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用“江永女书”取代汉字?


年 月 日 星期二 2002 12 3 责任编辑:俞 灵 8 联系电话:( ) 第 版 西部周刊/人文长廊 01082045200 E-mail牶shsh3@xinhuanet.com 上江圩———神秘女书的故乡 上江圩位于湖南省江永县城北郊,千百年来,以它 江永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 一 为中心、方圆不超过百里的地方,流传着一种奇特神秘 的文字。这种文字形似汉字,但与汉字不同。其形体倾 青山掩映着村庄,绿水滋润着大地。 斜,右角高,左角低,成斜菱形。书写款式与中国古代 世世代代善良、聪明的女子,用智 个 线装书相同,上下留天地,行文自上而下,走行从右至 左,通篇没有标点符号和横竖笔画,均由点、圈、撇、 慧创造出流传在妇女中的、男人不 捺、折五种笔画组成。这种文字主要记录当地土话,约 有 1570个单音文字,并且只在女人中流行,男人不识 识的文字。江永女书,是人类历史 被 也不使用,所以被称之为 “女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 上一个独特、神奇的文化现象,一 惟一的女性文字。 其实, “女书”是泛称。具体地说,这种文字叫 个古老、纯朴的文化现象,一个真 “女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作品才叫 “女书”。单个的 女 女字字符被妇女们绣织在花带、花被上,而女书作品则 实、丰富的文化现象。 写在纸上、扇面上,绣在手帕上。制作花带花被叫 “做 女红”,阅读、吟唱女书作品,分

}

自古以来“男女有别”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除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在古代社会中还有尊卑之分。女性要遵守“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而男人则可以三妻四妾、休妻另娶。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女人地位低,所以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很多女性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所以就更替不上读书、写字了。

但曾经有一个和清朝对立的朝代,女人不仅可以读书识字,而且还能在朝中当宰相,这个朝代就是太平天国。

并且还发明了一种叫“女书”的文字,它是世界唯一女性专用文字、汉字史上的奇葩,设计到旗袍上成国家专利。


一、汉字史上的奇葩——女书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甲骨文,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成了铭文、金文、篆书等,这不仅是汉字的诞生和发展史,而且也是华夏文明的演变过程。

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女书”,它到底算不算一种文字或汉字呢?

“女书”诞生于太平天国时期,由于这个具有农民起义色彩的朝代,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反清”,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和清朝对着干。

既然清朝不让女人读书,那么生活在太平天国管辖区的女人,不仅能读书而且还可以写字,“女书”就是为当时的女性发明的。


最开始的时候,女书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女性之间交流工具。只有学过女书的女孩子,才懂得女书文字的含义。

她们会将女书写在纸、书、扇、巾上,然后相互传递、交流,类似于一种书信形式。不过也有人认为女书并非太平天国首创,早在汉朝时候就已经诞生并被使用。

二、古代女人的专属文字“江永女书”

太平天国时期曾发行过一种,名叫“雕母钱”的货币,这种形制类似于圆形方孔钱的货币上,一般都会印刷“女书”字符,“天下妇女”、“姊妹一家”等等,可见当时的女书,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代表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物。


经过研究发现,女书的属于音节表音文字,有一点类似日语的假名音节文字,但毕竟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所以只能说类似于汉字,但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汉字。

据专家研究后证实,湖南江永应该是“女书“的发源地之一,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当地的汉族和平地瑶妇女,依然有使用女书的习惯。

当年,太平天国曾过江永北上,于是便在当地推广女书,不过这种文字只有当地女性认识,“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它诞生在汉朝,却在影响着汉字的结构,它同时又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将又多了一个新的窗口。”

目前,女书文字大约有1000多个单字,外观呈长菱形的“多”字样式,不过也有一些类似汉字的字体。

据说女书作品的内容非常口语化、生活化,主要用来记录友情、婚姻、家庭琐事等。女书之所以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原因就在于这种文字属于再生文字,类似一种暗语或密码。


既然是这样就根本没有依托可循,有一部分学者也认为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不过这种说法很快被否定了,还有人认为女书看起来有彩陶文字的韵味,故此判断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种说法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

不过湖南永江县女书碑文,确实为女书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目前,女书也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012年服装设计师周京晶,将女书和服装设计有机融合,她设计的旗袍上刺绣上了女书,并且由5个湖南女子学院的女学生,身着这种样式的起来在T台上走秀。


可以宽泛的认为女书属于中国文字,但却不能盲目地归类于汉字范畴,毕竟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岂是花纹类的文字可以比拟的?

如果说女书有研究价值,这一点确实不能否认,但到底价值有多大呢?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只能说太平天国时期女书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女人的地位,一点都不比男人低,但可惜的是这个理想国因为内耗很快瓦解了,女书也没入了人群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来源: 责任编辑:王惜梦

核心提示: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特定性别文字,也是首个众所周知的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系统。中国妇女用它交流秘密信息。女书一度几乎灭绝。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女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媒称,拉长的字符让人想到跳舞的妇女。“当我想起在家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就觉得心如刀绞”,中国神秘文字女书写成的一本有上百年历史的日记第一行这样写道。女书翻译成德语意为“妇女书写的文字”。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特定性别文字,也是首个众所周知的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系统。中国妇女用它交流秘密信息。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10月10日报道,关于女书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例如有的说它是一个假扮官员的聪明女孩所写,也有的说是11世纪执政的宋朝皇帝的妃子胡玉秀所写。在这两个故事中,女主人公都陷入困境。一个被投入监狱,因为她装扮成了男人;另一个则不能离开皇宫。但她们通过秘密文字给家人和其他女性写信。

报道称,清华大学的赵丽明教授从30年前开始研究女书。她猜测,今天已知的女书起源于16世纪,是当时中国南方湖南省农村妇女在纺织和刺绣过程中发明的。“现存最古老的女书日记有300多年历史”,赵说,但没人知道它确切始于何时。

这位学者将在2017年初出版《女书书法字典》及其英译本。那也将是挽救这种文字免于消亡的一个尝试。在过去20年里,很多高龄女书传人都去世了。现在,在湖南省南部的江永县还有大约7位女书传人。

报道称,古代妇女通过书写女书减轻痛苦,因为她们的生活往往不幸福。她们生活在农村社会结构里,男人和女人严格分离。女人负责家务和抚养孩子,她们被排除在高级教育之外。在女书发源地江永,古时女孩7岁就像全国其他很多地方流行的那样裹脚。她们的脚趾被绑断,以便塑成所谓“三寸金莲”。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靠婚姻实现社会升迁的机会。但这与巨大的痛苦分不开:脚趾在疼痛中慢慢腐烂或废掉。因此导致的感染有时甚至会是致命的。很多女孩后来不能正常走路。

为了相互鼓励,妇女们用女书传递秘密信息,例如“在我们陪伴下你将永远不会绝望”。带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作家邝丽莎在其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讲述了19世纪雪花和百合这两个女主人公在扇子上书写女书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的故事。这部小说基于邝丽莎在江永发现的女书书信中的真实事件写成。

报道称,女书是吸收江永方言的一种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汉字却是一种词素音节文字。80%的女书是借源于汉字而造的。其他20%模仿当地服装纹饰或自然造型。它们大多被写成诗歌,被咏唱而非口说。女书作者们用400至500个女书文字就涵盖了所有的江永方言。

妇女们自己则把女书称为“长脚文”,因为修长的笔画让人想起蚂蚁或蚊子的脚。女书信息往往秘密传递,妇女们许诺不向任何男人透露。男人们对女人们的活动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一些文字读起来就像是早期女权主义的号召,例如太平天国时期的一枚铜币上写着“世上所有妇女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姐妹”。

但女书记录的格言大多是日常礼俗、生活的艰辛、普遍的贫困或丧失亲人后的悲伤。女书还被用来写作传记、童话、诗歌、祈祷文以及如何与公婆相处的建议。这种文字被写在扇面上,织在手帕上,也用来写信。它还记录过历史事件:人们发现了从太平天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的女书历史记载。

但很多的家族传承书籍在上世纪30年代被日本兵销毁。女书一度几乎灭绝。2002年,江永县浦尾村建成了一座女书博物馆,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女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编写字典外,赵丽明领导的学术团队还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者们一起开发所谓的“统一码”,他们希望未来也能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写女书。(编译/聂立涛)

资料图片:2013年9月7日,在第四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一名来自湖南省江永县的女子在推介一幅女书艺术作品。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字拼音化的弊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