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30cm底圆直径30厘米面积是多少4cm的圆柱体积怎么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通用12篇)
  在空间与图形,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特点和知识的与学习,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一、教学内容
  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温习等。
  教学:百分数的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总温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定、用方向和间隔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匀数、解题策略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要求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平常生活中的题目。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题目;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熟悉圆柱、圆锥的特点,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定或简单的猜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题目、题目、解决题目的进程,体会数学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进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题目,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温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惟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爱好,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生活实例使学生熟悉负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利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题目。
  在空间与图形,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特点和知识的与学习,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产生误导的内容。简单事例,使学生熟悉到统计图表虽便于判定或猜测,但如不分析也有不的信息错误判定或猜测,对统计数据、客观、的分析的性。
  在用数学解决题目,教材一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题目;另外一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进程,体会如何对简单的题目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
  本册教材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利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体会的乐趣和数学的利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利意图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温习单元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次系统的、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环节。整理和温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的基础;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
  四、学情份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大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还需端正;有学生自觉性,上课留意力不;作业等;还有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学习数学有。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的,应培养的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学习,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鼓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题目为线索,恰当应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要求,不购买温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课堂练习的多样化,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题目。
  4、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好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延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教材的上风,在教学进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留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情境选择方法解决题目的意识。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意义来引发和培养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
  7、对家庭教育的。家长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学生对待与失败,英勇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
  ①预习教材,知识,是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③ 教师课堂教学的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纵能力和发散思惟能力。
  ④的学习,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以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温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利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温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勤俭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温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利用…………………………………………………4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 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 在公式推导中渗透转化的思想。
  重点:
  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
  用具:
  课件、圆柱模型。
  过程:
  1、 教师提问。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来解决的,那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1、 教学例5。
  讲授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演示动画“圆柱的体积”)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的形状,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A、拼成的这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没变,但形状变了。
  B、拼成的这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的立体图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C、这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高的长度没有变化。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5)通过以上的观察,启发学生说出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③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2、 教学例6。
  出示教材第26页例6。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师:要知道能否装下这袋奶,首先要计算出什么?
  学生:杯子的容积。
  (3)指明要计算杯子的容积,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50、24(cm2)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mL)
  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3、 教学例7。
  师: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办法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7)
  生1: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生2:我们可以先转化成圆柱,再计算瓶子的容积。
  师:怎样转化呢?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始终是不变的,即使瓶子倒置后,水的体积与原来还是一样的,这样就说明瓶子的容积其实就是水的体积加上18cm高的圆柱的体积。
  也就是把瓶子的容积转化成了两个圆柱的体积。
  ……
  师:尝试自己解答一下。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瓶子的容积=3.14×(8÷2)2×7+3.14×(8÷2)2×18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3.14×16×25
  =1256(cm3)
  =1256(mL)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不强求算法一致。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利用“转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我们利用了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进行体积的计算。
  在五年级时,计算梨的体积也是用了转化的方法。
  ……
  【设计意图:既帮助学生梳理了所学知识,又及时总结了学习方法,渗透了数学思想】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A类
  1、填表。
  底面积S(平方米) 高h(米) 圆柱的体积V(立方米)
  15 3
  6.4 4
  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半径是10米,深1.5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考查知识点:圆柱的体积;能力要求: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B类
  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的高为9分米,体积为162立方分米。另一个圆柱的高为3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考查知识点:圆柱的体积;能力要求: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45 25.6
  2、 314平方米 471立方米
  B类:
  54立方分米
  教材习题
  第25页“做一做”
  1、 75×90=6750(cm3)
  2、 3.14×(1÷2)2×10=7.85(m3)
  第26页“做一做”
  1、 3.14×(8÷2)2×15=753.6(cm3) 753.6cm3=0.7356L 0.75361 不够。
  2、 3.14×(0.4÷2)2×5÷0.02≈31(张)
  第27页“做一做”
  3.14×(6÷2)2×10=282.6(cm3) 282.6cm3=282.6mL
  第28页“练习五”
  1、 3.14×52×2=157(cm3)
  3.14×(4÷2)2×12=150.72(cm3)
  3.14×(8÷2)2×8=401.92(cm3)
  2、 3.14×(60÷2)2×90=254340(cm3) 254340cm3=254340mL
  3、 3.14×(3÷2)2×0.5×2=7.065(m3)
  4、 80÷16=5(cm)
  5、 3.14×1.52×2×750=10597.5(千克) 10597.5千克=10.5975吨
  6、 表面积:3.14×6×12+3.14×(6÷2)2×2=282.6(cm2)
  体积:3.14×(6÷2)2×12=339.12(cm3)
  表面积20×10+20×15+15×10)×2=1300(cm2) 体积:20×10×15=3000(cm3)
  表面积:3.14×14×5+3.14×(14÷2)2×2=527.52(cm2)
  体积:3.14×(14÷2)2×5=769.3(cm3)
  7、 25cm=0.25m 35—3.14×(2÷2)2×0.25=34.215(立方米)
  8、 3.14×(6÷2)2×11×(2+1)=932.58(cm3) 932.58cm3=932.58mL
  932、58800 不够
  9、 81÷4.5×3=54(dm3)
  10、 3.14×(10÷2)2×2=157(cm3)
  11、 3.14×(1.2÷2)2×20×50=1130.4(cm3) 1130.4cm3=1.1304L 1.13041 能装满。
  12、 3.14×(10÷2)2×80—3.14×(8÷2)2×80=2260.8(cm3)
  13、 30×10×4÷6=200(cm3)=200(mL)
  14、 3.14×102×20=6280(cm3) 3.14×202×10=12560(cm3)
  15、 第四个圆柱的体积最小;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最大。
  发现: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可以围成两个不同的圆柱,且以长边为圆柱的底面周长时围成圆柱的体积最大。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设计说明
  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一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发现。
  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迅速感受到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再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用课件生动再现几个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快速得到激活,在思考、讨论中较快地发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操作中思考、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积累对圆柱、圆锥特征认识的同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培养。
  3.在合作学习中内化、建构知识。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去学习新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丰富自己对新知的认识,完成对圆柱、圆锥知识的建构,进而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圆柱和圆锥模型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柱、圆锥形实物 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 胶水 小棒 直尺 平板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发现。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轮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结合“面的旋转”的知识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行车后轮车条上系上的彩带,并想象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让学生初步体验“点动成线”这一现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起到新旧知识衔接的作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页上面的3幅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风筝的运动、雨刷扫过车窗、旋转门转动的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并汇报发现。
  发现一 蜈蚣形的风筝在天空运动的过程中,很多小节在天空中连成了一条线。
  发现二 雨刷扫过车窗,雨刷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扇形。
  发现三 长方形旋转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柱。
  教师小结:通过这三幅图可以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做游戏。
  (1)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用胶水粘在小棒上,做成一面面小旗。
  (2)用做好的小旗做“旋转游戏”,认真观察小旗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可以动手画一画。
  (3)学生汇报,明确小旗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3.认识圆柱与圆锥。
  师:以前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有曲面。拿出我们的学具一起探索吧!
  (1)看: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圆柱与圆锥。(圆柱由两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圆锥由一个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
  (2)滚:学生拿出圆柱和圆锥形学具在桌面上滚一滚,说说自己的发现。
  (3)剪:试着将圆柱和圆锥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动手操作发现:圆柱剪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圆锥剪开后得到一个扇形和一个圆。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快速旋转小旗的活动,结合想象空间,体会圆柱和圆锥的形成过程,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2,练习十一第2题。
  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理解折线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从折线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
  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探讨、交流。
  出示教科书第68页两幅折线统计图,提问:根据这两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谈感受。
  学生可能会谈到:
  A和B两人绘制的是同一个公司员工的月薪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呢?第一幅图看起来工资增长很快,第二幅图看起来工资增长较慢。
  引导释疑。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两幅图看起来虽然不同,但它们所描述的统计数据却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两图不同,原因在于绘图时采用的单位不同:左图1格代表50元,右图2代表100元。
  小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一2.
  2.补充练习。
  四、总结概括
  学习了这节课,你知道在利用统计图作分析判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2.谈你的收获。
  (本课注意事项:从折线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时,特别要注意标准是否统一,以免影响到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例二和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锥与圆柱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思想。
  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
  学生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水。
  一、复习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征?生: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二、问题情境导入
  1.出示圆锥形小麦堆的图片
  师:只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还没学过怎么办呢?你有办法知道圆锥的体积吗(即:板书圆锥的体积)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猜测。
  老师:你们觉得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呢?
  学生:圆柱的体积。
  老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3倍,4倍或其他)
  三、动手操作(四人一小组)
  1.让学生分小组先议一议,如何实验,再动手。
  老师:用等底等高的圆锥往圆柱里倒水,看几次能倒满?
  学生:每次都倒满,正好倒了三次。
  老师: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x1/3)
  老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
  学生:底面积x高
  老师: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x1/3=底面积x高x1/3字母公式:V圆锥=1/3V圆柱=1/3Sh2.
  总结结论。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2..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师:圆锥的体积V=1/3sh
  四、巩固练习
  1.课本34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2.解决情景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五、扩展延伸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厘米?
  六、谈谈收获
  1.圆锥的体积二圆柱体积X1/3二1/3X底面积X高
  2.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圆柱切割组合模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什么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
  3、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启发学生思考。)
  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思考:
  (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板书:V=Sh
  5、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三、巩固应用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说明: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水桶的体积。想一想先求什么?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求体积。已知底面周长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必须先求出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3、4、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7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过“变化的量”“正比例”“正比例图象(画一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节课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意义、实例,渗透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正比例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教材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先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关系,再结合王叔叔游长城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反比例的意义,理解反比例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反比例的意义,理解、掌握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测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正比例?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②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总产奶量。
  ③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引入新课。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正和反相对,有正比例,那是否有反比例呢?如果有,什么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呢?又该如何判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规律。
  (1) 课件出示教材46页表1和表2。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为24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 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单位:厘米)生独立填表。
  (2) 汇报发现。
  (长方形一条边的边长随着邻边边长的增加而减少)
  (3) 讨论: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
  小结:面积是24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关系:1×24=2×12=3×8=4×6=…相邻两边边长的积都是24。
  生2:周长是24 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关系:1×11=11,2×10=20,3×9=27…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不相等。1+11=2+10=3+9=…虽然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不相等,但相邻两边边长的和相等。
  2、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1)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下面例题。
  结合“王叔叔要去游长城”的情境,初步感受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填表。(根据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时间与速度的变化有关系。
  生2:我发现速度增加,时间减少;
  速度减少,时间增加。
  生3:我发现速度与时间的积是一定的,10×12=60×2=80×1.5=120,积都是120,即“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师总结: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想一想:第1个问题中,表1和表2中的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吗?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当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积一定,所以相邻两边的边长成反比例。
  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和一定,但是积不相等,所以相邻两边的边长不成反比例。
  3、在知识迁移中总结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方法。
  师:结合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想一想: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生:如果用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一定)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x×y=k(一定)(板书公式并强调积一定)
  4、在对比学习中,明确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异同。
  (1)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并完成手中表格 相同点是都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且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是正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积一定。
  (2)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反比例?(学生自主举例,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结合新知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结合具体情境及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成反比例的量、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及正、反比例的区别,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知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48页“练一练”1题。(生独立完成,借助表中数据说明即可。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能力,在判断题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注重练习题的梯度性,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2、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这三种量中,在什么情况下,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在什么情况下哪两种量成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3)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4)周长一定时,圆的直径和圆周率。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从意义、表达式等方面进行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格试着画一画反比例的图象。
  板书设计 :
  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表达式:x×y=k(一定) 反比例的特征: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积一定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准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看看你们准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符的,如果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集体交流。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察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2、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3、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4、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5、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3)刚才通过大家认真的观察,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圆柱有两个(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它的(侧面)。圆柱有无数条高。
  6、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圆柱)形状的茶叶桶,教师指圆柱的各部分学生说名称?
  (2)那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指名说)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
  (3)那么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大家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什么形状?(一起说)
  师:对,我们把这个圆柱形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4)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的想一想
  我们得到的这张长方形纸与茶叶桶的侧面有什么关系?
  ①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②集体交流。(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5)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就是我们一起推导出来的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来,一起读两遍,记住它。
  如果说我要求圆柱的侧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三、实践应用
  1、这个茶叶桶,如果让你求它的侧面积,我们需要哪些数据?指名测量,并计算。
  2、29页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柱有一些认识了吗?你都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在我们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我们是将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斜线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呢?那根据这个图形,你也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吗?大家课下动手去试一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大树、旗杆、高楼等物体有多高的问题。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测量数据,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导学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段小视频。
  2、师:同学们,物体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3、师:所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班班通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那么物体的影子长度和物体的高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
  1、探究两根长度相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同学的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相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
  (生分析数据,汇报)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相同长度的竿,影长是相同的。
  2、探究两根长度不同的竿的影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
  师:通过测量,同时同一地点测量两根长度不同的竿,影长有什么关系?(生分析数据,汇报)
  结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长度的竿,影长是不相同的。
  3、探究竿长度与影长之间的关系。
  (出示表格)1号2号3号4号竿长/cm
  影长/cm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要求: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比较:比较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交流,汇报)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长度的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同的。
  4、验证结论师:刚才发现的结论正确么?如果是正确的,老师课前还准备了5号竿,同学们运用所发现的结论,计算一下5号竿的竿长。
  (出示视频,学生记录数据,计算)
  三、当堂练习
  1、在上海中心大厦测得其影长为158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的长为180厘米,影长为45cm,那么长海中心大厦的高为多少米?
  2、早晨在校园里测得一棵梧桐树的影长为37。5米,同时测得一根竹竿长2米,其影长为3米,这棵梧桐树高()米?
  3、在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棵大树和一根旗杆,若此时大树的影长6m,旗杆高4m,影长5m,求大树的高度?
  四、你知道么?约公元前600年,泰勒斯从遥远的希腊来到了埃及。在此之前,他已经到过很多东方国家,学习了各国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到埃及后,他学会了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他学到的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千古难题吗?他苦苦思索着。有一天,当他看到金字塔在阳光下的影子时,他突然想到办法了。泰勒斯仔细地观察着影子的变化,找出金字塔地面正方形的一边的中点(这个点到边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作了标记。然后他笔直地站立在沙地上,并请人不断测量他的影子的长度。当影子的长度和他的身高相等时,他立即跑过去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顶点到做标记的中点的距离。他稍做计算,就得出了这座金字塔的高度。
  五、课堂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过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对现实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断成反比例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课前准备:
  找一本《安徒生童话》,把四个人看书表格画在小黑板上(图用文字),找一张10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读书,许多同学特别喜欢读童话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童话故事书,你们看是什么?
  出示《安徒生童话》,可了解一下谁读过这本书。
  师:猜一猜,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猜测,然后实际看一看,说出页数。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书中的四个同伴都读过这本书,而且记录下了他们每人读书的情况。请同学们看小黑板。
  小黑板出示:亮亮红红聪聪丫丫
  每天看的页数12 15 18 20
  看的天数15 12 10 9
  2、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师:观察这个统计表,从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如:
  ●亮亮每天看12页,看了15天。
  ●红红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
  ●聪聪每天看18页,看了10天。
  ●丫丫每天看20页,看了9天。
  ●丫丫看得最快,只用了9天,亮亮看得最慢,用了15天。
  二、认识反比例
  (一)读书问题
  1、师: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每天看的页数越多,看的天数就越少。
  ●每天看的页数越少,看的天数就越多。
  ●每天看的页数乘看书的天数,积是一定,都是180。
  第三种意见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启发:
  师:把他们每天看书的页数和看的天数分别乘一下,看发现了什么。(每天看书的页数与看书天数的乘积就是这本书的页数),你们能总结出一个数量关系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即板书:
  每天看的页数×需要的天数=书的总页数(一定)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书的总页数一定时,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四个同伴看同一本书这件事情中,看书需要的天数是随着每天看书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天看的页数扩大,需要的天数就缩小;反之,每天看的页数缩小,需要的天数就扩大。而且,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3、师: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而且他们的乘积相等的事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一个换零钱的问题。教师出示表格,并拿出一张10元的人民币。
  师:老师这有一张10张的人民币,如果要把它换成5元的,能换几张?如果换成1元的呢?那要换成5角的,2角的,1角的呢?
  学生说,教师填在表格中。
  面值5元1元5角2角1角
  张数2 10 20 50 100
  师: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换的钱的面值越大,需要的张数就越少;换的面值越小,需要的张数就越多。
  ●表中面值与张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你们能总结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钱的面值×张数=10(元)
  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并得出零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这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学生可能会说:
  ●10元钱是一定的,钱的面值和换的张数是变化的,钱的面值变大,钱的张数就变小;钱的面值变小,张数就变大。
  ●钱的总数是一定的,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是是变化的,钱的面值越大,换的张数就越小。反之,钱的面值越小,钱的张数就越多。
  师:通过看书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叫反比例,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零钱的面值与换的张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多请几人发言。
  5、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上面的两个例子和数量关系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
  ●它们都是乘积一定,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变小。
  师:像上面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也一定,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这段话在课本第13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书。
  6、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成反比例关系的量,谁来说一说,成反比例的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可能会说: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这个量的乘积一定。
  ●一个量变大,另一个就变小;一个量变小,另一个就变大。
  三、尝试应用
  1、让学生自己判断“试一试”中的三组数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时间。
  2、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重点让学生一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如果有其它说法,只要是对的就给予肯定。
  3、师:我们认识了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的量,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反比例的例子吗?先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然后指名举例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下面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要说明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时间,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乒乓球的总个数一定,就是说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子乘积一定,每盒装的越多,需要的盒子就越少,反之,每盒装的越少,需要的盒子就越多。所以乒乓球总个数一定,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数成反比例。
  ●全班的总人数一定,男生和女生人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但他们不是相乘的关系。
  学生如果有其他说法,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判断,然后指名汇报。
  2、练一练第3题,完成表格再判断,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练一练第4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题,让学生明白大齿轮与小齿轮转数的关系,因为30:10=3,所以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3圈,然后,说明在工业生产中,齿轮转的周数叫转机,让学生填表,并回答问题。
  五、知识拓展
  介绍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
  师:在学习正比例的时候,我们知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出来,其实成反比例的量也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来表示。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看一看知识窗里的内容,了解成反比例的量怎样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观察等方法,会说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求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工具
  圆柱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它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师: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几何图形。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老师拿着长方形纸板)
  师:那它的面积如何求?
  师: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是什么?
  师:那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是哪些面积的和呢?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刚才大家讨论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面积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会求了,那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
  复习各种图形的面积的公式,让学生观察模型,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面积的和,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目标1:通过讨论、观察等方法,会说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侧面积
  (1)推导公式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小组讨论:
  问题:①这个长方形和圆柱体有哪些关系?②你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2)利用公式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体会出圆柱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小组间互助,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圆柱侧面积公式,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探究新知 目标2:通过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老师在黑板上板演。(规范格式)
  S侧=Ch=3.14×0.5×1.8
  =2.826
  ≈2.83(㎡)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尝试练习,让学生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教师巡视)
  ①一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0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②一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③圆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直径的2倍,求它的侧面积
  2. 圆柱的表面积
  (1)推导公式
  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呢?
  根据学生汇报过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的和
  S表=S侧+2×S底
  (2)利用公式计算
  例4:一顶圆柱形,高750px,帽顶直径500px,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②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③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通过独立尝试、汇报交流,评析。( 评价目标二)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反思
  圆柱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结合我校开展的“提纲导学、自主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了积极的尝试,效果非常不错。
  首先,在新授课之前,我在去年去老师设计的道学提纲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
  1、找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尽可能取整数,最多保留一位小数)
  2、你能动手用彩色纸给这个圆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吗?动手试一试“穿衣”之前先思考:圆柱形物品有哪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
  3、把圆柱体的漂亮外衣脱下来,展开铺在桌面上观察:圆柱的外衣包含哪几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
  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纸吗?注意观察:计算每部分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就是圆柱的什么?
  5、将你的计算过程试着写在反面。
  把这个提纲发给学生,作为晚上的作业。因为学生有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提纲导学探究经历和体验,对这次的探究比较有兴趣,加之家长的大力支持,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很用心的进行了探究实践,不及给圆柱体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认真按提纲的要求进行了观察、思考。
  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操作中的乐事。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给圆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彩纸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长方形那个彩纸的长等于圆柱地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两个圆形就是圆柱的底面。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很自然很直观地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不足的是,课后练习时,学生计算时由于数字不好算,常有为难思想,计算失误较多。还有的学生,列式时容易丢三落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后会注意以下问题:
  1、提纲导学法是很不错的方法,以后会根据课题继续尝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作业学生比较喜欢,并且各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按提纲步骤探究,避免了上课探究时小组活动中部分孩子的“观众、听众”角色,每个人都要自己亲手去做,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家长参与了孩子的活动过程,关注了孩子的发展过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况;
  2、探究不能只重过程忽视结果
  在学生探究得到结果后,更要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注意不能让学生重过程轻结果,更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要列综合算式,以免把本来会做的题弄错,提高正确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2
  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和2℃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2、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2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2)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
  (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4、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
  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2)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
  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
  (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下册课件08-10
小学六年级下册课件03-09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件03-04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03-06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03-05
六年级下册匆匆课件03-3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03-24
六年级下册凡卡课件03-19
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件03-22
六年级下册《凡卡》课件03-13
}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1-07估算高为 30cm半径为6cm而壳的厚度为0.1cm的圆柱形壳体中材料的体积.用高数的微分写这个单纯算体积的话套用圆柱体积公式底面积乘以高,πr平方乘以0.06,再用大圆柱面积减去小圆柱面积即可已赞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直径30厘米面积是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