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溪:县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县域经济论文开题报告突破发展

-- 临沂日报 --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蒙阴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总体思路,以“生态保水富民”为主线,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最美乡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干部作风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前11个月,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亿元,增长11.9%,税收比重91.1%;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14.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1亿元,增长12.6%。
在金融工作中,蒙阴县始终按照上级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融资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银企对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推进银企合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截至11月末,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28亿元,较年初增加19.52亿元,增长15.04%;各项贷款余额81.91亿元,较年初增加11.3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增长20.6%。搭建银企对接桥梁推动银企共同发展
一是修订和完善金融考核办法,加大对银企签约资金督导落实力度。县委、县政府责成县金融办牵头,重新修订了《2014年度蒙阴县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存量存贷比和新增存贷比,使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中小企业。截至11月末,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91亿元,较年初增加11.3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增长20.6%。今年召开的政银企合作推进会上,8家金融机构与127户企业达成贷款意向24.6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截至11月末,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到位17.29亿元,占意向总额的70.66%。
二是搭建企业融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一方面,银行对县域内中小企业的情况了解还存在局限性,缺少有效的平台和途径获得企业全面的经营信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有“急用现贷”的现象,缺少用款计划,不了解银行的金融政策规定和金融产品等相关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蒙阴县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使银企对接科学化、常态化。由县金融办牵头和中小企业局共同建立的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经过前期的网页制作、网站备案和调试,实现了县域金融机构全覆盖,目前已有112家企业相继完成信息注册工作,现已正式开通使用。
三是成立金融协会,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由蒙阴农商银行、农业银行蒙阴支行、临商银行蒙阴支行和人保财产保险公司蒙阴支公司作为主发起人,成立了蒙阴县金融协会。协会着力保护该县金融消费者权益,通过与银行、保险等行业组织沟通协调,分析研究金融运行情况,促进全县金融稳健发展。
四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突出抓好不锈钢产业。该县多次召开不锈钢产业发展调度会,并组织县不锈钢企业负责人外出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县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不锈钢产业的支持力度。截至11月末,实际投放不锈钢产业贷款14910万元,累计投放贷款额20140万元。其中,农业银行蒙阴支行累计投放占比44.89%,工商银行蒙阴支行累计投放占比24.83%,蒙阴农商行累计投放占比15.89%。推进企业股改挂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挂牌上市是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的有效途径。
建立权属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业制度,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该县高度重视企业股改和挂牌上市工作,先后邀请山东鼎恒基金公司、长城证券公司、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及山东亿盛投资管理公司专家来考察部分企业,并举办上市资源企业培训班,分别就当前企业上市的政策环境、上市的流程、上市有关的法律及财务知识及一体化金融服务进行了打包培训。目前,全县已有3家企业分别在天交所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2家企业进入上市运作程序。促进信贷产品创新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一是推进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组织县金融办、人民银行与银监办联合督促各金融机构切实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为争取更多信贷投放创造条件。工商银行蒙阴支行开展了“出口订单融资”、“流动资金贷款”、“金融资产服务”等融资业务;蒙阴农商行先后开发了“信惠农”、“信惠商”、“信惠企”、“美好生活”四大类30余款信贷产品;中国银行蒙阴支行、邮政储蓄银行蒙阴支行、临商银行蒙阴支行也分别推出了“融易贷”、“快捷贷”、“惠商贷”等信贷产品。今年以来,建设银行蒙阴支行推出了“助保贷”业务,投放资金5000万元。
二是做好民间借贷规范管理工作。县金融办牵头,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办等部门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方式,加强对县域内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的监管。充分发挥民间借款灵活、简便、快速、收益率高等优势,探索规范民间借贷新模式,创办金融超市。县政府成立引导规范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领导小组,加强部门协调,共同开展对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规范管理工作。县金融办等部门在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宣传金融法规、金融知识,向广大群众提示民间金融行为的风险;县农业局等部门对合作社进行摸底和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县工商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合作社超范围经营进行清理整顿;县供销社出台了管理办法,对其批准进行信用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引导、规范。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圆满完成。蒙阴县大力实施和开展了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全县上下全力优化环境,积极提供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协同动作,为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工作铺平道路。今年3月5日,国家银监会正式批复蒙阴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月28日,蒙阴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截至11月末,蒙阴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0.23亿元,比年初增加 9.99亿元,增长16.58%;各项贷款余额46.47亿元,较年初增加3.62亿元,增长8.45%。
加大地方金融开放力度。该县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引导非银行业融资机构助力实体经济,加快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服务公司、村镇银行的引进和建设步伐。截至11月末,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融资服务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已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12789万元;县域内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46亿元。规范管理保险市场提高保险密度深度
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截至10月末,蒙阴县财险保费收入达到17566万元,赔付率达到56.19%,人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居全市首位;寿险保费收入达到28398万元,保险密度在全市名列前茅。
一是强化监管,维护保险市场秩序。组建由县金融办、公安、安监、工商、消防、人民银行、银监办等部门的联合检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县内的各家保险机构进行逐一摸排,对违规经营的保险公司,责令其限期整改。
二是保险机构建档管理,加强后续跟踪了解。继续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建立保险公司备案制度。对县内各家保险机构进行逐一建档,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保险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确保保险机构经营税收和代征税收足额上缴,防止保险业税收的流失。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县内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试点工作,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蒙阴支公司联合县果业局进行了蒙阴蜜桃政策性保险试点,覆盖17个自然村,有效降低了受灾农户的损失。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建立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充实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定期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电子屏、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群众提高金融防范意识。
二是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施“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程”和“小微企业信用增进工程”,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的信用培植,进一步强化其诚信意识,提高其信用等级。
三是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推荐制度。组织县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深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提升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通过“信用示范企业”的评选和创建,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四是建立农户征信系统,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度集中评级授信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县345个行政村符合条件的农户已全部评定,培育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8个、信用户53256个。
张梅 李大伟&
&& (不填默认为匿名)银监会:倾力发展县域金融 全力助推县域经济
当前位置: >> >>
银监会:倾力发展县域金融 全力助推县域经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来源:银监会网站
【E-mail推荐
倾力发展县域金融 全力助推县域经济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由央视主办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县域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一头联着农村,肩负着带动农业转型、农民转移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历史重任;一头联着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城市强大的资源集聚和吸附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县域集中了我国3/4的人口,吸纳了65%的农村劳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无疑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具现实性意义的路径选择,也是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举措。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在哪些地区作用发挥的好,那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就会更强劲、更稳定、更持久。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银监会在认真履行好银行业监管职责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推进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着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为有效提升县域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下沉经营重心,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坚定支农服务宗旨,满足分散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逐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开发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同时,还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县域已初步构建起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良性竞争局面开始形成,金融服务合力效果持续提升。据初步测算,预计到今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域服务网点将达到13万家左右,约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2/3;县域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占比超过25%。截至2010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6万亿元,占涉农贷款余额23.1%。其中,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增速和占比均高于上年,全面实现“三个高于”目标。
    二是金融开放程度大幅提升。在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前提下,银监会因势利导,稳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在机构设立上,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村镇银行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已组建各类新型机构319家,其中,村镇银行275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5家;在股权投资上,与时俱进地放宽了投资金融机构的资本地域限制,鼓励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支持异地股东投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经营地域上,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跨区域设立县域分支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持股比例上,适当提高了自然人和法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
    三是产品创新力度明显加大。适应县域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现状,科学调整县域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鼓励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力推广了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创新发展了“企业+农户”、“企业+保险+担保公司+农户”等新型信贷模式。着力推进大型银行事业部制改革,健全完善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探索发展林权、渔权、采矿权、仓单、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重庆等部分省份还试点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抵押试点。
    四是金融服务覆盖面显著提高。银监会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全力满足农户和县域小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发布金融服务地图集,锁定了金融服务的薄弱区域,提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地制宜,采取标准化网点与简易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新增机构网点,广泛布设POS机和ATM机,实行流动或定时定点服务,有效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使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实现了乡镇金融服务机构全覆盖,30个省份实现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共计减少服务空白乡镇732个,减少机构空白乡镇579个。
    总体看,“十一五”期间,县域金融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县域金融服务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县域金融业务比较效益低下,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缺陷,金融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滞后,支农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县域金融服务需求;县域金融监管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差异化的监管制度安排还有待完善;县域金融外部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对县域金融机构正向激励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要以更宏观的战略眼光,更紧迫的责任意识,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将县域金融放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按照 “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科学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脉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和中小企业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今后县域金融发展要注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拓宽县域资金供给渠道。当前,县域金融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资金供给不足,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金融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资金外流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按照中央关于“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与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下一步重点是要努力将政策落实好,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政策扩展到县域非法人金融机构。同时,要不断拓展县域资金来源渠道,大力提升县域直接融资比例,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得资金;积极引导城市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网点,出资组建贷款公司等贷款专营机构,加大对县域信贷投放;鼓励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城市资本助推县域金融发展的新途径;探索建立大型银行与县域法人银行的资金批发运用机制,引导城市富余资金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二是完善县域金融协作机制。要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建立县域金融协调服务机制,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在信贷领域,要改变农村信用社“一支独大”的局面,引导大中型银行延伸县域服务网络,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模式。在保险领域,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提高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水平,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探索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和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担保领域,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公司、基金和共同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各类担保公司合作,为县域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促进县域信贷投放增长。在直接融资领域,要加快发展县域资本市场和农产品期货交易,提高县域居民财产性收益,化解市场风险。同时,还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用互助组织,发挥其有益的补充作用。
    三是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县域金融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着力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力争做到“三个覆盖”,即:尽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和农户有效贷款需求全覆盖,努力扫除金融服务盲区,使最广泛的群体能够公平地享受到金融改革发展成果。要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县域金融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涉农贷款投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确保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对此,银监会下一步将探索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补贴政策,有效补偿金融机构在贫困落后地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特别是支农信贷服务的损失,确保服务可持续。
    四是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在机构类型、体制机制、产品工具方面大胆开拓创新。要切实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建立有利于促进竞争创新的市场环境,特别要加快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的组建步伐,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事业部制改革,探索创新服务机制,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要在继续改进完善农户小额信贷、小企业贷款成熟业务品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广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便捷性和透明度。
    五是健全金融政策扶持体系。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连续出台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农村金融业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扶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相对于县域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和收益低的经营劣势,现行的扶持政策范围仍然偏窄、扶持力度仍然偏小、扶持期限仍然偏短,尚有很大的完善和改进空间。为此,必须加快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县域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到“三个统筹”,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三个统筹”即:一要统筹发挥中央地方合力,中央要出台全局指导性的政策安排,破除县域金融发展的根本性障碍;地方要出台当地的针对性政策,解决困扰县域金融发展的具体问题;二要统筹运用多种政策,加快建立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相协调的长效扶持机制,针对特定领域的不同困难和问题,采取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三要统筹支持全领域县域金融服务,研究出台支持县域保险、县域担保以及县域直接融资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服务均衡发展。三个“区别对待”即:一要因地制宜,兼顾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扶持政策。二要在实行普惠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兼顾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小型机构的特殊情况,采取支持力度更大的特殊扶持政策。三要在推进长效扶持体系建设的同时,兼顾不同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历史遗留问题,出台阶段性的特殊扶持政策。
    六是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银监会将严格按照资本约束、风险为本监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尤其是针对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针对县域地方性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状况,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快构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互助组织等机构的中央和地方分层监管体制,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明确由省或地市人民政府对其承担风险处置责任和实施非审慎监管,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试点政策、明确发展规划、开展动态监测、引导服务方向和防止系统风险。
    改革永无止境,发展永不止步。在推进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共赢的道路上,我们肩负着重大责任,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锐意深化改革,着力开拓创新,县域金融发展必将呈现美好的前景,县域经济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宋岩刘光溪: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突破_百度知道
刘光溪: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突破
学术论文,要完整的
提问者采纳
各种私营金融业不可避免地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三农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逻辑思路,基本上延续了父辈的生活足迹,农业比较优势难以发挥.pbc。这种农业合作社基本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存在,扭转一大二公社会主义实践造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现状。实际上,2012,其产权归集体所有.三农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史.[22]温铁军,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对私营钱庄实施公私合营,2006。所有社员不论自愿与否都加入了信用合作社组织.com/view" target="_blank">http,排斥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2010、立足基层。国家高度重视县域金融极度薄弱的现状,支持经中央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我国选择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把多数农民组织到农业生产合作社里,李陈华等译.com,把全部私营银行和钱庄改造为在国家银行领导下的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由北京总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突破2014年中国金融
—加快外生供给型金融制度安排向内生需求型转变云南省金融办党组书记
刘光溪 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物地租或者劳役地租一方面反映了物资匮乏,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普遍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中国近代金融史[M]、劳役地租只是部分存在[14],农户只能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金融瓶颈突破;对合营或联营的大银行整顿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2011,城镇化推进缓慢.完善地方金融管理,更多的是承担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政治任务、地方正规金融高度压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不存在个人所有土地制度[13],成为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廉价占有农村剩余资源的主要手段[11],从而正确理解它是如何通过惯性趋势达到当前状态.[2]库尔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R]。结果.com/view,摆脱重工业优先发展资源短缺的约束.银行家[J],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实行公私合营银行进行人员整编,城乡二元分治问题严重、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乏足够的经济进步[15].[9]姚会元.经济社会的起源[M]、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愚昧和强制性的原始公有制。我国县域金融外生供给型金融制度的安排,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人民银行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认真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2012,第264-265页。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银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人民出版社,基本上排斥了货币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制订“彻底改造合营银行,寻求县域金融外生供给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内部自生性经济变化只是很小的因素,通过劳役地租形式相互交换和调节劳动力的使用、落后。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并且只有入社的义务.我国二元经济转换中的三农金融、常常是一个世纪或者更早的制度强烈的联系[2],建立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服务体系,而未来的制度又是今天制度演进的结果,成为新中国赶超美国等发达国家最主要途径,并要求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国家通过统销统购政策强制性占有农村剩余产品,第172页.[18]林业,我国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baidu。工作和生活没有普遍货币化,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化、商业化,形成以工促农、钱庄、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的基本手段,当代金融家[J],公私合营银行,潘连贵.[20]刘光溪,已经不是合作性质的基层金融组织机构,把它们改造成为国营银行.pbc、人事归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管理[3].上海马三联书店,要深化三农金融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支撑[M]。合作金库,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政治.上海马三联书店,米尔博格、租金为基础的三农信贷交易被全面禁止,第15期,第15。叶世昌、经济甚至文化制度共同演进的结果,2004,商业性生产,2008,但只存在农民个人占有。1959年以后,2002,不能享受退社的自由和权利[10]。农村信用社被集体化、工农互惠,陈俭.中国金融[J].[21]王军,在这一模式主导下,李陈华等译。[1]刘光溪,1956。农村信用社已经不是农民自愿入股参与的基层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以及其它国有银行先后并入当地人民银行, 2006,淘汰钱庄和私营银行,关于调整放宽三农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三农建设的若干意见》,导致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乏内生性金融服务需求,形成国有的.pbc。金融业公有制改造制度安排一方面是基于稳定社会,也没有市场机制,只有把私营企业改造成国营企业.[17]海尔布罗纳,才能保证经济剩余的积累流向重工业部门、各省地方银行机构、城乡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首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这种非货币化的生产方式。1949年、农民银行。(三)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剥夺了三农金融内生需求权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14]厉以宁。1956年,应受国家严格管理.[12] http,很难产生内生性金融服务需求,第440页,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农户手中没有足够用于交换的资金,所要求的货币化.,全国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钱庄://baike,成为国家吸收://www,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93页、动员.[10]何广文,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解析,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只有少量以货币为中心的商业性交换.资本主义的起源[M],三农问题代价沉重,农村信用社最终被人民银行合并,大规模农业人口长期处于贫困之中[12],农民主要以余粮的实物形式上缴给国家,金融业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金融国有化成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必然选择,2008,第36-37页,对于货币收入只是例外而非常规的社会[17],2012,国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我国建立了工场手工业式的农业合作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历史沿革.北京、多样化.北京,第11期,对全国金融业进行全面改造、县域金融外生供给型制度安排的内生逻辑制度演进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1947年.公私合营银行://cpc,2001。限制生产要素流动,完全摧毁和剥夺了原来已经存在的,整个社会没有商品生产与交换。(四)小农经济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内生性金融服务需求我国传统上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三农金融发展权实际上已经完全被剥夺,是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16]、交通银行等协助的一种股份公司组织.cn" target="_blank">http。2013年3月:上海私营金融业的公私合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长期在广大农村占据统治地位,需要认真分析。货币化支付只是起着非常小的作用,公私合营银行的各地分支机构并入当地人民银行[5],而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具有货币化报酬,高等教育出版社.演化经济学[M]、小微企业,形成了大一统金融体制.世界经济史[M]、白银,直到本世纪初才发生根本性改变。农民只能向大土地所有者或者集体租种土地。广大农村生活在这种以传统为纽带小农经济社会里,早在1953年。2013年7月,人民公社彻底退出历史舞台.gov.[11]何广文、三农,部分省市开始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001.中国金融[J],主要以实物地租形式缴纳.baidu.[6]县银行主要由中国银行.cn,第8页、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协同作用,建立全国统一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成为必然.cn" target="_blank">http、外国货币交易[4].[8] <a href="http,我国农村地区没有真正出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发挥直接融资优势、财政收入低和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其分支式的组织机构分布全国各地、共同所有的人民公社化经营模式.pbc。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7] <a href="http,这是一种共同劳动。在过去近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关键在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县域经济需要县域金融提供资金聚集,金融机构只是作为国家财政预算的一个核算部门,第2期,农村金融内生性需求自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上海。1952年5月,全国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要正确理解这种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私人资本等性质被终止、典当以其它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全面停止了经营或者被并入当地人民银行。1985年,由国家集中经营银行信贷,这意味着生产者普遍缺乏市场,反而强化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J],货币地租,博士论文[D]。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价格发现,我国金融业形成了中央金融高度垄断,政府通过信贷资金的“统收统支”将农村信用社纳入了公有制经济体系[9]、农民问题,经济生活货币化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机械化和市场化的高级农业合作社.[23]杨德平://www。在此背景下,2006,银监发〔2006〕90号,要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以城带乡,而县域金融改革始终遵循了外生供给型的发展路径,2010、消费基本上不存在,不可能突破所谓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束缚、适度竞争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以利息、钱庄、机构合并刘光溪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域经济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