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联考在即,能分享一下备考交大安泰mba招生简章的经验吗?

2022年研究生管理类联考已过去一月,准备2023年名校MBA提前面试的早鸟们也忙活了起来。知乎上“双非学渣90天考上985MBA”、“屌丝逆袭985名校MBA”的文章再次乱入。当初有意报考MBA时,被这些文章搞的困惑和浮躁。从择校定位到面试经验,众说纷纭,真经还是水文,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真假难辨。趁去年的MBA备考经历还有印象,沉下心以文字记录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为同仁解惑。

8年创业背景,小众行业,业绩平平。2021年5月下旬确定报考MBA,9月参加交大安泰非全MBA的第4批提前面试,拿到国家线预录取。到12月25日联考结束,一共备考7个月。

期间我面试了上财、安泰和复旦三个项目,只有复旦没拿到优秀。我一度无法理解甚至烦恼多日。我问自己,也问别人,这是为什么啊。也许这就是人生,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我喜欢的两个人,一个喜欢我,一个不喜欢我。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选择喜欢我们的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备考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曾经非常疑惑挠头的问题,现在已看得非常清晰。这篇文章我以“FAQ”的形式,对几个常见问题给出我的理解。如果能从某一个点帮到各位,这篇文章也就没有白写。

1、参加交大安泰MBA第一批提面拿C线概率更高吗?

官方说法,对于各批次间的优秀率遵循“尽量公平一致、适当先松后紧”的原则,所以尽早提交申请是没错的,但不一定赶在第一批。第一批虽然优秀名额稍多,但是高手往往也多。有去年没有拿到优秀,总结经验后迫不及待今年第一批就上的,也有实力强大的想在第一批拿了优秀,速战速决准备笔试的。

所以,我认为不要过于纠结批次,在完全准备好、状态佳的情况下,前1-4批面试赶上哪批,就哪批上。我是第4批面试,出成绩是9月10日,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准备笔试,时间刚好。如果等到第5批10月出成绩,还要填志愿,准备笔试,就很赶了。

2、复旦MBA和交大安泰MBA哪个好?

小时候我们总是纠结,上清华还是上北大?30岁,在纠结复旦MBA和交大安泰MBA哪个好?今天复旦MBA的FT排名大陆第一了,明天安泰MBA全球前50了,排名你追我赶,不分伯仲,可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名校之间真正拉开实质的差距需要10年20年的跨度,短期的排名只是招生宣传需要罢了。

退一步说,他们都是顶尖的MBA项目,就算分个伯仲,有资格纠结这个问题的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多虑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拿到两个项目的提面优秀,再来纠结这个问题不晚。

3、我应该面试几个MBA项目?

MBA项目的选择上,强烈建议:就高不就低,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自己多优秀。

参加的提面次数最多3次,拿到目标院校的提面优秀见好就收,千万不要恋战到处面试。提面优秀只是一只脚进入名校,笔试务必重视,不可马失前蹄。强烈建议面试顺序从易到难。比如同财-复旦-安泰,便于积累经验和信心。当然,有实力强的人喜欢从难到易,优点是最难的项目拿到了优秀,就可以停止面试,早点投入笔试。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顺序需要强大的心理建设。一旦首战失利,影响心态,很可能相对简单的项目也拿不住。犹记得一月前,2022年管理类联考管综卷,先做数学(今年较偏且难)的同学很多都被搞了心态,影响后续逻辑和写作答题。

4、5分钟PPT自我介绍怎么做?

如果是线下面试,对台风、演讲能力、时间把控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不过由于疫情,我参加的第4批面试改成线上,PPT通过分享屏幕展示,对着电脑念,其实降低了难度。

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在网上找的精美PPT模板,写好文案后往里填。我的建议是,不擅长做PPT的同学,最好不要自己做。读MBA的同学未来都是管理者,时间宝贵,不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尤其是不擅长的事情。推荐在某电商平台找人做一套原创的、不套模板的PPT,确保“差异化”。必须货比五家,每家都会免费做2页看风格,一定要多比较几家,不要不好意思,水平差距很大的。注意以图片、表格为主,尽量少放文字。

5、英语口语不好,应该怎么准备英语抽题?

我在宣讲会上咨询过安泰MBA招生老师,回答英语口语抽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完整的说出来,尽可能流畅。我个人认为,抽题环节主要考察的是思维,其次才是口语。发音不标准、语法有问题,都不需要纠结,短期也无法提升。实战中发言时间每题不低于30秒,回答完毕即可,不用刻意追求时长,30秒足够面试官判断你的思维和口语水平。注意,拿到题目是“立即作答”,所以提前15天一定要开口练,找到前两年的口语问题清单,每天练习两个问题,练习时每题答40秒以上,锻炼思路、积累素材。

下面我验证过的实战干货,答题思路覆盖几乎所有的抽题类型。我把英语抽题的问题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什么”的问题,例如“describe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描述事件、人、物,回答思路是:简单介绍+该对象对于我的意义;

第四类,“怎么办”的问题,如What if you’re impolitely treated? 答题思路:找核心矛盾点+两种方案分析利弊+个人选择的方案。

平时练习的时候,训练看到问题立即在脑中分类,瞬间产生答题思路。每个步骤说一两句话,一段30秒的答案就出来了,特别容易凑字数和时间。

6、背景材料中,制定未来5年规划,需要注意什么?

我认为是:确保人设的自洽、他洽和续洽。

背景材料中的“我”和面试中的“我”一致,是为自洽,只要不过度包装,都能满足;背景材料中的“我”和领导推荐信中的“我”一致,是为他洽,一般和领导打好招呼,也能满足;现阶段的“我”和未来5年规划中的“我”一致,是为续洽,即“我是什么人,未来就该做什么事”,这是最容易翻车的地方。

读MBA真实的诉求可以是“职业转换”、“创业准备”,等你读MBA了,怎么说怎么做是你的自由,但是从应试角度而言,请不要冒险。

举例,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是上班族,MBA的诉求应当围绕“升职加薪”,未来规划中尽量不要提到创业,即使你未来真的打算创业!否则不满足 “续洽”,因为上班族辞职创业失败者十之八九。如果没有真正的创业项目落地过,面试很有可能变成一场“创业项目评估会”,面试官会从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关键业务、成本结构、客户关系、收入来源等方方面面进行提问。一个只存在于“规划”中的创业项目很难经得起推敲,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

同样,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是创业者,未来规划尽量不要换赛道、追风口,否则不满足 “续洽”,会遭受“换了赛道,你还能行吗”的质疑。我有8年的创业经历,我的真实规划是寻求“行业外多元化”,但是为了满足“续洽”,我的规划改成了在现有业务规模基础上,寻求“行业内多元化”。即使如此谨慎,从战略到战术层面逻辑都捋的很顺,现场也被一度“质疑”的冒汗。我们很难用一个从0开始的项目,来说服面试官这个项目会成功。就好比我们现在一无所有,却要心爱的女孩相信以后一切都会有,放心嫁给自己一样!而一旦面试官认为可行性不高,自然会质疑申请人对自身能力和潜力的评估。毕竟面试官不是风投,而是评委,看重务实大于冒险。

我想有2种产生压力的情况。

一是,面试官问到我们从没有想过、准备过的问题,又需要现场作答,由此产生压力,认为被“压力面”。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准备全面,参加2-3次模拟面试,素材信手拈来,一般可自如作答。

二是,面试官故意问施压的问题,考察临场反应的能力。这种压力面我认为有2个动机。其一,面试官认为申请人从背景材料到面试话术,包装过于明显,因此用压力面迫使申请人在紧张状态下丢掉包装,本能地以潜意识第一答案作答,判断申请人的真实水平。其二,面试官认为申请人中规中矩,压力面问题如果答的好就能晋级,答不好就是良好。这种情况,压力面是双刃剑。平时自己准备一些刁钻的“压力面”问题,深挖逻辑,见过就不怕。

我参加了上财、安泰和复旦的提前面试,都遇到过第二种“压力面”。由于平时经历过“倾盆大雨”式的压力面训练,遇到面试官的压力面就像是毛毛雨。

8、怎么找到合适的MBA辅导老师?

对于个人实力≥目标院校难度的,去某大师APP把免费的提前面试课听完,就可以上场。

对于个人实力<目标院校难度的,建议找辅导老师。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咨询了大概10家辅导机构和个人,最后选定一家。下面是我艰难的选择过程。

公司附近就有一个校区,跟销售老师沟通2小时,最终放弃。这家的提面辅导分申请材料辅导、个面辅导、组面辅导三个部分,分别是不同的老师负责。我对此流程产生疑问。

首先,三个环节分开,不能保证背景材料与面试表达逻辑性的统一。如个面模拟中出现了问题,要回头改背景材料,却因为不同老师负责,推诿情况不可避免,沟通成本可想而知。

其次,个面和组面辅导的老师是兼职为主,而且不确保老师是MBA背景。申请人行业背景众多,使用不同行业背景的兼职老师无可厚非,我本身从事的行业也使用大量兼职。但是我认为对自负盈亏的校区而言,在筛选兼职过程中,兼职人员的“教学能力和责任心”权重,最终会给“兼职使用成本”让步,兼职辅导老师的水平自然无法保障。虽然销售老师一再强调自己是品牌连锁机构,但是连锁公司的品牌实力≠当地校区的实力≠给我辅导的老师的实力,混淆概念的营销我并不认可。

最后,他们的提面套餐设置五花百门,从几千到几万,从精英套餐到SVIP。个人认为价格带越细、服务内容越高度交叉,就是打算让消费者算不出最优解。而我不喜欢套路。

综上,我没有选这家机构。

不乏上岸名校MBA的学长学姐,专门指导考该校MBA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收费小几百块。由于他们自己考过我的目标院校,所以信任感爆棚有没有,似乎能掌握到内部消息呢。我也付费找几位咨询过,发现他们给予的建议局限于个人职位和行业,对于我的职能以及所在行业的理解深度较浅,参考价值有限,无非是面试流程上清楚一些。甚至有学长学姐直言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指导不了。

这种方式虽然收费便宜,但是收获也是寥寥。有意向选这种方式的同学,建议把某大师APP把免费的提前面试课听完,绝对是另外一个高度。

3)某两个知名MBA辅导APP

这两个APP上都有提面辅导套餐,定价不算高,而且口碑都挺好。分别咨询过助教老师后,全部放弃,毁在助教老师“套路销售”这一关。两家都给我辅导3所学校,华师、华理、同财,不给我辅导复旦和交大,因为判断我的背景够不上,让我一瞬间怀疑了自己。

后来看到“不过退费”的条款,我似乎发现了“田忌赛马”的销售套路。让复交实力的去报同财,让同财实力的去报华师华理,可不就100%“录取”么。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凉意,上文第3个问题中,我提到选择MBA项目“就高不就低,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自己多优秀。”有多少考生本可以考上更好的学校,却由于择校的信息差,“被考上”差一个档次的MBA项目,还对辅导机构感恩戴德。殊不知凭自己的实力,自己准备也能考上这个档次的项目!

当然,我认为这是销售老师的个人行为,又或者,只是销售老师经验不足,定位错误而已。虽然没有用他们的面试辅导,但是笔试备考我是他们的付费用户。建议同学们去咨询过,再自己决定要不要选。

多,实在是多!自己找MBA辅导机构才发现,MBA辅导是考研辅导的细分行业,而且越来越卷了。当然对我们考生来说是利好,可以慢慢选。我会研究MBA相关的问题下,各个辅导机构的回答,答案的质量就是我筛选的原则。

很多回答内容以复制粘贴“院校和MBA项目介绍”为主的,没有原创观点和内容,给人一种不用心的感觉。策略无非“广撒网多捞鱼”,考生只是待转化的流量,这样的机构我都没有咨询。

翻看名校MBA“备考经验”时,看了几段没找到干货,反倒是草草收尾,出现硬广告,发布文章的账号还是机构自己的,瞬间被营销文折煞了好感。也许这些机构确实有实力,可是没有价值内容输出,单方面索取用户的信任和钱包,没有真诚的利他思维的营销方式是否简单粗暴了一些?这样的机构我也没有咨询。

知乎上不乏清北复交人MBA毕业的老板创立的辅导机构,自带名校光环和吸引力。但是考虑到,不少机构由于踩中过去5年研究生双证改革带来的MBA考生增量红利,目前进入发展期,老板本人已不从事辅导全程,或者老板亲自辅导属于VIP套餐,费用高昂;这类机构我只咨询过一家就没有再找了,对我而言性价比不是最高。

纠结半月之余,我最终发现了 @华尔街之狼。选择他有三点理由。

其一,他的MBA话题下的回答原创为主,看得出来很用心。帮助别人解惑,同时收获潜在客户,符合我“先利他,再利己”的价值观。

其二,据我实地考察,公司处于初创期,老板是复旦MBA,本人负责招生、辅导全程,收费也有优势。这一点是我的菜,我吃的就是这家公司初创期的红利!在双证研究生和学历提升需求日益卷起来的辅导市场,在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的机构,乘势涨价是必然的市场行为,初创期的公司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并且,公司一旦过了初创期,进入发展期,团队会扩大,MBA老板会培养接班的老师从事一线辅导,自己专注品牌宣传,或者从事创利更高的事业,也是大概率事件!趁现在老板亲自辅导,我认可这样的性价比。

其三,同为创业者,在沟通中,我发现我被理解了。创业是条孤独的路,我获得的不只是提面的辅导。通过他们的事业和规划,我看到了未来MBA毕业后我想要的样子。

当然,好的老师还有很多,但每个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以上是我的选择过程,每个人看重的点不同,自然选择也是多样的。大家要明确一点,提面辅导老师最大的价值在于,以一个后MBA的视角,来梳理我们的背景、深挖我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规划中每一个行为背后的逻辑。通过老师的辅导,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但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

以上,洋洋洒洒五千余字,没什么文采,只希望这点备考经验能帮助到大家。能坚持看到这里的同仁,谢谢支持,祝贺你们能考上目标院校。与优秀者同行,在最高峰相遇。

}
  •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中国首批获准开办的EMBA教育项目。项目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以“贡献管理智慧,培养有德的领导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着力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 官方评估方面,2018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上海交大工商管理硕士(MBA和EMBA)获最高A+评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育项目系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认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提供学历和学位教育。自1994年开始办学,迄今共招收了上万名MBA学员。 近二十年来,项目在规范、质量、品牌、特色上下工夫,已具备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MBA金融班 非全日制MBA项目 培养目标 本项目致力于培养面对国际金融行业的全方位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投资、财务专业人才(证券投资领域专业人才和企业CFO等)。 项目特色 一、

  • 在教育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上海交大“商业与管理”学科成为上海地区唯一入选的经济管理类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海交大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均位列A+。在《金融时报》发布的亚太商学院排行榜中,交大安泰连续两年蝉联第一位宝座。在2008年和2011年交大安泰分别获得了AMBA、EQUIS和AACSB三项国际顶级权威管理教育体系认证,是中国内地首家同时获得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

  • 交大安泰MBA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品行正、视野宽、基础实、创新力强、人文底蕴深厚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近二十年来,项目在规范、质量、品牌、特色上下工夫,已具备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最新公布的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全球MBA排名中,交大安泰MBA项目位列37位,就业率连续七年问鼎100%,薪资增长率连续七年位列全球三甲。安泰MBA还分别在FT全球女性MBA排行榜和全球金融MBA排行榜位列第1位和第15位。 前期准备 请报考交大安泰的

  • 在《金融时报》发布的亚太商学院排行榜中,交大安泰连续两年名列第1位。在2008年和2011年交大安泰分别获得了AMBA、EQUIS和AACSB三项国际顶级权威管理教育体系认证,是中国内地首家同时获得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院。 以下是上岸师兄的经验分享: 面试当天请大家带好身份证和一只黑色圆珠笔即可,做好半天的准备。建议早到一点熟悉环境,具体入场流程有: 1.到达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按照面试指示牌前往面试楼层,一楼有志愿者引导服务

  • 往年组面案例真题分析: 组面案例-1:亚马逊和昙花一现的企业有什么区别? 案例解析-1、公司创始人优秀:贝索斯本来是风险投资家,知道企业运作和资本运作,能持续提升公司的水平,巴菲特就是担心贝索斯个人能力太强才不投资亚马逊;2、商业模式出色:亚马逊持续提供线上的图书和百货商品是传统零售的颠覆者;3、持续研发能力强:亚马逊坚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4、财务控制水平:虽然从财务报表上看亚马

  • 之所以需要提供推荐信,是因为招生院校希望从第三人的角度来了解和评估申请人的职业能力及个人特质,作为是否适合报读本校MBA的一个评价标准。 而推荐信作为辅助材料,其实可以客观反映申请者的日常工作状态、社交能力、人脉品质和社会影响力,辅助判断申请者的综合实力,会提高你的印象分。在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全国名校MBA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推荐信的作用也成为不容轻视的重要环节。 推荐人的选择要把握一个整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育项目系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认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提供学历和学位教育。自1994年开始办学,迄今共招收了上万名MBA学员。 学院开设的课程各有其特色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品行正、视野宽、基础实、创新力强、人文底蕴深厚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全日制国际MBA(IMBA)项目致力于培养既有全球化视野,又立足本国市场的国际化高端管理人才。全日制中国全球运营领袖(CLGO)项目致力于培养工程

  • 最新公布的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全球MBA排名中,交大安泰MBA项目位列第37位,就业率连续七年问鼎100%,薪资增长率连续七年位列全球三甲。安泰MBA还分别在FT全球女性MBA排行榜和全球金融MBA排行榜位列第1位和第15位。 以下均为2022级提面安排,作为参考: 面试报到地点: 1、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A300室 (1)考生入校须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纸质打印出的安泰MBA面试通知书(安泰MBA考生系统“申请进度”第2步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大安泰mba招生简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