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震最严重一次可能发生大地震吗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解读新疆阿克陶6.7级地震:不会导致大的人员伤亡

2016年11月25日22时24分,新疆阿克陶发生6.7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26日对此进行“会诊”并接受采访。

专家说,本次地震发震断层位于喀喇昆仑断裂与奥依塔克断裂附近,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破裂。根据震源破裂过程研究结果,以单侧破裂为主,从震中开始向东传播,余震活动也显示了近东西向的展布特征。

“总的来看,余震较为丰富但震级略低。”专家说。截至26日10时,共记录余震309次,其中4.0—4.9级地震3次,3.0—3.9级地震31次,最大余震为4.0级。

数据表明,该区域历史上强震活跃,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曾记录到1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7级以上地震4次。距离此次震中最近的7级地震为1974年乌恰7.3级地震,时间最近的为2016年6月26日吉尔吉斯斯坦6.7级地震。

专家认为,由于此次地震位于高海拔地区,人烟稀少,并且当地近些年来实施了富民安居工程,民众居所总体抗震性能较好,预判不会导致大的人员伤亡。

7级地震活动水平不突出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8.0级地震,11月22日日本福岛近海发生7.2级地震。外界还注意到,2016年仅在4月份全球就发生了5次7级以上地震。

专家指出,时间分布不均匀是全球地震活动的特征。截至11月26日,2016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其中8级地震1次,大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西段。

专家援引数据称,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2015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其中8级地震1次。“可见与全球数据对比来看,今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并不显著。与去年对比,今年的活动水平也不突出。”

中国小震活跃与全球大震活跃关联度不明显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地震带东端,大陆东侧及西南侧分别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始终十分强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呈现了地震活跃的特征,在南北地震带及新疆地区已发生一系列强烈地震。2015年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之后在喜马拉雅地震带西触角兴都库什和东触角缅甸弧地区发生一系列中深源地震,显示印度板块的北东向推挤作用在增强。而在中国大陆东部,6级地震已平静近19年。

记者了解到,专业人员有时会把全球视为一个大的地震活动系统,来寻求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某些时间段,中国的小震活跃与全球大震活跃呈现相关特征,但某些时间段也没有相关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关联度不明显。”专家说。

但从中国周边来看,位处于印度板块边界和太平洋板块西北边界的大震活动,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的影响相对要大一些。(完)

}

  记者26日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获悉,由于新疆阿克陶6.7级地震发生在高海拔地区,人烟稀少,且当地民众居所总体抗震性能较好,预判不会导致大的人员伤亡。

  经初步核实,目前有1人因房屋倒塌死亡。截至26日11时30分,此次地震造成木吉乡房屋倒塌100间,房屋裂缝124间,棚圈倒塌114座,牲畜死亡32只。

  截止26日上午10时,中国地震台网共记录余震309次,最大余震为4.0级。

  此次地震位于帕米尔构造的弧顶地区,正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东向碰撞的西触角地区。历史上该区域强震活跃,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曾记录到1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7级以上地震4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表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类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全社会紧急处置灾害的能力都在提升。因此,人们既没有必要过度紧张,又要提高防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减灾能力的努力制度化、经常化,就会在突发地震时有效减轻损失。

(作者:白国龙 胡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地震最严重一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