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原理分析酯化反应?

高考理综280答一波。

高中化学有两条主线: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

除此之外还有几条支线:化学实验,化工,化学与生活(有机)。

这些线索是相互交织的。和数学物理略有不同的是,化学的知识量更加庞大,也会有更加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在学习化学的时候,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

两条主线的相关知识,是串起整个高中化学的。以及,化学作为理综当中,连接生物和物理的中介性学科,有很多知识也和物理,生物中的知识有关。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包括:重点元素(前20号元素中单独拿出来讲的元素 ,20号以后的元素中课本上出现的元素 )以及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从学过的重点元素的性质推知性质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离子,的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水解与酸碱性。

接下来,我将逐个总结元素的性质,并且用这条主线串起高中化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并串起相关的物理和生物知识。并且重要的知识点我会在它相关的各部分反复提到,这叫:冗余复习。这样复习一遍,那些重要知识点就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而相对边缘的知识点可能只过了一遍,自然就分出了重点。

插播一条重磅消息:这个回答的视频讲解版,我已经在知乎和B站同步更新,知乎链接如下:(想在B站看的话,我B站昵称是:琪哥YuanqiLi)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燃烧或燃料电池。燃烧:实验的现象,包括火焰颜色等,一定浓度条件时发生爆炸,燃料电池:实验,原理与应用,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力做功使得正电荷从电势低的负极克服电场力做功搬运到电池正极,就像水泵对水做的事情一样。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池就是电池反过来,电场力克服化学力做功,将化学能低的物质转变为化学能高的物质。正负极是氢还是氧一定要搞清楚。

还原性:还原氧化铜,氧化铁。

水电离平衡: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固定(因为在反应 列平衡方程的时候,左边水的浓度是1)

水解:若溶液中有可以结合氢氧根离子的阳离子存在,则由于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就会多于氢氧根离子。反之亦然。

pH值:氢离子浓度以10为底的对数取负。当氢离子浓度达到1mol/L时,不再用pH值表示酸碱性,氢氧根离子亦然。

常见溶剂,有极性:水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分子会溶于水,但是非极性分子,比如脂肪,不溶于水。但是脂肪会溶于非极性溶剂,例如四氯化碳。生物膜结构的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呈两侧均头部朝外的双层结构。

渗透压:水分子会向浓度更高的溶液中移动。实验:U形管最下方有半透膜隔开,左边是清水,右边是5%葡糖糖溶液。平衡状态时,右边液面会比左边高。(提示:对半透膜处的水微元受力分析) 和生物中的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知识有关。

外层一个电子,可以和别的原子拥有一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键

两种同位素,核聚变。目前人类可用的核聚变原子只有氘,氚和氦3。所以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的重核聚变发动机是科幻。(平均结合能最高的元素是铁,因此在大量发生聚变的星体内部,铁元素非常稳定)

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单元是原子。核反应改变了原子,因此不是化学变化。

惰性气体,一族的元素性质都非常相似。氦气的应用:由于密度小,替代氢气作为气球或飞艇的内容气体。纯净气体的密度由分子相对质量决定。空气的平均相对质量是29。

第一主族元素的性质规律:半径变化,以及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内变化的规律。

锂电池:氧化还原反应。

与镁同属一族,按元素周期律推

与铝同族。硼砂有杀菌作用,口服有害。

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的四面体结构,选修物质结构中讲金刚石的晶胞,填充方式。石墨的层状结构——层间的共用电子带来了导电性,层与层之间的弱键使得层极易脱落,这也是石墨制造的铅笔可以写字的原因。

插个课外知识:石墨烯是单层石墨,刚才我说了在石墨的层间有共用电子,当石墨只有一层的时候,这个电子就是一个运动受限在二维的电子,这种材料被称为二维材料。是当前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制取石墨烯的原理特别简单,就是把石墨涂在平面上,然后用透明胶带反复去粘,粘一下,把胶带撕开,撕到最后,就会只剩下一层石墨。

还原性:冶炼金属。炼铁,炼铜。还原二氧化碳得到一氧化碳。高炉炼铁是重点知识

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煤气的主要成分。可以结合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

还原性:高炉炼铁;还原氧化铜实验。

冶炼铜比冶炼铁需要的温度更低,因此在世界各大古代文明中,人类都是先使用铜器,后来才有技术使用铁器。而铝的使用要一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推广,因为铝极为活泼,难以用还原剂化学制取,价格一直都比肩黄金。直到十九世纪末,人们获得廉价的电力并且能够在工业上应用电解铝技术,铝才在生活中应用开来。

氧化性: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无法燃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内部是碳酸氢钠和酸反应)可用于图书馆,档案室,等重要地点的灭火,它不会产生泡沫或者水,不会对资料造成二次破坏。但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用于活泼金属起火。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置换出碳 ,镁的还原性比碳强,这也是为什么用碳可以炼铁,碳单质和一氧化碳可以还原不活泼金属,但是无法还原比它还原性更强的活泼金属,甚至会被镁还原。

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饮料。海洋是巨大的二氧化碳调节器,海水酸化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另一个重要后果。

具有还原性,会被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氧化。

硫化氢有还原性,可以在过量氧气中被氧化为二氧化硫,氧气不足的时候会生成硫单质。这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会发生归中反应,+4价的硫氧化了-2价的硫:

用非氧化性的强酸与负二价硫的盐(FeS)反应,可生成硫化氢。

其实这利用的是平衡移动的原理。硫化氢是气体,强酸遇到硫离子的时候,氢离子和硫离子生成的硫化氢会源源不断变成气体离开溶液,其实就是不断拿走生成物,那么平衡移动,也就形成了硫化氢。 注意,不能使用氧化性酸,因为硫离子还原性比较强。

+4价硫 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二氧化硫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臭味,溶于水。是亚硫酸的酸酐

但是,铁和铝都是会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膜,保护内部的金属不再被腐蚀,反应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阳离子氧化性顺序是类似的,但是在阳离子氧化性顺序表里面,铁分了两处,有三价和二价,氢离子也在高浓度(酸中)和低浓度(水中)氧化性不一样。

铁是可以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的,铁单质的还原性比二价铁离子强。在储存亚铁离子的溶液时,需要使用铁粉,试剂瓶底部放有铁粉,氧气氧化亚铁离子,铁粉再把三价铁还原回二价,保持药品纯度。

亚铁离子溶液是浅绿色,三价铁离子黄色。

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把单质铁氧化。

建议大家再去看一下前面的氧化性顺序表。

四氧化三铁是可以带有磁性的。三氧化二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要避免铁锈蚀,可以采用电化学的方法来保护: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

高炉炼铁,是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高炉里三个部分,造气,炼铁,造渣,其中造气和炼铁是核心:

造气——碳和二氧化碳制取一氧化碳

炼铁——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

————————————————————————

打算同步更新化学反应原理。前面元素部分还没更完,两边同时更。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仅与始末物质有关,与反应中间过程无关。

要理解这条规律,必须要理解化学能的本质。应该说,热化学这一章,都是让你理解化学能是怎么回事。进而使用能量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高中知识体系中,化学能的本质是一种势能

能量的含义就是做功的能力。化学能就是化学力做功的能力。经典观点中,化学力的大小仅与原子相对位置有关。那么,化学力做功,也仅与始末状态有关。在这里,高中生可以将其类比理解为弹簧弹力。你可以想象每个分子里的各个原子之间各有一个弹簧连接,而每种分子,其弹簧的k,伸长量,都是固定的,那么,蕴含的势能也就仅仅和分子的种类有关。

所以,反应物如果是A,B两种分子,最终生成物是C,D两种物质,那么中间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变化,究竟是先生成E,再变成C,D;还是先生成F,再变成C,D,能量的变化量都是一样的。

————————————————————————————

未完待续,有时间我会元素性质,反应原理两大模块同步更新。

琪哥关于高中理科各个科目的干货回答均可以在下面这个传送门里找到:

——————————————

有同学希望打印我的这篇文章,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印网页。各浏览器打印网页的方法略有不同,网上一搜就能搜到。如果家里没有打印机,可以在浏览器中选择打印机为:打印到pdf,再拿着pdf去打印店打印。另外,如果出现无法加载图片的情况,请在打印预览界面多停留一会,图片加载是比文字慢的。

想必大家对树成林这个宝藏团队已经耳熟能详了吧,公众号树成林每周都会更新高考干货内容,超级超级值得拥有~我们相信,我们和你们共同努力,树会成林~

未完待续,我尽快更。喜欢的同学点个赞吧,收藏量已经是赞同数量的三倍了(手动滑稽)

}

  • 溶胶-凝胶过程是合成无机固体材料的一种常用手段,但将其应用到合成聚合物新材料上则是一种新型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过程在合成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材料的性能。

  •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进入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时期,教育战线的改革正在蓬勃发展,教材建设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方面。
  • 本文讨论了一个封闭的热力学平衡体系在重力场中的行为,并得到了重力场中的热力学判据,与不考虑重力场影响的热力学判据相比较,二者相差一项势能项dφ。本文还讨论了受重力场作用时的热力学四大平衡条件,其中热平衡和化学平衡条件与不受重力场影响时相同,力学平衡和相平衡条件则出现修正项。本文定量地剖析了两个受重力场影响的封闭体系平衡现象实例。
  • 总结提出了滴定分析的通用终点误差图,可供四种滴定分析的终点误差、滴定突跃计算及可行性判断等查用。
  • 为提高师范生在未来化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教学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将传统的单一笔试改为“抽签答辩式讲解考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加权平均法对学生抽签答辩式讲解答题的科学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及教学效果等项指标进行现场百分考核,根据权重算出每个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

  • 概要地综述了碳笼物理化学的新进展:金属碳笼(Metallo-Carbohedrenes),包括金属碳笼在实验上的发现、结构和稳定性、生长机理、化学反应性质等。
  • 介绍了电泳图像显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各组成部分,讨论了其核心──电泳显示液的胶体稳定性。

  • 林的的, 郑带娣, 杨学强, 黄英孺
  •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掌握正确的化学思维和科学的实验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共同关注的问题[1].
  • 刘玉文, 宋天佑, 徐家宁, 王润伟
  • 介绍了用微型实验使金属锡和氯气作用制备无水四氯化锡的方法。产率为93.7%.此法产率高,污染小,时间短,费用低。可代替常规实验用于教学。
  • 酯化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可逆反应之一,在反应过程中,不断除去生成的水,但又不使醇或酸以恒沸混合物的方式随水分出,可以使反应时间缩短,产品转化率提高。
  • 刘生昆, 史振民, 张祝莲
  • 本文以物理化学实验“苯-乙醇气液平衡相图绘制”为研究对象,对其混合液的浓度调整以期达到再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调整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应用诱导效应指数讨论了烷基的诱导效应方向,解释了低级脂肪醇在气相中酸性、碱性强弱次序一致的原因。
  • 以CO2作为起始物来合成有机化合物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 钟凌灏, 姚武, 吴琴媛
  •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Mn2+被PbO2氧化的产物,氧化产物的物种与反应条件—酸浓度、温度、PbO2用量的关系。

  • 扼要介绍了不对称酮肟立体异构体的贝克曼重排是具有立体有择性的反应。酮肟的顺反构型可确定转移到氮上的基团。肟重排的结果是羟基只能和它处于反位的基团调换位置(即反式位移).α,β-不饱和酮肟有顺反两种异构体。
  • 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求活化能时,对于气相反应,当反应速率常数分别采用kp或kc时,所求得的活化能值可能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 一种新的稳定的C60衍生物德国化学家K.Mullen等人用下述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C60衍生物:这一反应具有选择性,且生成物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对富勒烯的制备化学很有意义。

  • 化学发展史是从纵向考察化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的,内容丰富多彩,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画卷;而一般中学化学教材则是根据教学大纲,从化学科学中精选出来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组成的,以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平衡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