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间

各学院(教学部)、书院及相关部门:

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管理,提高大创项目质量,做好2022年度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同时为2022年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培育项目,现组织2022年春学期校级大创项目申报工作。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申报,也可从“教务在线—学生服务实践教学服务平台”登陆,各学院的评审工作均在平台上完成,后续工作及要求将在“教务在线”网站()予以发布,学校不再另行通知,请参加申报项目的相关师生及时关注。

有疑问,请与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联系方式:(1)电话:,(2)企业微信号—员工服务—实践教学科;办公地址:中和楼105;联系人:杜老师。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关于举办“建行杯”第五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的通知》(浙大创赛组[2019]4号)文件精神,决定举办2019年浙江科技学院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 勇立潮头共建新时代。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浙江大地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一)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四)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

(五)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六)我校主要涉及参与的有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际赛道三条赛道,通知中主要介绍了高教主赛道的具体内容,其他两类赛道详见省赛通知。

高教主赛道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二)“互联网+”生命健康,包括医疗健康等;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四)“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五)“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六)“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以上各类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参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的除外)。

(二)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三)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6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6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四)师生共创组。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参加师生共创组,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必须注册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4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

2.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19年3月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一)参赛报名。5月15日前,参赛团队通过登录省赛报名网站提交报名信息(),同时下载并填写《2019年浙江科技学院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2)纸质稿一式两份,交给各二级学院竞赛负责老师,电子稿发相应邮箱(见附件3),由竞赛负责老师汇总后交创新创业学院。

(二)校级初赛。6月7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遴选参加省赛的候选项目。对校赛优秀团队进行集中辅导。

(三)省级复赛。6月17日-6月28日,省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省级复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入省级决赛。

(四)省级决赛。7月10日-7月12日,省赛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银、铜奖。

创业学院,刘静娟,联系电话:,,QQ:

创业学院,姚惠怡,联系电话:,QQ:

}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现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强化“互联网+”创新创业备赛氛围,挖掘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国赛,现决定举办校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要求详见附件1)。

(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合法、创新。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参赛项目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其它等类型。

(三)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次大赛。

(一)项目网络评审(2020417日—422日)。由学校组织专家对参赛团队提交的项目计划书进行网络评审。参赛团队需提交《项目计划书》、项目展示及答辩PPT文件等材料,涉及已注册企业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

(二)项目路演(20204月下旬)。网络评审优秀项目晋级项目路演,由二级学院负责组织开展两轮以上的项目路演活动(第一轮由物理与能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负责,第二轮由生命科学学院、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负责,其他轮次待定)。路演通过创业项目展示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由评委现场评分、评定名次(大赛评审指标见附件2)。参赛团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现场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三)专家线上集训(20203-4月)。学校将邀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国赛评委专家就“双创”教育、“互联网+”大赛参赛常见问题、项目计划书撰写、路演PPT制作等内容进行线上集训,集训对象包括“互联网+”项目团队成员、指导老师及有意愿参与“双创”比赛活动的所有师生。同时,还将组织国赛获奖团队进行现场展示与经验交流。(具体安排见附件3

参加网络评审材料电子版请于2020。《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 PDF 文件,大小不超过 20Mb;项目展示PPT大小不超过50Mb;视频(自选)为mp4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 1G。参加网络评审的项目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压缩汇总统一发送,命名为“XX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网评项目汇总”,其中各团队项目材料均以“学院+项目名称”命名。同时填写“XX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网评项目汇总表(附件4)。联系人:刘老师,电话:。

附件:/18岁以上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根据项目性质和类别,分为商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命题组。参赛条件如下:

1.商业企业组。参赛项目具有较新的创意、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有明确的创业计划,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创业项目均可参赛。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社会企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形成正向、良性、可持续运行模式,服务于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弱势群体、或以增益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并有机制保证其社会目标稳定。其社会影响力与市场成果是清晰、可测量的。社会企业组项目要求以工商企业类为主,以利于引入社会影响力投资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社会企业项目均可参赛。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命题组。持续征集全球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公益机构等就自身发展或社会共性问题设立参赛题目。符合参赛条件的个人、团队、企业均可参赛,包括已获往届大赛国际赛道金银奖的项目或公司,可同时参与多个命题。鼓励师生共创项目,即可由在校教师和符合参赛条件的学生共同组队参赛,团队负责人须由符合参赛条件的学生担任,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一、高教主赛道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突破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 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   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 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 补情况。项目拟成立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与人员配置安排合理。创业   顾问、潜在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计划和有关情况。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盈利能力推导过程合理。在商业机会识 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   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行业调查研究深入详实,项目市场、技 术等调查工作形成一手资料,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项目目标市场 容量及市场前景,未来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可能性,近期融资需求及资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二、高教主赛道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项目评审要点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已获外部投资情况。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   情况。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以及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 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   的整合能力。师生共创组须特别关注师生分工协作、利益分配情况及合作关系稳定程度。

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三、红旅赛道公益组项目评审要点

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有可预见的公益成果,公益受众的覆盖面广。在公益服务领域有良好产品或服务模式。

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思想、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公司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   的整合能力。师生共创组须特别关注师生分工协作、利益分配情况及合作关系稳定程度。

项目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项目对促进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等。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符合公益性要求。

    四、红旅赛道商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团队或公司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合理;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结构合理。

项目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项目对促进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在生产、服务、营销等商业模式要素上创新;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适度融合;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等。

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符合公益性要求。

重点考察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水平   

1.项目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项目在商业模式、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情况。

重点考察成员资历、分工协作和外部伙伴  

.考核团队核心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战略眼光、擅长领域,特别是成员的投入程度。      

2.公司股权结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   

3.项目对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

重点考察商业可行性、经营绩效、增长潜力和现金流情况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者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高,是否已有或将有外部投资。   

2.经营绩效方面,如已注册公司,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重点考察带动就业其其它可持续发展贡献   

1.项目实际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考察项目未来持续带动就业的能力。   

2.项目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已做出的或潜在的贡献能力。

六、国际赛道社会企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重点考察社会使命及社会影响力   

1.社会问题和社会目标界定明确,可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描述或界定。   

2.社会使命清晰,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社会价值实现优于商业目标。     

3.社会影响力可评估,侧重考察受益群体、其他利益相关方所产生的正向改变。

重点考察商业模式设计和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具有清晰可行的产品和服务、利益相关方需求、完整的价值链闭环设计、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2.盈利模式清晰,财务结构合理,资金使用效率高。   

3.具有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跨界资源的机制和能力。

重点考察产品和服务创新、模式创新   

1.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或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     

2.用新的组织形式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3.鼓励社会企业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重点考察决策机制和利润分配   

1.组织结构合理,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其社会使命稳定。   

2.制度安排体现出利润(部分或全部)继续用于实现社会目标。   

3.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互联网+”大赛项目计划书撰写要点

“互联网+”大赛路演PPT制作及如何答辩

 “互联网+”大赛筹备关键环节解析及备赛要点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深度解析及备赛指南

“双创”教师如何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和产量

“互联网+”国赛金奖项目“西苷普”备赛经验分享

“互联网+”国赛银奖项目腾云“价”物备赛经验分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创项目一般做多长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