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认识世界中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党建设的根本方针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

导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3、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5、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6、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7、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8、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1、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4、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5、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1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7、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18、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是什么?第1,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0、运动和静止的区别和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2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2、联系有哪些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23、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24、矛盾的普遍性的内容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述。2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2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从人如何面对世界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3、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4、实践的基本类型及其关系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5、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认识过程的具体表现和总表现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8、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同和区别或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不科学的。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9、能动反映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一方面,反映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反映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能动反映的创造性对于人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尤为重要。反映特性与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其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人的认识是反映性或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因而感性认识还不是完全的认识。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11、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1, 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2, 第二,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12、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1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14、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1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16、实用主义及其批判实用主义断言“有用即真理”,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然而,真理固然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并不都是真理。有用、效用总是与特定的主体需要相联系,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会导致从根本上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17、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18、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9、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关系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其一,二者相互依存。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二者相互包含。一是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其三,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0、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21、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又称独断论,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把人类认识之旅中的“里程碑”当成了“终点站”,因而堵塞了人类认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即借口真理是发展的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认为原来的真理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将它丢弃或推翻。这就把真理的相对性歪曲成了主观随意性,由此走向主观真理论,陷入了不可知论和诡辩论。2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25、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26、符合真理与需要价值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按照主体的需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问题。27、价值本质问题上两种错误观及其批判客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而与主体无关。主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主体的欲望、情感和兴趣,而与客体无关。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了矛盾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因而都是片面的。实际上,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28、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具有四个基本特性,是价值本质的表现。第1, 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第二,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其一,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二,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第三,价值的多维性。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29、价值评价的特点作为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人类认识包括知识性认识与评价性认识两个方面,其中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价值评价。第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知识性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认识结果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而价值评价则要揭示和表达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30、正确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虽具有主观性,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31、价值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主体的需要。主体有个人、群体或人类等不同形式,主体的需要也具体包括个人需要、群体需要、人类需要等不同形式。那么,应当以谁的标准为评价尺度?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需要才是确定特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32、价值观及其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行为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真理出发,也可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33、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及其关系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34、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35、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及其关系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36、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37、改造主观世界及其核心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38、自由和必然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39、自由的条件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二是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就得不到自由。40、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也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自由会不断扩大。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4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42、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的关系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43、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44、创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创新的发展过程。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包含着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归结起来讲,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创新活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关系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总是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髙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6.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7.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8.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0.国家的起源和实质。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1.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1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13.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4.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15.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1,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2,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第3,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16.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17.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8.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法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和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由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19.阶级和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它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2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社会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变更,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22.改革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2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种情形是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并非都能使人摆脱贫困,促进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24.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25.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2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7.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28.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29.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社会历史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3、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6、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7、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9、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10、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的。11、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12、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13、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14、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5、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6、资本的循环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购买阶段,第二生产阶段,第三,售卖阶段。17、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第一资本周转的时间,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18、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1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0、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21、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2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24、货币及其职能。第一,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第二,价值尺度第三,流通手段第四,支付手段第五,储藏手段第六,世界货币2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第二,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三,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四,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6、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第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第二,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三,导致收入两级分化。2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28、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的认识。2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30、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第一,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31、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锐利武器;第二,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三,它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32、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3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34、全面客观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第一,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其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在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着社会进步。第二,它出世时就表现出的极度贪婪和掠夺本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造成了巨大创伤,包含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趋势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再一起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2、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5、现阶段,资本家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制度,包括: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6、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7、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8、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9、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10、垄断资本做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得剩余价值。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三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3、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主义4、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乌托邦》5、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6、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7、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立项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8、苏维埃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9、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10、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3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12、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挥在那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核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13、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1)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2) 无产阶级肩负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3)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4)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5)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知道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6) 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7)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9)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想共产主义过渡。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第四,立足于解释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述2、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4、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第一,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第二,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我们党的最高行动纲领。第三,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建设的根本方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