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通常用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包括来作为财政风险的临界值,这就是()。

安全经济学SafetyEconomics马ahui1982@2023.9Tiansc3第一节安全投资概述一、安全投资及其意义1.安全投资的定义及性质安全投资是安全活动中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安全投资的性质是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安全投资的性质是相区别的。2023.9Tiansc42.安全投资的意义及作用1)研究安全投资的意义(1)揭示、掌握安全投资的规律,促进安全工作、劳动保护事业、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2)安全投资研究是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安全投资研究是提高安全资源利用率和安全经济效益的前提。2023.9Tiansc52)安全投资的作用(1)保障安全功能的发挥;(2)防止人员伤害;(3)防止财产损失;(4)防止环境污染等;(5)有利于提升国家、政府、企业或组织的国际形象或社会形象,体现对人生命的珍重和人道主义。2023.9Tiansc6二、安全投资类别(1)按功能划分:安全工程项目投入、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应急救援投入、安全宣传教育投入、日常安全管理投入、保险投入、事故投入(2)按安全投入成本构成划分:主动性投入、被动性投入(3)按时序划分:事前投资;事中投资;事后投资。(4)按专业类别划分:安全技术投资;工业卫生技术投资;辅助设施投资;宣传教育投资;防护用品投资;职业病诊治费;保健投资;事故处理费用;修复投资。(5)按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关系划分:保证性安全投入、损失性安全投入(6)按投入对象的性质分:人力投入、时间投入和金钱投入2023.9三、安全投资的基本特点1.安全投资效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隐形”的。2.安全投资效果的非确定性3.安全投资效果的滞后性4.安全投资效益测定思路应为“有无对比”(前后对比)5.安全投资项目存在形式通常为“混合体”(还包含着技术改造措施)2023.9Tiansc8第二节安全投资分析一、安全投资的定量分析(绝对量和相对量)1.安全投资的绝对量安全投资的绝对量包括货币投入量、人员投入量以及劳动日投入量。1)货币投入量以国家、行业、部门或企业为核算范围,用年安全投资总量单位来反映。2023.9Tiansc92)人员投入量指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总量,也可以国家、行业、部门或企业为核算范围。这一绝对指标反映了安全人力的投入规模。3)劳动日投资量指安全活动的劳动工日投入总量。2023.9Tiansc102.安全投资的相对量安全经济的相对量是相对于某种背景来考察安全经济绝对指标的特征量,安全投资的相对量往往用绝对量相对于人员、产量、产值、利税来反映。下面着重分析几种具体的微观投入相对指标。1)生产规模的货币安全投入指标2)相对生产规模人力的安全投入指标3)相对人员(职工)的安全资源消耗指标2023.9Tiansc11二、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分析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安全投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行业或部门,能将多少资源投入人们的安全保障,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只能顾及基本的生理需要,因而把资金主要考虑用于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安全、健康被放在次要的地位。2023.9Tiansc122.政治因素对安全投资的制约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安全是受该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制约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投资规模,也受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乃至政治决策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2023.9Tiansc133.科学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科学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安全的经济基础受到控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安全科学技术的水平。4.生产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生产的客观需要决定了安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在不同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安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安全投资必须符合生产技术的客观需要。2023.9Tiansc14三、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确定1.确定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总原则总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是确定安全投资量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通常以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目标的实现作为经济效益的标志,把保证实现国民收入增长率所需的安全保障条件作为衡量的标准。2023.9Tiansc152.确定安全投资合理比例的具体原则1)合理比例问题安全经济投资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的确定,应以经济增长率既定目标作为首要的依据。上限的确定:在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率目标的前提下,以国家经济实力状况能为安全提供的经济资源来确定下限的确定:满足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条件所需投资总量(或相对量),则是安全投资的下限。一个是可能,一个是需要合理的投资只能介于二者之间。2023.9Tiansc162)投资量的问题安全投资量的确定,同样与社会发展目标有密切的关系。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目标一方面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制约。另一方面,安全的绝对目标,受其它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控制。安全的发展目标(投资量),不仅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还要与其他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2023.9Tiansc173.确定方法根据上述原则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的确定,可采用下面3种方法:1)系统预推法系统预推法是在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经过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在进行系统的目标设计和分解的基础上,推测确定安全经费的合理投资量。步骤: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安全发展总体目标——分给各行业安全分目标——各分目标的安全投入——累计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和严密,但其可操作性差,应用技术难度大。2023.9Tiansc182)历史比较法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历史做法,选择比较成功和可取年份的方案作为未来安全投资的基本参考模式;在考虑未来的生产量、技术状况、人员素质状况、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考虑货币实际价值变化的条件,对未来的安全投资作出确定。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精确性较差,但有应用简单的特点,因而是目前实际中经常用的方法。2023.9Tiansc193)国际比较法一个国家安全投资总额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中所占比重是否适宜,可与世界各种类型国家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安全投资水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获得参考,指导其本国或同类型行业的安全投资决策。进行国际比较来确定本国或同类行业的安全投资比例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因素:第一,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大体相似第二,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安全经费来源和总额的统计口径应相同。2023.9Tiansc20第三节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的分析2023.9Tiansc21一、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职业安全卫生费用事故费用预防费用保险费用固定的预防费用非保险费用变动的预防费用生产损失费用其他损失费用无形的损失财产损失费用非生产性质的工资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和其他费用变动的保险费用固定的保险费用2023.9Tiansc22预防费用与事故费用之和构成职业安全卫生费用。事故费用是预防费用的减函数,对于不同的安全等级,预防费用和事故费用相差的程度不同。如图7-2所示。2023.9Tiansc23图7-2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P-预防费用;C-事故费用;T—总费用(劳动安全卫生费用);M—最小费用2023.9Tiansc24从图可知:(1)当总费用相同时,预防费用大于事故费用(点T2)安全等级,高于预防费用小于事故费用(点T1)的安全等级。由此获得的安全等级的提高带来很多益处,特别对人心的安定带来很大的益处,这些益处具有长期或短期的经济效益。2023.9Tiansc25(2)总费用的最小值M的存在说明:只要有事故费用存在,预防费用的增加,就会使事故费用下降,安全等级上升,但不会使总费用降到M之下。(3)安全等级大于S时,总费用将增加。但是,由于安全等级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使增加了的总费用得到补偿。因此,不一定会使总的效益减少,说明了安全与生产效益之间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2023.9Tiansc26二、被扭曲的费用模型1.间接费用被扭曲的费用模型很多企业在计算事故费用时,往往只考虑到直接的事故损失,并不知道也不会计算事故造成的间接费用,就像著名的安全专家海因里希的冰山图所示(见图5-4)。2023.9Tiansc27图7-4海因里希冰山模型Cd=直接费用;Ci=间接费用2023.9Tiansc28图7-5感觉到的和真实的事故费用模型2023.9Tiansc292.全部费用被扭曲的费用模型1)被扭曲的直接事故费用(1)补偿费用过低或没有。(2)医疗费用过低,少数雇主拒绝支付医疗费。2)被扭曲的预防费用(1)削减安全专业人员,合并和撤除安全机构;(2)削减安全设施,降低劳动条件;(3)工人文化低,缺少岗前培训。3)被扭曲的全部费用模型2023.9Tiansc30图7-6全部费用被扭曲的费用模型2023.9Tiansc31图7-7全部费用被扭曲的费用模型C:被扭曲的事故费用P:被扭曲的预防费用T:被扭曲的总费用2023.9Tiansc32结论:只有当图中的事故费用曲线C包括了全部真实的事故费用,预防费用曲线P包含了全部真实的预防费用时,才是真实的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否则就会使模型受到扭曲,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控制情况,企业也难以评价自身的安全水平、难以正确寻找符合自身情况的最佳安全投资点M。这是应用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的条件。从费用模型被扭曲的事实中可以看到,职业安全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2023.9第四节安全生产投入的经济激励一、概念经济激励是一种提高安全水平的策略,有内部化损失的一系列政策组成,结果是企业承担大部分损失。(1)企业要最小化产品成本(2)政府政策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3)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事故风险2023.9二、方法第一代:风险工资和诉讼责任赔偿第二代:伤害补偿。【方向:职工避免事故;企业降低风险】第三代:事故税和责任共同体2023.9三、启示1.企业外部的解决对策。政府加强法制2.经济处罚对策(1)将企业生产效率与员工安全管理相结合,加大奖惩力度。(2)提高对因工死亡员工支付的抚恤金额,加大奖惩力度。3.突出工会的监督职能4.完善员工工伤保险制度2023.9第五节“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1计算安全方案的效果安全方案的效果可由下式计算。R=U×P(1)式中:R——安全方案的效果;U——事故损失;P——期望事故概率。2计算安全的利益安全的利益可依据下式计算。B=R0-R1(2)式中:B——安全方案的利益;R0——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后果;R1——安全措施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3.计算安全的效益安全的效益可依据下式计算。E=B/C(3)式中:E——安全效益;C——安全方案的投资。一、“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决策步骤为:(1)应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如FTA技术,计算系统原始状态下的事故发生概率P0;(2)应用有关危险分析技术,分别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发生概率P1(i),i=1,2,3……;(3)在事故损失期望U已知的情况下,计算安全措施实施前的系统事故后果:
R0=U×P0(4)计算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实施后的系统事故后果:R1(i)=U×P1(i)(5)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利益:B(i)=R0-R1(i)(6)计算系统各种安全措施实施后的安全效益:E(i)=B(i)/C(i)根据E(i)值进行方案优选,最优方案为max(E(i))。2023.9第六节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一、风险决策的基本原理风险决策也称概率决策,在估计出措施利益的基础上,考虑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利益期望值的预测,以此预测值作为决策依据、方法。具体步骤:①计算出各方案的各种利益Bij(第j种方案的第i种利益)②计算出各利益实现的概率(可能性大小)Pi③计算各方案的利益(共有m种利益)期望E(Bi)④进行方案优选,最优方案max[E(Bi)]2023.9应用举例:某煤矿设计出4种方案对瓦斯进行治理。有4种瓦斯涌出的情况需要考虑。这四种方案、四种利益条件下的利益值见下表(各利益实现的概率分别为0.3、0.4、0.2和0.1)。请选出最优方案。2023.9计算结果如下:2023.9第七节安全投资的综合评分决策法一基本原理(美格雷厄姆金尼弗恩基于环境危险性评价)投资合理性=R×Ex×P/C×D式中:R——事故后果严重性;Ex——危险性作业程度;P——事故发生可能性;C——经费指标;D——事故纠正程度。分子是危险性评价的三因素,反映了系统的综合危险性分母是投资强度和效果的综合反映公式实际上反映了“效果-投资”比的内涵。2023.9二、步骤1.确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值(1-100)2.确定人员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危险性作业程度Ex(0-10)3.发生的可能性P值的确定(0.1-10)4.投资强度分值C(0.5-10)5.纠正程度分值D的取值(1-6)6.代入公式求得投资合理度,临界值为10。大于10,合理;小于10,不合理2023.9三、举例某实验室进行爆炸实验,里面有许多用于进行爆炸物质环境实验的加热炉,每个加热炉里有高达5磅之多的高爆炸性物质,若加热温度控制不当,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因此,要设计一种防范措施,即在建筑物周围筑一道屏蔽墙,以防爆炸发生时殃及行人。预算经费是5000美元,运用投资合理度计算公式计算。2023.9解:根据已知条件,按照综合评分决策法的步骤,分析如下:(1)事故后果查表取分值25分;(有死亡、由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在10万—50美元之间)(2)危险作业取分值1分;(偶然发生)(3)事故可能性情况取分值1分;(只是极为巧合才出现,可记起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故)(4)经费指标,因为预算经费是5000美元,根据分值表经费分值指标为3分;(5)纠正程度,因为保护人的屏蔽墙的有效性被认为是75%以上,所以纠正程度分值取为2分;(6)将以上各分值代入公式(12)则得:投资合理度=4.2最后结论:为保护行人而建筑一道屏蔽墙花5000美元经费的合理度大大低于10,因此是不合理的。应考虑采取其它措施。2023.9四、安全投资合理度求算的诺模图方法1.根据可能性、危险性作业程度、事故可能后果——危险分级2023.92.危险分级、安全措施的可能纠正效果、投资强度——投资合理度2023.9第八节安全投资的方向决策方法2023.92023.9Tiansc48(2)生产费用安全投资占用比重指安全投资总量占企业生产费用的比例。这一比例多大合适,目前还未有公认的数据。(3)国民(生产)产值安措投资指数指安措费投资占国民(生产)产值(GNP)的比例,反映安措投资的水平,是国家或企业负担安全的指标之一。2023.9Tiansc49(4)国民(生产)产值安全(主动)投资指数指安全投资占国民(生产)产值的比例,反映安全投资的水平,是考察国家或企业负担人民的安全需要之能力的指标之一。(5)安措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安措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安措投资量的比值,能反映安措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2023.9Tiansc50(6)安全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安全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安全投资量的比值,能反映安全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是国家负担安全的能力的动态变化指标之一。(7)劳动防护用品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劳动防护用品投资增量与前一时期劳动防护用品投资量的比值,能反映劳动防护用品投资的增减动态变化状况。2023.9Tiansc512)相对生产规模人力的安全投入指标(1)安技人员配备率指安全专职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是安全技术人员配备的指标之一。(2)亿元产值安技人员配备率指亿元生产产值安技人员配备比例。反映创造亿元产值所付出的专职活动量。(3)百万利税安技人员配备率指相对生产纯利润安全专职人员的占用比例,反映所需安全专职人员配备水平。2023.9Tiansc523)相对人员(职工)的安全资源消耗指标2)相对生产规模人力的安全投入指标(1)人均安措费指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安措投资量,反映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人均安措负担或消耗量。2023.9Tiansc53(2)人均劳防用品费指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劳保用品费,反映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人年均劳保用品费负担或消耗量。(3)人均职业病诊治费指每一职工单位时间(1年)的人均职业病诊治费,反映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人年均职业病诊治的负担或消耗量。2023.9Tiansc54(4)安全专职人员人均安措费指安全专职人员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安措费数量,反映一个专职安技人员一年所能主持的安措经济规模,是衡量安全专职人员工作饱满程度及工作效率的指标之一。(5)安全专职人员人均安全投资指安全专职人员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安全经济总规模,反映一个专职安技人员一年所能主持的安全经济总量,也是衡量安全专职人员工作饱满程度及工作效率的指标之一。2023.9Tiansc55二、过程费用模型澳大利亚的Fisher把质量和安全绩效有关的费用分类为预防费用、评价费用和失败费用。前两种费用之和是控制程序的费用,“不符合”或“事故”的费用是控制程序失败的费用。其事故模型(图5-3)类似于职业安全卫生费用模型。2023.9Tiansc56图5-3质量管理绩效图2023.9Tiansc57在图7-5中,Cp、Cr分别代表感觉到的事故费用和真实的事故费用,Tp、Tr分别代表感觉到的和真实的职业安全卫生总费用,P是预防费用。在没有事故的间接损失Ci时,Tp的最小值M0分别对应着事故费用C0和预防费用P0。有了Ci后(Ci是事故频率和严重度的增函数,即安全等级的减函数),真实的事故费用导致职业安全卫生总费用增加,曲线Tr在Tp的上方并右移,新的最小值点M1对应着事故费用C1和预防费用P1,预防费用增加,安全等级提高。2023.9Tiansc58M0和M1分别是企业了解真实的职业安全卫生费用前后所选择的点,但M0减弱了企业预防投资的经济动力。如果企业了解了真实的职业安全卫生费用,就会选择一个新的费用最小值M1,从而增加预防费用。2023.9Tiansc59第四节边际安全投资技术下面介绍用于企业的微观安全投资决策方法——边际安全投资分析技术。2023.9Tiansc60一、基本理论边际投资或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安全投资的增量。边际效益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安全效果的增量。如果对安全效果无法作出全面的评价,安全效果的增量可用事故损失的减少量来反映。2023.9Tiansc61由于安全投资C与安全度S呈正相关关系,即C∝kS。事故损失L与安全度S呈负相关,即L∝k/S,则得到C∝k/L,即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呈负相关关系。所以,当安全度增加一个相同的量时,可以将安全投资的增加额与事故损失的减少额,近似地看作边际效益与边际损失,这样处理不影响进行最佳效益点的求解。2023.9图5-8从投资与损失的增量函数关系中作出了边际投资MC与边际损失ML的关系。2023.9Tiansc63图中可以看出:边际投资随安全度的提高而上升,而边际损失随安全度的提高,呈递减趋势。在低水平的安全度条件下,边际损失很高;当安全度较高时,此时边际损失则很低,而边际投资则正好相反。2023.9Tiansc64通常的规律是:a.在最佳安全度S0,边际投资量等于边际损失量,即安全投资的增加量等于事故损失的减少量,此时安全效益反映在间接的效益和潜在的效益上(一般都大于直接的效益数倍);b.安全度低于S0时,提高安全度所获得的边际损失大于边际投资,说明减损的增量大于安全成本的增量,此阶段,有必要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安全度;2023.9Tiansc65c.安全度超过S0时,提高安全度所花费的边际投资大于边际损失,如果所超过的数量在考虑了安全的间接效益和潜在效益后,还不能补偿时,则意味着,安全的投资没有效益。通常是当安全度超过S0,安全的投资增量要大大超过损失的减少量,即安全的效益随超过的程度在下降,此时也可以理解为对事故的控制过于严格了。2023.9Tiansc66二、应用举例某企业11年来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如表5-3所示。由表5-3可知:当边际投资为6.1万元/年时,边际损失6.2万元/年,二者近似相等,可以把这时的安全投资看作最佳投资点,总支出即安全负担为:26.0+16.7=42.7万元/年。以11年中最大负担5.0+113.9=118.9万元/年为基准点,则正的效益为118.9-42.7=76.2万元/年。在对投资进行决策时,投资少于26.0万元/年时,应增加投资;投资大于26.0万元/年时,应减少投资。2023.9Tiansc672023.9Tiansc68三、最佳投资点的动态分析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各种因素不断变化,因此,对于最佳投资点的确定应全面考虑。1.考虑到安全投资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投资的总体效益就会增加。因此,边际损失(边际效益)曲线客观上应上移至ML′,新的最佳安全度由S0增大至S0′,C0′>C0,相应的最佳安全投资点就应适当的增大,如图5-9所示。2023.9Tiansc692023.9Tiansc702.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提高,使得安全投资利用率提高。边际投资曲线下移至MC′。新的最佳安全度S0′>S0,如图5-10所示,而此时C0′<C0,即在边际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大的安全度。2023.9Tiansc713.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边际投资的情况下,大大地提高安全的效益。从另一角度,在保证安全度不变的情况下,则可降低安全投资或成本,见图5-11。2023.92023.9Tiansc73图5-11边际损失曲线下移和边际投资曲线下移,最佳安全度增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效益客观上有一个最大值,这一点上的安全投资就是最佳的安全投资;通常最优安全度的安全投资点是在边际投资等于边际损失处,在这点投资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考虑到人们对安全度的期望是尽可能高,且安全投资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及潜在的经济效益,故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考虑提高安全投资量。2023.9Tiansc74第五节我国的安全投资状况一、全国安措经费占更新改造费中的比例据有关调查,在80年代,按国家的有关要求,全国安措经费占更新改造费的比例,多数企业执行是较好的,安措经费在更改费上所占的比例每年均在12.83%~14.30%之间,都在国家规定的10%~20%的范围内。见表5-4。2023.9Tiansc752023.9Tiansc76二、全国安全投资指标状况全国安全投资各指标均呈增长的总趋势,但增长速度缓慢,有波动。见图5-12。2023.9Tiansc77调查显示,企业间的安全投资额相差很大,而从地区看,则相差很小。说明安全监察重点的选择除地区性因素外,更应注重企业的因素和信息。2023.9Tiansc78三、全国安全投资指数水平以全社会生产企业的各年全员生产率为基数,人均安措费、人均用品费及人均安全投资的投资指数(表5-5)分别在0.32%~0.64%、0.5%~0.6%和0.86%~1.24%之间,也就是说,每个职工所创造的产值中,有0.86%~1.24%用于自身的安全生产需要。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占国民产值的比重约为0.5%。2023.9Tiansc792023.9Tiansc80四、安全措施中各项费用所占比例状况七五期间,企业安全措施费中,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辅助设施与安全教育等各项费用所占比例分别为55.17%、23.98%、8.97%、11.88%,见图5-13,这反映了生产企业较重视本质安全,在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投资较大。2023.9Tiansc81图5-13安措经费各项目分布图安技宣教工卫辅助2023.9Tiansc82五、目前安全投资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仍比较严峻,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企业安全投资是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与基础。当前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2023.9Tiansc831.安全投资不足安全投资不足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全投资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对安全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企业的安全工作得不到落实,安全隐患重重。(2)一些企业由于经济困难,采取了紧缩各方面支出的办法,减少安全方面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安全投资的不足。(3)对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监察乏力。(4)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不少困难,导致企业安全投资资金得不到切实保障。2023.9Tiansc842.安全投资缺乏科学性由于安全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造成投资效益水平低下,造成投资的随意性大,从而使安全投资处于一方面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异常紧缺的矛盾之中,使企业对安全投资产生莫大的困惑。2023.9Tiansc85本章小结投入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称为安全投资。安全资源的投入,是发展安全事业,提高人类生产、生活安全水平的物质保证。投资太少,会影响安全事业的发展;投资太多,分配不合理,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023.9Tiansc86本章主要从:安全投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安全投资的制约因素,安全投资遵循的原则和依据,安全投资的最佳比例,安全投资的合理分配,安全投资的方向和安全投资的来源等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我国个行业、各部门的安全与劳动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的现实意义。2023.9第四节安全生产投入的经济激励一、经济激励的概念及其优势2023.9第十章安全经济决策一、决策的概念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英语表述为Decision-making,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决策的广义解释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全过程。一般含义的决策解释是人们按照某个(些)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2023.9二、决策的分类1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2)风险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3)不确定型决策。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2023.92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2)管理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3)业务决策。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2023.9四、决策的依据1经济技术发展总决策(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任何单位的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总决策的指导。一般来说,该总决策是由国家或部门最高决策机构予以制定,是原则性的。2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素养素养包括指导思想、能力和方法等多个方面。3决策者的需求包括决策者是否反映了他人或社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指标包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