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利用我可以,前提我生意上差钱,给投资聊啥都行?

“这个世界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穷人,友商低端手机有穷人市场,不要轻视他们。华为也要做低端机,我们的老产品沉淀下来可能就是做低端机。”

这几天,任正非在华为IRB(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改进方向汇报会上的讲话刷屏了。任正非这是准备打什么算盘呢?

从表面上看,华为今年前三季度交出的成绩单气势如虹,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了在今年销量不尽如人意的苹果,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在中国市场,华为更是安卓市场的“绝对王者”。那,任正非为何要提给穷人做低端机呢?

难道是在高端高利润的市场赚腻了,现在还要赚穷人的钱?

猫哥想了下,觉得任正非不愧是熟读毛泽东思想的企业家,知道中国的国情,也知道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市场在哪。他给华为提出的这要求,看准的正是“最广大人民”的市场。

那就是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几的穷人”。

这个世界还是穷人多,任正非说了一句大实话。

要真讲究起来,任正非的这个“百分之九十几”的数据是有问题的。穷,是个绝对值,年收入10000块肯定是穷人;穷,也是个相对概念,比如在西部山区年收入10万不一定是穷人,但在北上广深,年收入10万就绝对是穷人。

人心似海,有时候无论多少钱,人都觉得自己很穷,因为总看到更富的人。哭穷的就算了,要说真穷,这个世界也还是穷人多,并且贫富差距在拉大。

根据2017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世界经济在进步,但是与之而来的贫富分化程度也在持续严重。

在中国的财富分配比例上,top10%的人,掌握的社会财富的比例在攀升,从1990年的40%左右到2000年代的接近50%,而到了2015年,这个数据接近70%。也就是说,中国人中的10%有钱人占有了全社会70%的财富。

而底层的50%的人,掌握的财富一直在20%以下,到了2015年,比例已经不到10%。

猫友们可以简单估算下,这差距有多大,差距还在扩大。

数据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在死的数据背后,是活人们真真切切感受的贫富差距——“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现象。

贫富差距的拉开也特别简单,一次房价暴涨就可以拉开十年的差距。

比如2016年至2017年3月的这波房价暴涨前,A先生手上有100万,B先生有10万,两者的差距是10倍。A先生的钱刚好够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于是他就拿去付首付贷款买了套总价300万的房子。B先生只有10万,啥也干不了,继续存着。

结果这波暴涨,北上广深优质房子价格翻倍,北京从均价3.2万直接拉到6.2万。于是,A先生的房子目前市值600万,而B先生还是只有10万。

两者差距拉到了60倍。更可怕的是,原本B先生只需要再挣90万就够首付,而现在则需要再挣200万。

遥遥无期,想都不要想了。

一次房价暴涨就足以改变人的穷富等级,人的一生。听起来是不是很匪夷所思?

所以有些人就说了,房子是自己住的,还能卖了睡大街不成?

这话说的也没错。但是,如果说买房是以自有资金撬动银行贷款的杠杆投资行为,那么,穷人想加杠杆是越来越难,越来越难享受到资产价格上涨的红利,以及以原来的资产再加杠杆的投资可能性。

事实上,正是因为资产(房子)多少的差距导致了中国巨大的贫富差距。猫哥不是耸人听闻,是有科学依据的。

前两年,西南财大甘犁教授课题组,调查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61,这是很高的贫富差距了,已经超过了0.5的警戒线。(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该课题组解释,原因是他有办法调查了高收入户。因为根据抽样调查,中低收入户所给的信息大体准确,调查员入户后,根据住房等情况大体可以判断家庭的经济情况。而高收入户的情况复杂,很多调查不出来。学者王小鲁研究报告认为,高收入层隐性收入很高。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低收入家庭一般只有一套自住房,但高收入家庭一般有好几套房子,人家也不会告诉你有多少套。

但北京大学谢宇教授等人做的报告做到了这点。他们团队在2014年就研究得出:

【1】中国人的”财产基尼系数“很高,比收入的基尼系数还要高,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0.73。

【2】中国人的财产主要是房产,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构成中,近80%是的房产。

家庭和家庭的差距果然是有无房产和有多少房产。

猫哥觉得,这个数据比较符合生活经验。这些年房地产价格炒得那么高,在北京只要你有一套房,就是百万富翁,两套就是千万富翁了。房产基本上就是家庭的财产总数了,其他的财产都没有那么大。在2014年,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也就占家庭资产的大约10%。

相比起资产差距,收入差距就没那么大,尤其是薪酬工资。

财产的基尼系数从来比收入的基尼系数要高,因为财产是收入积蓄的累加值,差距会大一点。也即是收入攒下来,然后选择购买资产。

在中国的国情下,过去是谁先攒够钱加杠杆买入一线城市房子就能获得价格不菲的资产,等待暴涨升值。而没攒够的,就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平衡这差距。IMF提出了利用累进式的税制和转移支付来解决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国内也有声音说要开征房产税。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累进税制很高很完善,也有房产税,但贫富差距也不见得能小多少。

那么,下个问题就来了。

在今年最重要的大会上,领导人特别强调“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朋友圈一众跟风,感慨自己终于被领导人牵挂。

当然这是玩笑。很多人都意识到自己很穷,但只会自嘲,然后继续挥霍。

首先,我们要明白:钱是什么?

穷人的“钱”和富人的“钱”并不是一个概念。穷人的钱,更像“钞票券”,就像我们能在港币上面看到的,“凭票即付”,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和生活储蓄,钱的作用是消费。

而富人的钱,除了“少量”的“凭票即付”型的日常消费,大部分的钱被用来换购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像大量的股权、债权、不动产等。

对比就出来了,储蓄会遭遇通胀,如果赶上通胀率超过储蓄利率,那么负利率就产生了,穷人的财产仍然在损失。而富人的那些资产,基本属于保值增值的,产生的收益价值,足以将生活成本覆盖掉,甚至能够将这些人的富裕程度更推进一步。

所以各种各样的财富排行榜,并不会以手里的现金的多少来排名,更多考虑的是资产的价值。

敲黑板!敲黑榜!敲黑板!

富人本来就比穷人“有钱”,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资源赚钱: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回答:

如果你是那么大的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你也能秒杀90%A股投资者,因为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部,对投资部有绝对话语权的人肯定是董事长,还有你公司的业绩如何肯定是董事长最清楚,如果业绩好或者业绩预期好,当然可以放心大胆的买买买了。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更限制了你赚钱的能力。

富人“融资”买房,穷人借钱买手机

猫哥跟几个有钱的朋友聊过,除了运气好、有个好爸爸、有个好老板带路等等之外,有钱人一般还有个特性,那就是——有财政纪律,恪守“钱要生钱”。

同样是借钱,有钱人借钱是为了拿去赚钱。很可能就借的越多,赚得越多,滚起了“雪球”。

而穷人,往往是借钱去花钱,借的越多,花的就越多,就越穷,恶性循环,万劫不复。

所以,一般来说,有钱人借钱,那叫“融资”。穷人借钱,却往往就是“高利贷”。

最近,流行一个说法,叫做“普惠金融”,对外说法是要让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享受适当的金融服务,而对普惠金融形态最感兴趣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了。

搞了几年,最后反而是“现金贷”业务火了,井喷,赚钱赚到手软,还上市了。比如前段时间,某现金贷公司在美国上市了,根据招股书,该公司总收入为18.333亿元人民币(约合2.704亿美元),净利润接近10亿元。

暴利了。所以,一上市就市值接近百亿美元,这个市值超过了杭州银行、贵阳银行、无锡银行等6家A股上市银行,也超过了锦州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中原银行、哈尔滨银行等12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银行。

这一下子,那家公司就创造出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从生意来说,现金贷是一笔非常赚的生意。因为现金贷主要面向的人群是办不起信用卡而又有金融需求甚至超前消费的低收入人群,通常贷出的金额都不高,而所标榜的“利率”又不高,很容易对这些人群造成强烈的吸引力,重要的是,门槛不高。

是个人,有个手机,就能借到几千块,可以滚动借。

至于利息嘛,流行的现金贷平台的普遍利率,均高于36%,按不同口径计算,从年化80%到100%不等。而根据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的利率的规定,有两条线:年利率24%和36%,超过36%的就是法律不予支持的高利贷的范畴内了。

你说,这是不是高利贷呢?

可以说,在这些平台上借钱的都是穷人,穷人们借这些利率奇高的钱用来干嘛呢?

肯定不是投入再生产,要干什么才能有这收益率呢?

根据报道,绝大部分都是用来消费,分期购买手机、电脑等等消费产品。年轻人虚荣心高,攀比心理重,于是就“铤而走险”借钱买iPhone去了。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诡异的情景——有钱人去银行拿4.9%的年利率贷款几百万买房,穷人借着100%利率的几千块钱买手机。前者买对了城市找准了时机,基本都会增值,后者则百分百不断折旧贬值,今年价值6000元的手机,明年就仅值4000,而算上利息穷人需要付出10000元。

穷人微博的收入就是这样不断折腾光的。而有钱人就喜欢穷人各种买买买,买不起就借钱给你买。所以任正非才要求公司关注穷人的市场,而现金贷尤其要把“普惠金融”带给穷人。一个造东西,一个借钱,中间就是被激起消费欲望准备借钱的穷人。

如果说借钱就是“加杠杆”,全世界都在加杠杆,但很显然同样是加杠杆,穷人和富人就不一样,能借多少,利率多少,用来干嘛,最后结果是天差地别,甚至还可能锁死了穷人的上升通道。

据报道,目前有57%美国人的储蓄不到1000美金。而美国市场分析公司720 Global的联合创始人Michael Lebowitz说:大多数消费者,尤其是处于底层的80%的人群,已经被榨干了。

像上述那家搞现金贷公司的创始人已经身家几十亿了,他的财富背后,就是一个个因为自己的消费欲望而被榨得干干净净的穷人。

可能,他也于心不忍,宣称要将个人捐出价值10亿股票成立慈善基金。

这个慈善基金能教会穷人财政纪律和节制消费吗?能告诉他们攒钱投资增值的重要性吗?

当然,也有人敢于虎口拔牙、火中取栗。

在知乎上有个帖子,叫做“欠了网贷两三万还不起了怎么办?”,目前已经收到了接近400个回答,其中一个高票匿名答案来自一个“撸口子”的“高手”,他来了一条看起来匪夷所思又不符合道德的“薅羊毛”办法: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人逼你借钱却有人逼你还钱,如果借钱不还,但是会“利滚利”,本来很低的本金,到最后也能滚成天文数字,一旦你陷入现金贷的漩涡,将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

别听人家说“不用还,做福利了”,人家就说说而已,催债这种脏活累活,人家都外包或者整体打包给催债公司,不对,“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了,各种呼死你。

普通人对这种“薅羊毛”的行为也是不待见,所以就如知乎上那300多个回答一样,多数人对于那种”撸口子“的行为表示了唾弃。

人活在世上,也要看三张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努力赚钱(现金流量)、攒钱(利润)、资产负债(投资)。一步都不能差,否则就一辈子是穷人,被时代车轮碾压而过。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BRI)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下属专业性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国内外银行业政策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监管政策制定、地区金融发展、商业银行转型与创新等。致力于推动国内外银行业学术交流和政策对话,为国内外科研组织、商业银行机构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和咨询。

}

赚钱的项目有很多, 想赚钱的人也很多, 被割韭菜的就更多。
但赚钱还得脚踏实地,凭本事赚钱,才长久。
一、韭菜项目一般具备哪些特点
割韭菜讲究的是快准狠,立即收割,毫不手软。
那么收钱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不同的项目,收费的标准不同。
少则299、399,多则几万。
种人头费是有分层级的, 比如C买了礼包,B可以获得佣金,A作为上级还可以获得分佣。
第二种是纯个人或者机构收取,一次性缴纳收割。
割韭菜的项目是不分实物商品,还是虚拟服务的。
比如有人教你谈恋爱,有的教你成功学,还有人教你做知乎好物、直播带货。
我们最终看的是实际的交付内容,我之前认识一个团队,在去年和今年专门做直播带货的培训。
上两天课程,收费29800元,食宿自理。
实际的培训,真正的干货却少的可怜,因为分享的嘉宾不可能把核心内容拿出来的。
还有我以前报了几个课程,钱虽然不算多了,但所谓的资料只有4、5份,完全不值得。
我们再重新回到实物产品上,有些老年人参团报名了一些活动缴费599元。
现场领了十几件商品回家,看似很多,其实成本完全不需要599元。
既然要吸引你交钱,就得告诉你交钱之后有哪些神奇功效,一般会从以下五个角度来吸引你。
不管是卖面膜、卖膏药还是卖保健产品,总之用了之后,跑个八楼十楼不带喘气的。
几十年的顽疾都能给你治好了,甚至绝症都能攻克于无形,你看看多神奇啊!
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卖太某兹能量鞋的,不管是静脉曲张,还是残疾甚至连皮肤问题都能改善。
这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言论,依然有人信了。
这几年从短视频营销再到直播卖货,各种MCN机构层出不穷。
只要你交钱,不让你涨粉几十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自媒体人。
而直播卖货已经被当成企业扩大业绩的神药了,只要交坑位费、上架费,就能带你业绩起飞。
其实很多商家从快手到抖音,已经流着泪花了几百上千万了。
正好最近结实了一个新朋友,一直在做传统生意,想转型做电商。
所以在网上花了3499元买了一个电商课程,本想着像广告里面宣传的那样。
参加课程后,能独立操盘、当月爆单、年入百万。
可现实是,课程结束了,连基本的平台操作都不会。
还有很多培训机构,比如直播、短视频、写作、数据分析等等,笔者接到类似的广告投放。
里面夸大的成分太大了,动不动就是学员接受培训之后直播卖货几万单,学了写作课程就成为几十万的公众号大V,学会理财可以每年实现财富翻倍。
自己都纳闷了,一堂几十块钱的课程,怎么有这神奇的效果呢?
今天投资399元,别说回本了,是直接让你的收益翻几十倍。
许多宝妈、大学生等等曾经没有任何收入,但自从加入项目之后,月收入轻松过万。
更加成功的人加入项目后,一个月出国游,三个月喜提豪车,6个月买房。
这种肆意编造吹牛,又极具诱惑力的宣传,吸引了很多财富渴望的人。
但越是这样的宣传,就越是要注意。
哪有轻轻松松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
赚钱,本来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5G技术的确是趋势,未来也一定会有6G等先进的技术。
但是那些连4G技术都没有搞懂的人,整天再和你吹5G的技术是如何进行商业落地的。
尤其是最近数月,关于5G数字化商业直播裂变系统的噱头,在全国各地开花。
你们听听这名字,都看得懂吗?
包括这几年火热的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直播电商,C2M,跨境社交电商,有许多的培训机构自己都没有搞明白未来会怎样,就出来收割了。
但凡是是一个项目,告诉你要抓住未来五年、十年的商业机会,财富暴增的机会,几乎都是扯淡。
但凡是一个项目让你关注当下的利益,多少还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
二、韭菜项目专门割哪些人
我们刚才把一些割韭菜的项目底层的共同点做了简单的梳理,只是骗术、韭菜局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会有差异而已。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深入聊聊,这样的韭菜项目会针对哪些人下手呢?
以笔者做付费社群为例,经常遇到读者问我,加了你的是社群一个月之后能月入三千嘛?
还有的特别期望在极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运营技能,快速和自己的项目做结合。
这样的咨询不下百例,许多割韭菜项目就是抓住用户这样的心理。
他们会在所有的招商海报、文章、视频、线下活动、典型案例中告诉你,立即加入,快速赚钱,立马回本。
其实炒股、赌博等游戏,也就是专门坑那些急于求成的人。
我想再次告诉各位,99%的人赚不了快钱!1%赚到快钱的人,会有99种可能性亏掉。
躺赚、复利、睡后收入,一月翻倍等等词语,都在极力夸大项目赚大钱的可能性。
我也经常被人问题,加入社群,能不能月入过万。 各位试想下,如果有项目稳赚不赔,还能赚大钱,为什么告诉你?
有太多人一谈到副业、兼职等,就想着赚大钱,看不上小钱。
但反而是哪些默默在赚大钱的人,都在默默在赚小钱。
还有一类人最可怕,总想找一些项目,可以花少钱,不干活,就能赚钱。
所以也就有了各种总部扶持、公司托管,睡后进账的宣传语,都是为这些同胞们量身定制的。
如果一个项目告诉你不管什么人,只要交了钱,就都能赚钱。
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吃,都能用,都能治,那可以确定是坑人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绝大部分的割韭菜的项目是无差别的进行收割的。
当然了,所谓的无差别的标准,就是你到底能不能交的起钱。
比如微商交囤货费,培训机构交学费,一些联盟交入门费,不管几千还是几万,不管你是学生还是老板。
总之,你交的起钱的,他都要,因为割韭菜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赚你的钱啊!
三、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加入
首先得肯定那些为了自身改变,愿意付费交钱的人,至少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
这也是许多韭菜项目喜欢你的理由,所以当我们决定是否要为某个项目而付费的时候,除了刚才为大家总结的特点外,再来看看以下几点。
一个项目能不能做成功,和团队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项目的核心出发点是好的还是坏的,也和一个团队有着一定的联系。
比如一个项目的团队如果是腾讯、阿里、百度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出来做的,一般来说,这样的项目在法律风险上就会比较靠谱。
因为一般这样的公司在价值观、文化观上的教育和普及对他们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这里要注意一个陷阱,就是假背书。
  • 是不是传统企业知名团队

除了知名互联网企业出来的团队,还有一些项目是传统企业的老板出来创业的项目。
同样要去了解这些人的企业背景,其实百度这么强大,你可以找到90%的资料。
各位仔细的回想一下,这些年绝大数的的割韭菜项目,都是小公司、小团队的人做出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P2P等割韭菜项目的团队来自知名的公司,所以我们在除了看团队配置外,还得看看其他方面的内容。
许多创业项目大肆宣传获得几千万投资,但很多时候可能才拿了几百万。
首先融资金额100%都有虚假夸大的成分,其次到底有没有顶级风风投机构的投资,还是个问号。
各位如果真心想了解,是可以通过软件查询各企业融资、任职等工商管理信息的。
割韭菜项目第一个收费项目就是先交入门费,这里有代理费、加盟费、拿货费、入会费、开店费。
费用的金额从几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有很多省代、总代、联创、分公司等级的费用,少则68800,多则几十万。
这种是靠批量或者高额的一次性收割,还有一种是制造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层层收割。
这是整个赚钱项目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加盟之后,你个人收益的钱从哪里来。
这里说下,三种最不靠谱的收入来源,也是割韭菜项目最明显的特征。
虚拟货币就是典型的靠概念赚钱,或者构建虚拟的价值认同赚钱。
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交付,这就是典型的传销。
当然我们前面提到的5G,还有一些把人工智能等科学名词杂糅的项目,也多半如此。
入门费399元,你邀请一个一级赚200元,你的二级购买你赚50,你的三级购买你赚20,你的四级购买你赚5块。
总之最大的收入,就来源于拉人头的一次性分红。
而实际的产品/服务却没有多少价值,或者就没有实质性的产品。
来这种模式算是最顶级的,因为需要持续性的进行收割。
不管是项目的设计还是宣传上,都需要花很多功夫。
你也可以理解为连环套,要么一次性收割,要么就是前面的人来填后面人的坑。
其实很多网赌就是这个套路,前期让你小投资高回报,等到你连续高投入的时候,就是零回报甚至是负回报。
如果加盟的产品,不是因为用户真实的需求而产生的,而是官方凭空捏造或强加性的需求。
那么你注定会被被割韭菜。
很多互联网项目的软硬件设施,许多加盟商没有关注到用户需求的本质,而是被那些虚头八脑的话给骗了。
也许有些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还要考虑这个需求量到底有多大。
故意夸大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样的项目也要多加小心。
以上,就是关于韭菜项目需要注意的核心要点。
江湖太大,套路太多,谨慎闭坑。
最后有一点,我需要强调一下。
其实对于当下的许多社交电商模式,我本质上是认可的,尤其是真零费用、零投资的项目。
一切的收入都来自于团队用户日常实际的消费购买,用户得到的是真的商品和服务,所以这点上毋庸置疑。
也希望各位创业者继续在社交电商模式上继续创新和摸索,因为这个赛道还远没有到终点。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让别人给你介绍生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