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展前景怎么样怎么样 分析河南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地域发展状况
1.1 地理和人口发展状况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0个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为9936551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40235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341952人,增长5.68%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782693户,集体户1442292户,家庭户人口为90744073人,集体户人口为862144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5078554人,占55.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286965人,占44.5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8858787人,乡村人口减少13523207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91个百分点。
表1:各地区常住人口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河南统计局
1.2 经济概况
1.2.1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5499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3.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5.33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768.01亿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9.7:41.6: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59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8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6.40万人,带动就业74.68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3086.7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50.26万人,省外输出1236.44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6.8%。
图1:2015-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从省辖市看,郑州市2020年生成总值为1200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开封市2020年生产总值为2371.83亿元,比上年增长0.33%;洛阳市2020年生产总值为5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1.2.2 农业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738.7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25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73.67千公顷,减少32.9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97.53千公顷,增加63.60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261.84千公顷,增加38.7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53.78千公顷,增加20.84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825.80万吨,比上年增加130.40万吨,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3753.75万吨,增加8.35万吨,增长0.2%;秋粮产量3072.05万吨,增加122.05万吨,增长4.1%。小麦产量3753.13万吨,增加11.33万吨,增长0.3%。
全年油料产量672.57万吨,比上年增加27.12万吨,增长4.2%。其中,花生产量594.93万吨,增加18.21万吨,增长3.2%。蔬菜产量7434.91万吨,增加240.08万吨,增长3.3%。食用菌产量177.48万吨,增加3.57万吨,增长2.1%。瓜果产量1561.61万吨,减少77.31万吨,下降4.7%。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38.21万吨,比上年下降2.8%。其中,猪肉产量324.80万吨,下降5.7%;牛肉产量36.71万吨,增长1.4%;羊肉产量28.64万吨,增长1.9%;禽肉产量148.05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449.42万吨,增长1.6%。牛奶产量210.05万吨,增长2.9%。年末生猪存栏3886.98万头,增长22.6%;生猪出栏4311.12万头,下降4.2%。
1.2.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下降1.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2%,制造业下降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产品销售率98.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下降0.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6.8%;传统产业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6.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1%;高耗能工业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8%。
表2: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河南统计局
年末发电装机容量10168.9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3%。其中,火电装机容量6917.74万千瓦,下降0.8%;水电装机容量407.91万千瓦,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518.33万千瓦,增长91.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74.59万千瓦,增长11.5%。
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68.9%。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3122.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建筑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15935.00亿元,增长10.1%。
1.2.4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研究生招生28228人,在学研究生67503人,毕业生1618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2.86万人,在校生249.22万人,毕业生63.8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9.57万人,在校生54.57万人,毕业生17.1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52.56万人,在校生143.74万人,毕业生40.9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8.44万人,在校生224.86万人,毕业生69.03万人。初中招生154.05万人,在校生472.14万人,毕业生148.46万人。小学招生165.99万人,在校生1021.59万人,毕业生154.17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1.01万人,在校残疾儿童6.30万人。全年共安排“两免一补”经费167.17亿元,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493.73万人次。幼儿园在园幼儿425.12万人。
年末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43个,其中国家级97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921个,其中国家级4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2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启动实施6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297项(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全年申请专利186369件,授权专利122809件,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43547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11751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4.50亿元。
年末共有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3171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0个,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7.64万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8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75.4万台件。制定省地方标准158项,新建计量标准162项。62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18个,自动气象站2632个。地震观测站132个,地震观测站网17个。编制各类地图及专题数字产品8416幅,专题地图44种。
1.2.5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67个,文化馆205个,公共图书馆165个。博物馆35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891.6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6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8%。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3.87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70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12.31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44.57万卷(件)。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5064.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12.85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519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185处。星级酒店406个,旅行社1165家。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74654个,其中医院220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654个,卫生院2027个,村卫生室570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21个,卫生监督机构182个。卫生机构床位66.73万张,其中医院50.30万张,卫生院12.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0.6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62万人,注册护士30.42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46.10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83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0.95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26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5.74亿人次,总出院人数1824.07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员共取得全国冠军47个,打破6项全国记录。全年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26.32万人次。年末共有体育场地26.2万个。
二、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河南省产业结构
图2:2020年河南各类产业占全省GDP比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图3:1949-2020河南各类产业占全省GDP比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图4:2019年河南第三产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2.1.1 河南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增长4.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民间投资增长2.5%,工业投资增长2.7%。
图5:河南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表3: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河南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782.2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住宅投资6453.00亿元,增长6.6%。商品房待售面积2628.52万平方米,增长3.9%;其中,商品住宅1721.68万平方米,增长1.6%。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25.39万套,新开工16.65万套。
表4: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河南统计局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9490个,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6.8%。太焦高铁、青电入豫、尧山至栾川高速等项目建成投用,中原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
图6:河南十八个城市的房地产2004-2017 GDP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从数据来看,郑州市属于整个河南省内房地产业最发达的区域,其房地产业GDP占全省房地产业GDP高达28.13%,某种程度也反映出其人口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可能是较好的投资方向。
三、企业发展情况
3.1 上市企业名单
表5:河南2021上市公司企业名录(按市值降序排)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表6:河南2021上市公司企业名录(按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图7:河南上市公司成分行业分布(按上市公司数量分类)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图8:河南上市公司成分行业分布(按市值分类)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表7:河南市值前十上市公司专利数量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河南总共是91家上市公司的注册所在地,其中工业以及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的上市公司在河南不论是数量还是市值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牧原股份的领先地位,导致在按市值分类时,农林牧渔行业的占比较高。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看,湖南的上市企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后续发展潜力强劲。
3.2 并购分析
图9:2020河南省内重大并购交易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Wind
3.3.1 主要上市公司
(1) 牧原股份[002714.SZ]
公司是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猪育种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种猪和商品猪的养殖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种猪、商品猪。公司拥有一条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并拥有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猪舍和饲喂系统、强大的生猪育种技术、独特的饲料配方技术。目前,公司是第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证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综合实验站、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国家生猪试验站。
(2) 洛阳钼业[603993.SH]
公司属于有色金属采矿业,主要从事铜、钼、钨、钴、铌、磷等矿业的采选、冶炼、深加工等业务,拥有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及最大钨生产商、全球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和全球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也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公司全资拥有并运营的三道庄钼钨矿是中国已探明钼储量最大的钼矿以及已探明钨储量第二大的钨矿,钼钨生产成本低,极具竞争力。公司合营公司拥有的上房沟钼铁矿,拥有丰富的高品位钼储量。公司附属公司拥有的新疆哈密市东戈壁钼矿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个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具有储量规模大、品位高、埋藏浅、易露采的显著特点。在中国境外,公司运营业务分布于:巴西、刚果(金)和澳大利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设立的洛钼国际(CMOC International),负责公司海外业务的运营管控。公司的愿景是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国际化资源公司。在巩固和保持现有业务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的同时,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多渠道的融资平台,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整合优质资源类项目。
3. 双汇发展[000895.SZ]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肉类食品、肉类罐头、速冻肉制品、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含清真食品)、水产品(鱼糜制品)、蛋制品;销售方便食品(米乐高八宝肠);生产销售食品包装;生产加工肉制品及相关产品配套原辅料;技术咨询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易燃易爆危险品),食品行业的投资,销售代理,物流及其相关经营业务的配套服务等。公司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实施产业化经营。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外贸等,形成了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HACCP等体系认证,同时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工业化,实现标准化管理、自动化生产、信息化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4) 中航光电[002179.SZ]
公司是中国专业为军工防务及高端制造领域提供互连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通讯网络与数据中心、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力、石油装备、医疗设备以及智能装备等民用高端制造领域;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部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国家和国防认可实验室,专业从事中高端光、电、流体连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公司通过了AS9100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TS16949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公司多项重点产品通过了UL、CUL、CE、TUV、CB等安规认证。
(5) 龙佰集团[002601.SZ]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钛、锆精细粉体材料研发和制造的大型无机精细化工集团。集团目前已形成河南焦作、四川德阳、攀枝花、湖北襄阳等多个生产基地,主营钛白粉产能大,规模居亚洲榜首,其产品畅销亚太、拉美、北美、欧洲、中东和非洲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是“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绿色矿山”等,“雪莲”商标和“蟒”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3.3.2 百强企业领军者
(1)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F1002126.00]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分别于2008年12月、2013年9月经过两次战略重组成立的一家国有独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产业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和合金新材料等产业,主要分布在河南、新疆、青海、贵州、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市)。截至2019年12月,河南能源资产总额突破2800亿元、员工17.9万人,拥有煤炭产能8000多万吨、化工产品产能合计1000万吨,拥有大有能源、九天化工、濮阳绿宇泡绵3家上市公司。集团位居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第484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19位、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7位、中国煤炭企业50强第11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河南能源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党委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11236”工作思路,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为主线,以打好深化改革、效能提升、风险管控“三大攻坚战”为抓手,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战略引领,坚持改革攻坚,坚持效益优先,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效能提升,努力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奋勇争先,倾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家中国500强企业重组而成,原平煤集团为国家“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的特大型煤炭基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原神马集团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第一批引进的9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日本先进设备技术、生产尼龙66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的现代化企业,结束了我国高品质轮胎骨架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近年来,集团按照“六个坚持”基本原则(坚持以安全环保为前提,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全体职工为依靠,坚持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坚持走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构建了以煤焦、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产业,多元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新体系,打通了煤基尼龙、炭素和光伏三条全国能源化工行业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我国品质最优的主焦煤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工业丝、帘子布、糖精钠产能世界第一,尼龙66盐、工程塑料产能亚洲第一,主焦煤、焦炭、硅烷气、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产能全国第一。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旗下拥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和易成新能3个上市公司和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力弘扬“忠诚事业、追求更好”的企业精神,秉承“开放、包容、感恩、团结”的企业品格,倡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质量效益是干出来的、工资是劳动挣来的”价值理念,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己任,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在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抢险救灾、扩大就业等方面担大任,行大道,带动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人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通过3-5年努力,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利润超百亿元,实现由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向先进材料企业的转变,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集团,高质量挺进世界500强。
(3) 安阳钢铁[600569.SH]
公司是集炼焦、烧结、冶炼、轧材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生产的钢材品种有中厚板、热轧卷板、高速线材、建材、型材等。公司原燃材料采购由采购处、煤炭处和进出口分公司等部门负责。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公司生产管理由生产管理处负责。根据公司产能和市场需求状况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按照产线效益高低和生产资源的变化,适时调整各产线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公司不断深入推进产品创新、质量创优、品牌创建、体系建设、转型升级等工作,坚持市场导向、用户带动和创新引领,抓好需求对接,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公司坚持强化产品创新、品牌创建,以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驱动力,着力提升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日益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上市以来,公司先后被评为“上市公司50强”,“中国纳税百强企业,”,“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50红利指数”,“沪深300指数”,“巨潮100指数”。
(4) 天瑞集团[F1007578.00]
天瑞集团始创于1983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集铸造、水泥、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10年1月,“天瑞”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4年,集团跃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82位,河南省2014年度百强企业第十,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天瑞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合金钢铸造企业,是铁道部“铁路产品定点生产厂”,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V法造型生产线,已形成30万吨/年的铸钢件生产能力。公司技术研发力量雄厚,先后有1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铸造技术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并配备世界先进的工业CT系统检测装置,已通过中国质协质量保证中心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俄罗斯联邦铁路运输认证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生产的铁路货车摇枕侧架在中国铁路车辆改造市场中占50%以上的份额,是中国第一家取得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生产摇枕、侧架资格的工厂,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已跻身世界级高品质铁路铸件产品供应企业行列。
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简称“天瑞水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性水泥企业(集团)之一,被工信部指定为中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的五大龙头水泥企业之一,是首批被世界水泥可持续性发展倡议行动组织(CSI)接纳为成员的中国三家水泥公司之一。2009年公司建成投产的郑州荥阳日产12000吨熟料生产线是世界上单线产能最大、工艺装备最先进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天瑞水泥2011年12月23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天瑞水泥所属生产企业分布于河南、辽宁、天津、安徽等省市,是河南省和辽宁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5) 豫光集团[F1000050.00]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7年,是地方国有企业。历经60年豫光已发展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目前拥有控股和参股子公司30余家,核心企业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型铅冶炼企业,白银、再生铅生产基地;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生产规模目前位居全国第三位。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财富500强。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试点企业、首批清洁生产化示范企业、第一批通过铅锌准入和再生铅准入的企业、首批河南省城市矿产示范试点单位。
公司主导产品“豫光”牌电解铅、“豫光”牌白银分别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伦敦贵金属协会(LBMA)注册。目前公司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铅40万吨、锌30万吨、铜10万吨,黄金5000千克、白银700吨、硫酸110万吨。2017年,公司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300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
豫光在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度。豫光获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YUGUANG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跻身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榜单。
豫光技术装备水平国际国内领先。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铅锌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靠自主研发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四、未来展望
4.1 宏观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纲要草案》用“实现八个更大”描绘了河南省“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一是全国新增长极培育实现更大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再迈上两个新的大台阶、年均增长6%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二是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更大跃升。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走在中西部前列。
三是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作为。内需潜力充分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营商环境显著优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是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五是文化软实力实现更大提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广泛弘扬,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
六是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强省加快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保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
七是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八是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设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基层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形成,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4.2 细化发展目标和措施
4.2.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打造10大新兴产业链,健全以省领导为链长的推进机制,制定省市互补衔接的支持政策,重点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0家引领型企业和100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对基础较好的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个产业,重点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强化协作配套能力,推动规模和质量提升。对有一定基础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网络安全、智能传感器3个产业,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尽快做优做强。对处于起步阶段的5G、新一代人工智能2个产业,深入拓展应用场景,强化示范应用,抢占发展先机。对于有前景、有条件的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强跟踪研究,力争实现突破。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培育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创建5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提升研发设计、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物流运营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航空、冷链、快递、电商等特色物流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争创1—2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支持郑州等有条件的地方利用高校院所等科研资源,探索建立覆盖全产业链条的科研孵化园区,完善创业扶持、样品试制、知识产权、市场推广等服务功能。引导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家政、育幼、养老、健康、旅游等“幸福产业”,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2.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算力支撑作用,在精准医学、生态保护、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实施10项以上超算创新生态专项。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拓展绿色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创新成果应用。加快超短超强激光平台等项目建设,重点在地下工程装备、光通信、诊断检测、高端轴承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集群。推动黄河实验室建设,在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水沙科学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挥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推广“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运行模式,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转化通道。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原始创新,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智慧矿山成套装备、小麦新品种选育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创新整体效能。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强化郑洛新自创区龙头带动作用,用好20条支持政策,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做实“一区多园”,放大自创区的集聚效应。推动中原科技城、郑开科创走廊等创新功能区综合开发,促进新兴业态集群发展。推动高新区创新提质发展,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创新优势区域,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推动上海药物所河南中药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开展创新资源共享、科技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4.2.3 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交通、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5万个,加快实施省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郑州枢纽小李庄站,力争开工京港台高铁阜阳经信阳至黄冈段、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积极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安阳机场建设。持续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推动普通国道省际路段、断头路、低等级瓶颈路等改造建设。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加快实施郑开同城东部供水、袁湾水库等“四水同治”重大工程。推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殷墟遗址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引导各地完善项目储备库,稳步提高项目储备总量和质量。
4.2.4 坚持中心带动整体联动,着力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强化两大都市圈引领作用。支持郑州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品质城市建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引擎功能。突出抓好航空港实验区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探索设立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深入推进郑新、郑焦、郑许一体化发展,推进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引导产业在都市圈节点城市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覆盖面。支持洛阳发挥制造业和科技等比较优势,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增强产业创新、交通枢纽、人文交流等副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洛济高端石化等产业带建设,促进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焦作联动发展。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全面启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探索晋陕豫毗邻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南阳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深度融入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编制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新一轮振兴发展规划和红色旅游规划,支持信阳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支持驻马店打造国际农都。支持商丘强化东向开放,推进周口新兴临港经济城市、漯河国际食品名城建设,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安阳、鹤壁、濮阳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承接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转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发展前景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