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数据前景怎么样?

随着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的动力已经开始转变。在这个风口迭代的产业重塑期,创新能力被赋予了更具前沿思维的含义,科技创新也正在快速渗透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科技创新形式已发生改变,各项技术在独自发展的同时又在互相融合,影响的领域和深度变得更广更深,逐渐转向场景的应用与落地。在此背景下,2019年10月23日,金麦粒携手投资家网主办,华润信托协办、看财经全程直播的“2019年粒场论坛—5G无界 智启未来“在上海浦东假日酒店拉开帷幕。本次论坛诚邀科技创新领域知名上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行业专家学者、知名科技大V、投资机构代表、高净值投资者,凝聚多方共识,交流前沿科技,洞见行业趋势,赋能产业升级,构建资源对接平台,打造了一场科技创新领域的盛会。

主办方金麦粒传媒料技有限公司CEO詹娟致辞时表示,金麦粒一直致力于成为价值影响力的推动者,举办粒场活动的初衷也是希望把专业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企业家带到线下,与投资者面对面的交流。这次粒场聚焦5G、大数据,邀请了真正有实操经验的专家,希望台下及线上的观众能够带着疑问而来,带着思考而归。协办方华润信托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晓伟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参与此次粒场论坛是一次深入了解5G、大数据产业的绝佳机会。

金麦粒传媒料技有限公司CEO詹娟

在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利用投资创始合伙人兼总裁栾凌针对5G产业做了精彩的演讲。栾凌先生表示4G改变了生活,但5G将改变整个社会。除了使用户的网络带宽和速度大幅度提升带来的便利以外,5G将从三个方面带来颠覆性的提升。第一个方面是5G带来的高可靠和低时延,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驾驶以及未来的工业自动化。第二个方面是大规模的物联网,万物互联,通过大规模的收集数据,进行控制,可以进行智能化的物联网,将在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产业升级等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三个方面就是5G加速了人工智能发展,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互联具有很大的数据,这些大量的数据会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在5G推动人工智能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工智能和5G的结合。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它能够进行重构生产方式,能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深圳利用投资创始合伙人兼总裁栾凌

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慧民则以上海为例,为大家梳理了目前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现状。上海拥有3千万人口,目前仍处于人口导入的阶段,具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在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此外,上海整体坚实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有序的保障,大数据产业的集聚也形成了非常好的态势。随着数据开放已经成为速度越来越快的事情,面向大应用场景成为推动政企数据相融合的有效的手段。另外,上海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也推动了大数据面向人工智能的应用。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给大数据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慧民

此外,中信建投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石泽蕤对计算机产业做了深入分析。

中信建投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石泽蕤

深交所上市推广部专家李婷女士讲述了高科技产业与资本的关系。

深交所上市推广部专家李婷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著名财经评论员盘和林博士主持下,多位行业专家大咖与上市公司高层领导就5G主题展开圆桌会议,包括上海臻客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前美国运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姜大伟、上海赛领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澄、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李凌霄、迦美信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徐文华以及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子庆,探讨交流各自对于5G、大数据的见解与广阔前景。

自去年11月底以来,粒场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粒场平台未来将会进一步通过线上媒体矩阵到线下活动的聚合效应,为上市公司构建与投资者广度和深度的交流机会,并为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价值重塑、价值传播赋能。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为智能芯片(AI芯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别带来算力、算法和资源的突破。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讯的标准,通讯标准的发展会造成通讯的速度更快。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5G标准中,定义了5G未来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和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前者主要表现为移动通信(即手机终端市场),后两者主要表现为物联网。

5G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因为物联网是大数据的主要数据来源,占到了大数据整体数据份额的90%以上,而5G能够更实时地收集大量数据。5G、物联网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大数据又是AI发展的三要素之一,更多的数据会使AI更准确更智能。更有利于数据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中发挥作用。5G是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力引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离不开5G的支持。而AI让5G变得更加智慧,在部署规划、运行维护等方面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图表1:AI+5G+数据产业链

5G+AI+大数据是技术支持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仅将加速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将迸发出多种应用场景,推动高质量可用的物联网、车联网、XR、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发展,其想象空间巨大。在AI+5G时代,无论在产业链上游的设备、智能硬件、软件、平台,还是下游的应用场景下,其投资前景具有巨大潜力,多家科技、互联网、工业等企业进入其中的产业链市场。

图表2:AI+5G时代投资收益产业链

}

如果有明确的就业计划,当前选择学习大数据专业可以说是正当其时,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应用,下一个阶段必然会释放出大量的大数据岗位,所以当前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选择学习大数据相关技术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判断大数据开发的前景,一定要看当前的技术发展基本面,以及大数据技术本身的成熟度,有的技术前景很好,但是技术成熟度不高,那么人才需求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爆发出来,比如人工智能方向、物联网方向、数字孪生方向等。

从技术发展的基本面来看,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且很多有价值的数据正在源源不断的产生,这就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一趋势会越发明显,所以未来大数据开发岗位的就业空间会非常大,不仅仅互联网领域需要大数据人才,传统行业领域同样需要。

从技术体系的成熟度来看,大数据技术已经成熟了,这就为大数据技术全面落地应用奠定了基础,大量的生产场景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完成创新,可以说大数据为传统产业企业打开了一个创新的蓝海。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期,所以产业领域更需要大数据开发人才,因为初期往往都是以功能需求为突破口的,这就对大数据开发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数据价值化的方法,还需要掌握传统的功能需求开发。

学习大数据技术对于场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不论是大数据开发,还是大数据分析,都不能脱离场景,所以在学习大数据相关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给自己营造实践场景。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产业链、产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1、定义:大数据产业覆盖范围广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20年)》,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不同机构对大数据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数据产业链庞大

大数据产业链覆盖范围广,上游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大数据产业中游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大数据产业下游则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

大数据产业上游基础设施具体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及其他设备,相关代表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三大运营商等。

中游大数据服务领域可以细分为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交易与大数据安全等子行业,相关代表企业包括宝信软件、数据港、久其软件、拓尔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华云数据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范围正在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均初见成效。

——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我国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1、行业整体情况:大数据产业规模维持高速增长 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与政务领域

——大数据产业规模:2020年超过6000亿元,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的《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18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边缘智能等新技术的交汇融合,持续加速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伴随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各地与大数据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持续增长。

白皮书中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三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3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

注:赛迪统计的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包含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及融合应用市场。

——大数据应用市场结构:互联网和政府大数据占比超一半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2、细分市场一:政府大数据

——2020年政府大数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14.5%。据此测算,2017年以来,我国政府大数据规模逐年增加。2017年,中国政府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14.8亿元,2020年约为926亿元左右。

注:政府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政府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政府大数据主要应用于信息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城市网络管理与社会管理几大领域。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好政府的数据资产,完善政府决策流程,将是未来数年大数据在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将对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舆情监测、交通安防、医疗服务等将是公共管理领域重点应用领域。

3、细分市场二:互联网大数据

——大数据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占比过半,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

面对当今快速增长的海量互联网数据和复杂的网络社群关系,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建立用户模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针对性产品,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是当前互联网行业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社交网站、电商网站将是最需要大数据技术的两类网站,用户间关联性和消费行为是其关注的主要方面。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45.2%。据测算,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604.7亿元,2020年约为2887.4亿元。

注:上述互联网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互联网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社交、B2C业务之外,像在线音视频业务、广告监测、精准营销等等,也是未来潜在应用场景。

4、细分市场三:金融大数据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600亿

金融数据是大数据商业应用最早的数据源,早在1996年摩根大通银行就聘请数学家丹尼尔利用递归决策树统计方法,对抵押贷款用户进行统计分析,帮助银行找到可能提前还款或者未来不会还款的客户。经过一年的运行,基于递归决策树的抵押贷款管理为摩根大通银行创造了近6亿美元利润。

根据赛迪数据,我国大数据产业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占比约为9.4%。据测算,2017年,中国金融大数据产业规模达333.7亿元,2020年约为600亿元。

注:金融大数据市场规模为前瞻根据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与金融大数据所占市场份额数据测算所得,仅供参考。

——金融大数据应用场景

过去几年,金融大数据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便捷、个性化和安全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金融大数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股票洞察、欺诈检测和预防、风险分析与金融服务领域。

1、区域竞争:中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2、企业竞争:市场参与者众多,多赛道布局企业综合实力较强

我国大数据代表性企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比如易华录主要布局东部沿海地区,美亚柏科主要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等;从产品布局来看,各公司各有侧重点,例欧比特在卫星大数据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大数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据赛迪顾问预测,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年增速将达到15%以上。在此基础上,前瞻测算,到202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0亿元。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行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技术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