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人流会计入防贫预警监测方式分为信息吗

原标题:我市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防止返贫

6户农村突发重病人员获分类帮扶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陈烨)今年48岁的方国桥因病情加剧导致生活困难后,第一时间被大数据监测并预警,得到了及时救助。

10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乡村振兴局获悉,武汉在全省首创的“大数据实时防返贫”系统连接15家政府部门的大数据进行联合“监测”,今年已及时帮扶6户像方国桥这样的农村突发重病人员。

方国桥是蔡甸区侏儒山街道村民。今年7月,他因心血管疾病突然加重住院接受治疗。面对16万元医疗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方家陷入困境。这时,武汉市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监测到医保部门推送的信息,并触发预警。预警信息显示,比对市医疗保障局7月份农村居民医保结算数据,方国桥今年医疗总费用达25万余元,其中个人支付金额16万元;自付费用过高,超过今年全市“城乡居民医保普通参保人员(农户)医疗费用”预警标准。

市乡村振兴局迅速将预警信息下发至蔡甸区乡村振兴局。按照工作流程,村里的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核查。经核实,方国桥病情属实,一家三口年收入9万余元,不足以支撑医疗费用和家庭生活开销,可能存在返贫风险。方国桥被认定为突发严重困难户。市、区乡村振兴局和民政、医保等部门立即行动,为方国桥办理了后续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大额医疗支出,前期医疗费用依申请进行救助。方国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积极配合治疗,目前病情逐步稳定。

记者在武汉市综治中心了解到,武汉市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自今年4月25日上线运行以来,陆续与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水务、农业农村、卫健、应急管理、医保、信访、残联等15家政府部门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并与市、区、街、村四级网络互联,纳入市妇联、武汉城市留言板、市长专线等多家单位平台,常态化开展防返贫数据信息比对、实时监测、主动预警、指挥调度。

蔡甸区消泗乡七壕村脱贫户秦海兵说,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入户宣传讲解,很多脱贫户都知道了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家里万一遇到困难,只要用手机扫码就能上传数据自主申请,政府很快就会来调查并解决问题。

秦海兵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队帮助村里引进了产业。他现在已经成为七壕村蔬菜产业园固定合同工,包吃包住,年收入5万元。“致富的内生动力要靠自己。政府的新措施则让村民们感觉自己时刻被保护着,心里更踏实。”

市乡村振兴局考核督查处二级调研员夏国庆介绍,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与原先的入户摸排工作方式相结合,能更加精准及时地对有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监测和帮扶。而且,通过对大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及时预警、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政府部门能提高效率,并压实基层工作责任。

点开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监测平台模块信息,记者看到,通过大数据互联,系统能准确核查农户的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情况、民情反馈的主动求助信息。

市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今年4月运行以来,共触发预警4120条,新发现6户脱贫户有返贫风险,均已将其纳入监测对象并进行分类帮扶。

}

8月26日,全市农户信息采集和陕西省防返贫预警监测平台操作培训会在市委六楼会议室召开。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管领导、业务干部、各驻村第一书记等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分会场参加培训。

会上,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安排部署了全市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解读了陕西省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农户信息采集表和指标解释;电信局技术员解读了农户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填报规则和审核规则,分类介绍了一般农户、脱贫户、检测对象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及日常排查采集指标体系,并演示了平台PC端数据采集和手机APP采集。

会议要求,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扛起责任,把握好时间结点,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村级培训工作,基础信息要采实、采细、采准,发现问题立即更正,认真细致做好录入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记者|王 平 左敏捷(实习)

}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监测方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对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进行防止返贫监测

B、监测范围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2倍的家庭

C、监测范围包括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

D、由县级扶贫部门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止返贫八类人员指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