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不在大陆人可以买香港保险吗,要如何购大陆人可以买香港保险吗的危疾保险和交保费?


2017-10-13 14:45:33
35点赞
238收藏
60评论
【风险提示】!!文章最前面一定要先提醒大家,现在九价的HPV疫苗,国内是没有任何合法注射点的,如果有一些医疗诊所宣传自己有9价子宫颈癌疫苗可以注射,那很有可能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走私回去。这就有可能如同问题疫苗事件那样,不是说疫苗是假的或者质量有问题。而是,疫苗的存放需要非常严格的温度控制。听一个香港的医生讲,他们诊所存放疫苗的温度必须长期控制在X度,如果上下变化超过1度,就必须整个柜子的疫苗全部销毁了。可想而知,那些怕跑三次香港,自行把疫苗用冰袋拿回大陆的……………… 有多大的风险,在运输过程中,疫苗因为保存温度问题变质或者有其他微生物,这样也敢往自己身体里打?目前,大陆地区已经有四价HPV疫苗可以注射,可以咨询一下社区疫苗站、卫生所。另外传说,国产的HPV疫苗也在测试中了。
这篇文章我主要讲一下我所接触的,在香港注射HPV子宫颈癌疫苗的情况。我本人在香港读研究生,读书期间,就已经在学校的组织下,在学校食堂。。。注射了HPV疫苗,当时主流的疫苗还是2价的,4价刚刚在香港可以注射,我当时注射的是4价疫苗。然后等我进入保险行业,我发现大量客户除了保险配置的需求外,对HPV疫苗,小孩的肺炎13价疫苗的需求也非常大。因为当时4价疫苗国内也是没有的,所有有一批我的客户,特地飞到香港,接种4价HPV疫苗。去年的时候,我们团队就专门采访了香港著名儿童专科医生刘慧思 Dr Lau Wei Sze Vercia( Speicialist in Paediatrics),问了一些客户常问的问题。我在这里就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HPV疫苗,不同价的疫苗之间有什么区别,另外如何接种。满满的干货。一、什么是子宫颈癌?
子宮頸癌是一種影響子宮頸的 (惡性) 腫瘤。子宮頸是指子宮下端與陰道相連的一個狹窄通道。子宮頸癌乃是一種侵襲性的腫瘤,意思是指這個瘤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並傳至毗連的器官 (例如陰道、神經、骨盆和腎),最後擴散到較遠的器官,例如肝臟、肺和腦。
子宮頸癌並不是通過遺傳而感染,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受 HPV 感染後,子宮頸上皮鱗狀細胞會發生變化,分為子宮頸上皮內瘤一級 (CIN1)、二級 (CIN2) 和三級 (CIN3),最後成為子宮頸癌。子宫颈癌的发生率排名为全球女性癌症第二位!!For your information,第一位是乳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
每一年均診斷出約 500,000 個子宮頸癌新案例,並約有 232,000 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也就是說,每一分鐘就有一位女性診斷患上這種危疾, 每兩分鐘就有一位女性死於這種危疾。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显示:
於 2013 年共有 503 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子宮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為 52 歲,且有 142 位女性因子宮頸癌病發而死亡。平均每 128 名女性就有 1 人在一生中有機會患上子宮頸癌。近年子宮頸癌有年輕化趨勢 (即 35 - 55 歲間)。
二、什么人会感染HPV?只要是有性行为的人,会有机会会感染HPV病毒。没错,就算是50岁,60岁的人,也会感染。男性,也是会感染的!而且,实际上感染HPV的情况是非常之普遍的,不是说一感染HPV就一定会得子宫颈癌,但是会大大增加风险率。由初次性接触开始,风险已经存在。HPV并非只靠性交传播,只是生殖器官皮肤接触已经可以传播,如果有多个性伴侣,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男性感染HPV病毒,虽然不会患上子宫颈癌,但如果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有机会引致肛门癌,阴茎癌等。而感染低危型HPV病毒6及11也有机会引致生殖器湿疣(俗称椰菜花)。
三、什么是HPV子宫颈癌疫苗?本来,如果你生活习惯好,身体素质强的,HPV病毒可在1到2年的时间内自行消除,但是随时年龄变大,或者说现在人处于亚健康的情况下, 免疫能力是会下降的。子宫颈癌疫苗就是出来,帮助我们减少感染HPV病毒,以及患上子宫颈癌的几率。大家应该合理利用这个工具。 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简称 HPV 疫苗,又称子宫颈癌疫苗)是一种预防性疫苗,能预防子宫颈癌及其他因感染 HPV 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现时在香港注册册 HPV 疫苗共有三款,分别为 2 价疫苗、 4 价疫苗,以及 9 价疫苗,均属处方药物。必须经注册医生的临床评估后才可使用。这里的价,就是针对病毒亚型的种类数,二价疫苗针对最高危的两型(16、18 型),四价针对四型(6、11、16、18),九价针对九型(6、11、16、18、31、33、45、52、58)。价数越多,可以预防的 HPV 类型越多。以上部分基本是网上可以查到的资料,下面整理部分我们遇到的常见问题给大家参考,经过香港儿科医生审阅的资料,可以保证真实性。1、男生是不是需要打HPV疫苗?有性行为的人就需要打HPV疫苗。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男性,包括小男孩都打当然更好。2、2价、4价、9价,到底是不是价越多越好?2价疫苗只限防护子宫颈癌,因此并不适合男性接种,至於四合一及九合一疫苗,因男性阴茎包皮内有该病毒(仙丹),有机会感染伴侣,因此也建议男性接种。这些建议主要是从双向保护的角度,因为在女孩接种HPV疫苗比例不足的情况下,有一定比例男孩接种会大大增加人群预防效果。3、已打过二价的或四价的,还能再打九价吗?可以的,大概等三至五年,等抗体达到适当水平就可以接种。 4、在旧一代疫苗(要打几针)没打完的时候,出了新一代疫苗,是否可直接重新打新一代疫苗?出了新一代疫苗后,可以直接转换新疫苗继续接种。5、HPV疫苗该什么时候打最合适?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机构建议都不一样,全球范围内是 9~45 岁。FDA 批准的年龄是 9~26 岁,有机构建议 11~12 岁是最佳接种年龄。年龄的限制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看有没有性生活。例如英国欧洲等地,HPV疫苗例入为儿童疫苗计划,九岁已经需要接种。从来没接触过这病毒的人接种HPV疫苗,保护率是最高的(超过92%),因此未有性经检的青少年打是最有效的。6、打HPV疫苗前要不要做检查?如检查到已有感染的是否打也没有作用?接种疫苗前并不需作任何检查。受多于一种HPV疫苗 病毒感染的机会相当微小。不论是否已受病毒感染,接种疫苗后,任何女性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保护。不应以女性是否感染 HPV 病毒或柏氏抹片检查而决定应否接受疫苗注射。检查能显示出她们是否已经染有 HPV 病毒或癌前病变,但并不能指出她们患有那种类型的 HPV 病毒,亦不能预测你日后会否再次感染。纵使女性染有 HPV 病毒的其中一类,疫苗仍能为她们提供保障以预防将来感染到其它的病毒。7、怀孕妇女可以接受HPV疫苗注射吗 ?不可以!!! 怀孕及计划怀孕的妇女接受子宫颈癌疫苗注射。若妇女注射后意外怀孕则须停止注射,待生产结束后再继续接受注射。另外,如果你正在感冒,也是不可以接种疫苗的。因为本身疫苗也是病毒,免疫力低的时候,不适合接种。8、有没有最高的接种年龄上限?据香港的专科医生说,HPV疫苗是没有强行规定的接种年龄上限的,只要有性行为,就有必要注射。所以很多客户喜欢问我, 我都28岁了,孩子都生了,还有必要吗? 我妈都50几岁了,还有必要吗?整体来说,给年轻及没有性经验的人接种,是最有成本效益的。但是,50岁以上的女性,子宫颈癌发病率将达到高峰,也维持在高水平,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了,对新、旧感染病毒做出的免疫反应效率下降,感染HPV的几率比年轻女性更高。9、小女孩没有性行为,可以接种HPV子宫颈癌疫苗?会影响发育和经期吗?最好就是在有性接触之前接种的哦,最佳时间是10-14岁,疫苗不会影响发育及经期,也已经通过大规模临床测试。10、注射HPV疫苗有没有副作用?一般情况下注射时候,如果是医生注射,医生是不会让我陪同进去的,但是有一天一个医生实在普通话不好,我的客户也完全听不懂广东话,他就让我进去了。听医生,9价疫苗,防疫效率高,副作用小。副作用出现的情况,也跟其他疫苗相似,至今没有出现严重个案。比较常见的是,注射的时候会有点酸痛感,红肿、疼痛、起疙瘩、没力气,都是正常的,少数人会有发烧、恶心、头痛、晕眩等情况。到底打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亲身说法,我的时候实在是没感觉的,左边上手臂上的肌肉注射,打的时候有点点酸疼,之后没有任何感觉。反而是右边手臂,因为我同时打了乙肝疫苗,到是疼了一段时间。说好的不是这样的 。然后,关于不同诊所的价格,我也可以给你们解释一下,一般HPV疫苗需要注射3针,一针的价格平均在1300-1500港币。 三针价格一般在3500-4800港币。 注意:价格差距,跟疫苗本身没有关系,跟医生和诊所的收费有关。如果你想高大上一点,去养和医院打,那就不在这个平均值内了。建议到医生诊所打,因为可以顺便问一下医生的意见,如果去大型体检中心,很可能是护士打的,那就只是光光给你扎一针了。还有就是,最好是一针一针给钱,这样下一次的地点,可以灵活一些。
}
香港的重疾险和中国内地的重疾险在核心保障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产品特性、保障范围、条款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潜在的保险购买者,特别是对于在这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选择的人来说非常必要。内地保险业内有这么一句话“重疾险只能应付未来10-20年,之后要再次购买重疾险”。意思不是说内地重疾险不是终身保障的,而是10-20年后,现有的保额已经满足不了医疗的需要,因为内地保监会的相关规定,决定了大多数重疾险的保额是固定的,根本扛不住医疗通胀。保额固定形式,也就是投保时保额100万,10年/30年/50年后仍然是100万。但医疗通胀却恰恰是一种全球命题。风险管理顾问公司WTW在《2023年全球医疗趋势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平均医疗成本在2023将升至10.0%,继2021年的8.2%和2022年的8.8%再度飙升。亚太地区的平均增幅将从6.9%上升至10.2%。预计2023年之后,医疗费用将继续加速增长。100万保额在30/40年后作用将越来越小。固定保额的重疾险其实是没有办法保障终身健康医疗费用的。因此,想获得终身全面重疾保障的朋友建议考虑保额可增长的重疾险产品,例如香港重疾险。与内地重疾险相比,香港重疾险有8大优势。保费较低同一年龄层的被保人,香港保费通常是内地保单的60%-70%。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费用是按照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的,且香港医疗制度健全,医疗设备先进,人均寿命长,基础保障费非常便宜。加上香港保险公司多有百年的历史,品牌优质,产品在成熟的市场中充分竞争,性价自然比较高。保额增长香港重疾险有分红,保额复利递增。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胀对保额的侵蚀,更贴合现实需要。例如,1岁男宝宝购买香港某重疾险,总保额20万美金。等到宝宝65岁的时候,保额已经滚利到120万美金以上!前10年赠送保额香港重疾险标配,通常首10年/15年会赠送一定比例(例如50%)的保额,进一步拉高杠杆保障全面香港主流重疾险基本保障达到100多种,覆盖全面,而且对高发危疾提供不分组的多重保障,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等。而且香港重疾险的产品设计与时俱进、不断进化。像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入了“严重脑退化症”等保障;在产后抑郁高发的背景下,加入了“产后抑郁”保障。多重保障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危疾的持续全面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香港重疾险特别突出重疾多重保障和持续时长。①癌症多次赔付,间隔期短至1年癌症是最高发的危疾,治疗时间长,而且容易复发。香港重疾险对癌症间隔期的要求较宽松,通常仅需1年,癌症持续、扩散、复发和新发均可获得再次赔偿。香港某重疾险产品资料,癌症间隔期为1年:内地某重疾险产品条款,癌症间隔期为3年:② 癌症持续保障时间较长可能长达100个月(8.3年),患癌1年后,如果仍在持续治疗,每月可获5%保额。而内地重疾险癌症多次赔付往往都需要另外出钱附加,并且只能额外赔付1次,无法多次赔付。免体检保额高香港重疾险的免体检额度较高,通常为50W美金以上,有效覆盖保障需求,远远高于内地,这也是很多中产和高净值家庭扎堆香港投保的原因之一。疾病定义宽松香港和内地重疾险合同里的疾病定义是有差异的,总体上香港保险更宽松一些,尤其是对疾病状态持续时间的要求。以部分疾病举例:① 中风香港重疾险定义:神经功能性障碍持续最少4星期。内地重疾险定义:神经系统永久性功能障碍确诊180天后。② 瘫痪香港重疾定义:因疾病或受伤引起瘫痪而永久失去双手或双脚,或一手一脚,无时间限制内地重疾险定义: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两肢或两肢以上肢体永久完全丧失,确诊或意外发生180天后多元资产配置香港重疾险多以美元计价,香港保险公司全球性运营,全球前20大保险公司,有13家在香港营运,6家在香港上市,港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风控能力都很稳健。通过持有美元保单,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实现家庭资产的多元布局,综合平衡自己的风险和收益。另外,由于香港保险面向全球销售,自然也是全球理赔。全球各地医院(包括内地)的报告都认可,电子化理赔,一般是把所需资料的文件快递给公司/代理人就可以理赔了。而内地保险一般只理赔内地医院。下面来看看香港保险市场上比较有优势的两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一.友邦爱伴航:1、特选危疾七重赔偿:为癌症(5次)、心脏病/中风(合共2次)、脑退化疾病(1次)提供额外7次多重赔偿,每次100%;2、持续癌症现金选项:为癌症治疗提供长达100个月(8年多)的现金援助,每月5%,共500%;3、深切治疗保障赔偿:入住ICU连续72小时预支20%保额,入住120小时以上并手术支付100%保额;4、脑退化疾病终身年金:85岁前确诊阿尔茨海默并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10分,每年赔偿6%至终身;二.安盛:挚爱保1、保障疾病种类保障63种重大疾病、54种早期重疾(轻症)、13种儿童严重疾病。2、癌症、中风、心脏病多次赔偿累计最多800%保额。癌症、中风、心脏病的多次赔付,其中癌症可额外赔付5次,中风和心脏病加起来可以赔付最多2次,每次赔付金额为保单的基本保额。3、老年痴呆额外赔偿重疾理赔后额外提供一次老年痴呆理赔,理赔额等于基本保额4、入住ICU也可理赔因意外或疾病入住ICU可理赔20%、100%保额三.两者对比:以9岁女孩,10万美金保额为例:1.保费和现金价值对比2.疾病定义对比:三.总结:可以看到,目前来说保费友邦的保费是最便宜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分红来说安盛的挚爱保分红是最高的。当然每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核保的宽松度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病史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再此提醒大家,买重疾险时有疾病史的一定要做好如实告知。}
最近友邦集团公布了2023年度的中期年报,我们看到2023年上半年,友邦保险实现净利润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左右,内含价值高达688.65亿美金(2018年友邦集团的内含价值是560亿美金,近5年累计增长超过22%)。同期新业务价值增长37%至20.29亿美元,年化新保费增加49%至39.84亿美元。香港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增加超过一倍,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1%。从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内含价值和自由盈余的变化,能够明显看到疫情结束以后,友邦集团寿险业务的回暖。研读年报,我一般会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利润率,自由盈余和投资的盈亏。参考友邦最新的偿付能力水平的披露,我们可以看到友邦集团整体的偿付能力水平维持在260%,同比去年的283%,偿付能力水平有所下降,但是这种变化及波动是正常的水平。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友邦集团这里的偿付能力水平是基于RBC标准(风险为本资本制度 Risk Based Capital)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计算的。2023年7月6日,《2023年保险业(修订)条例草案》获立法会通过,该法例的通过,明确了香港保险业将实施风险为本资本制度(RBC)提供法律框架。因此香港预期在2024年实施风险为本资本制度(RBC标准)。2022年的时候,香港保监局批准AIA International 提前採纳RBC标准,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因此这里看到的偿付能力水平是基于RBC标准的偿付能力水平。另外参考友邦集团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的披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去年有了进一步的下降。其中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只有50.3%,而香港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的水平维持在56.9%。但是内地及香港的年化新保费规模及新业务价值,同比去年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友邦集团的几个变化:1)品牌溢价同比去年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内地友邦的产品性价比开始凸显,通过让利消费者来实现新造业务的增长;2)友邦集团的业务重心还是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内地和香港,新业务价值贡献近2/3;3)内地和香港重新通关以后,香港新业务价值和新造业务保费规模快速增长,基本上和内地的价值贡献旗鼓相当。而在通关前,中国内地的业务对友邦集团的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超过了1/3。同2022年的中期年报相比,2023年的中期年报中的投资回报为正,虽然2023年上半年依然有4700万美金的减值,但是同2022年的中期年报相比,减值金额大大减少。投资业绩在2022年上半年亏损2.3亿美金,而2023年上半年盈利7.56亿美金,考虑到税前溢利,这两年友邦集团的纯利规模都在15-22亿美金左右。如果仔细研究保单持有人及股东的投资方向,可以明确友邦集团投资占比仍然是固定收益为主(76%),固定收益的投资占比同比去年有提升1%。固定收益投资中,政府债券和政府机构债券占比超过38%。公司债券及结构债券的投资份额占比约36%。股权投资占比在17%左右,股权投资占比同比2022年的19%有所下降。另外在分红基金及特定资产组合的分红业务中,关于投资物业及自用物业的投资比重上升1%,投资额超过36亿美金。除此之外,友邦集团还持有较少的现金,衍生品工具等等,但是份额占比很低。整体而言,友邦集团的投资风格还是偏稳健的,以固定收益为主(尤其是政府债券和政府机构债券)。考虑到近两年的投资环境并不乐观,保险公司在如此糟糕的投资环境下,依然做到了盈利,并且实现了内含价值和自由盈余的稳步提升,足见其实力强劲。另外香港和内地重新通关,为友邦集团的香港业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上半年的香港业务的强势回血,也非常具体的体现在了新业务价值和新造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友邦集团的内地业务和香港业务,犹如两条粗壮的大腿,支撑起来友邦集团的市值。。所以现在或许也是买入友邦股票,并长期持有的一个不错时间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保险配置,保险法的分享,欢迎关注“律保阁” Legal-Insuran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人可以买香港保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