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卤素阴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所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递变规律?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第14章 卤 素 第15章 氧族元素 第16章 氮 磷 砷 第17章 碳 硅 硼 第18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19章 金属通论 第20章 s区金属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第21章 p 区金属 第22章 ds区金属 第23章 d区金属 (— ) 第四周期d区金属 第24章 d区金属 (二) 第五、第六周期d区金属 第25章 f区金属镧系与锕系

}

河北工业大学无机化学实验p区重要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一P区非金属元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  二、实验原理  1、卤素均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前者可氧化后者的X-。  X-还原性强弱:Cl-Br2>I2还原性顺序Cl->Br->I-  2、氯气检验:KI-淀粉试纸变蓝  ClO-、ClO  -的性质  硫的化合物的性质  3  四、结果与讨论  1、过二硫酸钾氧化锰的反应  条件:氧化剂要多,酸足,锰少,加热。  氧化剂少时,会生成MnO(OH)2,出现棕褐色混浊。  无催化剂时,即使加热也只是出现棕色,原因是生成高锰酸根的速度太慢,而在酸性中亚锰离子与高锰酸反应速度是快的,因而会生成棕色混浊的MnO(OH)2,2、TAA与亚硫酸的反应  TAA需酸性加热才分解出H2S,后者与酸性亚硫酸盐反应生成乳白色混浊物S,而亚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立即放出SO2,加热便失效,故正确的做法是:  先将TAA溶液酸化,水浴加热5分钟后,滴入亚硫酸钠溶液,出现乳白色混浊示有硫。此反应可以用硫化钠代替之,但硫化钠自身在酸化时会出现白色混浊,若用此试剂,应该先将溶液离心沉淀硫后,在清液上面滴入亚硫酸盐溶液,出现乳白色混浊即示可发生反应。  3、KClO3在反应中的氧化性表现较慢,可将溶液酸化后适当加热,再加入试验的KI溶液。现象  会明显和快速些。  4、酸化亚硫酸钠溶液不一定立即能检验出酸性气体,可适当加热后再检验。  4  第8章p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P区元素原子结构的特征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np轨道上,最外层电子  -结构为ns2np16。  本章主要讨论p区重要元素的单质和主要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本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氟、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周期表中的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等五种元素,通称为卤族元素。因它们都能直接和金属化合生成盐类,例如NaCl,故得名,希腊原文意为“成盐元素”。砹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不稳定,对它的性质研究尚少,但确知砹和碘性质相近。  通性  卤族元素的一些主要性质列于表8-1中。从表中可见,卤素的原子半径等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而电离能、电负性等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表8-1卤族元素的性质  卤素的价层电子构型均为nsnp,容易获得一个电子成为一价负离子。和同周期元素相比,卤素的非金属性是最强的。非金属性从氟到碘依次减弱。碘确稍有某些金属性,可以生成碘盐,如I(CH3COO)3、I(ClO4)3。  卤素是非常活泼的非金属,能和活泼金属生成离子化合物,几乎能和所有的非金属及金属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  卤素在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数为-1。除氟以外,卤素与电负性比它强的元素化合时,还可以形成正的氧化数,如+1、+3、+5和+7。其氧化数之间的差值之  所以为2,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有些价电子已经成对,若要形成化学键,一定要先将成对电子拆开,这可使氧化数增加2。  卤素单质  (1)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颜色和聚集状态等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有规律的变化。在常温下,F2、Cl2为气体,Br2是易挥发的液体,I2是固体,这是色散力依次增大的缘故。  固态I2在熔化前已有较大的蒸气压,因此加热即可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I2蒸气呈紫色。  所有卤素均有刺激性气味,刺激性从Cl2至I2依次减小。吸入较多的卤素蒸气会严重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卤素单质均有颜色,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其颜色依次加深。  卤素在有机溶剂,如乙醚、四氯化碳、乙醇、氯仿等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得多,这是由于卤素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相似者相溶”的缘故。  -I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物溶液中,形成易溶于水的I3:  --I2+II3  (2)化学性质  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是指它们的热稳定性、酸碱性、溶解性和氧化还原性,对过渡元素来讲则还有配位性。这些化学性质在同一族中常呈规律性的递变。对不同的物质来讲,这些化学性质又常常各有所侧重,在学习中应该加以注意。  ()氧化还原性  卤素单质都表现出氧化性。在水溶液中,卤素氧化能力的大小可用标准电极电势以衡量。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2>Cl2>Br2>I2。  ----卤素阴离子还原性大小的顺序为:I>Br>Cl>F,因此,每种卤素都可以把电负  性比它小的卤素从后者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例如,Cl2可以从溴化物、碘化物的溶液中置换出Br2和I2;而Br2只能从碘化物的溶液中置换出I2。  (

}
  •   《中级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唐宗薰主编)的配套参考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教材同步,对各章的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给以进一步的说明。第二部分为习题选解,选择部分教材习题作出解答。第三部分为阅读材料,依据教材内容,将一些疑难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较深入的讨论,其中也涉及学科前沿的某些研究成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中级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2版)》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也可供讲授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师和有关人员参考。 第一部分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讲解
    序言无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0.1无机化学的发展沿革
    0.2无机化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0.3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特点

    第1章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1.2共价键分子的成键理论
    1.3小分子的立体化学
    1.5单质的性质及其周期性递变规律

    第3章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3.1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4无机功能材料举例

    5.3金属液氨溶液氨合电子及电子化合物碱金属阴离子
    5.4离子键形成中的能量
    5.6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6.2单质碳及其衍生物

    第7章d区元素(I)——配位化合物
    7.1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7.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7.3过渡元素的配合物的成键理论
    7.4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第8章d区元素(Ⅱ)——元素化学
    8.1d区元素和过渡元素
    8.2d轨道的特征和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8.3第一过渡系元素的化学
    8.4重过渡元素的化学
    8.5ⅠB、ⅡB重金属元素
    8.6过渡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第9章d区元素(Ⅲ)——有机金属化合物簇合物
    9.1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9.3金属类羰基配合物
    9.5金属一卡宾和卡拜化合物
    9.6不饱和链烃配合物
    9.7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9.9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簇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10.2镧系元素的一些性质
    10.3镧系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性
    10.4镧系元素的配合物
    10.6锕系元素的特点
    10.7锕系元素的存在与制备

    第11章无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11.4无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第12章放射性和核化学
    12.1放射性衰变过程——自发核反应
    12.2放射性衰变动力学
    12.3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类型的预测
    12.4质量亏损和核结合能
    12.5核裂变与核聚变
    12.6超重元素的合成

    Ⅰ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Ⅱ质子酸酸度的拓扑指数法确定及其酸、碱软硬标度的建立
    Ⅲ配合物电对的电极电势
    Ⅳ第一过渡系金属配合物的d-d跃迁光谱

  •   《中级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唐宗薰主编)的配套参考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教材同步,对各章的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给以进一步的说明。第二部分为习题选解,选择部分教材习题作出解答。第三部分为阅读材料,依据教材内容,将一些疑难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较深入的讨论,其中也涉及学科前沿的某些研究成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中级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2版)》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也可供讲授中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师和有关人员参考。
  • 第一部分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讲解
    序言无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0.1无机化学的发展沿革
    0.2无机化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0.3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特点

    第1章原子、分子及元素周期性
    1.2共价键分子的成键理论
    1.3小分子的立体化学
    1.5单质的性质及其周期性递变规律

    第3章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3.1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4无机功能材料举例

    5.3金属液氨溶液氨合电子及电子化合物碱金属阴离子
    5.4离子键形成中的能量
    5.6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6.2单质碳及其衍生物

    第7章d区元素(I)——配位化合物
    7.1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7.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7.3过渡元素的配合物的成键理论
    7.4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第8章d区元素(Ⅱ)——元素化学
    8.1d区元素和过渡元素
    8.2d轨道的特征和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8.3第一过渡系元素的化学
    8.4重过渡元素的化学
    8.5ⅠB、ⅡB重金属元素
    8.6过渡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第9章d区元素(Ⅲ)——有机金属化合物簇合物
    9.1有效原子序数规则
    9.3金属类羰基配合物
    9.5金属一卡宾和卡拜化合物
    9.6不饱和链烃配合物
    9.7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9.9应用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簇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10.2镧系元素的一些性质
    10.3镧系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性
    10.4镧系元素的配合物
    10.6锕系元素的特点
    10.7锕系元素的存在与制备

    第11章无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11.4无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第12章放射性和核化学
    12.1放射性衰变过程——自发核反应
    12.2放射性衰变动力学
    12.3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衰变类型的预测
    12.4质量亏损和核结合能
    12.5核裂变与核聚变
    12.6超重元素的合成

    Ⅰ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Ⅱ质子酸酸度的拓扑指数法确定及其酸、碱软硬标度的建立
    Ⅲ配合物电对的电极电势
    Ⅳ第一过渡系金属配合物的d-d跃迁光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卤素亲电取代活性顺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