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推荐的捡漏大学说的财会是什么专业

首先财会本来就是工商管理类,这么说就有点不对,就好比说山东旅游不行,推荐去济南一样,是个矛盾的说法。经管类的高考分数打10多年前就是雷打不动的文科第一梯队。虽然近几年降温了,但是也绝对不低。如果真的很坑,早垮掉了。举个例子,我高考的时候大概是十年前,那时候土木分高的离谱,说是工科第一梯队都不过分,但是随着就业恶化,现在的土木呢?B站有分享土木的大猛子,咋没有分享经管的大猛子。关于毕业去向:考公:次于法学,略输汉语言,经济类+管理类(财会略好)等大概率在第三梯队。考编与人才引进:经管类一堆,不同地市略有不同,但基本也是最火的专业之一。进企业:什么职能管理岗、运营策划、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基本是个企业就需要这些职能部门。经管类的基本都能投,而且收的也多是经管类。进银行:不太好的学校确实进不了特别高端的金融机构,大部分是做柜员,但是应届经管类硕士(辽大一堆)进银行,一年10-20w还是轻轻松松的。就是回小县城,以山东为例,一个月6000.7000还是平平常常的,很低吗?进高校:硕士进高校确实不像马克思相关的专业稀缺,但是只要你想进,末流二本、民办、大专还是一堆机会的。大概收入也是一年7.8万,高校贵在弹性工作,不能只看工资。这很差吗?经管类不说是文科专业里边最好的,但至少是最万金油的,属于啥啥都行,啥啥都差点。法学考公确实比较好,但是就业呢?律师的起薪还不如银行柜员吧,很多地方才3千左右。汉语言考公也有优势,当老师也有优势,但是进企业要比经管类岗位少很多。分析一个行业不要举极端的例子,什么经管类混到头部要靠人脉,你哪个专业混到头部不靠人脉?而且也不是每个一个经管类人都要混到头部(高级白领+年薪百万),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中等偏上的收入+不太差的工作环境才是大多数人选择经管所追求的。一提法学、财会、汉语言就是考公+稳定,一提经济+工管(还排除财会)就是二八定律。这种说法,确实很业余。以上说法,仅仅代表个人愚见,很多例子都是参考的身边的师弟与师妹(列表里边几千个硕士还是有的),有疏漏与错误欢迎评论。本身对各个专业毫无偏见,各有各的优势,只是对一个专业“以偏概全”的看法不赞同罢了。}
知名讲师张雪峰奉劝想学金融的学生:长得漂亮才学金融,长相普通的学生,在金融圈不好混!言外之意,整个金融圈对女生颜值有很高的要求。张雪峰谈什么人适合金融专业①是数学好的人,②是爱学习的人,③不怕吃苦,有野心的人。该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金融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是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能进行金融实际业务操作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注重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成为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了,近日多地公布放榜时间,在6月底考生们将会得知自己的分数。放榜,意味着考生们距离填报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峰学蔚来创始人张雪峰也忙了起来,这些天找他咨询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明显多了起来。几年前,张雪峰转型开拓了高考志愿填报辅导业务,短视频和直播的火热也让他从一名普通的考研辅导教师,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教育网红。有人抨击张雪峰,指责他是“贩卖焦虑”的人。“我是贩卖焦虑的人?没有我张雪峰,学生面对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就没有了?我制造了什么焦虑么?没有。”“如果我这叫做贩卖焦虑,那说夏天蚊子多,卖花露水的商人也是在贩卖焦虑。”6月9日晚,张雪峰与记者聊起了今年高考。以下是记者与张雪峰的对话记者:根据公开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291万,人数再创新高?大学是更难考了么?张雪峰:确实,很多人都很关心报考人数增多的问题,在很多人眼中,报考人数增多等同于录取难度增加,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个问题。高考和考研不同,考研中会出现,一个很有实力的985选手,本来要去就业的,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就业了,去考研了,这对于其他考研的同学来说,压力山大。但高考不一样,要弄明白增加的原理是什么。一个高中,原本招生500人,现在招生600人了,扩招的学生其实是下面的学生,是一群本来没有资格高考的学生来参加了高考,那对于正常的考生来说会有什么压力?考生人数越多,压力更大的是决定报考专科的人群,而非报考本科的人群。人数上真正影响考生的并不是基数,而是高校给予各省的招生计划是增多还是减少。记者:直播和短视频中,你推荐考生填报专业总是和就业相关,本科专业和就业的关系有多大?张雪峰:理工科专业和就业的关系非常大,文科专业就没那么大,在专业和就业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专业对口率。我通过自己和团队的调查发现,文科专业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最后都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专业对口率就相对较高。这也很好理解,有些岗位想要就业,就必须是该专业的学生,比如医生,学经济的指定是不能去给病人开刀去;但是反过来再看一些专业当记者的必须是学新闻的么?不一定,学中文的或者学别的的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么一个大的变化的前提下,很多职业它的就业要求也在变高。还拿医生举例子,30年前,本科毕业就可以去县医院从医了。现在还行么?不行了。我们反过来从病人的角度思考也是这样,你是希望给自己看病的医生是本科毕业还是博士毕业呢?所以,理工科的部分专业不仅和就业关系紧密,还需要考生上探更好的学历才能确保就业。记者:你总是建议考生报考理工科专业,不建议考生报文科,文科还有存在的必要么?张雪峰:我并不是建议大家去报考理工科专业,而是建议大家去报考有专业壁垒的专业。什么叫做有专业壁垒,就是我学了我能干,你没学你干不了。如果说没学也能干,但干不好也行,但最好是压根就干不了。有专业壁垒的行业,需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文科也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在报考公务员的时候,有的职位是有专业限制的,法检系统,就必须是学法律的。还有一些需要汉语言文学、财会等专业的,在考公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文科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如果说理工科专业是一种技能的话,那么文科专业其实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高级的思维方式,但有没有必要把一些思维方式当做一个专业去学习,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它本就不应该成为一个专业,他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每个当下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具备营销思维,专门培训出一帮人去做所谓的营销,是没有价值的。记者:找你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和你并不熟识,你如何给他们推荐专业?张雪峰:无论是什么人,我首先都会了解最基本的需求,生存需要。我最经常问家长的一个问题是:“你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怎样的薪金待遇?”,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模糊。很多人在回答我的时候都会说,“张老师我不希望孩子未来大富大贵,毕业能养活自己就行,别回来啃老就行。”那么,能养活自己包括不包括在异地购房?如果包括在异地购房,异地是哪里?是北上广,还是成都长沙重庆?这都会对应到底去报考怎样的专业,从而获得多高的收入。没有就业需要或者没有就业压力的学生,不需要找我咨询填报志愿,再说简单了,家里不差钱的不需要考虑志愿。因为没有生存和就业的压力,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哪怕是兴趣爱好不靠谱,也有试错的成本。所以我更多是面向有着较大就业需求和生存压力的考生提供咨询的。当了解到考生的基本需求和情况后,我才会询问孩子的学科优势,哪个学科学得好,要扬长避短,物理学得好去报含物理的工科;数学学得好去报数学、统计、计算机;化学学得好,去看看药学有没有机会。啥啥学得都不行,那就需要报考一个不需要考研,本科毕业就可以就业的专业,说白了我要让家长和孩子明白,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面对着什么。盲目去做选择,大概率是错的,有了解后去做选择,即便是选错了,也能欣然接受。记者:你口中的,尽量选择专业而不是选择行业,是什么意思?张雪峰:好的专业,是可以为行业赋能的,而行业是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的。比如我现在经常推荐学生去学计算机,为什么?因为计算机专业的出路比较宽阔,考公务员可以么?可以去做其他的职业可以么?也可以。我国现在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任何行业都需要学计算机的人才,那么在本科中学计算机,就保留了进入任何行业的可能性。选择行业有的时候就会面临风险,比如前不久有个传媒大学学编剧的女孩,学了好几年出来发现根本干不了编剧,最后去火锅店打工了,这就是错误的认为学了编剧专业,就可以从事编剧的工作,事实上那个行业和学啥压根没关系。那这就造成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浪费了所谓的梦想。再比如曾经很红的土木专业,在我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211学校本科毕业就可以进甲方工作了。现在呢,985院校土木专业的研究生毕了业都不一定能进甲方,因为啥,因为甲方自己日子也不好过,行业的起伏也会影响专业的变化。记者:关于你说“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要如何理解?张雪峰:不得不承认,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中有80%是没有从事本行业的。新闻传播在曾经是很好的专业,因为那个时候媒体兴盛,电台、报纸、电视台还有网站的编辑记者,现在呢?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从业机会和曾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我常说的要看时代的变化,还要看这个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做什么工作,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有多大。如果学生跟我说一定要进入媒体工作,有这个梦想,我也会建议他去学汉语言文学,而不是新闻传播,万一进不了媒体,出路和岗位是不是比学新闻的孩子要多?在我看来,新闻传播在当下这个时代更多的属性在传播,但是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现象呢?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粉丝数和流量不如我,一个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里面是不是多少有点问题?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少量设置,但是现在二本、三本大量设置这样的专业,明明知道从业的标准是211及985以上,为什么那么多院校还在开设这样的专业?这就是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好在这个问题国家已经看到并且重视了,现在也在改革,未来会出现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记者:专业、学校、城市,选择时哪个靠前?张雪峰:这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好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什么叫做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展开说,比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城市要比学校和专业更重要。因为大量的文科专业最终面对的都是社会服务型行业。法律、金融、财会包括师范,都和服务有关,那么服务和什么有关,服务就一定和经济有关。但是如果你要想走选调生,那显然学校更重要,尤其是985、211这样的重点院校。但如果说,就想去挣钱,那么专业更重要,专业决定了赛道。但是并不见得专业好就一定适合你,比如我国现在大力发展芯片行业,那就想去学电子信息专业,但是你高中物理就考个30分,你学什么电子信息?记者:高考还是当下年轻人唯一的出路么?张雪峰:不妨这样思考,教育是不是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如果把高考等同于教育,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高考绝对算是年轻人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但是如果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那不一定。高考一定等于教育么?也不好说,但是教育绝对是改变一个人的最佳路径,因为一个人从孩子到社会中间是必然有一个过程的。大学在中间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它介乎纯学校和纯社会之间。无论是怎样的家庭出身的孩子,都应该接受教育,是否应该接受高考,那要考虑不同家庭的特点。记者:如果见到18岁的张雪峰,会建议他学什么专业?张雪峰:18岁不赶趟了,我希望能见到16岁的张雪峰,我先不说学什么专业,我要建议他好好学习。我最后上的是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那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的第一志愿好像是计算机。我出生在齐齐哈尔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高考的时候考了全县第60名,现在回头看看,我还是不够努力,我如果能见到年轻时的我,我会建议他努力考到一个比郑大更好的学校去,但是18岁的张雪峰已经高三了,已经没有什么提升的空间了。16岁的张雪峰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唯一的梦想是加入中国足球队,带领国足拿到世界杯冠军,后来听说踢球还要交钱,这个梦当时就碎了。16岁时我还能考到全校第4名,努力上一个很好的985现在看上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临近高考我的成绩直线下降。都是因为搞对象搞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雪峰推荐的捡漏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