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保险口碑怎样人寿保险公司怎么样 了解华夏保险口碑怎样人寿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华夏人寿保险是可靠的,是正规的保险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批准设立,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53亿元人民币。2018年,华夏保险总资产突破5000亿元,人员队伍超过50万人,总保费达2306亿元 ,晋级特大型险企。2020年8月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449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8位。保险公司有没有钱理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如何,因此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有管理和规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状况、综合风险、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和监督检查。(一)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能低于50%。(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能低于100%(三)风险综合评级,即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华夏常青树、华夏常春藤系列,都是都是华夏人寿的主打产品,已经推出过很多版本,并且相对于大公司的重疾险而言,华夏人寿的重疾险定价是比较低的,而且产品类型多,可满足不同消费者们的需求。华夏常青树:这是一款终身重疾险,重疾分6组,最多可理赔6次,轻症和中症也可以多次理赔,而且恶性肿瘤可赔付3次,相对合理也较为符合市场需求。华夏常春藤:这是一款单次赔付重疾险,而且有重疾、住院关爱津贴、身故必选责任,轻症、中症是可选责任,而且还可以附加重疾多次理赔、恶性肿瘤多次理赔,投保灵活度高。另外这款产品的重疾和18岁后身故理赔是按已交保费、现金价值、保额较大者赔付的,是较为有效避免保费倒挂情况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华夏人寿目前已经正式更名为瑞众人寿,华夏人寿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前,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6家金融机构被银保监会宣布接管。虽然保险公司被接管了,我们的保单还是有效的、有效的,放心,已经生效的保单,不会受到影响。今年三月华夏人寿正式更名瑞众人寿,依法受让还吓人收的资产负债,也包括我们的保单。华夏人寿2006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53亿。2013年公司换新高管后就一路开挂,保费一路狂飙:2014年华夏总资产过千亿;2018年总资产过5000亿元;2019年保费收入上升为全国第四;2020年上榜世界五百强第449位。“成名”的背后,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据有关媒体报道,2013年华夏人寿净亏15.87亿,成了当年保险行业的亏损王。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业务收入的减少和退保金的增加,但华夏的管理费用、手续费及佣金费用并未缩减。2020年7月,因触发了相关法律规定的接管条件:华夏人寿就被银保监会接管了,和它一起被接管的,还有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就是那个在去年已经破产重整的易安)等公司。当然不管什么原因被接管,我们消费者也不用太担心,被接管之后,华夏的经营也没有中断,仍然可以正常开展业务。比如2021年,它的总保费收入还高达2549亿,在国内市场排名前五。不过2021年到期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再延期接管1年。到现在又有了新进展,也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华夏人寿正式更名,银保监会和保险保障基金搞了个新公司——瑞众人寿来接手。综合来看,华夏人寿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后续关注瑞众人寿即可。更多保险问题,全网搜索奶爸保,为你讲明白配置好保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继中汇人寿后,瑞众人寿7月3日获批开业!“华夏人寿”成为历史~自此,在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后,“MT系”四家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又一家尘埃落定。这一波的风险处置的结局,也越发明晰了~一、先从最近的华夏人寿(瑞众人寿)说起,1、华夏人寿随着最终处置方案落地,曾经“强悍”一时的华夏,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回顾华夏历史,也算是惊心动魄~华夏人寿发展时间线2006年-2013年,2006年成立,注册资本153亿元,成立之初的华夏发展也较为稳健。2013年-2019年,由于大环境以及策略的变动,华夏依靠“万能险”一路扶摇直上。2015年,年度保费就突破千亿,挤进市场前四,2019年,更是冲进世界《财富》500强,赶超泰康、人保、太平等几家传统老牌寿险公司,红极一时。2020年,因被“MT系”波及,被银保监会接管。接管后的华夏经营稳定,保费收入也一直稳定在市场前十。由于华夏体量太大,被处置接管的过程不是很顺利,中间接管时间曾有延长。此后直到今年2月才传来消息,说是由保险保障基金牵头,成立一家新保险公司——瑞众人寿,参与华夏人寿的风险处置。就在7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瑞众人寿的经营许可证和批复瑞众人寿的开业的公告。由保险保障基金出资226亿元(持股40%)和九州启航(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出资339亿元(持股60%)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高达565亿元,比原本华夏人寿多了412亿元!*注:九州启航由中国人寿(第一大股东)、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招商仁和人寿、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自家保险公司等联合发起,全是央企和国企背景;直接跃居92家人身险公司的top1,远超曾经第一的平安人寿(338亿)。自此,华夏人寿真的成为了历史~也代表了华夏人寿这一行业头部险企的风险处置走到了尾声,未来可期!2、天安人寿6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中汇人寿及其分支机构开业,中汇人寿将依法受让天安人寿的保单负债等。追溯历史,天安人寿也是历经波折,天安人寿发展时间线2000年-2009年,天安人寿的前身是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恒康天安人寿。2009年-2020年,09年正式更名为天安人寿,保费一路上升,在2018年曾一度接近600亿,但风光背后的酸楚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十年间就累计超百亿。2020年,因触发接管条件,与“MT系”的四家保险公司一起被原银保监实施接管,此后接管持续了近3年。2023年,6月28日,中汇人寿获批开业,两大股东引人注目,由“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两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32亿元,其中,中央汇金出资265.6亿元(持股80%),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出资66.4亿元(持股20%)。值得一提的是,中汇人寿的注册资本比原本的天安人寿也多了187亿元,目前在我国92家人身险公司排名第三(仅次于瑞众人寿和平安人寿)。中汇人寿将依法受让天安人寿的保单资产负债,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业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这一出手,天安人寿和新华人寿就成自家兄弟了(新华人寿也是中央汇金旗下保险公司)。也完成了私企到国企的华丽转身。3、易安财险易安财险比较“出人意料”,是国内首家破产的保险公司,当时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易安财险的发展史比较短暂,易安财险发展时间线2016年-2019年,易安财险成立,也是国内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刚成立就进入“高光时刻”,成立当年,就实现盈利,净利润157万,2017年,同样盈利711万元。后续峰转直下,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2020年,易安财险被原银保监会依法接管,而后在延长接管期限届满前,2022年7月15日,法院正式受理易安财险的破产重整申请。2023年,5月9日,原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份,持股比例100%,5月23日,原因保监会同意“易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易安财险比较“轻量”,虽然是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保单也都得到妥善安置了。现随着被比亚迪全资控制,“财险+车企”这一组合,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4、天安财险一起被接管的四家保险公司,随着处置工作的持续推进,前三家陆续脱胎换骨,好在同样深陷泥沼的天安财险也有了眉目。天安财险于1995年成立,注册资本177.6亿元,和前三家同时被接管。去年,天安财险两度挂牌转让其保险业务资产包,但未能寻得“良缘”。据多方媒体透露的最新消息,上海市的知名国企申能集团有意接受其保险业务,今年一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也显示申能财产保险公司核名成功。后续如何,我们静观其变。二、如果大家对这些被接管的保司的未来的发展仍存有疑虑的话,可以回溯历史,早有前车之鉴,大家也不必对于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太过担忧。从1973年我国保险业发展以来,历史上,国家先后出手,三次“救助”保险公司,接着咱们也来聊一聊。1、新华人寿一直被业内称为“老七家”保险公司之一的新华人寿,其实也被接管过,当时算是“中国保险第一大案”。1996年,新华保险成立,此后的六七年,发展稳定,被称为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但是由于董事长关国亮利用职务之便,挪用130亿元,由于涉嫌金额巨大,2007年原保监会接管了新华人寿,也是第一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功遂身退,把股权转让给了中央汇金,而新华人寿就此变成了国资背景的保险公司,也是中央汇金第一家控股的寿险公司(天安人寿是第二家)。此后发展迅猛,近年来,保费收入一直排在我国寿险公司top7。2、中华保险中华保险1986年成立,2007年,因巨额亏损深陷负债和偿付能力重大风险的泥潭。面对和新华人寿同样的处境,原保监会再次出动保险保障基金接管,与其不同的是先托管、后重组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的模式。一直到2012年,保险保障基金先后几度斥资,注资中华保险。后续随着东方资产、中国中车和富邦人寿等股东接手,保险保障基金功成身退,据说还赚了80多亿。这些年以来,中华保险运营稳健,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处于很高的水平。旗下的财产险子公司,更是国内头部财险公司之一。3、安邦保险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风险处置事件就是从安邦保险了,截止2018年被接管前,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超万亿!只是由于“掌舵人”吴小晖的原因,暗藏巨大风险的安邦保险最终被原银保监会接管。这也是保险保障基金出手有史以来资金最大的一次,动用了608亿元。2020年,安邦保险更名为“大家保险”,风险得以有效化解。大家保险的业务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去年的保费收入依旧是千亿规模,大家人寿、大家养老、大家财险等均有不错的发展。只能说,所谓的“接盘侠”能不能兜住底,其实始终都是监管局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的保单,有“大佬”在幕后,就不用担心自己的保单利益受损了。三、从“MT系”的四家保险公司,到历史上被接管的几家险企,不论大小,一次又一次的风险处置都有了着落。他们的故事也许已经翻篇,但给我们带来了警示和经验,保险行业也在不断的完善,不断走向高质量的发展。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多的则是关心我们的自身的利益,不过只要监管出手,例如上述所有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客户的保单都没出现问题。其中体量最大的安邦在接管后,安邦被接管前销售的1.5亿元中短期存续的理财保险业务全部完成兑付,如约赔付,无一例违约和逾期事件。此外,濒临破产或到被接管地步的保险公司毕竟是少数。目前我国有着严格且完整的监管制度,这才是我们说保险公司足够安全的底气。不说想破产有多难,真破产又能咋样?只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保险公司有没有被接管,影响不大。历史上出问题的三家大保险公司,都有了归宿;“MT系”四家的结局,也渐渐清晰;受恒大集团牵连的恒大人寿,或更名海港人寿...近期从新华保险退休的老将黎宗剑,也将就任君康人寿董事长...对于这些“疑案”的结局,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直接+V:dongbaoye777}
继中汇人寿后,瑞众人寿7月3日获批开业!“华夏人寿”成为历史~自此,在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后,“MT系”四家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又一家尘埃落定。这一波的风险处置的结局,也越发明晰了~一、先从最近的华夏人寿(瑞众人寿)说起,1、华夏人寿随着最终处置方案落地,曾经“强悍”一时的华夏,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回顾华夏历史,也算是惊心动魄~华夏人寿发展时间线2006年-2013年,2006年成立,注册资本153亿元,成立之初的华夏发展也较为稳健。2013年-2019年,由于大环境以及策略的变动,华夏依靠“万能险”一路扶摇直上。2015年,年度保费就突破千亿,挤进市场前四,2019年,更是冲进世界《财富》500强,赶超泰康、人保、太平等几家传统老牌寿险公司,红极一时。2020年,因被“MT系”波及,被银保监会接管。接管后的华夏经营稳定,保费收入也一直稳定在市场前十。由于华夏体量太大,被处置接管的过程不是很顺利,中间接管时间曾有延长。此后直到今年2月才传来消息,说是由保险保障基金牵头,成立一家新保险公司——瑞众人寿,参与华夏人寿的风险处置。就在7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瑞众人寿的经营许可证和批复瑞众人寿的开业的公告。由保险保障基金出资226亿元(持股40%)和九州启航(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出资339亿元(持股60%)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高达565亿元,比原本华夏人寿多了412亿元!*注:九州启航由中国人寿(第一大股东)、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招商仁和人寿、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自家保险公司等联合发起,全是央企和国企背景;直接跃居92家人身险公司的top1,远超曾经第一的平安人寿(338亿)。自此,华夏人寿真的成为了历史~也代表了华夏人寿这一行业头部险企的风险处置走到了尾声,未来可期!2、天安人寿6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中汇人寿及其分支机构开业,中汇人寿将依法受让天安人寿的保单负债等。追溯历史,天安人寿也是历经波折,天安人寿发展时间线2000年-2009年,天安人寿的前身是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恒康天安人寿。2009年-2020年,09年正式更名为天安人寿,保费一路上升,在2018年曾一度接近600亿,但风光背后的酸楚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十年间就累计超百亿。2020年,因触发接管条件,与“MT系”的四家保险公司一起被原银保监实施接管,此后接管持续了近3年。2023年,6月28日,中汇人寿获批开业,两大股东引人注目,由“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和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两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332亿元,其中,中央汇金出资265.6亿元(持股80%),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出资66.4亿元(持股20%)。值得一提的是,中汇人寿的注册资本比原本的天安人寿也多了187亿元,目前在我国92家人身险公司排名第三(仅次于瑞众人寿和平安人寿)。中汇人寿将依法受让天安人寿的保单资产负债,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业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这一出手,天安人寿和新华人寿就成自家兄弟了(新华人寿也是中央汇金旗下保险公司)。也完成了私企到国企的华丽转身。3、易安财险易安财险比较“出人意料”,是国内首家破产的保险公司,当时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易安财险的发展史比较短暂,易安财险发展时间线2016年-2019年,易安财险成立,也是国内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刚成立就进入“高光时刻”,成立当年,就实现盈利,净利润157万,2017年,同样盈利711万元。后续峰转直下,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2020年,易安财险被原银保监会依法接管,而后在延长接管期限届满前,2022年7月15日,法院正式受理易安财险的破产重整申请。2023年,5月9日,原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份,持股比例100%,5月23日,原因保监会同意“易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易安财险比较“轻量”,虽然是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保单也都得到妥善安置了。现随着被比亚迪全资控制,“财险+车企”这一组合,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4、天安财险一起被接管的四家保险公司,随着处置工作的持续推进,前三家陆续脱胎换骨,好在同样深陷泥沼的天安财险也有了眉目。天安财险于1995年成立,注册资本177.6亿元,和前三家同时被接管。去年,天安财险两度挂牌转让其保险业务资产包,但未能寻得“良缘”。据多方媒体透露的最新消息,上海市的知名国企申能集团有意接受其保险业务,今年一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也显示申能财产保险公司核名成功。后续如何,我们静观其变。二、如果大家对这些被接管的保司的未来的发展仍存有疑虑的话,可以回溯历史,早有前车之鉴,大家也不必对于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太过担忧。从1973年我国保险业发展以来,历史上,国家先后出手,三次“救助”保险公司,接着咱们也来聊一聊。1、新华人寿一直被业内称为“老七家”保险公司之一的新华人寿,其实也被接管过,当时算是“中国保险第一大案”。1996年,新华保险成立,此后的六七年,发展稳定,被称为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但是由于董事长关国亮利用职务之便,挪用130亿元,由于涉嫌金额巨大,2007年原保监会接管了新华人寿,也是第一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功遂身退,把股权转让给了中央汇金,而新华人寿就此变成了国资背景的保险公司,也是中央汇金第一家控股的寿险公司(天安人寿是第二家)。此后发展迅猛,近年来,保费收入一直排在我国寿险公司top7。2、中华保险中华保险1986年成立,2007年,因巨额亏损深陷负债和偿付能力重大风险的泥潭。面对和新华人寿同样的处境,原保监会再次出动保险保障基金接管,与其不同的是先托管、后重组和引进了战略投资者的模式。一直到2012年,保险保障基金先后几度斥资,注资中华保险。后续随着东方资产、中国中车和富邦人寿等股东接手,保险保障基金功成身退,据说还赚了80多亿。这些年以来,中华保险运营稳健,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处于很高的水平。旗下的财产险子公司,更是国内头部财险公司之一。3、安邦保险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风险处置事件就是从安邦保险了,截止2018年被接管前,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超万亿!只是由于“掌舵人”吴小晖的原因,暗藏巨大风险的安邦保险最终被原银保监会接管。这也是保险保障基金出手有史以来资金最大的一次,动用了608亿元。2020年,安邦保险更名为“大家保险”,风险得以有效化解。大家保险的业务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去年的保费收入依旧是千亿规模,大家人寿、大家养老、大家财险等均有不错的发展。只能说,所谓的“接盘侠”能不能兜住底,其实始终都是监管局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的保单,有“大佬”在幕后,就不用担心自己的保单利益受损了。三、从“MT系”的四家保险公司,到历史上被接管的几家险企,不论大小,一次又一次的风险处置都有了着落。他们的故事也许已经翻篇,但给我们带来了警示和经验,保险行业也在不断的完善,不断走向高质量的发展。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多的则是关心我们的自身的利益,不过只要监管出手,例如上述所有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客户的保单都没出现问题。其中体量最大的安邦在接管后,安邦被接管前销售的1.5亿元中短期存续的理财保险业务全部完成兑付,如约赔付,无一例违约和逾期事件。此外,濒临破产或到被接管地步的保险公司毕竟是少数。目前我国有着严格且完整的监管制度,这才是我们说保险公司足够安全的底气。不说想破产有多难,真破产又能咋样?只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保险公司有没有被接管,影响不大。历史上出问题的三家大保险公司,都有了归宿;“MT系”四家的结局,也渐渐清晰;受恒大集团牵连的恒大人寿,或更名海港人寿...近期从新华保险退休的老将黎宗剑,也将就任君康人寿董事长...对于这些“疑案”的结局,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直接+V:dongbaoye7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保险口碑怎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