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波是仄声字吗


李汝伦(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当代诗词》主编,著名杂文家、诗人)说:今天的人们(不独青年们),当然可以不写诗,甚至不爱诗,却不可不懂诗。因此,每个人从娃娃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在父母的启蒙引导下,背诵、记忆一些中国的古典诗歌,如唐诗三百首中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能提高一个人的精神档次,美化你的生命,丰富你的智府。读诗、写诗能减少人一些气质上的俗气,增加你几分精神上的雅致。

黄坤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诗人)说:当生命遇上诗词,锦上添花,可能更是一个奇迹,充实人的灵魂。在你的人生的旅途上,留下你的鸿爪泥痕。爱上诗词,开始可能只是偶然的机遇,有如灵光乍现,一见钟情。后来你会逐渐发现诗词之美,犹如见证了风雨,雨过天青,可能就值得长相厮守了。我们不妨按他说的来谈谈一般人爱上诗词的几种理由。

、诗词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喜欢诗词,往往就是陶醉于美的享受。美的享受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才性、不同的品味而不同。诗词是众多艺术门类之中,很高雅的一种选择。艺术就像森严的天地,表现一种永恒的秩序,从秩序中审美,而审美就是不断的探索新的感觉,我们也就乐在其中了。诗词艺术亦是如此。

、诗词是一种创意思维。表现独特的个性,透过不同意念的多重组合,就能创出新意。诗人的彩笔跟上帝创造天地一样,无中生有,显出神力。阅读诗词其实也是在积极的培育想象力,带领心灵驰飞。

、诗词中有一个丰富多姿的感情世界。人生充满了悲欢离合,无论读者或作者,其实都可以透过诗词交流感情和经验,超越时空的局限,破除有形无形的隔阂,而永恒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认识现实社会,凝视与聚焦社会焦点。诗词跟现实人事息息相关,所谓主题,所谓内容,经过聚焦处理,往往会形成重心,成为人类现实或历史的一段写照。

、诗中可以寄寓批判的思想。诗人感情真挚,思想深刻,而且一定会有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可以是一种取态,而壮怀激烈批判现实则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各适其所。读者欣赏诗词,往往正是欣赏一种个性,一种思想。

、充实生活,凸显生命的意义。现代社会游戏的种类繁多,可以供人作多元的选择和消遣。诗词其实也是一种语文游戏,内容广泛,可以表现不同的组合和意义,不必陈义太高,通过阅读写作,心性自然进步。

、天人合一,纯粹的心灵感觉。人的生命十分短暂,躯体更是脆弱,但我们丰富的心灵感觉却可以透过诗词垂之久远,容易记忆和保存。古人的名作俱在,足以显示生命的永恒。我们的一诗一词,也是我们生命的痕迹。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具有独特的音响和美感,琅琅上口,言简意赅。人以诗传,诗以人传。相互为用,人文文化自然就紧密地融为一体了。

、写作诗词也是一种语文训练。在白话散文之外,可以提供多一种的文字组合和思考,融和古今,神魂离合,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从有限到无限,探索一个不可知的领域。诗词的世界深不可测,没有终极,可以有无尽的表现方式,日新又新。江山代有英才出,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诗词创作,提升心灵意境,丰富和发展新一代的中华文明。

唐宋以前的古体诗,都是不讲格律的古风。唐宋以后才盛行讲究格律的近体诗。今天所指的近体诗,还只狭指平韵体的格律诗,即五、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仄韵体的律诗归入古风中。)

我们学习古体诗就以近体诗为主,然后兼及古风。

古体诗从古风演变成近体诗,句数从任意数规范成四句、八句(排律――长律则超过八句);字数规范成五言、七言;加上严格的句式格律(平仄和韵脚),就使得古体诗具有了极鲜明的音韵美。

包括第二部分我们要学习的词、曲、赋在内,虽然这种极严格的格律,从形式上一定程度地限制了诗人诗思的表达,但人们还是乐于在这有限的“套路”模式中来创造,来表达更深沉、更丰富、更隽永的思想境界。

近体诗诵读时带音乐性的抑扬格律,所展示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是汉语言无穷的魅力之所在。

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有贬低古体诗词的倾向,说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继承和发扬这一国粹。特别是近年来,好诗词者云集,诗社如雨后春笋,诗刊专集纷陈,网上论坛更是古诗版长盛不衰。真乃吾辈之幸事!

学习习练古体诗词,并不如有些人认为的那么难。如果说初学格律有点难的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任何人都一样,只要稍稍用心,就能很快掌握。因此,信心是最最重要的。

练习15-1下列作品那些是近体诗:

(没有基础,暂时不会判断也不要紧。)

1.  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  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第二声是平声还是仄声】

  第二声是平声还是仄声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你要拿个字出来给我们看因为阴平和阳平同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入声现在没有了它表现的形式多样举例:“思”做名词相思时是仄声做动词思考是平声有些词牌要求用入声韵有的者不要你说的那种情况可能是入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偪仄怎么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