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家人要托钵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54集  2013年4月8日讲于香港

灵媒的话不要相信,要以经教为标准

  我从前年清明,把《华严经》放下了,专讲、专修、专弘《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做一个好样子给大家看看,希望大家对这个经再不要怀疑了,怀疑我们自己的亏吃太大了。依照这一部经,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决定成佛。这还得了嘛!错过这个机缘,轮回太苦啊!李老师说得好,机会错过了,在轮回要过不知道多少劫,你才能再遇到。

  要相信佛经,不能相信传言。灵媒所传的话不要相信,姑妄听听,不要放在心上,一切要以经教为标准,这就对了!灵媒的话听不得,再灵验,它是会有些小的灵验,都不能上当。我们这一生当中亲眼看到的,出家人,谛闲老法师的徒弟锅漏匠,倓虚法师所见到的修无法师,都是老老实实的念佛人;在家念佛的,将军乡的老太太是典型、是榜样,站着走的。我早年在美国旧金山,甘老居士,他有个同参道友,也是一个念佛的老太太,在旧金山往生,也是在家修行最好的样子。老太太是从台湾到美国的,儿子在美国读书,毕业之后成家了,生了个小孩,把母亲接到美国帮忙做家事,照顾小孩。在美国住了五六年,小孩长大了,上幼稚园了,儿子、媳妇都上班,家事就是这老太太一个人料理。往生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写的有遗嘱,走的时候晚上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二天早晨,儿子、媳妇都起来了,发现母亲没有起来,母亲烧早饭,早饭今天没有准备,就推开门看看,老太太衣服穿得很整齐,穿着海青,手上拿着念珠,盘腿坐在床上,喊她不答应,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看看床边上摆的,有孝服,一看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至少有三个月之前,她才准备这么多事情啊,详详细细写了遗嘱放在床边上,这时候家人才知道老太太走了,赶紧通知念佛的朋友,甘老太太都是他们好朋友,大家都来看她,来念佛送她,她这不是助念。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现代人、现代事,她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你看她天天跟儿子、媳妇、孙子在一起,她“离欲”了,那个“正念”真叫深,没有亲情。既然有缘成为一家人,好好做个同参道友。这一走了,全家人就相信了,念佛真这么自在,没生病,没有一点痛苦,说走就走了,没有找人助念这都是最好的榜样,最好的典型。

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成就,不必挑这里挑那里

  修行,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什么地方都可以成就,不必挑这里挑那里。只要你不攀缘,只要你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你的心就是清净的,清净心就生净土,真正的条件经上讲的很清楚,“心净则佛土净”。

  “正思惟,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

  这是正思惟。那么这个正思惟,是真正观察到因果,你看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这两个法师,出家人;两个居士,都是女居士,都是老太太,祖父辈的。两位老太太,正念思惟,万缘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世界不管它怎么变,与我不相干,不放在心上,这一种想法、看法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愿心,这叫“正思惟”。

  “正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念佛的人“正语”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最好什么都不说。别人问你的事情,回答就是“阿弥陀佛”,好像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他不会说话,他什么也不懂,他到世间上来就是表演念“阿弥陀佛”的,真正念佛人!万缘真正放得下了,彻底放下,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别人赞叹我、毁谤我,我统统是“阿弥陀佛”,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放在口上。

  “正业,谓,人以无漏智慧”,“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放下一切杂念、烦恼,这叫“无漏智慧。”

  “修摄其心”,摄心就是收心,心不向外攀缘,外面事情统统离了,这就对了。

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住于清净正业。”

  “业”就是事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每一天念佛、拜佛、听经,这是我们的事业。经要不要听呢?对于两土,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还有疑惑,信心、愿心还不坚定,要听经,要读经;如果信心、愿心坚定了,不要听经了,一向专念。古大德有所谓“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一个比一个殊胜,为什么?越简单越好。莲池大师教别的念佛人,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问他:你老人家自己怎么念?我念阿弥陀佛。那有什么差别呢?六个字多,四个字又少了三分之一了,越少越好。为什么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别人他没有求往生的念头,加个“南无”好,“南无”是“恭敬”的意思,是“礼拜”的意思,是“皈依”的意思,所以加上这个好。自己真正要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些客气话,“南无”是客气话,可以不加,声声全是“阿弥陀佛”,因为经上讲“受持名号”,那个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南无”不是名号。这叫“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专念佛,其他都别干了。

  我们要真想着阿弥陀佛,真盼着阿弥陀佛,莹珂念了三天,他就来接引了。我念了三十天,佛为什么还不来?佛很清楚,你心不是真的,他要真的一来了,“佛,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你再等几年好吧!”。所以从这些地方看,我们的心不真、不诚,假的,所以佛不来,来就把你吓到了。来了,“这要死了!”,那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料理,怎么办啊?真正下定决心,没事,一切事情自有别人料理,随他去吧,根本不闻不问了,这就对了。也无需要交代,真正想交代,写一份遗嘱,然后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这才行!将军乡的老太太连遗嘱都没有,一句话都没有,走得干净利落。所以我们的“正业”,就是深信切愿,老实念佛,弥陀弟子的“正业”。

  “正命”,是说出家人,“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

  这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个“命”是滋养生命,人活在世间,要保持这个生命,必须有饮食、衣服、卧具,生病的时候有医药,还要有遮蔽风雨的房屋,这是基本的条件,不能再少了。那么佛陀在世居住的地方没有,晚上是树下一宿,这饭怎么解决?是出去托钵。每天早晨的功课就是去托钵,到乡村、小镇或者是城市。道场建立的所在,在古时候距离乞食的地方,能够乞食的地方不超过三里路,往返就是六里路,它便于乞食;太远了,走路太远,太累了。而且不是托钵的时候随托随食,不是的!要端回来吃,大家在一起吃。那么有人托的饭菜好,有的饭菜不好,怎么办呢,回来之后,大家把这个所托的饭菜混合在一起,吃多少再从里面拿,真正是“一钵千家饭”。出家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上佛陀,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那么我们能想象到,除了这些出家众之外,临时到道场来看释迦牟尼佛、听经、向他请教的人,我相信这些来自各方的人,人数不会少于常随众,在我们想象他这个团体应该是三千人左右。四面八方托钵也是排成队,整整齐齐,一点都不乱。

  那么佛教传到中国之后,这些制度在中国就行不通了。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尤其“孝亲尊师”,佛菩萨是老师,怎么可以让老师到外面乞食,老师晚上住在树下,这怎么可以。所以要为老师建宫殿,要供养老师的饮食。在过去都是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来策划这些事情,所以出家人就不需要托钵了,最早的道场国家建立的。以后佛常住在中国了,法师到中国来之后回去的很少,多半一生都在中国,往生之后也葬在中国。

佛说“出家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

   中国是温带,四季气候很清楚,三衣是决定不能保暖的。那么印度佛游化地,现在看看地图,图在热带,所以他那个三衣可以用,在中国不行,所以在中国一定要用中国的服装,海青是汉朝时候的普通的衣服,多数人穿的。那个时候,士、农、工、商分得很清楚,穿的衣服不一样。海青长袍大袖子,这都是不做劳力的事情,读书人穿的,所以,出家人也穿这个礼服。

  那么在家人礼服上绣的有花纹,颜色不一样,有紫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那都分的有级别,绣的花纹那是他的阶级,利于行礼,身份地位低的要向高的,先行礼,衣服不能穿错了。那么在家庭里面,普通有工作服,有长礼服,普通的,有大礼服,在什么样场合,什么样礼节里头,该穿什么服装都有规定。

  那么到以后出家人自己建立小庙,佛这个“正命”是为他们说的。“出家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这五种利养不可以有的。“常以乞食,自活其命”,这叫“正命”。所以现在在南洋,小乘国家还有托钵,大乘没有了,在中国就是帝王供养。

  这五种,第一个“诈现异象”。这个“诈”就不诚实,现得与众不同,为的是什么?是为利养,这个用心错误的。第二个,“自说功德”。也就是今天讲的自赞,还毁他。“自说功德”是自赞,这个在戒律里头也是重戒。第三种,是“占相吉凶”。有,替人算卦,替人看相,占卜吉凶,为人看病、看相、算命,以这种方式;还有看风水,在中国很多人看风水,取这的供养,这也是佛不许可的。为什么?这都走向邪道、偏道了。第四种,“高声显威”。也是“诈现异象”里头的一种,在大庭广众当中,让别人对他特别注意,他要制造一些动作,让大家能够重视他,是这个意思第五个,“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说某人对我供养多少多少、那个又供养多少,意思就是你也该,该到你了。

  佛说这五种心态,是邪命,是不正常,是错误的,一定要远离。

  “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

  这“精进”两个意思,“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佛对一般人,劝人断恶修善,以“十善业道”为标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以这个十条为标准。修十善业不杂名闻利养,这叫“精”,天天不间断,这叫“进”,这有进步。所以,劝人修戒、定、慧,持戒,心地清净。

}

寺院希望通过七天的如僧修行,能够让学员真正感知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把善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高剑平 图

身着棉麻禅服、脚踏布鞋、胸挂“止语”牌,体验暮鼓晨钟如僧修行。

10月21日,108名学员在封闭的黄墙内度过了七天僧人生活后,经历舍戒仪式,结束修行,收拾行囊,拿回手机,重回繁华尘世。

不少学员表示,当僧人和原来想像的并不太一样,每天修行的体力消耗很大,确实好苦好累,不过心灵也安静了下来。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在体验营进行到第四日,108名学员中,有五六十人现场进行了皈依,成为佛门俗家弟子。

“没想到修行这么苦、这么忙碌”

在如僧修行的七天时间里,每天清晨5点30分,学员们听着云板、合掌列队来到大雄宝殿诵经,打坐、抄经、听讲、诵念、劳作……到了晚上20点30分,伴着钟声拜、起,学员们回到寮房休息。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尽管黄墙外就是灯红酒绿的不夜城市,但一墙之隔的寺院生活却是相当原始。

“来之前,觉得僧人应该是悠闲的诵经、打坐,没想到修行这么苦、这么忙碌。”马瑞是个年轻的平面模特,高颜值的她在学员里相当引人注目。

“头两天特别辛苦,可一听说,寺院考虑到大家身体状况,可能要取消一些体力消耗大的环节,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舍不得,都表示愿意坚持。”马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与马瑞一样,不少学员表示,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早起早睡,禅修前行香(快走)20分钟,已经汗湿衣襟,打坐要求纹丝不动,不一会儿便觉得腰酸腿痛。

体力消耗大的环节是每晚的拜钟,“每晚在诵经声中,学员108次跪下、拜、起,周而复始。”学员夏禹玺说,回到寮房,她甚至不想洗澡,倒头就睡。

澎湃新闻记者在日程表中发现,除了禅修、禅茶体验、佛学讲座等环节,学员们还参加了剃度、受戒、上堂大斋等庄严隆重的佛教仪式。除了每天中午2个小时休息,其余都是“满档”。马瑞表示,进入状态后,现在反而特别享受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希望一直保持下去。

负责此次活动的惟尘法师表示,经过连日观察和交流,大部分学员都能适应这些“高强度”的日程安排,最大的困难,是早睡早起,其中早睡挑战更大。

“过堂”(吃饭)也是体验营的一项重要活动。过堂前念诵经咒,过堂中全程止语,加餐要用手势表示。斋堂内,除了偶尔轻微的碗筷碰撞,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学员董小姐说:“没想到这么多人一起静静地吃饭,是这么奇妙的一件事情。”7天吃素能否管饱?不少女学员表示自己“都发胖了”。

托钵作为一种佛教生活仪式,目的是为让佛弟子们勿执着于物欲,有尽可能多的时间精进修行,同时也让信众有更多的机会布施行善。
寺内托钵行走一小时接受游客信众供养

10月19日,进入寺院的第五天,在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的主持下,学员们接受了剃度,每人象征性地剪去了一绺头发。

在新加坡管理大学读金融和物流专业的陈铭毅是唯一来自境外的学员,他今年五六月开始对佛学感兴趣,在网上看到玉佛寺举办体验营后,他只花了十分钟,就给自己订了一张飞往上海的机票。

说走就走,是因为想从消沉抑郁中解脱。“现代社会竞争那么激烈,每个人都在拼命获取自身利益,互相嫌隙倾轧,到处都是贪嗔痴,却不想想这些到底为了什么?”陈铭毅说,当时他感到自己遇到了人生瓶颈,情绪到了边缘,希望用佛陀的智慧解答自己的困惑。

在玉佛寺象征性剃度的第二天,陈铭毅找到了寺里专门给僧人们刮头的师傅,剃了一个标准的光头,“只有这样参加托钵仪式,才会觉得自己圆满了”。

10月21日上午,108位学员在引礼法师的带领下,身披袈裟,头戴斗笠,双手捧钵,整齐列队,自五观堂门口出发,一路上,托钵者低头垂目,直线前行,接受十方信众的供养。出于秩序的考虑,托钵体验最终没有走出寺门,在寺内托钵行脚的一小时内,有信众、游客将酸奶、香蕉、橘子等各类供养食物投入学员的钵中。

惟尘法师介绍说,本次体验营活动设置托钵环节,旨在通过演习佛陀当年的行持生活,向公众展示丛林古风、僧团威仪,也希望学员们能从中感受到佛陀慈悲平等的济世精神,体悟佛陀教诲真意。夏禹玺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托钵接受信众供养时,她突然想起了自己老母亲,顿时觉得人生还有很多责任和没做完的事。

法师指导营员们如何托钵。
僧人体验营今后将定期开设

在七天体验中,学员们每天都会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清净、初心、感恩、修行是几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不少人表示“心灵确实安静了下来”。

一位学员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每次拜钟时我都汗流浃背,但是在听到钟声响起的刹那,当听到法师的悠扬委婉的唱诵,顿时感觉心静如水、神圣庄严,所有的劳累都不足为提。”

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学员在分享中写到,今年股市波动上下,让她既焦虑又迷茫,毕业十多年之后,反而不记得为何出发,“七天修行,剃度、受戒、禅修,虽然不能烦恼断尽,却在暮鼓晨钟里找回初心,可以重新出发。”

陈铭毅说,通过七天的体验,他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收获对人性的信任,“在这里,大家彼此照顾,每一个人都散发着温暖的能量,在每个微小的细节中,你随时可以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善意”。

谈及为何要设置如此“忙碌”的日程,上海玉佛禅寺监院慧觉法师表示,这些特别设置的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员真正体验到当代都市寺院僧人的修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员能够有所收获,“所谓的收获,就是能够静下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得到安宁。”对于这些天来,百名学员究竟是否求得清净、觅得初心,跟学员接触最多的惟尘法师回答:“据我观察,至少比来的时候,心静了不少。”

10月21日下午,玉佛禅寺首届佛门僧人体验营举行了闭营仪式,并且将刻有“以戒为师”的钵赠送给了学员们。方丈觉醒大和尚表示,希望学员今后生活工作中,处处以出家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事业、处处以慈悲喜舍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处处以利他奉献之心融入社会。

“我们希望,通过七天的如僧修行,能够让这些营员真正感知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把善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慧觉法师表示,寺院将收集本期学员的意见,继续完善“佛门僧人生活体验营”,并在今后定期开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恭敬出家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