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估值怎么估到小数点?

  1、采取排除法,“缩小包围圈”

  不一定要先去找答案,最好先排除迷惑选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迷惑项数量多,四个里面占了三个,错误比较容易发现。容易排除的迷惑项排除掉了,迷惑项数量减少,检查剩下的选项就要容易一些。这就是采取排除法,好比逐步“缩小包围圈”。

  2、互相做比较,利用序列差

  什么叫做“序列差”呢?有一些选择题,有双重序列,题干上有1、2、3、4,选项里面有A、B、C、D,两个序列之间的矛盾,就是序列差。迷惑选项总是要“露马脚”的。前面说过,各人的知识情况都不一样,在各个考生眼里,迷惑选项“露马脚”的先后次序也不一样。找到了一个“露马脚”的迷惑选项,就可以否定一两个选项;再找到了一个“露马脚”的迷惑选项,又可以否定一两个选项。一个选项被否定,就造成了另一个选项的不可能,于是题干序列和选项序列之间互相映衬,互相“揭老底”,产生了空档,正确答案往往就出来了。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采用极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由题目条件,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对题设和选择项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以下内容已经脱离算法和逻辑,上升为玄学部分,万不可尽信;“玄学部分”只适合各位用于做题山穷水尽实在不会时的情况。

  1、数学第一题不会是A,最后一题不会是A,总体上BD较多,A较少;

  2、题目看起来数字简单,那么答案选复杂的,反之亦然;

  3、图形有关的选择题,直接选特值;

  4、以上都不适用的时候,BC中间扔一下笔,笔尖左边B右边C;

  5、答案有根号的,不选。答案有1的,选;

  6、四个答案里面有三个是正值,在这三个里面选;

  7、有一个是正x,一个是负x的时候,在这两个中选;

  8、以上都不实用的时候选B。

  1、填空题3分钟不会就跳,写一个自认为最可能的;

  2、实在没有任何思路就填1或0。

  1、大题不会,就把自己臆测的结论推导一遍,抓紧一切求分绝不空白;

  2、步骤无论对错,一定要写明确。各位都知道,阅卷老师是按步骤给分的!那巧劲在哪里呢?如果有两种自己不清楚的思路,就都写上,阅卷老师一般会按正确的那些给分。

  3、圆锥曲线中最后一题往往联立起来很复杂导致算不出,这时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强行算出过程就是先联立,后算代尔塔,用下韦达定理。高考数学必考题型之空间几何,证明过程中有一步实在想不出把没用过的条件直接写上然后得出想不出的那个结论即可。如果第一题真心不会做直接写结论成立则第二题可以直接用!用常规法的考生建议先随便建立个空间坐标系,如果做错了,至少还可以得几分,这是一个投机取巧的技巧,但好比过一分不得。

  4、导数题先求导,只要求导写取值范围就会给分。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

最近量子阅读的话题很火热,刚好AP微积分课讲到了导数的应用,于是我也蹭了蹭热点,在课堂上给大家现场演示了一下量子心算开根。

先在白板上写一个比较大的 .

同学们估算一下根号50等于多少呢?

看同学们无话可说了,也有人在草稿纸上试算,我继续说:

“你们先用计算器算出来吧,我要发功用量子心算了。等会儿我们对答案。”

量子阅读是把书本快速地在眼前翻页,我的白板又不能翻页,那怎么办?

想了想我只能对着白板开始快速晃动脑袋,以尽快将我的思维量子化。

ok,大概晃了20秒(再晃我就要晕倒了),我在白板上写下了 。

“根号50是个无理数,我这边不想写太多了,用分数来表达。大家帮我检查一下答案吧!”

“ , , 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三位!“

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学生已经开始佩服我的量子心算能力了,我不情愿地接受了大家的崇拜,并让同学们再出一道题试试。

“老师,3次根可以吗?”

“可以可以,不要太大了我怕白板写不下。”

我先在白板上写下了 ,然后开始假装摇头发功。 三次根比较难,我大概晃了半分钟才确定答案,慢慢写下了“ ”。

“ , ,这次精确到了两位。”

“哎,我老了,量子算法我有点不熟练了,这周末我就再去报个班。”

好了,言归正传,我是怎么做到短时间内心估算这些无理数的?

切线估算的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要估算根号50,那么f(x)= ,让x=50. 接着选一个已知可以让f(a)很容易计算,并且离x不太远的a点。 比如要估算根号50,我们就选a=49(49和50接近,并且根号49很容易计算)。

然后f ' (a)是a点在函数上的切线的斜率,如果a和x离得够近的话,我们可以用a的切线来近似f(x)这条曲线。

f(x)是我们要估算的值,f(a)是一个容易算的值,f'(a)是a点切线的斜率,(x-a)是x和a之间的距离。 我们想一想斜率的定义(Rise/Run, y的变化除以x的变化)就可以得知f'(a)(x-a)算出的是y的变化是多少。 也就是说我们估算f(x)的方法是先找到一个更容易算且离得近的f(a),然后再用切线估算一下y需要变多少,然后加到原来的f(a)上。

蓝色的是x=49的切线,红色的是 的函数图。在x=49附近两条线几乎重叠了。

好了,现在我们已知 ,那么当x从49增加到50,y大约增加了多少?x增加了1, △x=1,△y≈斜率*△x。 的斜率是一直在变化的,但是49和50足够近,所以我们可以用x=49时的斜率来进行估算。 f '(x) = , f ' (49)= = , 因此△y= , 那么

这种方法十次根也是可以估的,比如e^0.1。

让f(x)=e^x,我们知道e^0=1,e^x的导数还是e^x,所以f'(0)=1, 接着△x=0.1-0=0.1,△y≈0.1×1=0.1,因此e^0.1≈1+0.1=1.1. 实际值用计算器得出1.105,也算是比较精确了。

好了,今天的量子心算课到这就结束了,下节课为大家带来量子读心术,敬请期待。

}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估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