲理的掐架原则…3.“ps:有童鞋对我对于法学院和文传的描述有疑问,特此声明只是听说,个中滋味当然只能本院的学生体会,详细具体的还是要问法学院和文传的童鞋~(个人感觉描述,绝无侵犯之意)” ———及其反感这种 吃了吐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 你有你发表意见的权利 我当然也有我捍卫话语权的权利 这种加个尾巴 堵人嘴算怎么回事儿 既然敢说 就要有 恭候撕逼 不服来战的气魄好吗!可能以上的话有些冲、损、黑 完全毁了喜儿学长的高冷范儿 但是 为了捍卫我大文传的形象 还世界一个真相 我还可以更不要脸一些哦 try me~最后!回答下题主~楼上的回答们其实大部分很赞!也基本阐述了中财的各种软硬件事实~我的感受是:1在中财上学 确实时不时的想骂娘 但 其实全国大学都这样 所谓母校不就是自己怎么骂都可以但别人说一句不好分分钟拼命节奏的存在吗!虽然我也常常吐槽学校学院各种不好 但 离开毕业的时候还是各种不舍哭成狗了呢~2我觉得题主应该不是问学校的硬件设施 从三战中财来看 题主应当对中财有深厚感情的 这种真爱如果都会被没有独立卫浴空调 校园远小而打败 那俺真的不会再爱了……3至于在中财上学的感受 那就如人饮水了… 但我可以保证的是 考上就读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 感觉绝对是无以伦比的!那种喜悦是将自己得天独厚的才华尽情宣泄、经过艰苦卓绝的付出,并得到足以匹配的报偿与赞美之后,贯穿身心的独特愉悦~4广告时间:不论学校其他 单说中财的学生 绝大部分都很不错 完全称得上一流 虽然存在楼上那种无知自大的鹭鸶(毕竟只学了两年 年轻人 不论是学问还是人还都有的做~)但整体的氛围是很积极的 比方很~水~的文传学院 我们这届保研北大的北师硕博连读的 考上北大汇丰的 人大统计的 ACCA过八门的 去哥大纽大的 世界500强的牛人不胜枚举~ 近朱者赤 孟母三迁的道理还用多讲吗 因为财经院校 财经金融类的学院确实很有资本牛气 金融学院我觉得很强 毕竟校长和校长夫人都是金融大拿~ 但 文传也不赖呀 我的课程超有趣 我其他院的盆友很多都来蹭过课 法院 体经的情况我不熟 但也知道法院美女多 体经体力强~5说到校风 中财确实很“务实”但 这种务实不是一味的唯绩点上 趋炎附势 急功近利 或者向钱看齐 中财的务实是:发挥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 勇往直前!就算一朝失手 蛰伏不起 这种校风也会给她的学子们 雄起的底气与动力 最终一飞冲天 翱翔广袤天都!
,毕业了。今年毕业的这一届,没赶上沙河的图书馆,没赶上据说明年就要装空调的南路校区,但是赶上了一场北京户口指标突然收紧的措手不及……这么说来大概是不幸多一点,但是在毕业典礼上听见校长讲到关于空调的那些事儿,还是稍微有了点信心,觉得我财大概还是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大概速度会慢一些。同期毕业的同班同学,不论是个人实力过硬,还是沾了中财这块招牌的名声,总之去向大体还算不错。而且在商科沾边的领域,校友大概也算不少,也算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种优势吧。这个答案,感谢谬赞,在下觉得自己说的也不甚客观。初稿写在两年前,经过了研究生上课实习找工作的日子,大概逐渐没有那么偏激,用外校朋友的话说,感觉“你被体制化”了。 中财这个学校确实有着如同很多高校一样的相当严重的官僚作风,办事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尤其毕业就业阶段相关户籍档案的手续非常非常恶心,当时上研时候因为是本校对本校所以没经历过这一堆,如今天天为了某些手续和学校相关部门沟通真的非常非常恶心……就,吐个槽);硬件上设施的各种不完备,包括这半年来南路校区唯二的两个食堂中的大食堂装修改造,不光吃饭的选择空间和物理空间相当紧缺,食堂前那条路被封死也造成了交通不便……这些客观存在的弊端都不是用“情怀”两个字可以掩盖的,就算这是我的母校,也必须承认他的缺点。收到过一些私信,问专业选择的,问学校选择的,问就业的,在下能给出的建议真的少之又少,一方面个人眼界和经历有限,另一方面在下并不了解提出问题的你。虽然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很乐意解答,但是最终的建议,还是多听多问,多获取一些客观的信息和见解,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一个看到这里的人,祝好。,一个简短的更新。昨天陪朋友回沙河参观图书馆,简直大写的好评。硬件上确实过得去,而且让人有种人文关怀的感觉。虽然说目之所及感觉这么运行的图书馆肯定特别费钱,而且花的大概都是从我们南路这边剥削下来的(嘘),但还是觉得看到这样的图书馆建起来,对我财的未来又多了一点点信心。真心的希望,不只是硬件,软件也会越来越好。然后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之上,也可以越来越好。图书馆使用体验指路用朋友的话说,想当年要是有这样的图书馆我GPA还能再上一个点!更新。这个答案写了有一年多,读研也读了一年多,偶尔在知乎的消息提示里看到有人点赞,今天上来发现竟然被推到前面,觉得确实,应该再来写点什么。说说研究生。我非学硕,是两年制的专硕,可能代表性并不算很强,一家之言。很多人都问说考研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年多之后的我现在也依然没办法讲明白这个研究生读下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如果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那我坦诚说这一年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专硕只有研一有课程安排,研二完全用于找工作和毕业论文)并不能算是给本科阶段学到的专业知识有什么本质的提升。至少课堂来说是这样,但是如果能跟随比较好的导师做一些项目,或者自己确实愿意钻研深造的话,研究生阶段确实能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和学术资源。换言之,如果你想,都是有机会的。但是想不想,在想不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不做得到,就是另一件事。因为基本上大多数的人,读研都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但是,此时此地眼下来看,现在我们读研的这一批人,和两年前本科毕业时候就去找工作的那些同学相比,并没有好到哪去,甚至不如当时。因为现在的经济状况,太差了。找工作的局势太难了。然而这并不是当初决定读研的时候可以预料到的,所以身边,后悔的人有之,想着“毕竟我们比那些人多一个学历,以后发展空间会更大”的人也有之。整个环境其实很浮躁的。我们这一级,之前说只有研一有课程安排,但是真正能好好在学校上满课的人,不算多。研一的两个学期,学院本来考虑到我们需要出去找实习,已经把课程主要安排在了前大半个学期,然而还是很多人上着上着课就跑出去实习了。大家都明白,找工作才是最终目的。我们这个专硕不是学术路线,读出来基本没有人会上博,这两年的时间,也就是为找工作的一个缓冲垫而已。偶尔也有学弟学妹问我对考研的看法。对于我自己,我没后悔也没必要后悔,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只能尽最大努力做下去。但对于他们我也给不了建议,因为谁都不知道一年后两年后的就业形势到底如何,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碗“提升自己”的鸡汤可以骗得了越来越清醒的毕业生们。再加上中财是这么一个务实到了极致的学校。能给你的,或许就是个文凭而已。至少在这个清北人压制下的北京找工作的市场,这个文凭的含金量,不好说。最后,我不是劝看到这些文字的任何人放弃追求任何事。只想说,保持清醒,看清自己想要的,看清路上有什么。等找到合适的工作再来三更。毕业季,祝各位武运昌隆。=========================================先引用一句话。“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绝不这样过。”对,就是这种感觉。今年刚刚毕业,回头想想这四年经历的事情,不能说不够精彩,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整个过程,很辛苦,再加上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厉害很能应付各种状况的人,大学四年的体验,并不算好。有种“明明都能拿到差不多的经验值和掉落道具,我却选择了一个不太好打的副本”的感觉。但是在种菜的四年给了我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不后悔。个人情感可能有点多,所以我匿了。下面慢慢讲我自己的体验。————————————————————首先,在中财,绝大多数人和事情都是“目的指向型”的。上课、自习、点名、回答问题、和老师问问题套近乎——为了成绩参加活动、参加比赛、学生工作、志愿者、社会实践——为了综测(综测这点等一下我要单独说)其实这倒是无可厚非,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目标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只不过有些人努力的更加用力一点,有些人懒散一点,就产生了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但是问题在于,当你所处的整个环境都是用这种思维方式来面对周围的事物和评价标准之后,人就不可避免的变得功利。就好比说,临近考研的时候,有的人就会衡量“在班级听课我能得到什么,去图书馆自习复习考研我能得到什么”,当他觉得后者的价值大于前者之后,就会义无返顾的逃课。这是某些学霸的情况。然后对于学渣,也是一部分学渣,就会出现在期末的时候拼命找老师套近乎、找学霸抱大腿套重点的情况,想用最急功近利的方法获得自己的利益。在除了学习之外的情况也是一样。因为中财有一种非常特立独行的“综测评价系统”,在这个测评体系下,学校里的很多活动、比赛都是和综测挂钩的,所以很多人在参加活动之前会询问“加不加综测?”当然,参加任何活动,除了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收获之外,能获得综测加分固然是好事。但在我从大一到大四的这四年,慢慢见证了从一开始我们参加活动还不敢问“加不加综测”,怕别人觉得我们动机不纯,到会找人打听,到班委发下来的通知都会有加不加综测的附加说明,到活动宣传资料就会注明加不加综测……看到这种活动本身一点一点变质的感觉,总让我有一点悲哀。然后说说这个综测。我愿意相信在这个制度制定的初期,校方一定是出于好的意愿,希望可以有一种科学、公正、合理的制度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各学院其实是有各自的加分细则的,真的很难实现公平(笔者亲自见证了有从其他学院转专业到我们学院的同学,其原学院第一年的综测整体水平都低于我们学院,明明是很优秀的学生但综测却很低,因此就在保研总评中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越来越发现其实可钻的空子应有尽有,用这个制度衡量出来的,并不一定是真正优秀的那些人。然后这个综测有什么用呢?每年的奖学金、保研资格、优秀毕业生名额。对于第二点,笔者有话想说。个人觉得中财在某方面上真的无愧于其“中央”的名字,完全体现了在体制作用下,一部分人凭借“关系”而非“实力”上位的情况。或许你会说,这种事情在哪个学校都有。但是,至少在笔者见到的范围内,和在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这种事情,比其他学校真的要多,也更加……怎么说呢,公开的秘密?秘而不宣?整个班级甚至学院的人都知道其和谁有亲属关系,其明明不学无术而历年的成绩里有多少水分,其获得的各种学术资格参赛名额是通过什么渠道特批,最后又怎么就保了研……这是在下亲身经历。只是暂时还没想好要不要说。用一个学姐的话说,“像保研名单之类的,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要猜了。一定和你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用一个同学的话说,“XX学院专注坑自己学生三十年。”当然,这里指的是坑“普通同学”。我要承认,在中财学习确实能有很多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你提供见世面的踏板,但是这些机会是属于谁的,在去争取之前,值得犹豫一下,停下来想想。我觉得,中财并不具备那么高的人文情怀,来关注“最广大学生的基本利益”。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说那些去追求卓越、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们“不自量力”,我是想说,在迈步之前,你要考虑,一旦落下来之后,会怎么样。很可能面对的就是个没有后路、没人管你的境地。至少在我的学院里,对各种比赛竞赛十分推崇,但是当你在过关斩将的路上半路铩羽,从老师们到辅导员是不会考虑“我在之前的活动中付出了很多精力,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有所欠缺”这种理由的。其实这就是最前面那个“目的指向型”的道理——中财的普世价值是,“把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的使用在可以发挥价值的地方”。果然是财经类院校呢。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啊。写了这么多,回头看看其实不一定能给题主带来什么价值,因为这些基本都是针对本科生活写的。那就再胡乱写一点,就当给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解闷吧。说说我“不后悔”的地方。先来插叙一个比较推荐本科报中财的理由。嘛,毕竟有着帝都的地理位置优势,毕竟有着中央的金字招牌,中财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大的有,学生素质也是很高的。这样,你就很容易发现周围存在感比较强的三种人:学霸、有一技之长的人、思想有深度的人。中财学霸真的很多OTZ(尤其是几个比较好的学院)……但是后两种人也有不少。而且我觉得,后两种人是能让你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加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人。笔者算不上学霸,不过后两种人都勉强沾个边儿,于是也就慢慢会遇见在这些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也就很庆幸,幸好在中财见识了这世界这么大,能遇见这么多不同又相同的人。曾经有一段遇见很多不讲道理的事情,参加比赛被人使了绊子,保研的时候遇见暗箱,那时候真的觉得大学挺黑暗的……不过也就是因为周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和我聊了很多,也一起做很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也有在给我加油让我不放弃,才有了今天这个能在这里心平气和的讲出大学四年的我。也算是别样的体验了(笑。所以,总结一下。中财并不适合那些太有棱角、太有想法的人。中财能制造出最精细的螺丝钉,却没办法雕刻出形态各异的核舟。很有可能离开中财,会有很多人说,“感觉你像中财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或许有好有坏吧。还需要每个人自己,和时间,来检验。以上。
看到一堆负能量满满的回答,有点心疼。(!!!居然没人提本部图书馆的“力叔”,这不科学!!!)To得票最高的北京的那个孩子(回复他的,直接粘过来了):1.故事一则概括三类回答:“bo刮剐”,无力保持高格调的生活,却仍保留着较高的视野,思念当年的锦衣玉食,顺便对周围的中产子弟说:“看,我本应该生活得多么好,现在吃饭都没人喂我了,只可惜。。。哎。”,引来中产子弟连连叫好,顺便心里想:“嗯,老爹骗我说我家还是不错,其实我出生居然选择了Hard模式,我本也可以这样的,只可惜。。。哎。”围观的中产子弟的爹们纷纷议论:“小屁孩,啃爹的就算了,还说这样坑爹的话,少学‘驳刮剐’坑爹,你们的物质条件已经不错啦,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老爹给你的平台已经够高了,机会自己争取啊!”人大附离中财也不算远,家门口的学校要多做调查再进来。人大附中是全国顶级的中学之一,在这样一所顶级学校读了几年,又到了非顶级的大学来,心理落差可以想见。2.三句话,三类回答,三类人,都希望学校更好,视角和心态不同罢了,有的一针见血,有的稀里糊涂,有的包涵体谅。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就有无限可能,就是无限的财富,中财的学生不差,老师水平也不差,珍惜与同学的交流,珍惜和老师的探讨,这两者才是“真中财”。认真探讨一下让中财改变的问题,谁在中财时没想过这个问题,这所中央气息浓厚的学校不是键盘改革评论者能改的,生动一点得说,“天“不变化,学校老大的气质就不大会变,都会是一位稳中求发展的老爷子,毕竟,到了那把年纪,谁还折腾的动,不出乱子,光荣退休才是正道,要换位思考,同时,中央气息浓厚的地方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由下而上的倒逼改革,在这片土地上暂时还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刘彭芝是令人尊敬的教育家,要不是她力排众议,大刀阔斧自上而下改革,你过去的家能有今天?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不“变tian”,或者学校不换一个威望高,年纪轻,改革心强烈的老大,中财只能稳重求发展,语文水平非突出的评论只能拿个“顶”或者“赞”,不管用,多感受“真中财”才是在校时的正事。===========================================正题:中财本来是个实务性极强的专业性学校,且以此闻名,现在有了新三院以及各种海龟的引入,学术实力也得到一定提升(老邹的努力还是值得称赞的),且各院文化渐渐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以下谈的是本科)志愿选择中财,就少提你的综合性大学之梦未能实现,成年了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要怪就怪自己或者父母连基本的调查都没做,被名字光环忽悠,也许是fuqian的表现,人以类聚,自然会在学校里遇到类似fuqian的人,这类人有不少,人不能免俗嘛。中财现在给学生的选择和以前相比足够自由。你想就业,中财的名头可以给你带来不错的实习和就业选择,本科就业据我所知省行一般没问题,就本科毕业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人不能太贪,以免能力hold不住欲望;你想学术,中经管的藤校级phd的师资(havard /yale /brown/ cornell 等)、数学系(复变泛函拓扑一应俱全)级加上美国经济系研究生级(MWG/David Romer/Sargent等高微高宏)的课程设置、学院对外院学生转专业的欢迎、CEMA前六届学长学姐出国去向(princeton /stanford /nyu /umich /bu等的phd columbia /oxford /lse /nyu /cmu /uchi等的master) CEMA前六届学长学姐上研去向(北大光华/北大汇丰 每年都扎堆)等足以满足你的胃口。(这次改答案把自己改成安利CEMA的了,匿)圈子决定视野,不要因为自己圈子里的种种不好现象就否定全局,若不满足于现状,就努力去扩展自己的圈子,寻找新视野。
待更知乎处女答献给母校,我亲爱的中财。先报上来历,准大三,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国际金融专业,保证以下真实性。(强烈不爽骂了又匿的人,网名都不敢暴露何况真实身份,闷骚虚伪不负责任)---------------------------------------------------------------------------------------首先说为什么我来到中财。高考广西理科两百五十名,清北去不了,复旦交大只能被专业选;想学财经,锁定两财一贸。上财好专业只给两个注会(之前上财学姐说她们注会超好,的确;来中财发现中财注会专业连续多年被中注协评为第一,嘿嘿),录取波动比较大,搞不好要被录到剩下的工商管理法学之类的,第一个PASS。再从中财和外经贸里面挑,中财偏向政府和国企,“中央”这块招牌应该能全国通吃;外经贸偏向于外企,貌似挺小资的,在北京知名度很高,但出了北京我不敢做评论,毕竟我不是外经贸的人。当时我不确定今后是在北京工作还是回家乡(但家里人都倾向我回来),如果报外经贸的话估计是在北京的多(中西部省份哪来那么多外企?但北京的房价你懂的);报中财的话进可攻(北京的银行和政府部门)退可守(回广西中财这块招牌还是叫得出来的),所以两者中比较倾向中财。然后在搜了中财的优秀学子,有财政部长、央行行长、总行行长、证券公司总裁等等,个人认为“一将终成万骨枯”,有这些拔尖的校友,后面肯定会有一群司长、各地行长的做支撑,即使以后不是最顶端的那个,但也会有很大的机会小有成就。综合以上,选择中财(记得平行志愿后面跟着是外经贸、同济和中山)。-----------------------------------------------------------------------------------------个人认为,两财一贸都是一个档次上的学校,各有优势,不存在谁比谁好,选择谁就要看谁更符合自己未来的发展倾向。网上总有一群人要挣个你死我活,拿己之长比人之短,然后仰天大笑,好像通过这种比较得出了自己比其他学校的学生都牛逼的结论,进而安慰自己“当初报的志愿没有错”这一虚弱的阿Q心理。------------------------------------------------------------------------------------------在中财的生活目前在沙河就读,地理位置不再赘述;好处是旁边就是地铁站,出行还比较方便。校区的新建的,设施很新,下学期5块钱5G的校园无线网终于有了。全校空调覆盖,只差宿舍。看到很多人都在抱怨宿舍没空调,的确如此,也希望学校快快安空调吧,显得高大上一些。目前食堂有东西区两个,去了清华北航吃了他们的麻辣香锅,还是觉得我们东区的香锅最好吃。清真的菜便宜而且分量很足有木有?!西区的饺子和麻辣烫也很不错。但是一层的菜谱的确需要变一变了,已经厌烦。放假前的食品中毒事件夹杂着夏日的热浪、期末的紧张,闹得满校风雨。觉得这个也是偶然事件,夏天热了食物内部的微妙变化谁也说不准,也是我来中财两年吃了四个学期的饭才出现的第一次食品问题,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一个学校。而且事后处理很果断严肃,把铺面清空了(那个卖面的阿姐人挺好的啊,还有旁边的冒菜、三楼的大鸡排酸辣粉炒河粉土耳其烤肉饭也受波及被撤了,真伤心)。在这种处理下中毒事件应该不会再发生。都说图书馆是大学的招牌,中财现在只有个临时图书馆,比较小,但我想找的书里面都能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想想图书馆今年年底就能竣工,看了内部设计图觉得真是多了个可以拿出手去装逼的好家伙。现在沙河校区只建了一半,还有好多要建的,但我只盼游泳馆快建好~中财好的专业招分很高,都是清北落榜生,进入财政、金融、会计学院,还有中金发、中经管、中公财等(三个中字头的是985创新平台,老师都是海归博士,专业课全英文授课,略爽;现在数学也开始英文了,感觉自己萌萌的~~中经管在邹恒甫手下,个人感觉师资很好,学术委员会各种高大上)。由于中财想把自己打造得更全面,产生了不少冷门专业,比如城管、心理学之类的,造成提档线就被拉低了不少。个人认为中财就应坚持走财经精英类的路线,设立偏离主线太远的专业进来也对不起学生,毕竟大家进来都想学金融会计之类的优势学科,转专业不是很容易,偏得太远也会让一部分同学很不爽。学校学霸很多,特别盛产女学霸(或许因为男女比例差造成的吧),学习氛围很好,说是个“大高中”也挺像。像我们专业课期末还要用英文写paper,加上复习累成狗了。。世界杯阶段学校开放食堂让大家看世界杯,想不到竟成为了刷夜自习圣地。下附食堂晚上十二点钟的自习场景,最疯狂时一二楼全满,想想还有些怀念。都说中财人实干,我觉得这句话不错,受就业单位欢迎也理所当然,谁也不会招只会指手画脚的小干部,毕竟能干事才是硬道理。-------------------------------------------------------------------------------------------看到上面一些朋友说“来中财是最后悔的决定”。据我的观察,一般都是混得不好的人才会说这种话。我认识一个已经挂了两科的人也很整天不爽中财的偏僻、设施不完善、社团活动少。既然你认为母校配不上你,你又有哪里配得上你的母校呢?个人认为,一个否定自己出身的人不值得尊重,正如列宁所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对于排名第一的答案,如果你认为高中的硬件已经是你怀念的人生巅峰的话,恭喜你,好一个人生赢家。我承认有些学生是推崇校园设施的,但中财的优势在于就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选择风光秀丽的大学?你当初的傻逼造就了现在的一身怨气。---------------------------------------------------------------------------------------------说说中财最大的优势,也是吸引无数学子来到中财的关键,就业。中财对口的就业是财经领域,就业率高,工作好。说实在的,选择中财的学生动机都不太单纯,相信大家幻想高富帅白富美的生活很久了吧。目前我尚未就业,对此也只是略有听闻,仅供参考。上学期某省校友会负责人来校座谈,说道最后两位该省的本科应届生起身询问回省财政部门工作,校友会有什么帮助。负责人答说,省财政厅厅长是校友,只要笔试通过,未来好商量。财政厅是什么地方工作好不好,自行百度。大一时听辅导员说本院(60人一届)有两三个本科生直接去了总行(别跟我说容易进),大二展示了就业数据也非常良好(具体数据一般不对外公布)。如果你是男生,本科回省级分行工作还是不难实现的。或许你家已经家产万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亲爹或干爹已经帮你安排好了出路,请选择校园风景好课余生活丰富的大学,花前月下歌舞升平,这样你的人生会更精彩。毕竟,人只能活一次,谁不想让自己更快活呢?但如果你出生普通家庭,家里不能帮你买房娶媳妇,选择中财还是很值得。中财没给我最舒适的大学生活,但是它赋予了我金融的知识,给了我进入金融领域的金字招牌,而这一领域的收入比我父母的收入高得多。还是那句话,选择大学最重要是切合自己的未来需求,在我心中,选择中财,就是选择毕业后未来。
可能文不对题,因为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在学校的经历不多谈,主要说说工作以后的事情吧。有很多学弟学妹说了,这个学校对不起她的学生,刚来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突出。作为当年高考全省前50的考生,我差几分没上北大。无论是当年的清河分校(严重暴露年龄哈哈)、后来的皂君庙、以及今天的沙河,中财就有本事让她的学子对大学的种种憧憬一瞬间碎的满地都是。当年我差点退学了,一点不夸张,要不是有人力劝我,估计我就撤了。后来读书的经历已经模糊了,很惭愧,大学期间不用功。我只挑自己喜欢的老师去上课,至今为止印象最深的是会计学院的苗润生老师,当时他是会计学院的副院长,现在他还在吧?为什么我最喜欢他呢?因为他满足了我理想中对大学教授的一切定义。比如知识渊博,比如上课时文采风流挥洒自如,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那种从容不迫与淡定。大约是商科院校的原因,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点急功近利,这种无可比拟的人文气质真是罕见。在学校的时候,我很讨厌中财,甚至有人问起时,我有时候都不说自己是这所大学的。那我对母校的感情什么时候变得呢?工作以后,工作五年以后我开始骄傲加自豪。我不是中财就业的主流,我的同学师兄学姐学弟学妹大都进了体制内,据说那里中财更吃香一点。而我一毕业就投奔外企了,在咨询业一扎很多年。咨询是个极度看中学历的地方,我的同事们都是清北复交,这几年我带的小朋友们学历更是吓死人,本科就是牛津、哈佛、UCLA,顶不济也是个常青藤。而我,从一开始的没底气到后来的淡定,经过了几年的职场锤炼。因为我发现我完全没比那帮学历吓死人的同事们差(我相信每个中财人都有这种能力),我发现在我做项目的很多行业都能看到中财前辈们用汗水与智慧铸就的名誉,我发现不少企业高层不经意的谈起他们的校园招聘渠道时对中财掩不住的认可。甚至在我所在的公司,我居然无意翻出一个师兄对某一著名方法论的贡献。毕业多年之后,要问我中财给你了什么?是她的名头?她那些有点过时的专业课?我想都不是,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个学校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意志消沉又到意志明确的蜕变,是这个学校在这四年对我的包容与默默的引导。如果说这些是另一个大学也能给我的,那么离开学校后,我的前辈们用低调务实的态度为我铺开的那条看不见的大路,让我更加明白我需要做什么,需要争取什么,需要珍惜什么,需要维护什么。我已经开始享受中财带给我的那些好处,也默默的用自己的努力来为她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母校多像祖国啊,在其间时,恨她骂她恨不得早日摆脱她。而只有真正离开她,站在远处看她,才能真正明白,她对你意味着什么。
嘛,帮同学查寒暑假究竟有没有校车结果发现了这个……既然也是中财的一份子(大三啦)就来稍微补充点浅显的吧。(顺带要是谁知道寒暑假有没有校车,虽然我也知道希望渺茫……告诉我一声吧!)(更新:已被告知,就是没有校车……)原本(高中)是理科生,语文水平也就这么回事了,没啥文采,还请各位看官见谅。但如果要我拿一个词形容中财的生活,那就是忙!可能也跟自己的专业有关吧,本科4年要修180+学分,所以一星期总有几天满课(早8点到晚8~9点除了中午吃饭全是课的意思)。满课还不算,满完课还有作业和各种实践报告等着你……如果你有幸是在有导师制的专业(就是像研究生一样有导师带),那么恭喜你,除了主课,还有每周科研任务。嘛,算是双刃剑吧。如果你还参加了比赛、考证等活动……自行想象。(大多都会参加比赛、会去考证,但更多的不是为了突出,而是为了不在不好的方面突出QAQ 感觉奖状、奖项、各种证件已经烂大街了,所以只是不能没有的问题……)关于课程:有关中财的课,老师多种多样,授课风格也都不同。我倒是觉得老师们准备得挺认真的,就是有些课,它本身……只是我觉得……很水……明明只是几直线相交,求个导求个平均数也要讲很久,有点低估学生智商的倾向。问题是,一旦无视这一段课程,就可能无视过头了,然后再听课,可能会“我去,讲到哪里去了?!居然都讲到这章了吗?!”但由于课件不错,可以轻易弥补(哎,老师你们课上的努力……)而且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恐怕不是很好,比如一个NPV我在不同的课上都不知重复的听了有多少次了@_@ 有些课程的前后设置也不太合理,比如非要用到下一个学期的课的知识这样的事情有时会发生,所以每届的课程安排也在条换中。也有很多课,内容是很充实的,但也就是说,不集中的一直听下去,就会漏n个重点……跟高中一样。还有一些课……n多政治课都必修还占学分比重贼高QAQ 关于老师们:不少老师其实很欢迎学生问问题,而且一个问题就能把他/她带“跑题”n分钟,讲各种相关豆知识(难道其实老师也很寂寞 /w\ ,总之课上多唠唠很好玩)其实师资还不错啦。 关于学习氛围&生活:0.生源:生源本身学术素质很高,很多女生颜值也很高,但我只能说这两项素质,其他的素质标准差太大,不敢妄加评论。1.关于学霸:三步一小霸,五步一大霸。对楼上们表示完全同意。2.关于“学渣”:别看自称学渣说什么逃课睡觉看球打游戏,人家照样考试排名很高,搞不好就是个学神。总之别管周围,该怎么学怎么学就行了。其实大概哪里都一样……3.关于勤学:说白了,这么多课,只要不逃,想少学都不行。上课之外也有n多任务等着呢。虽然和其他学校一样,最紧张的是考前两周。4.关于社团:先看前三条,然后,试着告诉我你真的真的真的还有充裕的时间搞好社团活动。5.关于活动:虽说课多,但没活动理论上是不行的,于是某些活动强制参加,要签到,挂综测。多说都是泪。6.关于综测:大概本来是为了保证学生除了上课“还会干别的”的存在……但也相应的有了“刷综测”的概念……说白了就是个没起到原本效果又额外生出叉子的系统罢了。真是,怎么都没人开个项目研究一下综测在中财的适用性、效果与改进啊。7.关于功利:感觉其实功利也没啥不对的。为了赚钱而找工作,为了好工作而考研、出国、实习,为了考研、出国刷绩点刷科研刷比赛刷人脉(一点都不擅长刷人脉,EQ低,伤不起T^T),做事奔着目的很正常不是吗?但说实话,感觉学校真心机会不多。所以更要靠个人打拼。8.关于学生比例:显然,女生比男生多。但教学楼女厕所却不比男厕所多!凸(艹皿艹 )9.对某些现状的更新:(ver 2015/5)(1)宿舍楼在建,食堂还没。沙河校区全天供电了,还没空调,安了消防警报。(2)wifi已覆盖宿舍楼以外地区,信号不稳定(但好像有人开项目研究这玩意儿了?可能可以小期待一下)。wifi、网费、饭费都可在宿舍楼里的自助终端充值。网速看时间段,晚上是没辙了,但起码早上5点飞快(early birds们的福利)(3)物价一如既往的高,但快递发达,网购根本不比跑出老远的去超市费钱,只要你够靠谱不受骗(财经院校的就给我拿出点判断风险与收益的自信来)。(4)沙河图书馆在建,开放时间延后。据说本馆倒是库藏丰富,尤其是古籍很独特= =? 电子图书馆,学术类的数据库只有财经类……还时常忘了续费?但开放了免费文献传递。(5)地理偏僻,地铁涨价以后交通更加是个问题……到市中心6、7块左右吧(6)教室不够多,自习室缺乏,有时,晚课居然是因为教室排不开才会在那个时间点上课……(7)感觉食堂饭菜不错,也比较实惠,就是食堂不够大,吃个2年总会吃腻。(8)据说其实有非常好的数据处理设备(大数据实验用那种的),只是使用频率不高。(9)曾经有2只猫,n条狗,都不怕人。自从狗来了,猫就从宿舍楼搬去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但后来据说是有人被狗咬报警了,狗就被捉走了……(10)体育有打卡机制,在运动器材旁有打卡机,间隔50分钟进行打卡,每学期打30次。-------------------------15年9月13日的更新线--------------------------------------------------------------------(11)(沙河校区)所谓暑假就安空调都是瞎掰……所谓的开学图书馆大楼就开放还是瞎掰……图书馆的施工地段依然霸占着我们从学院楼杀向食堂的最短通路(12)学校食堂外部翻新……内部的窗口与承包公司有调动。二楼的西点铺不见了……QAQ我的奶油抹茶蛋糕啊啊啊啊啊,我的泡芙啊啊啊啊,蛋挞啊啊啊啊……(13)新的宿舍楼已经建起来了!很可能下一年还扩招……很担心食堂问题……(14)被猫拍了一爪子,起了4个蚊子包……头一次知道原来秋天才是猫的发情期,大家慎逗……另,猫的出没区域:1号宿舍楼楼下睡觉、舔毛etc,可以投喂饲料(狗被捉走猫就回来了,猫曾被目击被狗群一直追到上树……);大学生活动中心1楼全区域,包括候车室;大活和宿舍楼之间的路上溜达。注,黑白猫是个表情帝,白毛猫不爱理人。--------------------------10月7日的更新线-------------------------------------------------------------------------------------(15)……学校的新政策,不仅限功率,还限电了,虽然不知道其他学校是不是也出这状况了。每个宿舍每月给人数*8度的电,超过这些电,每度5毛左右。8度,算了下,如果不开灯,每个月大概能用90~100个小时的电脑?……感觉不够用啊喂!-------------------------11月26日的更新线------------------------------------------------------------------------------------(16)既然有人问到了,就加一条:有关体育设施。学校有足球场*1(标准400m跑道操场,虽然并不做操),篮球场若干(夏天有球赛的话,管理员叔叔会把握商机在附近放个冰柜卖冷饮),网球场若干,排球场若干(包括沙滩排球场*1,老师会告诉你,出去前抖脚,不要带走沙子,从海南运来的白沙,很贵!),像是公园里有的那种又很多健身器材的活动场*1(内置摄像头&打卡机*2),单杠双杠若干(沙子地,不贵的那种沙子),大活有羽毛球场地,地下“青年汇”有乒乓球桌和台球桌。(17)图书馆貌似装修的很高档?!快要开了的样子,施工场地周围的围栏已被戳破,没人看着洞的还有被翻了的铁皮围栏的话大家就会从那里抄近道往返与食堂和实验楼。另,龙马路全路开放,从7号楼到宿舍路途大幅缩短。-------------------------2016年3月的更新线------------------------------------------------------------------------------------(18)图书馆开放*.·◆,"\( ̄▽ ̄")/★",‘·.EUR手动撒花唠叨不少了,就这些吧,事情再变化再说啦o( ̄ヘ ̄o)
竟然有这种问题,作为校友(已经毕业有段时间的人),我简单和你说一下吧。看了那么多其他的回答在前面补充几句:学校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对学生的培养,简单来说就两方面:学术与就业。对事物的评价要客观求实,总结一下,就是数据。中财学生毕业之后好的出路不仅仅是高考前十年寒窗得来的,做出选择之后,学校的培养与学校的品牌很重要,为什么好生源就一般来说毕业出路好?和学生的考试方面的智商有一定关系,但归根到底是高考时的优先选择权。“中央”给我们部分人带来的想象中与现实的差距,但是无论如何,毕业之后你的后面大半生就被贴上“中央”的标签,我想也不是什么坏事。我觉得也可以问一问比我们年长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的那一批老校友,当年在选择这所冠名“中央”的破小学院时的心情,以及背负“中央”走过的这几十年人生路的感悟——那可能是更有价值的就读体验(虽然有些方面的时效性有待考量)中财不够人性化,不太采纳同学们好的建议,也是令不少人头疼的一方面。但是就个人而言,在中财生活四年,好像真没那么多窝囊事。我给校长信箱写的信,两封建议信都都认认真真逐条回复了,难道是我用语比较客气?不知道。。。如果有谁想看,我可以在这里po一下。困难要自己克服,略极端的个人主义最好不要有,鄙人觉得这样很好,虽然这些理念与新潮的八零后九零后就是很有冲突,但是我们的父母辈在年轻时也和我们一样,甚至更激愤(他们年轻的时候还是1980s,非常特殊的年代),不过他们现在绝大多数都是很社会的人——中财不适合太有棱角的人,社会的大部分环境也不需要,所以毕业后,对中财的看法会改善非常多------------------------------------------------------------------------------------------1.校史中财的校史,发轫于解放前我党在1941年建立的华北财经学院,后来华北财院撤销,师资设备迁址北京成立了三个学校,是中财的三个源头。以1951年建立的中央财政学院为主,相继与1949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1954年成立的中国人行总行干部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与清华、燕京、辅仁的经济系以及北京大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合并,1960年定名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曾为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中央财院曾在50年代初期和60年代中期发展到顶峰,但是由于文革冲击,校址被北京市卷烟厂占18年才收回大半,所以才造成中财八九十年代的积贫积弱和现在的硬件落后。文革停办前的二十多年年发展史中,共计为我国输送人才一万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约三千人,培训财政、金融、税务、审计、外贸、保险部门的各级干部约一万人,为我国建国后迅速建立起完善的财经体系以及财经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经的中财既是干校,也是正常的普通大学,所以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承担着干部培训与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2.现状现在的中央财大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院校,于2006年首先进入985平台,2007年也成为第一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财经院校。2011年成为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五所财经院校之一。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1个,硕士点88个,博士点38个,长江学者8人,千人计划好像是3人(这个没查记不清了),各项数据均居同类大学前列(甚至第一)师资力量应该是很好的,引进海龟与改革力度很大,这方面与上海财大、西南财大可以说是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生源在全国平均9-13位,与北京的对外经贸大,上海财经并列同类院校的第一方阵。优势专业:财政(含税务)、金融(含保险)、会计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获得硕士点与博士点的时间也在全国偏早。也颇受教育部的认可(例如学科评估)3.就业与出路就业情况,多以国有企业、国有大型银行、事业单位和机关公务员为主,有“编制”的同学占八成左右。其次有一部分进入外企工作,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几。极少数同学会选择民营企业与自主创业。研究生就业情况极好,各种央企总部、总行、部委,不多说了。可能因为学习气氛浓厚,作为应用型大学,近几年本科生深造率大约50%(国内深造率30%左右,出国深造率20%左右),同类学校中已经算数一数二高的了(2013年本科生国内深造率位居同类大学第一位,出国深造率位居全国重点高校第十位)就业地域分布上来看,根据ipin的调查和我对身边同学、学长学姐的大略统计,大约65%的同学留在北京,15%的同学去往珠三角,10%的同学去往长三角,还有少数同学会选择东北、中西部的省会城市。出路的高大上程度排全国前二十是没问题的,你要认为是全国前十可能也不过分。4.知名校友优秀校友多为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高官,国企高管,也有不少商业、投资圈著名的大佬。在学界颇有成就的也有,似乎不多。因为六十年代的两千本科生中走出了八位正部级以上干部,四十多位副部级以上干部,五百多位厅级干部,大多位居国家财经部门与国有银行、保险企业,故得名“财金黄埔”5氛围本科大一到大三在新校区,可以说是学校的一个不足之处。中财共有四个校区,拥有雄厚的固定资产,但是清河与西山已经几近废弃。沙河新校区在昌平县城以南,位置偏了点,有外交学院、矿大与北航作伴,未来北邮、北师大也将成为新的邻居。硬件设施非常好,去昌平还是很方便的,去五道口地铁35分钟。本部只有两百多亩,很狭小,是中财的发源地之一,五十年代初定位于此,校园小也有小的好处(北京的学校除了那几所也都差不多大)学习氛围非常好,学生素质也较高,都比较聪明能学习(毕竟高考都是挺高的分,都不笨...说学校水的都是自己水,有人说这句话毫无逻辑——第二个水是动词,这就是逻辑所在,而且是因果关系)--------------------------------------------------------------------------------------------------------------------分割线啊分割线,下面是补充内容:1. ,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财研究生生源质量,全是比较上乘的211,985院校,包括复旦、浙大、人大、南开、上海财经、厦大、中山等学校的同学入选.....2.中财男女比例,不要听外面的人再造谣了,本科实际约为四比六。如果算上研究生的话,男生比例可能更高一些,在财经类高校中算是性别比例相当均衡的一所。(姊妹校外经贸的男女比例真的是三比七甚至一比三......)哥当年就是冲着网上盛传的男女比例这一条来的,后来发现妹子的确多!不过汉子也不少.......3.有人说中财是一所适合文科生的大学,这是不准确的。中财本科招生以理科生为主,文理科比例为1:4左右。而且非主流专业多投放在文科名额中....所以中财更适合理科生报考4.由于中财进体制内的特点,学习任务轻重一般般,今后收入较好,还有一些同学会走仕途。另外,中财的硬件之差,自文革复校至今一直是学生最大的吐槽点....综上,中财更适合男生入读5.有人说中财的名字很霸气,我却觉得音律欠妥,当然那是人的主观感受罢了,无论如何,他就叫这个名字: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为什么叫中财,不叫“央财”,是因为“中财”是官定简称,受校方与主管部门(教育部、财政部、人行等)的认可,国内也没有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使用“中财”作为官方简称。他为什么冠名中央,而不冠名“北京”或“中国”,从校史就能看出来。使用“中央”没什么够不够格的说法,但是中财至少是最合适“中央”的,其他都不合适.....6.中财校风,很多人说浮躁,拜金。要我说呢,那就是忠诚、团结、求实、创新。这八个字是中财的校训,也同样的中财的校风。1949年中财建校时的校训为忠诚、朴实、勤能、廉洁。小部分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体,也不能代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财精神,就是龙马精神,自己体会吧7.有人问中财适合学习吗?学风如何?北京适合学习吗?和其他城市相比呢?我只能说,自习室适合学习,图书馆适合阅读,寝室适合休息,大学生活动中心适合玩耍,咖啡店适合聊天,校园边的小宾馆适合→_→....8.在中财的恋爱氛围....实话告诉你,谈恋爱的比例偏低,本校找本校的比例更低。本人就从来没有在本校物色人选,中财的女生很优秀,如果见到美女配搓男不要感到奇怪有人认为我说男生太屌丝,有点偏激,在这抱歉了。但中财男生在学校里整体的确不太占优势,无论是人口比例还是各方面表现力的平均状况。但是出了校门,真正到找工作的时候,会发现性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再随便说几句...有人认为我是学校派来做官方宣传的辅导员,来给中财说好话?本科四年本人和校方真是没什么联系,我连学生会都没有参加过好伐。我说的都是事实,其余少部分是自己的感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心态积极总能收获更多,喜欢抱怨的同学心态不好或心情不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习生活的。看着同学抱怨挺多的,特别是在校的学弟学妹....反而是我们几个毕业一段时间的同学对学校评价更中肯一些。至于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学弟学妹们应该多听听你的“前辈们”怎么说。至少在就业、升学出路方面中财是值这个分的,实话实说,生源比中财好的几所学校中,还真的有那么几所出路真心不如中财。当亮出本科班的毕业出路情况,当年某些高考考得比我高的高中同学对比了他们的情况,还真是汗颜......你会立马觉得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生源比中财好一些的学校不过如此——那些学校才是浪费分数?可能有点太浪费了吧。我觉得,太注重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有是否光鲜的外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才是真正的短视。大学的好坏,在于术业是否专攻,学生就业是否有好的保障。应该多看看毕业后的待遇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如果真的不喜欢中财,人生并不是没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比如退学重考,要么在自己不喜欢的环境,怎么说呢,无论怎么说心情都不会好。比如说如果当时选择两财一贸的另外两所,会有新的困扰...事实就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毕业后留京和去二线城市的同学互相羡慕,去外企和去国企的同学互相羡慕,国内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同学互相羡慕。到底谁更好?别问我..按事实说话。感觉永远是自己的主观感受,无论认为中财好不好,事实不会改变。主观偏激的情感(热爱或者愤恨),远远比不上冷冰冰的学校各项数据、学生出路数据来的有用。
同样的分选外经贸上财就是对了,选中财就是错了,有人想要这样的结论吧。我亲二舅是上财金融学院的教授,我所在的省三个学校分数线基本差不多,所以三个任选。本科去中财是听取他的建议,后来研究生去了复旦,仍然没有去上财。我的父亲任职于武大,全国各高校交流跑过很多,也包括中财上财等,他支持我的志愿。说句不恰当的话,没觉得中财多好,更没觉得上财外经贸就很好。混体制内中财比那两所好,校友已经给了答案。还有说一说学校的名字,既然五十年前中央财经学院能够胜过上海财经学院和北京外贸学院,相信五十年后中央财大还是会领衔。学校给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中央就是一辈子的光环。中财是少有的一个分数线并非极高却名利兼顾,表里双丰收的学校(虽然也有一些缺点),话说局外人谁会在意这些学校之间的比较,自己做好就行了。
题主说准备考研“三战中财”,大多数答案貌似都是本科感受。从大一入学时,就成天在贴吧跟别人撕逼,从一级国重、国际排名、荣誉校友和毕业去向各方面试图为中财洗白、正名。大四之前,也跟周围的同学一样,吐槽着中财的功利氛围,包括但不局限“综测”。大三没什么课,实习一年,再到大四求职,对中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不得不说,中财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小圈子,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考分数线和高就业率,别无他长,至于毕业生平均薪资,我不认为会比北邮北航等工科高富帅更高。中财的学生,喜欢偶尔显示一下自身的调性,理科生会说我高考本可以读浙大北航,文科生会说我本可以读人大南大。在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和自己面试的同事好多来自清北复交、人大和社科院等各院校精英时,还会有一丝畸形的窃喜和小庆幸。找工作的时候,自然不愿丢了这个很可笑的逼格,大多是非“中”字头央企不去,非各大银行不去,非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去,但事实也证明,中财的就业确实很好,周围一起求职的同学基本都进了世界500强名企,薪资水平大多8K水平,或税后年薪10-16W左右。关于沙河的住宿条件,其实比本部好多了,各有利弊,沙河更适合生存,本部更适合生活。比如:24小时随时可以回宿舍,永不断电,锐捷客户端放射Wifi更方便,食堂不挤,周围小吃店多得要死,交通便利得要死。到了本部之后,觉得沙河的住宿和洗澡条件更好。中财的生活总是有着一团又一团的欲望,很多学生习惯蒙着眼睛,向悬在眼前的一根胡萝卜不断迈进,在茫茫欲海中沉沉浮浮又患得患失。这种锱铢必较的生活,需要一步步计算着练级打怪,显然,并不适合每个人,否则也不会一直被诟病。在中财,有时候感觉自己还差一个台阶,就能成为“人生大赢家”,有时候又感觉永远攀登也看不到尽头,给了中财太多的人“求而不得”的痛苦和自怜。比如面试的时候,行走在金融街,或者在大摩、央企总部之类的候场面试,看着周边各种高大上的环境,内心反而是更多的一种恐慌和不自信,过去只能意淫的一些理想摆在眼前时,却不知该如何去走近,把自己完完整整地嵌进去。步入职场之后,“中财”这两个字往往也能拿得出手,听到同事和领导对中财的各种评价往往心中还挺自豪。在学校,也对一些官僚气和潜规则无奈,现在走到社会,又觉得其实大部分同学还是挺幸运的,中财也有很多阳光公开的一面,一些行政的老师总能让人感觉到善意和真诚,辅导员老师也都和学生能打成一片,包括一些奖助基金评选,可以算得上是公开和公正。虽然每个人在追求某些荣誉的过程中,手段不一定光彩,但程序还说得过去,到了毕业的时候,环视四周,保研、考研、出国、就业,各有各的精彩,大家的去处都很好,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不管是不是来中财读书,每个阶段都会不断失去,不断得到,所以至于自己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还是存乎一心,单方面地去苛责学校和环境,也不客观。还是真诚地希望每一位校友将来回忆起大洼村和皂君庙,回忆始终是甜的,在毕业时,能够心平气和地跟中财告别,祝福中财。
看到上文有人回复“看到同样问题在外经贸和上财的回答,真为中财的孩子心疼”莫名的激到了泪点,泪水开始在眼圈里打转,是啊,真的心疼,为我深爱的母校。我是09级的,毕业一年了,偶尔会回母校走走,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让人终身难忘。 原谅我的感性。说说正题吧,一楼那位学弟的回答同意一部分吧,但是大多数不敢苟同。就像他所谓的人大和北师大给自己学生带来的云云,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感受到的。我不是人大北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认真的开始你的大学生活,那中財绝不会成为你发展的绊脚石。我想大学只是一个客体,无论什么样的形容词,都是这里的人赋予他的。我感谢中財,因为在这里我能感受到足够的踏实和严谨。我感谢中財,因为他让我有机会认识很多让我敬佩的同龄人,而他们促进了我的成长,让我摒弃了浮躁。 最后奉劝学弟学会感恩,我相信以你这种心态,去任何一个学校都会写出这么一大篇的批判词,因为你心里住着阴暗,感受不到周围的美好。 最后,我要说,母校是一所优秀的学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财沃顿就是诈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