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云南并面向全国的线上资源整合型平台云网融合产品主要包含哪三类服务于哪些行业?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前 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是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客观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是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21—2025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第一节 发展基础自“十一五”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先后形成了“135”、“1167”、“11236”区域空间布局,确立了“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落实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不断深化“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省情新内涵,云南与全国同步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从“十二五”末的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进一步体现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坐标方位、使命担当。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各区域板块竞相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滇中城市群以全省约28.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7%的人口和61.5%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引擎;沿边地区全力守护边境安全和生态安全,深化和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交流合作,建成了多层次开放合作平台体系,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滇东北地区连接滇川黔渝四省市,历史文化深厚、区位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富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滇西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旅游品牌、独一无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级文化资源,2019年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比重达65.3%,随着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建设,旅游文化资源整合优化,滇西地区协同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12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并加速推进,列入全国8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区,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工建设,全省122个县级综合医院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39个县级中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健全。基本实现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四、区域基础设施通达水平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持续推动铁路建设区域平衡化发展和民航网络均衡化布局,全省12个州、市通铁路并开行动车;共运营民用运输机场15个,初步形成了以昆明机场为枢纽,丽江、西双版纳、芒市机场为次区域枢纽,其他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水运通道及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通航里程达到5108公里。滇中引水等“兴水润滇”工程深入实施,水资源时空配置进一步优化,工程性缺水短板加快补齐。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告别缺油少气时代。全省实现4G网络全覆盖。五、人民生活保障水平整体提升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00元、12842元,收入比值从2015年的3.2下降到2020年的2.9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26岁。六、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印发了《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参与澜湄合作、云南—老挝北部、云南—曼德勒、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滇缅合作论坛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省际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滇粤、滇黔、滇桂、滇川、滇琼深化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建立了云贵川渝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赤水河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机制、泸沽湖生态补偿机制等;省内区域合作机制持续优化,积极推动政策、资金向怒江、迪庆“三区三州”倾斜,加大力度支持涉藏州县发展,建立健全跨州、市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机制等,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我省区域发展形势总体良好,但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对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区域协调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整体实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人均GDP等指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区域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置不均衡,滇中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处于领先,迪庆、怒江等州市高速公路里程、路网密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与之差距较大。三是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怒江州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506元、7810元,均为全省最低,较昆明市相差20512元、9909元,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四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不完善,融入国内国际、省内省际间利益共享共担机制、政策沟通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差异化考核机制等方面创新不足,影响要素的自由流动。五是区域协调发展意识尚未形成,部分地区在发展中过度强调自身做大做全,协同意识薄弱,造成产业同质、重复投入、恶性竞争,导致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行政资源低效浪费。第二节 机遇挑战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总体思路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举旗定向、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云南要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随着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动,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省委、省政府着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环境,召开州市现场办公会,明确各州市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为云南区域协调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主要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对云南集聚发展要素、扩大对外开放等带来不利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加快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严控新增高排放高能耗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存量“两高”项目的调整和退出,全省产业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压力较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要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也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立足发挥各州、市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发展任务,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建立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产业和人口向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增长动力源。尊重自然规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推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落实好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差异化政策,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增强滇中地区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和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强边固防等方面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互补和共同发展。坚持强化重点突破。瞄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聚焦不同地区不同板块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精准施策,重点在产业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人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改变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的格局。坚持共享发展成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与“产、城、人”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体系,补齐城乡、区域间民生领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第三节 发展目标到2025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加有效,各州、市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各区域板块发展联动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产、城、人”实现协调发展,“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四大板块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滇中城市群功能基本健全,滇中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集聚全省50%的人口和68%的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成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沿边地区边境安全、生态安全功能更加体现,便捷畅通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滇东北开发实现新突破,基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打通内外通达的省际通道,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滇西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基本建成,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开创新局面。区域间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成,人人均能享受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等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综合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兴水润滇”工程深入实施,区域性缺水问题进一步缓解;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天然气“一张网”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一批与城市能级、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大数据中心。各区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特殊类型地区加快振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到2.7左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就业岗位得到充分保障,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30%。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建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主体功能区制度有效落实,在区域战略统筹机制、深化合作互助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等方面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支撑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全方位开放协同并进、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三章 推动滇中崛起充分发挥滇中地区对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口和经济密度,努力将滇中地区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通达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枢纽、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空间范围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等4个州市及红河州北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建水、石屏、弥勒、泸西等7个县市。第一节 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大健康、数字化,培育支撑昆明未来30年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新兴支柱产业,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地位的产业,在数字化上实现跨越,为“数字云南”建设带好头作示范。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力争3年实现工业投资翻一番。大手笔改造建设城市,精心细致管理城市,着力实施畅通工程、绿化工程、环滇池绿道工程、新老城区一体化工程、城区内涝治理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示范工程、城市设计工程、标准化管理工程和亮化工程等十大工程,把城市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加快补齐城市经济、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国际化的短板,以国际化为抓手推进对外开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坚持依法治湖,全面落实“退、减、调、治、管”工作要求,改变环湖开发格局,着力解决城区雨污分流问题,狠抓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补水系统建设,让滇池重放“高原明珠”光彩。到2025年,昆明市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城市形象品质明显提升,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火车头。第二节 打造高品质昆明都市圈以昆明中心城区为中心形成1小时通勤的昆明都市圈,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昆明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城际轨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推动昆明主城高速公路重点收费站外迁,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加密城际公交,形成快速、便捷、智能的通勤圈。推动周边城市承接昆明外溢功能,积极布局乡村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化园区、特色小镇等载体,打造功能完善、产业协同、绿色健康、舒适宜居的都市圈。到2025年,昆明都市圈集聚全省20%的人口、40%的地区生产总值。围绕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开发开放先行区,做精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按照“规划共绘、基础共联、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的机制,加快推进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到2025年,滇中新区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12%、18%。第三节 推动滇中城市群发展加快构建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对接、点轴联动”空间格局。推进昆(明)玉(溪)同城化,麒(麟)沾(益)马(龙)宣(威)、蒙(自)个(旧)开(远)建(水)、楚(雄)南(华)城镇组团一体化建设。以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加快推进铁路“建网提速”工程、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优化布局运输机场,打造“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大力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多式联运物流网和能源网建设,全面完成滇中引水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平台,大力实施产业“双百”工程,持续壮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有重点、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分工体系,共同全力打造“三张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产业园区共融、功能平台共用,加快户籍、养老、医疗、教育、人力等资源信息互通互认,建立协同联动的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一、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以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为载体,建设滇中创新核心区。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开展高新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围绕人工智能、生态安全、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和优势产业,构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新型体制,改进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形成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科技补短板强支撑”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升稀贵金属关键材料和技术研发能力,积极承担稀贵金属溅射靶材、锗材料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把滇中稀贵金属等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进形成区域“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二、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发挥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载体作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探索建立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共同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整合发布,联合开展就业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在滇中城市群中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联合开展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培训,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和畅通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着力优化引才软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支撑政策和服务体系。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三张牌”打造,强化分工协作,重点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烟草及配套、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升滇中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做强“绿色能源牌”,全产业链发展绿色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绿色钛、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做特“绿色食品牌”,集中建设一批高端稻谷、云花、果蔬、中药材、畜禽生产基地,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昆玉红文化旅游带建设,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及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四、打造开放发展高地以经贸、金融、科技创新、人文交流、文化旅游、绿色经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为重点,深入推进澜湄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拓展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技术合作,扩大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优势互补培育生物医药、健康养生、旅游服务等产业集群。依托中缅、中老、中越国际运输通道,以滇中新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等为载体,联动各级各类开发区和沿边重要边境口岸,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促进设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打造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样板。五、打造深化改革先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审批和许可事项,加强监管创新和优化服务,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省最优投资洼地。加快滇中地区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建立完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推动开发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共建模式,做强做实开发区产业发展平台功能。第四章 推动沿边开放充分发挥沿边地区区位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边境安全底线,以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为核心,加快开放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努力将沿边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核心纽带和前沿窗口。空间范围为保山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怒江州、临沧市等8个沿边州市。第一节 实施强边固防工程认真贯彻中央治边方略,增强国家意识、国门意识,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提高为国守好国门责任感。实施强边固防首要工程,按照“骑线建、依标干、稳妥办”原则和“守住点、连成线、形成面”要求,全面实行边境线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段长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构筑“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严密防控体系,构建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加快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规范边境专职辅警队伍建设,强化边境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强边境派出所、边防检查站、抵边联防所、边境遣返机构等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有效防范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以“智慧边境”建设为重点,提升边境管控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建设,将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严格落实“五个管住”、“稳堵防管”措施,全面打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阻击战,全力巩固好疫情处置成果,切实筑牢沿边安全稳定屏障。第二节 推动沿边城镇带建设以沿边8个州市政府所在地、25个边境县城和磨憨、孟定、畹町、天保、清水河等15个抵边镇为重点,推动“中心城市—沿边县城—边境口岸城镇”协同联动。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及人口聚集、综合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作用,建设区域增长极。重点打造磨憨、畹町等抵边城镇,提高集聚人口和要素能力,提升对周边辐射能力。强化“芒市—瑞丽”、“景洪—勐腊—磨憨”、“蒙自—河口”分别作为对缅甸、老挝、越南开发开放前沿阵地的作用,推进“腾冲—猴桥”、“临沧—耿马—孟定”、“普洱—澜沧—孟连—勐阿”、“文山—麻栗坡—天保”及“文山—富宁—剥隘”等沿边城镇组团建设,推动岸城融合。第三节 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一、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强化政策沟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南亚东南亚国家系列成果,积极对接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涉及云南重大事项。推动设施联通,加快建设沿边铁路、沿边高速公路,推动中缅陆水联运通道项目合作开发,实现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全面畅通中越、中老泰国际运输通道,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国际通信线路,科学规划布局跨境物流网,推进省内天然气支线管网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促进贸易畅通,推动建立国际运输大通道多国跨区域口岸通关和便利运输协作机制,建设要素交易中心、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中心,鼓励发展“互联网+边境贸易”,打造边民互市专业化市场。深化资金融通,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完善跨境人民币账户体系,搭建人民币跨境结算通道。促进民心相通,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科技创新、体育赛事、跨境旅游、生态环保、节庆会展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快沿边文化、国门文化建设,加强抗疫合作,加快磨憨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构筑连通周边地区的民心桥。二、加强沿边开放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改革力度,围绕“八个跨境”推动制度集成创新,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德宏片区。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理顺试验区管理机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将瑞丽、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为国际物流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跨境旅游基地、民族文化交流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充分利用中老铁路通车后两国贸易交流及人员往来便利,打造黄金线路,维护好、运营好铁路,开发好、建设好沿线,建设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浙商产业园。实施口岸功能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口岸经济综合体。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协同发展。第四节 提升边境发展内生动力以绿色、有机、高端为方向,推进边境地区大力发展茶叶、咖啡、坚果、稻谷、蔬菜、中药材、肉牛等产业,兼顾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边境特色加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主食加工、休闲食品等绿色食品产业,推动沿边州、市林业全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文山州绿色铝、保山市绿色硅材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红河州建设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移,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打造智能硬件产业园区。依托大滇西旅游环线、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性区域旅游集散地前沿。率先推动瑞丽在跨境电商、国际产能合作、跨境金融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推动河口在加工贸易、大健康服务、商贸物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磨憨及早实现人员、车辆、货物、资金自由便捷出入境。鼓励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加快景洪、勐腊、瑞丽等县市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建设。第五章 推动滇东北开发充分发挥滇东北地处滇川黔交界、长江经济带上游、陆海新通道和紧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支撑。空间范围为昭通市。第一节 构建迭代产业体系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聚焦“绿色食品牌”打造,全链条重塑昭通农业,打造国内顶尖苹果产业、打造“洋芋之乡”、做强特色竹产业、做好养殖业文章、打造更多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基地。加快推进工业振兴,大力发展电力、绿色硅和绿色铝产业。第二节 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宜居宜业、人口过百万的目标,推进昭阳、鲁甸、靖安新区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昭鲁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教育中心,加快昭通中心城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型。推进鲁甸撤县设区。加快在主城区周边因地制宜布局一批苹果小镇和苹果产业示范园、示范乡镇、示范村,建成“半城苹果满城香”的“秋韵昭通·苹果之城”。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推进工业振兴。到202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成为全省第三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第三节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围绕脱贫致富示范区建设,抓好转移就业,精准摸排劳动力信息,健全完善人力资源数据库,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协调,加快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协调机制,提高外出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打造全国知名的“劳务输出基地”,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抓好创新创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双创基地、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推动“回乡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抓好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资源,以订单式培训、岗位培训、送培训下乡等方式,推动劳动力素质全面提升,打造技能人才基地。第四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一、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流域生态廊道,推动开发与保护双促进、双获益;扛起赤水河源头保护治理责任,高质量完成“两污”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矿山治理修复、河道综合整治等问题整改,加强流域岸线管控,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与长江沿线地区合作,建设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展销平台,打造成为面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水富港对外开放口岸、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港口经济,依托长江水道实现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航运中心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沟通连接。二、服务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滇东北农业优势,发展以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花椒、天麻等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建设面向成渝地区“菜篮子”和生态农产品为重点产品供给体系。积极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作发展的配套产业。支持云天化集团构建“化肥+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构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联系的绿色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第六章 推动滇西一体化充分发挥滇西地区自然风光绮丽、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富集优势,筑牢滇西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动旅游全面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空间范围为保山市、大理州、德宏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等6个州市。第一节 高水平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完善规划布局,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串联重要景区景点,持续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景观形态丰富、服务品质一流的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一、加快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芒市—梁河、宾川—南涧等高速公路,增强滇西县域通达能力。以“怒江”美丽公路为典范,围绕“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打造“路在江边走、车在画里行、人在景中游”的景观公路。以景观公路和特大桥梁为开发主体,打造景观带和风景点。围绕环线快速交通、自驾旅游线路、风景道及生态徒步道,构建“全自由行、路景一体”的旅游交通系统。加快推进怒江中下游航道、澜沧江中上游航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大理—瑞丽铁路等在建项目,推动大理—丽江—攀枝花、滇藏铁路香格里拉—波密(云南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怒江、迪庆、大理、丽江等机场新建和改扩建,以旅游目的地为网络节点,持续加密省内环飞串飞的公交化航线网络。持续推进滇西地区大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德宏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保山、丽江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瑞丽口岸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转换。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共建世界级旅游金字招牌。依托世界级旅游品牌、自然遗产、文化资源等,加快串珠成链,规划特色旅游线路,强化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6州、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推动保山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大理州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德宏州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丽江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迪庆州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怒江州建设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共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沿江区域多民族文化资源,充分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优秀戏曲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农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景点线路+特色小镇”等模式,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示范区、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和传统村落保护示范点。培育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实施“旅游+”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景区,推进泸沽湖、老君山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响大滇西旅游品牌。积极推进玉龙雪山及泸沽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围绕景区景点布局精品酒店、旅游民宿和旅游营地,打造雪山朝圣、文化体验、溯溪漂流、低空旅游、沉浸式体验、天文星空、汽车越野、户外徒步、科普研学等高端旅游新业态。引进“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建设一批“藏在山间、隐没林中、外观古朴、内部高端、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半山酒店。高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大滇西旅游环线为引领,科学预测旅游需求,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优化配置,重点优化提升传统景区、重要集散地、重点旅游城市的标识引导系统、智慧旅游系统、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观景平台、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应急救援点、旅游营地、指挥终端、步道及服务区、旅游公路等。推进“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医疗急救站、一批旅游标识标牌、一个农副土特商店、一个垃圾收集站、一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七小工程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实施4A级以上景区和特色小镇智慧化改造,深化“一部手机游云南”、“刷脸就行”、“亮码扫码”等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加快推进旅游要素全面数字化。继续深入推进旅行社集团化运作,鼓励滇西地区共同开展旅游营销,支持旅游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场。第二节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严守以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高黎贡山、老君山等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加快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立跨州、市生态保护合作机制,强化洱海、泸沽湖、程海、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湖流域协同治理。加快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生态协同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积极建设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加强对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保护古树名木,强化外来物种管控。深入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保障区域与国家生物安全,保护好“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第三节 推动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用好国家和省对涉藏州县的政策支持,围绕云南打造“三张牌”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按世界的“香格里拉”标准,建设世界顶尖的旅游胜地。发挥打造“绿色食品牌”独特优势,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基地,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守护好雪域高原生态环境,筑牢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安全屏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标杆。加强社会治理,打造涉藏州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模范。第七章 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将特殊类型地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攻坚区”,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构建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统筹推进,重点突破,集中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建设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边疆稳定、能源资源安全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保障区。第一节 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以脱贫地区为重点,全面实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全省统一的救助平台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一批美好生活示范村,持续改善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和安置区设施建设,拓宽后续扶持资金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拓展以工代赈实施范围,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创新以工代赈模式,持续实施消费帮扶,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第二节 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围绕建设红色老区、发展老区、富裕老区、和谐老区目标,以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山州)、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红色文化传承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破解制约革命老区发展瓶颈,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依托中越国际大通道,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做大做强“坝子”农业,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山州)振兴。立足交通和区位优势,把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打造成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第三节 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加强与综合保税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类开发开放平台的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中缅、中老、中越、中老泰等国际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农林牧渔、产能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度合作。构建边境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加工业、商贸物流、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国际医疗等产业,夯实发展后劲。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边境特色城镇带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提升边境口岸城市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建强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健全军警民联防联勤联动人防体系,加强边境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第四节 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总体要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支持生态退化地区振兴发展。岩溶石漠化生态退化区重点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喀斯特地带等重点地区石漠化治理。干热河谷生态退化区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制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等修复模式,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在金沙江、元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等区域建设干热河谷现代农业产业园。重要江河流域水土流失区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高山亚高山草甸生态退化区持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公益林管护,稳妥有序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重点发展与生态退化地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动生态退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第五节 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立足资源型地区发展基础,分类施策促进资源型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推动个旧、东川、易门等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大富源、威信等重点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利用,通过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产业利用等模式进行分类治理。鼓励曲靖、保山等资源富集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建设能源基地,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打造能源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第六节 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推动老工业城市(昆明市)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促进昆明城市经济转型和功能提升。加快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制造业集群。开展石龙坝水电站(昆明)、昆明钢铁厂等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推进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老旧社区改造、老厂区老厂房设施改造,推动形成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第八章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支撑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全力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支撑。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一、优化农业布局充分发挥气候、水土、光热优势,突出立体特征和高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塑造“五区四带”农业空间格局。在水、土、光、热资源匹配较好的西南部粮食生产重点地区、东南部粮食生产重点地区、怒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澜沧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特色农业;在水资源承载力有限的东部高原粮食生产重点地区、西部高原粮食生产重点地区、金沙江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红河河谷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节水农业;在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的乌蒙山粮食生产重点地区、滇西北区域,适度休耕退耕,调整农业结构,降低垦殖率;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措施,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力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二、优化工业布局强化“大抓工业、大兴实体”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企业向重点州、市和开发区集聚,加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滇中地区进一步发挥创新、人才、区位等优势,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导向,以制造业发展为重点,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烟草、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沿边地区着重发挥区位、生态等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布局边境贸易加工、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加工、林产品和林下产品加工、清洁载能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跨境电商、跨境旅游、跨境物流等产业。滇东北地区发挥人力资源、能源等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清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布局清洁载能、绿色建材和新材料等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滇西地区发挥生态、能源等优势,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重点布局发展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消费品加工、清洁载能等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三、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服务业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多层次服务经济中心,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体系健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滇中地区依托制造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构建有重点、分层次、可持续的服务业分工体系,加快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推进滇中城市群以外的其他州、市依托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区域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围绕生活服务需求,增强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增强县城服务功能,主动承接区域中心城市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需求。增强沿边口岸城市服务业开发水平,培育一批特色边贸小镇和边民互市市场,加快发展跨境旅游。促进商务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开发区集聚,推动开发区从单一功能向混合功能转型。第二节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政策协同,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层次、有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资源的区域共享和优势互补。一、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支持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鼓励学校跨区牵手帮扶,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推动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合作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一流专业,做大一批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推进国际合作资源、图书文献、实验设备、信息资源等的共享与共建,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支持云南民族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教研合作,鼓励各区域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教育高峰论坛,开展课题合作和跨区域教研协作,支持教育人才交流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流动共享。办好特殊教育,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及监测预警机制,省级建设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昭通、保山、红河、普洱、大理、临沧等6个州市建设省级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连通。加大优质医疗资源在区域内的配置和建设力度,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鼓励优质民营医院发展,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补齐社区卫生服务短板,扩大医保定点医院互认范围,完善急诊异地医保报销机制,协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共同发展中医药特色医疗,推进区域核心中医医院提档升级,合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学科),支持研发一批院内中药制剂。支持区域内医师多机构备案执业。加快建设省、州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一体化数字健康医疗云平台。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创建,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实施“文化润滇”行动,推进千里边疆文化长廊、数字媒体、实体书店、国门文化等建设。继续办好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等重要文化活动,集中展示推介“七彩云南”文化整体形象。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加强广播电视产业跨区域合作发展。推动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完善体育设施网络,支持跨区域联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四、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区域协同治理转变,构建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建设平安云南。推进跨州、市政务互通和信息共享,统一建设标准,实现跨州、市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措施有效对接。加强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构建各州市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打防联动的警务合作模式,深化区域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制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协作。建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信息跨区域通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安全、灾害防治、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加强州市交界区域重点范围、路段和区域城市综合整治和监管,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第三节 提升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围绕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以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成网,构筑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以“加密滇中、沿边拉通、滇西循环、互联互通”为重点,全面实施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能通全通”工程,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各区域相邻城市直达联通,高速公路与重要车站、机场、港口码头无缝接驳,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便捷换乘、无缝衔接。实施铁路“建网提速”工程,推动沿边铁路建设,加快推动普速铁路站点覆盖所有州、市,力争高铁站点覆盖更多城市。实施航空“强基拓线”工程,完善区域内环飞串飞航线网络,形成快速、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进昆明、昭通、曲靖、玉溪、红河、大理、丽江等地区率先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建设内畅外通的省际、国际通道。完善快速通达重庆、四川、广西、西藏、贵州等周边省份及沟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主要城市群的省际运输通道,完善通道内线路布局。加快推进沿边高速、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巩固和拓展国内、国际航线,推动航空与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等交通运输方式实现立体互联、有机衔接,提高出省出境通道的立体互联水平。以中老泰通道为重点,加快中国—中南半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合作,以中缅陆路通道及陆水联运通道为重点,打造我国沟通印度洋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加快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在通道沿线重要交通枢纽、港口等陆海联运节点的建设合作,形成多种国际联运方式并行发展的畅通云南、连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陆海国际通道。二、实施“兴水润滇”工程聚焦全省工程性缺水瓶颈、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和水生态突出问题,加快推动现代水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保护利用区域水资源,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全面实施滇中引水工程,推进水库、引调水工程建设,建设互联互备区域供水联络管网。加大大中型灌区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水库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好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强化规划和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统筹区域防汛减灾能力建设,协同推进江河防洪能力提升、病险水库加固、山洪灾害防御和超标准洪水防御。实施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石漠化地区、干热河谷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治。三、建设现代物流运输体系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物流运行体系。推进昆明、大理、红河(河口)、德宏(瑞丽)、西双版纳(磨憨)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启动文山、昭通(水富)、临沧(清水河)等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对内主动衔接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北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圈、东向长三角地区、西向西藏的“四出省”物流通道体系。对外加快推进泛亚铁路、沿边公路、国际航线、国际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通中缅、中越、中老泰、孟中印缅的“四出境”物流干线通道网络体系。以昆明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沿边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支点,四大物流通道为支撑,加快形成“一中心、三支点、四通道”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积极推进跨境物流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积极开拓国际物流业务,设立境外物流分公司,建立海外仓。推动服务于跨境电商的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航空物流、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建设智慧物流平台,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运输、仓储、搬卸装运等物流环节中的应用。四、加快推进能源枢纽建设围绕“做足电源、做强电网、做优煤炭、做大油气”,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推动形成连贯东西、覆盖南北、联通全省、连接国内外的油气管网格局,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基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区域国际能源枢纽。加快区域电网建设。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彻底解决配电网长距离供电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城市地区供电可靠性。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智慧能源网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建设,实施清洁能源配套电网工程,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持续服务“西电东送”,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独立规范运行,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精准做好绿色铝硅产业用电需求保障工作。统筹油气管道设施建设。完善成品油输送体系建设,推进管道互联互通,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连接大部分州市和消费区、联通省外的放射状成品油管道输送网络。加强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输送网络建设,建设覆盖州、市的支线管道。推进燃气下乡,推动农村地区“以气代电、以气代煤、以气代柴”。鼓励迪庆、昭通等地区采用天然气取暖。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车桩相适,适度超前”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聚焦滇中地区、旅游重点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主干线建设智能充电桩,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到2025年,建成4万个公共充电桩,建设改造充换电站500座,实现全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统一平台管理。五、加快推进数据枢纽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普及光纤千兆宽带接入能力,提升4G网络覆盖深度和扩容提速,推进5G网络全覆盖,加快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全面部署,全面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和物联网接入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汇聚,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建设。重点布局以多语言技术为突破口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性支撑平台及行业级应用平台。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前沿、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支持绿色大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积极引进国家级行业大数据中心,鼓励离岸数据中心建设,科学布局中小型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云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基地、数字工厂、智慧景区建设,建设“城市大脑”,支持互联网医院、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环保基础支撑体系。第四节 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解决好区域收入差距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目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制度,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调整机制,促进工资合理增长。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稳步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滇西地区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提高旅游收入;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务协作会商机制,鼓励昭通、曲靖等人力资源富集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巩固提升居民经营性收入。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保体系,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区域一体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慈善事业有效衔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推动滇中地区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机构互认和跨区域实时监管,建立相应的财政支出统筹分担机制。统筹区域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布局,鼓励联建或跨州、市共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第五节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区域生态空间共保、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一、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以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三大类型为主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修复,严守以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东南部喀斯特地带为重点的“三屏两带”生态保护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及重要生态节点建设。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创建高黎贡山、亚洲象等国家公园,提升国家公园建设水平。统筹其他生态空间管控,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外具有生态价值和功能的区域进行系统保护,制定不同类型和功能生态用地保护和利用的差异化措施。二、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树立“保护第一、流域治理、久久为功、主动作为、人人有责”思想,坚持“一湖一策”,实施“退、减、调、治、管”等举措,重点加大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污染湖泊治理力度,持续改善洱海、阳宗海、程海等水质良好的湖泊,保护好“高原明珠”,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合理设立生态廊道和环湖公路,作为湖泊空间基准和公共标识,引导人口和产业有序退出湖滨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面减少流域内项目开发和资源浪费,减轻人口压力。全流域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严控面源污染。精准制定全流域污染防治措施,坚持系统治湖,治点源与治面源相结合,治湖与治流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抓牢城镇、抓实农村、覆盖流域,推进供水替代和生态补水。强化规划引领,编制湖泊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及“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严格空间管控。坚持科学管湖,强化湖泊科技攻关,建设“智慧湖泊”。三、推进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统筹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及水资源保护,强化河(湖)长制,推进长江(金沙江)、珠江(南盘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大盈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保护治理。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完善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流域农业农村面源、城镇生活、工业企业及航运污染防治,推进优良水体保护及劣Ⅴ类水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加大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筑牢长江上游安全屏障。着力打造以独龙江、瑞丽江、大盈江、盘龙江等为代表的“美丽河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切实保障六大水系干流、主要支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推动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四、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完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建设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库。加强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云岭山脉寒温性—暖温性针叶林区、滇西北高原湖泊群、高黎贡山北段温凉性针叶林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等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整体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珍稀濒危物种重要栖息地和迁地保护体系,推进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小区建设,开展天行长臂猿、亚洲象、滇金丝猴、林麝、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及朱红大杜鹃、藤枣、云南梧桐等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人工繁育和回归。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实施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管和防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承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拓展大会后续效应。第九章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第一节 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城市化地区。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功能。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科学引导城镇开发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鼓励土地复合开发利用。健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的考核评价机制。农产品主产区。实行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做特“绿色食品牌”为重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保护优先和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保护为主、限制开发的方针,支持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上来。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鼓励发展“生态+”或“+生态”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健全生态保护优先的考核评价机制。第二节 健全区域协调统筹机制一、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加快服务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滇中地区为核心,以沿边地区为前沿,依托中缅、中老、中越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外、协调省内各区域板块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服务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促进滇中、滇东北、滇西地区高质量发展。逐步建立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城市群发展,辐射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等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城市(镇)群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机制,促进区域板块相互融通补充、协同发展。二、强化区域发展政策统筹提高财政、产业、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的区域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间的统筹联动。全面改革区域土地管理制度,结合城市、人口、产业集聚等特征,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完善能耗“双控”目标分配制度,在严格控制能耗强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分区域调整优化能耗指标控制政策。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对特殊类型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提供有效转移支付。第三节 深化合作互助机制一、建立各地区联动合作机制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治理模式,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城市联盟。探索建立省内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制度。推进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二、完善省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四川、贵州、广西等周边省(区)交界地区合作,建立跨省城市政府间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省际会商机制。推动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建设,继续深化滇粤、滇黔、滇桂、滇川、滇琼等省际间经济合作,推动滇川、滇黔、滇桂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落实。推进滇川藏涉藏地区制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继续加强沪滇交流合作,强化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及人才支援等。探索开发区跨省协作模式,承接产业转移。三、深化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机遇,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辐射中心。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完善滇印、滇缅合作以及云南省与越北、老北合作等地方合作机制,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园区多层级联动机制,完善能源合作机制。深化与南亚国家合作,进一步丰富中国—南亚博览会多边外交内涵。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机制,推进学分互认、学科共建等深度合作。第四节 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一、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区域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跨层级无差别化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快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推进重大项目用地和占补平衡跨区域统筹。探索区域同城化的户籍管理配套保障,打破阻碍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流动的不合理壁垒,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技术市场一体化,引导科技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空间配置,支持州、市协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和尖端技术研发。三、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适时推动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探索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鼓励引导开展水权交易,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电力交易中心。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区域间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编制云南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加快花卉、中药材、茶叶等国际交易中心建设和提升工作。第五节 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一、探索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和企业省内迁移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开发区共建共享机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构建区域间财税分享机制。二、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确保资源价格涵盖开采成本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成本。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对在脱贫地区开发能源资源的新建项目,采取资金、资产折价量化为集体股权等方式进行补偿。加快资源环境税费改革,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三、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更多支持,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金沙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水系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实长江流域和南盘江、赤水河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支持建立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州、市、县、区积极申报建立补偿机制方案。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第六节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向脱贫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增强县级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范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逐步缩小州市域间、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二、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统筹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要求,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持续完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覆盖全体、统筹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省级统筹职能,加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昭通、怒江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三、推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设计、一体实施,统一衔接服务内容和标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健全区域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广“互联网+教育”,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共享。第十章 保障措施强化规划引领,以项目为支撑,抓好规划实施,建立完善区域发展监测评估考核体系,确保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如期完成。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涉及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规划制定和调整必须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在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第二节 强化组织实施各州、市要切实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完善工作机制,抓实抓细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省直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在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措施、项目安排、重点领域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共同推动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第三节 强化监测评估强化对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的监测评估和跟踪落实。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第四节 完善分类考核体系健全完善区域内考核评价体系,每年开展一次综合绩效评价。立足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针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3类地区,优化考核指标,建立以经济发展、资源能耗消耗、生态效益等指标为支撑,分别赋予权重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综合发展状况跟踪评估,及时开展统计监测和分析研究。加强督查督办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相关结果纳入州、市和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28日(此件公开发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以教育强省为驱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开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主要成就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加强。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班子建设、干部配备、议事规则等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成立了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具体措施,出台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每年组织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政治能力培训,全覆盖开展高校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培训,26名党员和16个党组织荣获全国全省“两优一先”,入选教育部“双创”项目66个,获评省级示范党支部24个,选树省委教育工委“一流党建”示范项目205个,近4000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专任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配备实现全覆盖,基层党建质量进一步提升。普及程度进入新阶段。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新增14所高等学校,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142.53万人,排名全国第16位;建成呈贡大学城和17个区域性职教园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05%,较“十二五”时期增长了19.85%,标志着云南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办学结构呈现新局面。全省现有高等学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32所,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50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涵盖普通本科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公办高校为主,民办高校为重要力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云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进入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名单,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名单。全省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9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2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1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0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4个。全省14个州、市布局有高等学校,教育资源较好满足不同区域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33个学科进入B类学科;14所本科院校146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所院校284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5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4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66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骨干专业;11所学校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7所学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进入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养单位;97所学校进入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名单,4所学校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7.8万人次,以国家公派、地方公派和学校公派的方式选派1万人出国留学。全省共获批3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境外举办16个孔子学院(课堂)和15个境外办学机构(项目)。确立了“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昆明论坛”、“澜湄职业教育联盟”、“上合组织青年中心”等一批教育对外开放品牌项目。服务水平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生5.42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94.75万人,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显著提升。留滇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2020年达79.65%。高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7项,省科学技术奖28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75项。新增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国家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仅2020年高校专利授权数就突破4000项,较上年度增长42.8%。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合同数较“十二五”时期增加86.67%。推动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职业教育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日渐明显。全面实施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定向医学生和公费师范生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综合改革注入新活力。本科高校学分制改革初见成效,实施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三中心”设置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长聘—短聘—准聘”教师聘任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32所本科高校3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从根本上触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痛点,全省高校达成了“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的理念共识。(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全面提质创新的新发展时代。云南省“十四五”时期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也为全省教育发展提出了最新要求。云南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将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云南实现“三个定位”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云南高等教育赋予了新使命和新任务。“十三五”时期,云南高等教育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从整体推进向分类发展转变的历史性任务,具备了分类建设、内涵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纵向比成绩显著。但横向与西部的四川省、陕西省、重庆市及东部发达省、市相比,云南高等教育还有较大差距,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高校布局结构待优化,全省16个州、市高等学校尚未实现全覆盖,省内区域、校际差距仍然明显。内涵发展有待深化,“双一流”、“双高”建设与国内、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对一流大学建设驱动力度不够;专业同质化严重,社会认可度不高,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大;本科高校学分制改革配套政策推进力度不够;破“五唯”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机制未健全;院校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不足,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过于迟缓,与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不完全适应;毕业生深造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高水平科研论文、重大项目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高等学校专利转化服务能力不够。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等教育辐射作用有待增强,全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主要是在招收留学生、师生互访、交流合作等层次的开放合作上,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技术标准、提供人才支撑等方面对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结构布局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将理念信念、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目标导向。以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目标,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和资源配置,优化布局结构,实施“121工程”,加快“双一流”、“双高”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强优势学科专业,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创新省部、省校、校校合作帮扶机制,充分挖掘西南联大资源,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稳步增加高校数量,扩大在校生规模,继续深化高校学分制改革,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坚持服务导向。以提升质量为先导、创新驱动为动力、服务导向为指引,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服务云南实现“三个定位”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各类各层次高素质人才、科研成果和知识服务体系支撑。坚持开放导向。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全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加强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人文交流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努力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的高等教育新高地。(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明显,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分类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引领云南教育现代化,建成有力支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2.具体目标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重点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稳步扩大普通本科生教育规模,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各类型教育规模适度。到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同步达到60%,新增60个左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空间布局与教育类型布局“双优化”。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全省16个州、市高等学校全覆盖;在教育类型布局上,注重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融通发展。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以及其他高校一流学科创建成效提升,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2—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一批省内高水平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新进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专业课程特色化建设更显著,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打造3—5个一流学科、550个一流本科专业和800门本科一流课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区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在人才供给、科技创新、文化传播、服务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到2025年,毕业生留滇比例保持在80%以上,与云南世界一流“三张牌”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群)占比达80%。三、主要任务(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有效载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加强政治监督,强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指导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打造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努力在教育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制度。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探索党建工作创新举措。健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养和选任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拔配备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的干部,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切实优化班子整体结构。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持续提升广大干部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动高校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深化“一流党建”创建。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选优配强院(系)班子成员,把好重大办学问题的政治关。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以师生结合、专业联合、跨年级整合等方式成立党支部,巩固“双带头人”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成果。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推进“智慧党建”。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接续培养教育制度,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在大学生、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责任制,健全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课堂、报告会、论坛讲坛等阵地管理。完善教育宣传工作机制,讲好云南教育故事,强化舆论引导。健全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强化教材选用、审核、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支持校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类非法传教、渗透活动。2.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所有环节,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育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示范课程。积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性、学科化研究阐释,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传播机制。在高校开设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航计划,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悟行”活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全面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群建设。实施一流思政课程工程,打造100门思政精品课。落实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材管理的要求,确保开齐课程、开足学时、落实学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精品化、课堂精彩化和教学品牌化,打造一批思政“金课”、优质网络课程。建立校内外联动、专兼职指导教师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扎实推进实践育人改革。支持高校开设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选修课。持续办好“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深入研究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成果。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面向全省所有高校、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打造专业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促使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3.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工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头脑武装、学风培育、文化建设、实践活动、队伍培养、典型选树等深度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加强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持续推进“易班”推广共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网络法治意识、养成网络文明行为、创造网络文化作品,共同建立清朗网络空间。切实加强体育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体育课,实施“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发掘云南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资源,培育民族体育项目,开展特色体育课程和高水平体育教材建设。配齐配强高校体育师资,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高校任教。建立高等学校对口帮扶中小学体育工作联动机制,实施体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定期组织体育专业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学支教。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健全大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强化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创建工作。支持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和开展训练、竞赛活动。鼓励各地与高等学校共建、共享、共用高标准训练基地,指导高校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加强改进美育教育。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综合改革,提高普及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专业艺术教育、艺术师范教育和幼儿师范职业教育改革。规范公共艺术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建设,鼓励高校开展学生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和学分互认。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云南特色的艺术学科专业体系。引导高校营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校园文化,开展常态化大学生艺术训练和展演,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支持建设大学生高水平艺术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抓实抓好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考核体系。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鼓励大学生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到劳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高校充分挖掘劳动育人功能,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劳动与卫生习惯;结合校园建设,培养自尊自强、自律自立精神;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意识与理念。推进法治、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持续增强高校师生法治观念,努力培育高校师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理念,积淀法治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建构自觉维护法治、崇尚法治的大学文化,形成守法光荣的氛围。鼓励高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加强相关国情与世情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师生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课堂、进教材、进思想、进人心,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认真开展国防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抓好高校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训练,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应征入伍,督促各高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全面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加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激发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云南边疆繁荣稳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办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培养大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干部和专业人才,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依托高校现有基地和研究平台,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引导高校全面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重大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支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守高等教育初心使命1.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人口结构变化,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坚持优中选优,支持高等院校提升办学质量,支持办学历史长、条件好、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区域资源,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推动有条件的州、市加快职教园区建设,组建高等职业学校,更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全面完成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充分用好科研机构人才资源,请科研院所专家到高校兼职开课,畅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导师互聘、科研联合攻关等渠道。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制定云南省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标准,支持一批行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院校加快发展,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优势企业和公立医院开展融合发展,加强贴近云南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强化医学类人才培养,推动医科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建设,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稳有序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探索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对口帮扶和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办学、健康发展。2.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1+1+N”建设行动,支持云南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建设成效;推动昆明理工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全力支持冶金工程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实施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在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遴选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大学。充分利用和依托国家西南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辐射引领作用,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共建共享优质教学、科研和人力资源,协同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与港澳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助推“双一流”建设。加快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持续推动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进“一州市一校”工程,实施“省—州市—高水平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工程。完善云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体制机制,提高应用型高校对所在州、市行业产业的服务能力,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型高校。支持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积极开展硕士点培育和建设,支持昆明学院更名大学。加快推进“双高”建设。支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推进“双高”建设。启动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及专业群建设,遴选一批服务云南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战略和紧密对接云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争创国家级“双高”学校4所左右。深度推进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健全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联动规划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支持学校与企业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构建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强省,加快构建横纵贯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核心、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突破的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体系。完善基于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一体化衔接的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间上下衔接、分段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体化职业学校体系,科学发展各级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推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对接,探索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专业(课程)互选、学分(学习经历)互认,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壁垒。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融通,深入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深化“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融通,推进职业教育需求端与供给侧有效精准对接,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作用,创新培养模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继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健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成果积累制度,完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健全完善省院省校合作机制。开展新一轮省院省校合作,继续加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部属高校的合作。建立部省、省校、校校三级合作新机制,充分挖掘西南联大资源,拓展与部属高校在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推动我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支持“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探索建立教育部在滇定点帮扶高校一对一帮扶云南本科高校机制。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加大与中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和职业学校的合作。3.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构,优化公共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加快推动全省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对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强化职业岗位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跨省跨校教考分离,探索建立基于“本科状态数据库”的本科教学监测常态机制,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重视毕业生反馈信息,构建质量调查闭环系统。加强课程质量评价与等级认定,建设800门左右高校共享精品课程。深化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深入实施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创新创业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优秀翻译人才示范班等重点项目,建立实习实训质量保障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坚持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创新生源选拔机制,强化复试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强化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稳步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和产教融合基地,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加大对研究生教学过程和培养各环节的督促力度,落实培养单位全链条质量责任。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完善学位论文评阅制度,继续加强学位论文检测与抽查管理。聚焦成效、质量、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多维分类质量评价体系。加大学风监管与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力度。促进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教学内容前沿性和系统性。实施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优化导师选聘标准,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明确导师权责,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和育人职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纵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双创示范基地布局,打造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创新创业课程,重点树立一批品牌讲座。持续发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的带动示范作用。鼓励高校设立学生创业基金,奖励和资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加大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绩效比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激发创新创业创造动力。拓展学校、校友和社会资源,构筑支持创新创业的服务网络。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落实“一线学生工作法”,建立健全学校、部处、院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新提任的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应有学生工作经历。重视入学教育与开学第一课,严格学生宿舍管理,完善学生社区管理,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地落实。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切实增强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各层级、各环节服务学生的意识与能力。4.加快推进学科和专业(群)建设推进学科建设质量提升。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建设3—5个世界一流学科;开展“基础学科提升计划”,支持高校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引进一批基础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领导人才,重点支持建设30个左右学科;开展“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应用学科专业与行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能力,重点支持30个左右支撑云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特色学科(群);开展“新兴学科培育计划”,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建立跨学科专业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的融合发展。力争15个左右一级学科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培育一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和授权点。深入推进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专业建设规划,按照评价指标五要素,深入开展专业对标建设,全面梳理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推进课程质量等级评定,健全完善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与拨款、收费、招生计划联动机制,建立专业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专业综合评价导向作用,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引导高校做好专业和学科规划,着力提升本科专业课程、教师、教材、测试和就业质量。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启动专业“增A去D”行动,着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在专业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推动符合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好的专业通过规划建设上水平、追卓越,打造一批A类(国际一流)、B类(国内一流)专业。通过政策引领、资源调控推动高校加强建设,以提升质量和调整撤销等方式,争取到2025年全省80%以上本科专业达到C类(国内平均水平)及以上水平,逐步消除D类(国内平均水平以下)专业。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云南产业园建设规划,持续完善和实施学科、专业、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专业增设和退出机制,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建设格局。(三)坚定社会服务导向,助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1.提升人才供给水平,充分发挥“人才库”作用加快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以创新型云南建设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求为导向,建立紧缺人才预警机制和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强供需双方的衔接互动,引导高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契合度。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密对接云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应用型本科、行业特色类高校和高职学校建设,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支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多方协同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打造一批“实体化”、“生产化”产教融合新平台,实施一批校企协同育人特色培养项目。搭建高校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的优质平台,实施一批校企协同育人特色培养项目。积极吸引行业企业设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农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将行业企业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内容,加大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职业学校科学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深化技术技能拔尖型人才培养改革,坚持职业、岗位标准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三结合,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元素纳入培养规格和课程教学三融合,实现“创新、创业、创意”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德技融合、赛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评价考核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建立人才需求与办学目标及专业建设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人才吸引政策,鼓励优秀毕业生就业云南、创业云南、服务云南,留滇毕业生比例保持在80%以上。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与环境。实施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提质创先工程,完善并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重点产业、城乡基层和边境地区就业创业。2.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充分彰显“动力源”作用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原创引领战略,鼓励原创性研究。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天文资源及研究积淀,围绕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生物医学与健康、遗传资源与生物安全、天文与空间科学、农林业优势特色重点领域,支持高校发挥学科、人才、科研优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从“0”到“1”的突破。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推动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支持高校积极争取省级基础研究稳定支持试点,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2035行动计划。完善高校基础研究体系,谋划参与国家前沿科学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类基地建设,力争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以上,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云南。强化应用研究加速成果转化。建立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省院省校教育合作机制,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围绕重大创新领域布局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加强高水平、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基地。围绕云南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民生科技需求,有效集聚高校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打造多种形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校企合作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和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高校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供给,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渠道。力争新增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个以上,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有新突破,高校技术转移合同增长80%以上。推进交叉融合培育新增长点。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校培育和组建一批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工农医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瞄准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人工智能、新材料、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前沿布局,在战略新材料、量子信息与新功能器件、智能制造与工业流程控制技术、社交网络与区块链等领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新兴交叉领域培育学术增长点。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力。实施科研条件提升计划,重点扶持高校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打造平台和产出成果,整合相关项目及经费予以支持奖励。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引领和规范发展作用。抓住用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重大机遇和部省合建机制,在绿色铝硅材料、生物医药、生物种业、先进制造、数字云南、绿色食品等领域,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校主动对接云南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战略,优化提升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组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增强科技创新力。推动高校与中国科学院等驻昆科研机构探索建设区域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体系建设。争取参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以上;力争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以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以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创建有新突破。3.加强高端智库建设,充分体现“智囊团”作用扶优扶特提升智库能力。抓好高等教育领域现有智库建设,围绕国家战略和云南发展重大需求,按照扶优扶特原则,完善运行机制,通过重点支持,打造一批国家级高端智库和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扶需扶新建设特色智库。依托云南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国家安全战略和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等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要,按照扶需扶新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团队建设,布局一批新型特色智库,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纵深性研究,培育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4.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传播地”作用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促进大学生认知上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情感上积极接纳中华文化,行为上努力传承中华文化,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提升文化融合创新能力。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办学特色,凝练大学精神文化,形成独有的大学精神。打造一校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高校同周边区域文化交流,推进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建设开放式校园,面向社会开放文体场馆、校史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5.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组织调动全省高校力量,将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力。依据类型、特点和所在区域,聚焦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乡村建设行动、山区综合开发和深化农村改革四大重点领域,统筹推进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体制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国际合作提升行动“七大行动”。通过实施乡土人才培育等项目,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构筑一批服务乡村战略创新平台。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实施“113工程”,即成立1个研究院,组建1个乡村振兴职教集团,建好3所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高校,培养大批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人才队伍。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助力发展智慧农业,提供决策咨询等服务。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布局若干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开展纵深研究和精准服务。实施服务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行动计划。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在全省高校组建100支团队、优选1000名教师、10000名学生,深度对接服务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通过专项行动,专门支持,组织高校开展全方位服务,打造一批服务乡村振兴样板基地。(四)打造高素质创新教师队伍,提升软件建设动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党委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对师德失范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切实营造教书育人良好环境。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作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切实推进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引领带动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三级培训体系。鼓励支持高校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研修,参与国际交流合作。3.完善现代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优化高等学校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允许高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高等学校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结合国家标准,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双师型”教师职业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师教育配套支持,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增加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和教学技能培养,建立有效支持师范生见习、研习和实习所需的教学设施和设备。鼓励支持聘请中小学教学名师参与教学实践、制定双师课程、担任师范生双导师,开展师范生培养课程教学,共同实施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规划和改革。健全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可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政策,加大对高质量成果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五)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在活力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评价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导向,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师与学生同向同行。探索高校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强化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加大对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更加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推行不同岗位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正确看待人才和人才称号的关系,用科学评价引领教师发展,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2.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持续深化本科高校学分制改革和专业综合评价。推动高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健全完善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运行机制,落细落实学分制各项配套措施。推进云南省本科高等学校学分制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推进省内跨校教学协作,推行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跨校辅修专业、辅修学位政策。建立实行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公共课全省联考。统筹推进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从制度层面解决好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平衡与支持机制。在课程建设和资源供给上,明确课程中心和学院(专业)的责任,推进教考分离,明确考试难度、广度和区分度。通过“长聘—短聘—准聘”等制度解决A、B类课程的高水平教师资源问题。选好配好学业导师,充分保障“三中心”运转经费,通过有效管理,充分激发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教师认真教学的良好局面。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完善制度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强化对普通高校各类招生信息的公开公示,帮助考生更加精准、高效地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起,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围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方式、成绩呈现及使用方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使用等方面,加强研究,完善和出台改革配套文件。推进全省命题专家库、命题专家队伍和命题基地建设,提升命题能力和考试招生专业化水平。完善高职学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方式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高等教育新高地1.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合作,扩大交流规模,提升交流层次。开放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建设和打造一批高级别、高层次智库。通过搭建“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举办或参加国际会议、学术研讨、各类文体活动,组建相关大学联盟、教育联盟,促进境内外师生双向流动。扩大与各国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开发语言互通共享课程等,促进中外语言互通。深化国际科技教育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支持高校和机构到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家创办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鼓励社会力量联合高校开展境外办学,提升云南在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多途径、多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云南故事。加大青年群体的人文交流,为中外友好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2.扩大教育国际合作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的高等教育新高地。支持高校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加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力度,推动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形成一批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与南亚国家教师和留学生互派机制,支持中外学校拓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能力,支持高校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国际化示范学院等。支持职业学校与德国等发达国家优秀企业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借鉴“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办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认证,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支撑保障体系,提高办学质量。搭建中外合作办学信息资源平台,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分类管理,做好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规范教育国际合作项目,遵守国际会议审批程序,把握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主线,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3.打造“留学云南”国际品牌提升云南教育国际化程度,促进云南高校高水平办学,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做优“留学云南”品牌,将云南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目的地。及时准确研判全球疫情情况,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留学工作的机遇与挑战,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在保障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来滇留学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利用国家各类援外项目基金和政府奖学金,招收更多优秀留学生来滇留学。结合云南普通本科和职业教育优势学科及专业,开发来滇留学教育精品课程,传递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大力培养各类知华友华人才。完善吸引优秀人才来滇留学支持政策,设立来滇留学教育高端项目,有重点、有计划、分步骤为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地区国家培养培训各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完善国际学生培养管理体制机制和学业标准。推进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根据质量认证结果、来华留学生数量和结构等情况,调整省政府奖学金指标配额。鼓励高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硬件设施水平,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滇学习。4.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扩大与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合作,加大共建“一带一路”所需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统筹规划出国留学,优化布局,拓展空间,推动出国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发展。深化出国留学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统筹规划国家、地方奖学金,集中公派留学资源培养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提升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研修培训质量,优化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项目、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等选派培养模式,发挥选派单位作用,加强出国留学全过程管理。科学规划非通用语专业分布,实现南亚东南亚、环印度洋区域国家官方语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全覆盖。支持职业学校加强涉外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制定各类技术工人培训标准,强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跨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的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国际平台,助推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完善互兼互派共享机制。(七)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提升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持续开展云南教育专网建设,推进高校IPv6网络建设升级。引导高校探索建设适度超前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鼓励高校共享超算资源和人工智能算力资源,提供基础算力工具。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教学、智慧科研设施、优化资源供给,营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加快推动“5G+教育”新模式,拓展智慧教育新场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2.加强信息化学科和专业建设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满足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和面向未来的适应性。将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围绕信息技术及相关群体技术布局建设一批新兴学科专业,推动学科专业深度交叉,建立学科专业发展新增长点。3.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信息化优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无差别、低延时连接特性的运用和把握,破解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障碍。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资源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推进信息技术及其群体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打造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建立数据标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处理、开放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活动,实现“一数一源”,充分发挥数据效能。探索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招生考试、学历认证、学分互认、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认证可信性。加强业务协同,促进流程再造和优化,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4.助力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平台,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打通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渠道,建立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鼓励高校加大在线资源研发和共享力度,扩大名校名师网络课堂等教学资源辐射面。探索高校线上优质资源有序向社会开放,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增强对教育数据信息的立体感知和无缝流通,提升个体精准分析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智能获取和个性化供给。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助力全民终身学习。5.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科研协同配合,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促进教师树立智慧教育意识,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分析评价等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开展多样化“互联网+”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评选、创新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四、保障措施(一)保障经费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突出内涵、注重绩效、公平合理的高等学校预算拨款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支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统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双高计划”和“1+X”试点工作,加强“双高计划”职业学校绩效管理,强化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的应用。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投入、盘活利用现有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支持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根据专业发展水平,建立学费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接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建立“政府基准价+优质优价”收费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以高校为责任主体,通过政府奖补激励引导、处置低效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等途径,合理化解高校债务,统筹做好债务化解和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建立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高校债务规模,加强高等教育资源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高校债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理念,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研究出台高校专用设备配置标准,规范资产配置,提高资产配置效益。探索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和资产调剂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完成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工作,促进高校聚焦教学、科研主业。(二)强化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和高校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年度计划和规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精心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加强协同推进。统筹规划实施,强化相关部门间协同配合,建立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统筹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机制。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过程监测。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过程评估和跟踪监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专项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定期发布规划实施情况动态,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将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推进规划科学实施。(三)营造安全环境和良好氛围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进一步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校园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学校“三防”建设,及时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四达标,四覆盖”。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加强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管理,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建立健全校园应急预警制度,制定完善校园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全面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构建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规划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时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各种信息。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科学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推动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网融合产品主要包含哪三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