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表格多条件求和公式

wps表格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一般的求和公式我们都知道怎样使用,那么,如果我们需要多条件进行求和运算,应该怎样实现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 wps表格如何实现多条件求和的方法。

wps表格实现多条件求和的方法:

首先打开年级考试数据,首先统计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0分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

选中单元格区域(A1:J650),执行“数据→排序”;然后选择主要关键字为“语文”,“降序”排序。

在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A$2:A$180,L2)”统计出1班的学生人数,其中单元格区域(A2:A180)是排序后学生成绩大于等于100分的同学。

选中M2单元格,然后向下自动填充,得出其他班的学生人数。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伙伴云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 处理。

}

每次考试后,分析与统计学生成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很多学校是采用同一年级统一考试,然后统计某个分数段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下面笔者分别用Excel 2003和WPS Office2012表格来统计某次考试的成绩。

打开年级送来的考试数据(如图1),首先统计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0分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

第一步,选中单元格区域(A1:J650),执行“数据→排序”;然后选择主要关键字为“语文”,“降序”排序,如图2。

第二步,在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A$2:A$180,L2)”统计出1班的学生人数,其中单元格区域(A2:A180)是排序后学生成绩大于等于100分的同学。

第三步,选中M2单元格,然后向下自动填充,得出其他班的学生人数,如图3。


接着重复上述步骤统计其它学科每个班的学生人数。

第二步,选中M2单元格,向右自动填充至P2单元格,再分别修改各个单元格中公式的参数(即要统计的分数段,如物理是>=80),再选中(M2:P2)单元格区域,向下自动填充,即可快速统计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科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如图5所示。



从上述统计看,通过两种软件的对比,WPS Office2012表格的优势比较明显。在该实例中利用“多条件求和”公式,并对该公式按需适当修改,就可以省去“排序”这一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减少了重复操作而出现的误操;该公式的灵活性比较强,根据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对该公式适当修改二次利用,适合一些较为复杂的统计。

}


在MS Excel中进行多条件求和需要手工输入公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不便。而在WPS 表格中提供了一个“插入公式”的功能,可以直接在单元格中插入常用公式,十分方便。多条件求和公式就是WPS 表格提供的常用公式之一,初学者无需掌握复杂的函数或公式就可以方便地在表格中进行多条件求和。例如下表为某公司的一些商品销量,需要在单元格中得到“城市”为“武汉”,“类别”为“男”,“商品名称”为“袜子”的“销售数量”。

    选择需要放置结果的空单元格,依次单击“公式→插入函数”,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常用公式”选项卡。

    可以看到其中已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公式,如“计算个人所得税”、“提取身份证生日”等,拖动滚动条找到并选择“多条件求和”。

    在“参数输入”区域中设置多条件求和的参数。本例中的设置为:

    如下图所示,如果有更多的条件可继续输入参数。

    单击“插入公式”按钮,WPS 表格即可自动在单元格中插入下面的公式并返回结果,是不是很方便啊。

    这个功能对于不熟悉函数或公式的初学者非常方便,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该功能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就更好了。例如添加下面的功能:

    1.在功能区中添加“插入公式”的命令,以便快速打开“插入公式”对话框。同时对于已包含公式的单元格也能使用该命令。

    2.在功能区或右键菜单中提供“修改公式”的命令。

    3. 增加在“常用公式”选项卡中添加自定义公式的功能。

    4.“多条件求和”公式在设置参数时,各个条件之间除了“并且”(与)的关系外,还可以设置“或者”(或)的关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mifs函数求和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