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系行星在一个平面中行星的运动如此复杂?


2023-01-20 08:38
来源:
背包旅行呀发布于:江苏省
太阳系中的已知八大行星并非在完全相同的一个平面上绕着太阳旋转,例如,水星的公转轨道与太阳赤道的夹角约为3.4度,而天王星的约为6.5度。但行星的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很小,可以认为它们大致运行在相同的平面上。至于原因,这与太阳系的形成方式有关。
太阳系的前身是弥漫在太空中的一团无规则星云,其中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来自于早期宇宙。在太阳星云中,粒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它们会互相碰撞。于是,整个星云将会在一个方向上多出一些角动量,这个方向就成了星云整体自转的方向。
随着引力坍缩,星云中的物质逐渐掉落到中心。由于角动量守恒,星云的自转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如同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原地旋转时,把手臂收进来,旋转速度就会加快。
在远离星云赤道面的地方,物质没有足够的速度来摆脱引力作用,所以它们会逐渐被引力中心吸引过去。而在星云的赤道面附近,那里的自转速度比较快,所以物质可以抵抗引力作用,从而绕着引力中心旋转。
最终,星云中心形成了太阳,而绕着太阳旋转的物质会在引力作用下结合成各大行星及其各种小天体。因此,从相同的原行星盘中形成的行星,它们的公转轨道几乎是共面的。
此外,由于角动量守恒,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也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早期太阳系中普遍存在的天体撞击事件,使得金星和天王星的自转方向被撞反。不过,这种撞击不足以彻底扭转行星的巨大公转角动量,所以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相同的,并且与太阳的自转方向相一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大家好,我是西昆仑Bruce。今天我们来聊一期关于太阳系內,各大行星的内部构成情况。首先从地球开始,这是我们的家园,每个人或多或少对它的内部构成都有所了解。地球类似于一个桃子,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地核又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内核的大小略小于月球;地核也是地球内部温度最高,压力最大的部分。地幔就相当于桃子的果肉部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也就是岩浆的所在地。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薄薄的一层外壳。地核的厚度约为3400千米,地幔约为2800千米,地壳最薄,大约为17千米。水星,是一颗岩石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密度最大的星球。水星的核心主要由铁和镍构成,而且占比非常高,达到了70%,也就是1800公里厚,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它的密度如此之高。地核之外是600公里的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和矿物质组成。最外层的是地壳,和地球有些类似。金星,也是一颗和地球很相似的岩石行星,前几天美国NASA宣布下一步将开启金星探测计划。金星的内部结构和地球应该极为相似,内核主要是铁和镍,只是比地球的略小。地幔等其他部分极有可能是硅酸盐等物质。至于金星的内部是液体状还是完全的固态,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火星,2021年最火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目前高度关注和极有可能未来去改造的星球。也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壳的厚度估计是地球的三倍左右。内核是由硅酸盐和矿物质等包裹的一个金属核,构成部分应该是铁、镍和一部分的硫,不过不是100%确定,有待毅力号和祝融号去探测。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气态巨行星,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即便是气态行星,也是有固态内核的,甚至也是金属构成。按照体积来说,木星的内核,差不多和地球一样大,外面被一层至少几千公里厚的液态金属氢包裹。继续向外,应该主要成分还是氢,不过是气态的。土星,和木星非常相似,内部构成的唯一差异,可能仅仅是内核的大小和厚度。土星的核心应该比地球略小,不过压力很大,温度很高。土星由于质量较低,液态氢的厚度比木星要薄很多。天王星,也是一颗气态行星,内部结构和木星有些相似,不过仔细对比的话,差异还是很明显。天王星内核是由岩石和水冰物质组成,内核很小,往外地幔特别大,天王星的绝大部分质量来源于此,主要是压缩的水、甲烷和氨构成。值得一提的是,天王星的内部环境,和地球上钻石的形成环境极为相似,因此高度怀疑在天王星内部有着巨量的钻石。海王星,和天王星并称为姐妹行星,二者结构极其类似,只是各部分的质量分布有所差异而已,也是有可能存在海量的钻石的。整体来看,太阳系的各大行星,结构和组成都有相似之处,只有固态和气态之分,你认为,这是巧合吗?而目前来看,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或者说,还没有找到和地球生命体类似的生命形式,这,又是为什么呢?#太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太阳系行星在一个平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