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一个小车从高处往下匀速拉动的实验,实验时发现如下图,则实验时间为()

四川省绵阳东辰学校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学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0
}

专题 18 力学实验 1.( 2019 ·新课标全国 Ⅰ 卷)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物 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纸带上标 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 4 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 ABCDE 五个点中, 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 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 0.233 ( 3)0.75 解析】分析可知,物块沿倾斜长木板最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迹,从A 解析】分析可知,物块沿倾斜长木板最匀加速直线运动, 纸带上的点迹,从 A 到 E,间隔越来越大, 可知,物块跟纸带的左端相连,纸带上最先打出的是A Ⅱ卷)如图( 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 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 50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θ、重力加速度 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 度 a 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 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 如图( 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 (每 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为 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答案】( 1)gsin a2) 答案】( 1) gsin a 2)0.35 解析】( gsin a 1)由 mgsin m/s2,代入①式,得: μ= 9.8 1 1.97 2 =0.35 0.1 s拍 1 幅照片。3 0.1 s拍 1 幅照片。 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 。(填正确答 案标号) A .米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 。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 3 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 a、b 和 c得到 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 g= 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 3)9.7 解析】此实验用数码相机替代打点计时器,故实验原理是相同的,仍然需要米尺来测量点与点之间的 距离;就本实验而言,因为是不同照片,所以是测量连续几张照片上小球位置之间的距离;加速度求解 仍然用逐差法计算,注意是 bc与 ab 之间的距离差。 4.(2019 ·北京卷) 用如图 1 所示装置研究平地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 PQ 滑下后从 Q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 MN 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 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 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 A .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段水平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 x 轴、竖直方向为 y 轴的坐标系。 a.取平抛运动的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将钢球静置于 Q点,钢球的 (选填 “最上端 ”、“最 下端 ”或者 “球心 ”)对应白纸上的位置即为原点;在确定 y轴时 (选填 “需要 ”或者 “不需 要”)y轴与重锤线平行。 b.若遗漏记录平抛轨迹的起始点,也可按下述方法处理数据:如图

}

鹿泉区李村镇中学学年八年级物理(下)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3.1.一瓶1元的纯净水所受重力最接近实际的是()*

4.2.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5.3.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停在一支水平树技上,下列说法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6.4.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7.5.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桌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用力越大,锤头被套得越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6.下列应用中,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9.7.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是省力杠杆的是( )*

10.8.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50N的物体5s内匀速升高5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9.潜水艇在水中可以自由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潜水艇内水舱的充水和排水来实现的。潜水艇在水中能够浮沉,你认为它主要是靠改变( )*

12.10.将新鲜的鸡蛋浸入盛盐水的容器中,鸡蛋沉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再往容器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11.航模小组对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们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1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13.如图所示,柱形杯内放有一块冰,此时冰对杯底压强为P1,冰熔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2,两压强相比较(不计水的蒸发),则*

16.1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空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同时开始计时,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17.15.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8.16.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

19.17.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最早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2. 推桌子很难推动,是因为桌子受到___的作用.*

23.19.如图 OA=BA=10厘米,重物G=20N,忽略杠杆自重,要使杠杆平衡,应该在B点作用上一个竖直向________的力,*

25.2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6N的拉力将重为8N的物体拉上高3m.长5m的斜面,则他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28.21.人造地球卫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动能_______,*

31.22.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

32.遇紧急情况时用力刹车,车停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3.小华的奶奶因地板太滑而摔倒了,于是小华想换一种防滑效果好的木地板。他和同学小强从市场上找来较为常用的A型和B型两种木地板的样板,小华认为要比较防滑效果也就是比较哪种地板表面更粗糙,于是小华将样板倒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33.⑴两次实验都要使木地板样板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

34.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拉力大小.*

35.⑵小华根据两次示数F1<F2,由此得出结论:B型木地板表面更粗糙。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36.⑶小强受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启发,他找来一个斜面和一个小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滑到这两种木地板平面上,他想根据小车在这两种木地板平面上滑行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哪种木地板表面更粗糙。请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_____.*

24.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放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37.⑴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8.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40.⑵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41.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该实验可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

42.甲图的探究实验中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44.(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45.⑶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为4dm3,g取10N/kg,试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量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