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品标识代码是什么意思思

2023-03-16 12:00 来源: 制造业老简
原标题: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为什么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为什么企业需要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的兴起,是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近些年无论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还是论文、期刊的发表,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类似的言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具备了良好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一次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我想很多人对于“数字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别说明确说出定义,连大致地描述可能都做不到。这几日查阅了不少的资料,对上述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学习的成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不足之处,欢迎您批评指正。
目录:
01 什么是数字化?
1.信息化是什么
2.数字化是什么
02 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意思?
03 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标准是什么?
1.国内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2.企业IT发展经历阶段
3.顺应时代发展——低代码产品高调亮相
4.怎么才算数字化企业?
数字化目前没有官方定义,我国信息化进程正式起步于1993年,而数字化的正式起步于2013年,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在了解数字化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信息化。
1、信息化是什么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化对应业务电子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基本目标是实现信息流通,提高生产效率。比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都是典型的信息化应用,体现在业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将现实中的业务信息和生产流程在线上解决,提升工作效率。
2、数字化是什么
数字化目前没有官方定义,但商业咨询机构Gartner曾这样描述:“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创造收入和价值的新计划”。简单地说: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可以驱动企业转型。
前面说过,信息化进程已经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将现实中的业务信息和生产流程在线上解决。
因此数字化不再是简单的业务线上化,而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让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让数据从汇聚、集成、分析到服务,在业务中深刻发挥价值,有效支撑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
数字化成果的落地,将带来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这就是数据赋能的真正体现。
通俗的理解就是:数字是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针对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在信息化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烟筒式的信息孤岛问题,IT/OT之间不同的问题等等。
因此数字化是在信息化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关注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打破传统的行业边界,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遍释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信息化”的概念还比较宽泛,是针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而“数字化”在狭义上理解,更多是针对企业的发展。
当然我们目前也可以看到关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因此“数字化”也可以理解是针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但是某些领域会渗透较慢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过程称为: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mation)
MBA是这样定义的:
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手段,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如今,数字技术正被融入到产品,服务与流程当中,用以转变客户的业务成果及商业与公共服务的交付方式。
数字化转型通常需要客户的参与,但也涉及核心业务流程、员工,以及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交流方式的变革
T/AITRE 10001《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则定义数字化转型为: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激发数要素创新驱动潜能,打造提升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总计来说: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变革的脚步,围绕企业发展,使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业务服务及产深度融合,使企业内部流程运转,员工交流,对外客户及供应商管理效率整体提升,使得企业在信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1、国内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1)大多数个人和公司混淆了数据管理和技术管理,阻碍了两者的正确管理。
数据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强调:数据管理和利用。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通常是指在技术行业当中所作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带领着自己所管理的团队完成某项技术任务。要求管理者对所领导的团队的技术分配,技术指向和技术监察。强调:利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
这和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关系比较类似,数据管理相当于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利用,而技术管理需要利用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目的就是提升内部流程运转和提高效率。
2)信息孤岛阻碍了数据质量并干扰了各级数据共享。
IT和业务团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紧张关系。由于缺乏共同语言,技术和业务团队无法相互交谈。
更通俗地理解,技术人员思考的是如何构建系统从而达成某一效果或具备某种功能;而业务人员思考的是如何满足业务需求,怎么让效果达到的更好。
问题就在于:技术人员专业性很高,直白点,太专业的东西说出来业务人员听不懂;业务人员可能知道缺陷在哪个地方或者改进的方向可以是怎样的,但是表达不出来,即使表达出来,技术人员对业务缺乏理解,改进的效果也不那么乐观。
长此以往,IT和业务团队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3)标准化产品呈现市场流失的明显态势。
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就是:推销标准化产品已经无效,客户要求按照自己的业务发展需求立项,采购,客制化。
标准化产品的优点很明显:专业、针对性比较强。
但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针对性比较强,但是没有那么强,无法满足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个需求。同时,不同的标准化产品之间会有信息壁垒,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很高,升级慢、落地慢,缺点十分明显。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按照自己的业务发展需求进行系统构建。
2、企业IT发展经历阶段
Gartner认为,企业IT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IT工匠时代:IT部门人员可以称作“工匠”,他们对于技术非常熟悉,但也造就了一个个相互孤立的烟囱式系统;
第二阶段——IT工业化时代:企业要求系统之间互相集成,关注系统的流程和管理;
第三阶段——数字化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强调敏捷的开发方案,通过科技赋能商业。
3、顺应时代发展——低代码产品高调亮相
随着不同的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以及时代高速发展导致需求多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打破烟囱式信息孤岛,并且使系统更加贴合企业的特定需求。
但是高额的定制费用以及多次定制却始终难以满足需求的状况让很多企业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状况下,以简道云为代表的低代码厂商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低代码的出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1)释放企业内部业务端的产品设计潜力,让技术资源从IT部门向业务部门普惠,弱化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更大程度地利用各类人才。
2)低代码产品的应用还能联通企业内各系统数据,帮助企业高效挖掘数据价值。
3)低代码对研发效能的提升缩短了敏态业务需求的响应时滞,盘活了企业间资金、人员和信息资源周转,帮助企业快速把握新机遇,推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
4) 低代码让企业的碎片化开发需求得到满足,激活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而简道云是低代码厂商的优秀代表,2022年受到了大量企业客户的认可
官网:http://s.fanruan.com/2qh8k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将我们评为2022中国低代码应用代表厂商
Gartner还将我们评为中国CADP代表厂商,这是对我们在全民开发方向努力的认可
备注:Gartner将为企业内部公民开发人员提供零代码开发能力的平台称为公民自动化和开发平台(CADP)。
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将简道云评为2022低代码50强中排名第一的产品
36氮企服点评将我们评为2022企服口碑产品
4、怎么才算数字化企业?
数字化企业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
1)企业内部不存在信息壁垒,所有系统信息完全互通连接:数字化企业内部几乎所有的商业关系,客户、供应商、雇员之间以及核心的业务流程都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和沟通。
这里就要介绍几个常见的概念:
CRM:客户管理系统 (customer management system)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MES:制造执行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WMS:仓储管理系统(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SRM: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2)电子化管理:核心的企业资产例如智力成果、财务和人力资源也是以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运作;
3)能够快速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数字化"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映速度比传统的企业要快得多,使之能够在竞争激烈、变化无常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才算数字化企业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编写代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