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张图从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出发挑出一张最好的,谢谢

有兴趣的关注我哦!谢谢。

博客上看到的,我觉得挺有用的,就转发给大家吧,毕竟博客一般没遇到问题大家也不会去看。

快速排序是由东尼·霍尔所发展的一种排序算法。在平均状况下,排序 n 个项目要Ο(n log n)次比较。在最坏状况下则需要Ο(n2)次比较,但这种状况并不常见。事实上,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其他Ο(n log n) 算法更快,因为它的内部循环(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构上很有效率地被实现出来。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2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3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递归的最底部情形,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虽然一直递归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退出,因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中,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节点。

堆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Ο(nlogn) 。

把堆首(最大值)和堆尾互换

3. 把堆的尺寸缩小1,并调用shift_down(0),目的是把新的数组顶端数据调整到相应位置

4. 重复步骤2,直到堆的尺寸为1

归并排序(Merge sort,台湾译作:合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

1. 申请空间,使其大小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之和,该空间用来存放合并后的序列

2. 设定两个指针,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3. 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入到合并空间,并移动指针到下一位置

4. 重复步骤3直到某一指针达到序列尾

5. 将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合并序列尾

二分查找算法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某一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搜素过程从数组的中间元素开始,如果中间元素正好是要查找的元素,则搜素过程结束;如果某一特定元素大于或者小于中间元素,则在数组大于或小于中间元素的那一半中查找,而且跟开始一样从中间元素开始比较。如果在某一步骤数组为空,则代表找不到。这种搜索算法每一次比较都使搜索范围缩小一半。折半搜索每次把搜索区域减少一半,时间复杂度为Ο(logn)

BFPRT算法解决的问题十分经典,即从某n个元素的序列中选出第k大(第k小)的元素,通过巧妙的分析,BFPRT可以保证在最坏情况下仍为线性时间复杂度。该算法的思想与快速排序思想相似,当然,为使得算法在最坏情况下,依然能达到o(n)的时间复杂度,五位算法作者做了精妙的处理。

1. 将n个元素每5个一组,分成n/5(上界)组。

2. 取出每一组的中位数,任意排序方法,比如插入排序。

3. 递归的调用selection算法查找上一步中所有中位数的中位数,设为x,偶数个中位数的情况下设定为选取中间小的一个。

4. 用x来分割数组,设小于等于x的个数为k,大于x的个数即为n-k。

5. 若i==k,返回x;若ik,在大于x的元素中递归查找第i-k小的元素。

终止条件:n=1时,返回的即是i小元素。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epth-First-Search),是搜索算法的一种。它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DFS属于盲目搜索。

深度优先搜索是图论中的经典算法,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可以产生目标图的相应拓扑排序表,利用拓扑排序表可以方便的解决很多相关的图论问题,如最大路径问题等等。一般用堆数据结构来辅助实现DFS算法。

深度优先遍历图算法步骤:

2. 依次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至图中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

3. 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从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出发,重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到图中所有顶点均被访问过为止。

上述描述可能比较抽象,举个实例:

DFS 在访问图中某一起始顶点 v 后,由 v 出发,访问它的任一邻接顶点 w1;再从 w1 出发,访问与 w1邻 接但还没有访问过的顶点 w2;然后再从 w2 出发,进行类似的访问,…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到达所有的邻接顶点都被访问过的顶点 u 为止。

接着,退回一步,退到前一次刚访问过的顶点,看是否还有其它没有被访问的邻接顶点。如果有,则访问此顶点,之后再从此顶点出发,进行与前述类似的访问;如果没有,就再退回一步进行搜索。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连通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First-Search),是一种图形搜索算法。简单的说,BFS是从根节点开始,沿着树(图)的宽度遍历树(图)的节点。如果所有节点均被访问,则算法终止。BFS同样属于盲目搜索。一般用队列数据结构来辅助实现BFS算法。

1. 首先将根节点放入队列中。

2. 从队列中取出第一个节点,并检验它是否为目标。

如果找到目标,则结束搜寻并回传结果。

否则将它所有尚未检验过的直接子节点加入队列中。

3. 若队列为空,表示整张图都检查过了——亦即图中没有欲搜寻的目标。结束搜寻并回传“找不到目标”。

戴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赫尔·戴克斯特拉提出。迪科斯彻算法使用了广度优先搜索解决非负权有向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算法最终得到一个最短路径树。该算法常用于路由算法或者作为其他图算法的一个子模块。

该算法的输入包含了一个有权重的有向图 G,以及G中的一个来源顶点 S。我们以 V 表示 G 中所有顶点的集合。每一个图中的边,都是两个顶点所形成的有序元素对。(u, v) 表示从顶点 u 到 v 有路径相连。我们以 E 表示G中所有边的集合,而边的权重则由权重函数 w: E → [0, ∞] 定义。因此,w(u, v) 就是从顶点 u 到顶点 v 的非负权重(weight)。边的权重可以想像成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任两点间路径的权重,就是该路径上所有边的权重总和。已知有 V 中有顶点 s 及 t,Dijkstra 算法可以找到 s 到 t的最低权重路径(例如,最短路径)。这个算法也可以在一个图中,找到从一个顶点 s 到任何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对于不含负权的有向图,Dijkstra算法是目前已知的最快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1. 初始时令 S={V0},T={其余顶点},T中顶点对应的距离值

若存在,d(V0,Vi)为弧上的权值

2. 从T中选取一个其距离值为最小的顶点W且不在S中,加入S

3. 对其余T中顶点的距离值进行修改:若加进W作中间顶点,从V0到Vi的距离值缩短,则修改此距离值

重复上述步骤2、3,直到S中包含所有顶点,即W=Vi为止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是一种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的,通过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动态规划常常适用于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动态规划方法所耗时间往往远少于朴素解法。

动态规划背后的基本思想非常简单。大致上,若要解一个给定问题,我们需要解其不同部分(即子问题),再合并子问题的解以得出原问题的解。 通常许多子问题非常相似,为此动态规划法试图仅仅解决每个子问题一次,从而减少计算量: 一旦某个给定子问题的解已经算出,则将其记忆化存储,以便下次需要同一个子问题解之时直接查表。 这种做法在重复子问题的数目关于输入的规模呈指数增长时特别有用。

关于动态规划最经典的问题当属背包问题。

1. 最优子结构性质。如果问题的最优解所包含的子问题的解也是最优的,我们就称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即满足最优化原理)。最优子结构性质为动态规划算法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子问题重叠性质。子问题重叠性质是指在用递归算法自顶向下对问题进行求解时,每次产生的子问题并不总是新问题,有些子问题会被重复计算多次。动态规划算法正是利用了这种子问题的重叠性质,对每一个子问题只计算一次,然后将其计算结果保存在一个表格中,当再次需要计算已经计算过的子问题时,只是在表格中简单地查看一下结果,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简单概率分类算法。贝叶斯分类的基础是概率推理,就是在各种条件的存在不确定,仅知其出现概率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推理和决策任务。概率推理是与确定性推理相对应的。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基于独立假设的,即假设样本每个特征与其他特征都不相关。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依靠精确的自然概率模型,在有监督学习的样本集中能获取得非常好的分类效果。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朴素贝叶斯模型参数估计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换言之朴素贝叶斯模型能工作并没有用到贝叶斯概率或者任何贝叶斯模型。

尽管是带着这些朴素思想和过于简单化的假设,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很多复杂的现实情形中仍能够取得相当好的效果。

}

第三章 保持舒适距离感的心得

时常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与他人相处,是实现舒适人际关系的秘诀。

在前文中,我对如何将建造“禅庭”的方法活用于人际关系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说明。“禅庭”中通常都有一个被称为总体设计的远景规划(基本构想),也就是说,首先要确定一个俯瞰视角的整体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说,前文中介绍的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人际交往”中的远景规划。而我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从大局深入细节的处理。

从本章开始,我将以此为基础,为大家具体地讲解如何建立令人感到舒适的人际关系。

我再强调一遍,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感是让人能否感到舒适的决定因素。如果距离过近,会让人感到压抑或喘不过气;反之,如果距离过远,又会让人感到寂寞或者内心无法得到满足。

时常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与他人相处,可以说是实现舒适人际关系的秘诀。但问题在于,即使面对同一个人,如果时间、场所和情况发生改变,那么适当的距离也会随之变化。也就是说,距离感中也存在着TPO(time、place、occasion)。

例如,与学生时代的朋友私下见面时,亲密的距离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舒适的。但如果与这个朋友有工作上的往来,需要拜访他的公司或者进行业务交流时,两人之间的舒适距离就发生改变了。应该选择与对方头衔或职位相符的距离。

“课长,不知您本周内能否给我回复?”

即使对方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朋友,在工作的场合也应该这样询问。

“你啊,记得周末前给我回个信!”

这显然就是没有分清场合。退一万步讲,如果会谈只有你们两个人的话,也许还可以这样说;但如果还有对方公司的其他员工在场的情况下,这么说是绝对不行的。

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也是如此。即使是像家人般熟络的上司,在工作场合也需要尽下属的“本分”去对待。

当然,这些职场的常识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到距离感是“具有弹性”的。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说到亲密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或许就是恋人关系了。但是,这种关系也是有弹性的。

例如,男方被繁忙的工作折腾得身心俱疲的时候,又要出门和女朋友约会。他或许会给人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感觉,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时,如果女方还采用像平时那样的态度(距离感)和男方交流会怎样呢?比如撒娇地说:“好不容易出来约个会,你这是怎么了?再开心点嘛,开心点……”

我想这样是绝对不会令他感到舒服的。此时女方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稍微拉开一些距离。不需要聊得很起劲,也不要多问,只是简单吃顿饭就早些结束约会。这才是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距离感。

夫妻之间、家人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心灵的状态总是在发生改变。应该时刻感知对方的心灵状态,该接近的时候接近,该保持距离的时候保持距离。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积累经验。即使出现“太近了”“太远了”这样的失败也没关系。只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才能够真正掌握有弹性的距离感。

磨炼日本自古以来的“以心传心”精神

在感知对方的心灵状态这一点上,日本人非常具有优势。要想把握距离,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内心活动,日本人基本上都具备这项“技能”。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禅语叫作“以心传心”。它的意思是,不通过言语,而是通过心灵来交流内心的想法。

即便对方什么都没说,也能够明白他现在的心情,知道他在想什么。日本人天生就拥有“以心传心”的能力。

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所有的日本人都拥有同样的文化和传统,基本的价值观也相差不大,所以才拥有着相似的感性吧。“文化和传统”是培养“价值观与感性”的土壤。

而像美国那样的多民族、多人种国家,国民的价值观和感性则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向其他人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就必须全都一五一十地详细说出来才能够传达清楚,完全无法实现“以心传心”。

既然日本人在这方面拥有天生的优势,那就让我们充分运用“以心传心”来揣摩他人的内心吧。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表情、举止、下意识的举动、说话节奏、语气……只要仔细观察这些要素,就能够看透对方的内心。

同样都是笑,但真诚的微笑与想要掩饰的尬笑截然不同。后者或许表现了对方心中的隔阂、烦恼和不安,也可能代表当时心情不太愉悦或者是一种不自在的信号。

无论是哪种,如果看到对方露出这样的笑容,与其保持距离才是上策。因为这意味着对方还没有完全接受你,此时贸然接近容易使两人关系变得复杂化。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一定会有情感的流露。比如烦躁时就会手忙脚乱,生气时举止会变得鲁莽。通过对方的言行看出对方感情的波动,将成为调整距离的重要参考。

如果对方表情平静温和,语言也充满亲近感,那么这时候就是走近他内心的最好时机。

要想加深人际关系,一定要有某件事情作为契机。如果没能把握住这个契机,本应建立起良好关系的人,也可能会一直疏远,而这个人本来能成为你的人生导师,或是能成为你最好的知己、朋友。

如果没能把握住与这样的人深化关系的契机,你不会感到可惜吗?要想不错过这些绝佳的机会,就必须充分地察言观色,发挥“以心传心”的能力。

个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不尝试去改变对方”。如果不能坚持这个立场的话,人际关系便难以正常发展。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理我明白,我也没想要去改变对方啊。”

但实际上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无意识地试图改变对方。比如公司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我们的课长就不能多给部下留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吗?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唠叨,让我们很难办呀。”

“就是啊,我觉得信任部下也是上司的职责之一呢……”

如果上司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亲自监督,部下就难免会感到困扰吧。所以像这样的对话在职场中应该很常见。

请大家思考一下,“就不能多给部下留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吗”,不就是想要将上司变成“给予部下发挥空间的人”吗?至少也是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吧。

然而,无论自己如何希望,他人都是不会改变的。正是因为想要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人际关系才会变得失常。

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很有可能出现下属不信任上司、不听指示、开始偷懒之类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下属与上司的关系恶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希望上司改变的想法”,说白了不就是“想要改变他人”吗?

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有无法实现的事情。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吧。

比如自己非常喜欢另一个人。

那么在这个时候,无论自己有多喜欢对方、多想让对方也喜欢自己,如果对方没有那个心意的话,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即便爱情是最为强烈的情感,也无法以此来改变他人。

一厢情愿的感情得不到回报,结果反而开始怨恨对方。稍有差错的话,就会做出骚扰、跟踪之类大错特错的事情。所有这些的根本都在于“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

禅宗认为,想要强行改变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是导致“痛苦”的根源。而改变对方,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事。

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事要“放手”,这就是禅的思想,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既然无法改变,就不要去改变。放手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想要改变却无法改变对方,因此而着急生气,这也会使自己产生压力。但如果采取放手的态度,自然就不会感到心烦意乱了。

而且这样也能使自己采取与之前不同的距离感与对方相处。也就是说,保持充分的距离和清晰明确的关系。在前文下属与上司关系的例子之中,即使上司总是喜欢对你耳提面命,你也完全可以将其言语当作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坚持不去改变他人的立场。这样,所有的人际关系才能变得简单、顺畅。

“好人症候群”是人际交往中令人疲惫的元凶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情有可原的。能够做到完全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又能贯彻这种心态的人应该不多吧。

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说可能是想得到他人更好的评价,或是让他人认可自己是一个好人。工作中的话,可能是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能力,从而把自己当作一个优秀的人。

当然,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问题。没有人愿意被贴上“难以接近”“一无是处”之类的标签。

但不管是想要得到他人更好的评价也好,或是想让他人认可自己是一个好人也罢,这种想法一旦成为一个目标,就会变得非常棘手。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达成这个目标。更有甚者,连心灵也会受到污染。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接近他人心中的好人形象,通过压抑、扼杀真正的自己来拉近双方的距离。

例如对方喜欢心思缜密的人,那么方法就是投其所好,让自己成为心思缜密的人。

如果你举止粗鲁的话,对方就不会认为你是一个好人,可能会认为你是“不想要交往的人”“要尽可能避开的人”吧。当然,不同的人心中对好人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也就是说,要想让所有人都认可你,那就必须迎合所有人对好人的要求。

为了迎合他人,有时候你需要假装心思缜密,有时候则要装作豪放磊落,有时候要让人感受到热情,有时候又要强调自己有冷酷的一面。这些事情现实中能做到吗?

或许有的人真能够做到,但这样一定会非常累。迎合他人去伪装自己是十分辛苦的。并且,即使成功让对方认可自己是个好人,并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方认可的也是伪装后的自己,而非真正的自己。

这算是正常的人际关系吗?若是一直维持这样的关系,很可能使人迷失真正的自我。既辛苦又会迷失自我,成为好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吧。

是不是到了该推倒自己好人人设的时候了?我们没必要事事都去迎合周围的人,勉强自己去做一个大家认为的好人。这种行为是不自然的。俗话说“毁誉褒贬各占一半”,既然有认为你好的人,那么就会有同样数量的人持反对态度,这不值得惊讶。如果能这样想的话,心里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吧。

关键在于不能迷失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如果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要素,那么人际关系一定是不自然的、扭曲的。

有一本畅销书叫作《被他人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正如其书名所说,与其穷尽手段讨人喜欢,更应该具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不掩饰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怀着感恩的心缩短与他人的距离

当今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人际关系渐渐僵化,与他人的关系也变得生硬起来。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现代人正在失去感恩的心,一定是原因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在交流中不再使用“托您的福”之类的感谢词。比如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时候,如果其他人夸奖说“做得不错”,大多数人都会回答“非常感谢,托您的福”。

这个词本身是会话中的“常用语”,但我们在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内心是怎么想的呢?感恩的心情是确实存在的吗?我真正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托您的福”这句话,原本是对那些为自己做了些什么的人表示感谢的话语。

在餐厅用餐时,面对眼前被端上来的美食,你会有“多亏了别人”我才能吃到如此美食的想法吗?因为自己已经按定价付了餐费,所以不会有这种想法吧。

但在禅宗却有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禅宗认为,即便在一粒米中也包含着100个人的辛勤奉献。有米,就有生产米的农民。育苗、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这一连串的生产作业势必牵扯到很多人。

除此之外,一定还会有供应肥料的公司、制造农业器械的公司。在大米上市之前,就有许多我们素未谋面的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等大米上市后,也需要有许多与物流相关的人员付出辛苦。进入餐厅后,多亏了厨师与服务人员,米饭才能摆到客人面前。只因自己付了饭钱,就认为没有受到他人的照顾,不需要感激他人,这是极大的误解。

感受他人为自己带来的、给予自己的一切,并对此心怀感激,这就是感恩的心。拥有感恩之心,才会对端上饭菜的人说一句“谢谢”,也不会忘记在吃饭前说一句“我开动了”。在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会对餐厅的服务人员说“谢谢”,有多少人会在饭前双手合十说“我开动了”呢?

如果每桌都能听到客人说“谢谢您”“我开动了”,那么这家餐厅的氛围一定会变得非常温暖,任谁都会心情愉悦吧。

从广义上来讲,身处同一个空间的人们之间也有“人际关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让这种人际关系变得更为舒适并富有情趣。

感恩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好。自己全力以赴的工作取得了成功,这时,人们往往认为“这是靠我自己的实力,我自己独自取得的成果”。但真是如此吗?

即使与客户直接谈判并取得成功的是自己,难道没有为谈判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人吗?没有与对方取得联络并约定时间的人吗?

在公司与对方负责人谈判时,微笑着为你们送来茶水的人;当你为了准备谈判材料而加班时,对你说“真努力啊!”的人;还有,你可以不顾家庭,一心扑在工作上,又是多亏了谁呢……

世上没有自始至终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一定有人在背后帮助你。能够察觉并感受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你就能自然而然心怀感激地与对方相处。

“谢谢你帮我收集资料,多亏你我才能把这些总结出来。能有你这样可以信赖的后辈真好!”“你总是能在合适的时候送来茶水,真是太感谢了。可靠的支持真是帮了我大忙!”“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后你也不抱怨,给我营造出能够集中精力工作的环境,非常谢谢你!”

并且能够自然地说出感谢的话语。我认为传达感激之情,是缩短彼此距离的最好方式。每个人都喜欢听到感谢之词,听到后任谁都会露出笑容的。

这与忘记感恩,不管什么事都一个人沾沾自喜地认为“全都是我的功劳”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也会使人际关系变得完全不同。

感恩之心,是使人际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原动力。

不忘“安闲无事”和“一期一会”的精神

步入社会几年并习惯了工作以后,可能会感到一些不满足,或者说是心里有一些空虚。

“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持续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子,似乎就要忘了自己究竟为什么而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了。”

这就是千篇一律的生活所导致的“症状”。平淡无奇,缺少刺激,感到无聊,找不到生命的真实感。

但平淡就真的那么无聊吗?只有刺激才能使人找到生命的真实感吗?不妨想象一下每天都充满刺激的生活吧。

刺激会放大喜怒哀乐的情绪。如果这种刺激长期持续,就会使人失去内心的平静、陷入视线狭隘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是你期待的生活吗?不是这样吧。

人在心态安稳、平和的状态下是最为幸福的。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感。禅语有云“安闲无事”,指对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抱有感激的心情。“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答案是没有令人担心的事情,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能够安静、随心所欲地过日子。人们总是喜欢追求刺激,却忘记了对平淡之事抱有感激之情。我们不妨再来品味一下对平淡之事的感激之情吧。

人际关系之中也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恋人、夫妻关系。

“最近与他之间总感觉失去了新鲜感,见面时也完全没有期待的感觉……”

恋人随着交往时间变长,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但最初相遇时的那种怦然心动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即便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失去新鲜感也是变化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就没有感情存在了。

不仅如此,这反而代表彼此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平稳深厚,更加相互依赖。两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样才得以发展。即便距离相同,但密度却会愈发厚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距离上的远近,也存在着密度上的差异。

事实上,数十年如一日相依相伴的老年夫妇,即使什么也不说,只是并排坐在一起,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们需要注意到“千篇一律”背后隐藏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对千篇一律的生活(平和、安稳)怀有感激之情。

禅宗认为,人际关系不可能变得千篇一律,也有“一期一会”这样的禅语。这个词汇原本来源于茶道,意思是说,此时此刻与这个人相会的时间,一生仅此一次,不会重来第二次。因此,需要用自己最大的诚意和真心与对方交往。

无论何时、无论对谁,只要能保持“一期一会”的心情,就一定不会变得“千篇一律”。无论何时见面,都将之当作最重要的时刻来看待,对对方的看法和态度也就不会随便敷衍,而是用尽全力。这样自然不会感到千篇一律了。当然,也难免会有做不到的时候。即使这样,也请记住,时刻保持一颗“一期一会”的心,如此方能使人生的密度发生改变。

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对方十分重要。随着理解程度的加深,亲密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在职场之中,只要搞清楚对方的能力和工作方式,交流起来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即便是不喜欢其为人或者难以接受的上司,也至少能够保证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彼此站在身为上司以及部下的立场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应该不是件困难的事。

另一方面,在私人的交往中,也应该努力理解对方。但是,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也必须记住,在尝试理解对方的时候应该把握一个限度。

然而,现实中忽视这一点的人不在少数。比如,热恋中的男女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

“他理解我的全部,我也完全理解他。”

本人可能确实是这样想的。但出生地域、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交往朋友都不同的两个人,是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的。

也就是说,认为自己完全能够理解对方,仅仅是错觉罢了。而且,在恋爱中想要迎合对方的意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热恋中的情侣总是会一边推测对方想要保持的距离,一边按照这个距离摆正自己的位置。

即使自己特别喜欢吃日式料理,如果对方喜欢的是意大利菜,一起吃饭的时候也会更多地选择意大利餐厅,这样对方就会对自己的“理解”产生深信不疑的错觉。

“他也喜欢吃意大利菜啊。口味一致真是太好了!”

约会时对方总是愿意出门逛街,并不代表他就是个“行动派”。说不定他只是为了迎合你的习惯才出门,其实平时他更愿意窝在家里,悠闲度过工作之外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将对方“理解”成行动派便是一厢情愿了。

这样的情侣结婚后生活在一起的话,“理解”往往就会变成怨恨。因为在婚后生活之中,迎合对方的意识会逐渐消失,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会比恋爱期间淡薄很多。双方都会发现对方明显变得与自己当初“理解”的那个人不同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婚姻中一方说“没想到他是这种人”。但错也不在对方一个人身上。自己也应该认识到,其实是自己当初一厢情愿地误以为自己理解了对方。

再重复一次:我们需要牢记能够理解他人的范围是有限的,理解很容易产生误判。只要牢记这一点,即使后来发现对方与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也能够坦然地接受吧。

“虽然与我理解的他不同,但也是理所当然的。今后也要接受他新的一面,继续交往下去。”

同样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要像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对对方的准确理解。这不仅限于恋爱关系,也是在所有的私人交往中都适用的有效办法。

关于常识、世间、社会的距离感

要想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宪法和法律必不可少。要想让社会和谐,就需要有“常识”存在。当然,想要人际关系能够顺利进行,也要依靠常识。正因为有了常识作为准则,我们才不会一味地去伤害或贬低他人。

但过于拘泥常识,则会使自己受到束缚。比如上了年纪后仍然追求时尚。追求时尚本是一种自由,但若是上了年纪的人在衣着上选择了年轻人风格的颜色、素材或者设计的话,周围就会不断出现这类声音:

“都一把年纪了,穿这种衣服是不是太花哨了?衣着再符合常识一点会比较好吧……”

应该做与年龄相符的事,这一常识就对追求时尚产生了束缚。

追求美也是享受人生的要素之一。我认为在这件事上,就需要与常识拉开距离,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对常识应该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

说到人际交往,交往的对象往往会被限定在“年龄相仿”的范围里。在工作场合,我们可能会与年龄相差十岁、二十岁的人有联系,但在私人生活中这种机会就非常少了。

究其原因,或许就是潜藏在背后的常识在发挥作用。比如,因为有代沟而难以沟通,与年龄相差太大的人交流旁人会觉得奇怪,交往起来很麻烦……

对于这个常识,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客观看待。

年龄相仿的人,成长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在感性方面也有很多相似的部分,确实更容易互相理解。但只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交往,会让人感觉很难得到成长。

自己出生前日本这个国家的样子、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时的流行趋势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年轻人听年长者讲述这些内容,既是在重温历史,也是在接受未曾接受过的刺激、开阔自身的眼界。而且,年长者看待和观察事物的方法都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培养出来的。通过向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

反之也一样。通过与年轻人的交流,年长者能够了解崭新的想法,感受时代的脉搏,获得方便的服务,并掌握最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就如清风拂过心房,一定会为本已经有厚重积淀的人生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总说“代沟”,但人与人的交往中其实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鸿沟与隔阂都是人心自己臆造出来的。因此,它也能靠自己的内心轻易地将其清除。

至少交往一个跨越年龄的朋友。无论对方在哪个年纪,都能让自己“此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章 与难以应付的人融洽相处的方法

对他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全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进行的判断。重新审视自己衡量标准的『主观任意性』,可以使人际关系获得更大的空间,明显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

“难以应付”与“讨厌”印象的本质

在人际关系中令你感到烦恼、迷茫、焦虑、愤怒的一般都是自己难以应付的人或是不太喜欢的人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

遇到这样的人,任何人都希望能够与其拉开一定的距离,不与其接触。但是在工作场合或是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参加活动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回避。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会给自己留下“难以应付”或“不喜欢”的印象吧。

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原因在于对方的言谈举止。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刺痛了你敏感的神经,无意识用到的一个词让你感到不舒服,抑或是因对方不拘小节的举止使你感到厌烦、太过强势的态度令你感觉不适……

类似这些无意识的言行,都可能使你对他人产生不好的印象。这里我希望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带有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别人的发言伤害到了自己,别人说话不分轻重、行动散漫、固执倔强等等,全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进行的判断。

而价值观和衡量标准因人而异,相同的措辞、说话的方式、举止和态度,有人感觉不舒服,有人则毫不在意。那么,我们自己的衡量标准就完全正确吗?

衡量标准中大多存在着主观任意性。例如,假如工作伙伴对你说:“你周末能好好休息真好啊。我们公司总是周末加班,真羡慕你。”即使对方其实并无恶意,有人也会觉得刺耳,认为对方这样说“真是失礼!不就想说我闲得慌吗!干什么要这么讽刺我?”从而感到十分恼火。

但也有人接收到对方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回答“那可真是辛苦呢,千万注意身体呀”。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前者却产生出“什么嘛,真不爽”的感觉,容易把对方看成是难以相处的人。

同样的行为举止,有人认为是行为散漫,有人认为是磊落大方,这里面就是主观任意性在发挥作用。

当然,有衡量标准并非坏事。它会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则。但在衡量他人时,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会更好。

“那种说话方式(举止)真是令人不喜欢啊。不过或许是我自己想多了。说不定是我过度解读了呢……”

像这样重新审视自己衡量标准的“主观任意性”,可以使人际关系获得更大的空间,明显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的人刀子嘴豆腐心,有的人表面懒散实际上很可靠,有的人举止粗鲁但非常热情,有的人天真无邪冒冒失失……正是这些富有多面个性的人组成了我们的世界。世界上不存在单一性格的人。因此,如果一味地用自己的衡量标准去看待别人,就会错过他“优秀的一面”。

对话的基本是“倾听”,倾听能够提升信任感

人们经常说,对话就像抛接球。自己说出的话被对方接住,自己也要接住对方回应的话。这种连续的抛接使交流得以延续。

但是,如今这一交流的本质却有被撼动之势。人们只重视传达自己的主张,却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一味地自说自话,根本不管对方是否能够接住自己扔出去的“球”,而且完全不准备接对方扔过来的“球”。

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这一状况。现在很多人在说完自己想说的话以后就盯着手机屏幕玩,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是一听而过。

这样怎么能加深彼此的交流呢?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淡薄、脆弱。在讨论喜欢或讨厌、好相处或不好相处以前,有必要再重新审视一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状态。

认真倾听对方,是深化交流的必要条件。

对方想传达什么、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要想准确把握上述内容,除了倾听以外别无他法。

而且,如果没有把握这些内容,就无法用恰当、准确的语言来回应对方。答非所问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交流缺乏最关键的心灵交流。

除此之外,倾听还有很多优点。倾听能够提升信任感。最恰当的例子当属销售人员的营销术。人们可能认为业绩好的销售人员都是那些巧舌如簧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口若悬河地讲解商品的优点虽然是最常见的营销手段,但这种方式绝不会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

客户听完之后,会产生“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毫无缺点的商品嘛,真是夸大其词”“这可得注意,不能轻信,被骗了可就亏大了”之类的想法。

也就是说,滔滔不绝地宣传产品反而会导致客户想要拉开足够的安全距离,而说话少但愿意认真倾听的人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

“这个人正努力地了解我真正想要什么,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客户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敞开心扉,愿意拉近两人的距离。有了信任感,人们当然愿意去购买他推荐的商品,还可能会介绍自己的朋友、熟人购买。这么一来,销售业绩必然会得到提高。

倾听与信任感紧密相连。这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都适用。人们会对自己信任的人敞开心扉,从而使交流更加深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

不要过早地对一个人下喜欢或讨厌、好相处或不好相处之类的结论。连对方究竟是什么人都不了解,就认定“总感觉他不是我会喜欢的人”“大概是难以相处的人”,实在是为时过早。

人的一生能够遇见的人其实数量非常有限。如果过早地做出喜欢(好相处)、不喜欢(不好相处)的判断,很可能会将一段美好的人际关系扼杀在摇篮里。

让我们回归交流的原点,在交流时更重视倾听。若是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双方的交流氛围定会与之前截然不同,从而看到完全不同的新风景。

把握“他人”与“自己”的概念

人是人,吾是吾,吾行吾路,不计何往。

这是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的名言。

“人是人,我是我”的道理,即使不是思想大家,也应该能够体会。然而这个道理一旦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有些变了味。

例如,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就算新人不熟悉工作,但不管怎么说做得也太慢了。换成我一小时就解决了,到底准备拖到什么时候。啊,已经过去两小时了!”

明明后辈是后辈、自己是自己,却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能力略逊的后辈,无视两人之间原有的距离,将对方强行拉进自己的领域。

“好选手不一定能成为好教练!”

这是体育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指在现役时期表现优秀的选手,退役后做了教练,却不能很好地指导选手、带领队伍。这就是一个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人、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的典型例子。因此,这样的教练总是会责备选手:“(我都可以)为什么你做不到!你都在干什么?能不能认真一点?”这样的教练怎么可能与选手搞好关系呢?应该将“人是人,我是我”这一点深深地、深深地记在心里。

禅对于自我与他人有这样的思考:他人绝对是他人,自己绝对是自己。“绝对”的意思是,在现时现地,恰到好处地生活着。他人也好、自己也好,大家都是这样地存在着。

因此,我们不能对恰到好处地生活着的人说“你这里不足啊”。工作效率不高的后辈、表现不尽如人意的运动员,大家都是在现时现地的绝对存在。当然,你可以希望他们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提高,但要不要那样做说白了只能靠他们本人决定,旁人对此是没有发言权的。

如果你将自己的希望说出来那就是不合理的。这些不合理会变成愤怒恼火的情绪,返回到自己身上,它们也会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隔阂。无论怎样浪费口舌,如果本人不那么想并付诸行动的话,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比赛技巧,都无法得到提高。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思是凡拥有生命者都有佛性,具备佛心。并非只有自己心中的佛才是佛、他人的佛都不足为道。

因为他人绝对是他人,自己绝对是自己。

请一定要牢记这一点。以后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能以“水平的视线”去看待。居高临下地看待他人,就会轻视他人;反之,视线从低处仰视,就会将他人放大。这两种视角都没有做到端正地看待对方。

坚持用水平视线看待他人,长此以往,身体也会记住“他人是他人,自己是自己”。我想这也是一种实践吧。

在人际交往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哪种人呢?

无论什么事都有开始与结束。一件事结束后,才能着手进行下一件事,如果拖泥带水、迟迟没能结束上一件事情,就会影响后面事情的进展。像这样一件一件事情积攒下来,积压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会导致原定计划完成不了。

无法立即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因,大概就在于“判断”的速度吧。在处理一件事情时,有许多必须要做出判断的情况。如果能快速地做出决定,就能顺利地进入下个步骤;相反,如果迟迟无法做出决断,就只会导致工作的停滞。

迟迟无法做出判断的人会给身边的人带去很多困扰;反之,迅速地做出判断的人则能够使周围的人顺利地推进工作进度,这样的人与相关人员的关系也会变好,能够提振大家的士气,让他们更加干劲十足地处理手头的工作。

而且,干净利落地做出判断、得到结论后,就能彻底将它抛诸脑后,集中精力进行下一项工作。

判断和结论并非花的时间越多就越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有时候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得到了与最初结论相同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如果发现做出的判断是错误的,只要马上着手修正就可以了,在做决定上耗费时间并非良策。在需要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情况下,应当尽量下定决心当机立断。

让身边的人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不影响他人的工作进度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点。

说起立即对应,在处理公务上“迅速”也是一条铁则。比如迅速回复他人的邮件。我在收到邮件时会暂时停下手上的其他工作,当场回复。当然,如果是回复起来比较麻烦的邮件,就会等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时再做回复,即使这样也绝不会拖到第二天。

发送邮件的一方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收到回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那么越快回信,对方也就能越快行动,从不使他人的工作出现停滞这个意义上,也应该尽力做到立即对应。

“A先生总是能立即给我回信,跟他合作感觉很轻松!”“B先生回信总是很慢。之前有封邮件迟迟没有回信,我去联络了他,他居然说给忘掉了!”

两者之间的差别很明显吧。这当然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特别是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无论认识多久、关系多好,我认为双方之间的“紧张感”都是必不可少的。立即回复邮件就是紧张感的体现,反之则是缺乏紧张感的体现。

弄清与人交往是否能促进自己的成长

我们在人际交往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那么,最为理想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我认为是在交往中能够促进彼此成长的关系,相当于原来的竞争关系。之所以说是“原来的”,是因为我感觉现在的竞争关系似乎与过去有一些差异。在竞争中敌视对方并期待对方出现失误、找准机会嘲笑对方,甚至暗中使绊……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极端,但一定有不少人认为竞争关系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竞争对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他、不择手段也必须战胜的人。即使两人距离很近,也处于对立的关系。

这种竞争往往是与工作成果挂钩的。双方都为了取得成果而努力奋斗,销售业绩可能会因此提升。但这真的是成长吗?成长应该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钻研,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自己的才干。如今的竞争关系是否能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呢?这就不用我明说了吧。

原来的竞争关系不是这样的。

“他还真是努力啊。我也得振作精神加把劲,不能在这方面输给他!”

对方的存在会成为推动自己成长的助力,使自己的钻研热情高涨,这才是原来的竞争关系。这是一种具有紧张感并保持适当距离,互相切磋琢磨的关系。因此,当对方在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时,自己能为他鼓掌祝贺;当对方陷入困境时,自己也能够出手相助。战国时期的武将上杉谦信,在仇敌武田信玄治理的甲斐国由于缺乏盐而陷入困难之际,给他们送去了盐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就是“给敌人送盐”这句谚语的来源,这两名武将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彼此均以最佳状态堂堂正正地进行战斗才是竞争,互相竞争的意义就在于此。没有比竞争更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成长了。

请花费一些时间,静下心来观察周围,找到能成为自己竞争对手的人。

在交往中能够促进自我成长的人还有很多。在你周围,有没有让你憧憬羡慕的对象呢?工作能力强、擅于和人打交道、心胸开阔、具有向心力……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憧憬的内容。

与自己憧憬的人交往,能够确实地实现自我成长。但是很多时候,越是让你憧憬羡慕的人,越难以接近,你越害怕与之交往。

在这种时候不应畏首畏尾。只要下定决心去接近,对方也会接受你。但要是带有“利用对方帮助自己工作更上一层楼”“借对方的地位逞威风”之类的想法,则很有可能被对方一脚踢开。

所以,一定要带着“向优秀的人学习”的诚意去接近对方。

“我一直很佩服部长的为人。如果有机会的话,能不能让我听听您的高见?”

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坚定而诚挚的话语,也会句句深入人心吧。

禅语中有“薰习”这个词语,是说将防虫香的香薰放在换下来的衣服边,下次再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就会隐约闻到幽香。

这句禅语也告诉我们,与良师益友相处,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学到他们的言行举止、思考方式、看问题的方法以及价值观。与令你憧憬之人交往正是“薰习”的一种实践。不要犹豫了,看起来难做起来容易,饱含诚意地与你憧憬的对象进行交流吧!

除了语言,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构筑人际关系

想必有很多人由于不善言辞而无法与他人顺利交往。但语言并不是向他人传达自己想法的唯一工具,行为举止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工作中经常需要收发文件或资料。在递送资料或接收资料时,用双手和用单手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完全不同。

“真是个仔细的人呢。他一定也会很重视他人的!”

用双手能使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这无疑能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好,说不定一下子就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如果光是嘴上说“我是个对什么事情都特别仔细的人”,非但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还会让对方听了非常扫兴。而通过言行举止则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此展现出来。言行举止具有语言所不具备的软“传达力”。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一进屋就将脱下的鞋子乱放一气的人我想是没有的,但一定会有人脱鞋后直接把鞋跟朝外(门口)放在那里,或是没有把鞋子摆整齐。

这时,如果有人不露声色地放好自己的鞋,还把别人的鞋也规规矩矩地按照鞋尖朝外摆放好,这种体察入微的行动就能够传达给他人。客人回去以后,主人夫妇间可能会这样谈论:

“那位客人一看就是从小受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我一下子就对他很有好感呢!”“真是了不起,那样的细枝末节都那么细心。这样的人现在很少见了啊!”

人很容易受感情的影响。即使现在只是单纯的工作关系,今后也可能变成各方面都给予照顾的密切关系。

禅语有云:“照顾脚下。”直意虽然是说要摆放好自己的鞋子,但同时也在教导人们注视自己的脚下是非常重要的。注视脚下,就是脚踏实地地生活的意思。

能够好好摆放鞋子的人,也一定是能够脚踏实地地好好生活的人。仅是将鞋子摆好这一个动作,就能够令别人感受到那种坚实美好的生活方式。

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可以体现出这种“传达力”。

盛夏时节,在玄关旁摆上一个盛满清水的器皿,再将一片绿叶浮于水上。看到这个场景,一定能使人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凉爽吧。

“在这酷暑中出门真是不容易呀,欢迎您来做客!”

像这样透着清爽的准备(行为),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之情。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招待”之心。

惦记对方、为对方着想、默默为对方付出的行为都能够表达出这样的心情。

“感受到他的热情好客了。来做客真是对了!能看到这个人这么美好的一面真是太好了!”

感受到主人真心的客人一定会这样想。今后,双方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心与心的距离会更加靠近。隐藏于行为举止中的传达力的真正奥妙就在于此。

对感觉稍微有些合不来的人,主动打招呼是非常有效的对应方式。即使是过去没有好好打过招呼的人,在早上碰面的时候也可以主动说一句“早上好”。

一开始对方也许会表现出困惑,没有及时做出回应。但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你坚持和他打招呼,对方一定会发生改变。对方或许也会回应“早上好”,甚至有时会主动先跟你打招呼。即使双方之间的距离没能一下子缩短,但气氛已经越变越好了,原本冷冰冰的关系会变得温暖起来,这样的气氛对彼此来说都是更加舒适的。

现代是一个“便捷”的时代,人们轻易就能收获各种信息,但也不要忘记这种“便利”性带来的缺陷。得到大量信息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更多没必要的选择,徒增了许多烦恼。

例如,为了健康和美容想要做些运动。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做什么运动比较好呢”,得到的相关信息简直多如繁星。

慢跑、散步、游泳、健美操、瑜伽、普拉提、伸展运动……根本列举不完。想要从中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也是很伤脑筋的难题。

二选一、三选一的话还算比较容易。但若是一百选一、两百选一就会使人眼花缭乱,从中挑出一个就没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选择了一个,心里也会觉得还有许多可以选择的,无法一心一意专注于此,甚至还会出现“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呢?对了,还有那个。再去试试那个吧”的想法。

当然,任何运动对于健康和美容都有好处,但一定要长期坚持才行。慢跑一周便放弃,接着又去尝试健美操,接下来是瑜伽……这样是不会有效果的。

千万不要被多余的信息所影响。

言归正传,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往往会受到多余信息的影响。有的人总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这样的人喜欢听别人的八卦消息,也愿将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营业部的××先生,听说热衷于赌博,好像还借了高利贷!”“你知道企划科的那个女孩吗?听说她同时跟两三个男朋友交往着呢!”……

大多数被人津津乐道的传言都是“坏话”,而且常常被添油加醋。结果就给传言的对象扣上了沉迷赌博、负债累累或持有开放恋爱观的“帽子”。

是非对错暂且不说,传言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有着超强的传播力。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转眼间这些“坏话”就会传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信息的影响,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左右。

实际上只是在周末用零花钱买赌马劵的人,却被当成沉迷赌博、借高利贷的赌徒;有许多异性朋友,但认真与男朋友交往的女孩,却被当成随意跟谁都能交往的开放的人……这都是明显被信息所左右的例子。

一般情况下,谁都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会与他们拉开距离、对他们敬而远之。而让人们产生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根据的传言。事实上这是被信息误导所以才错误地与其保持了距离。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不要因为被错误的信息误导而弄错了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感。

与他人相关的信息种类繁多而且混杂在一起,只有筛选掉八九成的信息,才能获取正确的信息。

要想看透一个人并判断他是否值得信赖,要依靠自己的眼力和感受力。

若是能牢牢记住以上两点,就不会发生错误估计距离感的情况了。

第五章 通过自然的流露来吸引良缘的八个习惯

以自然的状态去迎接生活,也是在为缔结良缘做准备。用与自然接触后得到的重置的心灵去待人接物,与他人的距离也能变得合适而融洽。

习惯一 恪尽职守,活在当下

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事业、地位、名誉、财富、家人、爱、幸福……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当然,不同的人对此的排序也是不同的。但我认为以上所举这些从根本上都有一个共通点:

没有与他人的联系,工作就无法进行,结果就无法获得金钱。而地位和名誉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提拔才能够得到。家族关系是最为紧密的人的关系,爱与幸福也都是在与人交往中才能获得并感受到的。

这样看来,可以说与他人的联系处于一切重要事物的中心,又由此派生出了许多重要之物。

如果这个中心出现了动摇,那么周围的一切重要之物都会变得摇摇欲坠。由此可见,稳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结下良缘,并使之顺利发展。

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意思是做了好事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与之相对的是“恶有恶报”,指做了坏事,不好的结果也会随之而来。

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道理,当然也适用于人际关系。为了结下良缘(好的结果),善因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中的善因呢?

我认为是尽到自己的本分,也就是所谓的恪尽职守。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禅怎么这么麻烦复杂,真难理解。”

实际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恪尽职守。

“我也在好好工作,家务、育儿也都参与其中。算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了吧……”

当然,这些也算是该做的事情,但禅语中所说的“该做的事情”与此稍有不同。禅有“而今”这个词,指最重要的是“现在”,因而我们应该把握当下,努力认真地过好每一刻。

现在一定有你该做的事,而你则需要认真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去完成它。你真的做到了吗?

忙于工作或家务时可能会因为没时间吃午饭而随便对付一口。但这种随便吃一口的午饭,真的做到用心、认真地对待了吗?

既然吃饭是眼下应该做的事情,那就要用心、认真地品尝饭菜。只有这样,在那个瞬间(当下),才算做到了应该做的事情。

用心、认真地品茶,用心、认真地交谈,用心、认真地玩乐……怎么样,你真的做到了吗?

时间不会停止,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而且绝不会重来。如果现在没能用心地、认真地完成一件事,就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瞬间”积累而成的,即使“没做好”的瞬间,也会被累积到自己的人生阅历之中。要是积累了太多那样的瞬间,人生就会充满了“没做好”。

请珍惜现在。无论哪个瞬间,都要着眼于眼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恪尽职守。这才是结下良缘的最好、最强的方式。

禅僧良宽有这样一句诗:

花无心招蝶,蝶无心寻花。

到了春天,花蕾绽放,花丛中总会有蝴蝶飞舞。蝴蝶会从花中采蜜,并为鲜花运送花粉。但鲜花却不是为了给予蝴蝶花蜜才盛开的,它只是尽到了在春天绽放这一本分而已。

蝴蝶也并非是为了传递花粉而飞舞,它只是尽到了精彩度过短暂的一生这一本分而已。

双方在恪尽职守的前提下,鲜花承担着给予蝴蝶花蜜的职责,蝴蝶担负着为鲜花传递花粉的任务。这难道不是人与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吗?

恪尽职守的两个人结缘,时常尽到自己的本分,又能够对对方有所帮助。这样一来,双方的距离就能向着正确的方向改变。

这样理想的人际关系或许很难实现,但也要不断努力追求。理想不正是因为有所追求才称之为理想吗?

习惯二 早起,度过清爽充实的早晨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很赞同这句话。如何度过一天的清晨时光非常重要。如果早晨睡了懒觉的话,那么一整天都会感觉被时间撵着跑。

有工作的人踩着点勉强赶到公司。因为时间不宽裕、自己也着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调整情绪进入工作状态。这种“迟到感”也会伴随一整天。

工作还没有准备好,就得去和合作伙伴碰面;还没能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就要去参加会议……这时自己往往会变得非常被动。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谈判,谈判的节奏就会被对方所控制,变成以对方的距离感来推进事情的进程。这是极大的劣势。因为一旦对方首先决定了双方的距离,那他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导权。

而早起的话,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了。可以好好吃早饭(当然,要用心、认真地吃)、细细品茶,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打扮和准备,确认当天的日程、看看报纸以及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还能做一些工作上的准备。

像这样度过一个清爽又充实的早晨,内心也会变得清爽平静,更加充盈。这样一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能够更加温和地去应对,即使在工作或私人场合遇到新的朋友,也能够以非常自然的状态去面对。内心的充盈与自然的状态密不可分。

以自然的状态去迎接生活,也是在为缔结良缘做准备。正因为没有多余的压力,心灵与眼光都更加清澈,能够更清楚地看透对方,体察到对方的心情,关注到每一处细节。

早起的作用远比你想象得更大。请提前三十分钟起床吧。这样随着清晨时光的改变,一整天也会跟着发生改变,使你更容易与他人结下良缘,也能使现有的缘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不擅长早起的人,请先坚持早起十天。只要能够坚持早起十天,之后的十天早起就会轻松许多。接下来是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早起就会成为你的习惯。

每天以清爽的起床作为起点吧。

习惯三 将早晨十分钟的扫除作为日常习惯,整理好心情再出门

我再对如何度过清晨的时光提一些建议吧。如果让我列举清晨要做的事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打扫。可能有不少人觉得,扫除应该在周末一口气完成,忙碌的平日早晨哪有时间打扫卫生啊!

确实,很多人都觉得扫除非常耗费时间,但那是因为一周都没有清扫,全都攒到周末的缘故。如果每天都选择一个地方进行十分钟的扫除,房间就能够一直保持干净。

周一打扫厨房,周二打扫卫生间和玄关,周三打扫起居室……这样轮流清扫,每天花费在扫除上的时间只需十分钟就够了。利用早晨的时间打扫房间绰绰有余。

扫除不仅仅是收拾房间,使其看上去干净。禅认为,拂去屋中灰尘也是拂去心中阴霾,打磨地板也是打磨自己的内心。扫除是能够与坐禅匹敌的修行。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一尘不染的纯洁心灵降生于世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要与大量的人打交道,心灵也会逐渐蒙尘积灰。

这些就是被称为“烦恼”的私欲、妄想以及执念。因此,我们丝毫不能懈怠,必须将这些灰尘拂去。扫除进行的正是这种工作(禅宗称为“作务”)。

只要带着“拂去心中灰尘”“打磨自己内心”的意识进行扫除,就不会潦草应付,就能够保持自然的心态,认真地进行扫除。着眼于扫除这一任务,也是恪尽职守的表现。

因为拂去了心中的灰尘、打磨了自己的内心,所以扫除以后会感到心情舒畅。自己的内心与所在的空间是联动的,因此,待在干净的屋子中,内心也会变得干净纯粹。

用没有丝毫烦恼的心态度过每一天,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需要用“心眼”来测量自己与他人的距离。若是心灵干净纯粹,心眼也会清晰明亮。

有一双明亮的心眼,就能够精确地把握此时此景,明了应该与对方保持怎样的合适距离。如果心眼蒙上阴霾,就会对距离产生误判,导致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产生违和感或是不好的感觉,甚至可能对缔结良缘造成影响。

清晨早起,先打开所有的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流遍整个房间,深呼吸,再着手进行扫除。带着拂去了灰尘、打磨干净的内心来吃早饭,餐食的味道也会更加美味。

然后再调整好心态出门。早晨若是慌慌忙忙,也会造成焦虑、慌乱、着急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扰乱心情,也一定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比如因为不相关的人的话语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或是对别人说出一些无心之语,人际关系就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生出隔阂的。就算是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摩擦,也要将十分钟的扫除作为每天的早课坚持下去。

习惯四 带着感谢与尊敬的心情合掌祈福

过去,日本的家庭每天早晨几乎都会在供奉着先祖的佛坛前摆上鲜花和清水,点上线香,包括孩子们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都会合掌祈福,这是每天必做的事情。

双手合十这个动作有着特殊的意义。右手代表对方的心,左手代表自己的心。将两者重合,意味着与对方心心相印。在佛坛前双手合十,是为了将心灵合一,向给予我们生命并能保佑我们平安无事的先祖们表达感激之情。

最初只是模仿大人动作的孩子们,能够通过坚持每日合掌祈福,学习到对先祖的敬畏之心以及感恩之情。早晨的合掌祈福,也是心灵成长的重要时间。

如今,供奉佛坛的家庭明显地减少了。乡村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于居住在城市的家庭来说,佛坛已经十分少见。

随着“核家族”(由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现象的加剧,家庭的结构与样态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合掌祈福这种充满日本传统美感的习俗在时间的沉积中渐渐被埋没,不由得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即便没有佛坛也可以合掌祈福。比如在房间的一侧放置一张小桌子,摆上祖父母的照片。若是远离双亲自己独居,也可以将父母的照片一起放上去。

或者是拜访神社或寺庙时请来的御札也可以,将在其前方合掌祈福作为每天早上的“仪式”。

“一直以来多谢您的庇佑。今天我也会拼命努力,还请您继续保佑我。”

让感激之情充满内心,能够给心灵带来净化,起到平复心情、稳定情绪的作用。这也是最适合一天开始时的心灵状态。

只要迈出家门,就难免因工作或人际关系等事情感到烦恼。但是,如果通过合掌来平复心情的话,对于烦心事的忍耐力就会截然不同。以往令人烦躁、恼怒,甚至想一脚踢开的事情,现在自己都能够调整心态,继续寻找解决方案……你一定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变化。

禅语中有“柔软心”这个词。与字面的意思一样,它描述的是柔软且优美的心灵。合掌祈福就能够使自己拥有一颗柔软心。

柔软且优美的心灵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具有弹性。即使关系变得紧张,也能够迅速复原,产生别扭也能很快恢复原样。而且,每天清晨对先祖表示感激之情,能够让我们对身边的人也抱持感恩之心。每天想着“感谢你能与我建立工作上的缘分,感谢你能成为我的朋友”。

有了这种想法做根基,人际关系就会像磐石一般坚不可摧,无论面对怎样的人都能够心胸豁达地去接受他。

习惯五 饱含心意地写亲笔信

正如我在第一章中提到过的那样,现在的交流手段多种多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状况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

尽管电子邮件十分方便,但如果是求助或道歉也用电子邮件联系会怎样呢?站在收信人的立场来看,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失礼节的。

“前些日子因为我的失误给您添麻烦了。我真诚地向您道歉!”

如果用邮件发送这类道歉的言语的话,无论多么宽容的人都会不禁咋舌。

“用电子邮件道歉?这人到底在想什么呢?以为这样就算道歉了可就大错特错了。真是没资格步入社会。”

别说道歉了,结果可能会火上浇油,使对方更加生气,对方对你的印象也会急转直下。即使之前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距离关系,今后也会变差吧。

在传达信息、联络工作方面,电子邮件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心灵的微妙之处却很难用电子邮件来进行传达。无论是求助还是道歉,不都是在传达自己的这份心情吗?

这个任务对于电子邮件来说太难了,所以应该自己行动起来,和对方面对面,这是绝对的铁则。当然,如果对方在国外,或是在距离自己很远的地方,那就没法直接面对面。

这时可以使用“信件”,当然必须是亲笔信。但道歉需要更加认真慎重,应该先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歉意,再写亲笔信道歉。

在写信时,需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语言,再不断推敲。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使字里行间饱含感情。

或许有人想:“既然不能见面,那就用电话亲口说……”这样的想法确实有道理,但通过电话真的能将细微的想法传达给对方吗?

例如,道歉的时候,很难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只会是不断地重复“非常抱歉”这句话而已。

比起用口说话,我认为亲手写封信更适合去拜托他人或向他人道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想要安慰因亲人离世而悲伤消沉的朋友,或是想要鼓励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遇到了困难的朋友。这时应该亲笔写封信给对方。

你并不知道对方当时的心境如何,他们有可能十分悲伤、不想和他人说话,也有可能想要自己独自面对困难。这种心境下给他们打电话,只会增加对方的心理负担。而写信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如果是用心写成的文字,对方还可以反复阅读。

一封给予自己支持、安慰、鼓励的亲笔信,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珍藏一生的宝贵财富。即使不在他身边,寄托在信函中的心意也会一直陪伴着对方。亲笔信具有电话无法比拟的沟通力量。

现代人已经很少甚至从不写信。但最能传达心意的,还是写信。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信件的力量。

习惯六 不问成败,正视自己的缺点

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都会尽可能掩饰自己的缺点,但自己却意识不到。

每个人都拥有自卫的本能。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也属于一种自卫,但这样做真的能够保护自己吗?

虽然现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都开始举起了保护主义的大旗,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手段。

很多人都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行,与工作伙伴聊天的时候,如果对方问“您英语怎样”,自己只能做出“嗯,还好吧”这种含糊的回答。

这样的回答虽然没有将做不到的事情吹嘘成能做到,但也属于“隐藏自己的弱点”。因为你的回答比较含糊,具体什么意思只能由对方自己去理解,会被对方认为“这个人英语相当好”也说不定。

如果过了几天,对方提出了这样的请求该怎么办呢:

“最近有一名美国的采购商要来访问。我想会对您的工作起到帮助,想要介绍给您……”

要是答应这个请求,就会暴露自己英语不好的弱点,而拒绝则会让大好机会白白溜走。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时,隐藏自己的弱点真的是在保护自己吗?其实是将自己推到绝境了吧!

在私人交往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管是地区组织还是兴趣小组,都会有成员们一起外出吃饭的活动。

“要去吃法餐?糟糕,我完全不懂西餐礼仪。”

这时候,为了不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弱点”,有的人就会推辞说还有别的事,不能参加聚餐。

这种行为不仅会将自己排除在融洽关系的圈子之外,也可能会因为选择逃避而感到难为情。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前文中我也提到过,“自己绝对是自己(包含自己的弱点)”,只要向别人展露真实的自己就好。

在工作场合,被问到“英语怎样”时,直接爽快地回答“完全不行呢,都怪自己当时没能好好学习”,那么对方再来邀请时就会说“很不好意思,我会给您做翻译的,还请务必前来”。

在私人交往中,如果直说“哎呀,吃法餐吗?真头疼啊,我完全不懂西餐礼仪呢”,一定会有人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也没有那么熟练,不过我会坐在你旁边,照着我的样子学就行啦”。

不精通政治,不熟悉经济,或是文学知识匮乏……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但展现出自己的弱点,绝不代表自己劣人一等。不仅如此,如果你表现出直爽和单纯,无论是谁都会对你产生好感吧。而产生好感,就意味着双方缩短了距离,内心得以拉近。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十分精于此道。他曾经公开宣布自己是“高小(高等小学)毕业”,而永田町却是以东京大学为首,各地高校的高才生云集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拥有高小毕业的学历自然是异类,也可以说是弱点。但前首相却将自己的弱点摆到了明面上。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

低学历不仅成了田中角荣的招牌,也令他更为亲民,他被媒体冠以“今太阁”的头衔,多数国民都为他拍手叫好。

其实这其中还有隐情。田中角荣实际的最终学历是“中央工业学校毕业”,相当于现在高等专门学校的水平。他不仅没有谎报学历,甚至还故意把学历说低,这就是通过展现自己的弱点从而让他人对自己建立好感的典型例子。

从他作为自民党最大派阀领袖这一点就能看出,田中首相有着卓越的把控人心的能力,或许这正因为他敢于展现自己的弱点吧。

通过展现自己的弱点,可以拉近彼此内心的距离。

习惯七 重整三业,使自己举止优雅

魅力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以回答。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富有魅力的呢?

能够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当然有个人差异的存在。有人喜欢工作能力强的人,也有人喜欢胸襟豁达的人。有人喜欢细致敏感的人,也有人喜欢富有包容力的人。

对人的喜好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有一种要素,无论什么人都会感到极富魅力,那就是“举止之美”。看到他的举止就感觉“啊,真美啊”,这样的人很容易走进对方的心灵,谁都愿意与这样的人接近。

说起优雅的举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茶道的礼仪。我想出席过茶会的人都会同意,那泡茶的手法,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真正的优雅。

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犹如毫无沉淀的清流一般,每一个动作之间都流畅衔接。借用禅意之美来表达,就是“简素”“自然”。

没错,简素与自然是优雅举止的两大条件。比如与重要的人会面时,我们会想着“得展现出自己的好品味”“要表现得大方得体”。

但这样的想法反而会导致我们做出多余的动作,失去自然感,使好品味与得体显得十分刻意。对方见了这样的举止,一定会想要拉开两人间的距离吧!或许会想“他为什么要装成那个样子呢?还是稍微离远点吧”。

简素、自然的举止很难实现吗?并不是那样。重点就在于本章开头时所说的“饱含心意”和“认真细致”。茶道也正是由于符合这两条,才显得举止美丽、优雅。

“想要让被招待的客人品尝到美味的茶,所以我要尽自己所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仅仅朝着这一个目标去努力行动,就是饱含着心意的,动作也会变得认真细致。这自然而然就构成了简素又自然的举止。

无论何时都将“饱含心意”和“认真细致”铭记于心,我想大家还是做得到的吧。

禅语里有“重整三业”这个说法。“三业”指的是“身业”“口业”“意业”。身指身体,口表话语,意即是心灵。也就是说,整理身业是要自己的举止优雅端庄,整理口业需要使用优美的语言,整理意业就是抱有一颗自由的心(最为美丽的心灵)。

“需要整理的有三处吗?这听起来好难呀。”

或许有人会这样想。但请不要担心,因为这三业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举止优雅,那么语言也会变得美丽,心灵也能平静下来。

比如你倾注全部的心意,认真地做饭给其他人吃,这就是非常优美的举止。将菜端上桌时,你会说“快吃吧”这种粗鲁的话吗?我想是不会的。你一定会说“请(您)品尝吧”,不是吗?优美的举止也会引出优美的语言。两者结合在一起,又使心灵变得更加美丽。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举止优雅的人会让人感到很有魅力了吧!没错,是因为“优雅的举止——优美的语言——美好的心灵”这个法则在这个人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不要忘记“饱含心意”和“认真细致”这两个关键词。无论何时都要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

习惯八 接触自然可以磨炼人的感受力

“感觉最近人际交往总是不顺利!”

大概谁都会有这种时候,无法把握好与他人之间的合适距离。这时候,就要想些办法使自己的状态回归正轨。

“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再好好沟通一次呢?”

在烦恼迷茫时冥思苦想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头绪,只靠想,就有可能钻牛角尖,反而令烦恼和迷茫加深。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干脆先把这件事完全从头脑中抛开,放空因这件烦心事而被填满的心房。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与自然接触是最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居住在城市之中的人平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触自然吧。

这或许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间接因素之一。因为与自然接触,可以使被各种事情塞满的思绪得到重置。如果不能清空思绪,带着满腹的郁闷与他人交往,对方也会无法接受。

即使没有时间远行,也一样可以接触自然。在城市中也有公园或是禅寺,那里一定有一片绿荫,充满着宁静的氛围。

任何人都能在与自然的接触中重获内心的纯净。塞满心底的烦心事会一挥即散,心灵变得轻松自在。而无论何时,自然都不会吝啬。春天草木抽芽、花儿盛开,秋天便是满树金红、落叶归根。将自然的季节变换放入心底,就像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一样。这些时间的流逝以原本的姿态展现在这里。这就是大自然对我们最慷慨无私的馈赠。

置身于自然中,心灵就会和自然的景色产生共鸣,塞满心底的烦心事也会一件一件离自己而去,我们就会感到心灵被洗涤,轻松自在。

道原禅师曾经吟诵过这样一首诗:

山峰之色、溪流之音皆伴身旁,我与释迦牟尼的声姿同在。

这里的“山峰之色”和“溪流之音”正是象征了自然。自然之姿,既象征了释迦牟尼的声音,也代表了他的姿态。因此接触自然,也是耳听佛祖教诲、眼观佛祖身姿的行为。对于治疗心灵来说,没有比这更有效的处方了吧。

用与自然接触后得到的重置的心灵去待人接物,就不必再有任何的担心,只要全部交给自己的内心来决定就可以了。与他人的距离也能变得合适而融洽。人心本就有着自动调节距离的能力,但若是被烦恼和迷茫所阻,这种能力就没法正常发挥了吧。

自然也能够磨炼人的感受力,能够给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四(五)感适当的刺激。树叶缤纷的色彩、鸟儿婉转的叫声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草木在空气中留下的清新香气、微风拂过的柔和触感……

这些事物在磨炼人感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季节流转的气息。

“树开始抽芽了呢,春天就快要来了!”“阳光好刺眼,夏天马上就要到了!”“风儿渐渐凉了,快到深秋了呢!”“冷到想把身体缩起来,今年冬天应该会很冷吧!”

无论是在家、在公司还是在商场,现代的房间内往往装有完备的空调设施,想在日常中感受到季节变化应该是很困难的吧!但过去,日本人都是用身体去感知季节流转的。我想,这就是日本人丰富且纤细的感性特征的源泉。不亲身体会自然,感性就会变得迟钝。请抽出时间,尽量去接触自然吧。

感性也会极大地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感性决定了能否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想法。例如,如果从对方微小的举动中察觉到“啊,这个人没什么空闲时间了”,就能早些结束话题,做出对方希望的应对。

如果等对方说出“非常抱歉,我这之后还有别的事情……”你才意识到“啊,原来你赶时间啊”的话,就为时已晚了。让人更舒服的场景当然是前者。

关于丰臣秀吉的心腹石田三成,有这样一段轶闻。

秀吉在外出狩猎时感到口渴,便在一处寺院落脚。秀吉向寺里的人讨茶喝,寺中少年拿给他满满一大碗温茶水。

秀吉一口气将其喝干,又向少年要求再来一杯。这次少年端来的是稍小一点的容器,茶水有点热。秀吉又将其喝干,再向少年要求最后一杯。

最后,少年将一小杯热茶放在秀吉面前。细细品尝过后,秀吉决定将这名少年收作家臣。少年端来的第一杯茶,是为了润喉解渴,因此是能够一口喝干的温度;第二杯则是能够稍微品尝的温度;最后一杯是能够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尝的滚烫热茶。他准确地体察到秀吉所想并端出了茶。秀吉也被他这种机敏所打动。因为这个“三献茶”的故事而被人所熟知的少年就是石田三成。

我再重复一遍,决定人是否能准确把握住他人内心想法的就是感性。如果具有敏锐的感性,就能做出机敏的判断和行动。三成利用自己敏锐的感性做出了机敏的判断,也因此与秀吉结缘。

磨炼自己的感性,就能在不经意间邂逅良缘。

修习佛道即修习自身,修习自身即忘却自身,忘却自身即证万法也。

读完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呢?是否对于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意外的收获?如果能够使读者得到新的认识和收获,作为笔者的我就感到无比感激和欣慰了。

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的,人生的奥妙与乐趣就在于与他人的联系。拥有令人舒服的、美妙的、幸福的、充实的人际关系,会给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

“回想起来,在人际关系中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知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总是很生硬!”

回顾过去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一定会有人这么想吧!但从今往后就不同了。你已经掌握了使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以及与人良好相处的智慧和方法,今后就请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吧。将自己作为主体,与他人建立起美好的关系。

舒适的关系能使人生变得多姿多彩,美妙的关系能给人生带来喜悦,相互间感到幸福的关系也与生存欲望紧密相连,充实的关系能够促进双方成长。

人生虽然漫长,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哪怕一秒时间都不能白白浪费。立刻就行动起来吧,一步接着一步,走出幸福而又美好的人生。

“啊!与他人的联系是多么美妙啊!”

我由衷地希望您也能够发自心底地这样想。

合掌二〇一七年九月吉日建功寺方丈 枡野俊明

}

  不同于医院配置的普通巴/比/妥类镇静剂,魅给的盐/酸/吗/啡给药后见效快,效果好,游浩贤用过一次后就不想再用家里剩下的镇静剂了,还能搪塞何熙对药剂数目减少的疑问,一举两得,他对独自撑过这次发/情期的希望又增加了几分。
  不过晚上临睡前头脑忽然开始发晕,游浩贤以为是正常反应就没管它,简单洗漱就上床了。
  他已经提前向辅导员请了假,何熙居然有事不在家里。心里疑惑的同时又有些欣喜,想着手里有了镇静剂还要那个人干什么,他一个人也可以,不用面对何熙就不会有那种背德的挣扎感。
  眩晕着捱到半夜,逐渐升温的身体让他从昏睡中醒来,感受到淋漓的汗水立马给了第二针——应该是第二波情潮席卷,提前给药便于控制情绪。
  结果眩晕感愈发强烈,思维如堕云霄,眼前闪过道道绚烂的光线,捎带着轻悄细碎的话语,他竭力想捕捉明晰,一路追随前进,光线崎岖变化着,温柔缠绵地,将他拖向深渊。
  “小律,小律……”
  ——除了何熙,谁还会喊他“小律”?
  ——何熙又为什么要喊他这个名字?他为什么能这么顺理成章地接受?
  “快点,小律,要迟到了……”
  不,别再喊了……他、他不记得,为什么要记得……
  游浩贤的眼皮被糊住似的僵硬,怎么都睁不开。他模模糊糊地想,这一定是个梦境,还估计是个不太好的梦境,他得赶紧醒来才好。
  “小律,不想爸爸妈妈了吗?”
  游浩贤猛地一用力,睁眼去瞧,一对年轻的男女立在他身前,对他微微笑着。
  “小律,过来。到这边来。”
  “……好、好的。”
  他似乎成了个小孩子,跌跌撞撞地跑过去,男人将他抱住高高举起,动作温存而有力。女人在边上抿着嘴无声地笑,眉眼间溢出安心甜蜜。
  早春三月的风和暖轻柔,拂在脸上,落进心里。他待在男人怀里有恃无恐地打量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环境,没有焦虑没有慌张,只有平静与安宁,仿佛只要这个男人还在,就永远不会有什么能伤害到他。
  他被这个男人抱着走,曲径漫漫没有尽头。三月的风渐变燥热,时间诡异地飞逝进七月,盛夏蝉鸣聒噪,树荫碧绿而巨大,孩童稚幼的笑此起彼伏,隐隐约约的人声鼎沸。
  “这是你最爱爬的老榕树,怎么不记得了吗?”男人沉稳温和的声音不断响起,仿若一个提醒,催他忆起旧事。“还有这些东西,一铁盒的弹珠、捉蜻蜓的竹竿、飞机模型、捞虾的网……你都忘记了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零碎的事物本该印象深刻,看到它们却如此生疏。
  “他你也不记得了?”
  男人指向榕树,树荫下有一个男孩,一双金色的瞳眸里带着探究与好奇,正躲在树后打量着他。
  “你……”他开始觉得有些想起了,头忽然疼起来,他捂着脑袋逃避男人灼灼的视线,不防男人继续追问:
  “我们你也不记得了?怎么不喊我们呢?”
  疼痛持续加剧,他抬眼,张张嘴,逼出一个细弱的气音。
  游浩贤被剧烈的疼痛惊醒了,小口喘息着环顾四周,卧室门窗紧闭,跟入睡以前别无二致,那极度的痛楚也消失无踪,好像只是一场幻觉。
  ……真的只是幻觉吗?哪里有这样逼真,这样疼痛的幻觉?
  目光调转,游浩贤意识到这一切恐怕都源于那针镇静剂,或者说,吗/啡。
  床头柜的角落里,那个小皮箱静静地躺着,无声的蛊惑。
  ——你不能这么做,他对自己说。吗/啡是有耐药性的,搞不好还会上瘾,你会害了你自己。
  可不知道为什么手脚却不听大脑的劝阻了,颤抖着够过皮箱摸出针剂,针头贴着肌肤扎进了青紫色的静脉中。
  ——哪怕只是个幻境,他想回到那里。
  多么静谧甜美的旧时光,没有担惊受怕没有小心翼翼,尽情地嬉笑玩耍,一切都还未发生。
  带着这样的怀念,他坦然地接受了魔鬼的私语,独自沉湎进那个聒噪炎热的旧日夏季。

  “先生,我有一件事要跟您说。”
  “怎么了。”紫影并没有在意苍离话里的不自然。他正在埋头抄笔记,生意是生意,课业是课业,两者都不能耽误。
  “那天给游先生的吗/啡被错拿成II-3型了。”
  紫影嚯地抬头,眼神一下冷下来。
  “丹那怎么不来跟我说。”
  苍离汗浸额际,原先替同僚想好的辩解之辞尽数噎进肚子里。
  “好了你不用解释。”紫影摆摆手,心里迅速开始思考解决方式。
  II-3型是最近销路比较好的一种吗/啡,特点是掺杂少量L/S/D即致/幻/剂,在吗/啡本身强效镇痛的效果上打出梦幻迷醉感的噱头,颇受一些青少年的偏爱。
  这种东西有比较强的心理成瘾性,一旦适应极难戒除。
  如果何熙没有及时制止——游浩贤染上毒/瘾该怎么办?
  紫影漠然地想,反正他养得起。
  只要游浩贤喜欢,养一辈子都可以。

  他看见硕大到无朋的榕树树冠,沉沉地压下深碧的阴影。小跑过去,路边一人多高的狗尾巴草随轻风摇曳,小巧的蝴蝶悬停在他头顶。
  那个金色瞳眸的男孩半个身子藏在树干后,正对他招手。
  而等他跑近,男孩已经走远了。他殷殷地追着,景致变幻,长街人迹稀薄,魂灵一样在他身周游走。不知何处的笑声包裹着他的耳膜,将他推向前。
  他茫然四顾,找不到声音来源。
  男孩站在他身后,向他伸出手。他递出去,男孩一把抓住便带他跑起来。
  手心潮湿温热,柔软的触感。
  跑着跑着起了浓雾,视线被扭曲畸形的房屋遮蔽。他想问问男孩,现在是去到哪里,开口却只有单薄的气息,疑问飘散进雾里。
  他们停在一座小院前。窗户倾斜倒挂,玻璃模模糊糊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形。上次见过的那对年轻男女站在小院门口,笑语吟吟,面容沉静。
  “小律,欢迎回家。”
  所以这些场景这样熟悉?这些惯走的街道,绿茵茵的老榕树,摇曳的狗尾巴草,还有——
  他张嘴努力振动声带,直到嘶哑,简单两个字就是无法出口。
  我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呢。
  男人不在意似的笑笑,女人拉过他带他进门,饭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
  头顶风扇悠悠地晃着,夏季躁动的气流上升,氤氲的热气转眼就散去,白雾浅薄。
  他迟疑着拿起筷子,女人为他盛好汤,男人还斥责女人:“他自己不会动手啊,尽惯着他。”
  女人对他眨眨眼,他背着男人给她一个笑容。
  饭菜很香,他低头挟了一筷子炒三丝,瞥见那个男孩正倚在门口打量他。
  他对男孩招手,希望男孩也能过来一起吃。男孩摇摇头,他看见那双金色的瞳眸里恐惧之色一闪而过。
  这是在害怕什么……?
  “小律,吃饭就好好吃,三心二意的,下次不要吃饭了啊。”
  男人板着脸说他,他吐出舌头扮个鬼相,继续扒饭了。
  衣角却被拽了一下。他转眼,男孩的手指正攥着他的衣边,攥得很牢。
  干什么,这吃饭呢……
  最终却没抵过男孩的力气,身体被整个拽离原位。正要向男人解释,男孩忽然蹂身扑来将他压倒在地——
  ——下一秒,风声呼啸。他看见男人额前一颗黑色孔洞,以及仍残留怔愕惊惧的面容。
  游浩贤猛地翻身坐起,心脏涌起像是被狠狠攫住一般的紧切疼痛。他昏昏沉沉地看向窗外,夜色晦暗,不知道现在具体什么时候,也不晓得过了多久。
  哆嗦着拆开一支新的吗/啡,他现在已经顾不上后果了,他只想知道这场旧事的结局,这个被刻意埋在尘埃里、不触碰永远也想不起的结局。
  他想,做为当事人,无论如何,我有知情的权利。

  这条街道人不是很多。住宅区,又是大白天,上班族和学生党都不在,自然安静。
  于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汇集的人群和混乱的喧闹就显得格外突兀。
  霍琊把嘴里叼着的烟头拿开,从藏身的角落里探头观察外面的情形,不远处聚起了不少人,正围着看什么。
  出事了?他缩回脑袋,想了想没有出去。
  他身上还有课程结训考核任务,按照规定是不能轻易暴露自己身份的。他们队长就在不知道哪个角落里盯着呢,万一打个负分,这半年的课就白上了。
  他们学院在奉天,这还是他头一次来帝都。他记得……游浩贤不是就在这念书吗?
  这挺好,霍琊喜滋滋地想。要是考核提前结束了他还能抽空去游浩贤学校看看,学院实行封闭式教学,这都快两年不见了,那个小Beta会不会已经忘记自己了啊。
  应该不能够吧,他极快地否定了自己。在他心里,游浩贤绝对不是这么冷漠的人。他总记得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他愣愣地问早,对方浅浅淡淡地笑笑,说,你的眼睛——很漂亮,金色的,像旭日初升的阳光。
  霍琊叼着烟摸着眼睛,笑得有些傻气。他得感谢老妈给他这样一副相貌和这样一双眼睛,要不然那个Beta哪里会注意到自己哦。
  “天啦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也不看好呀……”
  “就是说嘛,Omega发/情还让他在外面乱跑,这可太危险了!”
  “可不是,哪个Alpha啊太不负责任了……”
  人群的议论声大到远隔百米也钻到他耳朵里,霍琊不得不再次出去查看。一个发/情/期的Omega足够引发一场小规模的骚乱,威力堪比炸弹了。
  拥挤的人墙将具体的情况挡住好些,从他这个角度只能看见街道尾端的墙壁内凹,里面似乎藏了一个人,蹲着,不知道到底怎样。
  空气中有危险的气息弥漫。他当然不太能闻到信息素,但他注意到两边的居民楼有不少窗户都打开了,年轻力壮的Alpha们经不住Omega甜美的味道目光游移着四处找寻气味来源。
  霍琊皱起眉头,开始觉得这个突发事件有些棘手。
  辖/区/派/出/所怎么还不出面处理,还是现在的基/层/出/警/速度这么慢了?
  他压下帽檐遮住脸往那边凑了凑,想仔细看看。一条白嫩嫩的小腿沾了血迹尘灰拖在地上,其余身体都缩在墙壁内凹里,这个Omega仍对外界抱有本能的抗拒。
  一缕枯草色的发丝却跳脱出了主人的意愿,单单流连过小腿流畅的曲线。
  霍琊脑子懵了一瞬,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用力推开人群来到了那处内凹跟前。
  “诶诶你谁啊!想要对Omega干什么,小心犯法啊!”
  被强行推开的两位男性Beta很不开心,生怕这个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年轻Alpha精/虫/上/脑要对那个可怜的Omega做出什么来。
  霍琊龇着牙掏出证件亮了一圈:“老子是公/安!执/法!看什么看,都散了都散了!”
  转身将人从内凹里拖出来,打横抱起就跑。霍琊已经看见人群外围有好几个Alpha蠢蠢欲动了,他可打不过几个同时失去理智的成年男性。
  他其实没有证件,警/校学员而已,好在没有谁敢真的上来检查,不然一定能发现他亮出的只是一张露出脸的学生证。
  回到刚刚藏身的地方匆忙把人放下,反手锁上身后的门,霍琊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这人。
  ……果然是他。这样独特的发色,黯淡形似秋日枯草。
  在警/校的时候室友曾经调侃过他,这么好的条件哪家Omega不是倒贴过来,你可好,死守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男性Beta不放,不知道要伤多少小姑娘的心了。
  他就会反驳,怎么普通了,我家那个Beta可好看了,还说会等我四年,现在哪个人会平白无故浪费四年好时光啊。
  现在好了,他喜欢的人是个Omega,解决了好多问题。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Omega没有遵守承诺,已经被人标记了。
  霍琊盯着地上打着冷颤缩成一团的游浩贤颈后的齿痕,眼神阴鸷。
  而且,因为某种未知的因素,这个Omega还在嗑/药。
  ……他居然吸/毒!这个家伙在自己不在的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游浩贤看上去似乎还没缓过药劲儿,目光涣散没有焦距,身体有一下没一下地抽搐,表情惊恐就好像在逃避某种可怕的事物,身后似有洪水猛兽不休地追逐。
  嘴唇也哆嗦着嚅动,也许是在说什么,可是霍琊分辨不清他的声带有没有振动。
  他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的棉质蓝色睡衣,裤子应该是在混乱的移动中遗失了,好在睡衣下摆够长,遮住了大腿根部;裸/露在外的细嫩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擦伤,附带尘灰与血迹;发绳不知所踪,一头长发松松散散,一个脏兮兮的Omega——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掩藏他对于Alpha来说独特的吸引力。
  霍琊垂着眼,沉默着,脱了自己的外套蹲下来展开衣物包裹住可怜的Omega。
  游浩贤条件反射地瑟缩了一下,有些抗拒陌生Alpha的气味和体温。
  他茫然地同霍琊对视,浅淡的瞳色晕染了抵触情绪,让霍琊突然异常的烦躁。
  霍琊很确信自己的感官系统是有问题的,比如对信息素极度的不敏感;可就在此地,就在此刻,他觉得自己好像闻到了什么,一种清淡又浓郁的、似曾相识的冷香,就像是——对,薄荷花——一点点大,奶白色的花朵,特立独行的骄傲。
  愤怒造访了霍琊,尤其是看到游浩贤越来越明显的抗拒表情的流露以及颈后那道难以忽视的齿痕之后。他几乎是用压的将游浩贤摁在墙上,不由分说地卡着后者的下巴给予了一个强势的亲吻,甚至来不及也不愿思索这份恼意的来源。
  犬齿凶悍地划过游浩贤的唇瓣,牵带出微微血丝。铁腥味刺激了霍琊的神经,不顾身下的Omega如何的挣扎,手指一用力掰开他试图紧闭的两颌加深了这个宣示占有欲的吻。
  游浩贤则像条脱了水的鱼急切弹动着想要远离,来自生理上的排斥让他感到这个吻十分的恶心,他是渴望Alpha的安抚没错,但他已经被标记了,他需要的是那个特定的人,而不是随便什么Alpha都可以。
  无助使他的双眼渐渐逸散水汽,他要是能开口一定已经哭着喊师父了;对他来说,现在这种情形只有何熙那样强大的人才能解救他于水火之中。
  这是霍琊与游浩贤第一次接吻。不仅不美好,还充斥着血腥、强迫与暴力。
  游浩贤觉得自己有点清醒了。在之前不知道打了几针吗/啡之后他的梦境进展变得越来越离奇,从夏季小镇到突如其来的枪声与追杀,脑子里一片昏沉,只记得那对笑起来温柔可亲的年轻男女与那个男孩一双金色的眼睛。
  惊惧混乱的情绪支配着他的身体,好像是在不停地奔跑着,跑过门窗,跑过院墙,跑过丛林,跑过一切伤害……无休无止的躲避,伤口有增无减,痛苦如影随行。
  没有及时压制的发/情期又雪上加霜,为他无形中树起了更多的防备对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开始针对他了,所有人都不怀好意,那些冷漠旁观的Beta,匆忙躲闪生怕波及的Omega,心生鬼胎的Alpha……他不知道能躲去哪里,哪里都不行……
  霍琊不得不放开被他紧压的游浩贤,他的鲁莽与不知轻重让游浩贤憋得快要窒息,唇瓣甫分便大口大口地喘气。
  “对、对不起,我糊涂了,我只是、只是……”霍琊解释不好,他不明白自己怎么忽然间像条发/情的公狗似的看到Omega就要扑上去;而事实上他也根本不想解释,做了就是做了,更何况是面前这个人先不守承诺的,亲一下又怎么了,他甚至想直接强行覆盖标记,当然那可怜的、残余的理智阻止了他,否则身为警/校学员知法犯法,这可不是牢/底/坐/穿就能解决的事。
  “……你是谁啊?”
  游浩贤眼前一片白蒙蒙,模糊的视野并没有随着思维一起清晰。霍琊双眼猛地圆睁,难以相信刚刚自己听到的。
  ——他说什么?问自己是谁……?也就是说他根本没认出自己、刚刚那种情况无论哪个Alpha都可以了?自己不过是个可有可无、随时会被代替的角色?!
  “游浩贤!”霍琊大声地以质询的语气喊道。
  游浩贤口齿不清地反驳他:“游、游浩贤?我才是呢,你、你不是……”
  “……”霍琊烦躁地拿手揪着脑袋上顶着的短发,愤怒值要达到巅峰了。
  铃声响起得恰到好处。霍琊从裤兜里摸出联络机,队长的询问使他回归冷静。
  比起眼前,他现在该担心一下期末综合测评了。
  他俯身抱起Omega,声音低落。
  “你家就在附近对吧。我送你回去。”

  大门被打开时游浩贤仍窝在沙发里处在吗啡的余韵中不可自拔,时而清醒时而昏沉的头脑让他无法顾及身周的变化。好像是那个Alpha把他送回来了,还算是好心了?……思绪浮沉间恍惚见了那双金色的瞳眸,正一错不错地凝望着他,给他一种一往情深的错觉。
  似曾相识的、无法直面的对视。
  犹豫间隙却已失落,再寻不见那样的直白。
  他知道应该是何熙回来了,身体却比头脑的反应慢上半拍。
  ——何熙会责罚他的。
  他有些害怕,但又无处躲藏。
  脚步声重而急,昭示着主人不可自抑的怒意。游浩贤感到自己被扯着头发拉起来推到了地上,木质地板冰冷坚硬。
  他听见了何熙冷漠的命令。
  游浩贤愣愣地看着何熙。他还在分辨这条从未出现过的指令,再次重复却骤然加大的音量激发了Omega刻在基因里的对Alpha的臣服性。
  膝盖狠狠地砸下,何熙悬空的指尖微颤。
  不是不心疼的,养了这么些年,就是狗也养出感情了,怎么忍心糟践?可瞧瞧他一个没看住这孩子对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不知道利害好歹吗,什么东西都敢沾?
  那嘴上还有血,不知道是不是刚刚在外面被哪个不要脸的Alpha给占了便宜!
  “你自己说,我为什么要你跪着。”
  “我、我犯错了。”
  游浩贤的声音不自觉地抖着,显然是非常畏惧这样的何熙。
  何熙揉揉紧结的眉心,有些疲惫。
  他冷哼一声,“你觉得这是你能轻易拿到的东西吗。”
  “……一个朋友。”
  “朋友?这也叫朋友?”像被引燃了火药桶,何熙冲进卧室找到那个小皮箱摔在游浩贤面前,“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啊?这是毒/品!这你也敢随便用?作死啊你!”
  “毒/品……”游浩贤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不会的……紫影他会害我……?这不可能——”
  何熙敏锐地从一堆杂乱的词汇中挑出了关键词。紫影……?好小子,上次的教训没受够是怎么的,是不长记性还是打算报仇了?两年多了还是要接近我家小律?好,好,好得很,是时候再见一面了……
  他拿脚尖踢了踢散落的玻璃针剂,“用了多少,几天了?”
  “两、两三天?我不记得了……用了、用了……”游浩贤抱住头痛苦地弯下腰,“十几支?我、我……”
  何熙悚然一惊。这样频繁的次数这样多的剂量?难怪会时不时地“闪回”——他立刻起身去医药箱里翻找美/沙/酮,这是一种针对吗/啡的解毒针剂,见效快,缺点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二次成/瘾——不过现在也顾不得这个,吗啡过量要死人的。
  半跪在游浩贤身边,何熙撸起他的衣袖,细白的肌肤上一片青紫,密集的针眼简直是扎在何熙心头。
  啪地一声,何熙手上一个没忍住,把搁在地上的玻璃针管给压碎了。
  游浩贤抖了一下,低眼瞅见玻璃碴子里掺杂了些黏稠的液体,立刻有点慌了。
  何熙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不再满盈怒火,他想,这错应该全部归到那个紫影身上。可这些丑陋的孔眼又提醒着他这个无知的Omega犯过怎样的错,不说他为了善后花费了时间精力,但就伤害了身体这一条他就不能轻易饶过去。
  “也许你是受了欺骗,我不能过多的指责;可是小律,你没有怀疑过吗?你以为这是什么,伊甸园里的苹果?根本就是魔鬼的毒啊,不能沾上哪怕一星半点……”他的说教一如既往地强势又温柔,游浩贤垂眼听着,直到听到他说:“我不想你这样,你父母当年——”
  游浩贤猛地抬起头。
  这是这么多年来何熙第一次在他面前提到他的父母。
  何熙却反应过来,闭口不谈。直截了当的沉默,让游浩贤差点以为那个词语是他的口误。
  微微泛黄的药液被平稳地推进皮下。流动的液体带着冷意,游浩贤想挣开何熙箍在他腕上的手,却只换来更紧的桎梏。
  “我会怎么样……?”
  何熙警觉地捕捉到了那丝细微的失落意味。
  “你好像还挺留恋的啊。”
  “不、不是,”游浩贤忙解释,他们之间的距离太近,而何熙的眼神太冷厉。“师父……我就问问——”
  “你还当我是你师父!”何熙将用过的药剂瓶扔回医药箱。“我说的话你听进去多少?”
  “可哪有你这样的师父!”
  何熙被游浩贤这突然的一声喊唬得一愣。“什么?”
  “我把你当爸爸看啊,你呢,在你眼里我是什么,根本不算个儿子吧,是不是玩具都不如?!”他的瞳孔呈放大状,这是再次“闪回”的表现,L/S/D仍然余毒未清。“标记之后就不管不顾吗?要我怎样求你你才肯上/我啊?那你当时为什么要标记我?”
  他抓住何熙的手臂竭力摇动着,可惜手上软绵绵的没有力道,示弱之意大过恳求。
  “求求你了师父,要么彻底标记我,要么——放我自由吧……”
  何熙沉默。他就是个普通的Alpha,他也有欲/望,面对这样的请求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只是……彻底标记?
  ——这意味着他要放下现有的一切只去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属于Omega的Alpha,不再经手生意不再碰触过去,而游浩贤,从此也就是一个平凡的Omega,没有什么所谓必须背负的命运,更不用照顾上一代的恩恩怨怨……
  他苦笑着问自己,你何熙放得下,那个人你能就这么忘记?只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多少年的生意了,要是能结束还不是早就金盆洗手……
  亦不能回头,不能退后。
  不知有多少凶残豺狼之流虎视眈眈只等他松懈那刻,背后便是悬崖万丈,脚下钢丝颤颤巍巍,分神就是死无全尸。
  ——他怎么能迟疑。他怎么敢迟疑。
  “小律……”何熙叹喟着轻轻吻过游浩贤水汽朦胧的眼睛,“别这样好么?”
  仿佛饱含了隐忍的无奈与痛楚,“我不能这样做。——会毁了你的,真的。”
  “小律,不可以。”
  这三个字便堵死了所有后路。
  游浩贤捂着脸无声地哭。他不知道以后要怎样,一辈子离不开镇静剂吗?那他宁愿沉溺在吗/啡的幻境里,最好永远不要醒来……
  身体深处的不适一阵阵上泛,头脑眩晕。何熙担心地虚抱住他,美/沙/酮起效是很快的。
  “别碰我!”游浩贤打开他伸来的手。他理解不了这个男人的心理矛盾,他只是无法面对那种挣扎的背德感,这比美/沙/酮的不良反应更让他恶心。
  玄关外却传来敲门的动静。
  何熙微一皱眉起身去开门。这种时候什么人会上门?
  合金的轴叶转动,何熙难以掩饰他的惊异。
  来者挤开主人闯进房间,不仅无礼而且鲁莽。抱起地上的Omega的动作倒是温柔,对比显示了他的目的所在。
  游浩贤在白茫茫的视野里寻回了那双金色的瞳眸,正向他投射专注的视线。
  “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低声细语,仿若呢喃。
  时隔多年,三人再次重聚,却是——
  “纵使相逢应不识”。


作者有话要说:啊这章爆字数了_(:зゝ∠)_
而且期末嘛……就是会拖QwQ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张照片很有感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