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银行是国有银行吗?

律师服务(工作日8:30-18:00 ,非工作日请QQ留言)

营销分析 / 回复咨询

案件接洽 / 合作加盟

}

说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工资统计来自于近一年0条工资数据

薪酬区间: K - K,最多人拿:

数据量过少,无法提供薪酬区间分析

样本数量不足,暂不提供数据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员工福利待遇

还没有收到大家的印象评价…… 了解该公司?请在右上角点击添加

是否有“年终奖”:0人参与投票

说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年终奖有吗,暂无反馈

是否“经常加班”:0人参与投票

说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加班多吗,暂无反馈

将方便做到极致,实现成为中国信用卡行业领袖的美好愿景

绩效奖金 五险一金 加班补助 ...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

}

河南银行事件最近也没了热度。

钱到底能不能拿回来,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一方面既要保证储户们的钱财,也要揪出幕后黑手。


这场400亿事件,主要嫌疑人是吕奕,但吕奕背后还是有不少人,其中最大的是银x会二把手。

好在这些伞,已经在吕奕之前被抓了。

也正是伞被抓了,吕奕才跑的。

改天单独拎出来一篇说道说道。

吕奕从2011年开始布局,11年间,他的触手前前后后伸入了13家村镇银行。

这次暴雷的4家银行便是这13家里面的。


骗我们的钱在别处做好事

其中许昌农商行总资产为136.38亿,所以粗略估计这些银行加起来有上千亿资产。

吕奕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都是通过各种股权穿插,来实现自己成为幕后的老板。

每家银行都穿插着三四个级别。银行→各级公司→合伙人→新财富→吕奕。

所以明面上压根找不到吕奕的身影。


也正是这种非常复杂的结构,会导致在审查的时候出现各种线路分支,工作量是相当的大,恐怕要按年算时间了。

就像媒体说的,如何判定这家企业是和吕奕是正常的合作关系,还是属于“吕奕系”,很难界定。

如果没有红码事件引发的暴雷,难以想象,他们还要收敛多少钱财。


34家平台需要负责吗?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这些小银行是从那里得到了那么庞大的用户群体?

毕竟超过40万的储户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去溯源,这些银行背后的导流机构。

到底是谁在给他们介绍业务,吸纳储户?

终于经过一番查找,辣条在一篇报道中发现了异样。


这些受害储户,大多数都是来自互联网平台。

比如说变红的1317名储户,其中有871人没有来过郑州,他们都是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办理的业务。

看看,这占据的比例,相当惊人。

有超过34家互联网平台和这些出事银行有合作,他们既有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还有大名鼎鼎的各行业大厂。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还有一些p2p平台。


品牌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我们常见的。

网络平台通过自己庞大的用户基础,进行产品销售,后面的商业银行负责提供服务。

双方一拍即合,手中有钱的客户自然就上钩了。

其实我们一对比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些产品都是打着高收益的噱头。


在报告中,辣条也注意到了。他们提到了通过各大平台运转的资金超过上百亿,涉及客户上百万。

另外辣条还在《202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发现,有89家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引流,涉及引流金额约5500亿,而第三方平台盈利1.1亿。

这是多么恐怖的存在,好在暴雷的并不是大银行。


仔细一想,其实并不夸张,就拿列表中的几大厂来说。

他们的用户规模都是上亿的存在,你的手中100%有他们公司的产品。

突然想起来,司马南之前说联x金融帝国,多么地赚钱,收益多么的高。

卖电脑根本赚不到这个数。

怪不得,不管大厂小厂,都跑去搞金融业务分支了。


不过2021年1月15日,上面下了通知,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要把已经开展的全部自然结清,但是这些客户也没走啊。

信息已经到了他们手中,换个马甲继续开干。

那么这些互联网平台是如何赚钱的呢?


钱进入了银行,他们自然是赚不到这些钱。

他们赚钱的方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拿佣金。按照客户的交易额,从银行那边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二:抽提成。双方私底下合作一起干,盈利了年终分红。

反正不管那种方式,第三方平台是只赚不亏。

突然觉得,可以理解这些平台其实就是一个中转站,业务中介。


那么这里还要提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了?

这些负责引流的平台,需不需要负责?

辣条觉得很大可能不会,因为这些客户是自愿购买的互联网平台存续产品。

不过这些互联网平台是利益相关方,要说他们全部无责任,谁都不会答应。

辣条也特地查了查,其中一位律师说道:“如果这些互联网平台是在‘通知’之后,没有改正依旧开展业务,那就是共犯”。


说白了,背后都是高息诱惑,酒壮怂人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辣条看到很多资料中都提到了高息,8%的收益,大家见过吗?

不过资料显示出事银行那边是4.2%-4.9%。


银保会说年化超过6%就要小心了。

其实,对比国有大行,只要高于他们很多的都要小心。

比如工行,存定期5年是3.15%。中银,存定期5年是2.75%。

然而这次暴雷的银行给出的4.2%-4.9%。

还标明了50万以内100%赔付保障(如今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这直接超出了一倍还多,小银行本来就没大银行利润高、客户多,现金流更是比不上大银行。

大银行都不敢怎么搞,他们如此搞,长久下去怎么赚钱?不崩盘才怪。

所以啊,还是那句话,不能贪小便宜吃大亏。


记得某宝刚出来的时候,也不过百分之七点多吧。

后来一直降,经过这些年的下降,如今已经到了百分之二的左右。

不过对比国有大行,这个利率是在合理区间的,甚至比他们还低。


接下来这事到底怎么处理,还不知道。

不过干吗一直催着储户登记呢?

早前储户登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猫腻,似乎要将储蓄变成商业产品。

因为信息登记界面的名字不对劲。


页面上面写的全是“获取收益、交易渠道、产品、年利率、期限”等字样。

“储户”变“客户、投资人”,“存款”变“资金”,“利息”变“收益”。

所以很多网友怀疑这不是储户信息登记,是商业理财登记。

这一写,身份可就从储户成了投资客。

毕竟投资,盈亏自负。可没人会给你赔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省内上不了国5的车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