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住宅产业需要拉人才赚钱是真的吗?

  张晓明1,李雪艳1,顾承卫2

  (1.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2.上海科技政策研究所)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放眼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国内,人才竞争更是城市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017年以来,国内人才竞争持续升温,由“新一线”城市率先发起,随后蔓延至全国几十个城市。这些城市先后颁布人才新政,为争夺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各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珠宝软玉”表达对人才的满腔热情和强烈渴求。

  一、“人才争夺战”的特点

  2017年2月末,武汉出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宣称5年留下100万名大学生,被视为国内“人才争夺战”的发端。随后,西安、成都、长沙、南京、济南、石家庄等城市,也纷纷发布人才政策,使“人才争夺战”迅速发展起来。2018年初,北京和上海先后出台引才文件,标志着两大一线城市正式“参战”,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推向高潮。2018年5月,天津对外公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出台“直辖市史上最低落户门槛”的引才政策,“人才争夺战”直接进入白热化阶段。

  总体来看,此次人才竞争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引才的主体、客体、力度与流动方向上。

  (一)主体是地方政府,且数量多、范围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64个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而发起者无一例外地是各地方政府,且数量多、范围广。参与“人才争夺战”的既有一贯以来“孔雀东南飞”的人才高地东部沿海城市,也有中部和西部省会城市;既有超大、特大城市,也有中、小城市;从北上深广到所有的“新一线”城市、大多数二线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都参与其中。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战争”来势之迅猛,参与范围之广泛,在国内都是首次出现。

  (二)客体主要是高端、紧缺人才和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由于上述城市在综合实力、城市定位、竞争策略及发展方向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引才政策上的客体各不相同。尽管关注的客体涉及面广、层次多,但共同的客体主要是国内外高端、紧缺人才和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

  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将引才的目光聚焦在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上,其人才引进政策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如北京主要瞄准掌握尖端技术的优秀专家人才,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体育、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教育卫生、高技能七类人才的引进力度;上海则主要瞄准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等13个重点领域的人才,且这些人才需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或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高峰人才的潜力。

  以西安、武汉、长沙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和以合肥、济南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则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瞄准高端、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又大力吸引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比如长沙2017年出台的人才新政,对不同类别的人才针对性地实施“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和“青年人才筑梦工程”。

  (三)引才力度大,主要体现为宽松的户籍政策和优惠的住房政策

  参与这次“人才争夺战”的地方政府,几乎都高调地“放大招”:户口、房子、补贴、创业资助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放宽条件的“零门槛落户”,到简化程序的“零费用”“零排队”“自动审批”,从发放面试、租房、生活、安家等补贴到各种优惠购房政策,从“免费租借办公区”的创新创业扶持到高达上亿元的项目资助,各地政府都想方设法招揽人才,真心实意吸引人才,“求才若渴”便是如此。

  在这些优惠政策中,户籍和住房无疑是最让人才关注并为之心动的,在这两个长期以来最制约人才流动的因素上,许多城市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突破,用令人惊叹的引才魄力拿出满满的“干货”,力争构建人才高地。尤其是“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更是最大限度地放开了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上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人才主要向“新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流动

  受区域经济、城市实力及发展机遇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人才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从中西部城市流向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城市,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

  然而近些年来,一线城市的承载力已达到饱和状态,以北京和上海最为明显。为了治理“大城市病”,一线城市对落户指标实行“总量封顶”,不断收紧落户政策,提高落户条件,以期疏解人口。与此同时,“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在飞速发展着,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迅速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软环境日臻优化。有数据显示,继天津、重庆、苏州后,2014—2017年,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长沙、无锡7个城市的经济总量也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且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国家的政策也正在向“新一线”、二线城市倾斜。在2017年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城市名单中,除了北上广深外,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青岛、西安等城市均位列其中。新兴产业也由东南沿海向中部地区转移,而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招才引智自然成为关键,人才便开始向经济发展活跃的“新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流动。

  二、“人才争夺战”的原因

  “人才争夺战”实际上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人才结构及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必然产物,是各地方政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的争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实施,各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的作用和地位给予了准确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各地方政府普遍把人才作为发展之基、创新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因此,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推进力度,将招才引智工作优先于其他工作甚至作为政府头等大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大力吸引人才。

  譬如武汉,在2017年3月设立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而后专门成立招才局,作为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西安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局长牵头的“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指挥部,开展为期3年的攻坚战,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人口。深圳通过地方立法为人才设立专门的“节日”,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人才日”。江西省委常委在2018年5月的江西省市人才政策集中发布会上强调,“要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珍视人才”。

  (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青年人才成为争夺焦点

  通常,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数量的增长被看作是释放“人口红利”的源泉。有研究学者指出,“人口红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增长不断减速与“人口红利”的衰减密切相关。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9%。同时,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下降0.6%;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上升0.6%;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上升0.5%。可见,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其次是持续的低生育率。在国家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后,情况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下降1.49‰,且连续两年出现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的现象。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也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这意味着未来每年新步入社会的青年劳动力会越来越少。

  老龄化的日益严峻和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加剧了人力资本的结构性紧缺。许多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减少,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负担加重,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必然导致城市间对青年人才的争夺,所以“人才争夺战”实质上也是对人力资本带来的红利的争夺。

  (三)经济结构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广东代表团座谈时又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理念已在全国形成共识,要成功实现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关键靠创新,根本在人才。人才正是从过去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核心力量,能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是城市发展最关键、最紧缺的资源,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实际上也是对创新要素的竞争。

  在2017年8月举行的首届西安科技人才峰会上,张立同等3名院士分别与西安的3家公司签署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建站协议》。对此,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表示,“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通过科技开发研究,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从而在一个新型领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一个城市的新型产业发展。”

  (四)楼市政策严格,通过引进人才带动楼市发展是直接动因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限购政策逐步收紧,楼市进入低迷期,库存不断攀升,地方财政收入下滑。要拯救楼市,就要有新增需求,而新增需求从哪里来?便是新增人口。人口流入会带来购房需求,进而促进楼市需求增长,提升楼市消费能力,并对楼市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因此,大量引进人才尤其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成为一些城市解决限购令下楼市发展困境的“金钥匙”。

  本次“人才争夺战”中,宽松的户籍政策和优惠的住房政策是各地人才新政的主要特点,除北京、上海外,其余城市尤为明显。这些城市不仅降低了落户门槛,还放松了购房资格,如降低购房时的社保缴纳年限,同时针对不同人才给予不同的购房补贴和以低于市场价打折购房等,对于想安居的人才来说,吸引力显而易见。大量人才或者说人口的涌入,让原本遇冷的楼市再次燃起了热度,一些城市的楼盘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就人才引进力度较大的西安来说,计划在未来5年引进100万人才。2017年西安人均住房面积为39.2平米,如引进的100万人才中有一半的人有购房需求,则平均到每年的新增购房需求为392万平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最多,同比上涨22.4%;二手住宅价格涨幅排名第二,同比上涨15%,仅次于呼和浩特。

  三、“人才争夺战”的影响

  “人才争夺战”像一把“双刃剑”,对加速人才流动、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城市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不可否认地是,一些城市的人才“争夺”并不算成功,甚至是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尤其是东北、西北等不少省区,因吸引力不足而在这场争夺战中人才流失较大。这些需要我们全面看待,冷静分析。

  (一)加速了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

  人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流动起来,才能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用。“人才争夺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了人才的市场化进程和区域间的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人才流动趋势,导致不同地区人口的变化,重塑着中国的城市版图。

  随着城市间人才竞争的不断加码发力,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已然明朗。有关报道指出,2018年前9个月,北京迁出的人口多流向天津、廊坊、深圳、广州,上海迁出的人口去北京、苏州、杭州、深圳较多,广州迁出的人口去佛山、深圳、东莞较多,深圳迁出的到东莞、广州、惠州较多。因此,大部分“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人口基本上都有所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依次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佛山、长沙和宁波。

  (二)推动了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对人才的争夺,直接关系到城市升级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大量人才尤其是年轻毕业生的涌入,对于城市来说意味着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他们补齐了产业短板,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了本地创新创业;带来了消费需求和地方税收的增长,激发了城市在房地产、医疗、商业服务等多方面的活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西安在此次“人才争夺战”中的表现最为抢眼。华为、吉利汽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中兴、浪潮、亚马逊、汉能、开沃汽车等企业先后有项目投向西安;西安新建商品房价格也连续上涨,并在2018年保持更快速的态势。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正式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级中心城市;2018年末西安GDP跨越8000亿元大关,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创14年来新高。

  (三)促进了人才教育理念的深化

  首先,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人才快速引进的新形势下,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为,一切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从潜到显、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可以尽快实现从潜人才到显人才的转变。所以,人才作为一种核心的发展要素,要不断发掘其发展潜力,提升其贡献能力,就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争夺战”不仅仅是引才,而是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载体落在教育上;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尊才、重才、爱才、敬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教育资源的水平与配置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也影响着人才的稳定。搞好教育,就是为城市发展助力,一个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会增加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人才就会更安心地稳定下来,最终又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事实上,在人才竞争的同时,不少城市在引进人才的培训补贴、子女教育上也不断发力。比如青岛《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中,“未来之星培养工程”旨在构建可持续的人才发展体系,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而“安居乐业保障工程”中则专门规定对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实施差异化的入学政策。由此可见,教育能吸引人才,更能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四)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我们在肯定“人才争夺战”积极效应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一是许多城市将人才引进的数量作为政绩工程,大做表面文章,而对发布的人才政策研判不足,有的城市甚至多次“打补丁”;二是一些城市将“抢人才”单纯地理解为“抢人口”“去库存”“拉房市”,忽视了对人才更深层次作用的发挥;三是对人才的判断标准较为狭隘,大多数人才政策的制定、实施仍以学历为首要前提;四是许多城市盲目跟风,引进的人才脱离市场需求,不能与当地产业及发展战略相融合,不能体现地方特色;五是大多数城市人才发展环境尚待全面优化,只关注引才,忽略用才和留才,人才政策的协调性、配套性不够。

  四、“人才争夺战”的思考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人才争夺战”中,是否该去“争夺”人才?“争夺”什么样的人才?“争夺”来的人才能留得住吗?该如何用和留?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各地政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正确引导。

  (一)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

  政策的激励与吸引带来的是短期效应,而引进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建立长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才能使“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城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优势。不能产生长期效应的人才政策,都只是“抢人”的幌子、“博眼球”的招牌。

  首先,人才政策不能流于表面,做表面文章,先把人引进来再说,而应该科学、精准地规划一系列可持续的政策措施。用特殊待遇和优惠政策将人才引进来了,人才能不能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就要靠一整套的人才工作机制,选、用、育、留,都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衔接和跟进。所以人才政策要务实,要能落地,要有可操作性、可延续性的实施细则或办法来支撑,而不仅仅是人才政策发布会上的一个口号或标语。

  其次,人才工作不是政绩工程,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不是最终目标,不应用人才引进的绝对数量来衡量“人才争夺战”的战果和成效,在关注人才引进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人才贡献率。特别是大批引进毕业生的城市,低门槛或“零门槛”落户了,租房、购房补贴给了,但工作落实了吗?有针对这些年轻学生的企业招聘会或就业创业辅导和帮助吗?应该看到学历落户并不等同于获得了相应的就业工作岗位,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是否与新落户人才数相匹配、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新落户人才的专业特长是否对口等,还需要就业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二)树立全面的人才引进理念

  首先,要全面看待人才引进政策。精彩纷呈的人才政策是为了引进人才,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引进人口,或去库存、拉房市。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过于强调户籍政策和各类补贴,认为拿出户口、房子和待遇才能引来人才,片面地将人才与金钱、住房等物质利益挂钩,甚至将人才政策定性为支撑房价、消化楼盘的“助推器”,扭曲了人才政策的本质,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

  其次,要平等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事实上,本土人才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要摒弃“只有外来和尚才会念经”的观念。在精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发掘、培养和使用本土人才,整合优化已有的存量人才。要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将本土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做到位,注意不要过于拉大两者之间收入、住房等待遇的差距,造成不公平感而引起本土人才的流失,或因内部排挤导致外来人才留不住。只有内外兼顾,才能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达到互补互持的双赢效果。

  (三)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结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各地方政府要有“大人才”观,根据城市发展的各种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在“人才争夺战”中,不能将人才仅限于高端人才和本科以上学历人才,要由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变为所有创造价值的人。要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把人力资本的价值释放出来,尤其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结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外来人才和本土人才、一般人才和高端人才、学历人才和技能人才以及各年龄段人才的关系。尤其在大规模引进人才的时候,更要去“学历化”、去“资历化”,从而避免人才结构失衡、无序过度竞争、劳动市场扭曲等现象,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分布科学、量大质优、互为支撑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四)打造有特色的人才+产业政策

  吸引人才的核心之一在于产业,没有产业很难留住人才,因此人才引进要与产业深入融合,不能盲目“抢”人,要针对城市区域发展特点、人才发展现状、经济发展需求,精准施策,形成地方特色。另外,人才政策的制定、实施都要结合城市未来规划,要打造什么样的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就要制定倾向于什么样人才的竞争策略,有针对性地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带动项目引进,通过项目引进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聚集,最终实现人才引进高端化,产业发展高质化。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按照人才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人才引领产业”与“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比如,杭州围绕打造“互联网+”全球创业创新中心,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目标清晰、定位准确、体系完整的产业创新平台、高校院所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和各类企业平台,依托优势产业在人才竞争中独具吸引力。安徽铜陵围绕打造技工大市的目标,实施“制造铜陵”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创建铜陵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培训技能人才近万名。

  (五)优化适宜的人才生态环境

  人才受到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吸引来到一个城市,只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步,因为来了不一定能留下,留下了不一定能留得久,倘若这个城市不能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创业环境、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其他适宜工作、生活的相关条件等一系列适宜的生态环境,人才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吸引人才并能留住人才的并不仅仅是住房和户口,而是使人才真正感受和体会到自身发展能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城市能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既要安居,又能乐业。

  对于城市来说,人才竞争不是优惠政策的大比拼,而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要全面、细致地规划人才引进后的配套政策,关注自身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的各项条件和生态环境。比如,人才的生活、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医疗、社会保障、配偶安置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服务等机制需要健全等等。要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要下功夫、用真心,切实为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着想,建立一个人才可持续成长与增值的环境。

  总之,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是地方政府在内外因的双重推动下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竞争,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的速度与温度。对于城市来说,引才政策起催化作用,城市经济起强化作用,生态环境起固化作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才自由有序流动,才能使人才为城市发展所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6条规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等。”从这个规定来看,我国房地产咨询是房地产中介服务的一种,是为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服务并收取佣金的一种有偿的中介活动。
 一、房地产咨询主要是应投资者、消费者和房地产经营者(土地、房产开发商、经营者)的要求,就投资环境、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客户资信等)、项目评估、质量鉴定、测量估价、购房手续、相关法律等提供咨询服务。房地产咨询是对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是情报和信息的交流。凭借掌握的理论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对房地产投资决策、风险规避、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预测等提出较为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可帮助房地产商尽快完成投资,收回成本。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房地产产品的异质单件性以及投机等行为,导致市场机制的作用遭到扭曲,给公平交易带来困难。房地产咨询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尽量使不对称信息趋于对称,保障信息畅通,促进市场交易公平,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咨询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许多地方,尽管存在大量房地产咨询活动,但通常是依附于其他业务的,还不是一个独立而纯粹的服务部门。例如,房地产咨询服务与房地产估价行业相互掺杂,没有明确的界限,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咨询服务的载体都是房地产。在提供大量的房地产以抵押、交易、投资、处置为目的的估价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同时有提供房地产咨询服务的需要。
        房地产咨询机构的服务领域,沿着房地产产业链可分为上、下两个发展方向:向下可提供房地产测量、房地产策划代理、物业管理等,向上可提供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顾问等房地产咨询服务。由于房地产咨询服务品种多、涉及面广,本文主要研究向上的发展方向,结合目前房地产咨询行业现状,仅探讨房地产咨询服务重要业务品种——房地产投资顾问服务.
        房地产咨询服务通常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衍生服务多、技术沟通复杂、操作时间较长、市场自主需求旺盛等特点,能够较好地避免低层次的恶性竞争、提高咨询机构经济效率、提高咨询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壮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促进企业品牌的提升、树立房地产咨询行业良好形象。
        结合房地产投资顾问服务品种来看,其主要客户群包括: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等。
        房地产咨询行业被称为忙碌的房地产“军师”,不管房地产市场火爆或低迷,它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开发商积极拿地开发项目或是进行城市更新项目,需要找咨询机构为其分析项目的可性性或是项目申请立项报批等;房地产市场低迷时,开发商须做好项目前期市场定位及后期销售定价策略,希望有熟谙市场的咨询机构为其出谋划策。
        就目前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来看,房地产咨询已超越了一般的中介职能,咨询机构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还具借鉴、参考效力。例如企业项目贷款、发改委核准投资项目等,都需提供相关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来做参考,作为批准贷款和项目的依据。
        社会咨询意识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咨询有用意识、咨询先行意识、咨询有偿意识、咨询产业意识。由于咨询业的产品、获利环节、品质控制和产权结构与传统工业不同,社会咨询意识的走向就十分关键。
        在我国,除一些从事营销策划和销售代理业务的咨询机构已形成一定规模以外,其他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多数规模较小,而且这些房地产咨询机构多为混合性机构,以中介为主,提供房地产经纪、评估,兼营房地产咨询业务。在这种混合型的经营模式下,无论是信息咨询还是投资决策咨询等服务都很难达到专业服务高水准的要求。
        从房地产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来看,需求差异化逐渐形成并呈扩大之势。现实需求差异化的存在使得供需双方都对高水平的市场调研、信息服务、项目咨询、营销策划、销售代理、置业顾问等业务产生了更多的需求,迫切要求房地产中介行业要以专业化的服务、正规化的经营来填补市场空白。
        无论是信息咨询、投资咨询,还是论证报告形式的咨询,都需要权数据库为依据。同时,任何一个咨询机构都不可能拥有自身开展业务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而需要与其他机构实现资源共享。我国的一线城市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的数据公开相对比较及时、完整,但其他不发达的地区数据可能就比较匮乏。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咨询业迅速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咨询业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通过各种方法、方式增强国民咨询意识,树立“咨询有用”、“咨询先行”、“咨询有偿”的意识。国家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刺激企业的咨询意识。同时加强政府自身的改革,严格遵守政府公务公开原则,进行信息披露,加强房地产信息库的建设。
        咨询机构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情况,选定与自己企业资源和优势适应的咨询领域,以及自己服务的客户群体,不能太过庞杂。只要将自己优势领域的咨询服务做到较高水平,即可获得好的口碑。
        房地产咨询机构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其竞争力来源于知识型员工。只有加强人员培训、加强人力资本运营,才能提高咨询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要建立专门的咨询人员评审、监督、考核机构,实行咨询人员资格审查、考核和登记制度,保证咨询队伍的高素质。
        《2018年中国房地产咨询顾问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由观研天下(Insight&InfoConsultingLtd)领衔撰写,在周密严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行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等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主要研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为战略投资或行业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相关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开发运营分析
第一节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情况
一、房地产景气指数分析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域结构
四、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析
第二节中国土地市场供需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成交规模
三、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费用
四、主要省市土地价格情况分析
第三节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
一、商品房销售情况分析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分析
(二)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
(三)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
二、商品房销售金额分析
(一)商品房现房销售金额
(二)商品房期房销售金额
第二章中国房地产服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房地产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2016年房地产服务行业政策分析
一、2016年中国房地产土地政策分析
(一)土地市场调控政策最新动向及解读
(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最新动向及解读
(三)土地管理制度深层次改革必要性及方向
(四)《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颁布
二、2016年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一)保障性住房主要政策分析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解读
(三)房地产地方性政策解读
三、2016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分析
(一)中央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微刺激”支持自住购房
(二)取消限购,地方“救市”措施多样化、纵深化
(三)六部委发文松绑“限外令”不限制外资购房
(四)个人转让两年以上住房免征营业税
(五)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七)二套房贷款首付比降至四成
(八)《关于进一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三节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与政策
(三)价格评估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一)商品房预售的条件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管理
(四)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一)房地产作为抵押物的条件
(四)房地产抵押的效力
(五)房地产抵押的受偿
第四节中国房地产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规模及结构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三、中国人均住房面积情况
四、家庭人均居住支出情况
五、居民住房观念的改变
第三章房地产咨询顾问行业概述
第一节房地产咨询服务基本情况
二、房地产咨询业务发展方向
第二节房地产咨询顾问产品分类思路
一、从产品服务对象入手
第三节房地产咨询顾问公司产品分类
第四节房地产咨询顾问产品分类
(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
(四)区域规划市场研究
(一)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
(二)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
(三)城市更新可行性研究
(二)固定资产贷款报告
(三)经营性物业贷款报告
(一)不良资产处置评估及方案研究
(二)金融机构选址意见书
第五节房地产咨询顾问衍生产品
五、城市更新项目资金监管评估报告
七、旧城改造征收补偿方案研究
十五、房地产现状价值咨询
十六、房地产未来投资价值咨询
十七、房地产拆赔价值咨询
第六节房地产咨询顾问行业关键技术
第四章房地产评估行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房地产评估服务基本概述
第二节房地产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房地产评估存在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房地产评估产业监管力度待加强
(三)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待提高
二、中国房地产评估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相关法制体系
(二)强化对房地产评估产业的监管
(三)提升优化房地产评估人员综合素质
第三节国外房地产评估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一、估价人员考试注册制度
二、估价机构注册管理制度
四、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五、对我国发展的经验及建议
第五章房地产咨询顾问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房地产咨询顾问服务排名
第二节国内知名综合房地产咨询企业比较
第三节房地产咨询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方略
一、房地产咨询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咨询服务公司数量多规模小
(二)房产咨询行业规则尚未建立
(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行业官方信息披露渠道不畅
(五)行业市场化运作行为不成熟
二、房地产咨询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三、房地产咨询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房地产评估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房地产评估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外房地产评估市场现状
二、中国房地产评估市场现状
三、房地产评估机构资质企业分析
(一)一级资质要求及企业分析
(二)二级资质要求及企业分析
(三)三级资质要求及企业分析
四、房地产估价机构业绩排名
(二)按评估建筑面积排名
(三)按评估土地面积排名
(四)按评估总价值排名
五、房地产评估市场竞争格局
第二节房地产评估的风险及控制对策
一、财务风险及控制对策
二、金融风险及控制对策
三、监管风险及控制对策
第七章全球房地产服务五大行业务情况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戴德梁行(DTZ)
第二节世邦魏理仕(CBRE)
第三节仲量联行(JLL)
第四节高力国际(Colliers)
第五节第一太平洋戴维斯(Savills)
第八章中国房地产咨询顾问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深圳市国策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
第二节北京市国盛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节北京首佳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四节上海城市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第五节上海信衡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第六节深圳市戴德梁行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七节北京康正宏基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八节北京华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九节四川大友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节上海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第十一节博文房地产评估造价集团有限公司
第十二节石家庄石房房地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
第十三节深圳市国房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四节青岛衡元德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十五节长沙永信房地产估价咨询有限公司
第十六节河北新石房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第十七节深圳市国浩土地房地产评估经纪有限公司
第十八节兰州中瑞房地产咨询估价有限公司
第十九节上海百盛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十节武汉国佳房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二十一节广东财兴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第二十二节杜鸣联合房地产评估(北京)有限公司
第二十三节深圳市国资源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二十四节江苏苏信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十五节武汉国新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二十六节深圳市同致诚土地房地产估价顾问有限公司
第二十七节北京东华天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二十八节北京京港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第二十九节北京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第三十节广东南粤房地产与土地评估有限公司
第九章房地产估价行业向投资咨询业务拓展研究
第一节估价机构开展房地产咨询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传统估价业务的萎缩
二、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
三、客户寻求“一站式”服务
第二节估价机构房地产咨询顾问业务类型
第三节房地产咨询顾问业务的一般流程
四、进行经济测算并撰写报告
五、提交报告初稿并与客户进行沟通
六、对报告进行修改并定稿
第四节估价机构开展房地产咨询顾问业务的误区
一、提供“估价式”的咨询服务
二、局限于现有估价业务的渠道
第五节估价机构开展咨询业务模式探索
一、房地产咨询业务模式的选择
(一)房地产咨询业务类型
(二)估价机构从事咨询业务的优劣势
(三)房地产咨询业务模式的选择
二、咨询顾问,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通报,制定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方案》,召开了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赴国轩高科、阳光电源、三川自控、国祯环保、同智机电等企业调研;还前往常州、无锡、宁波三地开展比较式调研,考察了广源热电、新誉集团、无锡尚德等企业。经调研组认真讨论,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提法。参考多方面意见,我们认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大致包括: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为对象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相关配套服务等行业的总和。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研制和服务、节能环保产品制造、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大领域初显优势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节能与环保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材料三大领域已初步形成优势。据《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82户,超过1亿元产值的企业30家,完成产值240亿元(包括节能家电产值、部分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5%左右。其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产值约150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的总产值约30亿元,与环境有关的建设体系总产值约60亿元。行业科技人员近2.5万人。

  2、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先后有45家企业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获得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的有6家,国风集团、东华工程科技、通用机械研究院、国祯环保、继远电网等是我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我市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近两年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术攻关计划项目支持的近百项,新产品8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近200项,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锂电池、污水处理、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3、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目前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涵盖的技术领域较宽,处于培育成长时期。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产品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在环境保护方面,产品涉及到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等;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产品(服务)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在环境保护服务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门类和体系。

  4、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有所显现

  美菱、荣事达两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全国2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行列,我市基本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产业链;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可完全代替进口装备,荣事达、派雅新能源、景坤新能源、国轩高科、安兴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结点;江淮汽车、安凯汽车、英科智控、同智机电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使我市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我市已作为首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易能生物、格林生物等企业,生物质油生产的设备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祯环保的销售额排全国第8名(全省第1名),该公司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已有6项行业标准获批准发布;利特环保、元琛环保等在烟气脱硫、除尘领域有一定的实力,利特环保是全国环保行业百强企业之一。工业节能、绿色照明领域也有一定产业基础,三川自控、云龙科技、大明电子等发展较快。

  二、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目前看,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是具有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农业资源。我市三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家禽家畜的规模化养殖和肉类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以农业秸秆、枝丫材、垃圾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纤维板、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沼气、生物有机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是工业废弃物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投产,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将增至400万吨,铁渣等废弃物大量增加。其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我市每年还消化外地粉煤灰、铁渣100万吨。三是地热资源。据地质勘察发现,我市周边存在地热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为地热供暖、地热种植养殖提供条件,为深度开发地热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是具有较广的本地市场需求。一是新能源需求量大。随着一批重化工业项目的投产,全市用电量还将剧增。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已接近或达到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要求,生物质能的技术不断突破且商业利用成本不断降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二是节能环保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安徽桑铌公司年产200万吨重油深加工项目、德国大陆轮胎合肥项目、京东方6代线项目、皖能发电6号机组(600mw)项目、马钢(合肥)公司年产500万吨优质钢生产基地项目的陆续投产,一方面,因技术和装备先进改变了我市原有重化工业“高能耗、低产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增加了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我市的节能环保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工作压力的另一面,又是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现实市场需求。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支撑。我市拥有一批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科研机构和学科,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大气环境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制冷设备检测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拥有国家、省重点学科8个,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制定。这些意见在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投资和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将提出明确的支持政策。我市出台了《合肥市―20xx年工业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又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和《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即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政策保障范围涵盖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缺少行业旗舰企业。尽管有阳光电源、国祯环保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与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相比,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都是从自主知识性研发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面对新兴市场,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本积累缓慢,企业发展资金难以筹集;企业对技术的衰减周期认识不足,引进社会资本时犹豫不决,担心股本结构中技术份额被低估,往往错过最佳利用时机,由于不能及时果断引进战略投资,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当新兴市场迈入成熟阶段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二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为数不多的企业,其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为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但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大带动能力较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且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三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推广难,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存在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受到传统习惯或管理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应用推广;另一方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属于政府政策驱动型市场,没有各级政府政策的强力驱动,市场启动困难,步入成熟市场时间较长。而且国内外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开发新兴市场难度较大。

  四是产业规划指导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市政府所作的产业规划如何与国家、省里规划衔接协调,市政府如何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制定政策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建设的问题。近年我市也制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由单一部门制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在统一协调、先导性、成体系方面尤其是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企业反映规划指导的力度不强、扶持的力度不够大。

  三、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同时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见附件。

  四、推进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首先,我市要尽快成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节能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广泛吸纳我市以及省内外专家,把脉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前景和规划,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诊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对重点项目和引进项目进行识别和市场前景预测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合肥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重点领域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家、省里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各行业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规划引导发展的作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扎实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

  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对国家和省里鼓励发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土地;对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好我市刚出台的合政25号、26号、28号、29号四份文件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并希望出台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文件。

  设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税收优惠。参考上海做法,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企业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的技术转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资金和投资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市场支持。借鉴外地做法,对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能源项目系统集成商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产品,以及我市的新能源企业之间采购产品或委托加工服务,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资金补助;按照新能源企业出口额给予国际市场拓展费补助;对列入商务部“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进出口结构资金目录”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四是政务支持。市县区政府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进入市场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支持应用项目建设。实施阳光学校(宾馆)工程,支持学校和宾馆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农村推广适用太阳能热水器,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新光源led节能产品在城市、乡镇景观照明和宾馆饭店等方面的应用,生产企业投资,节约电费由生产企业与使用单位分享,实行合同管理。鼓励符合安装条件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安装大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论证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安装条件的,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市建设部门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项目,通过市场驱动,引进大型光伏企业。市电网企业要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积极提供并网的条件。根据《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市财政应给予资金补助。对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的公益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商业建筑,逐步强制要求采取节能措施,帮助推荐好的节能产品和实施方案;对城市新建住宅小区,要求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或预留管道以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循环水利用。借鉴“三市”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对在本市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或经国家、省和我市认定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凡符合相关规定的,支持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列入《合肥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品,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政府支持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筑、环保项目时,应予以优先采购。

  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发展。支持和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吸引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不断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通过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欢迎和鼓励境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在我市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对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4、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一些先发城市经常组团来我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沟通联系,我市更要注重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管理程序,建立起省级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5、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标准规范

  鼓励发展以工程建设、技术咨询、检测认定、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制定、修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产品,在能效、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产品和工程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方面建设。加强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的宣传教育与知识普及,倡导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增强社会认同,营造有利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快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循环经济园建设,尽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绿色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我市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与电动汽车发展相配套;规划建设环保产业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视情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生物能源产业基地。完善产业基地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分行业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链条较长、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建立起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

  7、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愿意在本地落户的,可优先解决住房与孩子入学问题;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有独资或参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改制时,可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40%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和分红权的激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多层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鼓励产业基地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支持企业自己开展人才培训,政府给予补贴。

  牵头领导: 王世清

  调研组长: 石新民

  调研组成员:金维平 方 敏 李 保

  张 红 金 萍 徐 易

  王 勇 胡 斌 袁德跃

  附: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常州、无锡、宁波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由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各地在统计口径上不尽相同。我们所到三地,在统计上相当一部分产值统计到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新光源产业产值中,与我市的统计口径不尽相同。

  一、三地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主要涉及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生物柴油、动力电池、核电设备等领域。目前常州市已有30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比较完整,配套能力很强;风电产业已形成较为系统的风电设备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40多家,拥有新誉风电、卓润风能、天山重工等骨干企业;生物质能产业、核电设备产业,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常州市新能源实现产值198亿元,光伏产业产值为160亿元,风电设备实现产值30亿元。

  常州现有节能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452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在环保设备生产、水处理、垃圾焚烧、污泥综合利用等领域,产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高新企业。

  无锡市的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以尚德、远景等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先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新能源产业的产值达到372亿元, 光伏产业302亿,风能产业70亿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40%。目前无锡光伏太阳能产能产量、出口贸易额均居全球首位,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为龙头,近40家光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无锡风电制造业已经有完备的体系,风电设备企业30多家,核心部件电机设备配套率可达70%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无锡市倾力推动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宜兴的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全国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约1350多家,上市企业4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营业收入200多亿元,税利收入30多亿元。无锡市与全国7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启动建设了全国第一批国家认可资质的环保水处理设备(产品)检测中心、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检测和支撑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环保产业的研发创新体系。

  在宁波,无论是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是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以及生产设备的节能改造,都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参与。,宁波市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新技术企业55家(未包括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光源等领域企业),全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是177.2亿元。宁波市高新区新能源与节能照明基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是宁波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研制,环保电池,风力发电,沼气工程,地热采暖等领域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涌现出以宁波韵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在行业内处于强势地位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及系统,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有500兆瓦的生产能力,除出口到欧美等地外,还参与国内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光伏的建设。led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中小型半导体照明企业,其中近150家具备一定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200亿元产值。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并重在应用。在固体废物方面,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7%;四座垃圾污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二、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为促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积极举办高层论坛,鼎力筹办博览会。三地的做法和经验有:

  1、常州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

  常州市曾经大力推动it、基因产业发展,但成效不大,而太阳能、风能和输变电等特色产业却长足发展。原因在于,后者根植于常州发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化工、电子、材料等产业基础之中。由于常州市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从传统优势产业中精心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了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常州市捷足先登,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早研制兆瓦极风电装备,使常州占有战略先机;华盛天龙由小五金厂发展为光伏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浇铸炉、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设备。金坛晶磊石英为光伏企业配套生产石英坩埚、石墨热场;世界顶尖光伏装备企业瑞士hct,将华东砂浆回收中心建在常州。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发展,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形成独特的思路,即培育静脉产业链推动动脉产业链发展。新能源作为动脉产业,回收利用“三废”使之再资源化的产业可称为静脉产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链条。动脉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静脉产业的支撑力度。从光伏产业来看,回收氢气经纯化处理后继续使用,可大大加快反应的速度;回收利用单晶锅底料、残次料、砂浆、切削液等废液废物等,能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多晶硅生产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是可利用的感光材料和光纤预制棒等产品的原料,回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常州市目前正致力于催生出一批专业化的“静脉”企业,提升动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环保产业集群的规模。

  2、无锡运用政策强力推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人才战略显现成效。无锡市自5月启动“530”计划(即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76个“530”项目在该市落户发展,累计引进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各类人才近13万人,其中“双高”人才5388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3000多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这些落户无锡的人才和项目,成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无锡市财政三年来用于人才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5.5亿元。

  二是积极牵手风险投资公司。无锡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在无锡注册的创业投资和管理机构已有22家。早些年,无锡市政府担当风险投资基金,深度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尚德模式,无锡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桥联风电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5家投资机构联合完成了桥联风电7000万美金的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桥联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无锡从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全面向创新型经济倾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市级财政统一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市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已达到72亿元。无锡市确定了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电集团第58研究所、省血防所3家科研机构作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向“530”企业开放,企业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即可享受产品检验、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

  3、宁波重视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推广

  在全国率先建成风力发电场,金轮集团与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合资建成慈溪杭州湾风电场,总投资6.43亿元,一期工程运行当年发电量9567万千瓦时。该风电场通过英国碳交易所,首次交易金额约300万元人民币,一年能“腾”出9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太阳能应用也走在前列,目前太阳能建筑光热应用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在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500千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全省推广变频螺杆式空压机,宁波地区应用此项技术的3600余台空压机,一年可节约近2亿千瓦时电能。在企业节能改造投入方面,全市改造节能项目共283项,总投资110.7亿元,项目可实现节能170.8万吨标煤。作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提供了动力。今年市政府拟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示范项目的补助,通过示范推广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抢占先机,推动宁波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三地已形成相当规模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5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27万吨,可处理常州市区80%的生活垃圾;每天向华东电网输送电量20万度;排放达到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扶持致富新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