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生鼠的遗传多样性,是指什么?

,你可能近一年来从不同的渠道都能听到相关的话题讨论。可能是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里获知了一些在图片上神灵活现的小动物正濒临灭绝,也可能是从媒体上得知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生态结构产生了极端性的破坏。

确实,这是一个对我们来讲至关重要的话题。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上,联合国正式启动了 “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 年 - 2030 年)” 倡议,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生物的存亡、一条河流的干涸会关乎到全人类的发展?

而站在 LEED 和 SITES 的角度,又可以发挥出怎样的作用去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我们带你一起去寻找答案。

01 / 生物多样性,为何与你相关?

“生物多样性” 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作为支持陆地和水下所有生命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清洁空气与水资源,以及富有营养的食物等等,长久以来,人类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直接受益者。

但是,当生物多样性受到侵袭时,我们也会首当其冲。

举例来说,生物多样性事关我们的粮食安全。世界上很多最重要的作物物种都依赖动物授粉,通常是昆虫,但有时是蝙蝠或鸟类,无数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物种都对作物、畜牧和林业生产依赖的土壤肥力至关重要。而人类活动:比如伐木、城市建设,侵占了蜜蜂、鸟类的栖息地,减少了微生物种群,这些行为影响了作物授粉生长,最终会影响粮食的生产和供应。此外,近几十年来进行的物种遗传改良,尽管提升了粮食产量,也加剧了遗传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如果发生大规模病虫害,单一作物并不利于粮食安全。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福祉。20 世纪 90 年代印度的全国性传染病疫情 —— 苏拉特鼠疫的爆发,与当地生态系统失衡导致老鼠数量增加有关:当地震发生时,这些携带病菌的老鼠进入村镇和城市,刺激了瘟疫流行。此外,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医药资源,许多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大家最为常见的阿司匹林。

但生物多样性正快速流失,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 2020 年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数 *,从 1970 年到 2016 年,其监测到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 68%。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 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是衡量地球生态状况的一种指数概念。这一概念通过对物种种群的规模变化趋势来衡量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相当于借助对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表述,衡量地球的生态状况。从 1970 年开始,地球生命力指数一路走低。图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02/LEED:构建绿色建筑,

作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先锋,LEED 不仅仅关注建筑的能源与资源消耗,更把建筑当作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去保护和修复项目周边的自然生态。

以 LEED BD+C 体系为例,在选址与交通(LT)、可持续场地(SS)板块,均有相关要求:

选址与交通 - 敏感性土地保护(所占分值:1-2 分)

得分点要求:项目要在已开发过的土地上进行开发,或避免在基本农田、涝原、栖息地、水体及距离水体 30 米的区域、及距离湿地 15 米的区域进行开发。目的是为了避免开发环境敏感型土地,减少建筑物选址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中,关于 “栖息地” 的部分,LEED 规定项目要避免在认定为以下物种栖息地的土地上开发:被认定为《美国濒危物种法》或州濒危物种法规定的受威胁或濒危物种,或 NatureServe 分类为 GH(可能已灭绝)、G1(极危)或 G2(濒危)的物种或生物群落,或未包括在 NatureServe 数据中,但在当地相应标准(美国以外国家 / 地区的项目)中作为受威胁或濒危物种所列出的物种。

意图及目的: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可持续场地 - 场地评估(所占分值:1 分)

得分点要求:对场址的地形、水文、气候、植物、物种、土壤、人类使用、人类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其中 “植物” 是指项目场地内的主要类型、绿地面积、重点树木分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政府实体所列出的入侵植物物种等。

意图及目的:通过调查和评估场地内植被类型、绿地、受威胁和濒危物种、入侵物种等,明确项目需要保护的物种和避免引入的入侵物种。

可持续场地 - 保护和恢复栖息地(所占分值:1-2 分)

得分点要求:所有的开发施工活动需要在场址中保留并保护 40% 的绿地(如果原有绿地的话)。并遵循以下对于植被和土壤修复的要求,对场地进行栖息地重塑,达到至少 15% 或 25%。

植被:场地内需要种植至少 6 种本地或适应性植物(符合 EPA III 级生态区 (或美国以外项目的本地等效要求)),并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中的两种类别;指定一部分栖息地(总面积至少 3 平方米)作为传粉花园,由本地开花植物组成。

土壤修复:恢复被破坏的土壤,使其达到至少 30.48 厘米深;如果使用其他地方输入的土壤,则这些土壤的功能需与其原始功能一致;引入的土壤不得来自其他绿地。

意图及目的:“至少种植 6 种本地或适应性植物” 是标准中比较明确的生物多样性指标,这有利于重塑当地物种适宜的生态、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并促进场地成为动植物栖息地。

另外,根据统计,仅在美国一年因撞击建筑物而死亡的鸟类就多达 10 亿只。这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的玻璃反射对鸟类造成了错觉。为此,LEED 发布了相关的试行得分点,减少鸟类撞击。

可持续场地 - 鸟类碰撞威胁(所占分值:1 分)

得分点要求:在这一试行得分点中,项目可以通过 “建筑立面和场地结构”、“外部照明”、“性能监控计划” 来保障鸟类不受建筑的威胁。在 “建筑立面和场地结构部分”,当建筑材料的威胁系数超过 15 时,需要项目计算鸟类碰撞威胁系数。降低鸟类碰撞威胁系数的方法包括使用防鸟玻璃、在窗户上加入条纹或圆点图案等等。

意图与目的:通过将可持续策略融入到建筑立面设计中,减少飞行中的鸟类与建筑物碰撞的几率。

在 LEED 城市与社区体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LEED 在区域层面对生态可持续的强调。以 LEED 城市与社区:规划与设计体系为例,在自然生态系统板块设有生态系统评估、绿色空间两个先决条件,以及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的得分点。

自然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评估

得分点要求:与 BD+C 体系中的场地评估得分点类似。

自然生态系统 - 绿色空间

得分点要求:为城市或社区的居民提供人均至少 11.25 平方米的可达绿色空间,并且社区范围内至少 90% 的住宅单元在步行距离 800 米范围内可抵达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包括城市公园、小径、社区农场或包括屋顶花园在内的花园,不包括校园、操场、公共座位区、公共广场或空地。(在城市与社区:既有体系中,绿色空间变为了得分点,且要求有所不同:①70% 住宅单元满足条件即可;②人均 11.25 平方米可达绿地可获得 1 分,人均 13.5 平方米可达绿地可获得 2 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个先决条件与 BD+C 体系要求类似,均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人的体验。但在 LEED 城市与社区:规划与设计体系中,它们被列为先决条件,更凸显了区域尺度上 LEED 对保护和修复生态的重视。

自然生态系统 - 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所占分值:2-3 分)

得分点要求:人均拥有面积达到 80 平方米的自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关键含水层补给区、沙漠和干旱地区、鱼类或野生动物栖息地、天然三角洲或洪泛平原、陡坡、天然公园、森林、地质危险地区、草原和草原、濒危和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海岸线及其缓冲区、溪流及其缓冲区;和湿地),或保持自然资源面积达到司法管辖面积的 11.5% 以上,或者项目在自然生态系统规定的先决条件下,制定了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计划,并确保当地有政策或法规支持计划的执行。

意图及目的:保护和恢复城市内的自然资源。

SITES (可持续场地评价体系)为室外的可持续景观提供了衡量工具,让土地开发与可持续设计得以结合。在 “场址环境”、“场址设计 - 水”、“场址设计 - 土壤和植被”、“运营与维护” 等多个得分板块中,SITES 都有增强生物多样性的得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保护健康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来增强生物多样性

SITES 要求项目保护存在于洪泛区和湿地等区域的健康的、功能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对和生态至关重要,而这些生态系统可以对维护栖息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场址环境 - 保护涝原功能、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受威胁和濒危物种栖息地

以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 这一先决条件为例,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深水栖息地,以及按照 “美国湿地和深水栖息地分类” 界定的区域,包括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沼泽。

在选择场址的过程中,优先开发不包含水生生态系统(例如湿地或深水栖息地)的场址。

在设计场址时,尽量减少对湿地或深水栖息地的破坏。

如果工程项目场址边界直接毗邻场址外水生生态系统,则可以建设场址内缓冲带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所有测量功能及长期健康。

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态廊道

对城市生物多样性来说,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态廊道(生态廊道用于连接因为人类活动或规划而被隔开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区域)以及建立绿色空间之间的连接极为重要,建设雨水花园和生物洼地等 “软工程” 技术来处理雨水是提供野生动物生态廊道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现场植被并减少了混凝土(及其隐含碳)的使用。 SITES 鼓励项目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影响开发,作为保留现场降水、改善水质和限制洪水的手段。通过复制自然水文条件,SITES 帮助管理雨水、补给地下水、增加城市栖息地的多样性,这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场址设计 - 水 - 设计功能性的雨水设施作为便利设施

要求或建议的策略:这一得分点适用于使用降水作为雨水设施(比如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种植屋面)的唯一水源。其要求雨水在场址内接收、输送和管理,并至少用于 50% 的雨水设施(可获得 4 分;而当设施 100% 使用雨水作为水源时,可获得 5 分)

这是深圳首条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廊道,在 2020 年 4 月竣工,为以豹猫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打造适宜迁徙与觅食的生态环境。图源:新浪网

使用有机维护方法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化肥和杀虫剂无法区分好坏,它们对益虫造成同样的杀伤力。因此,减少化肥和杀虫剂使用可以支持生物多样性发展,SITES 要求可持续的场地维护措施,为存在于 SITES 项目边界内或附近的生态敏感区域提供无毒维护措施。这不仅可以减轻对动植物的伤害,也会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运营与维护 - 可持续场址维护计划

要求或建议的策略:项目要根据 SITES 所列出来的提纲(包括:水、土壤管理、植被、材料管理、敏感的场址景观、景观维护设备等主题)制定维护计划,并说明项目的短期和长期策略计划,并确保维护承包商或场址经理围绕场址维护计划的目标和实施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运营与维护 - 最大限度减少杀虫剂和化肥使用

要求或建议的策略:SITES 除了要求项目遵守当地要求使用化肥和杀虫剂之外,还建议使用合适的植物物种,并避免过多种植同一物种(低物种多样性可能会造成害虫爆发等问题)。

使用原生植被和适当种植

种植本地植物是支持自然栖息地内野生动物的最佳方式,因为当地的鸟类和昆虫已经可以自在的食用和使用它们。因此,原生植被可以为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好处,并增加生物多样性。 SITES 优先考虑通过使用适当的本地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当地生态,来增强生物多样性。

场址设计 - 土壤和植被 - 使用适当植物

要求或建议的策略: SITES 建议项目使用在场址内气候条件下可以旺盛生长的植物,避免可能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入侵物种。

场址设计 - 土壤和植被 - 保留并使用本地植物、保留健康土壤和合适植被

以 “保留健康土壤和合适植被” 得分点为例。

要求或建议的策略:维护现有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减少资源使用,并通过限制扰动现有合适植物和健康土壤来保护土壤健康。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庞大且重要的话题,值得我们好好探索。因此专题的下一篇内容,我们将精选几个中国本土的项目案例,探索它们是如何应用 SITES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传多样性的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