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提高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有怎样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1、当今世界重视对生物圈的研究

    以前人们对生物圈缺少认识和关心,如对森林乱砍滥伐;草原的随意开垦;动物乱捕滥杀;大量的废物以及有毒物质任意倾倒和排放等等,致使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生物圈面临崩溃的危险。

   由此,使人们感到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人在地球上生活离不开地球的环境条件和其他各种生物,因此,人要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关爱其他生物,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外,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影响自然过程的能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简单地“征服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给人类带来许多困扰。如:目前面临的人口、环境、能源、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困扰人类的问题,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就像到处引起灾难的厄尔尼诺现象一样,只有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早在1971年联合国就制度了“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谋求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化害为利,逐步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和各种生物生存的美好环境。根据这种思想,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地球村”、“地球飞船”等想法,说明地球是一个大家庭。

    21世纪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是地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地球变化的研究涉及地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漠化、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等问题。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与生物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世界各国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它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特点在于明确保护区不是一个“堡垒式”或“要塞式”的庄园,而是一个开放的资源管理的战略基地。这样,就摆脱了保护区概念中消极保护的一面,赋予保护区以多功能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设想是正确的,它的建立把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同它们的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实现了自然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医学和兽医学的大学毕业生。课程的内容是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两个主要领域中教授学术性的生物学知识。植物学注重具体观察植物的结构和命名,很少强调植物的生理过程。动物学主要讲授各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模式标本”及其生理过程的机制,重点放在结构上,而不是功能上。

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国家大规模地进行了有关中学理科教育课程的改革。其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变化走向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以及讲授现代知识。此项改革以美国的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和英国的纳菲尔德生物学项目为代表,其特点是:在内容上,向作为人类活动的科学方面进行重大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实验和启发式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60年代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从主要以升入大学为目标的大众教育体系。人们越来越关心具有高度学术性的理科课程与教室之外世界的联系的现实意义,把与社会有关的科学课题带进了教室。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课程和教材。以后,逐渐发展成典型的“科学·技术·社会”,即开始了STS时期。此时典型的教材有英国的“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其特点是教材由教师和工业部门或社会地区的工作者共同编写,内容涉及本地区的社会、技术、应用科学等方面。某一方面的内容为一个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由教师将这些单元灵活地安排到理科教学中。

在20世纪80年代,理科教育与生物教学有关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科学为大众”以及后来称为“均衡科学”的趋势,即将分设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课程综合、协调地组合成为一门必修的理科课程。为此,英国规定这门课程占5岁~16岁学生20%的课程时间,就是对那些科学兴趣较少的学生也不得低于12%~15%的课时。对课程的这种安排确保了所有儿童都将在整个中等教育期间继续学习有关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和天文等理科方面的内容。

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程的影响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这样的表述反映了新世纪我国高中教育的性质的变化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规划,在今后5~10年间,我国将要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高中入学人数和普及率将有很大的提高,这使高中教育中“公民教育”的色彩加重。在今后的高中毕业生中,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人数和比例也会有所变化,这就要求高中教育不仅要满足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需求,也要充分考虑直接就业的那部分学生的需要,高中教育应该是为不同学生发展提供帮助的“立交桥”。由于高中教育发展而产生的这一变化,使得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既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又为他们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和学习方向提供帮助。从着眼于生物学工作者的培养,到面向全体高中生的生物学素养提升,这一变化不是意味着要降低生物学教学的要求和质量,而是要使高中生物学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当全体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以后,就扩大了优秀生物学家产生的土壤。

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每个课目都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科学领域中的每个模块为36学时,学生通过了该模块的考核,可以获得2学分。在3年的学习中,学生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学生每年在每个领域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3年中必修的学分应修满116学分,校本课程应获得6个选修学分,另外的22学分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从各领域、科目的选修模块中任意选学。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生物科目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模块有“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选修模块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物科目的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每个学分为18课时。必修学分为6学分,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

“生物1:分子与细胞”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生物2:遗传与进化”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

“生物3:稳态与环境”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包括:“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课程采取了必修、选修模块式的结构,这使得新的生物课程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与原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必修内容减少,3个必修模块突出了生物学的核心基础,又注重反映生物学迅速发展的领域,力图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在必修的基础上,选修内容从科学、技术、社会的层面展开,构成3个模块,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力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高中生物课是高中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在必修部分的要求方面,它同该领域中的物理、化学、地理、一样都是6学分,108学时。这使得高中科学课程中的理、化、生、地处于同等的地位。它反映了课程方案制定者在新世纪中对生物学教育价值新的理解。也反映了国际上科学教育中的共识和趋势,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    

三、高中生物课程的理念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发现、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所作的有关科学的决策,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来源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中得出的结论。

而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公正的。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以把现实世界带入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可以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里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实践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生物课程的特点;他符合学习规律。联系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四、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特点

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高中阶段是为了每一个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课程目标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课程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规定了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生物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能力教育;所提课程目标是比较低的、有限的、普遍能够达到的、具有发展性的,不是从专业教育、精英教育角度出发,而是从大众教育出发的。课程标准还考虑了社会发展趋势,始终从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出发来制定课程目标;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课程目标既有知识的、技能的,又有情感的、观念的、行为的,既有行为结果的,又有行为过程、表现和体验的,所提目标都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

2、全面型与针对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既注重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全面地、综合地打基础,又注意突出重点,力求实现综合性与针对性的统一。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注意扩大生物教育的视野,注意联系学生周围的实际,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方面,而且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方面,注意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课程标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意针对高中生的具体特点,针对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点地突出了对探究能力的要求,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从而表现了很强的针对性。

3、时代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课程目标注意反映生物有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以利于适应社会变化和知识更新,突出时代特点。在表现形式上注意创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同时,十分珍惜多年来生物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广大生物教师的创造性实践,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五、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1、提出模型方面的基础知识,说明开始重视数学在生物上的运用。

2、提出生物科学发展史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强调学生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1、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同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

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5、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明确提出“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基础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

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分为9个单元:

3、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模块1: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调亡。

2、模块2: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的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3、模块3:稳态与环境

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构建课程,突出生物科学中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土壤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食品加工和现代生物技术。

2、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3、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

根据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从三个角度选择内容,范围更广,选择性更强。

酶的发现、酶的性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删除:“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突出了核心内容。

教学大纲从评价目的、内容、原则和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课程标准是从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内容和类型、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四个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特别是在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呈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

1、评价时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

2、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的模式(即使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也是与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建议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活动报告、学生挡案等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3、评价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而是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提倡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而是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呈现,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教学大纲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角度,给予了原则性的指导;

课程标准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案例,尤其对探究性学习,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的指导。

六、对使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的建议

1、贯彻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

    课标提出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认识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生物科学素养需要不断提高,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距离现代社会对一个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仍有距离,因此,高中阶段所有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着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展开。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个基础就是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是如何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之中的。

(2)学生能够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

    (3)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4)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5)学生应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教学活动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展开,可望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注意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考虑到学生之间个性习惯与动机需求的差异、治理水平与能力技能的差异等等。要注意公正地分配学习资源,发展性地评价学生。要创设一种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性的教育,教师在对待每一位学生时,始终要记住“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一切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当代社会在迅速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些社会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生态、安全等问题。同时,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人们带来各种产品,扩大了产业范围,在新的世纪,将会有更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工作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因此,教师可以用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背景,展现生物科学的魅力,让学生充分感受生物学与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2、注意初、高中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的衔接与统一

   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共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

    在共同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初、高中课程目标在表达方式、目标的指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并呈现出递进的关系。

在生物课程标准包括的十大主题中,生物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等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而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等较为抽象且对学生认知能力要求高的主题,则安排在初、高中两个学段完成。这样,生物学的核心主题在两个学段分布既各有侧重,又在整体上实现互补;既能实现初中阶段的内容相对完整,又能使高中阶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三个必修模块只涵盖6个主题),以保证核心内容的教学能较为深入。在相同主题的处理上,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如在细胞这一主题中,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而高中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突出了“活”细胞的特性,加强了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内容。又如在生态学的主题,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而高中则是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方面有更加深入的要求。这样,使初、高中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区别和联系后,应准确把握高中教学的尺度,使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既能兼顾到与初中学习的衔接,又能符合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教学具有一定的阶梯性和层次性,这才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利于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什么是探究?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实验探究,后来探究的概念越来越广义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凡是通过学生努力得到的 ,都可以称之为探究。如学生应用一个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探究。探究有一个核心要点,即探究是高层次的认知过程,是对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在探究中,学生能够形成批判思维的能力,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意。   

什么样的课题适合做探究活动?

(1)有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学生不知道答案的,需要让学生去猜想,验证才能解决的问题。

(2)提出探究的问题,既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不是太难,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否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3)提出探究的问题,还要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有多大的意义。学生能否从以下3个方面获得收益:

①通过探究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概念,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决策、生活中。

②通过探究、学生的技能有变化,特别是过程技能有很大的提高。过程技能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方法的习得。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死背这些方法和结论。

③在情感态度探究中,学生的行为、兴趣、好奇心等发生了变化,反映出对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热情。

此外,探究与其他教学活动一样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对一节课的设计影响很大,对评价也有重要影响。目标与课堂结束时的学习结果应相当一致,不同的探究课题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可将探究活动大致分为事实探究、概念探究、规律探究和方法探究等类型。每节课的侧重点放在什么地方,教师应在确定的学习目标中明确体现出来。目标的表达形式,应当用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来陈述。但不要把每一个问题,每一节课都变成探究课。不要求所有探究目标均衡,可以侧重在某一方面重点训练,如重点训练证据与逻辑的关系,或训练准确表达,或训练提出问题等。在探究中,不仅局限于过程技能的训练,还要有更深层次的对基本思维方式、习惯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灵活运用科学步骤。不是每一次探究都要有完整的步骤,有可能是某几个科学步骤的循环,或缺某一步。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将探究性活动变为一种课堂活动。

在探究课的设计中,还要注意课程理念,设计目标,实验过程和达成结果的一致性。探究时思路要连贯,要保证探究过程顺利实施,并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在探究活动实施前,教师应围绕探究的问题;证据;问题、证据、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三个核心步骤,作好精心的准备。

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是对学生的更高要求,也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特别要注意提高:

提问的技能是教师课堂表现的一种技能。教师既要有准备问题的能力,又要具备临时提问的能力。准备的问题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并能考虑到多种问题的梯度,提出的系列问题要与最后达成的目标一致。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第一问可以让学生马上回答出来,第二问只让部分学生答出,第三问应该是更少的学生答出,这样的问题才具有挑战性。

②组织和控制课堂的技能

在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时,控制课堂保证活动顺利进展,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不能因为让位于学生的活动,而忽略了自己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活动是否向着目标推进,同时还要明察秋毫,审视学生在讨论中是否无意识地偷换概念,要非常清楚学生此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还要观察是否全体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在讨论进行中,教师不能说谁对谁不对,而是要让证据说话,要让学生认识到证据是检验结论的惟一标准。

③评价学生探究结果的技能

探究活动中,评价结果是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作出的结果与已知结果不相吻合时,教师不能轻易地说:你失败了。因为对科学的本质而言,不一致的结果与成功的结果是具有同样的价值的。只要按设计方案去做,不论是正结果,还是负结果都是成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生物学因素与结果之间,不一定都是因果关系。教师可以看全班统计的结果怎样,可以鼓励学生再次测试,留下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创造。评价一节课,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看一节课中教师与学生谁表演的时间最多,谁表演得最精彩。

总之,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高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探究、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十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并不一定要单独使用,可以考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而采用多种组合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多彩。

}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下面是可圈可点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精选12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教育作为基石工程,着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此,国家历时三年进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并于日前隆重发布,为深化义务教育改革赋予了纲领性的教学遵循。笔者认为,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需做到“三个注重”。

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新修订课程标准突出课程核心素养,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这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深刻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标准》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课程育人的系统性、体系化、整体化得以充分彰显。

为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关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了课程在同一核心素养指归下不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并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加以实践性呈现,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闭环链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培养。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课程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大特点。因此,“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则,《标准》要求“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上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有效举措,《标准》倡导“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在学生“学的方式”上,更要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突出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

为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加强横向学科间相互关联、有效配合,突破学科边界,探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课内外学习有机融合,带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

课程实施不能用割裂的方式,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强化教材学段衔接”。新修订《标准》特别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注重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间的衔接,提升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循序渐进地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为此,课程实施中,要力避“铁路警察思维”,把教育教学的所有元素统筹起来,对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科学研判,靶向精准、有效融合。

篇二: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2版课程标准颁布后,我认真通读了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后,我发现新课程标准与旧版课程标准相对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了育人蓝图,增强了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增强了整体性,注重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配合;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课程实施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变化如下:

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推进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2、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了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

4、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6、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7、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享有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8、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强化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9、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革新。

0、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总之,2022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是一盏指路灯,它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我们教育工作者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进,实现专业发展的远航!

篇三: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2022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三年级三位带《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一起研读了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呈现了下列亮点:

一、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

习近平主席鼓励广大思政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一体化设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三、有机融合多种因素,构建全新德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合为“道德与法治”,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道德与法治是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我们要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灵魂和实质,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四: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简称“课程标准”)发布,修订后的各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在本次变化中:一是新增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1)政治认同(2)道德修养(3)法治观念(4)健全人格(5)责任意识。二是课程内容按学段设置,新增第一至三学段(1~6年级)相关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分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大学习主题。三是评价建议中新增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

篇五: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道法新课标》收获如下: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他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三)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与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与外界环境积极互动而实现的。课程必须根植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篇六: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真正认识善和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我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的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我谈下面的一点体会: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一个爱国守法的模范,用我们的言行去熏陶、教育下一代,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守法的意识,为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师。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我们的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绝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常言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成为专家、教授,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我们要用模范的言行去熏陶、感染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做出榜样。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篇七: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20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2022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对比

前言较2011年课程标准发生变化,前言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课程思想性,发挥本学科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

新增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课程内容按学段设置,新增第一至三学段(1~6年级)相关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分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大学习主题。评价建议新增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新课标在个人成长的这一板块当中更加细化了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重视要求以及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必要性。给“成长中的我”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法与要求标准。

两版课程标准,不变的地方在于国情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侧重与要求。力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做合格守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新旧两版课程标准下的学校教育实践

20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下的思品课程,基本课时1个班每周两节政治课,具有极强的应试性,教材版本各个不一,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经验水平的教师备课上课带来了一定矛盾。2022年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程标准,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全国统一使用的基础上,有了较强的可行性以及参照度。近年来,在思政课程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学校课时也进步为1周至少3节道德与法治课,授课教师团队专业度不断增强,均为高校思想品德专业出身的教师团队。

除此以外,思政大练兵活动的如火如荼,我向大家将党史故事以及区领导张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专题讲座,高杨杰校长面向高新区第五校师生的思政讲座活动,足以见证思政课程的备受瞩目,实践活动学习的不断进步。

三、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标对双减的保障作用

“双减”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凸现出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双减”环境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首先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活动,更是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合作学习过程。在课堂实践中,为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学;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会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逐步尝试、总结形成了课前预习、情境导入、课堂探究、课堂总结、课后拓展“五步”有效教学法,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四、课后服务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

为落实双减政策,贯彻课后服务的育人作用,道德与法治学科针对不同学年级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类型实践活动的开展,比如:针对七、八年级展开思政大讲堂、党史故事人物事迹演讲活动、我向大家将党史故事手抄报评选活动。针对九年级师生,西安市高新区第五学校我校积极开展名师讲堂弘扬正能量,学习政治课。在富有兴趣与独具匠心的规划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质疑与思考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五、新课标对校本课程(大美陕西)实施方面的促进作用

“陕西娃爱大陕西”、“大美陕西美丽秦岭我的家”、“草堂我的家”,道德与法治课堂结合当地特色推出了大美陕西·道法系列课程,充分的体现了草堂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以及经济发展的高新速度。《陕西娃爱打陕西》这节课堂带我们了解了草堂区的文化风俗、人文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为建设家乡而奋斗。

《大美陕西保卫秦岭》这节课堂带我们了解了美丽秦岭的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保护秦岭,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陕西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当然是全面贯彻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草堂区的高新产业园区、比亚迪新能源二厂的蓬勃发展。五校初中部道德与法治教师团队们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上不懈努力,道德与法治之大美陕西课堂在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均有校本研修的综合性较强的课堂。为学生了解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2022版本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为“双减”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效支撑,是“双减”政策的理论支撑,相信国家的“双减”政策将会在新课标的支持下得到强有力的贯彻于落实。

篇八: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5月7日晚上,我认真聆听了郭华教授的讲座。她以“让核心素养落地”为主题,从“课程修改定位”“课程修订基本做法与追求”“义教课标框架的内在逻辑”“修订重点与课程亮点”几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为老师们解读了2022年新课标。下面,将我所学习的一些心得感受做如下小结:

新课程标准每十年修订一次就是为了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学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发展的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中有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有导向性功能的标准。在具体修订过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强化学科实践及快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质量关。做好学段衔接,实现一体化。听到这儿我的感受比较深。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对学段衔接比较重视。小学生的生活基本比较轻松,学业负担比较轻。学生能够参加多项有意义的校内校外活动,但是,到了初中,时间相应被增加的学习内容所挤压,学生不可能再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部分学科的知识、难度呈直升飞机式增长,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太相同。面对这种种情况,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做好小初衔接,将小学与初中的课程标准一贯而下很有必要。同样,我的孩子也面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营造缓冲跑道,帮助他感受小学生活也是我目前在做的。在过程中我发现新课标所提到的多个学习主题是有顺延性的,如果能够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扎扎实实的落实下去,孩子的核心素养会真正落地。

学生核心素养再一次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设定的。在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课程,无论是各门课程的横向相关与联通还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关注,都关注到了学生的个性化,这也再次彰显了课程标准对学段衔接的重视。小侄女刚刚上高一,她告诉我现在选科目时可以不在只选择英语作为外语种类,这就是教育在与时俱进的一种改革。目中有人,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让学生进入课程,成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关切要素,成为教学主题。从课程内容的改变再到课程方法的变革,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教研。

所有的学科其实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有关联的,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跨学科整合、贯通,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对学科进行主动跨界,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与努力的结果,学科的纵深,提前关注社会,做到视野开阔,具有创造性思维,愿意主动参与创造性实践。这需要教师先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所以,在未来,跨学科教研非常重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篇九: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了郭华老师的讲座《新课标:让核心素养落地》,对新课标有了全面、系统的整体感知,对于新课标的重点、亮点有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涵盖了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年龄跨度大,认知水平差异大。新课标从整体构建把握,注重学段之间的衔接。作为小学老师,格外关注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与学生个人素养联系紧密的学科,一年级时注意了解收集学生幼儿时期的已知能力和素养水平,从而在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尽快适应、逐步转变。同时,高年级的内容又要与初中知识相关联,从个人行为习惯、道德认知顺利过渡到社会道德与法治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把握这两个衔接点,便能很好地做到教育的连贯性和一体化。

郭华老师解读道,新课标的重点和亮点是素养导向、素养落地。在讲座中,郭老师也始终将“素养”二字贯穿在整个新课标的解读当中。她指出,在教学、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目中有人”,不再是我要教授多少知识,而是要考虑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学习目标不再是掌握多少知识、技能,而是通过知识技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形成了什么素养。课标也从提供内容转为提供过程。在前一版课标中,就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新课标中,就将这一点深入拓展,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为导向。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位。

篇十: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前言”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迎接来自新课程的挑战。

一、走进新课程,走出传统教学误区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冷落和贬低学生的发展、探究学习;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学科相渗透;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评价的标准也是看你记了多少,而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学科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社会人文、时政法治、名人轶事、心理健康等),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充分了解和把握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坚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原则,即坚持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地教学。

二、积极设计开放的教学目标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看得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的、不可测的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有教育专家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外,还要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有效地学习,注意培养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意识。

因此,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教学目标,有显性的、单一的、近期的,也有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时代新人,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三、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

1、教师要用好教科书。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材教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如指导学生阅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类书籍,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红色基因,进行依法治国、立德树人教育,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强国”平台推荐的时政类、文化类栏目内容,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等。

3、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如定期组织学生去学习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针对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校举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举办在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所要达到的归宿点。

4、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各学科之间是融会贯通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切忌把道德与法治课变成纯政治理论课,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点,又用道德与法治的辩证思维方法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5、要用好优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网络视频资料、各类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自然和人文景观、人力资源等,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四、不断拓展和开阔思维空间

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如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关注人文精神,全面提高政治素养,重视学生生活实践,积极倡导自主探究,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新课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充当课堂教学的对话者、商谈者和促进者。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去解决,同时要不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想象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放学生,解放了学生,学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五、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新课标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尊重学生。教师要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赏识学生的优点、进步和个性;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缺点;期待、耐心等待学生转变、成功。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表现、发展。

2、平等待生。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商谈者、促进者、合作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创新。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有新思想,要拓宽教学视野,做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在新时代、新课标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把课堂变成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篇十一: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5月11号下午,我倾听了韩震教授就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坐在屏幕下的我,用心地聆听着韩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咀嚼着韩教授说的每一句话,回忆着自己的课堂,思考着今后的教学走向,感受颇多。用新课标的理念,给我在小学道法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指明方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相互交融,但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覆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课程内容,既突显了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又与初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保持衔接,体现了育人方式的阶梯式上升和培养目标上一致的一体化设计。

我们道法课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流程、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展开,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立足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制定就要彰显铸魂育人要求。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教学目标时应该坚持三个导向:

(一)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二)坚持清晰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融合道德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法治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坚持明确的知行要求。

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二、“明确导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总体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新课标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标(2022)中的核心素养要求以阶梯化呈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在四个学段以阶梯化呈现。

同时,课程内容设计要凸显一体化的要求,这为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目标。

三、“注重策略”“教、学、评”一致

新课标(2022)提出要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道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相关信息,要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谈话等方式的结合,关注不同情景中学生品行日常表现,避免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生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方式。要根据评价情况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式。

我认为,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切有必要转变一下本人的角色地位,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有了与老师同等对话的机遇,变得越来越勇敢,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总之,道德与法治反映的是大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新课标存在的意义是指导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而精准、细致的研读与解读才是新课标发挥作用的关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新课标有效地指引我每一次的备课、上课以及反思等教学行为,使其最大化地发挥指引作用。

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补充说明、实践,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十二:2022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16学科课程标准正式发布。我第一时间对新的课程方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了通读。新的课程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完善了培养目标、细化了实施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把握课程性质,培育时代新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结合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正确解读教材释放的信息,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学内容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法治精神,把“德”与“法”养成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从而助推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国家战略。

强化课程理念,落实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先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学校德育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是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课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明确课程目标,实现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作为思政课教师,对于教材一定要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课程目标的建立需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

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全体思政教师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和“八统一”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名师工作室,首先要以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师进行深入地学习,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其次加大教研力度,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结合新课标要求重点开展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最后作为学科带头人,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于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精选12篇)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022(精选12篇)】相关推荐文章:

}

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是科学家;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科学素养,而不是专业素养。教育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生物课程标准编制过程年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成研究队伍。年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正式启动。年月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面世。配套的《生物》实验教材也从年月在实验区开始实验。年月开始,义务教育新课程在大陆全面展开。年初,《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由教育部正式颁布。高中新课程于年开始实验。原定年在大陆全面展开。生物课程标准结构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学习目标、行为目标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对学习目标做了具体的说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理念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等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教师必须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传统的生物教科书在教授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大都强调“用右手握住镜臂,用左手托住显微镜的底部”,“用右手画图”等显微镜使用的基本要求。这是对显微镜操作技能规范化的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江苏版)在相关技能的要求的阐述上则有所不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要求”中,教科书提出“搬动显微镜的时候,一只手应托在显微镜的底部,另一只手握住镜臂”。[事实]生物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标准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与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现状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变化比较(%)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众对个基本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他们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博士关于“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是生物课程的学习目标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生成性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探究”?怎样理解“探究教学”?对以下观点你有何看法?试着说说理由。探究是一个”全“或“无”的关系。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应该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仅当学生提出并研究自己的问题时,才会产生真正的探究。只要学生参与强调动手的学习活动就能保证教与学是探究性的。初中《课程标准》中个科学探究案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蚂蚁的行为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关于“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所积极倡导的。生物学就在每个学生身边。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科学探究二、内容标准初中生物学内容标准由个一级主题组成每个一级主题一般又由若干二级主题组成二级主题包括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将“科学探究”贯穿在其他的个教学主题中;提出了生物圈的概念和视野;开始强调技术溶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健康的生活,个地方提到了人;打破了过去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弊病。主要特点初中生物学中的植物学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的类群植物分类初中生物学中动物学部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这和高校的植物学、动物学完全一样大纲内容框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人体解剖与生理卫生遗传、进化、生态课程标准内容框架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健康的生活生物技术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根的结构和功能叶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和功能果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类群: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则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加以阐述。“科学探究”主题理解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作出假设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实施计划的能力得出结论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案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目的: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材料器具: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请你根据资料设计探究方案,并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对照控制单一变量。鼠妇介绍鼠妇又称“潮虫”,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毫米,背腹扁平,呈灰褐色、灰蓝色;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海边到海拔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分布。欣赏视频,思考学习该探究活动中值得你学习的有哪些?该探究活动中不足之处有哪些?科学探究是否一定要严格遵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六个环节?高中生物课程模块设置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生物: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选修:生物技术实践”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选修: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选修: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三、课程目标原大纲的教学内容则仅仅体现为知识和技能(“双基”)要求。标准则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全部列入“具体内容标准”。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知识方面的目标基础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的目标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技能获得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科学探究技能(过程技能)包括:观察、测量、分类、变量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绘图、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数据的整理成表,对结果的解释,得出结论。学生应该知道哪些问题是科学问题——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形成某些观点(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以及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造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等,确立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参与绿化家园的活动;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教科书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正威、赵占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吴相钰、刘恩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汪忠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刘植义、付尊英中图地图出版社——张新时教学实施建议制定学年和学期教学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能力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学科间联系激励探究性学习注重科学史的学习贴近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全面评价学生作业什么是概念、核心概念?概念与事实,概念与术语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何区别?请整理“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中你认为属于“核心概念”的概念。

中学 生物学 课程标准 解读

  zs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科学素养四个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