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下,为什么人的多巴胺分泌少的原因会减少?

普通人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多巴胺?多巴胺是何物?人体究竟能不能持续分泌多巴胺?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大部分人首先疑问的并非能否持续分泌这个问题,而是好奇多巴胺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体内部重要的一个成员——多巴胺!多巴胺,分子式为C8H11NO2,又名3-羟酪胺,英文缩写DA,是一种人体内合成的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是芳香族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经二羟苯丙氨酸所产生的中间产物[1]。多巴胺实质上是一种神经性的传导物质,主要用于细胞间化学物质的传送。它的功能广泛,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可以传递快乐、兴奋的神经冲动,所以,多巴胺和各种上瘾行为(烟瘾、酒瘾)也有关。此外,多巴胺还与人体运动功能、学习记忆等有关[2]。Arvid Carlsson教授发现了多巴胺在脑内信号传导的重要作用,由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3]。 既然多巴胺这么好,可以多分泌点吗?大中国讲究中庸,万物适可而止,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多巴胺的分泌,虽然多巴胺功能广泛,也一直存在于脑组织,但过多或过少的分泌,对于人体都是会有损害的。(1) 多巴胺过多:很多人认为让人快乐的多巴胺如果分泌过多,或者外源性补充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但事实却是相反的。在体内,多巴胺可以和人体的肾上腺素受体及多巴胺受体结合,大剂量的多巴胺会引起人体血压上升,引起高血压,甚至会引起卒中等严重危害,同时还会导致人易怒,无法控制情,部分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 多巴胺过少:过少的多巴胺多人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除了会变得情绪低落、记忆力降低之外,还和一些疾病相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4]:也就是俗称的“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之一,主要表现即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增多,常有学习困难。目前认为和体内多巴胺系统失衡有关,治疗上也会选择一些促进多巴胺分泌的药物。抑郁症:抑郁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心境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患者情绪低落甚至厌世,严重有自杀倾向。多巴胺可以传递快乐和兴奋的冲淡,意味着多巴胺分泌过少有时候会引起抑郁,严重可能出现抑郁症,这也得到了研究学者的证实[5]。帕金森氏症[6]: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通常临床表现为静止时不自主的震颤,伴有面具脸。该病发病机制即和人体大脑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减少所至,治疗上通常服用一种叫做左旋多巴的药物,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改善疾病症状。除了多巴胺,体内还有哪些物质能让我们变得快乐呢?有时候会想,人为什么会快乐,为什么会感到欣悦或者兴奋呢?这和我们体内的快乐激素密不可分,人体内的多种快乐激素相辅相成,最终绽放成为脸上的笑容,接下来我们简单认识几种快乐激素吧。(1) 内啡肽:也称脑内啡,是一种机体内部合成的的类似吗啡的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吗啡大家都知道,一种让人感到极度快乐的高危药品,内啡肽则可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类药物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在遭受突发状况下,它的体内水平会上升,帮助人体抵抗疼痛与恐惧。平时,多晒太阳、多运动或者吃一些辣的食品也是会促进它分泌的哦。(2) 催产素[7]:很多一听这个名字,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生小宝宝,的确,催产素主要作用是刺激乳腺分泌乳液,在分娩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很有趣的是,它并非女人的专利,男性同胞也可以分泌。它也被称为“爱的激素”,常由信任和身体接触产生,它可以强化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加深感情。平时多参与社交,或者养宠物都可以增加催产素的分泌。(3) 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由于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所以有了血清素的别称。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身体组织中,在大脑中广泛存在,可以抑制人体的神经活动。充足的血清素会让我们全身充满能量,对于世界充满激情与自信。并且,平时多吃南瓜、豆制品、奶酪等都可以促进它的分泌,还有很多女性同胞关注的戒糖——少吃糖食也可以促进它合成[8]。快乐,看似简单的一个情绪,但它其实无时无刻不处于体内各种激素的调控之下,激素们演绎着复杂剧情,呈现出人生百态。其实,人体内目前已经发现的让人快乐和幸福的激素远不止提到的这几个,褪黑素、维生素D等等都是“快乐激素”。人为什么不能一直快乐呢?人体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综合体,人体内的激素千变万化,有让你快乐的激素,也就意味着有让你痛苦难过的激素。每一种激素的生成都是需要特定的刺激,比如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的合成,所以运动之后你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并不是持久的,这是有时效性的,当人体内的快乐激素消耗至正常水平,欣快感也就戛然而止了;反之,当你生病了,人体内的一些痛苦激素(比如前列环素)就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让你对于自己的身体状态有一定的认知,这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措施。快乐和痛苦都是短暂的,快乐激素和痛苦激素也都是互相制衡的,如果想要变得更加快乐,那就扬起嘴角,晒晒太阳,适当的运动吧。参考^吴英娇, 肖雄欣. 精神病学名词辞典[J]. 1983.^李凡, 舒斯云, 包新民. 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和功能[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 19(6).^Iversen S D , Iversen L L . Dopamine: 50 years in perspective[J].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07, 30(5):0-193.^向上. 抽动障碍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多巴胺相关假设与治疗[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9).^文眸(综述), 张伟(审校). 多巴胺受体及其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000(004):549-552.^朱爱琴.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青海医药杂志, 2000(7).^ 靳宇倡, 吴静. 催产素对情绪识别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6):934-945..^ZHOU Jiansong, LI Lingjiang, CAO Xia,等. 5-羟色胺及其突触后1A受体对慢性应激大鼠情绪和认知的影响[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2008, 33(4):305-311.}
运动和学习一样,本质上是反人性的,是很难靠自驱力去坚持的,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懒惰是人的天性。要喜欢上运动得找到让自己运动起来的理由,用属于自己的答案才能说服自己,毕竟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不关心多巴胺是什么,也不关心它的组织成分,更不关心它是如何影响我们情绪和精神的复杂机理。1、运动的意义有时候我就在想人为什么要运动呢,躺在那里不舒服吗?身体稍微动一下就感觉很累,锻炼完之后几天都会腰酸腿痛,下楼梯都得一步一步的往下蹭,运动量稍微大一点就会出汗,又不想每天都洗澡,尤其是大冬天。当然我也明白不出汗的运动,锻炼效果不会太好,所以很多时候就比较纠结,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有这种矛盾心理。有句心灵鸡汤我记不清原话了,大体意思说的是人做任何事情都得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才会更有动力和目标。那运动健身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答案,有时候我的答案是朋友圈打卡的从众心理在说服我需要运动,需要去锻炼才能跟那些优秀的朋友一样保持健康的好习惯;有时候答案是对抖音上线条优美,身形健硕的达人们的羡慕心理驱使我只有运动健身才能拥有像他们一样的优美身姿;还有的时候答案是为了个人简历上和工作团队内能有个拿得出手的,能体现自己乐观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兴趣爱好或者一技之长。然而这些答案的保质期往往都比较短暂,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质,变得模糊和虚无,这样的混沌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某个事件发生,是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个契机。只是没想到这个契机竟然是一纸颈椎CT检查单。2、契机时间线稍微往回调整一下,大概2020年5、6月份的样子,有几天突然觉得肩背不太舒服,抬手很费劲,尤其是抱东西(遛娃)上提使劲很痛,开始以为是偶然的肌肉拉伤之类的现象,自我评估休息观察几天就会好了,直到两三周后,疼痛问题依然没有看到任何改观,于是请了个假去挂号看医生,去拍CT,最终医生诊断为颈椎病,就是那个我们程序员行业中臭名昭著的拦路虎。那时我才真正领悟到了“程序员的终极进阶宝典不是《XXX语言从入门到放弃》而是《颈椎病康复指南》”这句自黑玩笑话的真谛。那个一眼便知经验很丰富的中年骨科医生给我开了好几贴膏药并反复强调不要长期低头看手机,叮嘱我每天要多抬头,多运动。我按照医生的嘱咐,贴膏药,练抬头,两三周以后……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那时心中有很多头某种可爱的动物跑了过去)……等等……医生可说了还要多运动,这个医嘱我似乎还没遵守,瞬间那个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再次盘旋脑海,一团浆糊的脑子只确认下了一件事,那就是这回真的要做点什么了,到底运动才可以有助于我的康复呢?又有哪些运动是不随大流而是自己喜欢的,既可以不出汗,不那么累,又能多抬头呢?思索良久我最后选择捡起了高中大学时代一直热爱的篮球,还下定决心每晚有空就要多投球(抬头),出出汗,至少周末必须要运动到出一身汗的那种强度,然而就这样我坚持了3个礼拜,篮球就躲到柜子里吃灰去了,直到现在都还没从冷宫被召唤出来。这又是为啥呢?相信很多人感到很诧异,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扎心:去专业篮球场的话,成本高场地远,来回不方便而且很费时,关键自己技术太菜,上不了台面。那就附近小区内玩玩儿吧,然而小区的篮球场在我可以去的时间段经常有一堆水平还不错的业余爱好者3V3比赛,而另一半场地则长期被广场舞大妈以及遛娃大军们占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实践这个答案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点高,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有利于我。于是我继续寻找,有朋友建议我说办个健身卡吧,花了钱肯定能坚持锻炼的,然而我只是想轻松运动一下,并不想让它成为自己的思想负担,更不想自己变成每天撸铁,秀青菜白水减肥餐的肌肉猛男,而且每当看到小区对面商场的奇迹健身醒目标志就想起以前同事办了很多次健身卡都半途而废(半年,一年的那种),哦不,是还没真正开始就废了的光辉事迹,本以为有金钱的束缚能让他坚持锻炼,结果一年下来去健身房的次数还没去理发店的次数多。我曾经逼问过他:有啥不开心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啊,包括跟钱过不去的不开心,他意味深长的甩给我几个原因:(1) 好身材三分靠练,七分靠吃,单纯的锻炼并不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2) 只是做做运动,不知道正确的锻炼方式,稍不留意可能就锻炼伤了,练废了,得找专业私教陪练,得加钱!!!……这几千几万可就没了。(3) 自律是很辛苦的,没人陪伴和正向反馈很难坚持下去,任何外在的自律不是解决内部(身体)问题的根本方法。(4) 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一次没有坚持下去就能给下一次的不坚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的谈话最后笑笑了之。后来我总结了下他购买健身卡运动却荒废的心理变化路径大致如此:>>> 少去一次影响不大,下次补上就行了 。>>> 上次没去也没见我又长胖了一点,离健身卡到期还早呢。>>> 今天太累了,玩一把游戏放松下再说吧!>>> 那个啥,你今天也不去?那算了,我也不去了。>>> 唉,好久都没去了不想去了,随缘吧。那就早上跑步吧?不想早起,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那就每天骑单车30分钟,做不到就上交部分生活费?算了,预算本来就紧张,何必为难自己;那就……,不断尝试和寻觅却一直没有结果,就这样听之任之大概又过了半年,终于曙光出现了。3、曙光寻觅了很久,我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准确答案,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被上手了一个叫做 FITURE 魔镜 的新东西,先简单说下它吧,它是一款能通过摄像头精准捕获并识别人体运动轨迹的智能AI健身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喜出望外。它不占地方,只需要靠墙一放就行了;它不需要成堆专业器械,只需要跟随教练指导练习就行了;它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作息和喜好灵活安排就行了。这个神奇的新物种提供了各种类型,不同时长的专业级课程可供不同基础的人群选择,而且每一节课程都有资深金牌教练陪伴进行,实时的AI反馈还能及时纠正动作偏差。4分钟燃脂,亲子运动的最爱!https://www.zhihu.com/video/1371386231310336000工作日我下班回家一般开机练个5分钟,拉伸一下,完全可以不出汗,非常舒服;周末时间很充裕,我会选择强度更大,时长30分钟左右的全身塑形课,能畅快出汗,尽情挥洒。魔镜上的课程分类很精细也很专业,有激烈震撼的搏击课,也有轻松舒适的拉伸课,有追求潮酷的HipHop,也有温文尔雅的Yoga。瑜伽课,女儿比妈妈做的还标准!如果自己想舒经活血我就会选择全身拉伸课,如果自己想大汗淋漓就会整一节自由搏击课,家里熊孩子要闹腾的一天我就选个森林大冒险或者挑战课,看着她有样学样的跟着跳,玩儿的不亦乐乎;热爱广场舞的老妈也偶尔跟着我跳有氧舞,不用去健身房,也不用争场地,既可以挥汗如雨,也可以轻松舒缓。我家的熊孩子捣乱系列!当然这个魔镜还是有些小瑕疵的,那就是课程太多了,新手进去可能都不知道选啥课,因为每个课程看起来都很高大上,不知道自己能否学会。不过好像有新版本可以更新了,希望新版本能更加人性化的优化些定制化课程吧。我最喜欢的搏击课,出汗最爽!如上图,在家每一次完成课程动作甚至让我感觉有点小骄傲,而这个过程中的这些细小的改变让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逐渐明晰起来,逐渐确信它就是我苦苦寻觅的正确答案了,而且这个答案到现在都还在保质期内,没有变质。最后想说明一下的是,说它治好了我的肩背疼痛肯定有点夸张了,但是说它延续提高了我的运动兴趣,拓展了自己的运动爱好,活跃了家庭氛围可真是一点都不假的。现在我的答案已经有了,那你们的答案都有了吗?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双击屏幕点个赞同(震动感有点强烈哦)和喜欢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想了解更多新鲜数码科技信息,也欢迎关注 @数码科技研究猿 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巴胺分泌少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