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类的产品怎么样才能抓住用户的心?

引言: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朕知道了”纸胶带的登场,搅动了内陆文创产品市场。随着各级政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文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各地博物馆纷纷抓住了这一契机,努力结合自身馆藏资源或通过授权、或委托设计、或自行开发设计出了大量的文创产品,仅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种数就从2013年的195[1]种发展到了2016年的9710种,可谓是“井喷式”的发展。然而,在蒸蒸日上只是表象,背后还有很多难解问题,亟待各界努力解决。

五年来,笔者一直在跟踪文创产品市场,也曾于2013、2015年发表了两篇论文,见证并记录了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今年,笔者有幸参观了第13届义乌文交会,通过将本届文交会上所发现的产业问题与前两篇论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对比、分类,按照产品设计、商品营销、保障机制三方面对产业近五年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如表1)。

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有些问题已被解决(如2013年时,笔者所提到的“对设计不重视”“缺乏设计投入”的问题在此后两年的发展中得到了明显改善;到2015年,“设计产业”已经几乎等同于“文创产业”。),然而也有更多“顽固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本文即将要讨论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是很多学者(杨勇[2],2006;周红亚[3],2013;包富华等[4]2017)一直关注的。

在正式讨论之前,需要对“同质化”问题进行回顾。

表1忠实地记录了年文创产业的发展轨迹,如“文创产品”这一称呼在此阶段发生了演变:在2013年前,研究者多以“文化礼品”“纪念品”“城市礼品”等多种方式指代“文创产品”[5],直到“文创产品”的称呼从台湾被引进到内陆,之后才有了根据场合划分“文创产品”的概念。称呼的转变反映出的是社会对行业认知的转变,代表着行业的转型,也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但是,“文化礼品”行业中所面临的难解问题也被延续了下来,需要我们在产业新背景下加以解决。

从表1看,文创产品开发似乎面临很多问题,但在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它们多数与“同质化”有关系,如产品创意不足、功能与元素强行拼凑、地域特征不明显等,都是设计方法层面的问题,它们都会导致“同质化”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问题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它也随着产业发展出现了演变:2013年前后的“同质化”指的是“产品地域特征不明显”,因为当时的博物馆不重视自主设计,所销售的“纪念品”都是采购而来的,因此很多“纪念品”上只是简单地印上“XXX留念”,或是印上博物馆的标志;年,博物馆开始重视自主开发,设计力量也逐渐加强,文创产品“同质化”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开始指各博物馆之间的文创产品缺乏明显差异性。

其实,早在2014年,苏州博物馆蒋菡就曾撰文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不过她将“同质化”问题的成因归结为缺乏创意设计[6],也即表1中所列的“产品创意不足”,该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按照笔者的研究,并结合蒋菡的观点,笔者认为产品创意不足、功能与元素强行拼凑、地域特征不明显等确实会导致“同质化”问题,上述三点属于产品设计层面问题,与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未成体系有关;而三维类产品偏少、产品价格偏高等现象则与艺术授权制度不完善有关,因此,笔者认为设计方法未成体系、艺术授权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同质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将分点进行阐释。

表 1博物馆文创产业问题的演变

设计机构对文化礼品设计不重视(√)

企业对创意设计缺乏投入(√)

对文化礼品设计存在错误认知

旅游纪念品销售渠道欠妥当

营销人员服务态度不好(√)

旅游纪念品零售商“宰客”严重(√)

竞赛对旅游纪念品设计存在误导

竞赛获奖设计无法商业化

景点未对旅游纪念品开发进行规划

“同质化”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国际知名的博物馆在文创产品销售上都创造了很好的成绩,因此,它们成为了国内各地方性博物馆学习的榜样。但这并不能说明其经验就能适用在这些地方性博物馆中,由于与知名博物馆相比,地方性博物馆在人流量、藏品质量、专业团队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上完全照搬它们的“成功经验”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9]。以开发思路为例,大英博物馆在为罗塞塔石碑开发文创产品时参照“Vi延展”的做法——即将经过提炼的图形元素以平面化工艺(如印刷、刺绣、针织等)“印”到各类产品表面——虽然,该馆通过这一思路开发出了涉及如服饰、首饰、文具、家居、厨房、食品、数码配件等7个品类、56种文创产品,形成了文创产品系列化,但这样的思路却为后来的效仿者埋下了“同质化”的陷阱。

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都是使用该思路来开发文创产品,如甘肃博物馆在开发莲花形玻璃托盏文创产品时(见图1)就是按照该思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开发:

1.先将托盏提炼为若干种图形纹样,如莲花次第开、两相思、莲心如花生、莲漾、步步生莲、锦宴莲花等元素纹样,再分别进行延展;2.先将托盏形象化使之成为“蓝莲仙子”,或将形象作为纹样进行延展。

虽然,该方法速度快、成本低、能有效形成系列化产品、能增加本馆文创产品的种类,但由于大多数博物馆都是这样开发文创产品,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就会受到“同质化”的干扰,它会迫使消费者思考这些问题:“我是否已经购买过类似的产品?”“这件产品没什么特色,我能把它作为送给XX的纪念品,以表我的心意吗?”当消费者开始出现这些疑问时,这件文创产品就无法再次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图 1 甘肃博物馆的莲花形玻璃托盏系列文创产品

由于缺乏产品设计的方法体系,博物馆之间就会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这并不能美其名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加剧了产品的“同质化”。其实,在博物馆文创产业中盲目跟风现象非常严重,这可从“纸胶带”这一品类中一窥究竟:自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朕知道了”纸胶带后,几乎每家博物馆都有各自馆藏版本的纸胶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见图2),国内博物馆、景区先后共推出了约340种不同图案的纸胶带,加上市场上其他的纸胶带种类,保守估计其数量可能已经超过1000种,这势必会在博物馆间造成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战”,进而影响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文创产品开发必须结合各自馆情制定开发思路,也应该借助一定的方法体系进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销售,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不仅应结合博物馆自身定位及规划,也需要统筹考虑商品包装、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内容,而“产品系统设计理论”[10]恰可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是产品开发标准化管理的成熟理论,虽然它被设计工作者熟悉,但是很少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该理论认为:

在提出产品设计概念前,需要先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确定消费环境、产品形象、市场细分空间、目标群体、价格定位等要素;再通过研发小组的头脑风暴以构思产品、确定开发定位,进而深入勾画产品形象;然后基于消费者调查数据,由研发小组分析确定产品概念、结合拟开发的馆藏元素,进行企划讨论,确定出产品的用途、性能、功能、外形、生产方式、流通渠道、营销方式。

综上可知,研究者应基于该理论,构建出完善的产品设计方法体系,来解决产品商业化过程中的开发思路雷同、设计手法雷同、营销方式雷同等“同质化”问题。若大多数博物馆都能使用基于“产品系统设计理论”而构建出的设计方法体系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就有助于形成多样化且具差异性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图 2 市场中的纸胶带图案数统计图

对博物馆而言,文创产品商店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它是为了满足参观者把文物带回家的愿望;对旅游景区而言,文创产品是游客记忆的载体,也是旅游地的宣传品,扮演着维系购买者与亲朋好友感情的角色。虽然,消费者心理学证实:在参观或旅游场景中,消费者普遍对价格因素不敏锐,在购买时往往根据商品的外观、包装等因素冲动消费[11],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完全没有敏感度。

以雨伞为例,小批量定制成本为70-90元,摊上其他费用之后,在本次义乌文交会上,杭州伞博物馆的雨伞定价为158元,浙江自然博物馆的雨伞定价为199元,这些定价明显高于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即使是博物馆让利给消费者,按成本价销售,雨伞也没有价格优势;若希望成本降低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就必须要提高单款的订货量,这样博物馆就需承受潜在的库存压力。

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初衷是为了传播地方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所开发的文创产品应该是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因此,博物馆在选择开发品类时,不得不因为造价原因退而求其次选择二维类产品。虽然二维类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也存在落差,但也只能将二维类产品作为首选品类,其原因如下:

单个产品的造价是由产品的生产总量决定的,由于二维类产品不涉及昂贵的开模费用,其造价肯定会比同类需要额外开模的三维类产品的单价更低。虽然在一定规模的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三维类产品具备降低其单件造价的条件,但对单个博物馆而言,因为其人流量有限、市场规模有限,这样大的生产量所带来的库存压力是单馆无法消化的。或许有人可能会据此提出“建立区域性的文创产品联盟”,由联盟内多家博物馆共同消化,但这无异于文创产业转型前从“义乌小商品市场”统一采购“纪念品”的做法,本来是为了摆脱“同质化”而成立联盟,现在反而又陷入了“同质化”中。也许有人会认为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来降低成本,但这反而有可能会造成产品造价过高、款式不新颖、功能不完善等更多问题,使这些“商品”变成橱窗上的“展品”而无人问津。虽然,具有柔性生产特点的3D打印被认为是制作三维类产品的理想工艺,但通过3D打印出来的产品还不够成熟,目前仍处探索阶段,尚不具备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广泛使用的条件。

因此,二维类产品成了使得产品价格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的“理想选择”,当这样的选择成为行业共识时,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就会逐渐浮现。

本问题可通过完善艺术授权制度来解决。艺术授权涉及博物馆、设计机构、品牌商、渠道商这四方力量,它们的融合能有效改善“同质化”问题。博物馆可借助品牌商所拥有的供应链,大幅降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探索,它将遴选出的数款文物素材授权给如御泥坊、阿芙精油、中华牙膏等品牌商,通过设计将文物素材提炼为图形纹样,并延展应用到商品外观及包装上,淘宝网则扮演营销角色,为这些“特殊商品”给予流量支持,这样的探索在社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虽然,开发思路还是“Vi延展”的思路,且多数也不是三维类产品,但却是改善品类“同质化”问题的有益探索。

然而,目前完善艺术授权制度还不能让博物馆一劳永逸。如果没有完善的产品设计评价标准、成熟的商品管控机制、规范的授权体系,艺术授权就无法调动其他三方的积极性。由于文创产业还处于投资期、无法产生高额的回报,文创公司全凭“情怀”参与产业发展,若没有有效刺激其积极性,就会使产业倒退到博物馆“唱独角戏”的时代。因此,在本阶段,完全放任由市场主导并不可行,博物馆还是应把握产品开发的主导权,当好协调者,做好产品的统筹规划工作,只有四方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文创产业的有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但仍可在上述两项措施的框架下寻找更多降低“同质化”程度的方法路径[12],使一馆的文创产品更具“差异性”,更有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博物馆都会主动关注自身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不管它们推出与其它馆何等“相似”的文创产品也都可不用担心是否会有市场,原因有两点:一是它们是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人流量大,市场规模就大;二是由于很多普通游客一生可能只会进馆参观一次,自然会有游客是出于“纪念”或“馈赠”的目的而购买“同质化”的文创产品。

限于篇幅,笔者只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的来龙去脉、造成“同质化”问题的原因做了肤浅的讨论。由于“同质化”问题非常复杂,笔者所归纳成因可能会不全,因此,其他方面的原因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厘清。另外,笔者已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讨了“如何构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体系”这一主题,欢迎感兴趣的研究者查阅。

作者简介:程辉(1989—),男,浙江温岭人,硕士,中级实验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文创产业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文创产业不仅一片欣欣向荣,更重要的是,文创产业价值在未来的重要性无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面对这样一个万亿级别的超级大市场,各路资本和巨头也是蜂拥而至,同时也汇集了相当多的创业公司进入这一领域。那么对于文创赛道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而言,在这样一个蓬勃向上的赛道中,既看清大势又能够构建足够的竞争壁垒,同时能够顺应科技发展的浪潮以及赢得全新一代的消费群体的青睐,并在产业链占据优势地位赢得各方认可,无疑也是巨大的挑战。

而读娱君也关注到,近日青腾大学携手长江商学院创办的青腾未来文创学堂,就开始面向全球招募学员。应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招生,更是面对全球发出的一则文创产业的“英雄帖”,而且,从青腾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来看,这个文创学堂无论从课程设计还是学员类型上,都不只是字面上那么“简单”。

看趋势,爆发中的万亿文创大市场

文创,毫无疑问是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而对于中国而言,文创产业也将成为重要的支柱。

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在中国,文创产业的增速更是相当惊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达到4.2%,平均增速超过13%——无疑,中国的文创产业早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的爆发期,孕育着数不清的机遇。

无论从大环境还是用户对于文创产业的认知,都进入一个“甜蜜期”。从大环境来看,政策性的利好不断被释放,知识产权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多种优惠政策扶持文创产业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接受程度也迅速提升,付费意愿也相当强烈,而这些,都使得文创产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光。

影视、音乐、动漫、文学、游戏、传统文化、博物馆、城市品牌……文创产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对于很多文创领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而言,如何持续赢得新技术和新科技下的全新一代的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也成为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而正在招生中的未来文创学堂,不仅是要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帮助文创人找到做大做强的“道”和“术”。

这也正是青腾未来文创学堂对于全球文创人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毕竟,作为“新文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近年来腾讯在文创领域的表现也相当抢眼,不仅在影视、音乐、动漫以及游戏等文创领域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更携手故宫博物馆等合作伙伴,涌现出一批相当优秀的文创品牌和产品——故此,依托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和最有实力的商学院,青腾未来文创学堂无疑具有不一样的“光环”。

展现状,国内文创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前景广泛、空间无限,但整体来看,中国的文创产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和迪士尼、索尼等具有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首先,要持续强化版权意识。近年来,即使整体的版权环境转好,但文创行业中仍然存在不少侵权、仿冒、抄袭等不良行为,对知识产权作品本身和企业的品牌造成不利影响,也对文创产业在整个社会层面中的正面影响力和口碑产生消极的影响。

其次,品牌化程度较弱。目前,国内的文创企业和文创产品数量众多,但品牌化程度明显不足。虽然也涌现出一批如《王者荣耀》《全职高手》《一人之下》等优秀的强文创IP,然而整体来看,文创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再次,文创IP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基于IP的文创开发雷同的多,有新意的少,跟不上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除了常见的马克杯、笔记本、明信片以及T恤衫之外,需要更多的类似“猫爪杯”“故宫上元节”之类有创新思维的文创产品,不仅要深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心理,更要与当下的时代产生联系,才能够引领消费者“买单”。

而这,也指向了我们文创领域产业化不足,产业价值势能没有充分施展的现状。纵向上来看,中国的文创产业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从创业、IP研发、制作或制造以及衍生开发等每一个环节都具备一定的实力,但具体来看,其实产业链的环节是分散的,是一个分散而不够紧密的产业格局,很少有类似“阅文-企鹅影视(新丽等)-腾讯动漫-腾讯视频-微信/QQ”等这样的文创。

因此,摆在大部分文创领域企业家面前最大的痛点,就是如何突破文创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统一,也就是既能够打造出具有新时代下的文化符号,同时又能让消费者为优质的文化“买单”。这同时对文创企业的创始人也有着更多的要求:既要有创新思维,还要有基于产业化的跨界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当强的品牌意识,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够带领自己的企业在文创的风口浪尖中“独领风骚”。

而这也是青腾未来文创学堂承载的最大使命,也是其诞生的初衷:融合腾讯数字文化及文创产业平台资源,问道行业领袖,跨越产业边界,淬炼文化肌理与商业骨骼,探讨数字时代的新文创之道,推动全球文创资源融合与共生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面向全球发“英雄帖“的青腾未来文创学堂

市场前景诱人、挑战和机遇并存,也使得文创产业充满了活力。

前面提到,中国的文创产业存在着品牌意识薄弱、产业化不足等桎梏,而这,不仅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文创企业的当家人还没有具备这些创新的思维。故而,先行者的经验以及行业领跑者的言传身教,对于文创领域的创业者以及文创企业的领导者而言,有着十足的吸引力,这也是青腾未来文创学堂能够吸引业界内外聚焦的关键点。

顺应天时,面向未来:充满想象力的市场前景以及政策性红利暂且不提,更重要的是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直面5G、VR/AR等技术进步对文创产业带来的积极因素。

右一:腾讯公司副总裁、青腾大学校委 林松涛

围绕如何抓住科技发展带给文化产业的机遇,腾讯公司副总裁、青腾大学校委林松涛曾在腾讯生态大会期间举办的青腾大学升级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5G、AI、VR、AR等技术发展,将给短视频处理、同声传译、影视内容呈现的交互方式等领域带来巨大改变,打破时间和空间,带来新的创作方式和想象方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将带动受众的表达,如果说70后对世界表达的方式是文字,80后、90后表达的方式是图片,那00后将完全是视频化的。5G时代,PUGC将实现快速发展。

借助地利,跨界共融:所谓地利,就是充分发挥腾讯和长江商学院的优势。据了解,青腾未来文创学堂秉承校企联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理念,带领学员深入实战前沿,发现极具潜力的泛文创企业,深度研讨腾讯及长江行业案例核心战略与方法论。同时,基于长江“取势、明道、优术”的全球管理体系,培育未来领导力与组织管理思维。青腾未来文创学堂还将建立文创价值链,通过助力流量、平台、资本等关键资源连接,加速学员成长,借助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方面的纵深布局能力,加速大文化数字生态与实体产业资源融合与共生发展。

其实早在2018年6月,青腾大学就已经成立了未来文创学堂,聚集了总估值超过1100亿的50位文创领域领军者,助力创始人学员实现认知升级、资源升级和产业升级。

营造人和,实战派和理论派汇聚一堂:据介绍,未来文创学堂同时集结了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大学教务长杨国安,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林海峰、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等腾讯高管,也汇集了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化与全球化教授项兵,长江商学院DBA项目和创创社区副院长、会计与金融学教授刘劲,长江商学院创创社区学术主任张维宁,长江商学院EMBA学术主任欧阳辉,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成钢,长江商学院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朱睿等一线导师队伍。世界级的学界领袖与腾讯最前沿的管理实践者,必将为学员带来一场场脑力激荡的思想盛宴。

青腾校委会成员合影,左起依次为:李朝晖、丁珂、邱跃鹏、林璟骅、汤道生、马化腾、杨国安、林松涛、程武、张颖、林海峰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参与到未来文创学堂的学员来说,迎接他们的或许还是一次认知的洗礼:文创,早已经不再局限于曾经理解的文化层面,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以创意内容为主打的文创产业也必然成为支柱产业。所以,文创产业在当下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音乐和动漫等传统产业,也包括与网络、信息技术、移动应用相关的数字产业,展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同网络数字技术结合,以及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的“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和全方位立体性”产业特征。

腾讯公司副总裁、青腾大学校委 程武

确实,文创产业也正在面临从内容创作到模式创新的转变,从单一场景到融合场景、从线上娱乐拓展到线下的泛娱乐,可以说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也为文创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诚如腾讯公司副总裁,青腾大学校委程武在稍早之前在腾讯生态大会上所言,新一代文创领军企业需要同时具备全球视野、跨界势能和产业视角,才能进一步释放强大的创新能量,实现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平衡。而这,也正是青腾未来文创学堂所要做的,就是要打破惯性思维,融合多方力量,共同激发文创企业和企业家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缔造属于中国的新文创浪潮。

最后:站在全球和中国发展的大周期看,无论是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全球化的趋势是否放缓,文创产业高企的趋势都不会被阻隔。所以,未来相当长时间,文创产业都将进入高速增长的“超白金时代”。根据十九大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将超过8亿人口,他们将推动文创产业规模在未来成倍扩大,在这个巨大的浪潮中,文创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成为全球瞩目的领域之一。

这也使得,青腾未来文创学堂的全球学员招募更具“使命感”和“前瞻性”,毕竟,这样一次英雄帖的发布,不仅是要让文创人有学习的空间和进阶的可能,增强和各领域的交流和沟通,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科技和文创融合有更多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一座属于文创人的桥梁。

未来已来,文创人,你准备好接“英雄帖”,赴青腾未来文创学堂之约了吗?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创产品如何盈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