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需不需要一个上帝在宇宙之外吗来管理宇宙的一切?

2019-04-08 09:40
来源:
外星人UFO事件
宇宙当中究竟有什么?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很久,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当中,如果人类能够拥有上帝视角的话,说不定宇宙问题就会被研究的非常透彻了。可是现在人们不能拥有这样的视角,所以想要研究出来还要靠自己的知识才行啊。如果拥有了上帝视角,观察到了完整的宇宙,那么又会发生什么呢?
科学家们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提出了三种假设,那么首先第一种就是说宇宙也许就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或者是循环体,在宇宙之外,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时空,当这个宇宙达到极限之后,那么另外一个宇宙应该就会出现新的立体的状态。
第二种形式的话,就是平行宇宙的延伸,就像刚刚前面提到的另外一个时空是在当下的宇宙没有办法实现的事情时,在另外一个宇宙可能会实现,那么这也是多种维度的存在,不同的维度孕育着不同的生命。
那么第三种的话,解释说宇宙是我们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一种新的生物,那么我们可能在这个生物当中,发现一些跟人类类似的存在,或者是我们所说的共同点,但是人类也可能在他们的眼中,就像我们对待病毒和细菌一样,因为黑洞会负责吞噬一切有害的物质,所以为生命体进行清洁的工作,就要交给宇宙来进行了,不管是这三种方式当中哪一种,都还没有被完全证实,所以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还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啊!
其实不管宇宙是什么模样,我们都应该去尊重我们的世界,我们想要去了解宇宙这个想法是非常值得支持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想要去了解,或者是想要去从宇宙当中获取一些能量就去做一些危害地球,或者是危害宇宙的事情。
毕竟人类的生存还是要依靠这个环境的,如果没有这个大的环境的支持,那么我们就算是能够生活下来,估计也是活不了太久。不过还是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尽快研究出宇宙当中是否存在着其他的生命,或者是能够研究出我们人类一直想得到的这个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王德峰老师说,形而上学或导向科学,也可以导向信仰,信仰是一种价值选择,而科学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信仰和科学的两种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是解释自然,一种是改造自然。那哪一种更好呢?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王德峰老师的《哲学导论》,今天我们分享:目的论和决定论。上一期内容我们分享了自由和决定论,自由和决定论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它们其实并不根本上对立,或者说,它们是两种判断原则的差异,一种是价值判断,一种是事实判断,决定论的出发点是认为,物理世界的一切都遵循物理定理,遵循因果律,决定论相信世界万物有确定的联系,而每种联系都遵循因果,一切都是事实判断,都遵循因果必然性。这个世界就像一个钟表一样精确地运行着,如果我们知道某一时刻的全部信息,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而自由原则则认为,物理世界虽然遵循物理定律,但是人的行为,或者人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我们的选择和判断遵循的是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它并不遵循因果定律。接下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和决定论非常类似的一种思想观念。那就是:目的论。在决定论看来,宇宙万物之间都普遍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是目的论不太一样,他们认为事物之间普遍联系不是基于因果关系,而是根源于目的关系,更广义地说,目的论和决定论都带有某种“因果论”的色彩,不同的是,决定论的出发点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而目的论的出发点是事物和最终目的之间的因果联系。目的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比如有的宗教认为,宇宙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出于神或者上帝的目的,而且每个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有某种目的关系。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也充满了目的论色彩,他认为人的眼睛非常娇嫩,为了保护娇嫩的眼睛,神设计眼睫和眼睫毛来保护眼睛,来阻挡汗水和风沙对眼睛的伤害,之所以有这么精巧的设计,就是出自神之手,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比如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里面,认为在月下区的物质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而在月上区的物质是由一种叫“以太”的元素构成的。而且亚里士多德还解释,为什么我们往上抛的土会往下掉呢?是因为土有天然向宇宙中心运动的目的,而宇宙的中心就是地球,因此我们抛向空中的水和土会自然往下掉,而相反,火和气它们有天然向宇宙边缘运动的目的,因此火和气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这些思想就有强烈的“目的论”的色彩。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苏格拉底的目的论,其实都是和现代科学相违背的。科学虽然也是运用因果必然性来解释万物的变化,但是科学并没有事先确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像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大自然的进化是充满了盲目性和随机性的。而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无法了解万物的内在因果关系和规律,因此倾向于认为,万物的存在和秩序,是由一个最高的目的决定的,万物的都指向这个终极的目的。目的论的思想发展到最后,就会走向信仰甚至迷信,就像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必定有一个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的事物,都靠他指向它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其实目的论的思想在我们现代社会也非常常见,比如阴谋论,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看似随机发生在事件背后,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操控着,比如认为911是美国人自导自演的,比如认为新冠病毒是某个实验室人为泄露的,认为有一个神秘的“同济会”,正在操作着世界的运行等等。在这些阴谋论的背后,正是某种目的论的思想在作祟,我们总认为,看似无序和随机的世界背后,总有一种内在的秩序和终极的目的。我们不相信一件事的发生,是随机和盲目的。决定论和目的论这两种形而上学原理是彼此独立的,不管是决定论对过程的确定,还是目的论对目的的确定,在这些形而上学思想,对存在者总体的解释中总是包含了某种价值态度,所以王德峰老师说,形而上学或导向科学,也可以导向信仰,信仰是一种价值选择,而科学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信仰的价值并非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我们能获得终极的目的的关怀,以便安身立命,以便让我们的个人的人生价值有最后的依归,以便在最高目的的前面保持人的敬畏和谦卑。和信仰的价值不同,科学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探索和认识世界,通过因果联系的知识,人可以干预事物的经验过程,并借此选择顺应或者改造自然的目的。所以,信仰和科学的两种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是顺应自然,一种是改造自然。但是顺应自然好,还是改造自然好,这其实并没有确切的答案,需要更加辩证地思考,今天,人类社会虽然依靠科学知识的力量,获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大自然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指引下,遗传学已经发展到可以进行基因改造的能力,这是科学的荣耀。但是一方面,基因的改造对人类社会是福是祸,其实还很难讲清楚,另外一方面,对科学的过度崇拜和追求,也会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而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就足以让人类社会混乱不堪。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启发,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帝在宇宙之外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