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物基因相同但是具有组织特异性基因名词解释和空间特异性,从不同的调控方式分析?

1.选择性必修3,第53页,“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一图,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卵黄间隙?还是注入卵细胞膜内?如果是注入卵细胞膜内,为什么下一步是“使两细胞融合”,如何看待核移植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关系?【回答】个人看法:技术操作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不同。2.选择性必修3,第53页,“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一图,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卵黄间隙?还是注入卵细胞膜内?如果是注入卵细胞膜内,为什么下一步是“使两细胞融合”,如何看待核移植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关系?【回答】注入了透明带。注入的是体细胞,所以是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3.必修2课本P73,柳穿鱼F2代中与植株B相似的植株是占1/4吗?【回答】F2中与植株B相似的不是1/44.牛胚胎移植的时期怎么填写合适?上一版教材中是“一般要培养到桑椹胚阶段或囊胚阶段才进行移植”;新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38页“通常用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哪种说法更合适?【回答】以新教材为准。5.新版教材中没有“早期胚胎培养技术”的介绍了,能否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一词来代替?【回答】所谓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属于胚胎工程技术的范畴。用胚胎工程技术更合适些。6,单倍体育种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回答】根据《遗传学名词》,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是指配子生殖。判断单倍体育种属于何种类型,可以根据有性生殖的概念来判断。7.“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一图,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卵黄间隙?还是注入卵细胞膜内?【回答】注入透明带。8.泡菜的制作,清水和盐的质量比:旧版课本说的是4:1,新版说的是10:1,哪一个准确?【回答】新教材写的是一个浓度范围。9.核移植到底是移核还是移细胞?【回答】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不一样,教师用书中有详细地介绍核移植技术的发展。10.艾弗里实验设计没原来教材直观,为什么要改动?【回答】新教材按科学史研究对这一实验进行了修改,改后更符合科学史原貌。11.必修二新教材44页艾弗里的实验采用了减法原则,依次除去了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并不像老教材中采用加法原则依次添加这些物质,那么新教材中艾弗里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不能使人信服?【回答】新观点,尤其是和大多数科学家长期持有观点不同的观点,被人接受是需要时间的。12.必修二P75提出假说,背后的机理是什么?【回答】可能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13.核移植教材和参考书各说一样,到底哪个为准,移核还是细胞,育人是育人,要高考的,怎么得得分?【回答】这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方法14.必修一在介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为什么删掉病毒相关内容?【回答】病毒相关内容放在了课后习题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正文则更加突出细胞本身的生命活动。15.必修二新加了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回答】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但对基因修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可能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16.新旧教材如何術接?【回答】使用新教材之后,建议用新教材教。17.必修二表观遗传中甲基化可以调控基因表达,是基因不表达甲基就结合,需要表达甲基就脱落吗?【回答】不是这么理解的。甲基化程度高,就有可能使基因不表达。18.着丝点为何变为着丝粒?【回答】着丝点又叫动粒,是着丝粒上的一部分结构。建议中学阶段统一用一个名称。19.教材内容感觉上课上不完,怎么办?【回答】围绕重要概念进行教学,对细枝末节的知识,课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20.教材中的名词英语是否要学生掌握?【回答】不需要21.表观遗传中是否需要向学生强调去甲基化?【回答】不需要强调,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表观遗传,建议可通过对现象的了解,建立起表观遗传的概念。22.甲基化一定是抑制基因表达吗?【回答】在真核生物中,甲基化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23.请问一下,新教材三本选修都要学吗?【回答】从课程方案来看,选考生物的学生,选择性必修3本都需要学。24.教师培训的手册电子版可以从哪里获取?【回答】请您登录教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http://px.pep.com,cn),点击“教学资源”下载培训手册。25.表观遗传的可遗传是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回答】可以遗传,但并不稳定。26.甲基化为什么可以遗传?甲基化的DNA经过复制,子代DNA也是甲基化的吗?【回答】生物体内有甲基化、去甲基化的一套机制27.人教版选必三P72图3-4中标明大肠杆菌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一般的题目如2016年高考题中默认不含有。请问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回答】教材只是示意质粒上有标记基因,至于有哪些标记基因,不同质粒可能带的标记基因不一样.28.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其他植物激素也具有两重性吗?【回答】新教材已不使用“两重性”这一名词,请阅读时注意.29.基因选择性表达都是通过表观遗传进行的吗?有其他不同案例吗?【回答】不能这样理解。表观遗传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但基因表达受到的调控非常复杂。在真核生物中,有转录水平的调控,还有翻译水平的调控。根据调控的作用不同,还分为顺式调控元件、反式调控元件等。30.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和成套减少?成倍和成套有什么差别?【回答】从语法来讲,说“成倍地减少”,是不合适的,所以说“成套地减少”31.新教材中,“交叉互换”一词还可以继续使用么?修订为“等位基因的互换”后,是否有概念范围的放大缩小?还是只是换了个名词易于和染色体变异中的异位区分而已?【回答】建议用“互换”或“交换”32.河南2021级实行新教材老高考,那高考的选修题怎么考呢?【回答】这个要看河南省发布的高考的一些政策了。33.mRNA的碱基翻译成多肽。気基酸的个数要除终止密码子不?【回答】一般情况下,终止密码子是不对应氨基酸的。34.请问杂交瘤细胞是B细胞还是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的?【回答】浆细胞就是B细胞.35.促甲状腺激素能否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回答】垂体和下丘脑之间存在短反馈调节。36.肺炎链球菌与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什么?【回答】前者更规范,现在学术界用肺炎链球菌的更多,37.从性遗传属于表观遗传吗?【回答】从性遗传是指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在雌、雄性别中有不同表型的遗传现象。38.几丁质是不是真菌细胞壁成分?【回答】真菌细胞壁广泛存在几丁质。39.新教材选修内容高考考吗?怎么考?【回答】关注当地高考政策.40.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变异吗?【回答】表观遗传可以认为属于可遗传变异。41.原核细胞有细胞骨架吗?【回答】20世纪90年代,已发现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42.从性遗传属于表观遗传吗?【回答】从性遗传是指决定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在雌、雄性别中有不同表型的遗传现象。43.如何用好课后习题?【回答】课后不同的习题有不同的功能,都是学生学习相关重要概念的非常好的资料。最好是让学生认真地完成。比如关于科学写作的,如果让学生认真写出来,对于学生深入理解重要概念、发展科学思维等具有非常好的作用。44.几丁质可以算生物大分子么?还可以讲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么?【回答】几丁质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45.体细胞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教材中用电融合,可以用灭活病毒吗?【回答】可以的46,云南2023届学生实行新教材老高考,那高考的选做题怎么考呢?【回答】请咨询当地高考政策。47.密码子中,砸代半胱氮酸是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终止密码子决定呢?【回答】该密码子附近有一些特殊序列能够被识别48.出现了几丁质后,还可以说糖类只由C、H、0三种元素构成么?【回答】新教材的定义为一般是由C、H、0三种元素构成.49.转运蛋白中何时是载体蛋白,何时用通道蛋白?【回答】转运蛋白是指实现物质在细胞质膜内、外或细胞器与胞质之间跨膜转运的一类分布于膜上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根据作用方式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何时用,要有具体情况分析。50.能不能说表观遗传实际上伴随着整个生物体发育的全过程,它就是指导分化的根本原因?【回答】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都能调控基因的表达。51.若几丁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几丁质的单体是什么?【回答】N-乙酰基-D-葡萄糖胺。52.DNA甲基化是发生在哪些碱基上?A,T,G,C上都有可能发生吗?教材中只看见C碱基发生了甲基化?【回答】DNA甲基化多发生在胞密啶(C)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密啶(5'-methylcytosine,5mC)。大多数的5mC都位于基因的5,端调控区。53.反密码子从tRNA的哪一端开始读取?【回答】从5”端开始读,建议书写和读的时候带上5”,3’。54.概念层次多,某些概念综合性和抽象性很大,该如何落实?【回答】按照事实一一般概念一重要概念一大概念的顺序逐层落实。55.编教材时看老教材内容吗,还是完全重新依照大学教材来?【回答】新教材和老教材是一脉相承的,新教材在老教材基础上继承和创新56.基因重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吗?【回答】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只是简单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导致的,不涉及其他致死、选择等的情况下,是不改变的。57.转录模板是以两条链中的固定一条链还是任意一条链都可以?【回答】对某一特定基因来说是固定的一条链58.可以说在原核细胞里一种密码子可以对应多种氨基酸吗?【回答】请关注色氨酸密码子。59,请问各位专家老师:选择性必修1免疫调节中,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的特定分子是病原体的,还是辅助性T细胞自己的?【回答】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60.必修二教材55页,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吗?【回答】DNA复制一定需要解旋酶61.艾弗里的转化实验设计变化比较大,设计思路怎么回答?【回答】根据科学史原貌做了修改。62.感觉现在市场上的资料还是与以前的练习题一致?【回答】不要以教辅资料来左右教学。6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会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什么时期?【回答】中期。64.教材62页查戈夫的碱基数据,为什么A/G与T/C的比值是不同的?【回答】这是查哥夫的原始数据,我们未作修改。希望学生能了解真实实验数据也有误差。65.细胞全能性表现的标志,终点是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其他各种细胞”?【回答】是的。66.细胞癌变是否需要原癌基因抑癌基因都突变?【回答】不一定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或者说两者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67,如何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X,Y的同源区域?【回答】通过多种杂交试验。68.表观遗传是不是可遗传变异?【回答】可以认为是可遗传变异。69.低于最适温度的温度下,酶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吗,温度低时酶活性低的原理是什么?【回答】如果低温保存方法得当,就不会改变酶的结构。低温活性下降与分子运动速率有关。70.密码子从5'端开始读起反密码子不应该是从3,端读起吗?mRNA和tRNA配对是不是反向?【回答】都从5‘开始读。71.那新高考中还有选做题吗?【回答】各省的高考方案可能不太一致,还得看不同省份的方案。72.星射线、纺锤丝、纺锤体?【回答】星射线和纺锤丝是对纺锤体结构中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称呼。73.表观遗传是不是可遗传变异?【回答】可以认为是可遗传变异。74.糖被的功能是什么?【回答】糖被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信息的传递等有密切关系。75.脂肪属于生物大分子吗?【回答】不属于76.热点书在哪里购买或下载?【回答】《中学生物教学热点互动》可在当当网人民教育出版社网店购买。77.同源器官能说明有共同的祖先,那同功器官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回答】教师用书的背景资料中有相关资料,可以看一下。78.为什么基因一节删除了肥胖小鼠HMGIC基因的资料呢?【回答】教材删除一些内容,建议不过度解读,起相似作用的素材有一两例即可,另外,问题探讨也有转基因鱼了。79.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答】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80.新教材难易程度怎么把握?【回答】按照课标要求,高考选考生物学的学生需要达到课标规定的四级水平;高考不选生物学的学生,学到二级水平就可以了。81.真菌能发生质壁分离吗?【回答】一般不能82.选一P52新教材血糖调节中提到甲状腺的神经调节,具体机制如何?【回答】这个在教参中有详细描述,请参考教师教学用书。83.必修一中的有丝分裂不包含分裂间期了?【回答】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84.我们一直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本质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那从这个角度讲表观遗传属于可遗传变异的话是不是有些矛盾?【回答】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间或群体内不同个体间基因型或表型的差异。表观遗传引起了表型的变化,又是可以遗传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85.物质运输过程中,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一定是主动运输吗?【回答】还要关注是否“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86.青蛙种群密度调查用样方法吗?【回答】经请教专家、查阅文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青蛙的种群密度。建议不要让学生机简单机械地理解某种方法的适用范围。87.原核生物形成蛋的质需要加工吗?【回答】会有需要加工的。88.基因重组一定会出现新的性状么?【回答】不一定89.造血干细胞具有哪些功能?【回答】过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90.请问冷觉的形成过程需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参与吗?如果切除下丘脑,会影响冷觉的产生吗?【回答】这种问题其实本质上是不成立的。切了下丘脑,动物活不了。91.教材说细胞核全能性怎么解释?【回答】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92.糖被是指糖链还是糖蛋白?【回答】指糖类分子93.糖脂也是糖被?【回答】要根据新教材对糖被的定义去分析。94.基因工程中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同尾酶能有有效防止运载体或目的基因的自身连接吗?过程是什么?【回答】同尾酶本身没有这种功能。95.细胞免疫有没有二次免疫应答?【回答】有没有二次免疫,主要是由抗原的特性决定的。96.基因突变概念从碱基对变为碱基是纳入了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基因突变么?【回答】不是,基因通常是指编码链上的碱基序列,一般来说,基因是指单链序列而言的。97.DNA甲基化一定发生在复制时吗?不分裂的细胞能发生DNA甲基化吗?【回答】一般来说,DNA复制之后,再发生DNA甲基化。98.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是否还有DNA的复制?【回答】只要细胞分裂就有DNA的复制。99.如何区分表型改变是表观遗传还是表型模拟?【回答】可以试试杂交试验100.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冷冻显微镜等,很多微观结构和过程,教材中能否多一些真实照片?【回答】建议收到。但教材有印张限制,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加一些。101.麻烦老师通过pcR获得的s基因,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表达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吗?【回答】不一定,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差异,比如真核细胞中会对内含子进行剪切。102.表观遗传的概率怎样计算?【回答】我个人认为是没法计算的。103.DNA复制过程消耗的能量是由谁提供的能量?【回答】在引物-模板连接体形成中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在DNA聚合酶催化的聚合反应中,由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提供。104.DNA和RNA分布实验被删除,里面8%盐酸作用、甲基绿吡罗红这些还需要学生掌握么?【回答】新教材已没有该实验。105.22年高考的,如果新旧教材上的专业名词不一样,按旧教材还是新教材,例如免疫细胞那一块的内容?【回答】用旧教材地区一般来说就是参照旧教材。具体请以本省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政策要求的规定为准。106.必修二中,第89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为什么要先将实验材料冷藏一周,然后室温培养,等长出1cm的不定根后,再冷藏培养,对比旧版教材有什么好处吗?【回答】这是反复做这个实验之后,总结出来的一套实验效果相对比较好的程序,供教学时参考。107.如何解释Na-K泵属于协助扩散?【回答】钠钟泵不是协助扩散。10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回答】热点互动这本书里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109.一般来说濒危动物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请问需要给学生讲其他的方法吗?【回答】可以介绍,但不作为重点。110.编码気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刚才的意思是tRNA没有61种,那意思是一种tRNA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吗?【回答】根据摆动假说,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中,前两对严格遵守碱基配对原则,第三个碱基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摆动”,因而使某些tRNA可以识别1个以上的密码子。因此tRNA没有61种。111.高度近视能遗传是属于表观遗传吗?【回答】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与高度近视的发生有关。112.选择性必修3基因工程中最后一步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中pcR等技术是怎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回答】可以用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113.促甲状腺激素能否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回答】能114.反密码子的读法,课本也没有介绍,还是搞不清楚?【回答】一般都是按照5”-3'的顺序读。115.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吞胞吐运输吗?【回答】可以考虑神经递质的运输过程。116.请问新教材上没有“交叉互换”这个名称,那在考试答题中这个名称还能用吗?【回答】建议使用“互换”117.请问老师,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可以写“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吗?还是要按照课本答?【回答】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基于某些证据给结论的,看考试给的什么证据,那证据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来记忆。118.选择性必修3第37页,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中PEG和高钙一高pH方法,有具体适用范围吗?动物、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都适用吗?【回答】您可以阅读一下大学相关专业书籍。119.二型糖尿病是没有受体的吧?【回答】胰岛素受体不敏感。120.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产生新的基因型吗?【回答】对121.新教材中,细胞周期依然是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么?【回答】是122.选修三教材上的MII期实际上指的是减数分裂二时期,课本上为什么说是减数分裂二的中期呢?【回答】刚才答疑有说这个问题,请关注回放。123.新教材上肽键变成了CO和NH之间的化学键,而化学上的肽键仍然是-CO-NH-,那么应该如何界定?【回答】肽键是指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成肱时,羧基和氨基形成的酰胺键。124.基因重组一定会有新的表型出现么?【回答】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25.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不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回答】可以这么说126.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除了在技数时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之外,其他情况是不是两者都可以用在使用的时候?【回答】可以根据实验目的来选取,比如要想获得单菌落,两种方法都可以。127.请问性外激素属于动物激素吗?它并非通过体液运输吗?【回答】现在不同性外激素这一名词,用“信息素”。信息素是指一种昆虫释放的、能引起同种其他个体产生特定行为反应的信息化学物质。128.为什么低温诱导实验时买来的洋葱要先在四摄氏度放一个星期然后再去培养生根?为什么低温诱导实验时根尖要取0.5cm-1cm?表观遗传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吗?【回答】前两个问题:关于实验流程,是反复做实验之后探索出的流程,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第三个问题:表观遗传非常复杂,如果其后果导致产生了新的基因,比如,表观遗传影响了某种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可能有纠错功能,或者表观遗传影响了转座子的活性,都有可能导致其他基因序列有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教学时不必去深挖。129.基因工程中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如何有效防止运载体或目的基因的自身连接?【回答】方法有很多,比如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130.旧教材部分教材里1:4,部分是1:10,哪个是正确的?【回答】不是要学生记一个数值而已,如果这样,就把生物教死了。为何这样?是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加发生的变化,关注一下居民膳食指南就知道,这些年开始强调少盐了。131.细胞全能性中所指的各种细胞是指什么细胞?【回答】任何类型的细胞。132.请问专家,必修二第20页在讲解减数分裂中期时用了一个描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这样的描述是否恰当?【回答】教科书在绘制中期的图片时,是按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绘制的,新教材这样描述,可以和图片更好地匹配。133.细胞的全能性去旧教材相比的区分点在哪里?【回答】增加了“可以形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134.大豆与大豆蚜的种间关系是捕食还是寄生?【回答】教学时,可以按捕食来处理。从概念来讲,广义的捕食包括寄生。135.请问表观遗传是不是可遗传变异?【回答】是136.如果从5端读反密码子,那教材第68页图中翻译从mRNA5端开始,与起始密码子AUG对应的反密码子是UAC还是CAU?【回答】建议读CAU,或5’-CAU137.如何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展示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回答】对于教师来讲,就是多学习吧,紧跟新的理念,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重吧138.请问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能直接用于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吗?如果不能,应如何实现?【回答】能139.必修二教材55页,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回答】是140.钠钾泵在兴奋神经纤维传导不是协助扩散吗?【回答】您说的是钠通道和钟通道吧。141.请问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有什么区别?【回答】原始合作,两种生物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分开后还可以独自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的联系更紧密。142.肽键表示方法在新教材中依然是一C0-NH一还是只用中间的“一”来表示?【回答】只用中间的“一”143.卵母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回答】它是生殖细胞144.PCR时,常用的两种DNA引物,其中一个是以目的基因外的核酸序列做模板吗?【回答】目的不同,选用的引物也不同。145.肝脏干细胞分化形成干细胞属于全能性吗?【回答】干细胞形成干细胞?146那为什么有丝分裂说的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呢?【回答】有丝分裂不包括间期。减数分裂也不包括间期。147.IPS细胞到底有没有全能性?看描述?发育成个体就有全能性?发育成多种细胞就无全能性?【回答】要能够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发育成多种细胞体现的是多能性。148.核孔只能让大分子物质通过吗?【回答】不一定。149.必修二P95基因治疗,为什么不用造血干细胞?用白细胞能长期存在吗?【回答】主要是白细胞发挥免疫功能。150.小肠分泌促腹液素。小肠也算内分泌细胞?【回答】不是所有的小肠细胞。151、基因工程的基因组文库的建立过程还需要详细讲吗?【回答】不需要,新教材已经作了简化152.选择性必修1第73页中提到: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请问:1.是否所有类型的抗原都能与B细胞接触来提供第一个信号?例如T细胞依赖性抗原。2.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否也需要细胞因子和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回答】高中阶段所讲的抗原一般就是蛋白质类抗原,是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能引发二次免疫的抗原。153.请问表观遗传是可遗传变异吗?【回答】是154.想问一个教学上的问题。以事实和证据来组织课堂教学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发现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喜欢引用大量教材之外的科学研究史实资料并过度解读,如近期听了网络上的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老师用了大约25分钟来组织学生探究mRNA的发现。这样的教学是否合适?【回答】建议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5月11日的高中教研活动,张老师所在的北师大二附中是很好的学校,学生能力强,因此张老师使用了一些科学史素材。155.PCR时引物是不是可以为DNA或RNA,怎么选择使用呢?【回答】RNA不稳定,易降解。156.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就是同尾酶,同尾酶有这个功能吗?【回答】这里用的不是同尾酶。157.请问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形成超极化的原因,从超极化是怎么恢复到之前的静息电位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在大学生理学教材中都有,请参考相关教材。158.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是否需要详细讲解?新课本有删减?【回答】不需要159.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这条链怎么确定?【回答】基因的上游有一些特殊序列,负责转录的蛋白质会识别和结合的。160.有丝分裂是指分裂期还是完整的周期?【回答】是指分裂期161.书面书写肽键只用中间的“一”来表示,如何区分肽键和其他的化学键?【回答】所以没有必要再去考这个所谓的“知识点”了,162.肽键新教材用-表示,那考试时学生书写呢?也是只写-,还是写-CO-NH-?【回答】首先建议不考了。如果非要写的话,建议写“一”163.基因的结构原核和真核基因的结构书上都没有介绍过还要不要讲解?【回答】如果您的学生有兴趣,您可以详细讲解。164.新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包括细胞间期吗?【回答】不包括165次生代谢产物不是一般在特定组织或器官,并在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才产生的吗?【回答】那是指的植物体内,而在工程技术操作中,有用愈伤组织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166.DNA复制,解旋酶与DNA解旋酶有区别吗?【回答】解旋酶是在DNA或RNA复制过程中催化双链DNA或RNA解旋的酶。167.小鼠那个实验是不是说具有全能型吗?【回答】是的168.DNA甲基化、组蛋白的酰胺化等导致的表观遗传现象是否也应属于变异?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回答】可遗传变异169.现在如何解释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回答】教参上有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170.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中是重组的Ti质粒进入受体细胞呢还是只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T-DNA进入而已?【回答】T-DNA171.二型糖尿病可以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吗?【回答】可以172.螟蛉有子,螺赢负之。到底是捕食还是寄生?【回答】高中阶段可以说捕食,教师用书中也有进一步解释.173.也就是要看描述终点?是个体就全能?不是个体就不是全能?虽然都是IPS细胞?【回答】通过那个小鼠实验证明了IPS细胞具有全能性,您说IPS细胞有没有全能性呢?174.必修二49页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型和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比较,是把模型也用X射线衍射拍照吗?【回答】不是175.害虫的天敌,仅仅是捕食者,还是包括寄生者和强竞争者?【回答】自然界中专门捕捉或危害另一种生物的生物,这种生物称为另一种生物的天敌。从这个概念判断,天敌不止是捕食者.176.教材“思考讨论”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需要和正文内容一样处理吗?【回答】思考讨论部分,是提供素材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用,用以建构重要的概念或发展相关能力,如果学生不经过相关的学习活动,怎么能比较好地理解正文的内容呢?177请问,刚才说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不是也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回答】热点互动那本书里有讨论这个问题。178,表观遗传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为什么?【回答】这个要看怎么理解遗传定律了。表观遗传并不遵循典型的孟德尔比例。179.密码子是5到3读,如果反密码子也5到3读,那解读教材上的翻译图时岂不是有矛盾?【回答】参考教材P67图4-6180.糖被是指糖类分子吗?还是糖蛋白和糖脂?【回答】按教材定义,是糖类分子。181.光合作用内容中探究光合历程部分被删掉了有利于教学吗?【回答】删掉的是与初中有些重复的内容,可以结合初中内容一起看。182.标记基因的作用应该怎么答?【回答】便于筛选重组DNA分子183.表观遗传中基因的分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但分离比偏离,不符合孟德尔分离比。是这么来理解吧?【回答】是的。以DNA甲基化为例,发生甲基化的基因,遗传符合孟德尔规律,但是性状表现往往是不符合的。184.减数分裂也有细胞周期吗?【回答】要分析细胞周期的定义。185.如果受体是动植物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是不是就成了DNA分子杂交技术了?【回答】不一定,PCR技术也可以检测。186.糖被是指糖类分子吗?还是糖蛋白和糖脂?【回答】按照新教材的定义是糖类分子187.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第一组实验:加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这个提取物是已经除去了绝大多数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细胞提取物吗?【回答】是的,细胞提取物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核酸,但是仍然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类。188,最重要的基因操作手段农杆菌转化法,现在大学实验室都用的,当成了解,有点主次颠倒了?【回答】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流程,而不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操作技术。189.T细胞依赖性抗原中的一部分能直接刺激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一部分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导致后者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发生改变,从而提供第二个信号。细胞因子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双信号刺激重点信号。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回答】不是抗原中的一部分,而是有些B细胞会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从而感受信号。190.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要不要补充DNA分子杂交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回答】视学生情况而定。191.甲基化属于可遗传变异和后面进化的原材料又有所矛盾了,后面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回答】并不矛盾,教材第97页说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这种说法并不是封闭和排他的。192.用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用电泳技术鉴定吧?【回答】如果用实时定量PCR,就不用电泳鉴定了。193.必修1中讲糖类分子一般是由C,H,0三种元素构成。有什么特例?【回答】一般可能表达了生物学概念的概略性。如果想知道特例,请老师自己查查资料吧,194.用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用电泳技术鉴定吧?【回答】PCR后,要用电泳来看PCR的产物。195.同位素标记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有区别吗?【回答】同位素标记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196.核心素养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践行过程困难,特别对探究能力、思维拓展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大难度,该怎么办呢?【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慢慢来吧,教师意识到了,才能一步步努力。其实原来很多教师的课堂本就是很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特异性基因名词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