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熟悉倍轻松集团么?他们家股票能入么?

导语:倍轻松敲开科创板大门

7月5日,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轻松”)启动IPO申购,预期发行价27.4元/股,申购代码为787793,公司拟发行1541万股,实际募资约4.22亿元。

4天后,倍轻松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预示着这家按摩器材生产商距离正式上市敲钟仅一步之遥。

7月15日,“小而美”的倍轻松成功上市,正式成为“便携按摩器第一股”,一上市便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开盘涨484%,讨了好彩头,市值超百亿!

产品之问:符不符合科创板

在按摩仪行业默默耕耘20余载,此次倍轻松蓄势待发,终于站在风口之上,敲开了科创板的大门。

然而,回望倍轻松上市,一路蹒跚而来,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可谓“倍轻松并不轻松”。

从财务数据来看,倍轻松似乎是一只非常优秀的科创板股票,但作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按摩器具公司,大家向它投之以近乎苛刻的审视眼光。

有人不禁质疑:倍轻松能称为“技术驱动型的创新科技公司”?是不是吹上天去?

小小按摩仪,能有多少科技含量?

不乏有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科创板企业就生产高大上的企业,最好能上天的那种!

如此理解,就是以倍轻松产品的科技实力是不配称为高科技的。

“圆珠笔之问”为何能成为“中国制造业之问”?

小小按摩仪能作用于放松肌肉、舒缓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能有效地预防眼睛、颈椎、腰椎劳损而带来痛苦。

就拿颈椎为例。颈椎所带来痛楚,时至当下,恰恰又成为“时代的痛点”,以至于现在有人调侃道:

“这届年轻人最突出的不是才华,而是颈椎!”

“术业有专攻”,各个领域确实需要有钻研精神——去做深、做透、做精,自21世纪伊始,倍轻松以眼部按摩器“出道”按摩器行业,此后便一直兢兢业业,20余年深耕细拓“按摩小电器”领域。

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工艺沉淀及人才集聚,倍轻松具备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目前,倍轻松已形成以眼部、颈部、头部及头皮四大类智能便携按摩器,已聚合了大健康、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的高新技术。

特别在用户体验端,倍轻松的产品能实现智能控制,用户可通过各类移动终端进行远程实时远程观察和控制,或者通过语言进行人机交互,且用户允许后,倍轻松可利用收集的使用数据,进一步了解用户需要和改进产品,还赢得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等十余项国际设计大奖。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倍轻松及子公司拥有的境内外专利合计576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54项、境外发明专利90 项;拥有的著作权合计115 项,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04 项。

可以说,在智能便携按摩器产品的设计、仿生、驱动、降噪、交互、算法、物联方面均有技术储备。

正是在多项核心技术的支撑集聚下,倍轻松形成了在精密驱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健康传感和人机交互技术以及健康物联与大数据健康服务技术方面的技术储备优势。

比如在“揉捏式颈椎按摩仪”这个赛道中,倍轻松的产品确实做到了“一骑绝尘”的程度,产品越来越贴心,越来越人性化。

图:倍轻松颈部按摩仪iNeck M2

其中最厉害的专利——仿真人按摩触头,倍轻松的按摩仪式区别于普通按摩仪的转砂,在设计上更加巧妙,按摩头按摩感觉似真人,每个造型都是针对颈椎肩膀酸痛的主要穴位,揉捏时步步到位,效果特别好!

可以说是“匠心之作”,就像真人的双手按摩一样,有抓捏、推拿、拍打等,还有加热功能,即热敷功能,优化了物理按摩的作用。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作为“人类”的“按摩师”变成了作为“机器”的“按摩仪”。

这也算是解放人类劳动的一种创新,也是中医技艺人工智能的一种创新。

企业之问:科研还是营销驱动

有人又质疑倍轻松:有研发,只不过,只是有点研发的样子罢了。

依据就是数据,相对于销售费用而言,研发费用只不过杯水车薪!

图:倍轻松募集资金项目表

数据能说话,此次倍轻松在科创板上募集资金4.97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其中投入最多的项目是”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总额达2.79亿元,比例达56.14%,而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为8801.08万元,比例为17.7%。

结合历年的数据来看,研发费用相对于销售费用,确实只是零头,倍轻松给人一种“重销售低研发”的既视感,被人认为是“营销驱动型”企业,甚至认定为“伪科技”企业。

其实,这里面存在“认知的偏差”,倍轻松销售费用率较高,且高于同行,是其行业的特殊性。

主要因为销售模式存在差异。倍轻松直销比例较大,在直销渠道下,公司线上平台的推广费和线下终端直营门店的租赁费、销售人员的薪酬支出较大,销售费用率随之较大,而可比公司直销比例相对较低,销售费用率也随之较低。

而目前倍轻松又意识“风口”已到,企业恰恰处处于战略“扩张期”。

倍轻松20几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凭借着较强的网点布局,目前已有165家直营店,建立起中高端品牌形象的,在国内按摩器具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7%,在便携式按摩器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3-%15%,但还存在进一步市场扩张的空间。

这个“增量”的空间应该很大的!

然而,大家更注重的是“线上销售”。当然,倍轻松的线上销售战绩不俗,那为何要“逆市而为”,重金布局“线下体验馆”?

这确实让人直呼看不懂!什么神仙操作?

其实,如此布局是另有深意的,恰恰是根据这个行业的特点而采取一种未来布局,说白了就是加速“圈地”。

可以这么说,倍轻松深耕20余年,正是因为深谙按摩器的商品特点,更看重更直观的“线下体验和指导”。

因此,上市后倍轻松拟在全国各地新设248家直营门店,实现公司营销网络在重点交通枢纽城市的高度覆盖,以扩大公司营销网络和品牌传播力,这就涉及到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大家不妨撇开销售费用的投入,单纯看研发费用投入,就能看到另一番景象。

作为一个消费级智能硬件厂商,倍轻松始终保持对技术研发的大力投入。倍轻松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04%、5.86%、4.46%。

据海通证券研报,倍轻松2019年的科研投入在小家电领域处于行业的高位。

很多人就单纯从募集资金来看“研发投入”,来攻击倍轻松“重销售低研发”,显得有些无理取闹。倍轻松科研费用占总募集资金的17.7%,已不算低了,比如重研发的华为研发投入一般是销售占全年收入15%左右。

倍轻松曾表示,研发投入将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检测设备,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转化,进而打造一个我国智能按摩器领域领先的综合性研发和检测中心公司。

事实上,“线下体验馆”正是公司科技力的“输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下沉”战略,争取“受众的更广和更深入”,这也必将反哺企业更优质多维的数据,指导产品优化。

其实,就是线上线下两相融合,做足“体验”的文章,最终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市场之问:小按摩器,大需求量

今年618,倍轻松的品牌营销就“出圈”了 。

5月31日,倍轻松宣布明星肖战成为其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在微博、朋友圈、抖音多媒体组合曝光,当天即“喜提”热搜,冲上全年声量最高峰!

倍轻松肖战同款战绩骄人,售出超10万台,4天线上营业额破亿元。在618大促上,倍轻松斩获天猫618眼部按摩器类、颈椎/腰椎按摩器类和按摩器材类三大品牌成交榜第一名,同时获得京东小家电健康类品牌TOP榜第一名。

也就是说,虽然倍轻松饱受诟病,认为营销过度,但实际销量一直在线的!

倍轻松为何能广受市场热捧?

原因很简单,这是时代的需求,而倍轻松恰恰有效地做好了供给的文章。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日益重视身心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保健能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还是颈椎可能是“时代的痛点”。当代日常生活尽管开心便捷,但也导致当今的“时代病症”,尤其是长期性应用无缝连接和更新改造的电子器件——手机电脑等,导致了用眼过度和颈椎骨肌腱拉伤等一系列难题。

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颈椎有问题,而年轻人占了大部分。

那么不妨来看看,现在学习、办公时间较长的人群有哪些?

学生党、上班族、科研工作者、职业司机等等,这些人因为学习或工作,不得不习惯性低头或头前伸,并且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如此一来,颈椎压力会非常大,低头的时候,脑袋就像一个西瓜一样挂在脖子上,脖子的受力可想而知。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长时间拉长颈椎后侧,会使股肉长期紧张而产生乳酸,如果没有通过休息和放松排掉,那么乳酸的堆积,就会让我们脖子产生酸痛。

酸痛未能得到及时的缓解,相反进入恶性循环状态的话,那么确实会“积劳成疾”。

可以这么说,很多颈椎的“富贵包”就是这样“诞生”的。

图:通过中医推拿缓解颈椎酸涨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通过中医按摩可以有效缓解颈椎酸涨的症状。

但去医院,得到了医嘱无非就是两个:

就目前医疗市场供给方面来看:

推拿技师数量非常有限的,且技术有高有底,参差不齐。

另外,医疗保健收费也是一大笔开支,动辄一次都要一两百的,加上来回的路程费用,再加各种时间成本……

因此,不少人因为成本的问题,就选择了“拖延”。

而“拖延”的结果,就是让病情加剧,最终也只能落了个“积劳成疾”的后果。

事实上,在颈椎未病变前,像倍轻松的按摩仪还是能起很好地缓解作用的,主要作用是在于放松肌肉、舒缓镇痛、促进血液循环,也就是通过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疲劳来预防颈椎病。

也就是说,按摩仪——特别是带着科技含量的按摩仪——还是具有很大的市场“刚需”。

倍轻松作为按摩器的“头部玩家”,经过20多年的技术沉淀,最注重的是“实用性”和“功效性”,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产品壁垒和品牌力,因此,一直受到市场热捧,可谓一直以来经久不衰。

时代之问:踩准了时代的鼓点

倍轻松在官网的品牌哲学中提到的:

“做对人类健康有影响力的事,是我们的企业使命;

智能便携按摩,一直是我们产品研发的重要原则。”

倍轻松的品牌哲学也可以从董事长马学军的言谈中可窥全豹。

“人要延续交通规律就能安全,人要延续赚钱规律就能赚钱,人要延续家庭规律就能得到爱。但这些规律都在上层,都得靠底层的身体规律来支撑,所以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好比汽车需要在4S店里做保养,人的身体也需要养护,需要按摩和调理。”马学军表示,早期中国的按摩器主要是一些大型座椅按摩器,倍轻松顺应行业发展,做了一些便携式的新品类建设。“它们是大的,我们是小的;它们是不动的,我们是移动的,它们的产品就好比是台式机电脑,我们的产品则相当于Pad或者手机。倍轻松面向的不仅仅是一个按摩器市场,而是一个实打实的大健康市场。”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倍轻松“产品力”的两个关键点:

前者对应“大健康产业”,后者匹配“个护小家电行业”。

就目前阶段而言,我国又正处于健康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的兴起阶段。

“时也势也,命也运也,此之谓也”,而这二者恰恰同属于国内高增长的两个行业。

因此,倍轻松虽然是小小的一个按摩仪,却非常幸运地踩中了“风口”,就如同拥有了两个“风火轮”,尽享行业红利,确实能“一飞冲天”。

倍轻松的招股书中显示,报告期内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7.55%,这股增长恰恰说明了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升级阶段”,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不断增加,人口结构面临老龄化和“加班文化”等问题,人们的保健护理意识逐渐觉醒,从底层驱动力来看,“大健康产业”与“个护小家电行业”有共同之处,都是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进而对健康、便捷、智能的追求,而以便携按摩器作为切入点出现的倍轻松,恰逢行业增长的红利期。

不单单是中国市场具有政策的利好,前景无限,全球市场也是空间广阔。

据全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全球市场规模至2019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至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184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按摩器具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做深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线上市场已如火如荼,继续布局线下市场,从而争取更多用户。

可以说,倍轻松科创板上市也是恰逢其时,踩准时代的鼓点,幸运成为“便携按摩器第一股”。

图:亿万级市场——大健康产业

2018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未来10年,健康将居为人人关心与消费的头等大事,大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10万亿。对于此类企业敲开科创板的大门,我们的看法是——乐观其成,而且衷心希望——多多益善!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正在成长,需要资金的积累,也需要技术的沉淀,汇聚更的优质资源!

希望涌现更多的像“倍轻松”的匠心企业,汇聚共创健康中国,上市抢跑未来!

}

  6月30日消息,倍轻松今年来涨幅下跌-72.61%,截至15点,该股报60.24元,涨10.17%,换手率11.7%。

  6月30日消息,倍轻松6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7.29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169.36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入386.6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06.47万元。

  从资金流向方面来看,所属的小家电概念盘后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02亿元。具体到个股来看:海尔智家净流入1.37亿元,科沃斯、格力电器、创维数字等获净流入额度居前。

  从营收入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约2.48亿元,同比增长15.29%;净利润约-957.82万元,同比增长-188.84%;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南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倍轻松公司发展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