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男生不想35岁创业还是继续打工,想找个体面的工作有什么推荐的吗?

本人2021年辞职无编制省级单位工作,考入211高校博士,入学时33岁,学制四年,顺利毕业的话37岁。之所以决定考博是因为当时的工作一无编二钱少三无晋升空间,经过几年努力终于考上,但是读了半年,感觉自己跟学术圈脱离太久,开始迷茫,到处去搜35+的博士就业前景,内心无比恐慌,虽然不后悔辞职读博,但是对于学术方面也有过自卑。希望多跟同样处境的拼友们交流,我也在知乎上看到了很多跟我情况一样的人,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组建一个群,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努力熬过这个时期,也希望经历过的师哥师姐们可以多多指点。无论是发文方面,就业方面,择偶方面都可以一起讨论。不知道这个帖子会不会沉下去,如果没人看见,那我就当做是一个树洞吧,把自己的情绪宣泄一下。————————————————————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有正在备考中的人,有在读博士,也有有经验的师哥师姐们,确实很感谢大家。我也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情况,2018年决定考博,也是因为工作变动,当时第一次去考就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是裸考的,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拖着五个月的孕肚去考试(我肚子比较大,看着像六七个月的),监考老师也吓一跳,当时没觉得怎样,就是想着体验一下也是好的,所以结果肯定是没过线,第二年边奶娃边备考边工作(有半年的产假),考试的时候已经结束产假三个月了,当时孩子9个月,背着吸奶器去考试的,进了复试,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过线,第三年老师没有名额没去考,终于2021年上岸了,当时确实有种从苦海游上岸的感觉,确实如释重负,但是很快新的压力又来了哈哈哈,因为这个改变对我和家人都是挺大的,大家都要适应,我本不是一个很学术的人,自己感觉实践能力比学术能力强,所以压力很大,入学以后身边的人都是极其优秀的,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也有很好的工作,有的很年轻,他们的优秀让我也确实很有压力,所以开始焦虑……昨天晚上在看书的间隙写了这篇帖子,没想到同道中人也有很多,大家都希望可以交流一下,希望可以有一个平台或者渠道相互沟通。其实大家都在各自努力,也很希望跟大家分享。正在筹备建个小群。目前是这样想的,人数不会太多,在读博士、博后、入职博士为主,大家多沟通多分享,发C刊啊,申请项目啊之类的,因为大家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无论是科研还是项目,只有大家的水平一起进步了,才会水涨船高,共同进步。也有建议实名制入群,确定好身份后再进,大家如果有啥意见,可以评论区分享一下,我的初衷是交流,毫无恶意,没有任何其他的企图,希望可以良性的沟通。再次感谢大家的善意和温暖。——————————(分割线)————————————想入群的可以私信我发二维码————————(更新)———————首先谢谢大家关注我这个大龄女博士焦虑中发的帖子,评论中很多都是相互鼓励,真的很感动,也结识了很多位在读的大龄博士和大龄博后,也有已经工作的博士师兄师姐给我们指点经验。也有人说,有时间在这里建群不如去图书馆看文献,我不是很认同。因为看文献看论文是大家都会做的最基本的事,如果心里有郁结疏解不开,那看什么都没效率。况且我现在觉得建群是真的非常正确的选择。大家都带着善意而来,真诚的交流,就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同步,群里有疑问的相互探讨,把做项目、写论文、找工作、发表都拿出来讨论。群友说,这是一个你不说话默默看着都可以涨知识的群,真的,我get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点,可能是因为我离开学术和学校太久了,需要这些信息的补充。群里这几天陆陆续续还有人加入,也有很多人给我发私信,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谢谢大家的关注,如果想入群发私信注明一下个人信息,学校年级年龄,群里都是大龄博士,复合条件可以入群。另外,还建了一个备考博士群 如果有备考的知友也可以私信我,备考信息,我拉你入群,两个我都是群主,希望下半年或者明年,有人微信告诉我,考上了可以拉入大龄博士群了,那我真的就非常开心了。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这么多跟我一样的人,辞职读博,或者高校老师或事业单位定向读博,但都是大龄。谁又规定35+的人不能有追求了,有人说我们应该去养家糊口,读博就是自私,我不觉得,为啥追求更高的目标会被理解为自私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有了积累,有没有可能找到比原来更好的工作,有更高的收入呢?既然大家选择了这一条路,那肯定是对原来的状态不满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既然已经不满意了为啥不能变,变了不是会更好吗?我确实也在焦虑和恐慌,但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决定,之所以会焦虑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要更好,想要在这个层面更好。人都是螺旋上升的,到了一个高度会想下一个高度,以顶峰作为目标,难道这样不好吗?也希望可以跟正在努力的中青年们共勉。}
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导向,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文/姚志芸无论外人怎么冷嘲热讽,体制内的工资是死的,尤其西北农村基层的工资就是3000多块钱,笔者不知道外省基层如何,西北农村的基层就如此真实,没有灰色收入,除了忙就是忙,没有周末,晚上加班。今天不想讨论嫌弃工资低,怎么不辞职?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有人回怂你,拿自己浅薄的世界观,理所应当的要求别人辞职,或者冠冕堂皇的要求换工作。有些要求不能胡乱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所顾忌地想辞职就能辞职。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这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工资少,穷人的孩子父母没有养老金,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去当创一代,吃尽苦中苦。已经成功的的创一代,钱挣了,苦吃了,脸色看尽了,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入体制,拿着那3000元的工资安稳过日子。老王的一个老战友,早些年下海经商,当时改革开放又迎来房地产开发的暴利时期。老战友到处盖房子,盖好了贷款再盖。现在60多岁了,钱的确挣了不少。听说战友们平时出去聚会,都是他买单。他从来没有羡慕过老王,老王儿子读大学,他儿子一样读大学。唯一不同的时老公儿子木讷话少,他儿子话多出手阔绰,总感觉人缘特别好。后来老王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老战友羡慕坏了,一心督促自己的儿子去考公务员。可自己的儿子享受惯了,大学里全部社交了,文化课不过关,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无奈之下老王的战友找人给儿子找了一个政府部门的临时工,月工资2200元。所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儿子去上班挣2200元工资?老王战友说,做生意太苦了,家里也不指望他挣多少钱,送去当兵舍不得,不如让有个工作管着他,给他教教什么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开启了钉钉打卡,管理特别严格,一天四次打卡,打卡时必须定位,你位置在哪门清楚,想逛也没有办法逛,你有没有出差,去哪下村入户只需要打卡签到。老王战友的儿子,如此严格的管理,起初受不了了,可打卡一视同仁。一年以后,儿子变得勤快了很多,狐朋狗友的酒局也少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感觉好了很多,不想以前那么颓废。曾经读初中时,要是谁家儿子不好好读书,叛逆不听话。家里管不了的时候就会建议去当兵,让部队锻炼孩子。现在成去体制当临时工,不图挣钱只图重新塑造孩子。很多个体老板地创业之初受制于体制和环境,他们的创业历程非常艰险。所以他们不想自己的子女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冒风险吃苦头。他们宁愿子女有一个稳定的未来,这样自己也放心。深知财富和贪欲这个东西是无止境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只要子女能平安快乐的生活就是福。在八九十年代,如果两口子都双职工的话,那是很多人羡慕的家庭。但是现在,丈夫是基层公务员,媳妇是同职业或者老师,在外人眼里也是被羡慕的对象。体制内的工作,是真正的“驴粪蛋,表面光”,听着什么公务员、事业人员,有单位有靠山,好像很光鲜,但实际上,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其他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基层,两个人的到手工资也就6000元。仔细算算,如果是这样的家庭,双方父母不补贴,根本没有消费能力。两个人每月到手6000元,年轻人都不够花销的,更别说买房买车了,还有结婚生子,供孩子上学。但凡是这样的家庭,买房子的钱,多半是父母的,“我拿着自己十几年辛辛苦苦的积蓄,再加上父母给的30万,终于缴了31万的房子首付”。买车也需要拉赞助。说好听了是在公家单位工作,体面,其实一直都在啃老。父母条件好的哪怕孩子啃老,父母还往往乐此不疲,幸福在父母的眼里不就是这样子吗?家门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老婆孩子都在身边,有车有房不缺钱花,挣钱早已经不是为了生活,而是能有事可干。于是家里有矿的,他们开着奔驰宝马去机关上班,单位发的那点工资,也就刚刚够油钱而已。创业难,守业更难,不如求稳。有钱人,也有围城效应,外面的人很羡慕他们。但他们经历过了,才知道这里面的艰辛太多了,历经风险和艰难。既然已经有钱了,何必再让子女去冒风险呢?守着这份家业,就够几辈子花的了,没有必要再去冒风险。所以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的眼里,考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因为父母的眼里的职业只有4类,教师,医生,公务员和无业游民。今天恰巧国考开始报名,一个山东的记者这样说:为什么山东人这么爱考公务员?因为在很多山东家长眼里,职业只有教师、医生、公务员和无业游民。很多人可能也不是自己想考,只是家长想让你考,生活和工作是自己的,父母的思想毕竟是他们那个年代的,趁年轻为什么不为自己理想拼一把。稳定的公务员真是你的最爱吗?其实不止山东人,很多地方的学生,都会选择毕业后去考公务员,或者说这并不是为了去考公务员,仿佛这就是人生必须去过的一个考场,考上则上岸,考不上则自主就业。对那些家里没有矿,下雨需要奔跑的孩子来说,先生存才能谈生活,生活好了才能谈爱好。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上岸当个公务员对更多数的寒门学子来说,还是非常公平的,因为逢进必考的门槛前,有钱没钱都是公平的。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无论穷人还有钱人的孩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能力做到别人眼中的成功者,白手起家,考进了体制至少不会比大多数人太差。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读书,你会不会努力去读书,然后考体制?【作品】敬请点击头像关注,作品持续更新,非常喜欢您的认可欢迎朋友的点赞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诗韵点缀平淡的生活,拿抑扬顿挫的文字,给生命注入激情!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未经容许,请勿转载!部分素材和配图来源网络,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9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导向,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文/姚志芸无论外人怎么冷嘲热讽,体制内的工资是死的,尤其西北农村基层的工资就是3000多块钱,笔者不知道外省基层如何,西北农村的基层就如此真实,没有灰色收入,除了忙就是忙,没有周末,晚上加班。今天不想讨论嫌弃工资低,怎么不辞职?
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有人回怂你,
拿自己浅薄的世界观,理所应当的要求别人辞职,
或者冠冕堂皇的要求换工作。
有些要求不能胡乱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所顾忌地想辞职就能辞职。
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这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工资少,穷人的孩子父母没有养老金,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去当创一代,吃尽苦中苦。老王的一个老战友,早些年下海经商,当时改革开放又迎来房地产开发的暴利时期。老战友到处盖房子,盖好了贷款再盖。现在60多岁了,钱的确挣了不少。听说战友们平时出去聚会,都是他买单。他从来没有羡慕过老王,老王儿子读大学,他儿子一样读大学。唯一不同的时老公儿子木讷话少,他儿子话多出手阔绰,总感觉人缘特别好。后来老王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老战友羡慕坏了,一心督促自己的儿子去考公务员。可自己的儿子享受惯了,大学里全部社交了,文化课不过关,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无奈之下老王的战友找人给儿子找了一个政府部门的临时工,月工资2200元。所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儿子去上班挣2200元工资?老王战友说,做生意太苦了,家里也不指望他挣多少钱,送去当兵舍不得,不如让有个工作管着他,给他教教什么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开启了钉钉打卡,
管理特别严格,一天四次打卡,打卡时必须定位,
你位置在哪门清楚,想逛也没有办法逛,
你有没有出差,去哪下村入户只需要打卡签到。
老王战友的儿子,如此严格的管理,起初受不了了,可打卡一视同仁。一年以后,儿子变得勤快了很多,狐朋狗友的酒局也少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感觉好了很多,不想以前那么颓废。很多个体老板地创业之初受制于体制和环境,他们的创业历程非常艰险。所以他们不想自己的子女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冒风险吃苦头。他们宁愿子女有一个稳定的未来,这样自己也放心。在八九十年代,如果两口子都双职工的话,那是很多人羡慕的家庭。但是现在,丈夫是基层公务员,媳妇是同职业或者老师,在外人眼里也是被羡慕的对象。体制内的工作,是真正的“驴粪蛋,表面光”,听着什么公务员、事业人员,有单位有靠山,好像很光鲜,但实际上,除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其他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乡基层,两个人的到手工资也就6000元。仔细算算,如果是这样的家庭,双方父母不补贴,根本没有消费能力。两个人每月到手6000元,年轻人都不够花销的,更别说买房买车了,还有结婚生子,供孩子上学。但凡是这样的家庭,买房子的钱,多半是父母的,“我拿着自己十几年辛辛苦苦的积蓄,再加上父母给的30万,终于缴了31万的房子首付”。买车也需要拉赞助。父母条件好的哪怕孩子啃老,父母还往往乐此不疲,
幸福在父母的眼里不就是这样子吗?
家门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老婆孩子都在身边,有车有房不缺钱花,
挣钱早已经不是为了生活,而是能有事可干。
于是家里有矿的,他们开着奔驰宝马去机关上班,单位发的那点工资,也就刚刚够油钱而已。创业难,守业更难,不如求稳。有钱人,也有围城效应,外面的人很羡慕他们。但他们经历过了,才知道这里面的艰辛太多了,历经风险和艰难。既然已经有钱了,何必再让子女去冒风险呢?守着这份家业,就够几辈子花的了,没有必要再去冒风险。所以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家长的眼里,考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因为父母的眼里的职业只有4类,教师,医生,公务员和无业游民。今天恰巧国考开始报名,一个山东的记者这样说:为什么山东人这么爱考公务员?
因为在很多山东家长眼里,职业只有教师、医生、公务员和无业游民。
很多人可能也不是自己想考,只是家长想让你考,
生活和工作是自己的,父母的思想毕竟是他们那个年代的,
趁年轻为什么不为自己理想拼一把。
稳定的公务员真是你的最爱吗?
其实不止山东人,很多地方的学生,都会选择毕业后去考公务员,或者说这并不是为了去考公务员,仿佛这就是人生必须去过的一个考场,考上则上岸,考不上则自主就业。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上岸当个公务员对更多数的寒门学子来说,还是非常公平的,因为逢进必考的门槛前,有钱没钱都是公平的。3000块工资太低,穷人家的孩子选择创业,老板们的孩子选择入体制,无论穷人还有钱人的孩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能力做到别人眼中的成功者,白手起家,考进了体制至少不会比大多数人太差。如果有机会让你重新读书,你会不会努力去读书,然后考体制?【作品】敬请点击头像关注,作品持续更新,非常喜欢您的认可欢迎朋友的点赞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诗韵点缀平淡的生活,拿抑扬顿挫的文字,给生命注入激情!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未经容许,请勿转载!部分素材和配图来源网络,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个月在家做视频剪辑账号,一个月挣了16000,无需出镜和才艺,很适合普通人做。疫情在家的时候,没少琢磨怎么赚钱。所以这个方法很实用,不需要你有多高超的剪辑技术,一部手机就能做。只要你关联抖音、西瓜和头条三个平台,发视频就能赚他们的播放量收益!这不是吹牛说大话,在家做一个视频剪辑的账号,每天是可以收入200-500的,每周四就可以提现。仅代表个人收益操作也很简单,就是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之后,剪辑好作品同步到三个平台发布,只要有播放量,平台就会给你收益。我做的是AI动漫视频,不要觉得剪辑账号很难做,我手把手实操给你们看。像这样的AI动画视频,学会制作就可以月入2W以上。最近在各大平台的热度都很高,你想知道如何制作的话请往下看!具体步骤分享给大家:一、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二、制作AI视频素材三、精剪视频(详细步骤)四、发布平台(建议点赞+收藏实操起来!)一、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只要下载四个必要软件: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和剪映。前三个用来发作品,剪映用来剪辑。新手做自媒体推荐头条号,0粉丝、新手一样也有收益手机下载一个今日头条APP,注册一个用户账号注册好账号之后完善一下账号资料编辑好资料之后,你还需要完成实名认证才能成为自媒体作者。(要满18岁)完成实名认证之后,关联三个平台账号点开设置,把三个账号进行绑定关联就行,这样作品发布的时候比较方便同步播放量数据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开通中视频伙伴计划有收益的视频无非就是有两个操作要做,1、发作品的时候点击原创:2、开通中视频伙伴计划中视频计划是抖音和头条共同组建的活动,参加了这个活动,你的作品发出去就有收益了。只需要在APP内搜索“ 中视频伙伴计划”就可以点击申请加入了。但是加入中视频计划有两个要求,【发布过至少3个原创横屏视频、视频播放量累计达到17000。】有人会觉得原创很难达到要求的17000播放量,其实很简单的,只要自己拍,再剪辑一下那就是原创。新手可以拍 美食、做饭、户外旅游或者是自己的日常钓鱼、爬山等等内容,发布在抖音,因为这个平台日流量很大,剪辑精细一点的视频在抖音很容易就播放量过千过万。二、制作视频AI动漫的原视频素材可以去网站上下载,某音某手的短视频下载来制作好再拼接,在后面标明视频出处,这样平台审核容易过。好了,跟着我一步一步来制作AI动漫吧!超级简单!1、首先打开wink软件,点击动漫制作,再导入你下载的视频:2、导入之后,AI动漫会自动生成,在生成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特效和画面的转场,增加画面精致度,(制作需要时间比较长,大概25分钟左右)3、生成的动漫视频会自动保存到你的图册里,这样就算完成了一个素材。三、精剪视频剪辑要注意的点是合适的音乐和转场特效。操作很简单,往下看!剪好4-5个素材之后,打开剪映。点击分割裁剪自己需要的片段,点击音频分离删除原声。每一个视频素材都修剪一下,添加自己喜欢的特效、贴画和花字效果,1080p导出。拼接视频,先导入一个素材,再点击画中画,拖拽到后面就可以了。拼接好的视频可以添加背景音乐了,剪映可以用的音乐素材太多了,一般直接使用也没有版权问题。导出的视频自己再从头到尾看一遍,视频流畅、清晰度高就可以发布在视频网站上了。四、发布视频1、三个平台的作品必须是横屏16:9,时长大于1分钟,不然没有收益。2、剪映剪辑的视频可以直接同步分发到抖音和西瓜两个平台。3、收益在西瓜后台查看。按照这些步骤做下去,你发布的视频就有收益了,所以说做自媒体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部手机就完成了全部的操作。我把全部步骤都教给大家了,剩下的就是需要大家去实操一下,增加自己的收入,2023年,一起努力!先说到这里,赞多再来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5岁创业还是继续打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