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高的楼房冬天影子多长影子转动的角度是什么意思?它和夏至日冬至日有什么关系?

首先,问题本身有一点小小的错误,冬至日是每年12月22日左右,并一定是12月22日。冬至日像清明节一样是一个“活节”,并没有固定于特定的某一日,有的年份冬至日是12月21日(如2016年)。那么为什么在12月22日前后设立一个冬至日呢?主要有以下四点缘由。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大国,为了指导农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的运行情况,制定出了一种补充历法,那就是“二十四节气”。冬至日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商代,发展于周朝,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正是因为冬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所以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重视也通过文化传承,流传至今。

特殊的天文现象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日中的“至”可以理解为“最”或“极”。冬至日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处于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影子的长度最长,得到的阳光照射也是最少的(比南半球约少50%)。而自这一天之后,一直到夏至日之间,我国的白昼会越来越长,黑夜则会慢慢变短。

正是由于每年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所以在天文历法先进的古代中国,古人们才把观察到出现这一现象的那天定位冬至日。

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在秦汉之前的商周时代,那时候的历法规定,每年的冬十一月为正月,而冬至日则成了人们庆祝岁首,过新年的时候。汉书里面写道: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消,故不贺。所以先秦时代的人们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在冬至日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秦汉之后,冬至日虽然不在作为过年日,但却成为了宫廷和民间祭天祀祖的日子,所以对冬至日的重视并没有减少。

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之日在中国古代,古人让渡田地、房产、物什等,都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商量约定好,并付一部分的钱财作为定金。而进行正式的交割,签订契约,补清尾款往往是在冬至日这一天。

为什么会在冬至日这一天进行呢?第一,经过秋收之后,冬至时气,家家五谷丰登,有足够的钱粮来进行买卖;第二,此时隆冬正盛,农事较少,进行买卖交易,时间上也是充足的;第三,冬至自古就有辞旧迎新之意,此时签订契约、交割物产,有良好开端之意,图个吉利。

正是因为冬至是契约的签订履行之日,所以这也使冬至日的地位更加稳定,以至于在以后的传承中不会消失。

(文/若木 图/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230516.html

}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以下是中国文库网-教育资源网分享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夏至、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夏至日是相对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而言的。其实对我们北半球来说,夏至那天更接近于地球的远日点,虽然地球距离太阳最远,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上,所以是炎热夏天的开始,所以说是夏至日。冬至那天,虽然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南回归线上,所以是寒冷冬天的开始,所以说是冬至日。

  而夏至与冬至在24节气中是两个标志点,夏至一般在6月21或22日,冬至是12月21或22日,两者相差半年,夏至在北半球是阳光日照最长的一天,冬至正相反,是阳光日照最短的一天。

  在北半球,一般夏至过后,天气会加速热起来,一般后10天开始进入伏天,冬至过后开始进入一年的最冷时候,冬至后开始数九,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都和夏至和冬至直接相关。

  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种,分时有许多规矩。加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

  也见于江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莱、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亲邻或待客,是冬至亚岁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

  是北方的冬至食俗。《燕京岁时记说;“(冬至)民间…唯食馄纯而已。”《帝京岁时广记》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

  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这就是太阳视运动。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3.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同一日期日出日落方位相近,如下表所示: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综合思维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

1.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以南时,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2.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以北时,该地正午太阳位于 正北 方向。

特殊地区太阳视运动轨迹

1.赤道上的太阳是运动图

2.极点上的太阳视运动图

3.刚好出现极昼的视运动图

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北半球)

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

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不同地区分布如下:

(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 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1. 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

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 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

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 据正午日影的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大体纬度位置

(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或北极点。

(3)一年中正午日影一段时间朝向正南方,一段时间朝向正北方,则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1. 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最长,正午时的日影最短。

2. 一年中,6月22日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全年最短。12月22日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短。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达全年最短。

1. 据一天中日影长短情况,推测观测点的地方时

如:日影达一天中最短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 据一年中正午日影长短情况,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季节等。

(1)6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该地在南半球,为冬季;达全年最短,该地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为夏季。

(2)12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该地在北半球,为冬季;达全年最短,该地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为夏季。

(3)非二至日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日影与物体重合),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

(4)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处于冬季,且该日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冬至节气。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不为零),则该地处于夏季,且该日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夏至节气。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一、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

(一)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

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

(二)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

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

(三)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

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

(四)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

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

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

二、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

(一)“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

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二)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

(三) 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

无日出日落,太阳都位于正北23°26′,日影都朝向正北

地理试题中的太阳视运动

1.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

2.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图1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直播画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直升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

(2)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应选择的日期是(  )

3.美国曼哈顿在每年特定时间,阳光会洒满所有西北—东南走向街道,呈现壮观的“曼哈顿悬日”美景。图1为5月28日其中一条街道——第42街日落时出现的景象,图2为曼哈顿呈棋盘式布局的街道。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在图示景观中,太阳位于当地的方位是(  )

(2)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的日期最可能是(  )

(3)5月28日,曼哈顿第42街与日出时太阳光线的交角约为(  )

4.(2018·天津文综)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根据地面建筑物方位关系判断“天塔”影子指向西北方向,故当地地方时未过12时(天津经度接近东经120°,可以采用北京时间);“天塔”影子较短,故接近正午时刻,B选项正确。北京时间5:00~7:00,“天塔”影子较长,而图中影子较短,A错误。北京时间12:00~14:00,“天塔”影子应指向东北方向,而图中影子指向西北方向,C错误。北京时间15:00~17:00,“天塔”影子较长,指向东北方向,而图中影子较短且指向西北方向,D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拍摄照片的时间在8:00~10:00,结合图中“天塔”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可推断出,在日期上应该是接近夏至日的影子状况,故C选项正确。

5.(2017·天津文综)我国A市某中学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解析:日落时杆影指向排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南面照射过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时杆影指向篮球场,说明太阳从西北面照射过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东南。因此从惊蛰到立夏这段时间,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东北方向的排球场逐渐移向东南方向的篮球场,故本题选A。

6.(2018·全国文综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解析:根据图示线路里程和平均限速推算可知,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整体向南行驶,全程约需5小时。7月太阳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北。因此,8:00出发,8:00~13: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右侧靠窗可避免长时间暴晒。B正确。6:00出发,6:00~11: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北和东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A错误。10:00出发,10:00~15: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东南和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左侧和右侧窗口,因此左侧靠窗也易暴晒。C错误。12:00出发,12:00~17:00期间太阳主要位于西南天空,阳光照射汽车右侧窗口,因此右侧靠窗易长时间暴晒。D错误。

7.[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答案:(1)D (2)B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由图中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可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视运动轨迹最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可推出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冬至,D项正确;中间太阳视运动轨迹显示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春分或秋分;最下面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夏至。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中国区域定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从三条太阳视运动轨迹看,正午时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显示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读出,该地春分和秋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0°,据此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该地纬度约为40°N,B项正确;省级行政区赣和苏的最北点纬度都远小于40°N,C、D项错误。

8.(2017·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B对:11月至次年4月,太阳大多数时间直射南半球,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会出现极夜现象,因此进行轮胎测试有些日子只能在夜间进行。A错:当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时,无日出、日落现象。C错:寒潮主要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蔓延,因此该地经常受北方寒潮侵袭。D错:3月21日前后到4月,该地昼长夜短,因此白昼时长大于12小时,极夜期间白昼时长为0,因此最大差值应大于12小时。]

9.[2015·福建卷,11]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A、C选项都不正确。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为当地6时左右;且该区域位于30°E附近,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左右,故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所以D选项正确。

(2016·天津)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10、11题。

10.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1.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解析 第10题,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为该日昼长由前一天的0小时到大于0小时,即76°22′E的地方时为12:00,则可推算出天津(约120°E)的地方时约为15:00,此时太阳应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D项正确。

第1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月22日前后为中山站极夜的中心日期,从材料中可知极夜的结束日期为7月17日,则可算出中山站极夜的后半段有25天,故整个极夜持续时间为50天左右,B项正确。

(2019·海口模拟)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完成12~14题。

12.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13.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

14.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第12题,根据材料“首次日出”,说明是太阳刚好升起,就得落下,应该为当地地方时的12:00,黄河站与北京时间的经度相差约为108°,时间差约为7小时12分,即北京时间约为19:12,D项正确。

第13题,在黄河站观看极夜后首次日出时,晨昏线应和78°55′N相切,切点过11°56′E,即11°56′E为12时,故该日黄河站夜长24小时,12时日出,12时日落,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地平面。

第14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都有时间上的对称性。因此黄河站极夜结束时3月9日距春分日3月21日的时间应和极夜开始时距秋分日9月23日的时间相等,前者为春分前12天,则后者为秋分后12天,B项正确。

(2015·北京)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第15题。

15.放假期间(  )

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黄山6时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由题意可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为2014年11月7日至1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归线移动,B项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故黄山6时后日出东南方向,C项错误;此时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且范围越来越大,D项错误;2014年11月7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A项正确。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17.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第16题】冬至日,茂名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此日室内能见到阳光,则全年都能晒到太阳。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楼间距为30米,可知二栋21米以上房屋都能见到阳光(如图);再结合楼层高度为3米,可判断小明家最好买二栋8楼及以上楼层。

【第17题】夏季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图示停车场位于楼房北侧,因该地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停车位应靠近楼房,而中部被晒时间最短,故丁车位最好。

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图1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图2为“巨石阵景观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若⑤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落,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

【第18题】本题考查日出方位。冬至日日出方位应位于东偏南方向。结合图中右下角指向标,东南方向为②箭头,故选B。

【第19题】太阳此时日落西北,直射点在北半球,20天后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且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故从6月22日往后推10天,为7月2日。

下面图2为位于合肥市(32°N,117°E)的要素大市场的照片,图1示意该大楼周边街道。该大楼在业内通常称为倒金字塔形状,从顶层到底层层叠有致,每层间面积均相应依次递减,外观呈现向内收缩30度左右的倾斜面。因为倾斜度的关系能完成适时阳光遮挡,从而自动为下一楼层形成一个人造阴影,避免强光直射办公室。据图文材料完成20~21题。

20.该大楼一年中正午全部处于阴影中的时间约(  )

A.3个月 B.4个月

上图中汽车正在靠要素大市场一侧行驶,影子在车的右后方,则该照片可能是在何地何时拍摄的(  )

A.扬子江路8:00 B.扬子江路18:30

C.徽州大道10:00 D.徽州大道14:00

【第20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大楼外观呈现向内收缩30度左右的倾斜面,故太阳高度大于或等于60°时,整栋大楼处于阴影中,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太阳直射点在2°N以北时,全部处于阴影中,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大约为五个半月。

【第21题】从合肥的纬度可知,物体的影子上午朝向西北,下午朝向东北。从图中可知,汽车右侧靠向大楼,如果是在扬子江路行驶,则应该是自西向东行驶,车影不可能出现在右后方,如果是在徽州大道行驶,则应该是自北向南行驶,车影在右后方,太阳应该在东南,应该是上午。

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22.图中道路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22.D 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应当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故北方地区应朝向正南方向,所以道路应为东南-西北走向,故选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米高的楼房冬天影子多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