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会后为什么迟迟不发批文?

经历四轮问询,早在去年12月底已过会的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科),至今没有拿到注册批文。

注册阶段,海泰科再被问到股东出资方面的问题。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与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光烨之间是否存在异常大额资金往来,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在之前四轮问询和上市委会议上,海泰科还曾被问及关联公司与公司共用商号等问题。

去年12月29日的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上,海泰科过会。当日审核会议上,创业板上市委也并未向海泰科提出进一步落实事项。然而时隔4个月,海泰科尚未拿到注册批文。

证监会网站显示,海泰科在3月29日递交了注册稿。但在申报注册过程中,海泰科又被问询了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分别关于股东出资和运输费用率。

在关于运输费用率的问题中,海泰科被与另一拟IPO企业宁波方正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2018年、2019年,海泰科的运费费用率分别为4.13%、3.14%,低于宁波方正同期运费费用率5.75%、3.59%。尽管海泰科对此解释为系宁波方正的模具单位运费更高所致,但证监会并不满意。证监会要求海泰科结合销售收入区域分布、相应贸易术语、实现的销售收入比例等,进一步说明运输费用率低于宁波方正的原因及合理

相较而言,股东出资问题就有些关键。根据申报材料,由于业务快速发展,对营运资金需求较大,海泰科自2003年11月设立至今未实施过分红。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孙文强主要在青岛科技大学和海泰科任职和领取薪酬。但在2016年,孙文强一下对海泰科增资了1572.05万元。

在此之前的2000年7月~2015年6月,孙文强在青岛科技大学担任教师职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2003年11月,孙文强在校任职期间,以兼职方式与他人共同创办了海泰科前身——海泰科塑胶。到2015年6月,孙文强从青岛科技大学正式离职,全职经营管理海泰科及其子公司。

在上述背景下,证监会问起孙文强投资海泰科的资金来源。此外,证监会还要求说明孙文强及其直系亲属与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光烨之间是否存在异常大额资金往来,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海泰科的股份权属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

在公司招股书中,之前并没有出现刘光烨的名字。

为何进入注册阶段,孙文强又被问起同刘光烨的资金往来问题?

4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海泰科证券部电话,但截至发稿时,无人接听。

海泰科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下游市场在汽车行业。

今年3月,海泰科更新了去年的财务数据。海泰科3月29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07亿~1.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5%~20.84%;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为1200万~1350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动-8.59%至2.8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去年7月以来,海泰科IPO已经经历了四轮问询。

而在第四轮问询中,海泰科还被问到营业成本真实问题。根据问询内容,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被要求说明对海泰科营业成本真实、完整的核查情况。同时,还要求说明对存货(发出商品、库存商品)采取的核查程序、核查比例及核查充分,并对发出商品、库存商品真实发表明确意见。

而在回复中可以发现,中介机构对海泰科主要供应商采取了“访谈+函证”的核查方式。对于2020年的供应商,中介机构实地走访和视频访谈的有65家,通过函证核查的有124家。

上会时,海泰科还被问到关联方问题。重庆海泰科、大连海泰科、扬州海泰科三家公司名称均含有“海泰科”字样,上述公司的大股东均为海泰科关联方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新材料)。上市委要求说明上述公司仍与海泰科共用商号的原因与合理

“商号是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为区别他人、彰显自己身份而设立的一种标志。拟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使用相似商号的情况,肯定会重点关注。”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表示,在共用商号问题上,往往会就拟上市公司商号许可给关联方商号权进行审核,对出现共用商号问题的原因进行核查。确认相关主体与拟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过业务往来,以确认拟上市公司独立、同业竞争问题、是否存在纠纷、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利益安排、利益输送等问题。

海泰科在招股书(注册稿)中对此解释道,上述三家公司均未以“海泰科”注册任何形式的商标,未在其公司业务经营中使用“海泰科”商标,亦未将“海泰科”作为其企业经营及业务品牌在向客户、供应商或潜在消费者的业务推广中使用。

有意思的是,扬州海泰科、重庆海泰科和大连海泰科选择使用“海泰科”作为企业名称是因为“海泰科”发音同“HighTechnology"。

需要注意的是,海泰科在注册稿提到青岛新材料是企业孵化器,为创业公司服务。但在解释上述3家关联方的关系时,海泰科又说上述三家公司设立目的是为青岛新材料提供加工服务、销售配套产品和采购原材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海泰科曾存在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2018年1月,青岛新材料将票据背书给海泰科,交易金额为270万元。

就上述关联方问题,记者同样向海泰科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

2018年可谓是IPO市场的寒冬。虽然随着史上最严发审委的上任、审批速度的加快以及“撤单潮”的出现,IPO堰塞湖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在史上最严发审委的把关之下,各企业在IPO之路上踽踽独行,举步维艰。接下来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将与您一起回顾2018年的IPO整体状况。

一、IPO上会企业概览

2018年发审委共审核了170家企业(不包括10家暂缓表决及19家取消审核的企业),其中111家企业通过审核,59家未通过审核,通过率仅为65.29%,相较于2017年79.33%的通过率下跌了17.69%,全年通过率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过率有明显下降之外,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审核数量也明显减少(2017年479家发行人被安排上会,其中380家通过审核、86家未通过审核、6家暂缓表决,7家取消审核)。这背后除了股市行情低迷造成的市场承接新股能力下降之外,第十七届发审委的从严发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IPO企业从严审核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的改善从根源上讲都是多有裨益的。它要求企业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盈利质量,更加合法合规,侧面也提高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018年及2017年各月IPO审核情况如下图: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二)IPO企业排队时间

2018年IPO企业的排队时间相对于2017年来讲整体上有所缩短,审核速度有所加快,大体呈现前短后长的态势。1~8月企业排队时间较短,皆低于1.5年,审核速度与2017年后半期持平,但在9月份之后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出现“长短月”交替出现的情况,甚至在11月份出现了平均长达729.26天的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三)IPO批文下发情况

今年以来,除了IPO审核放缓,过会率降低以外,IPO批文的下发速度也随之放缓,多家公司在IPO审核过会后的数月内还未拿到批文。例如在今年2月6日就已经过会的华林证券,苦等十月之后才终于在今年12月10日拿到了证监会下发的批文。

2018年证监会共核发了102家企业的IPO批文,融资规模只有1299.67亿元,与2017年的2168.78亿资金相比简直是霄壤之别。1~12月中,3月下发批文最多,达到15家;2月受春节的影响,证监会只为4家IPO企业下发了批文。相较去年50家和20家的两个最值(且50家的最大值出现在17届发审委未上任的3月份),“史上最严发审委”的名号可谓名不虚传。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四)各板块IPO情况

2018年主板IPO数量仍然居首,共100家,56家过会,通过率为56%;其次是创业板,共63家,31家过会,通过率为49.21%;中小板仅有36家企业IPO,却有24家过会,通过率达到了66.67%。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但从过会企业的分布来看,111家过会企业中,在上交所申报过会的企业几乎占据了2018年已过会企业的半壁江山。2018年过会企业各板块分布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五)各地区IPO情况

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IPO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和上海市,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2017年的前五个地区除排名外并无差异,共138家,约占全国总量的69.35%。此外这五个地区的过会数量也是最多的,共75家,约占全国总量的67.57%。

从通过率来讲,贵州、西藏、广西、河北、辽宁、云南和重庆这几个地区均是报会1家,通过1家,通过率为100%;海南、天津、山西则是报会1家,被否1家,通过率为0。在这些地区中,通过率低于50%的地区占32%,68%的地区的通过率大于等于50%。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共103家IPO企业完成发行申购,筹资1303.08亿元,相较去年的436宗IPO和2304亿的筹资分别同比减少了76.37%和43.44%。Choice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IPO首发家数最多,高达19家;7月份最少,仅有4家。从筹资规模看,5月份筹资最多,高达355.75亿元,7月份筹资最少,只有31.34亿元。具体每个月的发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IPO发行费用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从图表中可知,今年IPO企业的发行费用集中在万元区间,其次是万元,只有4%企业的IPO发行费用为9000 ~1亿元。

2017年IPO发行总费超过1亿元的企业共15家,合计发行费用之和高达22.23亿元,占总发行费用的30.52%。

这14个公司发行费用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8年IPO发行费用超1亿元公司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以866.07亿元的融资金额高居榜首,金融业位居第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融资金额最少,只有3.82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各行业IPO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据2017年年报统计,上交所主板企业经济实力最强,归母净利润集中于5000万~1亿的区间和10亿以上区间;深交所中小板集中在1~5亿区间,创业板申报企业净利润则多为5000万元以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申报企业净利润分布情况依板块整理的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今年的IPO市场碰到了史上最严发审委,新股发行数量创下5年最低,却带来了中签率的上升。2018年平均中签率为0.0583%,与2017的0.0324%和2016的0.046%相比中签几率略微上升。2018年发行的新股中,中国人保中签率最高,达到了0.4389%;百邦科技最低,只有0.0128%。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一般新股上市首日市盈率不超过23倍,远低于同行业估值,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在大多数投资者的眼中几乎是稳赚不赔的存在。新股低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为多数投资者提供了打新的热情与动力。但由于市场不景气及IPO加速导致新股收益变少等的原因,打新的风险系数在不断增大,很多新股甚至出现了破发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家擦亮慧眼,对新股们做出鉴别。

在这里,牛牛金融研究中心为您统计了2018年每一只中签收益最高的20只新股,名单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相较2017年,2018年的新股赚钱效应有所减弱。

首先从最值来看,2018年的打新收益均在10万元以下,开板的103只新股中,打新股收益最高的是药明康德(603259.SH),每中一签收益98770元,其次是锐科激光(300747.SZ),每中一签收益75695元。但2017年出现了3只中一签收益超10万元的新股,分别是吉比特(603444.SH)、亿联网络(300628.SZ)和富瀚微(300613.SZ);2018年收益最低的是郑州银行002936.SZ,仅有1445元;而2017年收益最低的则是招商公路(001965.SZ),为1630元。

其次从平均值来看,2018年打新平均收益为22339.90元,而2017年则为22650.98元。

最后,从收益分布情况来看,2017及2018年的打新收益均集中在1~5万之间,但2018年收益在1万元以下的占到了18%,而2017年仅有12%。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此外,在2018年开板的103只新股中,连板天数最多的是金力永磁(300748.SZ)和彩讯股份(300634.SZ),连续涨停27个一字板,最少的是养元饮品(603156.SH)、今创集团(603680.SH)、华宝股份(300741.SZ)和长沙银行(601577.SH),连板天数仅有1天。

2018年次新股连板天数top20名单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共有59家企业IPO被否。经分析,这些企业被否的原因集中在财务真实性及合理性、毛利率相关问题、关联交易与业务独立性问题、财务问题、合法合规及内控问题、持续盈利能力和客户依赖等问题。

2018年IPO被否企业具体名单如下: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对于券商们来讲或许并不友好,特别是一些中小券商。在史上最严发审委的震慑之下,IPO企业数量大幅走低,券商们也随之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尽管每一家券商都做好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准备,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即便如此,一些头部券商依然脱颖而出,拿下了不错的战绩。2018年券商IPO业务数量top10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如图所示,今年共111家企业过会,65家企业被排名前十大券商包揽,其中中信证券以25单业务拔得头筹,美中不足的是25家中仅有13家企业过会,过会率只有52%;位列第二第三位的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承销保荐的企业中被否数量却最多,分别达到了6家和7家。综合数量和过会率,广发证券还是稍胜一筹。

2018年共有23家会计师事务所为2018年1-12月IPO的199家公司提供了审计服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36单的高业务量位居榜首,第二名到第五名分别是天健、大华、致同和瑞华,这5家会所审计的上会企业合计有110家,占比达55.27%。

2018年会计师事务所IPO业务数量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2018年共有50家律所指导服务了全部上会企业。榜单前五名分别是: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国浩(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事务所。这五家律所共包揽66单业务,占比为33.16%。

2018年律师事务所IPO业务数量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

虽然随着2019的钟声敲响,2018已然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史上最严发审委也即将谢幕,但企业并不应因此懈怠自我完善的脚步。只有扎实基础,练好内功,才会不惧险阻,坚定前行;只有与大众实现双赢,才能在漫漫长夜中迎来真正的黎明。

}

  自2014年IPO重启后,广东作为GDP第一大省、资本市场第一大省,IPO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广东首次被江苏超越,痛失“老大”地位。

  更令人惊讶的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山西、内蒙古、青海、云南、甘肃、宁夏、重庆等13个省区或直辖市,今年以来无IPO。

被誉为“世界第一门”的苏州东方之门

  广东痛失4年“老大”,江苏首夺冠!

  截至2018年7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12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28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9家,中止审查企业6家。

  据价值线研究员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各地区IPO排队企业前五名分别是:江苏52家,广东50家,北京40家,浙江38家,上海23家。

  截至2018年7月20日,今年以来共有69家企业成功IPO,各省市的分布:江苏14家、广东11家(其中深圳6家)、浙江10家、上海7家、北京4家、四川4家。湖北3家,西藏、贵州、安徽、福建、湖南、新疆各2家。河北、天津、江西、广西各1家。东北三省、山东等13个省、市、自治区0上市。

今年以来共有69家企业成功IPO,各省市数量分布图

  自2014年IPO重启后,广东作为GDP第一大省、资本市场第一大省,IPO数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首次被江苏赶超,以11家之数屈居第二。

  若以筹资额计算,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四川、福建、上海分列前五。其中,广东首发募资336.12亿元,江苏首发募资141.51亿元,四川首发筹资88.81亿元,分列前三。

  近日,浙江省并购联合会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浙江A股发展报告》称,浙江新增IPO数量排全国第三,但平均首发募资只有4.33亿,全国倒数第一,平均市值也只有60.1亿,延续了“小而精”的特点,如深耕特种纸业的仙鹤股份、浙江建筑设计行业第一股汉嘉设计等。

  “江苏能有这个成绩相当不错,既有药明康德、南京证券、江苏租赁这些实力雄厚企业上市筹资额较大的原因,也因为江苏的IPO储备一直较多,刚好上半年有个爆发。”江苏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价值线研究员说。

  江苏GDP总量全国第二,人均GDP全国第一,科教实力排在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在IPO提高审核标准的背景下,江苏综合实力和优势得以体现,2018年上半年IPO发行家数和排队家数双双超越广东和浙江,上升为全国第一。

  同样表现出色的是深圳,今年以来广东11家新上市公司中,深圳独占6家,可见深圳的超强实力。如果深圳按单独的一个主体排名,可以排在上海之后位列第4名。

  一跃进前五,四川势头最猛

  价值线研究员注意到,自2010年以来,四川省上市企业数量急剧增长。2010年至2017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分别是10、5、4、2、13、9、5、3家,共51家。

  安永认为,受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四川企业踊跃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四川IPO从宗数到筹资额都一跃进入前五。

  “近年以来,四川多次出台了省级、市级层面鼓励企业上市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于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四川的企业,一旦完成在A股上市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将获得省、市、区(县)层层奖励。此外,还对承销商、保荐商、债券担保机构进行奖励,以激发他们扶持四川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江苏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四川的IPO排队企业依然很多。

  据了解,四川尤其是成都下了很大功夫,近年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部企业到四川投资发展。这些都成为四川IPO企业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近年来,成都的宣传口号,也从旅游型的“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变成创业型的“成都,都成”。

  东北、山东、重庆等0上市

  价值线研究员发现,今年以来有13个省区或直辖市暂无IPO,如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山西、内蒙古自治区、青海、云南、甘肃、宁夏、重庆等。

  东北三省2017年GDP总和是5.54万亿元,超过第4名浙江省的5.17万亿元。然而整个东北三省今年以来没有一家上市,浙江今年以来首发上市公司为10家。

  上市公司家数是一个省份经济质量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比GDP数据更可靠。山东省作为GDP全国第三的大省,其上市公司拥有数仅列全国第六,说明经济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理想。近期社会上有一种担忧,山东的东北化。今年以来山东IPO零收益,与东北三省同等待遇,又为山东的东北化提供了一个佐证。

  直辖市重庆、云南均为0。

  大发审委27次按“暂停键”排队企业数半年降逾四成

  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不仅提高了对业绩标准、持续性等方面的关注度,更对规范性问题、内控、信披乃至环保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不仅使当下IPO过会率偏低,出现多起“临门取消”现象也可以预见。

  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先后已有26家次首发企业临上会前遭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若再加上临时取消审核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小米集团,则数量达到27家次(见下表)。

  价值线研究员了解到,A股IPO“临门取消”现象频繁出现的背后,一方面源于大发审委的从严审核。数据显示,截至最新,自其履职以来,已有79家企业遭到否决,通过审核的仅为114家。以此计算,大发审委任内的IPO通过率仅为59.07%。

  另一方面具体至不同的公司,原因又各有差异,甚至一些特定行业出现了相同的情况。7月3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宣布取消审核。

  仅用了半年时间,A股等待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便下降了逾四成。

  这是最近发布的《安永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调研报告:2018年上半年》中的一项数据。报告显示,A股IPO堰塞湖有效缓解,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底的519宗下降至2018年6月22日的307宗。

  对于IPO“堰塞湖”有效缓解的原因,安永认为,是审批从严和加速同时推进的结果。

A股IPO企业发审情况

  “2018年下半年A股IPO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审核保持严格,IPO发行速度料保持平缓。另一方面,A股正式纳入MSCI,吸引海外资金进入内地资本市场。沪伦通也有望在2018年年底前实施。‘全流通’试点及新的上市制度将继续增加香港市场对内地和创新企业的吸引力,预计下半年会迎来首批新经济及非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袁勇敏认为,首家CDR上市和以CDR方式回归A股企业有望下半年陆续登陆A股市场。

  7月20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发了1家企业的上市批文,为创业板。详情如下:

  二、IPO上会审核

  (一)本周上会企业(5家)

  7月17日有5家企业上会,其中3家通过,2家被否。详情如下:

(二)下周上会企业(5家)

  7月24日有5家企业上会,其中1家中小板,4家创业板。详情如下:

  7月20日有2家企业预先披露更新,其中1家主板,1家创业板。详情如下:

  截至7月26日,共有1只股票可供申购。详情如下:

  截至7月20日,共有过会未拿文企业27家,其中主板13家,中小板9家,创业板5家。详情如下:

  (一)主板企业(13家)

(二)中小板企业(9家)

(三)创业板企业(5家)

  截至7月20日,IPO排队企业券商排行榜中,中信证券31家位列第一,中信建投26家位列第二,广发证券25家位列第三。

  7月16日有1家企业终止审查,2018年至今有149家企业终止审查。

资鲸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分享交流学习之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出现在本网站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本网站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站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监会批文要多长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