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区常住人口人口数量及变化趋势 统计数据分析?

来源:《空运商务》(月刊),创刊于2001年本文约为3500字根据民航局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航空人口数量已达到3.8亿,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航空人口数量为2.1亿。航空人口增长迅速意味着市场的快速变化,给航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以下从航空人口增长趋势、区域分布特征、乘机频次以及年龄结构进行分析,探索我国航空人口的变化规律,为航空公司开拓市场和开发产品提供决策参考。航空人口数量及增长趋势分析航空人口数量是指统计期内乘坐过至少一次航班的人口数量。从航空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与预测,以及和全国中产人口增长对比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便于掌握变化趋势,主要使用当年航空人口(即统计期为1年,在当年至少乘坐一次航班的人口数量)。其中,不同年份的当年航空人口中间存在重叠、新增、消失,而历年航空人口总数是指从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累计值。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图1:“十三五”时期我国航空人口数量变化及“十四五”时期预测(注:使用加权移动平均法修正2020年数据,若无疫情影响为1.67亿与0.42亿,合计2.09亿,白框、红字为修正后结果)。(一)航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未来预测图1在修正后的“十三五”数据的基础上,使用移动平均法预测“十四五”市场状况,预计2025年国内航空人口数达到2.25亿,地区国际航空人口数达到0.61亿,合计2.86亿,复合增长率达到6.47%。(二)航空人口与中产人口数增速对比根据有关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按国家统计局绝对收入标准计算,2020年年底我国拥有约4 亿人以上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十四五”时期还会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将新增约0.6亿-1亿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这将是航空业最大、最优质的客户群体。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根据表1数据,我国航空人口总数在“十三五”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3%。根据趋势预估,“十四五”时期年平均增长率将在5-6%之间,也将超过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人口的增加,人民出行消费水平会不断升级,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验航空出行,航空人口在“十四五”时期还会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航空人口的区域分布分析由于人口流通性强,通过证件号、手机号归属地等个人信息均不能准确判断其当前主要居住地,以下分析将通过当年国内航空人口的证件号(国际航空人口使用护照信息,与国内航空人口可能有重叠)归属地进行航空人口的区域分析。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民航局统计公报表2选取2017-2019年航空人口前20名的城市数据,将其与民航局发布的机场年度生产统计公报的吞吐量(人数)数据进行对照。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变化方向和量级水平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认为航空人口增幅与机场吞吐量增幅有较强的相关性。表3将所有机场按照吞吐量(人数)降序排名,按排名区段合并,通过分析机场的吞吐量增长规律来推测航空人口的增长规律:数据来源:民航局统计公报从表3看到,2018年至2019年,50名之外的机场增速最快,其增量一方面来自于每年新通航的机场,如将2017年之后新通航机场的数据剔除后统计,发现31-50名和50名之后机场的吞吐量增速依然远高于前30名机场。为便于寻找增速较快的航空人口所在区域,将2017年之后新通航机场的数据剔除,对30名之后的机场旅客按照区域进行合并分析得知(见表4):数据来源:民航局统计公报一是华东和中南区域的航空人口增速连续3年都超过平均水平;西南和东北则连续3年都低于各区域平均水平。华东和中南的航空人口绝对量值也大于其他区域,新增航空人口大部分集中于该两个区域。二是疫情爆发前,新疆连续3年、西北、西南区域连续2年航空人口增速呈加速趋势。新疆和西北的增速在2019年已超过其他区域,因此新增航空人口的潜力在新疆和西北区域。三是航空人口从绝对数上看,目前仍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两大区域(2019年华东和中南两大地区30名之后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超过50%)。以上分析说明,航空人口总量最大的区域仍然是华东、中南等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集中的地区,但新疆和西北地区未来潜力要更大。从航空人口的增幅上来看,50名之后的三四线城市机场的增幅要远大于一二线城市机场。航空人口的乘机频次分析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表5数据显示,2016-2018年,年出行3次及以上的航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年出行频次在1-2次的航空人口数量和占比则是最大的,且2019年的占比逐步稳定。以上分析说明,高频次的航空人口一直在增长,从2019年开始,新增航空人口增量又开始加速,航空人口的覆盖面持续扩大,航空人口无论从质量上还是在覆盖面上同时开始加速。航空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析(一) 全国人口出生情况从图2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过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时段,一次是1963-1974年,另一次是1987-1990年。人口生育高峰(1987-1990年)出生的人,从2016年开始步入29-34岁年龄段。人口生育高峰(1963-1974年)出生的人,从2018年开始步入55-60年龄段,老年人总体数量(不考虑死亡人口数异常变化)进入长达10年以上的稳定增长期。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2:人口的出生年份分布图数据来源:全国人口普查年度统计公报(注:年龄结构图为推算,未考虑死亡人口)图3:2013年、2017年、2019年、2021年时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从图3看,2019年开始29-34岁年龄段的人数已反超23-28岁年龄段的人数。18岁以下未成年人数量,相对稳定,尚未进入下降通道。从全国出生人口情况分析得到三个结论:一是未成年人数量相对稳定,暂无进入快速下滑通道的迹象,即便3-5年后进入下滑期也是相对缓慢下滑。二是23-28岁人口数量已进入快速下滑通道,该通道预计还将持续6-8年。三是5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进入明显的上升通道,该通道还将稳定持续保持10年以上。(二)各年龄段航空人口分布从图4看出,2016-2019年间各年龄段航空人口数均保持正增长,2019年0-18岁航空人口数反超19-23岁航空人口总数。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国内航班图4:2016-2019年国内航空旅客各年龄段数量数据来源:中航信-航指数图5:2017-2019年国内航空市场各年龄段航空人口年增长率从图5统计数据看,24-30岁年龄段增速每年都排名末尾,这与上述全国人口出生数据中“23-28岁已进入快速下滑通道”的结论具有一致性。60岁以上与0-18岁年龄段增速每年都排名前2位,也与全国人口出生数据分析得出“未成年人数量相对稳定”与“55岁以上已进入明显的上升通道” 的结论具有很强的方向一致性。(三)各年龄段航空人口的经济性分析根据山东航空承运的旅客作为样本统计分析,大体推测全部航空人口的经济性特点。从山东航空承运的各年龄层旅客的提前购票日期看,基本分为三档:29-45岁旅客平均提前购票日期为6天左右,更偏向于临近订票,对相对高价客票的价格承受能力最强;46-55岁与23-28岁旅客平均提前购票日期为8天左右,表现出对票价承受能力的分化(一部分可以接受临近订票的相对高价,一部分则避开临近购票,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弹性);56岁以上及22岁以下旅客平均提前购票日期超过10天,相对高价客票的价格承受能力最弱。从各年龄层旅客的平均折扣看,也大致分为三档,结果与按提前购票日期相比稍有差异:35-50岁旅客平均折扣率在0.55左右,票价最高,与提前购票日期最临近的旅客相比,年龄推后5岁左右;29-34岁、23-28岁、13-18岁与51-60岁旅客平均折扣率在0.5左右;13-18岁为中学生以假期出行为主,对相对高价票承受能力较强;19-22岁、61岁及以上与12岁及以下旅客平均折扣率最低,在0.45左右甚至更低。19-22岁以大学生为主,因经济尚未独立且需要自主出行,对价格较为敏感。根据以上分析,无论是用提前购票日期还是平均折扣,均可以聚焦出29-50岁的旅客为对高票价承受能力相对最强的群体。综合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航空人口的变化规律:一是我国航空人口体量大,增速快,“十四五”时期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快于全国人口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速。二是我国航空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华东和中南区域是航空人口总量最大的区域,各区域的增幅也不均衡,新疆和西北区域的增速在疫情前已经超过其他区域,排名50名之后的三四线城市机场的增速要大于一二线城市机场。三是我国高乘机频次的航空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从2019年开始,新增的航空人口开始加速增长,航空人口的覆盖面扩大,航空人口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同步上升。四是从年龄结构上看,29-50岁年龄段的航空人口是未来航空消费的主力军。人口数量将保持稳定,其中各年龄段的经济性表现存在差异,消费行为也略有不同,需要航空公司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作者系第14期民航中运班学员,作者单位: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刊登于《空运商务》2022年第1期}
城市规模,可以用城区户籍人口(或常住人口)的数量,或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来衡量。城市规模结构,通常是指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及相互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全面认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特征,本文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5个城市的城市规模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一、我国及其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统计分析1.全国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总体统计按照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据此,对全国2003-2012年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03-2012年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表1的数据反映在图1中。结合表1和图1可知:2003-2012年,(1)我国城市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城市总数处于653-657个的区间范围;(2)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I的数量也基本保持稳定、波动较小,区间范围分别是1-3个、4-5个和5-9个;(3)大城市II和中等城市的数量分别以2008年和2007年为界,呈现出先逐年减少再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中大城市II数量先从55个(2003年)减少到44个(2008年)后又增加到50个(2012年),中等城市数量先从95个(2003年)减少到84个(2007年)后又增加到91个(2012年);(4)只有小城市I的数量保持逐年增加,从196个(2003年)增加到251个(2012年);(5)小城市II的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从292个(2003年)减少到247个(2012年)。2.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分布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12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变化情况,将表2的数据反映在图2中。结合表2和图2可知:截至2012年,(1)我国城市分布并不均衡,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东部地区(238个)、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为169个)、东北地区(89个);(2)超大城市(3个)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3)特大城市(5个)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个);(4)大城市I在各区域均有分布且数量较少(均不超过3个);(5)大城市II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4个),其次依次为西部地区(11个)、中部地区(9个)和东北地区(6个);(6)中等城市在四大经济区域呈梯度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东部地区(31个)、中部地区(28个)、西部地区(18个)和东北地区(14个);(7)小城市I在四大经济区域呈梯度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东部地区(95个)、中部地区(71个)、西部地区(61个)和东北地区(24个);(8)小城市II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76个)和东部地区(71个),其次依次是中部地区(58个)和东北地区(42个)。二、我国及其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统计分析1.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统计全国2003-2012年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03-2012年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将表3的数据反映在图3中。结合表3和图3可知:2003-2012年,(1)我国城市城区人口总体上呈增加态势,但其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始终处于25%-28%的区间范围;2003年与2012年城市城区总人口分别为33805.01万和36989.68万;(2)超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总体上呈快速增加态势,从1278.23万(2003年)增加到5218.87万(2012年);(3)特大城市的城区人口波动较大,总体上呈减少态势,2003年与2012年城区人口分别为3548.87万和3084.29万;(4)大城市I的城区人口波动较大,总体上呈减少态势,2012年有较大反弹;(5)大城市II的城区人口总体上呈减少态势,2003年与2012年城区人口分别为9023.14万和8225.56万;(6)中等城市的城区人口先逐年减少再逐年增加,从6728.77万(2003年)减少到5832.36万(2007年)后再增加到6414.07万(2012年);(7)小城市I的城区人口保持逐年增加态势,从6026.95万(2003年)增加到7805.14万(2012年);(8)小城市II的城区人口总体上呈减少态势,2003年与2012年城区人口分别为3661.47万和3300.1万。2.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人口的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12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将表4的数据反映在图4中。结合表4和图4可知:截至2012年,(1)我国城市城区人口分布并不均衡,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城区人口从多到少依次为:东部地区(17426.83万)、中部地区(7666.47万人)、西部地区(7433.85万)、东北地区(4462.53万);(2)超大城市人口(5218.87万)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3)特大城市、大城市II的城区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54.08%和49.33%);(4)大城市I的城区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38.27%);(5)中等城市和小城市I的城区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4.85%和30.61)和中部地区(37.36%和29.37%)。三、我国及其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统计分析1.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总体统计全国2003-2012年不同规模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03-2012年全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建成区变化情况,将表5的数据反映在图5中。结合表5和图5可知:2003-2012年,(1)我国城市建成区逐年扩大,建成区面积28586.38平方公里(2003年)逐年增加到45506.37平方公里(2012年),增长了59.19%;(2)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I的建成区面积波动较大;与2003年相比,三类城市2012年的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68.30%、17.39%和41.81%;(3)大城市II、中等城市和小城市I的建成区逐年扩大,建成区面积分别从2003年的6612.76平方公里、5489.18平方公里和5967.4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11433.72平方公里、8176.05平方公里和10637.01平方公里;(4)小城市II建城区总体上呈缓慢扩张态势,2003年和2012年的建成区面积分别为4354.89平方公里和4986.74平方公里。2.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统计分析截至2012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为更直观地展示2012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情况,将表6的数据反映在图6中。结合表6和图6可知:截至2012年,(1)我国城市建成区分布并不均衡,四大经济区域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21094.77平方公里)、西部地区(9761.79平方公里)、中部地区(9301.82平方公里)、东北地区(5348.35平方公里);(2)超大城市建成区(3123.29平方公里)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3)特大城市、大城市II和中等城市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61.29%、54.79%和40.59%);(4)大城市I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36.08%)、西部地区(27.33%)和东北地区(25.07%);(5)小城市I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8.55%)和中部地区(28.29%);(6)小城市II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30.64%)和西部地区(32.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市区常住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